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0:37

序论:在您撰写历史教育教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班班通 历史教学 情境 兴趣 作用

1 “班班通”设备能让历史老师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粉笔和黑板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其容量和呈现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局限。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历史知识,为了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绘画、板书,这都耽误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教师在课堂上也很累。而现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有着强大的存储和调用功能,可以使用电子笔进行操作,呈现方式快,能面向学生进行,随时可以关注学生的动向;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密度,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真正实现高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白板上随意利用各种应用软件,随意的使用工具库中的各种工具,如:手电筒、抹布、橡皮擦等,像在黑板上一样可以自由的书写和勾画,对讲授的重点内容进行拖拽、放大、旋转、擦除、遮罩等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在白板上表现出来的新颖、形象、生动、直观、有趣的知识内容,对听课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利用“班班通”引入有趣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在历史课堂中运用趣味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班班通”教学为沉闷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色彩,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二者更易于建立共学或互学的关系,同时多媒体教学也给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便于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自主、自助从事学习活动,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而且可以通过互相交流、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2篇

高校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是研究的热点与实践难点。近年来,以讲述历史的方式,弘扬传播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为目标与内容的央视节目《百家讲坛》,自开播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为高校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积极的启示。作为一所汇集各路精英教师(学者)的“开放式大学”及其“历史科目”,其“教育教学”成功之处在于:

1.合理的定位。以讲述我国著名的历史内容为载体,在专家、学者和广大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2.注重名人效应。讲师们都是在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学术大腕”,通过《百家讲坛》,实现了日常普通老百姓聆听到他们讲座的心愿。

3.语言通俗易懂,表达幽默风趣,一改历史语言中艰涩难懂的术语、文言。

4.选题的“可讲性”,史文学类题材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同时也突出时代性。

5.多种电视手段的综合运用,讲座提纲制作成课件,演讲时投影演示,图、文、语、手势同步进行,立体感强。

电视节目和历史教育教学固然有区别,但在如何有效地传播历史文化的宗旨上却是一致的。因此,高校历史教育应借鉴《百家讲坛》的有效经验,找准历史教育的目标定位,从课程体系到治学态度、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改革。一是要借鉴其合理定位,明确历史教育的目标。要明确区分非历史专业的历史教育和历史学专业教育课程的差异,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二是要借鉴其多元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尽量减少照本宣科,多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教学内容、引用的材料、图片、文字、声音等通过多媒体设备传递给学生,让历史知识“活起来”。三是要借鉴其“一家之言、百家争鸣”,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现在高校的历史教学,限定性的结论太多,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少,固定的结论又让学生对历史产生逆反心理。倡导学术自由,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在允许范围内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构建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推动高校历史教育发展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学习方式的运用。高校历史教育教学方法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开发。因此,要增强自主学习方式的运用,鼓励学生围绕教学难点与社会热点,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其性格、爱好、知识面等方面差异,自由组合、组建成不同的历史学习小组,注重自主学习与分组合作学习的高度联动。

2.利用网络技术,增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技术具有生动性、即时性等便捷性优点,这种手段在高校历史教育教学的运用,从多个角度、跨越时空提供声、像、文等信息的历史“再现”,让学生在课堂中也能领略到声音、图像带来的历史冲击力和历史厚重感,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历史故事会镌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的历史观、想象力、知识面同步得到提升。此外,以网络教育为依托,构建历史教育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平台,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探索。

3.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拓展研究性教学方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能让教师更好地传播知识,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也是不争的事实,导致大学生历史意识和表达能力不够。因此,要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鼓励大学生在历史教学与历史体验中,进行研究型的学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开设“历史沙龙”、“寻根问底”、“以史为鉴知天下”等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研究型的学习,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思考去学习,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高自身历文献阅读能力、质疑能力、论文写作能力。

第3篇

1.基于学生原有水平的原则。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来学习的,我们的教学不可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如果要清晰地看到学生知道了些什么,必须在课堂伊始就以学生的原有知识为基础,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与经验来阐述新的知识,知识生成才会不盲目。课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反思在本节内容学习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与之相关的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基础上存在着哪些差异,在新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将知识内容分为几个层次来设计,预计学生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怎样的反应和解答。

2.教学相长的原则。课堂教学是师生和谐共建、交往共生的过程,笔者认为生成性课堂也要讲究效率,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掌握经验和方法,需要教师精心预设,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予实时的引导。师生交往与对话是促使学生自主生成知识的动力所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在学生思维出现困惑或是价值观出现偏差时及时地予以引导与矫正,提升知识生成的质量。

二、案例分析

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有个“探究活动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就话题“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进行探究,从编者的目的来看,学习高中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认识历史,对于战争史也是如此。让学生讨论对战争的看法,从讨论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意义,促使正确的生命观、战争观与和平观自然生成。当然,为了促进这些感受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笔者将教材中的内容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这节课的内容进行重组,让讨论的主题更为明确———“对二战的反思”,同时为了方便讨论进一步分解为如下几个小的课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外交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有哪些异同点?

第4篇

关键词:“治史”,模型,历史学习,运用

 

一、关于“治史”的模型John Fines在《历史教学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学生可以借鉴历史学家“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历史学家“治史”的模型(见下图):图:“治史”的模型(A model for ‘doing history’)① 他认为学生应该以类似历史学家的方法进行学习,原因有三:1、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历史是这样形成的,我们就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组科学的断言,而这种科学的断言,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死记硬背的历史,只能符合测试者的利益,而在实践中,它是不能用的,因而也是无用的。2、好的学习永远都是积极的学习,在这种学习中,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在做工作。学习处理证据的问题是具有挑战性的,需要努力的,并是令人满足的;而且,它能帮助理解正在学习的知识。积极的学习导向是理解历史。3、使用原始资料、处理有关证据的问题,这些都给人一种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是第二手资料所不能给予的。处理从某一时代来的证据,所提供给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许多方面的洞察力,并能帮助我们感知正在学习的主题。而第二手资料,则不能轻易激发我们的情感、想象力或我们的行为;相反,第一手原始资料,如果我们仔细处理的话,确实能给我们提供那种感觉会计毕业论文范文。①根据John Files的观点教育教学论文,中学生应该、也有能力运用“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因为就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尚处于培育阶段,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与历史学家相比,差距是明显的。但只要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勇于突破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充分运用“治史”的模型来理解历史,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可以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得到贯彻实施呢?二、“治史”模型的阐述和运用1、 理论阐述这个模型图可以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来阐述。历史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历史客体再现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不仅仅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索取。主体(知识人)认识客体(历史事实),是通过中介质(史料)来认识的。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历史学家(认识主体)凭着自己的经验、技能和知识,在拥有了第二手资料,如史学专著、论文等;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出了难易、深浅等不同的问题;问题提出后,需要找原始资料来证实(历史资料);而面对原始资料,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知识有不同的看法,找出了证实问题的不同证据,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历史客体);而这些结论又当作第二手资料或问题重新提出,又经过不同的解释得出新的结论。由此可见,历史的结论是无止境的,关键在于如何解读原始资料,而这又取决于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所以说,历史的认识是相对的,它是历史主体经过史料中介达到对历史客体的本质的能动的反映。

主要责任;更有人从证据中得出李鸿章决不是卖国贼,而是一个爱国者。结论五花八门,如何能进一步理解呢?这涉及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对史料的判断、取舍来认识历史;同时,还需要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应注意的问题中学生毕竟不能等同于历史学家,在应用此模型的时候应扬长避短。学生的起点较低,我们无法改变这种起点,但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教学,使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得到扩展和提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循序渐进,理解历史,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运用“治史”模型来学习历史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的能力历史是指对过去的了解,学习历史是为了发展并提升我们对过去了解的能力,也就是历史的认知能力或历史思维的能力。利用此模型可以充分的运用历史原始资料,学生透过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增加对过去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的。《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对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有一个要求,即“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就是这一方法的很好体现。2、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上利用此模型,既增加学生的投入感,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运用原始资料,可以将时空的距离拉近。历史是过去事实的记载,会使学生对悠远迷离的史实不易理解,透过原始资料的一些文字描述如当时人的章程、见闻录及报纸等或图样的示意感受当时人强烈主观感情。所以即使历史是不得直接观察,学生头脑中也会再现出某一事物的过程。这种“再现教学”使学生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几百年、几十年中外历史现象都能在想象中“看见了”,学生一同感受当时人的看法和感情,无形中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投入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3、有利于培养学生领悟历史和创新能力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有很大的难度,领悟历史的能力较差,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模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客观的接触和运用史料。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第二手资料,思考提问,然后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历史文献,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通过分析各种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背景?这些史料是对事件叙述的全部依据吗?等等。学生经过一番探究,避免了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参考文献

①模型译自A.K.Dickinson &P.J.Lee ,History Teaching and HistoricalUnderstanding.

The Appliance of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in Middle School History LearningYe Hongfen(LuQiao Middle School,Taizhou 318050,Zhejiang,China)Abstract:Afterintroducing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by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theappliance of this model in students’ history learning,and how to put thistheory in history teaching practice with cases,we can conclude that it ismeaningful for students to learn from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 of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第5篇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双语教学实现了专业知识和外语学习的有效结合,以专业知识为主、外语水平提高为辅,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尤其是加入WTO 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外语能力,是摆在应用型技能型本科院校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经济学课程作为起源于国外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进行双语教学改革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化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部高教司在相关文件中提出教育教学论文,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小论文。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而在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上应更多的体现课程的广泛应用性。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基础课,为学生学习和应用经管类专业知识做了良好的铺垫。因而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实践是一种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开放式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元、开放、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强调灵活,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和教学艺术要求较高,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用不同语言进行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同时,通过使用学界较为认可的经济学外文教材、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双语教学会有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向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产物,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独立学院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也在于能否培养出有别于研究型院校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应聘者在工作中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外语的技能越来越受到青睐。因而在对本科生的培养中运用双语教学可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并使其更符合国际化人才的标准。

(三)经济学课程本身的需要

经济学本身源于国外成功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原理和框架均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而国内高校本科教学中讲授的经济学原理几乎都是从国外著作中翻译修订而来的。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不同,有些翻译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完全一致,这对学生掌握和应用经济学原理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由于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教育教学论文,使用翻译修改而来的教材大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教学内容无法体现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借助经济学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使学生站在英语思维的角度,用英语去理解原著和思考各种经济学原理,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国外经济学教材,可以增加学生的专业见识,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吸收到经济学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增强教学的时效性。[2]

二、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改革模式

(一) 教学模式的选择

根据授课时外语使用程度的不同,双语教学可分三种不同模式:1、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用学生所学第二语言/外语进行教学,本族语/母语不用于教学之中,乃至校内也不使用本族语/母语,以便让学生沉浸于弱势语言之中。[3]2、过渡性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在学生刚进校时,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使用本族语/母语教学;但一段时间之后,则使用所学外语/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因此,过渡性双语教学即指开始前有―段非双语教学作为过渡期,以避免学生刚进校因不适应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而产生许多困难,其目的仍是逐渐向沉浸式教学过渡。3、保留性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学生刚进校时用本族语教学,以后逐步部分科目使用外语/第二语言,部分科目仍用本族语教学。

独立学院的学生较普通高校的学生入学成绩较低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水平相对较差,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因而我们在教学的第一阶段可以主要采用“保留性双语教学”模式小论文。在双语教学实施的第一阶段,为了不使学生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影响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侧重运用“保留性双语教学”模式,即在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和运用英语的同时,以母语来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渗透,专业概念和理论模型公式的表达,以及部分英语释义;双语教学实施的第二阶段,可启用“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在第一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在经济类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模式,不断扩大独立学院双语教学课程的范围,灵活地互用汉语和英语两种主体语言,努力促进学生逐渐通过专业英语理解关。

双语教学推行的第三阶段,在总结经济学双语教学前两阶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符合独立学院自身情况的双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学生能够基本通过英语关,掌握一定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的基础上,逐步推行英语沉浸式教学法,采用全英语授课或逐渐增加英语在经济学课程中运用的比例。毕竟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并不十分擅长因而具体模式还得视双语教学实施前两阶段的效果和学生的接受情况而定。当然在使用“沉浸式”教学模式过程中,经济学教师应注意运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论文,把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和案例等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发音标准且语速较慢,使学生能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知识。

(二) 教材的选择

选用合适的原版教材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基础。双语教学教材应当使用外文版的教材,在内容上直接与国外院校接轨,避免因间接引用而产生歧义。要选择既紧密结合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原版教材,在原汁原味的语言中了解另一种文化,掌握专业知识。目前多数进行经济学双语教学的院校把曼昆教授编写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作为固定教材使用。该书被美国百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可见其全球影响力之大。此外,该教材的语言表达比较规范、简单、用词准确,内容更新颖,作者能站在经济学初学者的立场,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这也比较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知识的兴奋点。但原版教材的选编思路和编写形式与国内教材的风格完全不同。虽然国外教材知识较新,反映了学科前沿,但国外教材在一些内容上说明得过于详细,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内容相对较多而且比较零散。因此,教学中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筛选,抓住学生必须掌握并与国内教材主要内容相契合的部分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4]而对于相关案例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三) 教学时间

根据教学计划和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教育教学论文,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但是独立学院大一学生的英语相对比较薄弱,开展双语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大学英语一般开设两年,

大二上学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已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学生普遍有着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要小些,可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另外,从大学二年级上学期起开始连续、合理地部署和安排双语教学,可延续英语学习,使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小论文。而且,可在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到自己的专业上来。

此外,国外的经济学课程一般是从高中开始,到了大学每学期只学习教材内容的几个章节,将整个经济学课程分散到大学的各个学期,更有助于学生的消化理解。而我国经济学课程一般是针对经管类学生开设的,时间为一年左右,如果进行双语教学的话应该考虑适当延长学时,以便于教师更好的准备课堂内容教育教学论文,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四)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与学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高素质的师资是实施高质量双语教学的保证。从近期实践看,全国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是在母体普通本科高校的直接支持下,以母体高校的品牌、师资、管理和其他资源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借助“母体”师资、外聘名校教师是独立学院最常用的做法。但随着独立学院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建设自己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已迫在眉睫。除了外聘归国经济学研究生外,独立学院也应重视本院经济学双语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另一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如可采取教师自费及学院委培相结合的形式选派英语基础良好、经济学专业知识扎实的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相关院校培训。

参考文献:

[1]白世贞,沈欣.素质教育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物流技术.2010

[2]梁燕红.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探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3]李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

[4]乔虹.“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探索.教育与职业.2008

第6篇

(一)主体不同

举例子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事例来论证观点,加深学生印象,以便学生理解。而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要根据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开动脑筋,最终理解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二)地位不同

二者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同,举例子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案例教学法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通过完整的案例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三)流程不同

举例子没有固定和程序化的流程,教师只要在某一个知识点讲解之前或之后都可以随时应用,一般用时比较短,而案例教学有完整的过程,包括案例呈现、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点评等基本的流程,因此耗时长,一般都在半个小时以上。

(四)作用不同

举例子的作用虽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但它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凝结学生自身的智慧和思考,因此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欠缺。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通过互动、研讨、查阅等方式来获得对知识和原理的理解。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论加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和概括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与《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契合性

《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是教师教育类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让未来步入教师岗位的师范类学生,了解教育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教育法律责任和教育法律救济等方面的主要观点,通过理论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教育法律问题及教育法律现象依法进行分析与评论,提高其依法执教的能力,逐步形成和提高教育法律意识,最终理解并确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的教育法学理念。该课程理论性较强,特别是对一些教育法律条款,学生并没有最直接的感性经验。因此,如果单纯地用讲授法进行知识讲授,学生很难将知识内化,并且容易产生《教育政策法规》课程非常枯燥难懂的感受。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教育法律意识,更不利于将所学转化到教育行为中去。而案例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通过案例教学法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用教育法律原理分析教育法律现象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使其懂得了依法治教的重要性,并促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上树立依法治教的决心。有位学生在《教育政策法规》课程快要结束时,这样总结:一直以为教育政策法规是很空泛的,离自己很遥远,其实不然,在教学过程中的很多鲜活生动而又震撼人生的案例无不牵动着我的心,于是,我开始思考,今后怎样去做一个好老师,关心学生,保护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任重而道远。

三、案例教学法在《教育政策法规》应用的四个基本点

(一)案例的选择和呈现

关于案例的选择,学术界普遍认为,在选择案例时因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等。在《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除了遵循这些基本的原则外,还会有意地从两个角度进行筛选。一是最新发生的案例,二是身边发生的案例。因为最新和身边发生的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觉得教育法离自己并不遥远,违反教育法的现象和行为就发生在自己的周围,犯罪的都得到了严惩,这样更有说服意义。另外,在教学实践中,还应注意教育政策法规的案例应有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的结合。呈现一定的反面案例,有助于学生认识教育法律现象和问题,但如果过多地呈现反面案例,学生就只会注意到教育法律多么不完善,教育有多么黑暗,所以适当地加入正面案例能使学生在认识到现有教育法律不完善的同时,更能看到公平、正义和希望。在选好案例之后,要注意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以教师自己阅读该案例,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阅读案例,也可以通过课件呈现,还通过视频来呈现,也可以进行更创新的尝试,比如,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总之,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内容案例呈现的多样化,以免总用一种方式呈现对学生造成单调刺激。

(二)精心设计问题

为促进学生对教育政策法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讨论的有效性,问题的设计是需要仔细斟酌的部分,设计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理论进行科学的设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问题分为不同的类型,以对问题回答的要求不同为例,可把问题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词语是:“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好不好?”“、能不能?”“、会不会?”等等。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性词语是“:是什么?”、“怎么样?”等等。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阐释。代表性词语是:“为什么?”“、你从中能发现什么?”“、你该如何?”等等。四是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代表性词语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看法?”等等。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要仅仅局限在一个层面上,要善于从多种角度问问题。

(三)组织好讨论

在讨论环节,应完成两个目标:一是任务目标,即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总结讨论内容,并形成结论。二是社交目标,即加强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包括表达、沟通、倾听、分享技巧。因为从理论上讲,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但实践中最终能不能培养出学生的团结、合作、交流、沟通能力,需要教师人为地设定社交目标。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普遍重视任务目标,忽视社交目标。教师在明确提出小组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向学生解释小组活动的成功标准(例如,是不是每个人都参与了讨论,是不是仔细聆听他人的观点等)。在讨论中,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性。在每次小组讨论时,可以指派小组组长,并且不同的讨论问题小组组长轮流担任。请小组组长对每位同学的发言做好记录,最后由小组组长进行汇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机会不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也习惯了不经历自己的独立思考,直接由教师给出答案,所以在使用案例教学时,起初学生是有些不适应的,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考核方式和奖励机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此来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小组讨论。

(四)教师的反思

第7篇

物理知识是比较抽象和理性的,学生的思维往往难以介入。物理学故事就不同了,它是感性的,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有关“两个铁球是否同时落地”的命题,如果展开一点,把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伽利略的思考论证方法,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些史实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学生听,就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作用。

二、梳理知识体系

沿着物理学发展历程对物理知识进行梳理,是对物理知识进行体系化的一条捷径。因为物理发现的历程,常常是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发展的,是人们的认知规律在时间尺度的折射。认知的发展历程一般是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觉到实验再到思想实验,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物理学的发展同样如此。对物理知识根据物理学史的发展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各种概念、定理、定律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过程,而且有助于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来对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化,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动态生成的历史过程。

三、培育科学精神

1.细致观察的习惯

历史上的许多科学家,都善于通过不为人所注意的平常现象,细心地观察与思考,这些事例对学生是很好的激励。

2.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物理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和修正前人的认识,建立新认识的循环过程。这就要求物理学的探究者敢于挑战权威,在科学事实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从人们的日常经验出发得出了一个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此后两千年时间里被奉为真理,而正是由于伽利略具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才用理想斜面实验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物体运动时并不需要外力来维持。

3.严谨求实的品质

科学不能有半点虚假,在科学问题上采取随意甚至欺骗的态度,其后果往往是极其严重的。例如,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宣布,他们测量到了运动速度超过光速的亚原子粒子。这一消息曾令全球为之震撼,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然而事实是,他们在设计实验装置时的一个小失误导致了这一事件。物理学史中的这类事件也有很多,在教学中适当引述,有助于培育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

4.百折不挠的毅力

要从事实表象直达物理本质,单靠兴趣和灵性是不够的,必须有百折不挠的毅力,能够始终如一的坚持,才能有所发现。爱迪生研究灯丝,实验了几千种材料;俄罗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康斯坦丁·诺沃肖洛为得到石墨烯,用铅笔和不干胶撕了一万多次。物理学史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对培育学生科学研究工作的毅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训练思维和研究方法

如前所述,物理发现的历程,常常是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发展的,是人们的认知规律在时间尺度的折射。这就决定了科学探究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的相似性。物理学家在发现、建立、检验、运用和发展物理规律过程中所采用和总结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思维和研究方法,惟其如此,才能使学生学会正确思维和研究方法。例如,观察—提出假说—逻辑论证—实验检验—修正推广,这是科学研究的普遍过程,物理学史中的许多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训练学生以此为基本研究方法。再如,科学研究中使用类比、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在物理学史中都有描述,应提示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当前的教学中,往往把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却隐去了曲折复杂的思维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买椟还珠的行为,因为学生对思维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掌握知识。物理教师要通过物理学史的渗透,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式,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