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0:35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数学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数学大纲;数学课本评价;数学教与学:数学教育评价
1前言
世纪90年代,中国的数学教育改革已经经历了15年.数学教育的改革为数学教材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2001年开始,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有多种小学、初中、高中数学标准实验教材向全国发行.但新教材的使用情况,尤其是使用新教材学生的数学成就如何尚没有系统的测试和研究.为了总结教材的使用情况,巩固其长处,改进不足之处,帮助广大教师和教研员更好地贯彻和施行大纲所规定的数学教学内容,我们对使用不同教材的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小学部分,选择了使用小学新教材(以下简称小学新教材)的学生与使用其它教材(以下简称小学其它教材)的学生以及部分可比性较强的国家(地区)的学生进行比较.初中部分,选择了使用初中新教材(以下简称初中新教材)的学生与使用其它教材(以下简称初中其它教材)的学生以及部分可比性较强的国家(地区)的学生进行比较.其目的旨在回顾和了解学生使用不同教材的数学成就和教材的使用情况.在这个报告里,就小学新教材与小学其它教材,初中新教材与初中其它教材以及部分国外(地区)学生的学习成就和他们的学习态度以比较的形式对测试做一个总结,其目的是总结教材的使用情况,巩固教材的长处,改进不足之处,帮助广大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教师和教研员更好地贯彻和施行大纲所规定的数学教学内容.
2测试什么为了有利于比较使用新教材的学生的学习成就与其他国家相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成就,本报告的数学题选择使用(1)小学部分:学生试题采用‘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
(IEA,2003a)所使用的数学题;学生调查问卷采用经过修改的‘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的四年级学生问卷(1EA,2003b).(2)初中部分:学生试题采用‘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1EA,2003c),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3),和自己设计的题目;学生调查问卷采用经过修改的《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ⅢA,2003)的八年级学生问卷.选择《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是因为他们是国际上公认的中小学生数学和科学的学习成就评价项目.《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的目的是检查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会什么和能做什么(Mullis,Martin,Gonzalez,&Chrostowski,2003),它的题目比较接近中小学大纲的要求;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在15岁时的数学应用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题目不是数学竞赛题,因此其难度应该属于大纲要求的应知应会的范畴,其测试的目的之一,是想要知道对一个国家整体而言,公共教育的水准究竟有多高,学生对数学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如何,以及影响学生成就的因素.毫无疑问,这对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和未来的劳动力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找出影响学生成就的因素对发展大众教育和改善国家整体教育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报告里,我们的目的是测试使用新教材的学生与使用其它教材的学生和国外(地区)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认知水平上的不同,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我们选择部分可比性较强的国家(地区)进行比较,他们是:(1)小学部分:香港、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美国;(2)初中部分:中国台北,中国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芬兰,法国.需要指出的是:(1)这些国家的数据代表的是整体国家水平或接近国家水平CR范围随机抽样),而数据只代表抽样的范围;(2)在初中部分,‘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测试的是八年级和15岁的年龄段,而我们选择的是九年级的学生,原因是八年级的教学大纲有部分内容未涵盖测试内容;(3)自己设计的题目主要涵盖初中概率和几何的内容.在这个测试里,我们想要回答的问题是:
(I)新教材的学生与其它教材的学生以及国外(地区)学生的数学成就和数学认知水平有什么不同?(2)新教材的学生与其它教材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有什么不同?3)不同城市、不同教材的学生的数学成就和数学态度有什么不同?
3测试方法
3.1数据的收集考虑收集数据的随机性,并且易于比较,本测试的数据收集选择既有大中城市,又有县城,既有沿海,又有内陆,且好学校与差学校有基本相等比重的方法
3.2测试题目及问卷设计和数据分析本测试小学部分采纳选择后的<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的数学测试题目和问卷,初中部分采纳3个方面的题目:
(1)‘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的数学测试题目(题1—16)i(2)‘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数学测试题目(题17);(3)自己设计的题目(题18—20).选择‘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数学测试题目的原因是有利于与其他国家作比较;而自己设计的题目则重点测试学生在概率和几何方面的成就.测试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
127126l1164234273356一个是数学内容,另一个是数学认知水平.小学数学内容包含数和运算、代数的规律和关系、测量、几何和数据;初中的数学内容包含数和运算、代数、几何、测量、概率统计;数学认知水平包含懂得数学解题过程,懂得数学概念,能解决日常问题和数学推理.本测试选择的小学数学有20题共26个问题,在数学内容和数学认知水平上的百分比分别是:
(1)数学内容:数和运算42%,代数的规律和关系15%,测量12%,几何19%,数据12%;(2)数学认知水平:懂得数学解题步骤7%,懂得数学概念29%,能解决日常问题57%,数学推理7%.本测试选择的初中数学有20题共29个问题,在数学内容和数学认知水平的百分比分别是: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究式学习;问题
引言
在我国早期社会,学者们将研究性学习也叫探究式学习。在研究性学习当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进行了互换,教师起辅助作用,只是进行了指导和参与工作等等,而学生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变成了主角。。我国的教学改革早期,最大的改动之一要数研究式学习,意味着我国在教育教学方面正在稳步向前的迈进着。研究性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部分,是教小学生如何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重要方法,是初步学习数学的关键。但是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总会出现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问题。怎样将研究性学习更好的与数学学习融合在一起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么近年来研究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数学的研究性学习为我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贴合新课改中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更多的老师会在授课的时候引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更多的自主进行研究。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有更多的是需要老师的引导。但是,如果研究性学习运用的不好,就会取得相反的效果,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长久的经验积累得知,越是那些难解的研究课题,就会越容易使研究活动失败,就会出现诸多问题.
一、学习方面
1.问题:大多数的小学生中,对待数学这门学科都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和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产生主要因为学生对于数学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理解。有的学生是认为数学很难、没有意思、不易理解。也有的学生自己的能力不够,像数学这种难题就不适合自己去解答,而且也解答不出来。这样就导致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永远处于失败一方,不但得不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奖励反而会惹来批评。还有就是小学生的依赖心理太明显,不懂得主动的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总是投机取巧的希望老师能吧整理好的知识点交他们,刚开始的时候是可以,老师引导。但是,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许多孩子的过于依赖。而且缺少语言方面的训练,表达能力不足。多数的小学数学老师没有过多的去训练学生语言,总觉得数学是靠大脑思维,不是语言沟通。这些原因,让许多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产生对数学错误的理解,认为数学只需要做不需要说。
2.解决方法:要制定一套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能够进行积极自觉地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多进行交流,并且要发展语言优势,训练表达能力。对于那些从小阻碍数学上,心理有阴影的同学,数学老师和家长多多进行谈心,切记不能急躁易怒,那样反而减轻不了心理压力,却促使其加重了心理障碍。这样对他们以后的初高中学习数学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慢慢的减退学生都是心理压力,让学生们没有芥蒂。
二、教材资料方面
1.问题:由于新课改的关系,许多地区的小学数学教材都采用了北师大版的。虽然新课改的教材有很多好的地方,但是也有一些老师和家长认为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老师们认为新教材里增加了许多图画知识,主要的教学内容减少了,其中在学习代数的部分时更加明显,新教材外观图景过于众多,里面的知识内容减少。还有一些地区的老师认为新课改的教材不适应农村的学生来学习,它较适合大城市的孩子。书中的许多事例农村小孩没有经历过,他们不会理解。
2.解决方法。新课改所提供的教材,建议老师选择性的使用。教材或是教科书它只是提供给老师、学生在学习时的一条基本线索。老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选择使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生的能力选择。要切合实际,来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进而不断的发展。
三、教师方面
1.问题:大部分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古代”时期,
新理念教学没有深入到老一代数学教师的思想中。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普遍的存在预习、讲授、复习、做作业等老一套的学习方法。大多数的老师对于新课改的教学方法还是有诸多不认可的地方,不敢大胆的去尝试,怕学生们接受不了、理解不了、适应不了北师大版教材,怕使用这种新教材会得到相反的效果。由于方方面面不同的原因,促使大部分教师还意识不到,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大部分的数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还是停留在黑板、粉笔、教科书上,导致那些需要电子信息技术来讲的知识并不能够更好的完成,只能通过老师口述来讲解,效果可想而知。大部分老师也不是完全的不用,但也仅限在公开课上亮亮相而已。
2.解决方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第一要做的就是将课本上的知识学好,基础打牢。要大体上掌握教材的整理内容,找到 详略主要重点。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合理运用,更好且熟练的操作电子信息技术,进行都是实践。如果不切实的运用到课堂上去,就永远不会知道信息技术是否对教学效果有益,优势在哪里。在刚开始的运用中,总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从失败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已取得解决的方法。
总结
研究式学习主要就是让学生们学习的过程当中,要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自觉且主动的进行研究学习。研究式的学习方法与传统意义的教学相比较来看,更加灵活具有针对性。让学生们自主的进行探究学习,主动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们要亲自融合入行动当中去,积极乐观的进行探究学习。
2013年的盛夏之际,希望更多的同学们能够在学习数学当中,寻找到更加好的学习方法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在高考当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03页。
[2]周玉仁:《论当前课改中的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教师》,06第9。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由于特殊的心理与文化特征,成为大学新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受生活习惯、语言文化差异、宗教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现象较为普遍和突出,既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的正常发展,也影响了高校培养人才的整体质量和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因此,关注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问题的表现
“所谓学习不适应问题,是指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大学前教学方式的影响,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各种不适,如焦虑、阴郁等[1]”。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方面的问题比汉族学生更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学习环境方面:少数民族学生脱离原生的民族环境到陌生的环境求学,首先受到饮食、穿着等生活习俗的冲突;其次,还面临着诸如语言、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冲突,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少数民族新生的学习和生活。
2.学习方法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基本接受的是“双语”教学方式。进入大学后,汉语成了主要的学习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语言掌握的越好,在用普通话授课的大学课堂上就越费力,因此在课堂上常常表现出思维节奏慢、搞不清楚题意等。
3.学习态度方面: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大多来自教育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他们接触的新事物少,知识面较狭窄。进入大学后,他们虽然可能比汉族学生更刻苦用功,但较汉族大学新生进步比较缓慢,他们在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有效地学习方法,因此在学习中出现迷茫和困惑,甚至自暴自弃,继而形成学习不适应问题。
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问题的原因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学生自身认知偏差、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相对落后以及文化适应三方面所造成。
首先,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是由于其自身的认知偏差所造成。少数民族学生从相对偏僻、落后的民族地区考入大学,往往是当地的佼佼者,因此自我期望过高。然而进入大学后他们与来自汉区的学生在知识水平、综合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因此,往往一夜之间由“佼佼者”沦为“平庸者”,心理落差大。再加上大学的学习方式由中学的单向传授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式,面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部分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奋斗目标,久而久之,原本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的部分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更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其次,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与教育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内地汉族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经济致使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有限、教学设施不齐全,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不发达是造成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问题的根源”。
最后,文化适应也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着本民族文化的强烈熏陶,他们在情感中早已养成了适合本民族文化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当他们从自己熟悉的母体文化进入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文化之后,“必然会在心理和行为上与母体文化有一定的分离。同时,他们又没有办法立即与主流文化相融[3]”。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文化适应上的困难可能导致文化冲击的出现,而文化冲击往往伴随焦虑、无助等心理状态,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疾患产生,进而影响学习等其它方面的适应。
三、解决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问题的对策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问题的实际情况,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对民族新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给予正确的引导,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也应该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努力缩短与来自汉族发达地区学生之间的距离,以便使自己更快地进入新生学习适应状态之中。
1.从学校层面来说,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和教育,而学校的教育
目的同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少数民族大学新生作为大学新生中的特殊群体,学校应考虑他们的民族心理与特点,采取积极措施,最大限度得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首先,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差异,营造和谐的民族文化氛围。
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的相关知识,有意识地营造和谐的民族文化氛围,“使各民族学生在校园内都能感受到体现本民族文化魅力的生活元素”是使少数民族新生很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在民
族节日组织和倡导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开展丰富的校园节庆文化活动,“为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提供心理沟通平台,引导学生之间正视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差异,促进相互了解、适应和尊重,增进学生之间的民族感情和促进民族团结。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习惯,着力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环境,提高少数民族饮食质量,为文化适应做好基础性工作[4]。”
其次,重视少数民族新生学习适应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个体心理在本族文化与异文化、理想与现实等矛盾冲突中承受着极大地心理压力,严重影响着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独特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行为指导工作,帮助他们解除矛盾和由此产生的心理疾病,以促进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新生活。
最后,正视语言和文化知识掌握差异,对少数民族新生的要求要有针对性。
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多数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教育,尽管有的学生在高校的预科班参加了一到两年的汉语学习,但仍不能满足大学的学习要求。高校应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要求,尤其是英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放宽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要求并不是让他们放任自流,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适应以主流文化为背景的大学学习环境。
2.从教师层面来说,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事实,在课堂上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关注和鼓励,充分发挥其教书育人作用。
3.从学生层面来说,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要正视现实、理性对待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学习环境;同时,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要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式,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尽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学习环境,缩短与来自发达地区的汉族学生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李学生.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问题探析[j].世纪桥,2009.
[2]李燕辉,李辉.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j].云南:电大学报,2008.
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渠道,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必定要落实在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数学建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数学基础课程,课程的许多案例来源于实际生活,其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紧密联系。数学建模课程从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上有别于传统的数学课程,它是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利用课程体系完成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教学内容系统性差,建模方法涉及多个数学分支,课程结束后还存在着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无从下手解决的现象。通过深入研究课程教学体系,将传授知识和实践指导有机结合,实施以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为核心,以竞赛和创新实验为平台的新课程教学模式。
一、数学建模课程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
(一)提高实践能力
数学建模课程案例主要来源于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它不仅仅是单一的数学问题,具有数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等特点。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般数学基础知识,同时要进一步学习如微分方程、概率统计、优化理论等数学知识。这就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还要具备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建模课程对于大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方法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量化手段。数学建模和传统数学课程相比,是一种创新性活动。面对实际问题,根据数据和现象分析,用数学语言描述建模问题,再进行科学计算处理,最后反馈到现实中解释,这一过程没有固定的标准模式,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和思路解决同样的问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创新能力。
(三)提高科学素质
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学生不仅要学会发现问题,还要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软件提出方案用于解释实际问题。由于数学建模知识的宽泛性,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建模过程,各成员的知识结构侧重点有所不同,彼此沟通、讨论有助于大学生相互交流与协作能力的培养,最终的成果以科学研究论文的形式体现,科学论文撰写过程提高了学生科学研究的系统性。
二、基于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全方位推进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一)分解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数学建模的发展趋势,在保持课程理论体系完整性和知识方法系统性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分解为课堂讲授与课后实践两部分。课堂教师讲授数学建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精讲经典数学模型及建模应用案例,启发学生数学建模思维,激发学生数学建模兴趣;课后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课堂内容扩展、模型运算及模型改进等,教师答疑解惑。课堂教学注重数学建模知识的学习,课后教学重在知识的运用。随着实际问题的复杂化和多元化,基本的数学建模方法及计算能力满足不了实际需求。课程教学中还增加了图论、模糊数学等方法,计算机软件等初级知识。
(二)融入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课堂教学融入引导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数学建模涉及的知识很多是学生学过的,对学生熟悉的方法,教师以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增强应用意识为主,借助应用案例重点讲授问题解决过程中数学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建模过程;对于学生不熟悉的方法,则要先系统讲授方法,再分析講解方法在案例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方法。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组织1~2次专题研讨,要求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须做精心准备,选择合适教学内容、设计建模过程、引导学生讨论、纠正错误观点。
2.课后实践实施讨论式和合作式教学方法。在课后实践教学中,提倡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建模问题。学生以主动者的角色积极参与讨论、独立完成建模工作,并进行小组建模报告,教师给予点评和纠正。对那些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继续讨论完善。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学生完善这一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团队合作的热情。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的问题,用数学建模去解决问题。
3.课程综合实践推进研究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学习专业知识、做毕业设计及参与教师科研等工作中,学习深入研究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多层次建模综合实践能提高分析问题、选择方法、实施建模、问题求解、编程实践、计算模拟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三)融合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1.利用网站教育平台实施线上课堂教学。线上教学要选取难易适中,不宜太专业化,便于自学,并具有与课堂教学承上启下功能,服务和巩固课程的需要的内容,利用互联网云教育平台,学习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及通过提供的相关资料来学习。教师还可通过网站问题、解答疑难、组织讨论,学生通过网站学习知识、提交解答、参与讨论。学生能更有效地利用零散时间,培养自我约束、管理时间的意识和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与黑板书写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手段。根据课堂教学要求,规划设计制作课件与黑板书写的具体内容,同时连接好线上的学习成效推进课堂教学。课件主要介绍问题背景、分析假设、建模方法、算法程序和模型结果,而模型推导和分析求解的具体过程,则通过板书展示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也促进学生消化理解难点和技巧。
3.指导学生小组学习的课后教学手段。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建模学习与实践活动,提倡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学习与讨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数学建模过程不是解应用题,虽然没有唯一途径,但也有规律可循,在小组学习中发挥团队力量、提高建模能力。
(四)构建多层次建模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案例选择、教学设计、知识衔接是数学建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
1.课堂教学建模问题。课堂教学通过应用案例讲解有关建模方法,所选问题包括两类:一是基本类型,围绕大学数学课程主要知识点的简单建模问题,如物理、日常生活等传统领域中的建模问题,学生既能学习建模方法又能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二是综合类型,涵盖几个数学知识点的综合建模问题,如SAS的传播。问题要有一定思考的空间,且在教师的分析和引导下学生能够展开讨论。
2.课后实践建模问题。课后学生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建模问题。问题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难易适当,层次可分,以便学生选择和讨论。同时,问题还要有明确的实际背景,能将数据处理、数值计算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学会发现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中的建模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正确的思考方向,帮助学生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组织多元化过程考核,注重学习阶段效果
1.课堂内外考试与网上在线考试相结合的过程考核。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将考试可以分解两种形式:课堂内结合应用案例组织课堂讨论,通过学生参与情况实施考核;课堂外针对基础知识可实施在线测试,对综合知识点设计一定量的大作业,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实施考核,也允许学生自主选题完成大作业。
2.课程教学结束的综合考核。课程综合考核重点在于测试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之一。一是集中考试法,试题包括有标准答案的基础知识、课堂讲授的建模案例、完全开放的实际问题;考试采取“半开卷”形式,即可以携带一本教材,但不能与他人讨论。二是建模竞赛实践的考核法。数学建模选修课期间刚好组织东北三省数学建模联赛和校内数学建模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竞赛,依据竞赛论文实施考核。
在考核成绩评定上,采用综合计分方式,弱化期末考核权重,加大过程考核分量,注重过程学习,提高考核客观性。
(六)教学团队建设
>> 大学的基本学术价值与大学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 大学学习中的学术精神与学术训练 我国大学学术权力重构的若干问题研究 大学学术自由、责任与大学的发展 大学学术评价的量化与研究型人才培养 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大学学术文化建设与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 对大学学术性问题的思考 大学学术自由的法律保障与实现 大学学术生态的困境与出路 论大学教学学术的本质与提升 品读大学学人的学术与学养 交互主体性伦理视域下的学术伦理问题研究 医院档案信息化的任务与问题探析 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问题与对策 任务型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大学学术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旅游发展新阶段旅游研究面临的问题与任务 论大学学术自由的内外强制与消解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7]The Wittenberg Honor Council.Wittenberg University Code of Academic Integrity [EB/OL].(2009-05-31)[2010-09-07].www4.wittenberg.edu/academics/academicintegrity/honorcode.pdf.
[38]Office of Academic Integrity University of Waterloo.Toward a Level Playing Field:Enhancing Academic Integrity at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EB/OL].(sine die)[2011-02-19].uwaterlooca/academicintegrity/Report/Report_Towards%20a%20Level%20Playing%20Fieldhtml.
[39]University of Toronto Governing Council.Code of Behavior on Academic Matters [EB/OL].(2009-12-03)[2010-01-17].wwwgoverningcouncilutorontoca ? Policies.
论文关键词:大学图书馆 中文医学图书 复本控制
控制(contro1)被看作一种过程,管理者通过它去规范个人和团体的活动,使其和组织的目标与标准一致的。图书复本控制是转型时期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的达到既控制复本,又较好适应读者的借阅需求,对于图书馆节约办馆,提高效益有重要意义。
1大学中文医学图书复本过剩基本情况
大学中文医学图书复本过剩的基本表现为:藏书复本量分配不均,复本在某些区域过度集中,但利用率不高。特殊医学领域,例如法医学、军事医学,版本过于陈旧,是读者意见的焦点。图书馆对院(系)课程设置变化信息、读者需求变化信息不敏感,影响文献配置工作的正确决策。以及文献采访中对复本数的主观臆断,图书馆开放度不够,为社区服务工作薄弱,文献时效性强,很短时间内被读者淘汰,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可以看出,靠增加文献复本保障信息提供,会潜藏着资源浪费的极大风险。医学教材及配套用书的读者利用率最高,但医学纸质文献的增长速度是极快的,医学教材及配套用书版本更新接近一年一次,增加了复本被淘汰的几率。设置图书复本是为了防止图书供不应求状况的出现,增加馆藏信息资源的复本,必然会减少馆藏文献的品种。另外,影响图书复本的因素是多元的,不确定的,每种书的复本需求都在发生着动态的变化,制定书刊复本标准以及各类藏书的流通借阅率,都只关系到具体部门的操作,对于图书复本控制的研究显然不具有普遍意义。复本控制的理想状态是没有复本,即”0复本”。西方发达国家和香港等发达地区大学图书馆在没有图书复本的情况下,图书利用率一般都要超过100%,实现低投入,高效益(和效益)产出口。我国普通大学图书馆暂时还做不到零复本,但是一个管理效率高的图书馆能够达到节约资金与优质服务的结合,从而摆脱图书复本控制的被动状况。因此本文立足于提高管理效率,研究医学图书复本控制的方法。
运用预设在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中的催还、预约功能模块,加大图书馆催还、预约工作的力度读者不按期归还图书,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图书在一个读者手中滞留时间过长,降低了文献周转率,有些时效性强的图书,长时间超期不还,很快成了过期图书,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预约服务则是渎者在所需图书全部借出的情况下,向图书馆登记预约,待图书归还后由图书馆根据预约先后顺序通知读者借书的服务方式。
医学图书催还及预约工作的开展能够让更多的人及时看到医学文献,减少复本需求。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图书的催还与预约简便而快捷,有了广泛开展两项工作的前提。运用推送技术(Push Technology)提供信息服务,是近年来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重要形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借助邮箱并依赖于人工参与的信息推送服务;另一类是由智能软件完成的全自动化的信息推送服务,多数大学图书馆运用的是第一类。运用计算机系统中的主动推送软件,我们要注意几点:①加强图书馆自助服务项目的宣传和:在高层次的白助服务,如自助借阅方面,一般大学还达不到要求,但网上预约、网上续借、联机目录系统(OPAC)检索的自助服务都可以开展。我们除了开展文检课,设置触摸屏指引,张挂宣传图、张贴宣传栏,进行网上导航以外,图书流通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图书借阅服务中,还可以把图书馆网页打开,给读者作网上预约、网上续借、联机公共目录系统(OPAC)检索的示范;②研究和选取适宜的图书馆和用户交流的模式。由于电子邮箱在读者群中普及,我们可以采用电子邮箱与预约、催还软件的结合,把信息群发给读者;③做好前期读者信息的录入工作,详细录入读者登记信息是进行主动推送服务的基础性工作;④注重过程控制,提前调阅催还清单、预约图书到馆清单,及时发送催还通知邮件、预约图书到馆通知邮件,做好到馆预约图书的留存工作;⑤在运用好目前的系统的同时,积极寻求更高技术含量的方法。
网络下图书的催还、预约作为我国大学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中的一种新生事物,对于它的重要意义以及工作方法还没有取得图书馆员的共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没有开展。向图书催还、预约工作的理想状态迈进,我们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但目前我们的很多工作还达不到现阶段的要求。图书流通部门要对催还、预约以及系统中其他的新型管理和服务流程制定统一的规则,并把其制度化。
2流通馆员承担即时参考咨询工作
参考馆员随着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发展而产生,距今已有120多年的。西方大学能实现零复本的高利用率,他们的做法之一就是极为重视参考咨询工作。图书馆的学科馆员都需轮流在大厅的咨询处接待读者,读者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查找图书。咨询台前往往会出现读者排队的现象。进入网络时代以来,图书馆又十分重视在网上开展虚拟参考咨询工作,并向”一站式“信息服务发展。从单一到多元化服务转变。
流通馆员在借阅工作中,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技能做好即时参考咨询工作,要能够帮助和指导读者进行书目查询,并注意了解读者意见,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另外,应抽调专人做好部门的网上虚拟参考咨询工作,可以考虑创建读者QQ群,由管理员来解答咨询,QQ作为一款优秀的即时通讯软件,其功能基本都可以满足网上参考咨询的要求。流通馆员承担即时参考咨询工作,能够帮助读者解决利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盘活馆藏,使更多馆藏进人流通渠道,达到提高读者利用图书的效率与复本压缩的动态平衡。
3推进图书为社区服务工作和加强宣传。
扩大图书利用阮冈纳赞五原则至今对图书馆工作仍具有指导意义,其中有”书是为了用的”(Books ale for use)。医学事业飞速发展,信息量日益增多,知识更新频率加快,医务工作者对医学信息需求与日俱增,图书馆要面向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主动为用户服务。在为读者服务工作上,要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点对点服务向链式服务转变,由局部服务向网络服务转变。医院图书馆作为为医务人员提供医学信息、更新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自然而然地担负起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服务,增强医院创新力的重任。大学医学图书馆要加强与社区联系,扩大图书利用面,要为各医疗机构主动服务。例如:办理借阅证件,提供医学新书信息,代查代译,项目查新,文献传递等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阅读、休闲场所,帮助获取医疗知识。在中我们也发现,一般的医学论著利用率偏低,限制了医学师生知识面的拓宽,我们可以进行开列必读书目,设立专架展示等来加大这部分图书的宣传。
4建立较灵敏的信息需求反馈机制
控制复本,是为了节约文献购买费用,增加图书品种。要减少复本又不影响读者服务,就要提高信息需求反馈机制反应的速度、准确度。图书馆要加强对院(系)资料员的业务管理,及时收集师生信息需求,形成一套工作制度。流通部门工作人员对有关读者信息要有调查,有记录,有专人及时反馈。文献采编部门及时采集分析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网络、书面和口头留言,收集之后不定期公布有关意见及办理情况,促进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的积极性。和很多公益行业一样,没有服务对象的热心关注和积极参与,就不能形成行业工作的良性循环。
5尝试图书二次采购
优质的图书采选,是图书获得较高的利用率和读者满足率的保证。图书馆学家唐斯(Robert.B.Downs)认为,对于一个图书馆,”后人对我我们工作如有所褒贬,决不是因为完备的目录,精密的分类方法,简便的出纳制度,或是完善的参考服务,而是针对藏书一究竟从我们的手中留下些什么?或是忽略掉什么?”图书馆要极为重视文献采购工作,精选文献,重视藏书质量,要统一图书订购和图书分类的标准,做好采购,验收和编目工作,视具体情况区分新书和复本归类,避免不必要的增加复本,在减少复本的同时,使图书的品种得到增加。
参考文献写作的标准格式大家都清楚吗?它在写作当中的要求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些问题大家在论文的写作时都要考虑的,关注我们学术参考网,可以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数学史论文参考文献,和大家一起分享。
数学史论文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6.
[2]熊惠民.数学史方法通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
[3]王子兴.数学方法论——问题解决的理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5
[4]孙朝仁,臧雷.数学史方法研究[J].综合数学教学参考,2002(10):28-29.
[5]龙开奋.论数学史方法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60.
数学史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明月.基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专题的教学探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2]傅顺文.浅谈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J].新课程导学,2015(4):8.
[3]王治春.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2):78.
[4]吴燕飞.谈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数学之友,2015(6):25.
[5]张明月.基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专题的教学探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6]傅顺文.浅谈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J].新课程导学,2015(4):8.
[7]王治春.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2):78.
[8]吴燕飞.谈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数学之友,2015(6):25.
数学史论文参考文献:
[1]徐美素.注重小学数学的人文教育[J].时代教育,2008,(04).
[2]钱丽.让数学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J].江苏教育,2008,(10).
[3]刘佳.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