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力负荷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18:52

序论:在您撰写电力负荷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电力负荷管理论文

第1篇

负荷管理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在主站对电力进行集中式的管理,在系统的终端对用电量进行准确的计量,在系统的应用中不断加强专业人员的配备,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也能够收获不错的效果,电力营销系统在完成了对用户档案的建立之后,窗口的营业员要和负荷管理系统的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的合作,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数据的导入和处理,在运用远程电表的过程中,电表的操作员和记录员一定要对用户进行详细的用电检查,其他的一些技术性的工作主要要由电表检查部门来负责,在节能和客户服务等方面要由客户服务部门进行负责。

2.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

2.1硬件功能如果在符合管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其能够保持相对较好的状态,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和控制终端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其运行中负荷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一过程中,负荷系统会向营销系统定期提出一定的申请,将需要进行进一步核实的档案信息发送给数据库,数据库就会自动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检查和核对,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照营销体系档案中的信息内容,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能容进行及时、准确的更新,这样,营销系统的档案和负荷管理系统的档案就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可以将两个系统合并到一起对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更好的促进了规范化管理的发展,为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

2.2软件功能在负荷管理系统中所使用的软件一定要能够表现出很好的性能,首先应该对系统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测,软件还要能够对系统的功能和相应的数据信息做好相应的展示和处理工作,尤其是对紧急事件的预警和处理上要能够很好的表现出强大的能力,同时在数据的采集上也要能够更加的系统和迅速。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软件功能予以阐述。

(1)在对远程数据管理和系统远程诊断的工作中,需要对前置机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更为有效的处理

(2)在软件的架构上要能够很好的支持频率为230MHz的专门网络,或者是GPRS系统,能够实现对电表进行定期的抄录,负载的采集方式也非常多元化,能够对各种的仪表异常情况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同时还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出现的异常情况予以上报,

(3)负荷数据的统计一定要全面,要在计算中对正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无功时所释放的总电量和有功功率所产生的总电量进行仔细的考虑。

(4)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一定要做好报表管理,使用Excel电子表格,将相关的数据做成报表,用网页的形式对其进行浏览,在使用的过程中,在用户权限的设置上可以参照上级部门下发的相关规定,同时在设置的过程中还要对用地按区域的实际情况予以详细的考量,该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既支持有线通讯模式,也支持无线通讯模式,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高数据的集中程度,使得数据在共享的过程中能够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效率上得以实现。

3.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3.1负荷管理系统在需求侧错峰管理中的应用工业客户特别是工业专变的客户,他们自觉错峰的管理工作尤其重要,负荷管理系统在需求侧错峰管理中的应用,极大解决了原先用电错峰管理工作难到位和依赖人海战术落后现状。

3.2负荷管理系统在远程抄表中的应用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增强了转变用户其电费抄核相应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营销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接口,使得电量数据传输实现如下两大功能:

3.3负荷管理系统在用电检查中的应用在用电管理的过程中,用电检查是使管理更加有效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已经对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将电能表数据分析作为工作展开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对突发事件一定要仔细的检查,这样就能够对窃电现象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断。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系统查询功能能够很好的对异常用电现象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找到检查和监测工作中的重点。

3.4负荷管理系统在计量设备监控中的应用计量装置监控作为大型客户其负荷管理体系主要功能的应用,通过电流的反极性、电流的不平衡、电压的逆相序、电压的缺相和电压的断相等各类报警处理、分析、查询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计量设备故障和异常,从而维护客户其负荷管理体系源数据可靠准确性,是自动抄表、电量检查、电力需求其侧管理功能应用的基础与前提。相应计量人员要及时计量系统故障,并到现场进行处理,对多功能表设置及时检查,核对好时钟,确保谷、平、峰各时段计算正确。

4.结语

第2篇

1.1降压减载

电压以及功率的平方关系通常会导致电压变化时对功率产生较大影响,当电网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时,不等式约束条件允许电压额定值在某一范围内正常变化,这一点为我们进行降压减载提供了条件。验证说明,每降低1%的电压便能够降低1%的负荷。

1.2用户可中断负荷的周期控制

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对用户可控负荷的最有效的办法,它主要是通过主站以及具备双向通信能力的,具有200万点以上寻址范围的负控终端来实现的。

1.3切除用户可中断负荷

切除用户可中断负荷属于最为简便的降低负荷的措施,只需要借助单向通信的负控终端便能够实现。单向通信的负控终端通常存在若干个能够单独进行寻址的继电器以及组地址,同时能够利用更换地址插销的手段来对不同地址进行组合,比如说同一地址对两个继电器进行控制。另外,可以制定多种管理计划。即是确定哪些负荷组参与控制、哪个控制组选择何种控制方案、各个控制方案的优先级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哪些操作。一般来说一个方案内存在若干控制组,而一个控制组能够被多个方案所选择。由此可见,现代化的负荷管理是结合电网以及用户实际,选择丰富多样的,有针对性的负荷管理手段,对用户可中断负荷进行控制,同时与启停式设备的自启动相结合,从而组建一个良好的供用电环境。这样的负荷管理方式能够和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结合起来,还能够与需量控制挂钩,负荷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广实施DSM需求侧管理。

2.需求侧管理

需求侧管理是DemandSideManagement的直译,它包含了特定的内容。在市场环境之下,供电侧的供方以及需求侧的需方属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平等交易关系。负荷管理以及需求侧管理差异性主要是:负荷管理一般属于削峰填谷、供需双赢的市场行为,主要对用户可中断负荷进行控制;而需求侧管理一般在国家政策以及市场激励环境下所进行的系统工程,包含了建立实施负荷管理方案,战略节电、节能降耗以及推迟发电投资的实现,不单单对可中断负荷进行控制,同时还对高耗能产业进行制约,推广普及各种节能设备等。IEEEDSM委员会对DSM实施方案的分类名目众多,每个参与国所制定出的DSM规划也各有千秋,但一般都会包括下面几点对策:

2.1行政对策

行政措施一般来说是利用颁布相关政策法规的方式来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我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电监会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借助价格杠杆来实施电力调度管理,科学引导用户进行电力消费,确保供电工作有序开展,对高耗能产业进行合理的控制,优先保障居民生活以及其他重要用户的供电,保障电网安全等规定。

2.2财政对策

财政对策一般是利用电力市场运营来实施激励/抑制电价的措施,比如说分时电价、区域电价以及优质优价、电量计价和可中断电价等。实质上,国内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借助于价格杠杆来实现削峰的目的,比如说享受优惠电价的高能耗用户在高峰季节进行设备检查维修等措施。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价机制必然会更加有助于需求侧管理的推广普

2.3技术对策

在技术对策中,其一可以选择旨在削峰填谷的负荷管理系统来对负荷曲线进行改善,减少或者推迟发电投资,而非是单单用于解决缺电状态下的负荷控制问题;其二,必须要积极推广普及节能技术,比如说无功补偿、绝热保温、高效变压器以及其他低耗家电设备等。

2.4引导对策

引导对策通常包含了宣传、培训等。比如说借助媒体手段对相关节能政策以及技能技术进行大力宣传,定期组织节能讲座或者技能产品展示等活动。另外,还有很多有助于开源节流以及环境保护的项目都能够归为DSM计划的范畴中来,例如说把非电力部门所经营的分散电源借助DSM系统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管理,从而促进热电联产以及循环发电,逐渐加大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开发力度,着力于解决部分边远地区的用电问题,积极寻找其他的可替代的用能设备。

3.结论

第3篇

在通信电源正常交流供电的可靠性无法满足以及蓄电池容量长时间放电受到影响的两种情况下制定电力通信应急方案。在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核心设备供电得到充分保障。应急预案适用于沅陵运维监控中心及远方集控中心市电停电,本方案针对停电导致机房温度变化划分故障等级,对机房负荷重要性进行分类,制定相应应急操作流程,确保机房核心通信设备供电得到充分保障。

2故障等级划分

2.1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确认为Ⅲ级故障

(1)夏天市电计划停电1小时以内(含1小时),机房温度不高于30℃;(2)冬天市电计划停电2个小时以内(含2小时),机房温度不高于30℃。

2.2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确认为Ⅱ级故障

(1)夏天市电计划停电2小时以内(含2小时),且无法通过柴油发电机等其他方式恢复供电;(2)冬天市电计划停电3个小时以内(含3小时),且无法通过柴油发电机等其他方式恢复供电;(3)非计划停电1小时以内(含1小时),且无法通过柴油发电机等其他方式恢复供电;(4)机房温度高于30℃不高于35℃。

2.3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确认为Ⅰ级故障

(1)夏天市电计划停电2小时以上,且无法通过柴油发电机等其他方式恢复供电;(2)冬天市电计划停电3个小时以上,且无法通过柴油发电机等其他方式恢复供电;(3)非计划停电1小时以上,且无法通过柴油发电机等其他方式恢复供电;(4)机房温度高于35℃。

3Ⅰ级故障的应急处理

(1)运维值班人员通知信息中心负责人;(2)运维值班人员通知系统管理员关闭机房二、三级用电负荷设备,通知相关人员关闭远方集控值班室、调度值班室、监控机房、调度机房内非必要的工作站、显示器等用电设备;(3)运维值班人员外网中断及相关业务中断通知;(4)运维值班人员每15分钟巡视一次动环系统,注意机房温度、蓄电池容量等信息并做好记录;(5)如机房温度大于35℃,采用风扇加快机房散热,并使用冰块进行降温;(6)当蓄电池容量低于80%,运维人员电池每15分钟测量一次蓄电池电压,当蓄电池单体电压下降至11.5V时运维人员通知生技部,建议切断调度权。调度权切换后通知电修部关闭相关设备。

4沅陵监控制中心及远方集控中心负载级别定义

用电负荷级别定义:一级为最重要用电负荷,一般情况不允许关停,即不允许间断的电源;二级一般重要用电负荷,在确认暂停不会影响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可关停的设备,即允许短时间中断用电设备供电的电源;三级为一般用电负荷,在应急情况下可以立即关停的用电设备。其中监控系统、二次防护网的用电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定为一级最重要用电负荷,在调度权转移至凤滩后,降为二级;水库调度设备正常情况下定为一级用电负荷,在沅陵无人值班的情况下降为二级。

5加强通信机房设备巡视与管理

电力通信机房承载着电力系统通信设备运行的重任,因此需要加强对机房设备的日常巡视,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机房设备的日常巡视工作主要包括设备巡视周期、巡视前准备、巡视路线以及巡视记录等,同时,设备日常巡视的完善程度也是电力企业通信机房管理自动化水平的表现。

5.1通信机房设备的巡视

5.1.1机房设备巡视的周期。

机房设备的巡视应根据有关规定增加巡视周期,在早上7时、中午11时、晚上6时和晚上10时进入机房进行设备巡视,并记录巡视情况。这样缩短机房设备巡视时间间隔,有利于及时准确地了解机房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或者解决。

5.1.2机房设备巡视前的准备工作。

进行机房设备的巡视之前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巡视人员的安全。首先,巡视人员需要通过《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考试,身体健康,具备工作所需要的电气知识与专业知识,对系统和设备熟悉,具有较多的工作经验,着装规范,才能够进行机房巡视。其次,要针对巡视过程中通常存在的一定危险点,制定相应预防措施,避免设备巡视危险点的发生。

5.1.3机房设备巡视的路线。

对机房设备的巡视路线对于设备的巡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巡视路线,既能够提高设备巡视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设备巡视的质量。因此,需要根据机房的实际布局情况,制定最科学合理的机房巡视路线。进入机房时首先检查空调的运行情况,然后查看机房的温度和湿度,最后对机房设备逐个巡视,从而避免漏巡和巡视不到位的情况,提高巡视的效率和质量。

5.1.4机房设备巡视中应遵守事项。

设备巡视前,应对使用的工具进行检查,避免不合格工具的使用。设备巡视的主要工具包括有静电接地工具、数字万用表、应急灯、组合工具箱和清扫工具等。对巡视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缺陷、故障等隐患及机房“六防”环境异常情况进行缺陷登记并具备一定应急处理技能。

5.1.5做好设备的巡视记录。

为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应通过详细的巡视记录来提高记录本身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对机房运行环境实施更有效的监控,其中对机房运行环境的监控主要包括机房温度、湿度、内置空调的显示温度以及告警提示等。通过对上述指标的监控以及巡视记录,为以后故障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

5.2加强机房设备的管理

5.2.1加强机房设备温度和湿度的监控。

通常对机房设备的巡视主要是实现对整个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而各个设备的散热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使机房的温度和湿度达到标准,也存在部分设备散热不佳的情况,这将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对整个机房和电网系统运行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各个设备的温度和湿度的监控,如对设备和机房安装温度和湿度监控单元等,将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异常情况等参数接入手机系统,从而对设备运行时的温度和湿度及机房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告警和排除故障,对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5.2.2完善并落实设备巡视、管理制度。

完善的设备巡视制度、考核制度与相关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促进设备巡视质量的提高,保证设备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督促设备巡视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度完善后需要切实落到实处,应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执行,建立设备巡视考核积分管理制度,保证设备巡视的质量以及效果。

6结语

第4篇

在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监测用户电力负荷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对电力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使得电力企业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社会的的用电需求,在实现上述目的的过程中有效的利用电力资源。在我国用电量比较大的时期或者是电力较为紧张的时期,电力系统负荷管理就能够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从根本上来讲电力系统负荷管理就是对于电力匮乏的情况进行一个更加合理的分配。经过长久的使用,对于电力系统电力负荷的管理就成了使得电力系统经济安全运行一个必要的手段了,该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于电力系统的监控和控制。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电力资源得到了更加有效的配置,对于线损的管理也能够从中得到分析的数据和依据。

2线损管理

2.1所谓的线损的管理就是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对于传输线部分以及各个传送变压装置以及在该过程中总的电能损失之和。电力企业所售商品的主要的形式就是电能,电能的损失直接关乎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也就是说电力企业的线损和电力企业经济损失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电力负荷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有关数据加强对于线损的管理,减少线损是电力企业应该着手要解决的问题。

2.2线损的类型有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很多的类型,包括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线损和管理原因所造成的线损。所谓的电力线损就是电力系统中各个元器件所造成的线损,除了上述所讲的两种线损之外还包括计算线损。在对线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从理论上来讲线损都能够通过相应的计算来得到并且能够进行避免。由于管理问题所造成的线损称为管理线损,比如由于抄表的失误或者是用户的窃电都属于管理线损的范畴。从上述两种情况来进行划分的话管理线损还可以分为有意的线损和无意的线损。供电企业给用户所供给的电能和用户所使用的电能的差值就是统计电能,为了更加方便的管理线损,一般在计算线损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高压线损和配网线损。

2.3对于电力企业来讲线损管理的常用方法在电力企业线损管理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其对于线损的管理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对于电网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要再利用常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可能产生线损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包括配送线路上的线损,变压过程中的线损等。然后在进行线损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我国电网的改造对于电网的结构进行改造和管理,形成较为电网网络。其次是计算理论上的线损。在进行理论线损计算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电网输电过程中的各个可能造成线损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电网的负荷情况以及相应的网络参数等。将理论计算值和实际的估算值进行比较,通过计算来发现发生线损的主要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电网负荷进行相应的改进。传统的从线损的管理方式还能够对于用户的用电量用电功率进行检查。对于用户使用的较大功率的设备进行验证,然后进行相应的查表作业,通过上述方式来对用户的用电量进行核算,使得整个电网系统始终运行在较为合理的状态上。这种线损计算和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用户的窃电行为最大限度的减少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采用传统的线损的管理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线损。在线损的管理工作中可以结合电网实际线损的情形指定为较为合理的线损管理方案,规划好输电的线路、供电所的相应的线损,大力推行线损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制度来有效做好线损的管理工作。在线损管理的过程中还应不失时机的加强电力企业对于电力的调度。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线损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工作的重点放到节能上来,在可以对电网系统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还能够实现远距离的输电,使得电网的运作效率大大提高。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调度能够大大减少电网上所产生的线损。

3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降低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3.1变电所始端的线损管理

在对线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变电所有效的采用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采用电力负荷管理的系统能够对用户用电进行监测还可以实现远程的抄表作业。能够实现抄表作业的自动化,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抄表的时间以及抄表的精确性都避免了人工的误差使得抄表的精度增加。通过这种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实现可以更好地对于线损的管理,并且能够使得上述线损降低到很低的程度。

3.2末端电力用户的线损管理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末端的电表也是非常总要的一个环节,在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工作,可以是的整个系统连接在一起避免了数据不一致的现象。以此为基础可以较为方便的对线损量进行计算。针对不同用户电力使用不同的实际情况,对线损进行管理尽量保证所采集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3配电网络的线损管理

在配电网络中一般都要相对应的配电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无限的方式实现对于配电网络系统的集成和管理,对于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的监测,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在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上实现对于配电网络的线损的管理。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对较为典型的配电网络安装相应的终端来实现对于线损的管理使得线损降到最低。

3.4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公用变压器的监测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还能够对于公用变压器相关的数据进行采集、监测和管理,各种电表以及其他种类的终端数据都可以进行集成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过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还能够对于变压器进行状态以及线损的监测,通过对于变压器中的电压以及电流等参数的监测实现对于线损的监测。

4结论

第5篇

关键词:热负荷程序计算流程

1、引言

最近几年,由于受节能问题的推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暖通空调工程领域中的首要问题是建筑物冷热负荷计算和建筑物能量分析。社会需求的驱使,要求把粗糙的稳态或准稳态计算方法向精确的动态计算方法过渡。在这个新兴的领域里,算法理论研究主要是对建筑热过程电算方法的研究,包括经典的稳定传热计算方法,有限差分法,谐波分析法,以及新出现的传递函数法等。其中古老的经典方法由于有了计算机做为工具,又产生了新的研究和应用动力。

在暖通空调专业所从事的设计工作中,要进行大量的重复的,繁杂的计算工作。特别是在最基本的冷热负荷计算中,需要查看大量的参数,处理大量的数据,而在不同的计算单元中又存在大量的重复性计算内容,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计算工作的枯燥乏味,因而许多设计人员不愿详细进行计算,而采用了估算或简化计算的方法,这样就造成了负荷计算数据的不精确与不合理性。

2、开发工具的选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在各大高校计算机语言已成为我们暖通空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样就为我们专业的电算化提供了契机。在这里,我以如今比较流行的计算机开发语言,微软公司的VisualBasic6.0为例(目前已成为大多数院校暖通空调专业的必修课程),来讲一下暖通专业中,有关计算程序设计的问题。MicrosoftVisualBasic开发语言是以BASIC语言为基础,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是一套完全独立的开发系统,它提供了开发MicrosoftWindows®应用程序的最迅速、最简捷的方法。VisualBasic最引入注目的特点就是它访问数据库的强大功能,而在我们的专业计算中这一点显得很重要,因为我们在计算中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并且在完整的系统计算中,数据结果能否充分共享是程序自动化程度、功能是否完善的重要因素。VisualBasic6.0不仅引入了功能强大的ADO作为存取数据的新标准,还提供了新的数据环境设计器,使得数据库编程更为灵活、简便。数据库表的索引是比表搜索更快的排序列表。每个索引输入项指向其相关的数据库行。

3、程序的实现流程

3.1控制中心设计

在进行程序设计之前,首先我们先要明确一下,我们要求程序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功能,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开发工具来实现我们的目的。我们知道程序的关键是计算的准确性问题,但同时也要保证她的易用性,在进行专业的计算之前,我们需要对整个程序作一个整体设计,如下图所示,我们对控制中心作以下功能设计:

能够进入各计算模块,并方便返回控制中心;

完成对用户参数的设置修改;

提供各计算模块的输出

软件系统流程图3-1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各计算模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设计是通过控制中心对各模块起到协调组织的作用,而同时,各个模块又是独立的,这样方便我们对各个模块分开设计。完成了计算中心的设计我们就可以分开进入各个计算模块的设计过程了,由于篇幅的限制,在这里我谨以供暖热负荷计算模块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下程序的实现过程,希望能给同仁们共享。

3.2热负荷计算模块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供暖设计中最基本的数据。它直接影响供暖系统方案的选择、供暖管道管径和散热器等设备的确定、关系到供暖系统的使用和经济效果。与控制中心的设计思路相同,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考虑热负荷计算的特点及程序使用的方便,我们对程序作以下功能设计:

为每一工程设置独立的存储空间;

能够对将要进行的工程计算项目进行管理,如新建、删除等;

能够重复进入已建立但未完成工程项目地继续计算过程;

计算用气象参数的自动调入;

各种规范规定的修正系数的自动选择或输入;

能够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选择正确的计算公式;

能够完成所有工程所需项目的计算;

能够对计算数据进行保存,修改,删除等操作;

完成计算最终数据的输出,打印等。

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对软件进行整体的规划,才能满足各部分协调一致地为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顺利工作。采用如下计算流程,如图示:

热负荷计算模块流程图3-2

因为本系统可以进行工程的断点计算,所以需要对工程计算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存储,故采用数据库系统来完成此项工作,首先在系统控制中心建立热负荷计算用数据库系统,而后以工程名称建立不同的数据表,每一个数据表代表一个独立计算单位,从而达到对数据随时保存的目的。

本过程为系统设计热负荷计算的核心部分,它需要完成房间9个部分的耗热量的计算过程,同时能随时存储每一部分的计算数据,对这一部分的计算程序需完成以下工作:

为每一房间建立独立的存储空间;

完成房间公用变量的存储过程;

计算包括所有可能引起房间耗热量的部分,每一部分互不影响,并能相应的存储到该房间的存储空间里;

能对各部分的计算数据进行汇总,最终得到该房间的设计热负荷;

能够对计算数据进行处理,如修改、删除、查找、打印等。对本计算部分的程序设计如下面的流程所示:

热负荷计算模块流程图3-3

以上各部分的计算原理大同小异,现以外墙耗热量计算为例,对软件的计算原理作一阐述:

a.点击外墙耗热量计算选项卡,进入外墙耗热量计算过程;

b.作为一个房间,可能不止有一面外墙,而对各面外墙来说,所使用的计算过程是相同的,这样就需要软件能重复地调用这一计算过程;

c.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对计算数据进行存储,并查看其范围是否合适,所以软件需要提供计算数据的查看功能;

d.计算过程中在调用外部计算工具时,需能提供传值功能,并对外门参数进行选择处理。

其计算原理流程图如下:

热负荷计算模块流程图3-4

软件需作如下处理:

外墙传热面积的自动计算;

外墙传热系数的计算或选择;

外墙朝向的选择;

计算数据的对应处理;

与计算模块的调用接口;

计算的连续性进行处理。

对于以上问题进行如下解决,输入外墙尺寸,软件自动计算其面积;传热系数通过选择窗口进行选择输入,对于不同的朝向分别进行计算;每一方向的外墙计算调用同一计算模块,最后对各方向计算结果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外墙部分的总耗热量;将外墙部分耗热量添加到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其软件流程如下:

热负荷计算模块流程图3-5

其余各部分的计算原理与外墙耗热量计算原理基本相同,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至此,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软件的计算流程已经全部完成。

4、结论

本文只是通过对程序流程的介绍来阐述一下专业程序开发的思路,其中的热负荷计算模块采用的是稳定传热计算方法,参见《供热工程》((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贺平孙刚编著)本文不再作详细介绍。作为具有专业特点的应用程序开发,每个人都可能有其独特的设计思路,无论采用何种设计流程,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提供精确的计算数据,满足专业设计的要求,同时能把设计人员从枯燥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如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我们专业的计算机化程度提高提供了条件,作为开发工具而言,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用自己比较上手的语言。我们的专业知识如果能很好乘上计算机这个工具,一定会对我们专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在这里,希望大家多探讨,多交流,为我们专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资料:

1.《供热工程》(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贺平孙刚编著

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陆耀庆主编

3.《空调负荷实用计算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单寄平主编

第6篇

加快培养复合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首先必须分析和明确复合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复合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意味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所具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依据目前国内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态势以及对物流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需求,本文认为复合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以下核心专业能力:

1.1具备全面而扎实的物流管理能力电子商务物流系统与其它物流系统一样,需要物流管理人才具备全面而扎实的物流管理能力。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在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基础上,具备物流业务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物流专业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等对采购、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主要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能够进行电子商务物流系统分析、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运营模拟与决策分析,物流系统的控制与评价;同时,还应具备特定物流项目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1.2具备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能力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在为顾客提供便利、快捷、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中日益扮演重要的角色,这就促使每一个电子商务物流系统必须拥有完善、便捷的物流信息系统。这就要求新时期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具备物流信息组织、开发利用、传播、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和技术对电子商务物流流程进行管控、优化和改造,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物流信息系统集成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处理和利用,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

1.3具备熟悉物流运作尤其是快递业务的能力当前物流管理毕业生普遍缺乏对物流业务操作层面的认识和体验,更是对快递行业操作规范、运作流程以及运作模式缺乏深入了解,这也是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普遍的短板。这就要求在电子商务尤其是“网购”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物流管理人才能够深入学习快递业务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快递业务流程和运作管理模式,具备从事快递企业、邮政企业和其他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业务管理的能力。

2复合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措施

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无论在办学定位、培养模式,还是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材规划、教学科研、实践实验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适应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借鉴国内外高等院校的培养经验,改革传统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增加电子商务的商务、管理、信息等特色内容,突出理论和实践的良性结合,为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具体而言,复合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双轨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学校“填鸭式”的理论学习模式,整合校内外物流教育资源,将理论学习和认证教学、企业实战和创新学习有机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学校和企业、学生和教师以及书本和课堂之间的无缝衔接,不断创新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电子商务物流具有操作性强、环节多、链条长、订单多且规模小、客户群体规模大且地域分散等特点,高等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时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外,还应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可采用聘请快递企业的专业人士进课堂教学,同时与快递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或平台建立校外参观、实习基地,支持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快递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鼓励学生在学校、小区等场所建立片区快递服务网点进行创业或兼职;逐步开展“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参加物流及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及考证。通过以上多种措施,构建一种产、学、研相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相衔接,社会、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互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

2.2面向电子商务需求,优化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知识体系根据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相关岗位的发展需要对现有物流管理的课程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突破单纯以学科为核心来设置课程体系的传统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结合岗位及岗位发展需要,实行“平台+模块”的课程架构,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两个平台,以及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三个模块[4],同时增加电子商务概论、邮政与快递服务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系统建设运营与管理、网络数据挖掘、快递法律法规等专业方向课程,将更多电子商务物流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2.3改革物流教学模式,由“推式”物流教学模式向“拉式”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物流教学主要以单向的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我们称为“推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学任务为中心,基于教师现有的资源和知识,采用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响应人才需求变化速度慢,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实践需求。而与“推式”教学模式相反的“拉式”教学模式则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和电子商务物流能力培养为牵引,通过团队形式开展案例讨论、互动交流、实践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执行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更好地符合社会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

2.4改革传统评价方式,形成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标准的欠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方式,构建体现复合型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特质的综合评价机制,建立以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着重考察学生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改变传统的期末考试定成绩为过程考试为主,期末考试为辅的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动态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专业基础课程考核将平时成绩、能力成绩和综合笔试成绩有机结合考核;专业课程考核则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思维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校外实习课程考核则全部交由企业按企业考核标准考核,同时避免校外实习考核流于形式。

3结束语

第7篇

贯流式水轮机的流道形式和轴流式水轮机不同,为保证向导水机构均匀供水和形成必要的环量,保证导叶较平滑绕流,轴流式水轮机需设置蜗壳,其流道由蜗壳、导水机构和弯肘型尾水管组成。贯流式水轮机没有蜗壳,流道由圆锥形导水机构和直锥扩散形或S型尾水管组成。通常采用卧轴式布置,从流道进口到尾水管出口,水流沿轴向几乎呈直线流动,避免了水流拐弯形成的流速分布不均导致的水流损失和流态变坏,水流平顺,水力损失小,尾水管恢复性能好,水力效率高。灯泡贯流机组的发电机装置在水轮机流道中的灯泡形壳体内,采用直锥扩散形尾水管,流道短而平直对称,水流特性好。大型贯流机组几乎都是灯泡机组,中小型多采用轴伸式、竖井式等形式。

贯流式水轮机单位过流量大,转速高,水轮机效率高,且高效区宽,加权平均效率也较高,具有比轴流式水轮机更优良的能量特性。其特征参数比转速ns、可达1000以上,比速系数可达3000以上。与轴流式水轮机相比,在相同水头和相同单机容量时,其机组尺寸小,重量轻,材料消耗少,机组造价低。贯流机组电站还可获得年发电量的增加。

贯流式水轮机的空化性能和运行稳定性也优于轴流式水轮机,其空化系数相对较小,机组可靠性高,运行故障率低,可用率高,检修时间缩短,检修周期延长。对于低水头资源开发,贯流式水轮机的稳定运行范围宽,在极低水头时也能稳定运行(如超低水头1.5m以下),是其他类型的水轮机不可比的。如广东白垢电站,额定水头6.2m,最大水头10.0m,但在1.3m水头时仍能稳定运行。

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结构紧凑,布置简洁,厂房土建工程量较小,可节省土建投资。贯流机组设备运输和安装重量较轻,施工和设备安装方便,可缩短工期,实现提前发电。根据国内外有关水电站的统计资料,采用灯泡贯流机组比相同容量轴流转桨机组,电站建设投资一般可节省10%~25%,年发电量可增加约3%~5%。如我国广东白垢和广西马骝滩水电站,投资节省分别达22.6%和24%。小型水电站采用轴伸贯流机组与立式轴流机组比较,也可节省建设投资约10%~20%。由此可见,贯流式水轮机是开发低水头水能资源的一种最经济、适宜的水轮机形式,具有资源利用充分、投资节省的优势和电量增值、综合效益增值的效果。

2国内外贯流式水轮机的应用现状

贯流式水轮机自20世纪30年代问世以来,因其优良的技术经济特性和适用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包括灯泡贯流发电机技术在内的贯流机组技术日益成熟,贯流式水电站的开发、设计、运行技术与经验日益丰富。国外水头25m以下的水电开发,已出现取代轴流式水轮机的局面。贯流机组技术在1960~1990的发展最为迅猛,这一时期投入运行的贯流机组,最大单机容量达65.8MW(灯泡贯流,日本只见),最大水轮机转轮直径达8.2m(竖井贯流,美国墨累),最高工作水头达22.45m(灯泡贯流,日本新乡第二)。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贯流式水轮机的研究和应用,到20世纪80年代,贯流机组技术及其应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83年引进设备的第一座大型灯泡贯流机组电站一湖南马迹塘水电站建成,1984年自主开发的广东白垢电站转轮直径5.5m,单机容量10MW灯泡贯流机组投运,标志着具备自行开发研制大型贯流机组设备的能力。贯流式水轮机的应用研究和运行技术也获得了发展,积累了经验。最近20年来,相继开发建成引进设备、技术合作或自行装备的大型灯泡贯流机组电站数十座,如凌津滩、王甫洲、尼那、洪江等。其中洪江水电站最大工作水头27.3m,单机容量45MW,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水头最高、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灯泡贯流机组。国内已运行的灯泡贯流式水轮机最大转轮直径已达7.5m。目前规划或在建的贯流式水电站遍布全国各地,在建的广西长洲水电站装机15台,总装机容量达621.3MW。在西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贯流式水电站的规划设计,并完成了柴家峡等电站的可行性研究。在黄河干流上现已建成青海尼那电站,宁夏沙坡头电站即将竣工,甘肃柴家峡、青海直岗拉卡等电站在建。尼那电站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型灯泡贯流机组电站,沙坡头则是应用于高含沙水流的第一座大型灯泡贯流机组电站,各具特色,为贯流式水电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经验。

对于低水头小型水电站,轴伸贯流水轮机和竖井贯流水轮机具有与灯泡贯流水轮机相当的技术经济优势,国外20m以下的小水电开发,已逐步取代轴流机组。据文献介绍,国外已运行的轴伸贯流式水轮机转轮直径达8.6m,单机容量达到31.5MW,最大使用水头达到38m。我国轴伸贯流式水轮机的技术开发起步较晚,自行研制的GZ006、GZ007(5叶片)等转轮的性能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但尚没有得到普遍的技术推广和形成相应的生产和市场规模。国内已运行的轴伸贯流水轮机多采用定桨式转轮,最大转轮直径2.75m,单机容量3.5MW,最大使用水头22m。而竖井贯流和全贯流机组技术开发程度较低,应用很少,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

3贯流式水轮机的应用及技术发展探讨

我国水电资源丰富,第四次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显示,全国江河水电资源蕴藏量达7亿kW,可开发量5亿kW,经济可开发量4亿kW。现已开发量1亿kW,只占到经济可开发量的25%。我国江河的低水头水力资源,根据文献估算,水头在10m左右的资源量占到可开发资源的约500,达0.2亿kW以上。此外,我国大陆和岛屿海岸线蕴藏着巨大的海洋潮汐能资源,可开发量超过0.21亿kW,尚未进行规模开发。以上数据说明,我国适用于贯流式水轮机开发的低水头水能资源蕴藏巨大,贯流式水轮机应用前景广阔,需求巨大。经过40余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对贯流机组设备开发、研制以及贯流水电站设计和运行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成就。对于25m以下低水头水电开发,优先选择贯流机组,已基本形成共识。但目前国内贯流机组设备技术和供给能力还不能满足水电建设的需要,许多大型或顶级的机组设备需要国际市场供货,国内外同类产品在设备性能、单位千瓦材料消耗等技术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别,中小型贯流机组产品的多样性和技术适应性也不能满足国内或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由于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又影响贯流式水轮机的广泛应用。因此,全面提升我国贯流式水轮机的技术水平,任务迫切,意义深远。

推进我国贯流水轮机技术的进步,应当关注贯流机组大型化技术的发展,并致力于提高国内贯流机组整体技术水平。

根据对贯流式水轮机的应用及其技术发展的分析,应用水头逐渐提高、贯流机组大型化是国际贯流水轮机技术发展的趋势,这也和我国低水头水电开发对大型贯流机组的应用需求相吻合。贯流机组对开发低水头水电资源具有优势,而这些资源的开发地点往往位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平原或河谷地区,自然资源富集或处于交通要道(如黄河上游等地区)。这类水电资源经济合理的开发,要求实现发电、防洪、航运等综合利用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减少移民搬迁及交通设施等淹没、浸没及赔偿,修建高坝大库通常已不适宜。为了优化开发方案和工程总体布置,便于工程综合功能经济地实现,有利于保护生态和环境等资源,往往需要采用单机容量(机组尺寸)更大或应用水头更高的贯流机组。

大型化贯流式水轮机的水力设计不存在重大的技术难题,但机组设计、制造与安装等方面的一些关键技术,以灯泡机组为例,灯泡体及水轮机的支承结构,轴系的分析计算、大吨位轴承的设计制造,发电机的设计,发电机的通风冷却,机组的刚度及振动特性的评估、优化,大尺寸机组的安装技术等,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和经济风险。近年,我国水电业界结合湖南洪江、广西恶滩扩建工程、四川桐子林等水电站机组的选型设计,对此进行了研究。在洪江水电站,对采用灯泡贯流机组的关键技术及制造难度,与日本只见、俄罗斯萨拉托夫等电站的大型灯泡机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是技术可行。该工程已成功实施,成为我国贯流电站技术进步的典型案例。而恶滩扩建工程采用灯泡贯流机组方案,其应用水头和单机容量等设计参数,机组设计制造的技术难度均已超越了世界上已运行的同类电站机组,研究表明采用灯泡贯流机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两座电站的经济分析数据也都表明,可节省建设投资和获得年电量的增加,特别是恶滩扩建工程采用8台75MW灯泡贯流机组与采用4台150MW轴流转桨机组的方案比较,前者首台机组提前9个月发电,工程总工期缩短一年,其提前发电的电费收入,与比后者高出的投资差基本相抵(贯流机组方案设备投资概算按采用2台进口、6台合作编制),每年还可多获得约3%的电量增加,其经济性明显优越。上述研究也说明,开发、应用25~35m水头段的贯流式水轮机和单机容量75MW及以上的灯泡贯流机组,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仍处于有利和合理范畴。

全面提高我国贯流式水轮机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包括产品研制技术(水力开发、结构分析、制造工艺、试验研究等)及产品的技术性能、贯流式水轮机应用开发和运行等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结合国内实际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应加强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如计算机CFD、FE、CAD/CAM等及现代制造技术在贯流式水轮机开发、研制和运行等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还应加强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贯流式水轮机产品和技术,这是提升我国贯流式水轮机技术和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此外,我国的各类水电资源开发,包括广大农村中小低水头资源及海洋潮汐能源的规模开发,需要技术经济特性优越的,包括各类贯流式水轮机在内的多样性的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因此,应加强对轴伸贯流式水轮机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完善轴伸贯流水轮机转轮的研究并形成系列型谱;应加强对用于潮汐能源开发的双向可逆贯流机组、全贯流机组及竖井贯流机组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对齿轮增速技术及设备在贯流机组的应用,以及贯流水轮机适用的调速设备的开发等技术课题,应进行全面的规划布局和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