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用药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20:27

序论:在您撰写用药护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用药护理论文

第1篇

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儿科上报的用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和院科两级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用药安全隐患共32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

2结果

32例儿科护理用药错误引起的不良事件或安全隐患的原因为:执行医嘱错误11例(34.4%),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8例(25.0%),操作不规范6例(18.8%),护士职业素质因素4例(12.5%),实习带教不严格2例(6.3%),药品过期1例(3.1%)。

3讨论

3.1原因分析3.1.1执行医嘱错误(1)主班护士处理医嘱时注意力不集中,常被其他事情干扰(如接待来访者、接听电话、处理呼叫器等),将医嘱转抄到执行单和输液卡时,易误抄漏抄;(2)儿科医嘱复杂、变化多,特别是临时医嘱多时医护疏于沟通,导致医嘱处理不及时或护士执行错误;(3)责任护士正忙时,有临时医嘱需其执行的,主班护士未交待清楚;(4)个别护士违规执行口头医嘱。此外,儿科护士工作强度大也是医嘱执行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4]。

3.1.2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1)护士未能做到每班认真查对医嘱,或查对时未做到医嘱单、电脑、执行单、输液卡或口服药卡的四核对,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医嘱执行错误;(2)配制药物时未认真查对,导致药品拿错、配错;(3)在给药前、中、后未认真查对药品和患儿身份,导致发错药、打错针、换错液体等。

3.1.3操作不规范(1)儿科输液分组多,有的护士常简化操作程序,一次配制多组液体,导致配制好的药物放置时间长,增加输液反应风险;(2)儿科用药剂量计算复杂,容易计算错误而致剂量不准确;(3)溶媒选用不当;(4)使用双头输液器时,同时开放两组液体,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如酚妥拉明与地塞米松、果糖二磷酸钠与10%葡萄糖酸钙同时输入会出现混浊、变色现象;(5)静脉滴注速度控制不合理,如脱水患儿需快速补液,而新生儿、心肺疾病患儿则需严格控制滴速,过快会发生肺水肿等严重后果;(6)药物用法不适宜[5];(7)在未询问清楚药物过敏史的情况下,未行药物过敏试验。

3.1.4护士职业素质因素(1)责任护士对分管患儿病情、用药不完全了解,未向患儿进行用药指导,使患儿用药依从性下降;(2)口服药未做到监督用药,患儿易漏服;(3)护士交接班不详细,对特殊时间用药、特殊用药或未及时用药的患儿未认真交接,导致换班后患儿药品漏用或错用;(4)儿科护士药学知识欠缺,对药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了解不够,不能科学地指导患儿用药,不能合理地安排静脉输液顺序,不能及时、全面地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3.1.5实习带教不严格有的实习生带教老师不严格,常让实习生单独操作,增加了用药安全风险。

3.1.6病房药品管理因素(1)科室药品未按要求进行管理,备用药品未进行不定期清点、检查,导致药品过期;(2)应该冷藏的药品未放入冰箱保存,需避光的未避光保存,使药品失效;(3)急救药品未按“四定”管理,班班交接,影响急救用药;(4)高浓度药品未单独分类保管,药物未入原装盒或多种药混放一起,容易出错;(5)毒性、品未专柜、专锁管理,存在隐患。

3.1.7其他如工作环境因素等。儿科护士在操作中常伴随着患儿的哭闹和躁动,除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外,还要承担沉重的心理压力,影响其判断力和操作准确性[6,7]。

3.2管理对策

3.2.1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力度贯彻落实规章制度是保障用药安全的前提,具体措施:(1)重新优化医嘱核对及处理流程,各班护士认真落实执行医嘱制度和查对制度;(2)进一步明确主班护士工作职责,对重整医嘱、新医嘱、特殊用药及在转抄执行单和输液卡时实行双人核对;(3)加强医护沟通,在执行医嘱时遇到疑问必须询问清楚,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必需执行口头医嘱时,要求复述两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能执行;(4)加强责任护士责任意识,尽量让患儿不出病房就能解决问题,减少呼叫器响铃和患儿家长到护士站询问的次数,减少主班护士处理医嘱时的干扰因素;(5)每天做到对全病区所有医嘱认真查对,同时核对第二天输液卡后再行摆药,摆药时要双人查对,尤其注意查对早、中、夜班产生的新医嘱,及时发现、补救用药问题;(6)用药前、中、后要严格落实“三查七对”,杜绝错、少、漏用药发生;(7)在护士站,全院统一制作了安全信息提示板,把需在下一班使用的特殊用药、特殊时间用药在上面作好登记,每班交班前要认真查对所有药物治疗落实情况,同时做好床边交接班,严防遗漏。

3.2.2严格遵守用药操作规范(1)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液体现配现用,预防药物污染、变质;(2)配制液体时注意配伍禁忌,使用双头输液器输液时严禁一个通道两组液体同时开放;(3)准确计算药物剂量,特殊用药(如地西泮、氨茶碱等)需双人核算,<1mL的药量,须用1mL注射器抽吸;(4)根据患儿年龄、药物性质、病情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调整输液速度,对需要严格控制滴速的药物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5)勤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用药过程中患儿病情变化,注意有无液体渗漏,输注完毕及时更换;(6)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认真评估患儿有无过敏史,如有过敏史者严禁做皮试。

3.2.3加强护士职业素质管理(1)护士正确认识安全护理的重要性和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是安全用药的重要保障,故应经常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教育,加强护士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提高其慎独精神与风险意识;(3)责任护士要充分了解分管患儿的病情、药物治疗方案,做好患儿家长用药健康指导,让患儿或其家长知晓所用药品名称及药理作用,提高用药依从性;(4)加强口服药品管理,制定口服药品发放流程,做到“看服到口”;(5)科室要加强护士药学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儿科用药复杂,护士应拓宽自己的药学知识,掌握儿科常用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新药、特殊药品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3.2.4加强病区日常管理(1)护士长要加强病区管理,尽量保持环境安静,倡导使用静脉留置针,减轻护士工作强度和焦躁情绪;(2)每天做好“五查”,随时检查全病区护理质量,重点关注新进护士的工作情况;(3)中班、夜班、节假日要合理搭配值班人员,新老互补,实时监管各班次用药治疗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4)加强实习护士管理,要求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

3.2.5加强药品安全管理(1)科室设专人管理药品,定期检查药品质量,避免药品积压、过期,病房药品每周清点一次,3个月内要过期的药品使用红色笔记录失效日期以示提醒;(2)药品定位存放,入原装盒、统一标签,合理制定药品基数,严格按说明书要求存放;(3)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则,急救药品使用完毕及时补充;(4)高危、毒、麻药品专柜专锁管理,应有警示标识。章飞雪等[8]建议使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高危药品医嘱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确保用药安全。

第2篇

【关键词】药剂学管理;医疗差错/预防和控制;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医院病区药品是医院住院药房的延伸,能为临床一线储备一定品种和数量常用急救药品,为救治患者赢得时间。这些药品普遍由各病区护理人员负责[1]。在护理差错统计显示,给药错误,在护理差错类别中居于首位。因此做好病区药品管理,对于防范护理差错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共有23个护理单元,其中内科病区10个,外科病区9个,门诊系统科室4个。

将所有病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共12个病区,对照组共11个病区,实验组和对照组病区的护士在年龄、职称、性别及工作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

(1)规范放置,定期检查。药品按照类别分开放置,标识清楚醒目;常用药品放在易于取到之处;按名称准确放置到位,不裸放;取药时从最上面药盒的右侧取用;指定一责任心强的护士负责药品的质量、有效期、是否规范放置(如冷藏、避光等),每天小检查,每月大检查;护士长不定期抽查。

(2)学习掌握新特药的用法。请药师对新特药品以讲座、药讯、宣传栏或等多种方式传授药学知识。护士在使用时,先学习说明书,掌握了药品正确用法后,再应用于患者。护士长将新药使用说明书装订成册,供护士随时翻阅。

(3)高危药品标示醒目,分开放置,有黑色警示标志。

(4)改变病区药品供应方式,将“要多少供多少”的方式转变为“消耗多少补多少”的方式。

(5)“五专”化管理毒麻药品。对于毒麻药品实行专人、专锁、专柜、专放、专用,班班交接。

1.2.2对照组按照常规病区药品管理进行,不进行干预。

1.2.3观察指标分别收集2008-04-2009-04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护理差错的起数。

1.2.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两组用药所致的护理差错情况比较:对照组32起,其中用药所致的护理差错14起,其他护理差错18起,发生率43.8%;实验组16起,其中用药所致的护理差错1起,其他护理差错15起,发生率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5,P<0.05)。

三、讨论

3.1摆放混乱,不易识别目前由于临床用药较为广泛,品种繁多,尤其是综合性科室,需要准备多个器官系统的多种药品,才能满足临床需要。每个综合内科病区一般都备有百余种药品,一些药品从药房领回病区,多种零散药品混杂在一起,使得药品的名称、剂量、有效期磨擦不清。在抢救患者时,外形相似的药品,由于分辨不清,不仅易造成护理差错,还会延误时间,甚至延误患者生命。所以规范、科学地管理病区药品对于安全用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区药品做到标示清楚、定点放置、不裸摆、定期检查、易于拿取。经过一年的规范管理,实验组的护士不仅减少了护理差错,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3.2高危药品没有显著标识高度危险性药品是指10%氯化钾溶液、10%氯化钠溶液、胰岛素注射液、化疗药品及其他能对患者一次性致死的药品。这些药品和其他普通药品混放在一起,如果护士使用时不慎出现错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实验组将高危药品和普通药品分开放置,并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如黑色骷髅标识。这样就会提醒护士在取用时倍加小心,多次查对,从而保证使用高度危险性药品的安全性,同时保证了护理安全。

3.3积压药品过期有些患者用药时,只需取单包装药量中的一部分,这就使某一整包装药品可同时配与多个患者使用,从而节约一部分药品。另外,医生临时更改医嘱或患者漏、拒用药时也会导致药品的积压,时间久了,药品就会过期。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明确规定“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未注明有效期的药品或更改有效期的都按劣药论处”,这些药品是不能应用于临床的。实验组将“要多少供多少”的方式转变为“消耗多少补多少”的药房供应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病区的药品积压过期现象,改变了过去定期销毁过期药品的方式,大大减少了药品资源的浪费。同时病区积压药品的减少,也减轻了护士的清领与整理,减轻了工作量,为治疗室减轻了空间,也为患者节约了开支。

3.4新特药品知识相对匮乏由于临床药学的发展,各种新特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新特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如没有及时对相关护士进行培训,护理人员药品知识相对匮乏,在使用时不了解其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不但新特药品不能发挥相应疗效,甚至会增加不良反应。实验组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掌握特新药的用法,这样就能弥补新特药的临床经验不足的缺陷,保证新特药的疗效与安全。

3.5“五专化”管理毒麻药品病区的毒麻药品管理一般由护理人员负责,毒麻药品的安全也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护理人员高度警惕意识,实行“五专化”管理,专人、专锁、专柜、专放、专用,班班交接,认真负责,保障毒麻药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朱滨艳.病房的管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4):18-119.

[2]赵翠兰.常见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8,4(7):73-75.

第3篇

1临床资料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膀胱嗜铬细胞瘤24例;男4例,女28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8.2岁,均进行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本组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中心静脉压(CVP)偏低,给予补液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12小时后恢复正常外,其余患者均无异常反应。

2术前用药护理对策

2.1降压药物

嗜铬细胞瘤分泌过量儿茶酚胺,使外周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容量减少,而导致高血压。肿瘤切除后,儿茶酚胺骤然减少,血管容量相对增大,回心血量及血输出量减少,极易发生难以控制的低血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术前降压尤为重要。临床上常用降压药有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如:酚苄明、酚妥拉明、哌唑嗪等。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每日早晚测血压、脉搏2次,并注意及末梢循环变化。同时,应向患者说明此类药物的副作用,嘱病人服药期间不要随意走动,改变时动作尽量缓慢,以防引起性低血压,而发生意外。本组无病人因性低血压造成伤害。该药还具有鼻粘膜充血的作用,病人会产生鼻塞感,护理时注意与感冒相区别。因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排尿时膀胱收缩,刺激肿瘤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上腺素,使血压突然升高,所以,对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要监测其排尿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

2.2扩容药物

由于长期的儿茶酚胺过量分泌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容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必要的扩充血容量是为了防止肿瘤切除后,血管床放开,血容量不足造成有效循环量减少的矛盾,同时,术前扩容还有利于防止术中术后血压突降,以及预防术中因血容量不足而大量快速扩容可能造成的心力衰竭和肺水肿。临床扩容,多采用术前3天静脉输全血或血浆代用品,中分子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液,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补液时应注意液体的滴速控制,防止液体滴入过快引起心衰的发生。每日补液量控制在2000ml左右。

2.3纠正心律失常药物

患者长期受儿茶酚胺的作用,使心血管系统耗损很重,常合并心律失常,病人心律加快,心动过速,甚至心房颤动,术前应及时纠正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临床常用药物为心得安等α-受体阻滞剂。在使用α-受体阻滞剂时护士应严密观察脉搏、心率,当心率>100次/分时,可给予心得安10mg,3次/d,或氨酰心安25mg,2次/d,将心率控制于70~80次/分,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前,应先用α-受体阻滞剂,否则阻断β-受体的作用可引起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兴奋而使血压进一步升高,甚至发生肺水肿。若心律低于90次/min,则无需用心得安。严重的心律不齐者应及时给予心电监护。

2.4镇静药物

嗜铬细胞瘤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危象而出现神志恍惚、躁动、抽搐等,此类病人须给予镇静、解痉等药物治疗。临床常用镇静药物为安定、苯巴比妥类、水合氯醛类等。因巴比妥类安全性较差,易致中毒,反复使用时还可成瘾,故应用此类药物必须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及剂量。同时应注意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常用镇静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保护措施,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损伤,并注意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观察患者意识。我院常规使用小剂量安定口服或肌注。术前日晚应常规给予安定药物镇静,防止由于紧张影响睡眠效果,导致血压升高影响次日手术。本组28例患者入院后主诉烦躁、无法入睡,遵医嘱给予安定临睡前口服或肌注效果良好。

3术后用药护理对策

3.1血管活性药物

由于嗜铬细胞瘤切除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骤减,血管容量相对增大,回心血量和心输出血下降,容易导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临床可通过血管活性药物调整血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调整血压时,应根据病情,调整其用量、配制浓度及给药速度,使药物均匀输入。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可使血压维持在术前无症状时最低血压值或术前收缩压的2/3。若血压过高,可在硝普钠严格调节下维持理想血压。输入血管调节药物时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防止渗出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第4篇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遵循现用现配原则,选用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进行配药,一人摆药,一人核对配药,保证每个环节双人核对。注意配伍禁忌,选择合适的溶媒及合适的输液器。加强病区小药柜及高危药品的管理,严格要求高危药品分类存放、专柜放置,与普通备用药品分开。抢救药品放在抢救车内,有低温储存要求放置在冰箱制定栏。毒、麻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并加锁,保持固定支数,每班交接并登记。做好高危药品警示标示管理。质控组成员每周检查一次,并进行记录,科室每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明确规定过期、变质、标签丢失或不清、科室暂时不需备存应及时返回药房。

2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

及时巡视,要求静脉用药过程中每1~2h巡视1次,观察患者输液部位、滴速是否与病情要求相符。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填写输液巡视卡,每一瓶液体要核对,执行者需在巡视卡上记录时间和签名,尤其要对重点患者如:有过敏史、高龄、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重点巡视观察,也要对重点药物如:新进首用药物、易过敏药物以及高危药品(硝酸甘油、胰岛素、氯化钾)静脉滴注要加以特别关注。

3提高护理人员药学知识

安全用药的前提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组织护士积极参加市局及院组织的用药安全讲座,并且每周科内学习护理安全核心制度及常用药物、抢救药物的药理作用、给药方法、安全剂量、配伍及临床使用药物的观察及护理要点学习。加强与医师及临床药师沟通,进行专科药物应用的学习交流,利用晨会、科会提问与考核要求人人掌握内容。每月科室组织临床用药使用规范流程的操作和联合用药知识考核,特别对重点护理人员(新护士、实习护士)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药学知识。

4观察项目

2013年1月开展前馈控制活动,2013年12月结束。前馈控制活动前后,对护士掌握药学知识理论考试成绩(100分制)、身份识别操作评分及病区药品管理评分(标准评分表护理部考核、10分制)、年用药安全缺陷率、住院患者服务体验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观察比较。1.5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1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各组之间的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前馈控制活动前后年用药安全缺陷率比较:2012年科室护理缺陷发生46例次,用药安全缺陷28例次(61%);2013年科室护理缺陷发生30例次,用药安全缺陷9例次(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0.05)。住院患者服务体验满意度(问卷调查)及护士用药方面问题调查情况:2012年住院患者发放问卷112张,收回112张,基本满意、满意85例(76%),涉及护士用药方面问题24例次(21%);2013年住院患者发放问卷122张,收回122张,基本满意、满意113例(93%),涉及护士用药方面问题11例次(9%),患者服务体验满意度调查比较,涉及护士用药方面问题调查,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服务体验满意度提高,护士用药方面问题明显下降。

6讨论

第5篇

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学生需要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对于实际问题具有足够专业的解决能力,这也是从事某一项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当中,综合职业能力是学生开展职业活动,参与社会生产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从整体层面来说,综合职业能力应该包括对问题解决分析的能力,信息处理和接收的能力、基本职业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对于护用药理学来说,其学科是当代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课程的重要纽带,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药物与机体之间的作用规律和机制。护用药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主要是以提高学生临床护理能力为根本目的,并且实现培养具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高级护理人才。在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学生在参与护用药理学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且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护用药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对于药理学中的药物作用、不良反应、临床用途以及用药知识等相关问题进行学习,并且为后续提供用药咨询与遗嘱执行提供良好的基础,逐渐培养学生参与临床课程学习的能力。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了专业内外两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针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业务技能素质来定义,而非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等非业务知识类能力。在以往传统的护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对于学生素质能力方面的培养都存在着较多的欠缺。一般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仅仅使用幻灯片,先回顾旧课,一般是病例导入新课,开始授课,最后总结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虽然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了有效的培养,但是忽视了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并且重视对学生业务知识以外的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另外,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职业道德的成长,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热爱从事的工作。

2护用药理学课程改革策略

2.1课程设计改革

第一,对于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在开展护用药理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且合理地融合理论和实践,在逐渐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保证学生的技能和知识的有效掌握。总的来说,对于以往的教学内容进行改变,对以往教学中教师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实现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新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将培养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并且在本专业的基础上,让课堂教学目标与实际社会生产的需求相一致,并且体现出对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不同方面能力的培养的需求。在护理专业中,护用药理是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与护士岗位的具体需求相一致。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对临床问题进行解决,获得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并且对学生的观察分析与判断的能力进行不断的锻炼和培养,并且结合护士岗位从业的相关标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第二,对于课堂实践内容的合理选择。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围绕实际的教学内容来针对性地开展不同教学形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制定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并且将工作项目与实际岗位的工作需求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单位时间内,对于某一工作任务进行完成。在工作任务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地采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展示性、可操作性以及实战性特点的工作任务。课堂实践内容要结合“护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不同能力类型,提高实践内容的制定的有效性。在临床的工作中,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其需要对药物治疗过程进行执行,并且要监护用药的过程,给予相应的用药咨询服务。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临床实践工作流程中的几大系统用药特点来确定不同的教学实际训练项目。项目具体可以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内脏系统疾病以及化学治疗等几方面的用药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际用药护理的能力。第三,课堂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堂教学节奏进行科学的把握,并且结合不同课时安排和课堂教学内容,对于教学过程进行分解。不同的教学单元中,课程知识内容的难度都有所不同,教师要合理安排不同学时,并且结合本校教学安排需求,规定相应的教学时间。一般来说,护用药理学教学的整体安排可以在80学时内来完成,并且考虑到实际教学效果的需求,要尽可能地将最短教学时间设定为2学时。在进行教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整个结构进行把握,并且逐一细化不同课时教学安排,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体现。新课程改革中,这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规定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教师要对于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时间给予充分的保障,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成任务的分配和布置之后,让学生主动地在课外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在课上进行自主讨论和汇报,教师再对学生的汇报过程进行指导与点评,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掌握程度的加深。

2.2课程实施改革

首先,课堂的教学准备。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淡化和改变,教师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以引导者的身份来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并且充分地做好备课工作,对于具体教学训练项目来采取合理的教学设计手段,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采取实践性较强的训练化教学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临床的具体工作流程,来安排学生进行参与练习,包括用药医嘱、临床案例处理等。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课下预习,上课来进行讲解,对于一些不理解的内容再提问,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和引伸能力,对课堂教学中的内容进行拓展,保持合理的教学节奏。最后,教学收尾工作。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下发相应任务和提问,让学生自主地对问题进行解答,进行信息的搜集和合作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实际操作的模拟,并且共同对学习内容进行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取点评与模拟的方式,对于具体的模拟用药、不良反应处理以及医嘱等解答内容进行教学。通过对学生汇报的过程进行耐心的听取和记录,在学生完成报告之后对学生存在的不足指出相应的意见,并且具体动手来对学生进度操作的示范,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补充。

2.3课程考核改革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以往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且不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在开展教学考核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过程来开展过程化、全面的教学考核工作,提高课程考核的合理性,真实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进行反映。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要执行多层次化的考核模式,并且针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自评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地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自评过程进行监督。在考核体系的改革中,教师要对于学生与综合职业能力成长相关的实际操作能力、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根据考核和评价结果,教师对于后续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进创新,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3结束语

第6篇

【摘要】子午流注法是中医学的一大瑰宝。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活动须顺时应势,以达到“阴平阳秘”的防病治病原则和“因天时而调气血”的因时调摄方法。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时间病理学、时间治疗学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及帮助人“固本扶元”的时间养生学,所有这些揭示了时间规律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和利用自然规律提高医疗效果的方法。我们现将应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服药的护理介绍如下。

一、子午流注的定义

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有人称此为“生物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在源远流长的中医治疗临床实践活动中,子午流注的学术理论伴随着它独特的临床疗效而被肯定并流传下来。

“子午”是十二地支中的第1数和第7数(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这里指时间。就1日而言,子为夜半,午为日中;就1年而言,子为冬至气在月(农历十一月),午为夏至血在月(农历五月);就气候而言,子时寒,午时热。由此可见,子午还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意义,说明子午是阴阳转化的起点和界限。

“流注”是将人体气血循环比做水流,表示脉气注输过程。

子午流注,简单的说,是以子午言时间,以流注喻气血,子午流注就是指人体的气血循环,从子时到午时或从午时到子时,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开阖都有固定的时间。气血盈时而至为盛,过时而去为衰,逢时为开,过时为阖。气血于寅时由肺经流注,卯时流注大肠经,依次为:辰时胃经、巳时脾经、午时心经、未时小肠经、申时膀胱经、酉时肾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子时胆经、丑时肝经,最后再流入肺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气血流注周而复始地流灌各脏腑。

二、应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择时服药

根据子午流注的理论,借着气血灌注,盛衰开阖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协调阴阳,调和气血。因此,服药时首先对疾病进行脏腑定位,然后区分病证之虚实,依时辰分别用药施治:大凡实证,在其经开之时,宜给药泻其有余之邪;虚证,在经开后1个时辰给予补益之剂。临床实践证明,按时辰分脏腑经络服药法确可提高疗效。笔者依据子午流注二十四时归属理论,当某经脉脏腑得到气血流注时,其功能则随之旺盛的特点,对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择时服药规律进行了临床研究,观察中药择时内服疗法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治疗组择时服药为每日3次(8:00、13:00、20:00);对照组常规服药为每日2次(8:00、18:00)。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优于对照组80.0%(P<0.05)。选择服药的时辰在午时(13:00饭后服)正为气血流注心经之刻,心经功能在旺盛状态,有利于驱邪外出,并且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脾土有利于消化;在戌时(20:00睡前服)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再次增加心的力量,心火生脾土有利于消化吸收;辰时(8:00饭后服)胃经旺盛,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在辰、午、戌时内服中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蔡仁英运用子午流注服药法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服药时间予以特定安排:上午服宣肺清肺化痰之剂,一次顿服,服药时间为5:00~7:00;下午服补肺益肾纳气利水之剂,一次顿服,时间为17:00~19:00,经与常规服药(每日1剂,分2次煎服)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其他择时服药的护理临床研究涉及病种还有上消化道溃疡、子宫内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均显示出以子午流注法择时服药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是十分重要的。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药性特点与人体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相同步,就能获得药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平,马利华.子午流注学说与给药时间关系浅论[J].中医药学刊,2004,22(4):723.

[2]刘玉文.浅谈子午流注与时间护理[J].河北中医,1994,16(4):187-188.

[3]仲伟臣.子午流注服药法初探[J].山东中医杂志,1983,2(5):6-7.

[4]金远林.子午流注纳甲法、纳子法之节律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1):20-21.

[5]蔡仁英.子午流注学说与肺心病择时服药护理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5):456-457.

[6]师成贤,黄为群.择时服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43例[J].陕西中医,2004,25(12):1104-1105.

第7篇

关键词:苏木素胰蛋白酶荧光光谱紫外光谱酶活性

中药苏木的主要成分苏木素(Haematorylin)是组织、病理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染色剂,可用于细胞核染色[1]。苏木素具有收缩血管、中枢抑制及抗炎等作用,具有行血、破淤、消肿、止痛的功效[2]。胰蛋白酶(trypsin)是人和动物肠道中一种重要的蛋白水解酶,从该酶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用胰蛋白酶为催化剂对蛋白质进行降解的研究[3~5]。药物对胰蛋白酶作用的性质[6]及苏木素与DNA作用的性质的研究已引起重视[7]。本文主要通过紫外和荧光光谱法研究苏木素与胰蛋白酶作用的性质,从而获得苏木素与胰蛋白酶作用时结构变化、所处微环境等信息,探讨苏木素与胰蛋白酶相互作用的机制,并对苏木素与胰蛋白酶作用活性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

1器材

1.1仪器荧光分光光度计,美国CaryEclipse(瓦里安)产品;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U-1901,北京普析产品;pH-3C型酸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1.2药品牛胰蛋白酶(生化试剂),上海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苏木素(生物染色剂BS),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产品;硼酸(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产品。

2方法

2.1苏木素对胰蛋白酶活性影响在恒温水浴箱中将酪蛋白、胰蛋白酶和苏木素预热,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在胰蛋白酶与酪蛋白的酶解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体积的苏木素溶液,测定苏木素对酶活性的影响。胰蛋白酶活性及抑制常数测定参照文献[8]方法操作。

2.2苏木素对胰蛋白酶紫外光谱的影响配制pH=7.5的硼酸缓冲溶液(内含0.1mol/LCaCl2维持离子强度);用硼酸缓冲溶液配制1.0×10-4mol/L的胰蛋白酶溶液,再用3次蒸馏水分别配制2.0×10-3mol/L和1.0×10-3mol/L的苏木素溶液。

室温条件下,在1cm×1cm的石英比色皿中准确加入1.0×10-4mol/L的胰蛋白酶溶液3.0ml,扫描190~350nm的吸收光谱。然后用微量注射往其中准确加入1.0×10-3mol/L的苏木素溶液10μl,混匀,静置2min后扫描190~350nm的吸收光谱。扫描1.0×10-3mol/L苏木素溶液190~350nm的吸收光谱。

2.3苏木素对胰蛋白酶荧光光谱影响在1cm×1cm的石英比色皿中准确加入1.0×10-4mol/L的胰蛋白酶溶液3.0ml,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加入2.0×10-3mol/L的苏木素溶液0,10,20,30,40,50,60,70μl。每次加入后混匀,放置5min,分别在20,25,30,35℃下,测定其荧光光谱,激发波长为280nm,绘制288~450nm的荧光光谱。

2.4苏木素对胰蛋白酶作用的同步荧光将“2.3”项下所配的温度为298K的溶液,固定激发和发射波长间隔λ分别为20nm和60nm,同时扫描激发和发射波长并记录同步荧光光谱。

3结果

3.1苏木素对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苏木素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当苏木素浓度为4.5×10-4mol/L时,苏木素使胰蛋白酶的相对活性下降到70.2%,抑制率为29.8%。在不同的底物浓度(40,30,20,10g/L酪蛋白溶液)下,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测定酶的反应速度,其结果以1/v对抑制剂量用Dixon作图法求出Ki=6.13×10-5mol/L,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

3.2苏木素对胰蛋白酶紫外吸收光谱影响图1为T=298K,pH=7.4时的吸收光谱。蛋白质分子中的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残基均有紫外吸收,蛋白质的吸收波长一般在280nm附近。从图1可以看出,当往胰蛋白酶中加入苏木素后,混合溶液在280nm附近的吸收峰均明显增高,说明苏木素与胰蛋白酶之间发生了作用,改变了胰蛋白酶的构象,而这种作用有利于胰蛋白酶分子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残基的π-π*电子跃迁。

3.3荧光光谱以λex=280nm,胰蛋白酶在354nm附近有很强的荧光峰;而以同样激发波长激发苏木素溶液,在354nm附近则没有荧光峰,证明苏木素不会产生与胰蛋白酶干扰的荧光。固定胰蛋白酶的量,随着体系中苏木素浓度的增加,胰蛋白酶的内源荧光产生有规律的猝灭,其最大发射波长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见图2)。

3.4荧光猝灭常数及猝灭机理

3.4.1苏木素对胰蛋白酶的猝灭效应一般情况下,可依据不同温度下的结果区别是动态猝灭,还是静态猝灭。对于动态猝灭,随着温度升高,将增加离子有效碰撞的数目,加剧电子的转移,使荧光物质的猝灭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对于静态猝灭则温度升高将降低复合物的稳定性,使猝灭常数减小。本文以相同的实验条件,分别测定了在20,25℃下胰蛋白酶的荧光猝灭光谱,以[F0/F-1]对[C]作Stern-Volmer图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苏木素在温度低于25℃时猝灭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即符合静态猝灭机理。

当猝灭体分子和荧光物质分子之间形成新的复合物而发生静态猝灭时,服从Lineweaver-Burk方程。20,25℃时以(F0-F)-1对[C]-1拟合Lineweaver-Burk方程,由图4可见该双倒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再次确定在20,25℃时为静态猝灭。

3.4.2结合位点数n及结合常数KA的计算设苏木素与胰蛋白酶形成n个结合点位的复合物则有:

Lg[(F0-F)/F]=lgKA+nlg[C]

分别作不同温度下Lg[(F0-F)/F]-lg[C]的双对数拟合,得到不同温度下的KA和n见表1。表1苏木素与胰蛋白酶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相应的相关系数(略)

3.4.3作用力类型的确定猝灭体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主要有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结果见表2。表2苏木素与胰蛋白酶作用的热力学参数(略)

ln(K2/K1)=H(1/T1-1/T2)/R

G=-RTlnK

S=(H-G)/T

由上可知,H<0和S<0,可以说明苏木素与胰蛋白酶之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氢键和范德华力[9]。

3.4.4苏木素对胰蛋白酶构象的影响固定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的间距λ,扫描同步荧光光谱,这种光谱可用于蛋白质构象变化的分析,由(a)λ=20nm所得到的同步荧光光谱图仅显示的是酪氨酸残基的荧光,(b)λ=60nm时仅表现出色氨酸残基的荧光,由图5可以看出在此实验条件下,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荧光同时被猝灭,使其荧光强度下降,酪氨酸残基的最大发射波长没有发生改变,但色氨酸残基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了蓝移,表明色氨酸基所处环境的疏水性增强,引起了胰蛋白酶的构象变化。

4结论

苏木素对胰蛋白酶活性可产生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常数Ki=6.13×10-5mol/L;苏木素对胰蛋白酶的荧光猝灭效应为静态猝灭,说明苏木素能与胰蛋白酶形成复合物;苏木素与胰蛋白酶之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氢键和范德华力;苏木素与胰蛋白酶可发生作用,改变了胰蛋白酶的构象,而色氨酸所处环境的疏水性增强显著。

【参考文献】

[1]郑伟.苏木素染液中媒染剂用量的探讨[J].解剖学杂志,2006,29(1):21.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S].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84.

[3]朱少娟,施用晖,乐国伟.超声波对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5,24(2):50.

[4]CIOZER.Kineticanalysisofenzymeinactivationundersecond-orderconditionsbyuseofsubstrate-to-productprogresscurves:Applicationtoinhibitionoftrypsinbyα-1proteaseinhibitor[J].AnalyticalBiochemistry,1998,264:199.

[5]AIQing,SHIGui-xin,BEIJian-zhong,eta1.Enzymaticdegradationbehaviorandmechanismofpoly(1actide-coglycolide)foamsbytrypsin[J].Biomaterials,2003,24:629.

[6]刁家志,陆珊,赵巍,等.葛根素与胰蛋白酶相互作用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18(3):280.

[7]王兴明,黎泓波,胡亚敏,等.苏木素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J].化学学报,2007,65(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