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8:47
序论:在您撰写建筑高工职称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我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确定职业岗位群及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最终形成该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二、构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框架
我院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这一主线,对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形成了培养与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新的全新课程体系。其中,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学习专业基本素质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和职业道德素质课程进行培养;专业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识图能力、测量放线能力和材料检测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建筑识图》等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重点突出施工技术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基础工程施工》等课程进行培养;专业拓展能力主要包括监理、安装等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等课程进行培养。课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构建,最终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因此专业课程开发已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三、校企联合开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应该遵循由校企联合开发的逻辑规律和路径,分析就业岗位及各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而设置学习领域的课程。
1.就业行业、企业。
从建筑工程学院多年来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结果来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为中小型的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等单位。因此,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确定为中小型企业,既是保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又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必然选择。
2.就业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分析。
由于中小型企业的工作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较简单,并且企业自身发展空间较小,对本科及以上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小,因此在中小型企业就业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人多岗、多岗兼顾的能力。常见的建筑类工作岗位主要有:施工管理、质量检测、安全管理、资料管理、测量放线和材料检测等6个岗位。其中:施工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组织工程施工的生产管理;编制各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质量、技术方案;合理规划布局施工现场平面图;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表和月进度计划表及各施工班组的月进度计划表等工作。质量检测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检查验收;各工种的分部、分项工程跟班质量检查和验收;监督检查各施工班组的各项质量;填写质检内业;收集各班组的工程质量检查资料,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定期组织召开现场质量例会,制定预控及整改措施。安全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本工程有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巡回检查施工现场;检查班组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资料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工程项目资料、图纸等档案的收集、管理;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计划、统计的管理;工程项目的内业管理等工作。测量防线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制定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测量仪器的核定、校正;测量放线等工作。材料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现场材料管理,制定材料管理规划,组织料具进场,现场材料的验收、保管、发放、核算;材料计划管理工作,编制材料计划,材料的供应;材料的选购;编制单位工程耗用材料的控制指标;材料进场调拨、转移领用;材料仓库的仓库管理;材料核算管理等工作。
3.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
从我院调研分析的结果来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必须按照学习领域进行设置,下面以培养施工管理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基础工程施工》的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在《基础工程施工》课程设置时我们将一个个学习情境按照一个任务或项目的形式来进行设计,并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由易到难排序,同时在学习内容中有机融入相关建筑工工艺、建筑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四、形成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把好工程质量关,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赢得市场,保证尊严,应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因此做好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这个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研究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问题,可谓恰逢其时。相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工程施工,我国的工程施工从人员的培训到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都不够成熟,因此本文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长期的实践,给出一些质量控制的建议,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借鉴。
1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1坚持以预防为主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周期长,造价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高层建筑的质量控制不能等事故发生之后再进行补救处理,所以开展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还是以预防为主。在施工前,通过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法,以及制定与此相关的技术、组织、经济与管理措施,用以指导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1.2坚持全方位的管理
高层建筑具有施工周期长、涉及部门多、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决定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如何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开展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这就要求相关质量管理部门全方位的进行管理,让质量管理渗透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之中,并且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每一个细节性的问题都不疏漏,做好质量管理组织方面的建设[1]。
1.3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无论任何方面的建筑施工,首先考虑到的应该是质量问题,这符合我国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因此把握好高层建筑的质量控制,对于我国经济建设也具有推动作用,把质量第一的原则融入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这是施工质量管理部门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2影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
2.1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影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首要因素是人为因素,这是由于施工人员在高层建筑施工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2]。相比发达国家的建筑施工市场,我国的施工人员呈现专业素质低下的情况,这是由于我国对于建筑工人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导致施工人员缺乏综合素质。此外有些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也是导致我国高层建筑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素养的重要原因,施工人员的工作贯穿高层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由于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规范操作而导致高层建筑质量问题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
2.2施工材料设备监管不到位
任何建筑工程离不开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使用,高层建筑更是如此。因此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也影响着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比较大,施工的设备与材料涉及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这也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之所以难以取得很好成效的重要原因,由于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维护工作没有做到位而造成施工整体质量问题的例子擢发难数。随着建筑材料、员工工资等成本增加,让不少施工企业获利微薄,这就促使很多企业使用低端甚至劣质不合格的材料,送检的材料与现场使用的材料不一致。
2.3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较低
在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当中,现场管理占到很大一个层面,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现场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施工阶段进行现场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高层建筑的质量问题。这要求建筑企业做好动态管理部门的构建,使高层建筑的质量更趋于效率化。我国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高层建筑的质量监督工作非常复杂,存在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情况,由于前期的责任分配工作没有做到位,给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3.1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
在现场建成施工样板展示区,为进场作业人员提供了模范样板的实体教材。样板区的设置,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范结合项目工程施工图纸,全面涵括了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个环节。每一个新班组进场,首先要来到样板展示区参观,以此示范工程为标准严格要求班组施工质量,若不具备做出该质量标准的建筑产品,坚决不允许进场。建筑施工企业定期开展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并且针对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有侧重点的开展专业素养培训,潜移默化把标准化施工渗透到每一个员工当中。把工程质量意识作为考核施工人员的一个具体项目,并对其中具有良好质量控制意识的员工进行奖励,以此鼓励全体施工人员规范操作、严格要求自己。
3.2加强施工材料设备的监管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施工质量。原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质检员要查看材料质量合格证,避免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测力度,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测,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根据具体的施工任务选择与此相适应的机械设备,避免出现因为机械设备数量不足而导致施工进程被迫中止的现象。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避免机械设备出现“带病操作”。
3.3提升施工质量控制的标准
提升施工质量控制的管理标准,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提升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不仅依靠建筑企业的自觉性,从宏观角度上讲,还依靠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标准,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各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和把关,在严格的约束下保证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3]。
3.4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水平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把关,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竣工验收工作的效果,也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从前期的合理制定计划,到中期施工当中对工程施工的某些技术与材料的运用都十分重要[4]。具体的途径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工作精确到部门,分级责任制的构建。
作者:张晨辉 单位:福建联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春蕾.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内容及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
[2]王铁军.高层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1.1高支模板施工技术准备
首先,建设工程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专业知识,能够看懂图纸,且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内容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技术负责人应该仔细审查图纸,对图纸中模糊的地方进行标记,为二次审图提供便利。第二,技术人员在审图时还应对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快速掌握,然后开讨论会进行共同商量,并针对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第三,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应对高度和尺寸进行初步设计,并针对项目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第四,规模较大的支模方案应经过技术专家进行论证并通过,方案应经技术负责人最后审批在进行实施。
1.2施工人员准备
高支模板施工前应做好施工人员准备,应做到项目部管理人员合理有效分工。具体人员准备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获得批准和通过的方案与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及时对技术要求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还应对项目部的技术水平进行考核,以确保质量达标。第二,项目木工长应对工程中涉及的技术进行相关传授并对工程的实施进行监督;工程竣工时应考察是否达到验收标准。第三,项目专职质检员要及时检查工程质量,质量不合格的应勒令其施工人员及时修改,尤其是要对项目中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考核以确保其达标。第四,项目测量员认真负责工程的测量工作。第五,项目专职安全员应对将要竣工的项目及时履行检查职责,对项目不合格地方尽快做出调整。如果项目中存在支架时安全员也应对其进行检查,以免漏掉。
1.3施工材料准备
一般而言,高支模板施工选用的建筑胶合板为18毫米,且为扣件式钢管支撑。相关负责人在对施工材料进行购买前,应对材料的出产厂家进行仔细考察,同时进场检验钢管、扣件的规格,确保其规格与施工设计方案一致,高要求地保证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构造设计要求
2.1一些经常被忽略设计要求
第一,设置的立杆间距难以保证水平横杆贯通。设计模板支撑系统的时候,要按水平构件的尺寸大小对荷载进行计算,再分别对立杆间距进行准确的确定。如果板下立杆间距和主、次梁不一致时、纵横不成行时,因为构造上的不足,水平横杆不能纵横贯通,就会削弱架体整体的稳定性。但是如果在设计方案时,依据荷载的大小,主、次梁下的立杆排距做到一致,并对梁下每排立杆的间距和根数进行核定,对于板下的立杆间距,应选为梁下的整数倍,这样才可做到水平横杆的完全贯通,提高架体的整体稳定性。第二,边梁下的模板系统缺乏有具体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节点图。高层建筑框架梁下的模板系统边缘多为临空面,一旦在设计方案时不充分重视,会导致施工工人把支撑杆联接到外脚手架上,对模板支撑系统和外脚手架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三,连墙杆的结构特点和设置方式不符合要求,给实际操作带来不便。大部分工程的几个面或某一面没有剪力墙,多数没根据工程特点设计方案,不具有针对性的,应对连墙杆的连接措施和连接部位进行规定。第四,容易对后浇带结构特点进行忽略,对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带来影响。对高支模施工方案进行编制时,应对浇带的结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并在后浇带处设置独立的支撑带,同时在进行连续施工时,逐一对应设置上下层的立杆。第五,忽略顶部支撑点的设计要求。立杆顶部最好设置支托板,且与支架层顶横杆高度距离最好不要大于400毫米。当顶部支撑点在顶层横杆时,应向立杆靠近,最好不要超过200毫米。
2.2高支模板施工时应注意的构造要求
高支模板施工时应注意两方面的构造要求。第一,应全面对支撑架搭设的要求进行了解并掌握。搭设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水平杆和立杆的接头应在不同的框格层中全部错开进行设置;对于横杆的水平偏差和立杆的垂直偏差应确保小于扣件架的规范要求;对于钢管和扣件的质量应该和扣件架规范要求符合;设计地基结构层支座时应该符合承载力要求。第二,应注意整体性构造层的构造要求。如果支撑架的横向高与宽比大于或等于6或高度大于或等于20米时,应该对双向水平加强层或整体性单向进行设置;对单向水平加强层设置剪刀撑或水平斜杆时应按照每4至6米沿水平结构层进行设置;在支撑的中部和顶部每隔10至15米设置双向水平加强层;时刻确保高支撑架的底部和顶部必需设置水平加强层。
3结语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防治
引言
目前高楼大厦遍地矗立,十分现代化,建筑电气增添了不少的新内容,可是在内部有些设备都运转不起来,就是运转起来也不如人意,由于建筑电气是现今新兴的一种技术,他还不完善,在建设施工中还有很多问题、在质量上还有很多通病。下面就针对它的工程质量进行分析,已求得防治措施。
一、防雷接地不符合要求
1.1原因分析
①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焊接技术不熟练,他们多数人是电工班里的多面手焊工,对立焊的操作技能差。
②现场施工管理员对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接地装置》有关规定执行力度不够。
1.2预防措施①加强对焊工的技能培训,要求做到搭接焊处焊缝饱满、平整均匀,特别是对立焊、仰焊等难度较高的焊接进行培训。②增强管理人员和焊工的责任心,及时补焊不合格的焊缝,并及时敲掉焊渣,刷防锈漆。③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土建如是对头碰焊的,应在碰焊处按规定补一搭接圆钢。
二、室外进户管预理不符合要求
2.1原因分析
①材料采购员采购时不熟悉国家规范、标准,有的施工单位故意混淆以降低成本;施工管理员不严格或者对承包者的故意违规行为不敢持反对意见,不坚决执行规范和标准;监理人员对材料进场的管理出现漏洞。
②与土建和其他专业队伍协调不够。
③没有弯管机或不会使用弯管机,责任心不强,贪图方便用电焊烧弯。
④预埋进户管的工人不懂防水技术,又不请防水专业人员帮忙。
2.2预防措施①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铜管或符合要求的PVC管。②加强与土建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和配合,明确室外地坪标高,确保预埋管埋深不少于0.7米。③加强对承包队伍领导和材料采购员有关法规的教育,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需检验这一规定,堵住漏洞。④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钢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痕现象,其弯扁程序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⑤做好防水处理,请防水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或由防水专业队做防水处理。
三、电线管(钢管、PVC管)敷设不符合要求
3.1原因分析
①施工人员对有关规范不熟悉,工作态度马虎,贪图方便,不按规定执行。施工管理员管理不到位。
②建筑设计布置和电气专业配合不够,造成多条线管通过同一狭窄的平面。
3.2预防措施①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工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要熟悉有关规范,从严管理。②电线管多层重叠一般出现在高层建筑的公共通道中。当塔楼的住宅每层有6套以上时,建议土建最好采用公共走廊天花吊顶的紧饰方式,这样电专业的大部分进户线可以通过在吊顶之上敷设的线槽直接进入住户。也可以采用加厚公共走道楼板的方式,使众多的电线管得以隐蔽。电气专业施工人员布管时应尽量减少同一点处线管的重叠层数。③电线层不能并排紧贴,如施工中很难明显分开,可用小水泥块将其隔开。④电线管埋入砖墙内,离其表面的距离不应小子15mm,管道敷设要“横平竖直”。⑤电线管的弯曲半径(暗埋)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管子弯曲要用弯管机或拗捧使弯曲处平整光滑,不出现扁折、凹痕等现象。⑥电线管进入配电箱要平整,露出长度为3-5mm,管口要用护套并锁紧箱壳。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⑦预埋PVC电线管时,禁止用钳将管口夹扁、拗弯,应用符合管径的PVC塞头封盖管口,并用胶布绑扎牢固。
四、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要求
4.1原因分析
①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工艺和技术。
②材料采购员没有按照要求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种导线颜色及数量,或者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材料而混用。
4.2预防措施①加强施工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工作。②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尽量不要做"羊眼圈"状,如做,则应均匀搪锡。③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④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⑤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⑥施工人员应清楚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的作用与色标的区分,即P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单相时一般宜用红色;零线(N线)应用浅蓝色或蓝色;接地保护线(PC级)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五、配电箱的安装、配线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
①安装箱体时与土建配合不够,土建补缝不饱满,箱体安装时没有用水准权校水平。
②认真将箱内的沙浆杂物清理干净。
③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不匹配时,必须用机械开孔或送回生产厂家要求重新加工,或订货时严格标定尺寸,按尺寸生产。
④加强检查督促,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
⑤接地的导线按规范当装置的相线截面S≤16mm2时,接地线最小截面为S;当16〈S≤35mm2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为16mm2;当S〉35mm2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为S/2。
⑥箱体内的线头要统一,不能,布线要整齐美观,绑扎固定,导线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在箱体内要有10-5CM的余量。
六、开关、插座的盒和面板的安装、接线不符合要求
6.1原因分析
①预埋线盒时没有牢靠固定,模板胀模,安装时坐标不准确。
②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电器的使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贪图方便。
1.质量监督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仍然不够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前提条件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相关技术标准和地方性规定等的支持,但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如果出现违规违法的现象时,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会使得大多违法违规现象无法得到相应的处罚,最终导致大量的违法违规现象的出现。
2.质量监督和企业的管理脱节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和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相脱节,这两者没有直接的联系,施工单位的管理比较薄弱,在较大程度上使得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效果和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有的建筑企业只是注重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忽视了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
3.质量责任主体行为不够规范,监督难度较大虽然有的建筑企业对责任主体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监督管理的难度较大,针对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根治。各个部门实行多头监管,联动性较差。另外,针对质量行为问题进行有威慑力的监督和管理比较困难,尤其是对建筑企业层面的处理方面。同时,由于受到职责权限的约束,大多质量监督工作仍然停留在对项目部层面的监督。有的监督只是形式上,并没有将监督的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难以促进相关责任单位形成久远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建筑企业对项目部管理的缺位。
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水平的策略
1.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模式进行革新为了有效落实建筑部门相关的要求、实现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加强对问题处理的威慑力、促进相关责任主体管理能力和工程实体质量水平的提高,需要对质量监督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有效地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
(1)制定差异化质量监督相关监督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责任主体质量意识、管理能力、工程的性质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将监督项目进行分类,确保工程的等级。针对较差的工程项目,需要加大监督力度和频次。
(2)着重检查和随机抽查监督制度相结合将影响工程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和观感内容相互结合,并将作为检查的重点进行检查。另外,在检查的过程中,还需要检查不同的施工阶段和不同的部位,并进行抽样检查,实现对重点抽查内容的检查。
(3)将抽样检查和节点解剖相结合在质量监督的工作中,主要强调的是以点带面进行抽样检查。通过确定并标记部位和解剖节点,从而实现对重点检查内容的监督。在监督的过程中,无论是抽样检查、实体检查,还是资料方面的问题,都需要体现出解剖的特点和追索性要求,真正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4)对监督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分类,统一监督制度对各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并加以归纳,针对不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制定出相对应的处理标准和依据。使得监督管理能够统一标准,从而更好地落实好监督制度。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建筑企业要想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制化进程,就需要加快完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在提高整体监督水平、促进监督人员素质的提高的基础上,需要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能够及时、高效、公平、公正的执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者需要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监督手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针对一些违法违规的现象,需要及时采取相关处罚措施,加强监测设备的管理,有效地提高监督工作的现代化程度,使得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逐渐提升,为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在某大学建设学生公寓的时候,当建筑工程建工后,发现工程3~5层的内承重墙体裂缝较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其进行处理,并根据该建筑公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行为依照《建筑法》给予一定的法律制裁,从而促进了该建筑公司的施工质量的有效提高,使施工行为更加规范化。
3.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机制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想要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领导负责制,就需要根据相关组织章程和相关规定,明确划分人物和责任的权限,及时对工作人员完善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如果发现问题,就必须对监督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建立一支高效、高素质型的工程监督队伍,使得监督管理机制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例如,江苏某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就根据该站人员专业素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的40%左右,教授级高工有7人。随着近年来该站的人才培养要求,采取公开招考的方式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补充了编内专业人员8名。另外,利用派遣的形式补充了各类专业人员数十名左右。同时还对该站各个部门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次深造,有效地提高了该站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使得工程质量监督的效率显著提升。
三、结语
建筑产品的好坏,直接关系于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与国民经济发展也息息相关。一个优良的建筑产品,其不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维护费用也较低,否则,不仅无法正常使用,而且还要在返工中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影响投资效率的实现,使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带来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所以对于建筑工程,我们需要对其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程质量,打造高品质的优质建筑产品。
2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2.1影响因素多方面
一项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人员、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技术等都会不同程度的使质量受到影响。如果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较落后,那么工程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而在施工中所需材料种类很多,如果不能把好材料的质量关,那么就会导致不合格材料应用到工程建设当中,使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数作业需要依靠机械设备来完成,这就需要保证机械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正常施工。
2.2容易产生质量变异
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同于其他产品,其没有流水线,而且也没有稳定的生产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偶然因素,这些都会导致工程质量处于变化状态下,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3质量检查终检的局限性
建筑产品在完工后,不存在着不合格再拆卸来重新施工的可能,也没有办法对内部质量进行检查,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存在着较多的隐蔽性工程,所以质量是内在的,无法用肉眼看出来的,而且即使发现有质量隐患的存在,也没有办法来重新进行施工。所以建筑产品其质量终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2.4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查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
3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3.1建筑企业内部观念陈旧
由于当前建筑行业内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下,企业时刻为项目奔波,而忽视了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管理人员也没有意识到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觉得有项目才能利润,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味的求项目,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对工程质量缺乏必要的认识,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3.2建筑企业人才水平偏低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了,为了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所以其都是在接到项目后才开始组建施工队伍,而施工队伍中大多为外雇的农民工,由于其文化水平较低,而且又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所以在施工中无法应付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而施工企业由于内部管理混乱,不重视企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所以普遍存在着人才水平低的问题,这就导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无法应对新技术和技术难度较高的工作,为施工质量留下隐患。
4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分析
4.1强化施工项目全员的素质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其施工人员作为项目的主体,同时也是建筑产品的直接制造者,所以其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是确保建筑产品质量的关键,可以说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命运,所以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不仅需要加强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而且还需要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确保施工在高标准下进行,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这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健全质量体系
建筑企业想要将工程质量全面的做好,就需要加强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质量体系实现工程质量的组织和程序以及资源的保障,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质量体系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问是企业质量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和及健全实用,与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是否有效的相互接轨。首先,我们需要系统的建立思想和健全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和所有的质量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全面控制并形成文件化;其次,还需要注重质量体系的可操作性,传统的质量管理体系虽然不能够使用现代新的管理模式,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全部将其,有些精华管理体系我们还是需要借鉴和加以利用,对照新的规范标准我们将传统可利用部分进行完善和补充;最后,还需要注重持续有效的运行,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和良心循环。
4.3控制好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建筑企业对于每一个项目都要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控制,定期进行检查,并将质量管理和检查报告递交给上级审核,对于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我们尤为需要重视,具体可以做以下说明:①要做好事先计划;②加强施工控制;③重视时候检查。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做到完美衔接,不能够出现任何一个错误。
4.4加强验收工作
当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需要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验收,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工程验收包括了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以及单位工程的验收。对于工程质量进行验收时,其重点在于对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组成构件性能进行验收,可要求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建筑性能进行检测,保障建筑程参数指标达到标准后再正式投入运用。对出现不符合标准的建筑物需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安排处理,结合施工图纸详细分析原因,再从根本上处理好建筑质量问题。
5结束语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整体认识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进行工程质量控制,我们应了解做为建筑工程,其工程质量的特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以及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
(一)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设生产特点决定的。建筑工程及其生产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二是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三是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四是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基于建设工程以上特点,形成了建筑工程质量本身具有以下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受设计水平、材料好坏、施工方法先进与否、技术措施是否到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工期等多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5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英语单词分别为:Man、Machine、Method、Environment,因此,工程界常称之为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4M1E:
人(Man)的因素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等有关人员的素质,都将或多或少地对工程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业内实行经营和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材料(Materia1)因素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的合格与否,都将直接影响构刚度和强度外表及观感、使用功能及安全,工程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机械(Machine)因素机械设备在工程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组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二是指使用中的各类机具设备。机械设备的质量的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方法(Method)因素工艺方法是指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包括组织方案,它们合理与否,科学与否,对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环境(Environment)因素环境条件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地理环境、周边环境等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
(三)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业内公认,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起主要监督作用的是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质量第一的原则;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点控制有关的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要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质量;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加强过程中质量检查和控制;质量标准的原则;以国家的规范的设计文件、合法的合同规定要求;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四)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
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包括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生产或供应单位的质量责任。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的质量责任如下: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的主办单位,应对项目的质量管理负责。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服务和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进行招标选定。
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年承担工程任务,提供的勘察、设计成果必须真实、准确、详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年承担工程,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
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年承担监理任务.并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文件,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并承担责任。
建筑材料、构件及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建筑材料、构件及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应对其生产和供应的产品质量负责。所供应的配件和设备质量应符合国家、行业的技术规定或者合同规定。
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质量和法律意识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比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经过调查就发现了有的房屋因为施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而导致倒塌,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三)市场准入把关不严。市场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管理,而且对参与建设各方从总体素质上予以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一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在施工企业中出现虚假的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或存在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或逃避市场管理、私下交易等,必然对建设工程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三、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途径
(一)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建筑市场管理力度,依法治理工程质量。虽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规已经制订不少和实行,但这些法规还缺乏威慑力,一些严重质量事故责任者未能受到应有的查处。随着《建筑法》的颁布实施,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变。因此必须积极持久宣传贯彻《建筑法》,严格依法治建,重点要把各乡镇、各私营企业的建设项目纳入到法制化、程序化管理轨道;坚决查处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施工报建、无委托质量监督的工程项目;严厉查处质量事故责任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活动各方真正重视工程质量,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强化企业管理,重点是加强企业的资质管理,必须坚决制止无资质施工队和低资质施工企业与较高资质施工企业之间乱挂乱靠的现象。要切实推行工程总承包制。总包单位必须对工程质量负有全部责任,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杜绝包而不管和管而不力、管而不严的现象。
(三)施工企业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执行管理人员、各工种作业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树立创优意识和为用户着想的思想,严格管理,精心施工,坚决消除工程质量通病。
(四)必须有效控制建设单位行为,禁止不合理压价和垫资或变相垫资施工,禁止肢解工程和层层转包工程:禁止以速度压质量的行为。
(五)加强材料检测工作,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要严格实行质量双控,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测合格报告单,要实行建设单位监理有见证的材料送检制度,要加强现场抽查制度。
(六)加强图纸会审制度,要提高工程方案会审和施工图纸会审质量,把工程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决杜绝未进行图纸会审先开工的行为,同时也要防止图纸会审走过场的现象。:
(七)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施工过程监理。要提高质量监督的覆盖率,必须把建筑工程项目都纳入政府质量监督范围。通过监督检查推动施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从而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总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壮大,只有坚持依法建设,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力度,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