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8:47
序论:在您撰写扶贫工作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监测管理,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和扶贫目标。” 实行精准扶贫,确保到村到户,这传递出我省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必将对我省扶贫开发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一、怎么定义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合规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
今年,全省减少120万农村扶贫对象是省政府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实事办得“实不实”,关键看精准扶贫“准不准”。各地各部门应牢牢把握省委对扶贫开发的最新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全省全面小康建设的紧迫形势,将扶贫开发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扶贫资金使用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
二、为什么要精准扶贫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三、如何推进精准扶贫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那么,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社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 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
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扶贫助学;问题;对策
新时期,扶贫助学越来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经济较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市场经济意识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充分发挥扶贫助学的教育功能,纳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领域。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高校如何有效开展扶贫助学工作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一、新时期高校扶贫助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较高,但是高校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重视程度不足。扶贫助学在高校改革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尽管高校对这项工作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受到种种现实因素的限制,很多高校把扶贫助学工作挂靠在学生处等相关学生工作的部门,主要工作人员也是兼管该项工作,在主观思想意识方面就把这项工作放在次要位置,这使得扶贫助学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更是缺乏科学的规划,严重影响扶贫助学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
2.高校扶贫助学的活动层次低
现阶段,很多高校扶贫助学活动的层次很低,很多都是低层次的劳务型工作。比如:管理学校图书上架、搞卫生保洁、学校食堂勤杂工作等,工作层次很低。这种类型的活动固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务实精神,在短期内取得的经济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和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匹配,不能让学生得到更深刻的锻炼和能力的提升。
3.高校扶贫助学的岗位不足
目前,高校能够对大学生提供的助学岗位十分有限。以某高校为例:该校全日制的在校学生大约16000多名学生,贫困生的比例约占9%,也就是大约有1500多名贫困生,但是学校能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只有500多个,这远远满足不了贫困大学生对工作的需求。并且这种“僧多粥少”的现象在目前的各所大学中普遍存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有些助学岗位是不固定的,多为一次性或者临时性的工作岗位,因此贫困的大学生也需要经常不断地换地方,这为高校对扶贫助学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新时期解决高校扶贫助学工作中诸多问题的对策
1.高校加强对扶贫助学的管理
将高校扶贫助学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在高校实施扶贫助学工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维护学生利益。同时,也需要高校不断完善相对应的制度,明确雇佣双方的责任和权利,才能让大学生从相关助学项目中获益,进而实现高校扶贫助学的良性发展。其次,高校要充分重视扶贫助学工作,安排熟悉这方面管理的专业人员管理,在工作实施、工资发放、工作质量评定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以很好地发挥引导作用。最后,高校还要加强对扶贫助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其一,加强对用工单位管理人员的管理,使其了解扶贫助学活动中学校的相关规定,定时召开管理人员的座谈会,掌握相关管理情况,针对严重违反学校扶贫助学管理规定的用工单位取消其用工资格。其二,可以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队伍,使其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对参加扶贫助学的学生实施岗前培训,监管扶贫助学活动的开展。这样以来,既可以提高扶贫助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促使扶贫助学工作向着智力化、多层次化转移
首先,高校需要拓宽领域,把扶贫助学工作进行劳务型和智力型相结合。高校扶贫助学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扶贫助学的工作岗位应该在劳务型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特长及专业特点安排,并且不断开拓智力型扶贫助学工作岗位。其次,高校要密切观察社会需求,以向社会提供和大学生所学专业具有紧密联系的工作。比如:外语翻译、电脑软件开发、公关礼仪以及家电维修等。最后,扶贫助学工作可以和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相互结合,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完成科研课题。此外,还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扶贫助学工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劳务型、服务型的工作为主,以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劳动观念;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以技术性、专业性的工作为主,以培养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扶贫助学的教育效果。
3.全面了解贫困学生的信息
首先,高校在实施扶贫助学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贫困生资料库。随着高校不断推行扩招政策,各大高校学生的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同时贫困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完善贫困生资料库,高校能够比较详细地了解贫困生的家庭状况、学习情况以及获得奖学金情况等,然后按照不同贫困生的贫困程度分层次安排助学岗位,确保助学学生有的放矢,为真正需要帮助的大学生提供帮助。其次,高校的扶贫助学岗位少则几百个,多则上千个,并且不同岗位对学生的技能素质要求不同。因此高校完全可以建立扶贫助学岗位信息库,通过建立信息库,规范岗位管理,同时也有利于相关职能部门对用工岗位实施适时的监查。此外,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互联网,定期在校园网络上公布用工单位的招聘信息,让更多的贫困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用工信息。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的扶贫助学工作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这项工作不仅可以在经济方面给予贫困大学生一定的资助,同时还锻炼了大学生各种实践能力。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了解了社会、拓宽了视野,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雄兵.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浅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02):85-86
[2]任福战,王靖鑫.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资助由“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化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3(10):156-157
[3]王莉.浅议新时期高校的勤工助学实践活动[J].理论界, 2005,6(09):96-97
[4]陈月文.当前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6(02):74-75
关键字:高校,贫困生,资助
中图分类号:G512.74
我国高校贫困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要求,是全社会“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关系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乃至社会稳定的大事。
一:家庭经济条件带来的直接的经济问题。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用5万到10万元来培养一个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困难户,实在是难以承受。据调查,25.5%的家庭因负担不了上大学的费用而不愿送孩子进大学。在进入大学的贫困生中,学费也是来之不易。
当然,大部分贫困学生还是很节俭的,这在他们的消费特点中得到充分体现,调查中,6.25%的贫困生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在现有消费水平下,日均不足10元的消费水平体现了贫困学生艰苦的生活状况。与此同时,大学生月平均消费在400到600的也占到23.91%。
调查问卷中,贫困学生在回答“您的消费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时,高达80.1%的同学选择了“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这一项,而选择“购置学习用品”和“购置生活用品”的分别仅占8.4%和11.1%。
由此可知,在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经济问题是他们所要面对的最直接的问题,由此带来的贫困学生兴趣爱好单一、生活习惯问题和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
那么作为一位合格的大学辅导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首先应该向他们灌输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学习改变命运这一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可以适时地举办一些励志演讲比赛之类的活动或者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讲座和班级活动让他们懂得现在的贫困只是暂时的,意志的贫困才是永久的!
然后,通过自己的信息网络在校内外为这些学生找到、联系到尽量多的、可靠的勤工助学岗位,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从经济上减轻他们的负担,在工作生活中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帮助他们成长。
于此同时,辅导员也应该做好与学校的沟通,让学校尽可能地关心这样的一群学生,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效。勤工助学的根本目的是助学,即学生在不影响自身专业学习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偿劳动,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解决部分学杂费和生活费。勤工助学的功效远大于直接给予他们补助,所以不能把勤工助学活动当作单纯的经济活动,更不能把安排学生勤工助学与安排校内临时工一样作为劳动力使用,勤工助学在帮助学生经济脱贫的同时更注重心理脱贫。“左手给予岗位,右手给予尊严”,“培养他们树立”自主、自强、自立、自信 ”的品质,明礼诚信,凭借自己的双手度过生活的难关,顺利完成学业,勇敢地迈进社会!
最后,作为辅导员应该加强贫困学生的诚信教育和回报家人、社会的感恩教育。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以通过个班举办的主题班会活动来带动、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让他们了解父母的辛苦、不易与国家和社会的支持。逐步培养出他们的感恩、诚信意识。
二、由各方面尤其是经济方面带来的心理问题。
“贫困学生”这样的称呼首先便让他们背负了心理压力,而且人也是要面子的,可以说相当大的一部分贫困生同学会因此感到自卑,这种心理还会引发其他不良心态,如孤僻、自负、自轻、自贱、多疑等,这不仅会影响学习、生活,而且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并且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也经常遭到辅导员或者学校的忽视。所以,要深入剖析、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做好正确的引导式当代辅导员必须要重视的。
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作为辅导员,能做的我认为大致分为以下部分。
1、 应该学会倾听,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当然,面对众多的贫困学生,不可能一下子能关心到他们,不过辅导员可以通过自己平时的观察和班干部的情况反馈选中几个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在学生闲暇之余去找找他们,以朋友的方式与他们交流生活中的事情,分享人生的经验,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逐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问题,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来为他们化解心中的问题。
2、 应该推广和加强心理委员这一特殊职务在班级中起到的作用,并且多请学校的心理老师为他们做培训,以此来增加心理委员解决同学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效率。最后,辅导员在安排班级活动中多多鼓励和邀请贫困学生的参加,以此来加强他们与班上其他同学的交流,丰富他们的交际网络。最重要的是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要把贫困学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并且也不要过多地强调“贫困”这个词,这样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3、 注意保持信息更新与反馈。辅导员在做好心理引导的同时,还要注重效果的好坏以及信息的反馈,保持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同学心理情况的了解与把握。这可以通过平时的闲谈、心理委员的回报以及老师的反应等途径。这也对辅导员的细心与耐心提出了挑战。
三、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对贫困生“精神资助”的同时,也应对其加强感恩教育。可通过各类公益活动与课堂教育培养贫困生优良的品性与高尚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懂得感恩社会,回馈社会,增强其奉献意识与责任意识,自强自立的同时也帮助他人,造福社会。
四、针对以上情况辅导员所应该做的
首先,也必须要让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人定胜天这一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在班级活动中播放励志影片,倾听励志讲座,让他们知道尽管这个社会不公平,但是公平是自己打拼出来的,而不是成天坐在那里抱怨出来的。培养他们坚毅、耐劳的优良品格、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其次,规律性地开设讲座,邀请学校老师或者有所建树的学长来为他们做讲座,教授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传授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分享自己拼搏路上的经验,指点人生的奋斗方向。让他们了解到拼搏的艰苦,有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付出后的收获。让他们看到、接触到成功的典型,激发起他们熊熊的斗志。
最后,要求班委严格挑选出学习委员,力求每一个学习委员不仅能够在学习上起到带头作用、帮助大家,还能够及时发现班上同学们学习上的问题并且及时向辅导员反应,帮助辅导员共同解决这些出现的问题。
展望:高校贫困生,这一多面的群体对学校和辅导员来说都是一个考验。如何教育、引导他们成为一个难题,这需要基层的辅导员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来认真对待,相信有众多负责任、有方法、善引导的辅导员的精心指导,他们能够在大学的生活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搏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并且通过辅导员老师的辛勤培养,也能够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周济.将采取措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N].教育文摘周报,2005- 03- 09.
《十堰日报》作为秦巴山片区主流媒体之一,做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宣传报道工作,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十堰日报》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自身优势,全力组织此项工作的战役性宣传,并不断创新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他们在组织此项工作的战役性宣传报道中重策划、重包装,以“深”赢得读者,以“新”吸引读者,以“情”感染读者,从而使此项战役性宣传报道工作有力度、有深度,为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有力推动了此项工作。在实施中《十堰日报》精心组织、悉心策划、突出主题、聚焦中心、广辟专栏、创新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深入持续报道十堰市各地、各部门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深化和拓宽报道重点,聚焦扶贫攻坚工作。同时改变以往以文字报道为主的方式,加大了图片报道数量,以视觉新闻吸引读者,用图片反映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情况和变化,有效扩大了宣传影响,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浓墨重彩聚焦
从去年5月开始,《十堰日报》就在一版和其他版面刊发报道,浓墨重彩进行聚焦。先后刊发了《郧西三年扶贫搬迁万余农民》、《连片开发城乡统筹文明引领――竹山探路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张湾区实施整村推进抓好产业扶贫》、《让笑容在农民脸上绽放――郧县扶贫攻坚纪实》、《房县“县乡联建”活动成果丰硕》、《喜看“水都”换新颜――丹江口市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纪略》、《郧西:让“城”与“乡”越来越近》等稿件。与此同时,推出了一批专刊,如《村村通,通向山外的幸福路》、《新农村新面貌新生活――竹房城镇带房县片区建设掠影》。这些专刊图文并茂,表现形式新颖,舆论引导有力。理论版也在相关专栏刊发一批理论文章。
表现手法多样
《十堰日报》全面运用消息、通讯、图片、系列报道、组合报道、专题深度报道、理论文章等各种体裁,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及时、全面、深入做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宣传报道。同时在新闻包装上力求出新出彩,用版面渲染手法体现宣传价值,实现宣传效果与阅读的统一,从而使稿件内容与版面表现形式实现完美结合,体现了党报特色和水平。
强化策划能力
依据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的教学计划,在第八学期安排12〜17周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这个环节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园林专业、旅游专业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实践教学过程。通过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学生可综合地利用所学的知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较长时间的独立研究与学习,掌握与应用本专业综合知识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将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快适应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
二、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
从近几年的实践情况来看,园林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承担社会生产实践题目 此类题目多由生产单位向园林学院提出要求,学院根据题目的性质、规模、要求统一安排计划。此外,学院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广泛联系,解决了许多同学的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
(2)参与教师、设计院主持的生产实践项目 此类题目是指由园林学院的教师或园林规划设计院承担的生产实践项目。教师或设计师根据任务的要求,将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有机地与其承担的项目结合起来,既完成了生产实践任务,又使同学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得到较大的提髙。
(3)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 此类题目多为毕业论文题目,结合教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划分不同的单项或子课题,由学生负责完成。
(4)科技扶贫项目 此类题目多为毕业设计题目,由学院与各地有关部门联系,对边远、经济不发达地区进行科技扶贫工作。我院唐学山教授几年来承担了多项广西壮族自治区风景区规划设计项目,瞿志、李雄副教授承担的北京市远郊县的风景旅游规划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真题假做”的题目 此类题目多为毕业设计,由于其它类型的题目没有联系好,一般采用“真题假做”的方法解决。即采用已完成的生产实际项目的图纸,采用同样的甲方要求,由同学完成规划设计任务,再与已完成的规划设计成果进行比较,找出毕业设计中的差距。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价
园林学院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毕业前接受综合能力的训练,提前接触社会与生产,使同学把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1)社会效益 学生承担了大量的生产实践项目,完成和解决了地方生产建设的需要,得到了大多数单位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为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扶贫项目,其社会效益尤为显著。
(2)素质效益 学生通过毕血论文(设计)提前半年走上了社会,走上了生产实践。这对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锻炼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学生业务素质、口语表达、综合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实践表明,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3)经济效益 将毕业论文(设计)与生产部门的实际题目相结合,由生产单位提供一定的经费,缓解了学校教学经费的紧张。据统计,我院99级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全部为生产实际题目,共计18项,以每个项目平均3万元计,就有50-60万元补充到教学经费中来。每年园林学院派5~8名学生赴深圳园林设计院进行毕业设计,直接节省教学经费1~2万元。同时,学生也为设计单位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4)能力效益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是最根本的目标。通过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业务能力方面有了较大提髙。①方案设计能力的提高。学生由原有单纯的课程设计改变为面向社会、生产的综合设计。因而在方案构思上,学生可了解到甲方的要求,懂得把主观的构想与客观条件相结合,了解了主观设想与方案的可实施性相协调,了解从方案设计到方案实施的整个环节。②绘图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校内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全部用计算机绘制图纸,而目前社会所要求的图纸大多要用计算机绘制。这样迫使学生不得不强化自己的计算机能力。而结合生产实际的设计项目可为学生租赁计算机,或直接使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③方案汇报能力的提高。学生过去由于缺乏接触生产实践,往往形成了图面较好,而方案汇报时口语表达较差的状况。通过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毕业论文(设计),在其实践过程中,学生已通过了多次方案汇报的锻炼。在毕业答辩过程中,口语表达通顺、流畅。
(5)压力效益 学生承担生产实践题目,可以使其明确生产单位的要求,增加其工作的责任感、责任心,改变以往课程设计的拖拉问题。
四、面临的问题与今后改革探索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结合生产的方法,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其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
(1)市场竞争问题 园林规划设计市场与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直接关联,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有时难以承担到生产实际题目,不能满足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所需。
(2)毕业论文(设计)时间的局限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一般在每年3~7月进行,而一般园林规划设计任务多在年底和春节前进行设计和报项,时间的差异造成了较大的矛盾。
(3)规划设计项目的难度问题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受题目的难度限制较大。题目难度过大、面积、规模过大,学生难以独立完成。难度小、面积规模不够,难以满足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
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园林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题目的来源 调动学院教师的积极性,进行广泛的业务联系,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来源。
(2)改进传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 园林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布置工作,一般在每年的11-12月进行。由于目前新形势的要求,已将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时间改在7月底进行。一则可以结合园林专业学生的南方综合实习为毕业论文(设计)做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二则延长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准备时间。
(3)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期检查工作 由于学生目前所面临的自主择业的压力,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够重视毕业论文(设计),使第八学期的教学工作难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期检査势在必行。每年4~5月应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1~2次的中期检査,督促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进度,对不够认真或进度较慢的同学应提出批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
(4)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定环节 应制定统一的学生答辩事项、答辩委员事项、评分标准,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1、学术性,或称理论性,是学术论文与其他类议论文章根本区别之所在。学术论文是一种学术性的论理文章,只能以学术问题作为论题,以学术成果作为表述对象,以学术见解作为文章的核心内容。它要求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通过严密的论证和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客观事物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的叙述。
2、科学性,科学性是一切学术论文的灵魂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客观真理,因此首先必须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反对弄虚作假的不诚实态度;其次任何学术研究,都必须符合科学的规律。
3、创造性,或称创新性、创见性、独创性,这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科学研究是处理已有信息、获取新的信息的一种创造性精神劳动,需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探索新的方法,阐发新的理论,提出新的见解。表述科研成果的学术论文,贵在创新。如果没有一点创新性,就根本没有必要写学术论文。
4、专业性,学术论文的专业性不仅表现在研究内容和手段上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而且表现在文章的结构、专业术语、图表、公式等方面。
5、规范性,不同的期刊论文虽然在语种、版面上有区别,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格式。世界发达国家对学术论文的撰写和编辑制定了各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术机构还制定了本学科和专业的国际标准。
科技论文范文欣赏:
[摘要]科技扶贫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伟大实践中,使广大贫困地区农民依靠科技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在中国经济整体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介绍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这一条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很好地保护林地生态的科技扶贫新模式,从而证实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切实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科技扶贫新途径。
[关键词]新途径林业科技兴农林下经济作物种植
[中图分类号]F3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7-0110-02
引言: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它是应对贫困农村地区技术生产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这一经济现状的,近些年来,科技扶贫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在我国,科技扶贫政策的提出较晚,地区之间发展的还很不均衡,还没有形成一致认识的扶贫模式的具体界定。因此,研究科技扶贫发展的具体操作模式,探索形成比较规范和科学先进的科技扶贫模式理论,对完善和发展科技扶贫理论和进一步推进科技扶贫实践都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这种背景下,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就应运而生,它是在实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将集体林地承包到了农户手中,广大林农为充分的利用林地空间,深挖林业生产力,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循环经济,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出的新生事物。近年来,我国把把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产业作为促进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要农业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经济作物种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科技扶贫的意义及其特征
1.科技扶贫的意义
科技扶贫政策的实施与应用,促进了贫困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尽快的实现了脱贫致富。高素质的科技扶贫人才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贫困地区农民自我发展和积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得到最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科技扶贫的特征
2.1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科技扶贫中始终扮演着第一位的角色,起到的作用永远是最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由于贫困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科技扶贫开发中,需要大力发展本土科技以及引入必要的先进技术,同时由于农林牧渔等行业技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适应性,在贫困地区引入技术时,必须要求技术本身是先进的、成熟的,并结合当地实际综合体现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2.2加大力度提高了农民的农业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扶贫不仅要求有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同时要求科技实施人员素质较高,因此提高个体素质是贫困地区脱贫的必备条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群众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要引入科技和管理人才,组织实施各类型的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集中解决贫困问题以及增大群众的认知面,而且要在扶贫项目和扶贫讲座等类型的活动的带动下,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政策与技术的培训与教育,以达到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目的,这样就从根本上转变了农民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个体素质,造就了当代的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农民。
二、应用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的开展方法
笔者生活在平原地区,随着退耕还林工程以及防护林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农民栽树的积极性高涨,林地面积在近几年迅速增加,改变了林木稀少的的状况,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1.近几年来,养殖业收益较好,林农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林地资源,实现养殖以及林业的双重发展。在林地里散养家常鸡、鸭,鹅等,在各地都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在果园散养鸡鸭鹅等家禽,能够明显的减少害虫的虫口密度,而且不用给果园单独除草,省工省力。在合适的林地规划一片空地圈养生猪和羊,有的还在林地建立托牛所,利用林地的坑塘养鱼,收益相当高。而家禽家畜的粪便又是林木生长良好的肥料,二者相得益彰,极大地提高了林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林木的生长。
2.林下种植已经非常普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林下套种喜阴的园艺用卉苗木前景广阔,喜阴的有苔类。在林木种植的初期,可以采取林木与矮杆作物间作,例如大豆、花生、辣椒、等。耐阴的药材品种非常多,而且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药材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栽植人参、西洋参、等很多品种。林地栽植食用菌历史悠久,可以种植蘑菇等菌类植物。
3.充分发挥林木丰茂、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建立“林家乐”,突出个性特色,以采摘、垂钓等休闲模式吸引各方游客来享受林地的中的农家乐趣。
三、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林木的生产周期是比较漫长的,这严重制约着林改后农民的发家致富。而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增加了林业附加值,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2.因地制宜成本低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利用森林系统良好的生态条件,在林下种植南药、棕榈藤和切叶花卉等适宜的经济作物(植物),这种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药用经济作物和资源,投入少、效益高,也可有效地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从而实现“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3.保护环境效果好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可构建不同类型森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语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条农村科技扶贫新途径,具有农民可操作性强、投入少、见效快、种植面积广、大大增加农民收益、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在农民林业生产实践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林下经济作物种植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同时由于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产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这样,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也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褚琳,劲草.科技扶贫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J].科学经济社会,1999
[2]毕文博.深化科技扶贫,做好科技共建工作[J].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2003
[3]李金海.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硕师计划”;实施情况;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77-03
作者简介:张作岭(1963-),男,吉林四平人,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刘艳清(1972-),女,吉林四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赵朋(1982-),男,吉林公主岭人,讲师,硕士,从事教育管理与心理学研究。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偏低的问题是影响农村教育整体质量全面提升的难点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启动并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硕师计划”研究生(简称“硕师生”)培养质量上,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和思考,构建“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硕师计划”实施情况及培养模式的调整
“硕师计划”是专门为培养农村骨干教师制定的一项政策,主要是选拔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经推荐免试将其录取为“硕师生”,并与各省、县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签约,正式聘为编制内教师,让其到国家和省级扶贫县学校任教。“硕师计划”启动以来,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开始实施,累计参加推荐免试工作的高等学校已达86所,承担“硕师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多达73所,共有9000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赴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中学任教[1]。“硕师计划”的实施增加了农村教师的数量,改善了农村师资队伍的结构,提升了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农村的教育质量。截至目前,“硕师计划”的实施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试行阶段(2004至2005年)
试点工作主要在中西部19个省(市、区)进行,共有33所高校参与了推荐免试工作,有21所高校承担了培养任务,吸引了1 125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到291个国家扶贫县高中任教,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2]。“硕师计划”的培养模式为“1+1+1+2”。即第一年,经推荐被免试录取的“硕师生”到签约扶贫县高中任教;第二年,“硕师生”到承担培养任务的高校注册学籍,采取脱产的形式学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第三年,“硕师生”在任教学校工作的同时,继续学习研究生课程,并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撰写和答辩,论文通过后,方可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证明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第四、第五年,继续在任教学校承担教育教学任务。
2.推广阶段(2006至2009年)
2006年,教育部在其公布的工作要点中强调指出,要“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的规模”,并认真总结了“硕师计划”实施两年来的经验,在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政策,扩大了计划实施的规模,将服务范围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学校,以中学为主。同时将培养模式调整为“3+1+1”。即前三年,“硕师生”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第四年,“硕师生”到承担培养任务的高校注册学籍,通过脱产的方式学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第五年,“硕师生”返回任教学校,在工作的同时,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任务,并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论文通过答辩后,由培养学校授予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为其颁发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
3.完善阶段(2010年至今)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从2010年开始,进一步扩大“硕师计划”的招生规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结合实施。同时,对“硕师计划”做出了如下调整。一是服务范围由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到所有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二是培养模式由“3+1+1”五年制改为“3+1”四年制(前三年在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课程,完成论文答辩)。三是“硕师计划”与“特岗计划”相结合,凡被录取为“硕师生”的学生均可同时被聘为特岗教师。四是参加推荐免试工作的高等学校和承担“硕师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在数量上均有所增加。
二、“硕师计划”实施的成效及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实施“硕师计划”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吸引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此,该计划得到了各省(县)教育行政部门、各培养学校和农村任教学校的高度重视。在该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应坚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阳光推荐,公平选拔,积极接纳,合理使用”的指导思想。 实施该计划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农村贫困地区学校输送了一批本科毕业生,解决了农村教师匮乏的问题,特别是解决了学科教师紧缺的困难。二是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拓宽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三是成功探索了一条为农村学校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有效途径[3]。
在我国,“硕师计划”的实施是一项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的工作,在政策导向、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机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实施的重点是把培养质量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大量的教师,更需要高层次、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自“硕师计划”实施以来,所培养的“硕师生”总体质量偏低,与培养目标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