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传动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19:15

序论:在您撰写传动技术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传动技术论文

第1篇

当系统压力低于先导阀调定压力时,先导阀关闭,此时没有油液经过阻尼孔e流动,主阀心上下两腔压力相等,主阀在弹簧4的作用下处a)系统压力低于先导阀调定压力b)系统压力高于先导阀调定压力图2溢流阀工作原理于最下端位置,进油口P与回油口T不相通。当系统压力升高,作用在先导阀心上液压力大于调定压力时,先导阀被打开,主阀上腔的压力油经先导阀开口、回油口T流回油箱。这时有压力油经主阀心上阻尼孔流动,因而就产生了压力降,使主阀心上腔的压力低于下腔的压力。当此压力差对主阀心所产生作用力超过弹簧力时,阀心被抬起,进油口P和回油口T相通,实现溢流作用。通过Flas直观形象的液压油走势再配合讲解,学生基本上对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有了明确的概念,这时候就进入教学的第三部分,可以播放一些先导式溢流阀在机械制造等领域中实际工作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阀体在生产实际中的使用等内容,还可以让他们各自谈谈自己了解的先导式溢流阀的应用内容并加以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但科学研究表明,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动手最多能记住70%的知识点,如果将耳朵、眼睛和手三者结合起来,既听又看并动手加以实际操作,则能记住高达90%的知识点,由此可见,最佳的教学方式应该将手、眼、耳结合到一起去进行。而我们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虽然已经将理论的、抽象的、静态的内容转换为生动形象的知识进行讲解,并积极组成学生参与讨论,但参照前面的研究结果,最多只能记住70%的知识点,如何才能记得更多的知识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缺漏的“动手”层面更进一步探索了。

液压传动这门课涉及的实验较多,而很多学校由于受客观条件影响,有可能存在实验器材不是很充分的状况,这时候如何实现动手功能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相关的仿真软件来解决,最常用的液压仿真软件就是FluidSIM软件,它是由德国Festo公司Didactic教学部门和Paderborn大学联合开发的,是专门用于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教学软件,FuidSIM软件分两个软件,其中FluidSIM-H用于液压传动教学,该软件CAD功能和仿真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可以系统学习的概念也可设计和液压气动回路相配套的电气控制回路,易于上手操作。以FluidSIM-H软件为例来看,它的主界面非常直观,元件库在左半部分,设计界面在右半部分,采取直接用鼠标从左边的元件库中拖拉液压元件放在右边的设计区进行设计,回路可以课前设计,也可在课堂上现场设计。这样一来,耳朵、眼睛和手配合,既听又看并加以操作,达到了教学中对于动手能力的要求,能记住更多的知识点。

第2篇

1.1现场总线与网络技术及公共直流母线技术的兴起

1.1.1现场总线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数字、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其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大约40余种现场总线,如法国的FIP,英国的ERA,德国西门子公司的Profibus,挪威的FINT,Echelon公司的LONWorks,PhenixContact公司的InterBus,RoberBosch公司的CAN,Rosemounr公司的HART,CarloGavazzi公司的Dupline,丹麦ProcessData公司的P-net,PeterHans公司的F-Mux,以及ASI(ActraturSensorInterface),Modbus,SDS,Arcnet,国际标准组织-基金会现场总线FF:FieldBusFoundation,WorldFIP,BitBus,美国的DeviceNet与ControlNet等等。现场总线技术改变了整个工业控制过程的系统结构,使仪表信号(4~20mA)过渡到全数字通讯信号。这个改变对于造纸传动自动化是颠覆性的,使整个控制系统结构和方式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崭新阶段。

1.1.2人机界面取代按钮和操作器由人机交互式操作屏全面取代传统的按钮操作,也彻底改变了造纸传动工业现场。操作屏不仅可以任意设置按钮的功能和数量,还可以实时监视系统的各个运行状态以及参数等。在系统结构方面,目前普遍采用双端口网络系统,其中一个端口用于传动系统及各个执行单元,另一个用于操作屏进行数据传输,提高抗干扰能力。操作屏的使用,使用户节省了大量的现场电缆的铺设以及操作台的安装,节约了自然资源和工作量。目前由于自然资源的价格上涨,显示操作屏的价格下降,在一次成本投入上已经十分相近,如果考虑辅助传动控制的按钮连线,操作屏的投入成本更具优势。

1.2公共直流母线的推广和应用

1.2.1公共直流母线与交流母线的区别与特点公共直流母线系统的应用在造纸传动自动化技术领域具有标志性作用。所谓公共直流母线,简单地说就是将变频器的交直交内部结构,变为交直交外部系统结构。图1和图2是公共直流母线和交流母线的原理结构图,以说明两者的区别。从图中可以看出,交流母线变频器是各个变频器分别与交流电网连接,各自工作是独立的;而公共直流母线结构则是有一个总的进线整流单元,通过直流向各个逆变器单元供电。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导致其工作方式和效果不同。从相关资料和研究分析可以归纳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和特点如下:(1)由于烘缸等大惯性负载的存在,在交流母线系统中往往会出现过压跳闸等情况。但在公共直流母线系统中,因为能量可以通过直流母线在所有电机之间互相流动,从而解决因为负载波动引起的跳闸,很好地克服多电机间电动状态和发电状态之间的矛盾。(2)通过集中整流,可以使公共直流母线电压在技术手段上做得更加可靠,降低故障率。但是事物总是利弊相伴,集中整流尽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可靠性,但毕竟是一个单机运行,一旦整流单元故障,也会造成整个系统停机。而交流母线系统,由于每台变频器都是独立的,因此,一台故障不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运行,排除故障相对简单。(3)关于节能和降低成本。由于在技术上明显复杂,如果不采用特殊手段,公共直流母线的价格目前高于交流母线的价格。关于节能的观点,目前尚没有理论和实验数据证明这一说法。(4)关于谐波抑制问题。变频器的谐波主要来源于高频开关的脉冲电流,使电网的电流波形失真,导致大量谐波产生。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当采用公共直流母线后,母线上的电流是多台变频器不规则的脉冲电流叠加,各个变频器的电容相当于并联,理论上比交流母线电流波形好,谐波影响会得到改善。但由于整流单元的集中,对变压器的影响比交流母线要大,特别是普通六脉波系统,会在电网侧产生很大的5次谐波,甚至达到干扰其他用电设备的程度。因此,当功率超过2000kW时,建议采用12脉波整流单元,这样可以有效减小谢波干扰的影响。而交流母线系统,由于没有集中大功率整流,因此5次谐波的影响要小。关于回馈制动问题。由于纸机传动是一种长期稳速运行的系统,是否考虑增加回馈制动单元,应当根据系统的总投资、运行车速及停机的要求综合考虑。一种说法是通过能量回馈可以节省能源,但实际上纸机正常生产后是很少需要紧急停车的,因此用相当增加一套整流系统的代价来解决回馈能量的回收问题值得权衡利弊。当车速1000m/min以上时,为使惯性部分尽快停下来,适当增加一定功率的能耗制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2.2公共直流母线实现方案及运行维护成本分析目前在ABB、AB和西门子公司的标准产品系列中,都有标准的直流母线系统。除AB系统在直流母线产品和交流母线产品中差别不大以外,其他两家公司的直流母线系统都比交流母线系统价格要高。特别是整流逆变单元,比国产产品价格要高出数倍。因此,目前普遍解决方案是在不带逆变回馈单元时较多采用的是国产整流单元,配以上述公司的逆变器或变频器,这已经在国内许多造纸生产线上使用。当然如果系统投资资金充足,客户要求,采用更高性能的PWM整流逆变系统,既可以实现整流回馈,又可以降低谐波影响。现将可能的方案介绍如下:(1)可控硅整流逆变回馈供电系统。这种系统是目前各大公司主推的系统,造价较高,具有能量回馈能力,谐波影响根据功率大小、6脉波和12脉波而不同。(2)国产整流单元,配逆变器加能耗制动公共直流母线系统。这种系统经济性较好,性能与整流回馈相同,谐波影响与上一方案相同。(3)国产整流单元,配变频器加能耗制动公共直流母线系统。这种方案是国内的系统集成商,在激烈竞争下采用的一种降低成本的方案。这种方案适合于当变频器价格低于逆变器价格时,具有一定竞争力,但如果与逆变器价格相当,则与方案(2)相同。(4)局部直流母线方案,其是在交流母线系统的基础上,为了解决惯性负载的过电压跳闸问题或针对某些负荷分配点需要能耗制动的情况下而采取的方案。整个系统仍然是交流母线即通常的变频器系统方案,但是将惯性负载传动点的变频器外接制动单元的端子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相互连接,在相连接的变频器之间形成公共直流母线。其性能和工作特点与集中整流直流母线相当,只不过集中整流由分散整流代替。特点是简单、低成本,但系统接线复杂,给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带来不便,在小系统中应用比较适合。总之,从目前来看,公共直流母线、网络通讯和操作屏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纸机传动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以AB公司等为代表的工业以太网技术以及远程监控和服务等将成为下一步技术发展的大方向,甚至无线网络和远程调试等在今后的发展中都是可能的;对纸机传动自动化来说,还有优化设计、程序化的安装和调试,以及精准的故障诊断与维护等问题。

2现代纸机传动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设计特点

2.1现代纸机装备的最新技术动向从2014CIPTE国际造纸技术报告会获悉,以芬兰维美德公司、德国福伊特公司为代表的纸机装备制造商,分别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为纸机装备的发展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其中,优化概念模块化纸机实际上是在整个系统中,将不同纸机的各个部分部件,用统一的设计和规划方案,尤其是连接部分、通用部件的标准方面,如同组装模块一样,可以批量生产适合各种不同纸机的产品部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迅速地通过模块组装和连接形成不同的造纸机生产线,这就是优化和模块化的核心所在。在纸机装备的模块化和优化设计的推动下,纸机传动自动化其实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和变化。无论是从软件设计还是硬件结构,国外的大公司以及国内的一些企业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实施并推进这一方法的实现。所谓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解决方案,实际上是从软件工程的开发角度,来设计和构建电气传动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性工作和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和设备采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系统的故障率和增加可靠性。

2.2硬件模块化、通用化设计根据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和标准化的系统目标,ABB和西门子的大功率变频器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在ABB的大功率变频器设计中即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一台大功率变频器可以由若干个硬件功率模块组成。当某个模块故障时,可以在不停机的状态下降低功率继续使用,直至更换新的模块以后恢复原功率运行。西门子S120变频器系统则在模块化方面体现更加彻底,不但主回路模块化,连控制回路也一起模块化了。在新的系统中变频器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小型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中心管理着变频器的各个主回路模块,每个模块仅相当于一个功率单元。如果说ABB变频器是变频器并联运行的话,西门子变频器就是一个小型集散控制系统。控制单元独立于功率单元,一台控制器可以管理多个功率单元。这种硬件结构的设计使模块化达到了电力电子装置的最新高度。除此之外,在诸如电控柜、操作台以及辅助传动的控制回路设计方面,模块化的设计也体现了面向对象的特征。将一台电控柜从柜体设计到安装板以及柜内的每一个部件和回路,统统按照对象描述和封装模块的思想进行设计。在硬件的选择上尽可能做到对于整个公司的硬件系统要求做到模块化设计,即凡是运转方式、功率等级基本一致的对象,采用一样的模块加以控制,同时在对比较重要的控制单元的柜体设计中,凡是控制模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增加一块备用的控制模块(与厂家协调),这样当某个受控对象的控制回路出现故障时,抽出故障模块,换上备用模块,系统先恢复运行再维修故障模块。在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中,类的设计即每一种抽屉状模块的设计中,系统面向对象所必须具备的封装及数据隐藏得以着重体现。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每个受控对象(独立的用电负载)不仅仅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硬件类与之对应,在PLC程序中也会存在一个相对应软件类与硬件类对应,这样,每一个受控的实体对象都在控制系统对这两个相互依存的类对象的调用中,实现工艺的要求。而在此时面对纸机装备的优化概念模块化处理中,对于相对应的控制系统,我们也应该有同等的要求。在面向对象的硬件系统设计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控制回路的模块化,使其在强电回路封装的基础上继续封装控制回路,从而使得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尽管模块受到被控对象功率的不同、运行方式的差异导致具体电路上的差别,但在外观上尽量标准化,使得除了模块之外,柜体也可柔性化设计;(2)从元器件到模块,应尽量体现出最大程度的通用与互换性;(3)模块的接口尽量简单,互换时简单方便;(4)模块设计应尽量使得可靠性足够高。在面向对象的硬件系统设计中,我们可以做到:(1)大大简化系统构建及设计过程的难度;(2)形成柔性化的控制系统;(3)更加利于专业化分工;(4)更有利于系统未来的扩容和改造。在这里,我们以最为常见的电动机控制回路的设计来详细说明面向对象的硬件系统如何实现:首先分析普通电机(对象)的特性:(1)电机直接启动,自由停止;(2)无反接制动及能耗制动的需求;(3)电机内无报警装置,提供额外异常信号指示;(4)短时间的电机堵转等异常情况在热保护等手段作用之前,不会给电机带来伤害。下面以一个简单的电机控制系统为例,说明我们在硬件设计时采用的方法,如图3、图4。我们将一个普通的电机作为对象,对它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控制要求,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将跟它有关系的操作封装在一个结构系统,使得在一张图纸上可以看到它的全部信息,并且全部模块化设计,利用端子接线。对于图4,我们可以在它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工控要求,很快进行修改而不破坏其内部封装,改造成适用于变频和软启等硬件设计,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这一现象,体现面向对象中继承的思想。同样的设计完全可以在电控柜和操作台上实现,从而将我们的关注点完全放在这样一个个对象上,而不是一个庞大系统的每一个细节,可以极大地节省设计时间,简化设计步骤。而对于相同或者差异不大的对象或者项目,完全可以很方便的完成,而不用再担心改动错误。因为在封装对象的时候,我们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使得每一个对象里面的每个元件都有跟随作用。如果封装后有错误,是无法通过测试的。这首先保证了自己所使用的“元件”是无误的,而不像面向过程中每一步都没有电气属性,改动完之后不知道是否正确的尴尬局面。目前,对于整个造纸机传动自动化来讲,我们往往对于辅助传动的着力点过少,从现在这个行业的故障率来讲,目前应该将辅助传动控制与主传动进行一体化设计。对此,我们还是针对于每一个项目进行具体设计,因为辅助传动在各自的分布可能要求不一致,系统之间又没有具体的联系,还是采用面向过程的设计思路,简单方便、可靠性高。

2.3软件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在国外,1999年Benitez等人提出面向对象方法在PLC程序设计应用中的必然性。2010年ChiacchioP.等人提出IEC61131标准中的PLC程序设计方法已无法满足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需求,提出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AdnanSalihbegović等人也提出将软件工程方法运用到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在国内,2000年陈娟等人将面向对象方法运用到粮食储运自动化系统中,讨论了类的抽象和封装的实现。2009年张逸群等人将面向对象方法运用到煤炭输送机控制系统的PLC程序设计中,阐述了基于STEP7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2009年12月,祝瓛冰出版了《面向对象的现代工业控制系统的实用设计技术》一书,更是取得突破性技术,使得面向对象的方法更加实用于PLC程序设计。综上所述,在国内外研究中面向对象方法已经在工业控制中崭露头角。但在此时,纸机传动自动化软件设计还是处于传统的阶段,对于此次当代纸机装备制造商提出的优化概念模块化纸机,为了提高工业效率的适应性,还是难以满足,所以我们将面向对象方法引入纸机传动自动化行业,在硬件上加以强类封装,同时相对于每一个硬件类,都有一个相对应的软件类。这样对于一个控制系统的对象,我们只要通过接口,操作硬件类与软件类相互联系,就可以很好地完成控制任务。下面以普通电机为例,介绍其每个环节的做法:(1)建立需求分析表,如表1。其作用就是以控制系统对此类目标的需求,对未来对象所执行的任务进行反向递推,将需求层层细化。(2)建立变量表,如表2。这个需要好好琢磨,以至于反复修改。(3)编制类的梯形图,测试修改,反复多次。这样,所有编程均基于所述接口,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工程对象,仅仅只需要修改相对应的外部变量,而不需要在所封装的程序内部做修改。当然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测试对象以及测试次数,但这一点,相对于以往工程项目毫无头绪的修改,导致的出错率还是可以接受的。

3现代纸机传动系统常见技术问题分析与处理方法

纸机在运行中,由于机械、电气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因而故障出现时,往往会导致很难确定是何原因。作为电气技术人员,在对所管设备充分了解后,理应对于其工作原理以及设计思想有所了解,最后依据现象做出分析判断,区分故障,从而解决问题。在造纸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类似操作失灵、频繁断纸等表面现象,操作人员往往第一时间会认为是出现了电气故障。此时,作为电气工程师则必须首先对故障现象进行仔细分析,完整描述,准确判断。要做到一看、二想、三检验,即:一看就是先看准问题的部位和现象,进行细致分析和准确描述,分清问题所在。二想就是对于问题表现的现象,要冷静思考、综合判断,特别是结合公共和电气参数的记录值,对现象的产生原因做出判断,防止误判。三检验就是在可能情况下,通过一些参数的人为变化,检验和核对问题的原因,最终确定问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下面通过对几种常见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以说明问题的处理方法。

3.1速度不稳、断纸、引纸困难这类问题在早期的新纸机调试和二手机开机过程以及更换产品品种时较易发生。由于目前机械和传动设备都已经设计比较完善,操作人员也已经比较熟练。在设备和工艺以及电气之间发生问题梳理不清的情况已经减少。但是,从电气技术原理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根源和找出解决办法仍然是电气工程师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面对速度不稳、断纸这样的现象,往往会伴随着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相互交织的问题。有经验的车间主任、班组长可以很快判断问题的原因所在。以下通过电气传动的参数数据分析来说明逻辑分析方法:(1)仔细观察上位机记录的转速和转矩变化曲线,在反应的断纸点观察是否有速度的突变和转矩突变以及突变的方向和规律。这一点非常重要,传动参数的记录数据,特别是实时数据对分析判断至关重要。(2)基本分析和判断:如果在断纸附近速度曲线变化不明显,而转矩或电流在断纸附近显著波动,通常可以认为调速系统是正常的。可以不予理会关于速度波动的说法,这是因为如果速度没有明显变化而转矩或电流有明显波动,则恰恰说明调速系统是正常的。在双闭环系统中,速度反馈是外环,电流或转矩是内环。内环的响应要远远大于外环,因此正是电流的波动才抑制了或抵消了速度的波动,是正常的响应。(3)反之如果先有速度的变化,不论是缓慢变化还是突变,之后才是电流的变化,那么可以怀疑调速系统或在设备的某些部位存在问题。可能的问题有:编码器或速度反馈干扰或不稳定,引起速度波动;可以进一步观察速度反馈系统或电机和编码器的连接部位,进行必要的检修和加固,对导线连线以及屏蔽等进行检查和再次接线;如果电气系统检查无误,则可以怀疑设备或安装存在的可能问题。在某厂的系统中曾经发现过施胶部在施胶过程中主传动点速度缓慢变化的情况,后经检查发现是由于主从控制的安装不当引起,当胶辊在受热后形变较大时,会发生直径增加的情况因而导致线速度缓慢增加。引起不稳定或张力增加而出现断纸,更改主从配置后问题得以解决。(4)另外,在压榨部也会出现莫名其妙断纸的现象。在观察电气记录后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则可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真空度和湿纸的干度,真空度的变化也会引起纸的强度变化。同时,应当充分注意速度环PID参数整定要合适。举例说明,如图5。此为卷取部换卷时的曲线记录。从曲线上看,当换卷时从三烘到卷取的纸幅所承受的拉力减小,从而导致三烘部的负荷加大,引起速度下降,在速度闭环系统的控制下,变频器进行了自动调节,但是此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从而可以明显看到三烘之前的纸幅下垂现象。从图5(上)明显还可以看出,速度控制的调节时间太长,速度下跌较大,因此需要增大速度环的比例系数,缩短积分时间。从图5(下)明显可以看到,同样在进行换卷时,速度有波动,但是速度下跌较小,而且调节过程的时间明显缩短,纸幅变化量不大。总之,应对速度不稳问题,一定要以记录数据为依据,然后再根据工艺过程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电气工程师不但应当能够发现自身系统的问题,更要能够分析和判断出其他方面的问题,才能是合格的工程师。

3.2负荷分配控制方案及存在问题对策在网部和压榨部以及施胶部等,都存在负荷分配的控制问题。早期直流系统中负荷分配控制是由模拟的转矩电流分配器来完成的,现代纸机由于采用了通讯控制方式,这种分配关系由模拟变为数字,但基本的控制原理是相同的。本文所要阐述的是在负荷分配控制中针对不同情况的控制策略选择问题,这也是本人及其团队多年来研究和实践的总结,现分几个问题介绍如下:(1)刚性负荷分配控制的稳定性问题通常情况下压榨部、网部、施胶部等各部分的负荷分配问题,都可以定义为刚性连接的负荷分配控制问题。所谓刚性连接就是指两个连接的电动机之间没有速度误差,例如压榨部,上下辊之间在正常时是不可能有速度偏差的,否则纸页就会产生质量问题,网部和施胶部都可以做类似的解释。在这种负荷分配控制中,普遍采用的方案是用转矩或电流叠加进行分配,其中一台作为主传动,另一台作为辅传动。通过转矩电流的比例分配,满足协调所需的工艺控制要求。但是,这种方案是否存在稳定性问题呢?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理论的证明和分析,陕西科技大学2013届研究生张洪涛在参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将速度反馈微差注入的方法引入到负荷分配控制的稳定性仿真分析中,在理论上证明了刚性连接情况下采用转矩或电流进行负荷分配控制是稳定的。现将这一原理仿真模型进行说明。图6中编号1代表的是速度给定,编号2和3是负载和负载扰动的加载点。模型中刚性耦合的模拟是通过求取两者的速差,然后再乘以刚性系数去叠加到各电流调节器的输出上,从而代表由于速差而引起的转矩传递。主传动点的速度给定直接乘以一个补偿系数作为从传动点的速度给定,此补偿系数一般大于1,目的是为了使从传动点的速度调节器饱和。将主传动点的电流反馈和主传动点的转速调节取最小运算,目的是为了使主传动点的电流反馈值对从传动点的电流给定值起到一个限幅的作用,也即从传动点跟随主传动点的电流反馈,从而模拟转矩控制的效果。仿真波形如图7所示。由仿真波形可以看出,速度的稳定性较高而且从点电流在整个过程当中都仅仅跟随主点电流,保证主从出力相同。在25s时在标号2处添加一个负载扰动信号,此时转速变化很小,而电流的波动相对转速要大,但在不到2s时间内又稳定下来,且主从电流一致。从仿真波形来看,用转矩控制的负荷分配方式对刚性耦合的负载进行控制,系统始终是稳定的。(2)柔性耦合的负荷分配控制的稳定性问题图8是柔性耦合负荷分配控制系统中基于速度控制的仿真模型,其中主从传动点都处于速度控制模式,通过比较主从点的电流反馈值,然后求差,再乘以柔性补偿系数叠加到从点的速度给定上,从而微调从点电流,使得从点的电流值跟随主点电流的目的。在柔性耦合的负荷分配控制中,同样先采用主从传动点都处于速度控制模式进行仿真分析。在速度控制模式下通过比较主从点的电流反馈值,然后求差,再乘以柔性补偿系数叠加到从点的速度给定上,从而微调从点电流,使得从点的电流值跟随主点电流。模拟柔性耦合机械上的连接还是通过求速差,再乘刚性系数去叠加到各电流调节器的输出上。和刚性耦合中不同的是,当在主点加负载扰动时,其对从点转矩的影响需要经过一定的延时,所以在此还是通过求速差,再乘刚性系数去叠加到各电流调节器的输出上。在此模型中,添加了一个延时模块,其延时取决于实际转矩的传递时间。仿真时,在编号2处加负载扰动,而延时环节则加在去主点电流环的一侧,此时代表当从点负载发生波动时,其到主点转矩的传递需要经过一定的延时。仿真波形如图9所示。从仿真波形可以看出,当从点加负载扰动时,主从点转速的波动仍然很小,电流波动相对较大,但在短暂调整后又趋于平稳,从点的电流跟随性良好,说明主从点负载均衡,达到了负荷分配的目的。从上面仿真结果来看,对柔性耦合的负载采用速度控制的负荷分配方式是稳定的。图10是柔性连接的转矩控制方式仿真模型,模型中柔性耦合的模拟与刚性连接相同,均采用求取速度反馈差值的办法,用差值乘以刚性系数后叠加到各电流调节器的输出上,代表由于速差而引起的转矩传递。主传动点的速度给定直接乘以一个补偿系数作为从传动点的速度给定,此补偿系数一般大于1,目的是为了使从传动点的速度调节器饱和,从而形成转矩控制的方式。将主传动点的电流反馈和主传动点的转速调节取最小运算,目的是为了使主传动点的电流反馈值对从传动点的电流给定值起到一个限幅的作用,也即从传动点跟随主传动点的电流反馈,从而模拟转矩负荷分配控制的效果。与刚性连接不同的是增加一个延时环节,图10是将主扰动的影响经过延时后叠加到从点上。由图11仿真波形我们发现,当柔性耦合的负载采用总线通讯转矩控制的负荷分配方式时,主从点的转速与转矩都发生了振荡的现象。而前面采用总线通讯速度控制方式时,主从点的速度与转矩都能经过短暂的调节趋于稳定,且从点的电流和主点的电流基本相等。这也说明了柔性耦合的负载当采用转矩控制的负荷分配方式时是不稳定的,此跟实际调试当中遇到的现象完全吻合。总之,对于负荷分配控制系统而言,正常情况下我们都可以看作是刚性连接的系统。因此,无论是速度控制方式还是转矩控制方式,系统本身都是稳定的。但是如果具有延迟特性的负荷分配控制系统,由于转矩和速度之间增加了反馈延迟,就会造成不稳定现象。典型的例子如高速卫生纸机的负荷分配控制系统,在网部和大缸之间由10m以上的毛布进行连接,毛布的弹性作用会导致转矩和速度的延迟。这时如果采用转速控制的负荷分配方案则是稳定的,反之如果采用通常的转矩负荷分配控制方案则极有可能会造成系统不稳定,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

3.3高速纸机传动系统的特点目前针对高速纸机,在控制精度要求上有一种流行的观点,是高速纸机要求的控制精度更高或者变频器的性能要更好等等。究竟纸机进入高速以后,在传动技术要求和控制精度等问题上与普通纸机传动有什么区别和不同?在这个问题上,由于资料和信息都不甚充分,在此针对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高低速的区别提出以下几点看法:(1)从控制系统特征看,纸机的速度指标是线速度,而电机的指标是转速,因此我们应把电机和纸机分开来看。对于纸机侧,只关注线速度多少;对于电机侧,则关注的是转速。因此同样的转速,可以工作在1000m/min,也可以工作在500m/min,所以控制性能和精度要求没有本质的差别。(2)由于高速纸机速度高、惯量大,所以在动态特性指标上应当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转矩的响应应当更快,速度环的闭环指标应当注重与超调量尽可能小等等。这些指标对于任何速度的要求都是一样的,但是对于高速纸机而言,应当更注重调试的质量和性能。(3)静态或稳态速度精度问题,稳态下对速度精度的要求是由纸张特性决定的。纸机在高速和低速条件下工作时,相同控制精度下对纸张的形变量是一致的。根据胡克定律:F=K×Δv×t,对于高速纸机而言,运行在高速和低速情况下,对于同一控制精度,速差相对而言是一样的,因此得出结论是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与车速无关。(4)变频器的频率分辨率和速度闭环精度没有直接的联系。只要闭环稳态精度在0.1%以上,则高速纸机控制系统对变频器没有特殊的要求。但是由于控制原理不同,在变频器的不同品牌中,转矩控制特性不同,即动态响应不同。这一点对系统的影响需要考虑。总之,对于高速纸机而言,由于动态响应的要求较高,所以变频器的选择应当以矢量控制型和直接转矩控制型为主,且要求转矩控制最好是独立的,能够形成转矩闭环。

第3篇

1.1OTN分层

OTN作为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络,整体可划分为光通道层、光复用段层和光传送段层三大子层机构,三大子层有机构成一系统建构,组构OTN技术支撑。其中,光通道层又由两部分建构,OTUk和ODUk。OTUk即光通道传送单元,ODUk即光通道数据单元。光通道传送单元和光通道数据单元基本与SDH技术的段层和通道层两部分相对应。所以,从OTN技术本质上来讲,它打破了现存的SDHWDM的传统优势,是对传统的更进一步、提升效能的继承和创新,而且,OTN技术还扩展了对应业务传送需求的组网功能。

1.2OTN优势

OTN技术是对传统组网技术的继承、整合和创新,与已有的SDHWDM等传送组网技术比较,它具有多元优势:多种客户信号封装和透明传输。完美支持多种协议,大颗粒的带宽复用、交叉以及配置。容量的可扩展性较强、强大的开销和维护管理能力。FEC的纠错能力较强、增强了组网和保护能力。

2OTN传输技术在移动网络中的应用

2.1网络组网架构

OTN组网总体网络架构在移动网络建设中存在不同的方式,当前整体分为省际干传送线网、省内干传送线网以及城域传送网3大建构板块。通过3大板块的组网构建,OTN作为一种透明的信息网络传送平台,能够实现多元业务平台提供的多元业务的统一传送。

2.2OTN组网模型

2.2.1省与省之间的干线传送网的组建模式

(1)网络组建的拓扑模式

省级干线能够传送到省际干线传送网旁边的部分省份,光缆网络传输的出口方向只有2个,通过对比得知其它省份光缆网传输的出口方向3个以上,可以根据光缆网络拓扑采用网状式的结构组建OTN传输网,外省的业务接入点通过环网来实现。

(2)网络传输的波道规划

如果一个节点需要担任多方位传输的任务,那么在规划它传输方向的波道时要根据它的业务流量和流向来确定,如果同一条线路使用了两个不同方向的波道要将它们规划到同一个交叉单元中,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外部跳纤来实现通道的连接。

2.2.2省内干线传送网OTN组网

(1)组网拓扑

组网的业务特点:将省会城市的网络节点作为中心,担任汇聚和收集各地市业务节点。光缆网的业务特点:各地市的节点以省会城市的节点作为中心,且分布在各个环线之上。

(2)网络波道规划

ONT网络组织的环形结构有以下特点:省会的城市节点呈现多维状态,而一般的地市级节点只能支持两维。

2.2.3城域传送网OTN组网

城域传送网OTN网络结构不同的组建方式是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来确定的,主要分为大规模形式的城域传送网和中小规模形式的城域传送网,下面举例说明。

(1)组网模式的拓扑

从城域传送网的整体来看,它的规模相对较大且核心的节点数量也比较多,整个网络的业务量也大。在这种传输网络中核心层是专门负责提供核心节点之间的中继电路,同时也负责各种业务的调度,且能够实现业务的大容量调度和多业务同时传送的功能。

(2)网络波道规划

核心层和汇聚层可以组建独立的网络,在业务的初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只在核心层组建ONT传输网络,在组织网络结构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光缆网络的连通程度和业务的流量和流向,汇聚层采用环形组建形式,每个环可以接到两个核心的节点之上。

3结语

第4篇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得到满足,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提供很好的契机。在动画艺术设计中运用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展示先人的智慧魅力,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基础,传统文化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动画艺术设计中,提高了动画作品的艺术品质,促进了动画艺术设计的发展,同时借助动画艺术设计的影响力,通过动画作品,将我国传统文化展示出来,宣传和推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赋予当代文化精神,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持续性发展。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需求。我国古代先人创作悠久的传统文化,推动了时代的进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环境下传统文化想要更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则需要在创新方面下功夫,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文化时代精神,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随着动画艺术设计在全球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动画艺术设计中是全新的尝试,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传播到世界。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可以发展中国自己的动画艺术设计品牌。动画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行业,从美国、日本引入到中国,我国动画设计师们想让其在中国生根发芽,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然而,我国的动画艺术设计水平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初级阶段,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我们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我们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设计品牌,可以与美国、日本等动画艺术设计发达国家相比具有竞争优势。

2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艺术设计中运用分析

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不断地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精神,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我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谋求发展的新途径。

(1)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动画艺术设计中,传统图案纹样是动画艺术设计角色服饰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装饰手法,在突出传统文化元素上起到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广西少数民族苗族图案、铜鼓装饰图案、织锦图案等是古人留下的宝贵传统纹样,在动画艺术设计角色造型中运用到服饰装饰上,呈现出富有变化又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角色造型,使动画产品更富有民族性,也具有东方古国的风韵。我国的很多本土动画设计企业在动画艺术设计角色造型中应用到传统图案纹样,在造型上独具一格,鲜明的艺术效果,展示出强烈的美感意境,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时代特点。

(2)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是宝贵的传统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格,对动画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影响着动画艺术设计的发展。这些传统民间文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反应底层人们的生活,具有丰富的生活气息,应用到动画艺术设计中风格朴实,传达出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皮影艺术,皮影戏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学习皮影戏文化制作皮影戏题材的动画,通过皮影戏题材的动画宣传传统民间文化元素,是反映底层劳动人们生活的新途径。民间传统文化元素为动画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创意,促进了动画艺术设计的蓬勃发展。

(3)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民居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动画艺术设计中,动画场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剧情推动者和辅助者,可以营造故事气氛,增添剧情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民居具有对动画场景的设计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如《凯尔经的秘密》整个动画中弥漫浓重的装饰味,整部剧的风格主要以装饰风格为主,民族色彩浓重。它把民族装修性深深的运用到动画场景设计中来,通过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民居更加突出动画作品的感染力,结合民族元素运用装饰手段对于民族风格动画的场景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既可以体现美感,也可以在动画场景中体现民族特色,加快传统文化传播速度。

3结语

第5篇

(一)缺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继承观

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下来的历史积淀。然而到了现代社会,由于各种文化思想的交融以及价值观念的冲击,当代国人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越来越低,到这很多文化传承开始出现断层,民族文化与民族信仰岌岌可危。尽管现代国人的经济水平提高了,也展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但是缺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继承观,就会导致精神的空虚。同样对于中国现代动漫创作来说,在动漫创作中过于追求现代化以及泛西方化,对于传统文化中艺术创作方法、技巧、形象、构造、色彩等未能有效地利用,不能够对传统文化中多种多样艺术形式和元素进行传承,动漫创作中文脉缺失严重。

(二)形式华丽而内容空洞

对于中国现代动漫创作中,创作形式被认为是动漫创作核心,而题材内容则是次要的。这种片面的观点导致了当前动漫界认为只要与民族文化沾边的动漫就是民族动漫,用民族风的形式进行人物塑造以及动漫形式就是民族动漫的发展方向。这一错误认识就导致了中国现代动漫在形式上达到了民族化的要求,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上却远远达不到,造成大量的肤浅、片面民族化动漫作品的出现。中国传统动漫强调动漫与美术之间的联系,将中国传统绘画作为动漫“中国风”的表达形式。在造型上多讲究写意和黑白色彩的对比运用,用线条去还原人、物的本来形象。而现代动漫作品过于追求西方动漫艺术的夸张的造型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外貌特征,这就导致了中国现代动漫作品越来越失去本民族的文化传承。

(三)满足不了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对于动漫的要求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其审美取向逐渐从传统形式的审美风格转变为现代化气息浓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现代作品讲究快节奏,观众能够通过欣赏现代动漫作品缓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工作压力。而中国传统动漫作品注重寓意的表达,在观众观看动漫作品的时候能够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因此其创作形式过于注重说教,创作思维模式上较为固定和僵化,满足不了现代人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现代动漫创作缺乏创新,多沿用传统动漫的创作形式,导致动漫作品形式上显得僵硬和呆板,内容上缺少轻松、诙谐的幽默元素。尤其是是对于现代的“90后”、“00后”,其接受的西方思想较多,他们更倾向于欣赏时尚、新鲜的现代艺术作品,而对于传统说教式的动漫作品认可度较低。

(四)缺少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地区的文化开始融合与演变,文化产品的顺势倾销和价值观念不断向全球渗透。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文化发展相对强势,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冲击也较大,尤其是对于我国现代动漫作品来说,西方文化的强势渗入导致我国动漫民族化元素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国现代动漫呈现出被西方动漫同化甚至被其取代的困境。例如风靡一时的《我为歌狂》动漫作品中,其整体人物造型、情节构造以及表达形式多采用西方动漫的方式,而中国元素只是其装饰的外衣,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我国很多动漫创作者过于追求西式风格,丢掉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

二、促进传统文化和动漫艺术设计创新性融合的策略

(一)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华文化传承

不仅仅是通过口耳相传或者是文字记录来传递、传接中华传统文化的民俗内容。更重要的是传承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是一种“传递”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演变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历史积淀与文脉传递,因此对于动漫创作来说要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化汲取中要注重以下特点:①多样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通过多种多样的传递方式来进行传递,其中包括诗歌唱诵以及音乐表演、戏剧、舞台剧等肢体行为表演、书籍文字记载以及观念意识传承,因此在动漫创作中要注重对于不同形式的文化作品的吸收;②发扬性。中华传统文化也不完全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动漫作品创作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元素,摒弃将那些消极否定的文化元素。

(二)促进神话、历史等题材与动漫艺术设计的结合

动漫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文化艺术,因此动漫的创作要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能够针对出特定时期观众的审美观点。面对当前中国现代动漫作品中创意不足的现象,应该从传统的题材以及内容入手,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表达形式结合起来,促进神话、历史等题材与动漫艺术设计的结合。将中华民族文化中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文化载体用动漫的形式传递出来,深层挖掘传统题材,将其赋予鲜明的时代含义,将其蕴含的精神实质、思想感情、表达线索等深层次的内容用现代动漫艺术展示出来,让观众在观看动漫作品的同时,能够深受动漫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感染,从而增加动漫民族化元素。

(三)增强动漫艺术的创新意识

对于中国现代动漫发展来说,将民族传统与现代动漫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与鲜明、快节奏的现代动漫表现形式联系起来,可实现中国现代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增强民族动漫的创新意识,提升民族动漫在国际动漫市场的竞争力,在中国现代动漫作品创作中应该深层次挖掘传统元素,将《沉香救母》、《大闹天宫》、《白蛇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一大批传统文化作品搬上动漫银屏,将创新性的理念贯穿整个创作过程,大胆创新动漫题材,将先进的动漫创作技巧、手法与作品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中国动漫产业在新时期泛发出新的活力。

(四)注重传统文化美德与动漫艺术设计

融合动漫作品的创作目的不仅仅是让观众欣赏到精彩纷呈的动漫作品本身,而是让观众在欣赏动漫作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真善美等积极向上的思想传递给观众。因此对于动漫作品的创作来说,要注重对于传统道德的弘扬,通过塑造的具有优良品格的人物,能够向观众传递正能量。例如以中国二十四孝故事改变的动漫作品《中华德育故事》,其通过动漫的方式将郭巨、董永、黄香等孝子的感人事迹呈现出来,从而对于年轻的观众心理产生较大的触动,从而对于父母更加孝顺。因此动漫作品在创作中一定要注重与传统文化美德的创新性融合,将传统文化中孝顺、忠诚、诚实、守信等美德元素用动漫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心灵上与观众产生真善美的共鸣。

三、结语

第6篇

带传动是机械设备中应用较多的传动装置之一,主要有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组成。工作时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或啮合实现主、从动轮间运动和动力的传递。

带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价格低廉、缓冲吸振及过载打滑以保护其他零件的优点。

1.2圆锥-圆柱齿轮传动减速器

YK系列圆锥-圆柱齿轮传动减速器适用的工作条件:环境温度为-40~40度;输入轴转速不得大于1500r/min,齿轮啮合线速度不大于25m/s,电机启动转矩为减速器额定转矩的两倍。YK系列的特点:采用一级圆弧锥齿轮和一、二、三级圆柱齿轮组合,把锥齿轮作为高速级(四级减速器时作为第二级),以减小锥齿轮的尺寸;齿轮均采用优质合金钢渗碳淬火、精加工而成,圆柱齿轮精度达到GB/T10095中的6级,圆锥齿轮精度达到GB/T11365中的7级;

减速器的选用原则:(1)按机械强度确定减速器的规格。减速器的额定功率P1N是按载荷平稳、每天工作小于等于10h、每小时启动5次、允许启动转矩为工作转矩的两倍、单向运转、单对齿轮的接触强度安全系数为1、失效概率小于等于1%等条件算确定.当载荷性质不同,每天工作小时数不同时,应根据工作机载荷分类按各种系数进行修正.减速器双向运转时,需视情况将P1N乘上0.7~1.0的系数,当反向载荷大、换向频繁、选用的可靠度KR较低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功率按下式计算:P2m=P2*KA*KS*KR,其中P2为工作功率;KA为使用系数;KS为启动系数;KR为可靠系数。(2)热功率效核.减速器的许用热功率PG适用于环境温度20℃,每小时100%连续运转和功率利用律(指P2/P1N×100%)为100%的情况,不符合上述情况时,应进行修正。(3)校核轴伸部位承受的径向载荷。

2结构设计

2.1V带传动

带传动设计时,应检查带轮的尺寸与其相关零部件尺寸是否协调。例如对于安装在减速器或电动机轴上的带轮外径应与减速器、电动机中心高相协调,避免与机座或其它零、部件发生碰撞。

2.2减速器内部的传动零件

减速器外部传动件设计完成后,可进行减速器内部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齿轮材料的选择应与齿坯尺寸及齿坯的制造方法协调。如齿坯直径较大需用铸造毛坯时,应选铸刚或铸铁材料。各级大、小齿轮应该可能减少材料品种。

2)蜗轮材料的选者与相对滑动速度有关。因此,设计时可按初估的滑速度选择材料。在传动尺寸确定后,校核起滑动速度是否在初估值的范围内,检查所选材料是否合适。

3)传动件的尺寸和参数取值要正确、合理。齿轮和蜗轮的模数必须符合标准。圆柱齿轮和蜗杆传动的中心距应尽量圆整。对斜齿轮圆柱齿轮传动还可通过改变螺旋角的大小来进行调整。

根据设计计算结果,将传动零件的有关数据和尺寸整理列表,并画出其结构简图,以备在装配图设计和轴、轴承、键联结等校核计算时应用。

联轴器的选择

减速器的类型应该根据工作要求选定。联接电动机轴与减速器,由于轴的转速高,一般应选用具有缓冲、吸振作用的弹性联轴器,例如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弹性柱销联轴器。减速器低速轴(输出轴)与工作机轴联接用的连周期,由于轴的转速较低,传递的转距较大,又因为减速器轴与工作机轴之间往往有较大的轴线偏移,因此常选用刚性可以移动联轴器,例如滚子链联轴器、齿式联轴器。

联轴器型号按计算转距进行选择。所选定的联轴器,起轴孔直径的范围应与被联接两轴的直径相适应。应注意减速器高速轴外伸段轴径与电动机的轴径不得相差很大,否则难以选择合适的联轴器。

目录

一绪论………………………………………………………………………1

二结构设计

三设计计算过程及说明……………………………………………………….3

1选择电动机..............................................................................................….3

2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3

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装置参数..................................…........................3

4带传动设计.......................................................…..........................................4

5齿轮传动设计.....................................................…........................................5

6轴的设计........................................................................................…...........11

7轴承的选择..............................................................................................…22

8键的选择.....................................................….........................................…22

9减速机箱体的设计...............................................…......................................23

10减速器附件设计.....................................................................................….2311密封与.......................................................…........................................24

第7篇

一车床的数控改造

(一)、数控机床工作原理及组成

1.数控机床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首先应编制零件的加工程序,这是数控机床的工作指令。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再由数控装置控制机床主运动的变化、起停,进给运动的方向、速度和位移量以及其它如刀具选择交换、工件夹紧松开和冷却的开、关等动作,使刀具与工件及其它辅助装置严格的按照加工程序规定的顺序、轨迹和参数进行工作,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

2.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主要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本体等四部分组成(二)、设计内容及任务

普通车床(C618)的数控改造设计内容包括:总体方案的确定和验证、机械改造部分的设计计算(包括纵向、横向进给系统的设计与计算)、主运动自动变速原理及改造后的机床传动系统图的设计、机床调速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设计、电磁离合器的设计计算。。

本设计任务是对C618卧式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实现微机对车床的数控化控制。利用微机对车床的纵向、横向进给系统进行数字控制,并要达到纵向最小运动单位为0.01/脉冲,横向最小运动单位0.005/脉冲,主运动要实现自动变速,刀架要改造成自动控制的自动转位刀架,要能自动的切削螺纹。

(三)、数控部分的设计改造

1、数控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

数控系统按其运动轨迹可分为:点位控制系统、连续控制系统。点位控制系统只要求控制刀具从一点移到另外一点的位置,而对于运动轨迹原则上不加控制。连续控制系统能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坐标方向的位移进行严格的不间断的控制。由于C618车床要加工复杂轮廓零件,所以本微机数控系统采用连续控制系统。

2、伺服进给系统的设计改造

数控机床的伺服进给系统按有无位置检测和反馈可分为开环伺服系统、半闭环伺服系统、闭环伺服系统。

闭环控制方案的优点是可以达到和好的机床精度,能补偿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各种误差,消除间隙、干扰等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但他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调式和维修困难、造价高。

半闭环控制系统由于调速范围宽,过载能力强,又采用反馈控制,因此性能远优于以步进电动机驱动的开环控制系统。但是,采用半闭环控制其调式比开环要复杂,设计上也要有其自身的特点,技术难度较大。

开环控制系统中没有位置控制器及反馈线路,因此开环系统的精度较差,但其结构简单,易于调整,所以常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经过上序比较,由于所改造的C618车床的目标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所以决定采用开环控制系统。

3、数控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数控系统都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是控制系统的基础,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数控系统的工作性能。

数控装置的设计方案通常有:

可以全部自己设计制作

可以采用单板机或STD模块或工控机改制

可以选用现成的数控装置作少量的适应化改动

在普通机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中,由于第一种设计周期较长且不经济,同时质量也难于保证。第二种则更加不经济。所以不课程设计将采取第三钟方案。

(四)、机械改造部分的设计

1、主传动部分的改造设计

将原机床的主轴电动机换成变频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部分由变频器控制。将原机床的主轴手动变速换成有电磁离合器控制的主轴变速机构。改造后使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分离,主轴电动机的作用只是带动主轴旋转。

2、进给机构的改造

将原机床的挂轮机构、进给箱、溜板箱、滑动丝杠、光杠等全部拆除。纵向、横向进给以步进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经一级齿轮减速后,由滚珠丝杠传动。

3、其它部件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