时间:2023-03-23 15:20:53
序论:在您撰写行政管理研究生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摘要: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证券公司规则化甚至僵化的业务流程显得复杂、笨拙,信息技术的发展则直接推动证券公司流程变革的步伐。作为ERP理论的核心思想,业务流程优化已成为深入人心的观念。证券公司的业务流程优化有其特定的步骤与内容,同时加强对业务流程的控制也是证券公司迫切的任务。
一、证券公司具有流程优化的内生性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外部生存环境(顾客、竞争、变化的3C变化)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压力日益加大(迈克尔•波特,2002)。传统企业中规则化甚至于僵化的业务流程显得复杂、笨拙、并且易于出错,同时由于传统企业中的业务流程往往使工人或管理层囿于规则,过于注重本部门或本人的工作和业绩,程序化的办事,而对整个流程不甚了解,无法意识到企业的真正需要,忽视了过程最后达到的总目标,从而产生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导致本位主义和内讧。(张砚,200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迈克尔•哈默(2002)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地理念,他认为业务流程是有组织的活动,相互联系,为客户创造价值。他还强调了该定义的不可更改性。从这一简洁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蕴涵的深刻含义:首先企业的业务流程不是杂乱无章的活动,而是有组织的,是跨部门、跨职能的,从起点到终点包括多个业务活动;其次,企业的业务流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并且能够形成一个体系;再次,企业的业务流程是要实现企业的目标,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在企业中,任何产品或服务都不可能脱离流程而存在,同时,任何流程也不应脱离产品或服务,企业的业务流程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它决定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效果。走过十多年风雨历程的中国证券业现状堪忧,“问题券商”的层出不穷,由券商问题的表象透视出:1•券商亏损已经成为一种全行业的持续性现象;2•“问题”券商已蔓延到全行业,成为带有行业体征的问题;3•“问题”券商的暴露与重组已成为每隔一段时间就集中爆发的行业性“痼疾”。(张伟,2005)证券业的种种问题不仅仅是经营环境等外部原因造成的,更重要的是我国证券公司体制僵化、流程复杂、内控缺失等内部原因所致。证券公司管理当局应树立创造性经营理念,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创新机制,增强自身创造能力,如服务创新、业务创新等,在持续不断的创新中发展和壮大自己。(孟焰,2004)对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资金管理、会计系统等方面加以严格有效的控制。通过不断发展优秀的业务流程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打造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证券公司流程优化的路径分析
(一)流程优化的模式
尽管迈克尔•哈默并没有系统地总结归纳流程再造的方法步骤问题,但是有学者通过对他著作的研读,基于对迈克尔•哈默观念的深入理解,替他总结出了一个四阶段模式。第一阶段,确定再造队伍;第二阶段,寻求再造机会;本论文由www.51lunwen.com整理提供第三阶段,重新设计流程;第四阶段,着手实施再造。乔•佩帕德和菲利普•罗兰(2003)认为,第一阶段为营造环境;第二阶段为流程的分析、诊断和重新设计;第三阶段为组织架构的重新设计;第四阶段为试点与转换阶段;第五阶段为实现愿景。威廉姆•J•凯丁格等人(1996)在调查33家咨询公司在企业推行流程再造的实践经验以后,归纳出了流程再造的六个阶段21项任务。此六阶段按先后顺序包括:构思设想、项目启动、分析诊断、流程设计、流程重建、监测评估。在国内,芮明杰、袁安照较早对流程再造的步骤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业务优化应该包含七个阶段31个子步骤。包括:设定基本方向、现状分析、确定再造方案、解决问题计划、制订详细再造工作计划、实施再造流程方案、继续改善的行为。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还有潘国友的四阶段模式,包括:再造策划(Plan)、重新设计流程(Reengineering/Rede-sign)、流程规范化(Systematize)、再造实施(Do)。虽然以上的优化再造模式并非完全针对证券公司,但这些模式对于证券公司的流程优化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证券公司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模式来规划实施流程优化。
(二)证券公司流程优化的内容
1•流程优化的一般内容。消除流程中的不增值环节只是流程再造的手段而已,推动生意模式的转型,以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已经成为流程再造的主要目标。在此目标下,迈克尔•哈默(2002)进一步提出流程再造似乎让人感觉到信息技术和流程再造之间并无紧密地联系,但是信息技术是流程再造的有效工具。Davenport和Short同样认为,信息技术是流程再造的有效工具和基本条件。信息技术将带来组织层级的减少,有助于决策过程的强化。(Chamry,2003)因此,信息技术的改进是流程优化的重要保障。对企业信息系统的持续关注是流程优化的重要内容。流程优化与再造还是企业再造工程的核心领域。企业再造是从顾客需求出发,以企业流程为改造对象,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对业务流程彻底的重新设计,从而获得企业绩效的改善。企业再造工程由两种必要的活动组成,一是根据企业正式的活动来确定它的运作方式;二是分析评价每一个流程,包括度量和给出流程的各方面标准流程再造包括企业观念、企业流程重建和企业组织重建三部分。因此流程再造强调的是顾客至上、以人为本与彻底改造。
2•证券公司的业务流程优化的内容。证券公司的核心部门营业部、技术支持部门以及客户服务部门的最优化需要通过流程的整合来完成。因为三大部门领域中每个领域的行动对于其他两个领域都有直接的影响。营业部系统的差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流程的耗时及成本以及增加客户服务部门的工作量,增加客户服务的非增值服务量。低效的技术支持流程会导致后台活动耗时增加从而减少了销售、客户服务的时间;交易和头寸处理差错会导致客户对帐单差错从而增加客户服务处及营业部的客户查询量;客户服务处理的低效率会导致营业部的客户查询量增加从而增加营业部去后台询问量(降低了后台作业的效率)。只有通过上述三个部门领域的同时改造才能获得巨大的盈利性和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证券公司业务流程优化主要涉及营业部经营、技术支持以及客户服务三大功能。
以往的观念不重视三大功能的协调,将其视为各自独立的成本中心,每个功能的优化也只是从自身出发,缺乏系统思考。成本的削减与业绩的改善只是短期的,不能从根本上削减公司成本,提高公司效益。在营销视角下,证券公司的业务流程优化是将经营组织的功能性(成本中心)观念转变成业务流程观念,更加关注顾客和业务的需要,强化营销意识。从分割地看待各个成本中心的业务,转变成视其为一组业务活动,最后将其整合为一组业务流程。尽管对证券公司流程再造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为更好满足顾客需要服务的、系统化的、企业组织工作流程的改进哲学及相关活动的业务流程再造,为证券公司经营管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三、证券公司的业务流程控制
(一)对业务流程进行控制的必要性按照COSO于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Process),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组成部分(Components),随后,其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将风险评估扩展为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五要素扩展为八要素,强化了风险意识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意义,《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确定的内控目标增加了战略目标(朱荣恩,2003)。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提出了对企业流程进行柔性化的要求(张砚,2005),这时企业进行强制性控制会影响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速度和员工的积极性,降低员工的学习能力,因而,在既要保证企业的反应速度,又要实现决策有效性的要求下,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对流程的作用只能是引导性的,就是通过各种政策和程序提高流程执行员工的自我控制程度,引导其行为符合企业价值去向,防止其发生违反企业利益的行为。
如有发生,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可以实现内部控制功能的飞跃,从“防治”型的内部控制走向“免疫型”的内部控制,促进基层员工融入自主化的行为优化过程。我们可以把内部控制视为“管理系统内部的控制子系统”,这一系统主要解决组织优化、职权制衡、流程规范、信息通畅、检查监督等方面的有机整合问题。传统的内部控制包括岗位分设互相制约,业务活动的有效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资产运作的安全性等内容,自然包含其中而得到解决。(方红星,2002)企业的发展是依赖于对流程长期持续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对于不增值流程的适时改进,不能容忍流程的不完善积少成多,生成痼疾,达到需要再造的时候再推倒重来。
(二)流程优化与内部控制目标的统一性在前文,我们论述了流程优化的最终目标,即实现组织价值增值(迈克尔•哈默,2002)或者说组织价值的最大化(迈克尔•波特,2002)。由于企业组织是许多主体契约的联结(JensonandMechling,1976),因而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一组目标所构成的目标体系,可以概括为“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杨瑞龙,1999),它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最优化模型(方红星,2002)。另外,组织的目标本身也是动态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组织自身的演进,其目标也会不断演变。针对目前主流的看法而言,企业组织的基本目标向量可以解释为组织价值(或经营成果)的最大化、财务报告与会计披露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财产和债务的安全性、持续经营和长期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等。对于一个组织而言,追求其目标、实现其使命的过程便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过程。而提高组织效率和实现组织增值实际上具有同样的涵义(IIA,1999)。从内部控制的三项目标看(COSO,1992),显然它是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组织效率的重要内生变量,而且,它主要属于管理当局———实际对组织的财产及其经营行使控制权的利益关系主体———的职权范围之内。(方红星,2002)事实上,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对组织实施内部控制,以及二者自身的产生,演进和彼此之间的互动,耦合,都是追求组织效率的必然结果。
(三)业务流程控制发展的新趋势①在信息社会中,业务流程的发展必然导致自我控制成为新的业务流程特征,面对这一条件,传统企业强制性的内部控制已经不能适应,因此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理论进行新的发展。现代企业而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满足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和快速行动的要求。业务流程的自我控制是指完成某项任务时相关业务流程的建立和变化不再完全依赖于上级的直接指示,而由执行员工自行决定,它是企业实现快速有效反应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也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业务流程的自我控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快速反应,业务流程的自我控制一方面使得流程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获得相关的决策权力,从而避免企业内部信息的层级性传递,节约反应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外部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处在企业第一线的流程执行员工相对于管理层拥有更多的对于外部环境的信息和专业的知识技术,这就使得企业决策和执行的有效性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流程执行员工的知识水平、积极性和创造力,业务流程的自我控制使得企业能够在快速反应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反应。
另一方面,同世界上某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培养的硕上生质量该比较高,这是因为我们国家对硕士生除了有像某些国家一样课程方面的要求外,同时还有他们不具有的论文方面的要求。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训练,因此质量比较高,这是我们的国情决定的,是在建立学位制度时就确定了的。因此,提高硕士生的论文质量,对于确保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确立我国学位声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面向社会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且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及科技发展的需要。因而我国近十年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便成为活跃在经济建设、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极为重要的生力军,这种态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保持下去。所以,今后几年或更长时间内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垴养方向应面向社会,充分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及时修改研究生培养目标,调整研究方向,拓宽专业口径,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多设跨学科选修课程,提倡和鼓励跨学科、专业听课。研究生课程设置科学含理、有活力,就为以后的研究生论文输入了新鲜血液。其次,硕士生的论文工作也要与社会相结合,硕士生应多从事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课题的研究,以便研究成果能很快为社会所用。同时,社会也能为硕士生的培养提供保障。只有满足社会需要的课题,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资助。硕士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费用,如果能获得社会的帮助,那么硕士生就能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取得更大的成果。
二、论文选题应与导师课题相结合
研究生时间集中,设备、经费有保证,年纪轻,精力旺盛,是科研工作的一部分有生力量。我们积极主张把研究生的培养与科研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研究生参加导师的课题,既大大调动了研究生的积极性,又能增加课题组的科研力量,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同时也便于导师的指导。
确定具体论文题目之前,应由导师从自己的课题中划出一小部分作为研究生的研究范围。比如导师的课题如果是“枪械设计专家系统,那么就可以划出专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知识库作为研究生的研究范围。研究生在此研究范围内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广泛的调研,做到对所研究的范围中的领域知识充分了解,并且能够综述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动态,然后就可以与导师一起讨论拟定论文题目了,比如可以拟定“步枪方案设计专家系统研究(知识库部分)”作为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该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包含一定的工作量,同时还紧扣导师的研究课题,力求使研究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较全面的锻炼,论文题目拟定后,研究生就可以做开题报告了。开题论证是保证论文质量的关键,开题报吿必须公开,一般由系或教研室召集本课题组及其它教师组成专家组参加。研究生必须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阐述课题的先进性及创新性,同时分析其难点所在,简要介绍一下实现途径。专家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保证选题正确,论文难易适当。经过以上步骤,研究生就能够获得一个合理科学的论文题目。
三、引导研究生树立良好学风,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常常会暴露出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有时这些问题表面看来好象是单纯的业务问題,但实际上涉及到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问题„例如有些研究生发现实验结果与自己的设想或理论不符时,为了满足论文需要,就凑出自己所要的数据>有些研究生编制的软件在调试时遇到了困难,不能实现预定目标,可一时却又找不出具体原因,就整理一些数据冒充结果文件存入计算机中;还有一些研究生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写论文时整篇整篇的抄袭,引用别人的结果却不加以说明。这些现象都说明这些研究生缺乏良好的学风,把完成论文仅仅看作是获得学位的一种手段,没有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精神。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求导师和其它教师严格把关,及时发现和杜绝这^现象,对存在上述问题的研究生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经常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做报告,介绍他们的经历,讲述他们在科学道路上的成长过程,让研究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知不觉中体会到科学的深刻含义。
研究生有了良好的学风之后,我们还应努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激发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鼓。励研究生旁听其它研究生的答辩会,提供专题讲座信息,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本课题组举办的各项学术活动,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同时,导师也应该加强对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的指导,硕士生在校期间做论文时间比较短,而且大多数以前并没有从事过类似的工作,某些科研技能尚不具备,这时导师应该处理好导和教的关系,做到边导边教,在某些问题上必须手把手地教。
四、严格行政管理,加强监督机制
我们认为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皆是实现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研究生撰写论文阶段,时间大多由本人支配,集体活动时间少,空闲时间比较多。同时研究生经常要外出调研、开会,离校时间也比较长,所有这些都给研究生行政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些研究生平时不注意抓、紧时间,不请假私自回家或外出,更有甚者,瞒着导师和班主任在外打工,白天找不到,晚上也未回宿舍。到交论文前两、三个月才开始做论文,大大降低了论文的质量。对于这样的情況,一经査实,我们都作出了严肃处理,除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外,还不准予其按时参加答辩,为加强监督,我们建立了三级管理体制,具体如下:研究生直接受班主任及其指导教师或分院教学秘书管理,班主任负责行政管理,导师及分院秘书负责业务管理。比如研究生外出,须向导师和班主任同时请假。研究生出现什么问题,班主任及分院秘书应及时通报我们。
每年十月份,我们还举行一次论文中期调査,调査研究生论文进展情况,并与开题报告所写工作计划相对照,如果发现研究生没有能够按时完成工作计划,应请其说明原因,对理由不充分的研究生,我们将对他们今后的工作重点监督,论文也将重点审査。研究生论文基本完成后,我们还要进行软、硬件检査,检査组一般由三名教师组成,主要检査研究生编制的计算机软件运行是否通畅以及硬件装置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对没有通过软、硬件检査的同学,令其继续研究工作,并修改论文,等软、硬件工作检査通过后再申请进行答辩。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推迟了一些间学的答辩申请,保证了学位的授予质量。
五、做好硕士生论文评估工作,严把质量关
论文评估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两阶段,是评价研究生是否合格的有效手段。对于论文评阅,我们要求每位硕士生请校内和校外专家各评阅一份论文,论文必须由系教学秘书或答辩委员会秘书亲自送审,且具体送审过程不得告诉学生本人或其指导教师,以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严格。同时我们每年还抽査一批硕士生的论文由我们送校外专家评审。今年我们共抽査了66名硕士生(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的论文送校外评审,评审结果认为论文质量好的有13名(占百分之二十),认为较好的有29名(占百分之四十四),认为一般的有19名(占百分之二十九),认为差的有3名(占百分之五),还有两份评阅意见未收回。从总的评审结果看,这次外审结果比较合理,值得进一步推广。
>> 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务微博现状及发展研究 我国政务公开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我国政务微博的运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政务微博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 我国政务微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地方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试论我国政府审计问责制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 我国政策性股权基金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微信营销发展现状及对策 政务微博发展现状及困境应对 中国政务微博运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微博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政务微博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访问日期2014.7.8
②董立人,郭林涛.提高政务微信质量,提升应急管理水平[J]决策探索2013(8):34-35
③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31
④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31
⑤朱友红. 刍议政务微信的功能与定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3(9)43-44
参考文献:
[1]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全民移动互联时代来临.访问日期2014.7.8
[2]董立人,郭林涛.提高政务微信质量,提升应急管理水平[J]决策探索2013(8):34-35
[3][4]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31
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监控相对于本科生教学工作而言存在可比性差、现场教学信息采集困难、教学工作难于统一规范、同行评价难于全面开展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议各学院授予研究生学位的情况时,常常难于确定统一的标准,个别学科专业甚至没有专家担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即使有专业同行担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也由于人数不可能多而难于公正评价某篇学位论文,因此,在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论文,决定是否授予学位时常常以该委员会委员多数不是同行为由,使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评议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笔者曾担任研究生处长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秘书多年,根据往年的工作经验和兄弟院校的有关情况,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规范和质量监控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农业院校研究生毕业论文较普遍地存在选题重复前人研究、参考文献收集不全、统计分析方法使用不当、论文书写欠规范、研究工作创新性不强等问题。大家往往认为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一定要通过同行专家才能进行评价,因而造成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测评无法下手开展,使得许多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或名存实亡或根本就无人提及。而实际上上述大部分问题不一定要通过同行专家才能检查和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制订规范化的要求,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学术组织进行审查鉴别。在同行评价难于全面展开的情况下,可制订一般性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测评指标体系,供学位评定委员会或由其指定的专家组对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测评,而关于学术创新方面的内容则组织同行专家进行选择性的测评,即规范性评价与创新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与选择性评价相结合。这不失为当前状况下监控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优选之策。由于研究生学科众多,所属门类较广,不同门类之间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要求和质量可能存在较大差别,此处仅对农科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质量标准和监控措施分为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选题要求
目前,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重复他人研究,缺乏创新性及难度不当等。有的研究生为了保证论文工作的顺利完成而选择难度过小、工作量偏少的课题,或置理论和应用研究价值而不顾,完全照搬前人的研究路径选择相对容易的研究材料开展工作。
研究生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应针对上述类似问题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以约束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选题工作。论文选题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来确定,尽量与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论文选题的具体原则及要求应包含如下内容:
(一)论文选题应具有-定的创新性研究生论文选题,一般分为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等类型。无论是哪一类选题,都应重视其在学术方面的创新和开拓。所选题目应是前人没有专门做过的;或已有人研究但当前还尚无理想的结果,有进一步探讨的广阔前景;或是目前在学术界有分歧,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或原研究方法、手段和技术过于陈旧落后,有待创新后得出新的结论。学校和基层培养单位应鼓励研究生实行风险选题,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但这必须要有相应的机制,避免造成研究生非个人原因而延误毕业。
(二)论文选题应具有^定先进性研究生论文选题要注意在技术方法应用方面的先进性,即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手段和技术应先进适用。基础理论研究要选择处于学科前沿,在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应用基础研究应选择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前景,力求是国家或部门的重点科研课题,或是企业、科研单位急待解决的科研课题。
(三)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等类型的论文选题应考虑其社会经济应用前景这类选题要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些急需解决的科技难题,力求使其能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或生态效益。
(四)选题难度和工作量大小要适中,要体现较高的水平,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论文选题不宜过大,过大不能深入,也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得出结果,但更应避免为了顺利完成任务而有意选择取材容易、难度偏小或路径过于简单的课题。在指导研究生论文选题时,指导教师要注意了解题目实现的可能性,充分考虑现有实验设备、场地、资料、经费等具体条件。同时,还应考察课题涉及的理论范围及数据计算方法与规模,并对试验手段进行初步分析,以确定论文选题的可行性。
在具体进行毕业论文质量测评时,可重点根据上述几个方面制订测评指标,并确定相应的权重。
二、论文规范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它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即为学术论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撰写研究生毕业论文时必须遵守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规范。
(一)论文格式在格式上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有关“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中的有关规范要求,在数字用法、符号和计量单位使用等方面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等法规条文中的有关规定。至于毕业论文中的各层次标题与序号、参考文献、字体及其大小、各部分应包含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写法除了应遵守学术论文撰写的一般性要求和常识外,还应遵守学校有关此一方面的规定。很多高校为了统一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形式,还相应制定了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形式规范。
目前,研究生毕业论文在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数字符号、略缩语和计量单位使用不规范,如有的研究生仍以亩来作为面积单位;论文格式失范,如有的学位论文未按规范要求使用三线表,参考文献的排列和书写格式不规范等;表达不够流畅,逻辑性差,循环论证等。
(二)英文摘要目前,研究生毕业论文英文摘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撰写不符合学术论文摘要的基本规范,“汉语味”太浓,句式和词汇使用不地道等方面。如在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应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但很多研究生未能按此要求撰写,在时态使用上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除此之外,甚至出现文法不当和略缩语、代号及法定计量单位使用错误的现象。
英文摘要是应用符合英文语法的文字语言,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文章重要内容的短文。英文摘要必须符合“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应重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要素。据此,农科类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标准和监控指标可包含:内容的完整性,英语语法错误率,符号和法定词语使用错误率等。
(三)参考文献目前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有关参考文献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参考文献收集不全面,部分研究生则为了凑数,竟然将二次文献不经查阅原文甚至摘要都未看就列入,而将文摘性刊物中的文献作为正式参考文献列入的情况就更加普遍了。该问题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是部分参考文献的年代过于久远,这主要是因为部分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在某些领域的藏书和期刊订购不够全面,无法满足研究生查阅文献资料的需要,或尽管有相关的图书和期刊收藏,但部分研究生仍然不愿花功夫查阅;现在各研究生培养机构信息化建设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但部分研究生仍不愿意花时间收集校外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应着重考察学生选用参考文献的数量、外文参考文献的比例、参考文献发表的年代。具体进行测评时可就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列出具体的指标要求,供评估该项指标时使用。
三、创新工作
创新是学术发展的灵魂,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所在。创新在研究生学位论文方面可体现在研究思路的创新,研究方法、技术和手段的创新。在研究过程中对自然现象、实验结果或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细微变化等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并导致对此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好奇心及由此得出的异于常态的结论,这更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
现在在学的研究生中很多人经历的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学习过程,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的束缚,使他们在过去的学习阶段里较少接受到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以至创新意识比较淡薄,他们在实际科研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较多的是“模仿式”的。这些研究生也“喜欢”阅读本专业的文献,但他们阅读文献的目的并不是找寻某一研究领域新的生长点,以便另辟蹊径做出开创性的工作,而是从文献中找寻他人的研究思路或是套用别人的研究方法、手段来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殊不知,创新的对立面即“模仿”,创新最大的禁忌就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这种“邯郸学步”式的研究方式最终必将遭到无情的淘汰。
对于研究生毕业创新性的评价,可着重从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手段和技术创新,新开辟研究领域或方向的情况,研究结论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 反垄断 市场竞争 支配地位 豁免权
一、电信联通垄断案的起因及电信行业垄断属性分析
(一)电信联通垄断案的起因
国家发改委启动对中国电信和联通反垄断调查程序的原因是部分企业机构针对2010年下半年“断网事件”的举报。此次断网事件的原因是中国电信要求其各分公司对高宽带和专线接入进行清理,除骨干核心正常互联互通点外的任何网络节点,清理所有其他运营商和互联单位等“穿透流量”接入。由于中国电信和联通一直以来就有“南联通,北电信”之说,控制着全国大半部分的互联网接入骨干网,电信的措施导致铁通等运营商遭受重创,大量用户断网或者网速异常缓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仅广东铁通就爆发了37477个用户投诉事件,28210个用户退网,这就是电信联通反垄断案的“断网事件”。简单来说,此案的起因主要是价格挤压问题而导致国家发改委在接到举报后对中国电信和联通进行反垄断调查。对于是否构成利用支配地位进行价格挤压这一垄断行为,主要由四个关键点,将在下文详细分析。
二、电信行业的垄断属性分析
垄断分为自然垄断、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所谓的自然垄断,现代经济学理论倾向于用成本弱增性原理来解释,是指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提供一种产品或者劳务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
也就是说,当一个产品或者服务交给一个社会主体经营时,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比交给多家企业经营会更高,其对社会来说,总成本也会更低。而行政性垄断指的是行政主体出于利益驱动,滥用行政权力,阻碍、限制或者扭曲市场竞争。
对于我国的电信行业来说,由于其产业的特殊性质,因而明显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然而,我国的电信行业并不仅仅是单一的自然垄断特性。中国的电信行业既有具有网络性经营的自然垄断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其还有行政性垄断的特点。现今,我国的国有企业包括电信行业的现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行政因素造成的,妨碍市场竞争和提高效益的不是自然和经济垄断,而是行政垄断,尤其是行业和部门垄断,电信宽带行业亦是如此。我国《反垄断法》最需要反对的是行政性垄断。中国电信和联通被调查的消息公布后,官媒展开了所谓的“神仙战”。
可想而知,电信和联通宽带行业的背后,是各部门利益之间的较量。
此次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启动的对这两家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固然值得称道,但是在具体的行政执法层面,更值得关注的是,当下我国是否已拥有一个独立的、能够圆满完成此次反垄断调查的执法机构。反垄断执法机构是将反垄断法规定的有关程序具体落实的实施机关,执法体系设计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反垄断法》的价值实现。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此案分析我国的反垄断执法体制状况,我国反垄断执法体系的不足和缺陷值得我们重视。同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否具有豁免权,是否构成垄断,关键在于这两家公司在电信业宽带接入市场上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并且利用这种支配地位实施了《反垄断法》规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此次反垄断案的意义重大,涉及电信业、消费者、甚至国有企业,其对《反垄断法》影响也相当重大。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反垄断执法体制和电信联通两公司是否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导致垄断这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三、垄断行为的认定(主要讨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电信行业是否具有“豁免权”问题
反垄断豁免制度,又称反垄断的适用除外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反垄断法及相关法规中规定某些垄断行为不适用垄断法的法律制度。反垄断豁免制度的设置是为了维护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其给该制度适用的领域带来很大的利益,该制度当然有其价值之所在。但是,反垄断豁免制度其实就是对某些行业、个人和行为的垄断合法化,,垄断本身就存在着危害。所以豁免制度的使用,应当慎重。对于豁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在第七条做了如下规定:
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
前款规定行业的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严格自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或者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
对于这一条,有人认为这是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行业国有企业的特殊保护一定程度上是在排除《反垄断法》对这些企业的规制。央企因为其特殊的身份享受着特权,反垄断调查的大刀不可能看向他们。然而,电信和反垄断案的出现,表明《反垄断法》同样适用于国有大型企业。在《反垄断法》面前,所有企业一律平等,《反垄断法》是不分对象,不分所有制形式的。
笔者认为,我国《反垄断法》第七条并不是对特殊行业的豁免,而是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有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市场程度发育不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应对国际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同行冲击,为了避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遭受重创,国家对其加以保护。当该行业在我国市场完全成熟之时,国家对其进行监管。笔者承认这是一种特殊保护,但是从来没有把国有企业垄断排除在它的管辖之外,反垄断执法机构有权对国有企业的垄断行为进行调查。当然,在某些领域,政府可以实施准入限制和价格控制,但当这些国有企业有典型的垄断行为的时候,《反垄断法》依然要约束这些国有企业,对其进行调查和处罚。所以,电信和联通等大型国有企业并不是一定享有“豁免权”的。
四、关于此案进程和影响的研究
(一)电信联通反垄断案进程
在国家发改委公布其正在对中国电信和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之后,引起极大地关注。各大媒体和网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观点不一,被称为“神仙战”。迫于社会的压力,中国电信和联通承认在互连互通以及价格上确实存在的不合理行为,价格管理不到位、价格差异较大。同时承诺整改,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幅提升光纤接入普及率和宽带接入速率,争取在五年内公众用户上网单位带宽价格下降35%左右,并立即着手实施。与此同时,电信和联通已经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要求中止反垄断调查的申请。至于是否中止反垄断调查,国家发改委称将视中国电信和联通的承诺是否得到具体落实情况而定。对于此案的最新进展,笔者也将持续关注。
(二)电信联通反垄断案的影响
对于此次反垄断调查,少部分人――比如广电方面――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认为发改委的调查实质意义不大,它更多的只是在协调超级国企之间的利益。
但笔者个人认为,央企首度遭遇反垄断调查,不管是“业界的福音”,还是部门利益争夺的“闹剧”,其意义都非常重大。
首先,对于电信宽带行业而言,可以促进电信业竞争监管机制的完善,解决电信业宽带接入市场各种问题的核心症结所在。同时可加快宽带接入的互联互通,实现对“出租宽带业务”几个体系的调整和统一,减少内部无谓的区域之间的竞争,使优质的互联网资源实现更好的价值体现。与此同时,可以打我国“三网融合”的僵局。
其次,消费者作为市场最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也是此次案件的受益者。我国《反垄断法》明确规定了维护消费者利益是其任务之所在。在消费者利益保护受到普遍关注的今天,反垄断执行机构在对反垄断政策法律的理解方面,也应以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最主要目标。根据电信和联通所做出的整改承诺,在“十二五”期间,网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上网资费标准也会降低,让消费者真正能从这次反垄断行动中受益。
最后,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有利于改善但前中国部分行业的市场环境。虽然现在并不知道调查结果,但是对一些处于垄断行业的企业应该会有警示作用,给国内一些垄断行业或企业敲响了‘警钟’,国家是可以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市场公平和消费者权益的,进一步促使国企检视经营和竞争策略。同时再次表明,大型国企、中央企业的行为涉嫌产生排除和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福祉的后果,并未取得豁免权。对于《反垄断法》自身而言,也是其重要的价值。中国目前的垄断企业大都为国有企业,反垄断首次将矛头指向国企,表达了中国政府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只需的决心。
对电信和联通的反垄断调查并不只是电信和联通这两家企业自身的利益,因为现在两大电信业的巨头涉嫌价格垄断,它引起的问题已经超过了互联网上网价格的范畴,它实际上涉及一个更加广泛的方面:究竟什么才是垄断,究竟怎么样才能做到反垄断。此次中国电信和联通的反垄断调查,让人们看到了政府在反垄断、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决心和不懈努力。
注释:
穿透流量:简单说就是其他运营商不以自己的名义与电信和联通交易,而是通过向第三方购买便宜的流量,然后用来发展自己的固网业务。
参考文献:
[1]班晓箐.我国电信业的反垄断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论文,2011,(7).
[2]周吟吟.我国反垄断执法体系论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4).
[3]周晶竹,屈健,张贺明.中美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01).
[4]赵小平.关于完善反垄断执法体系的建议[J].行政管理改革,2010,(9).
[5]张宇,王丽娜.我国反垄断执法体系的缺陷和重构[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12).
[6]张仪.电信联通垄断案 打破三网融合僵局[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法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王慧.浅析《反垄断法》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及其规制[J].法制与社会,2011,(12)
[8]王月娇.论反垄断豁免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1.05.
[9]王俊林,贺卓群.电信和联通遭遇反垄断调查适用反垄断法的关键点.[J].经济与管理,2011,(12).
[10]李治国. 欧美价格挤压实践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垄断案的借鉴.北大法律信息网.2012.01.
[11]阮赞林.论反垄断法的消费者利益的保护[J].中南大学报,2011.(1).
[12]李浩.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反垄断调查的两大意义.广东:互联网周刊,2011,11.
[13]王晓骅.欧盟电信反垄断法及对我国的启示.工作研究与建议,2011,(2).
[14]张学华.我国电信业监管研究[D]. 河北大学学研究生论文.2011,(5).
[15]戴.中国电信服务业反垄断的法律问题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2008.6.
[16]张益纬.浅谈我国电信业反垄断法律制度[J].法制天地,2011,(11).
关键词:业务流程再造模型;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9.2;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5.03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日益扩大,由表1可以看出,1994年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为4.2万人,而到了2014年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已达80.2万人,在短短20年时间里,录取人数就增加了将近20倍。面对着这样大规模硕士研究生扩生扩张的情况,提高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业务流程再造理论是企业界主要的管理理论之一,由于它能够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和优化,并且能够让流程产出产品增值的特点,目前正在被各大企业所广泛应用。满足顾客的需求、实现流程增值是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核心思想。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也追求管理效率,寄希望用最小的成本来培养出更优秀、更多的人才,将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引入到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中,是对现有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为现有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一、业务流程再造概念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流程再造目标
(一)业务流程再造(BPR)的概念
Hammer博士(美国管理大师)于1990年在国际著名期刊《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了《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重新开始》的文章,该文首先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BPR)的概念,此后有大量的学者从事相关研究。从目前来看,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对业务流程再造(BPR)的定义进行了概况,但总的来说,业务流程再造(BPR)是指基于企业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以及顾客需求出发,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以企业流程为中心来重新再造、重新设计、重新思考企业的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发展速度、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经营生产成本、柔度等性能指标。业务流程再造(BPR)可分为信息技术应用、组织结构改革、人事管理改革和管理系统改革四个层面。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流程再造的目标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流程是一种能够有效联系部门、任务、人员、岗位等多种因素协同作业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或是水平,亦或者是横向。业务流程再造(BPR)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中应用的目标在于用灵活的流程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降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成本。学生能力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主要体现内容,可以基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学校自身的满意度、学生个人的满意度三者来予以衡量,以便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
二、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类型及其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将业务流程再造模型引入到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中,远远早于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四种主要的质量管理模式。
一是学术管理主导模式,以日本、德国、意大利为代表。其主要决策机构是由众多教授组成的评议会,评议会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很多事务都有审议决策权,不仅是教学管理,还包括重大的行政事项,而校长是评议会的主席,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评议会的决议进行执行,但有权对评议会作出的违背法律的决议进行否决,行政系统与教授评议会相互渗透、适当分离,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术管理。
二是学术管理系统(以教授评议会为代表)和行政管理系统(以校长为首)协调运行的模式,以美国为代表。但学校的关于研究生教学事务一直都是由教授评议会来控制,学术机构和行政机构互不干涉、相互独立,若遇到需要协商解决的事务则通过定期召开相关会议来协调。
三是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互制衡的模式,以英国为代表。其也是行政管理系统与教授行会适度影响的模式,教授行会主要负责对于各系部和院系研究生教育事务的管理,权力集中在基层单位,为一个纯粹由教授组成的管理机构,拥有制订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政策的全部权力,而行政权力机构是以理事会为代表,主要职责是批准教师聘任、维修设备、制订计划、筹措经费等。理事会与教授行会既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又保持相互独立。
四是行政管理主导模式,以法国为代表。校长在法国高校的管理职权较大,主持生活委员会、科学委员会、校务委员会三个机构的工作,校长的行为和决定基本不会受到教授的制约。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法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起主导作用的是行政管理系统,但是学术管理系统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重大事项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建议权,它们可以就学校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分配原则、培养成果、培养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政策等向校务委员会提出建议,并且行政管理系统与学术管理系统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以上四种管理模式是国外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主要模式,其共同点可以归纳为:第一,为了将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高等学校内部都实行委员会负责制与个人负责制相结合的体制;第二,高等学校内部都存在着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二元结构,以及维持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运行的两个系统;第三,为了减少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二者之间的冲突,高等学校都对行政管理机构和学术管理机构的协调互补极为重视,这三点可供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机制创新所借鉴。
三、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中业务流程再造模型的构建
本文以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为导向,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构建了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业务流程再造模型,如图1所示。
(一) 环境因素
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业务流程再造离不开综合评估各种环境要素。众所周知,目前的国际环境具有竞争、开放的特点,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硕士研究生适应国际竞争的能力,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教育质量管理。因此,高校所制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战略务必要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将那些符合环境发展的环节加入到流程再造过程中;与此同时,还应该将那些多余的、无关的、落后的步骤去除。
(二)内部管理体系改革
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大力加强内部管理体系改革,这也是业务流程再造中的首要任务。第一,与企业管理相比,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也追求管理效率,希望能够用最小的成本来培养出更优秀、更多的人才。而以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为导向,则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管理体系整个过程的合理性,而这就离不开内部管理体系改革。第二,内部管理体系的改革是离不开质量考评指标的合理设置,质量考评指标应该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综合性,而不只是简单地描述,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考评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以旅游者价值为动态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具体申述如下:
1.动态性原则。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K理水平的提高绝不是短期内即可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它不是只在某一个时间点上体现出来,而是更多地注重未来的发展能力和市场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考评指标应该要将研究生教育的动态变化性予以反映出来,要基于相应的发展情况来合理删除或者添加响应的考评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质量考评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意义。
2.可操作性原则。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水平是高校教学水平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为了便于评价,务必要用可测量的指标或者有形的指标(显性指标)来测量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再选用可靠、科学的评价方法,以便让整个评价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与此同时,要最大限度地结合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且指标涵义务必要保持清晰,在评价过程中要尽量多采用定量指标,实在不能采用定量指标时才采用定性指标。为了确保能够公正、公平地进行评价,考评指标在设计时务必要听取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的意见,且要努力明确各项考评指标的等级标准、考评方法、考评内容。
3.全面性原则。质量考评指标务必要体现出全面性的特点,要能够将预期目标完整地、全面地体现,所以,要对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内涵予以全面认识,并对各个相关的影响因素予以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便于制定出全面、完备的质量考评指标体系。
4.可行性原则。首先,可行性原则是指质量考评指标要有较强的可测性,能够通过实地测量、观察来获得每一条指标所规定的内容,以便能够进一步得到明确的结论。其次,可行性原则还指质量考评指标要有较强的可比性,由于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在多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和质量目标,若全面采用同一套指标体系评价,就必然会缺乏可比性。
(三)人力资源的保证
在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中,业务流程再造模型的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课程授课教师。
第一,研究生导师在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中往往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研究生导师要积极更新观念,加强自身修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要努力成为硕士研究生科学精神培育的催化剂。
第二,为了确保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能够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可以选拔一些年轻有为、学术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充实研究生导师队伍,给整个研究生导师队伍增加活力。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以便能够实现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管理、服务管理、科学管理。
第四,创新激励机制、教学激励机制与学术资源分配、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息息相关,也会对研究生课程授课教师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上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要切实提高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就必须要重视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扩大教学业绩考核结果在奖金分配、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的作用,将教师教学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高校务必要让研究生课程教学变得“硬”起来,“实”起来,要充分认识到“质”与“量”的关系,不能仅仅只对教师要求教学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科研与教学等效评价,形成争上讲台、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管理组织结构的改革
一是建立质量评审小组。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质量评审小组对于提高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是极为重要的,质量评审小组成员主要包括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及相应的专家学者,所选出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应该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而所选出的专家学者应该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以便能够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予以合理的评审,二者相互结合,实现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相互结合。
二是设置质量监控岗位。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置相应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岗位,这些岗位由学校资深的专家和教授来承担,他们可随机抽取参与答辩的研究生论文,可随机听取研究生的意见,可随机监控各系部、各学院的研究生办学质量等等,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提高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
(五)信息技术的支持平台
众所周知,管理思想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推动,即便是业务流程再造理论(BPR)也是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信息技术在研究生教育流程再造中也会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来看,通常有三种方式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流程再造,如图2所示。第一种方式为作业程序利用共享数据库来进行简化;第二种方式为利用信息技术来增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第三种方式是综合以上两种方式。
图2信息技术运用方式与流程再造
笔者认为,第三种方式较为适合于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流程,高校应该要建立起全方位服务系统(如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来对研究生教育活动、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进行全面的网络化、数字化。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对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深度开发,建立起能够动态分析的数据库,以便能够为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这样一来,既能够增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又能够简化流程,还能够为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支持平台。
总之,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要想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就必须深化教学与管理改革,可以借鉴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并以之为指导来完善管理,以便能最大限度地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近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录比统计[DB/OL].(20140424)[20140725].中国教育在线,http:///nnews_6152/20140424/t20140424_1103649.shtml.
[2]陈玉琨,沈玉顺.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本质的探析[M]//胡祖莹.高等教育评价与质量保证:来自五大洲的最新经验和发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2.
[3]WEBER L. If You Believe You are Good,Try Institutional Evaluator[M]//AMARAI. A,ROVIOJOHANSSON A,ROSA M J,WESTERHEIJDEN D. Essays on Supportive Peer Review.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cr, 2012:253262.
[4]DEEM R. New Managerialism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Management of Performances and Cultures in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J].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008,8(1):1770.
[5]FULTON O.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in the UK: Change and Continuity[M]//AMARAI.A,JONES U, KARSETH. Governing Higher Education: 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Kordrccht: Kluwcr, 2012:187211.
[6]吴丽丽.流程再造(BPR)理论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6,16(3):171178.
[7]Braxton J M, Luckcyw,Holland P. Institutionalizing a broader view of scholarship through Boyer's four domains[J]. ASHE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2002,29(2):130135.
[8]Boyer E L.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 [R]. New Jersey: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9]Shulman L S. From Minsk to Pinsk: Why a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J]. The Journal of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00,21(1):4852.
[10]Pate1 F. Exploring a new model and approach to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the scholarship teaching academy[J/OL].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10,1(1):130136.
[11]Kreber C.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 comparison of conceptions held by experts and regular academic staff[J]. Higher Education, 2003,46: 93121.
[12]BRAUN D. New Managerialism and the Governance of Universitie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M]//BRAUN D. MERRIEN F X. Towards a New Model of Governance for Universities? A Comparative View. LondonPhiladelphia: Jessica Kingslcy, 2009:239261.
[13]Boyer Professoriate E. I.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Priorities of the Princeton, N. J[J].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1990,45(11):1524.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学秘书;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增以及研究生管理工作的质量逐渐下降,二级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的工作问题也越来越多。[1]研究生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如何使研究生教学秘书在管理工作中挣脱传统的思想管理模式,开展更加有序的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使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目前已经成为每一个基层管理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生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
在研究生工作中,从事最基础的管理及服务的人员即为研究生教学秘书,他们是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链顺利进行的基础,是研究生教学管理各项工作的具体实行者,因此,研究生教学秘书是研究生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岗位。[2]通常,高校二级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主要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生专业课的设置与管理
研究生教学秘书主要是协助领导对日常教学进行管理,协助学科领导及分管主管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制定与落实。每学期开学初,依据校级研究生培养计划,对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进行落实,对本院研究生专业课课程表进行编排,对教学任务及开课计划进行下达与上报,同时对教学管理中需要处理的各种问题进行协调与解决。
每学期快结束时,提醒任课教师出考试试题,安排学科考试,完成考试后,通知教师对研究生成绩进行录入,同时上交成绩单及试卷进行归档管理。
2.研究生论文管理
协助领导及学科主任对研究生的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及答辩等工作进行安排与整理,并对较为复杂繁琐的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资格进行审核。此外,还要对所有研究生的相关资料进行填写、统计、分类及归档等。
3.研究生招生及档案的管理
通常,研究生教学秘书都会参与研究生的招生宣传、复试及面试的安排,同时还要参与研究生学籍管理及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审核。此外,对于研究生成绩、试卷及教学文件的整理、归档等工作也都离不开研究生教学秘书。
二、研究生教学秘书的工作特点
由于研究生管理工作较为繁琐,研究生教学秘书的工作进而也较为复杂,其工作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3]
1.对象广
学生与教师是研究生教学秘书工作的主要对象。根据我国社会目前的发展需要,高校对于研究生培养的方案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但其主体方向变化不大,相应任课教师的变化也不大。因此,研究生秘书不仅要对学生及教师进行教学服务,同时还要与相关职能部门打交道,只有及时、有效、融洽地与这些部门进行沟通,才能够起到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才能够确保院系各项教学计划顺利进行,确保教学培养方案能够顺利落实。[4]
2.内容多
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工作,其中常规性的管理工作包括招生工作、学籍管理、教务管理、成绩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这些工作的连续性较强,所有方面的管理都需要教学秘书的参与,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学秘书进行较为大量的工作。
3.责任大
每个学期的各个时段,研究生教学秘书都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工作,因此,在教学时间段安排方面,教学秘书的工作是存在一定规律的。对于研究生教学秘书的工作,多数人都认为是一些常务性的事务,毫无“含金量”技术可言,只要做到早准备、早计划,就能够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教学秘书的工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是比较复杂和繁琐的。而且无论教学秘书工作是常规性的还是偶然性的,对于一些问题的解决稍有疏忽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甚至影响学生就业及以后人生。[5]
三、如何有效开展研究生教学秘书工作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要做一个合格、优秀的研究生教学秘书充满了困难与挑战。本研究认为,要想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大对研究生教学秘书工作的重视
很多人认为,教学秘书的工作不是教学工作的主要部分,只不过是管管成绩、排排课而已。然而,该工作并非如此,一名优秀的研究生教学秘书,不但要有秘书、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对相关专业的内容较为熟悉。通常来说,考生首先联系到的是教学秘书,教学秘书只有对相关专业熟悉才能更好地对专业进行介绍,增加那些喜欢本专业的考生信心。而且,熟悉相关专业还有利于与学生的日常沟通。研究生教学秘书不仅要管理招生、教务、学籍、考务等工作,还要管理研究生日常学习生活,如材料提交时间、证件注册、各类活动的申请等,如果教学秘书不熟悉这些专业,那么,他们极有可能无法与学生沟通。
2.强化自觉服务的意识
研究生教学秘书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者,同时还是一个服务者。教学秘书应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积极主动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及时向师生传达学校的方针政策,对本院教师与研究生的意见及构想及时反映给学校,做好学校与师生之间的桥梁。
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服务,为上级部门的管理服务是研究生教学秘书的工作重心。[6]因此,面对研究生这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教学秘书应当切实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做到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对于上级部门,应多请示、汇报,及时了解研究生整体情况,多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协助上级领导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与研究生导师之间的联系
高校研究生接触最为频繁,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导师的指导。研究生学业论文的质量,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是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些都与导师密不可分。因此,在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院系教学管理秘书充分与研究生导师和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导师对研究生的情况进行及时了解,适当提取导师对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并及时反馈导师提出来的问题。
4.加强信息平台在研究生教秘工作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传统行政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高校研究生教秘的日常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参与到信息化的各种进程中。通过各种类型的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控制平台摆脱传统工作方式,使工作更加高效、便捷。这就要求高校在研究生教秘管理的信息化方面要统一各种信息平台,通过身份认证,能够授权使用各种具体应用,使孤立的信息体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信息的开放和共享。
四、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及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不断变化,对于研究生管理和教育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生教学秘书不但要有较高的责任心、服务意识、心理素质及管理水平,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当今现代化管理手段能熟练地使用。
为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效率,研究生教学秘书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及信息化技术等,并且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政治素质,探索出更好的管理模式,为研究生的教育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 娜,徐 媛,濮 昱.浅议如何做好高校研究生教学秘书[J].中国电力教育,2008(23).
[2]尹 典.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6(04):39―41.
[3]杨新艳.浅谈高等院校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J].轻工科技,2013,11(12):125―126.
[4]梁小娟.浅议二级院系研究生教学秘书工作的复杂性及相应对策[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9(10):19―20.
[5]乔 畅.浅谈教学秘书工作的几点体会[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2,06(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