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8:18
序论:在您撰写群众艺术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群众文化艺术作品质量不高
目前,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质量和水平不高,艺术作品的风格和质量存在着较大差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参与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人员大多是普通群众,他们往往不具备专业的艺术创作知识和创作技能,而且在审美能力、受教育程度、创作思维、文化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这样一来,艺术创作的观念也就存在较大差异,进而造成群众文化艺术作品风格和质量的不同,阻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进一步推进。
(二)群众文化艺术创作人员比较业余
由于人民群众在创作水平、审美水平和文化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所创作的文化艺术作品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就使群众文化艺术作品的专业性大大下降。顾名思义,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就是业余群众参与的创作过程,是与专业的文化艺术创作相对应的创作形式。大多数的群众文化艺术的创作者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创作训练,因此,他们的艺术创作来源主要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事件。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主要是把自己日常生活中听说的事实,或者亲身经历的事件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通过艺术加工展现出来,因此,艺术作品通常带有鲜明的生活痕迹。群众文化艺术的创作者在进行文化艺术的创作时,通常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完成的,创作时间存在不固定性,这就阻碍了文化艺术创作的进一步推进。因此,群众需要付出比专业创作者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
(三)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个人倾向性严重
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者大多是人民群众,他们的职业不同,所处区域也不同,而各个区域和职业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特点,因此,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进行文化艺术创作时,创作者通常会把不同的理念和喜好在作品中进行展现,这就导致文化艺术作品中存在严重的个人倾向,不能体现客观事实。
二、提高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对群众艺术文化馆的建设
政府和文化部门要加强对群众艺术文化场馆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加对群众艺术文化馆建设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并指派专业人员对群众艺术文化馆进行监督和管理。针对群众艺术馆存在的资金缺乏、创作人才稀少等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增加对群众艺术文化馆的资金投入,保证场馆建设具备充足的资金;还要积极引进群众艺术文化创作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作品的质量,让群众艺术文化馆真正为群众服务。
(二)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文化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群众的创作积极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让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者的工作绩效与他们自身的创作水平、创作效率和创作质量挂钩,从而让创作者充分认识到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价值。当创作者创造出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时,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另外,还要寻求多样的文化艺术创作模式,保证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水平,并且为创作者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培养他们对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兴趣。
(三)树立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精品意识
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精品意识对于提高创作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因此,创作者在进行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时,要树立精品意识,将作品的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另外,树立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精品意识不仅体现在创作者的个人身上,还体现在整个区域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质量的提升,因此,要在提高创作者个人创作水平的同时,提高职整个区域的创作水平。
(四)加强与其他文化艺术部门的合作
文化艺术部门要加强对其他地区部门的交流和合作,吸取其他地区文艺部门的经验和教训,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提高合作意识,从而使自身的视野得到开阔,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取得共同进步。
三、结语
(一)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是保证群众基本文化艺术权益的重要体现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艺术需求的不断增长,有规模、有影响、有特色、有组织的重大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恰好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所以相关部门应该把握机会,根据群众的意愿开展相应的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从而满足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
(二)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是工作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通过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可以实现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目的,从而不断激发出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从整体水平上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这是从事公共文化艺术服务相关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三)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是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在树立城市整体形象中,离不开一批文化艺术人才、文化艺术基础设施,更离不开代表独具当地特色的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通过对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城市资源的整理,提炼出其极富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
二、如何通过品牌服务加强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体系建设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从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涉及的范围上看,内容丰富、表现多样,所以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将自身引导和组织能力发挥出来,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大力鼓励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调动起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推动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在建设公共文化艺术体系中突出本土特色
要将群众文化艺术品牌活动作为重点建立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体系,应该突出当地文化艺术的特色。因为当地的特色文化艺术是地方经过不断发展、传承而来,并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喜爱。群众文化艺术品牌对于当地群众来说具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但对于外来群众来说,更具有艺术魅力和吸引力。
(三)将群众品牌服务跟经济相结合
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群众品牌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按照一般逻辑分析,经济是开展文化艺术的基础,只有实现了经济的发展,才能通过经济带动文化艺术的发展。反过来说,文化艺术发展了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例如江苏省兴化市每年举行的新春舞龙表演大赛、龙舟大赛,中国兴化千岛菜花旅游节相关文化艺术广场活动;两年一届的郑板桥艺术节;“七彩夏日”“少儿大舞台”才艺展演;“楚水大舞台”等一系列大型文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云集,这就是集经济、文化、娱乐为一体,很有号召力和说服力。③
(四)不断创新群众文化艺术品牌
如我馆音乐舞蹈干部多,我市书画名家齐,如何将这两部分资源有机整合,书画音乐会的创意就此浮现在,2013年年末,不同于以往唱唱跳跳迎新年,我们在室外举办了一场“‘描绘绿色•奏响春天’书画音乐会”,首次将中国书画创作与音乐舞蹈表演融为一体,台上琴键跳跃、曲调悠扬,台下从容运笔、流畅洒脱,群众可自由往来穿梭,或驻足欣赏美妙的音乐,或亲近书画大家,品评墨香四溢的书画作品,现场气氛和谐温馨。其次,整合现代技术资源。现如今的网络时代,智能终端已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将现代技术资源与文化馆活动相结合,不仅在形式上更加新颖,还能够更好的适应并满足当代社会对群众文化的要求。以举办展览为例,日常的展览均以单向灌输为主,虽通过摆放展品、安装射灯、播放轻音乐等手段增强观看体感,但极少或无法了解观赏者反馈,如果引入微博、微信、网页等公众平台,将展出作品公布其上,利用网络投票、点赞、评论等功能,达到双向互动的目标,增加观展者的体验感与参与度,使观展者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最后,结合商业运作。目前文化馆采取全公益无经营模式,百分百靠政府拨款,这很有可能浪费文化馆的优势资源,无法积极地迎合群众需求,开展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不能靠政府完全包干,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寻求市场合作,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联合商家、企业等,充分利用它们的资金、技术资源,从而不断提升活动的质量与影响。类比借鉴,力求突破,类比借鉴是指跟别的已有事物或方法互相对照,取长补短,借用别的事物或方法的某些属性、功能,推出另外一个新的事物或方法的创造技法。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意中,学会运用类比借鉴,可以帮助扩展思路,避免陷入苦思冥想的原创怪圈中。日常工作中多留意国内优秀文化馆组织的活动,吸收其可用之处,组成创意元素库,以备日后策划活动之用。
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的注意事项
策划就是为完成某件事或某一个任务而筹划、谋划。许多企业、事业单位开展项目,事先都要进行认真的策划或企划,有的还要求形成完整的书面《企划书》或《策划书》。这种策划,实际上就是对该项目的创意、设计,对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依据意义。同样,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也是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设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依据意义。一份周密的活动策划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四点:
(一)、了解群众所需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为群众服务的,所以其策划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体现群众的文化志趣,适应群众的文化需求。开展任何活动前,群文工作者应对群众文化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利用问卷调查、网络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结合当地党委、政府、部门单位所需,从而明确活动目的、意义,确定活动内容、过程等。不考虑群众所需,闭门造车的策划方案,即使费尽心思,也吃力不讨好,无法得到群众的认可。
(二)、清楚自身条件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了解群众所需的同时,也需要清楚自身条件,摸清可动用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所谓人力资源,指有多少可用之人,如一场大型文艺演出,演员来源及水平,后勤人员保障、安保人员就位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所谓物力资源,指有多少可用之物,演出方面的灯光、音响、道具,展览方面的展板、展品等,需事先统计;所谓财力资源,则是能够掌握的资金,及资金的分配。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活动策划才能有准确的内部分析。
(三)、明确活动定位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不是东北乱炖,切莫机械地把想到的元素杂糅在一起。清晰的活动定位,有助于群文工作者在策划中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从而整体把握活动基调。如娱乐定位的活动,以开放性场地举办为主,采取游艺、表演等形式,策划内容则以轻松活泼、接地气为主;文化定位的活动,以室内举办为主,采取讲座、培训班等形式,策划内容突出文化内涵,符合社会审美趣味;特色定位的活动,多为特定时段(某个节日)的民俗特色展示,采取踩街、展演等形式,策划内容尽量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与众不同……一场活动可能只涉及一个活动定位,也可能兼容多个定位,策划过程中,群文工作者要注意轻重缓急,抓主要矛盾。
(四)、考虑周密策划
摄影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加强摄影艺术推广,对群众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得照相机的购买已经不再是一件奢侈的消费活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照相机技术的出现,使得照相机不仅变得功能更加强大,而且更加人性化,更容易被掌握。照相机产品的这种改变也为摄影艺术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依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了解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推广中的作用,更好的选择群众文化中推广摄影艺术的方法,为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切实的贡献。照相机产品技术的发展为摄影艺术奠定了良好的技术条件,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定期在社区、村庄、事业单位等举办摄影艺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会,以便更多的人掌握摄影的技巧,拍摄更多优秀的作品。通过优秀作品的展出,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摄影中来,从而在摄影艺术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获得群众文化推广工作的重大进展。
二、摄影艺术推广的有效策略
(一)摄影艺术植根
人民群众生活摄影不仅可以以作品的形式出现,还可以以记录资料的形式出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需要推动摄影活动向着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立足当地人民群众摄影水平的具体情况,通过摄影技术培训班的举办,提升人们的摄影技术,并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他们追求摄影的艺术享受。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成为优秀摄影师的摄影爱好者不是合格的摄影爱好者。要想成为优秀的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就需要自觉利用一切条件,培养自己的艺术情操,培养自身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创作思维。优秀的摄影作品能够透过图像,表达自己的追求和心境,能够向人们展现其深刻的内涵寓意。而优秀的作品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选取生活中的真实素材进行创作。艺术本来便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作品创作。因此,摄影艺术需要从真实的生活中去挖掘,而最真实,给人最多创作灵感的素材,往往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定期组织广大摄影爱好者,深入群众生活,去感受山川河流、流水人家、历史古迹等,去寻找心灵的启发和灵感。
(二)遵循摄影艺术发展的规律
世界万物的出现、成长、消失都具有特定规律,只有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才能获得好的效果。群众文化中推广摄影艺术也不例外,需要遵循摄影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会体会人们对事物特征的感受。感受源自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对事物的认识越深刻,其感受就越深刻。具有不同认识水平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是不同的,不同高度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方式的感受,获得不同的体验。摄影爱好者因为社会经历、文化素养、生活环境等不同,对摄影艺术的认识也会存在差异,创作出的作品也就水平不一。具体来讲,摄影艺术发展规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科学安排摄影作品中的人、景、物;合理确定拍摄角度,对摄影作品进行艺术处理;确定摄影作品标题。
三、结语
1.组建群众美术创作团队,以点带面繁荣群众美术文化馆作为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处于与群众接触交流的第一线,可以自然地对群众美术爱好者们进行引导,并吸引他们中的主要作者组成群众美术创作团队,定期进行集中辅导和绘画。在针对群众美术爱好者们进行辅导时,要相应地将艺术院校正规教学方法与他们自身情况相结合,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将他们淳朴的性格和生活中的点滴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当他们的绘画有了一定的基础时,还可以带领团队成员去采风,进一步搜集创作素材,为下一步继续深入的辅导做好准备。团队中的创作成员平时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又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对于文化美术的接触和认识,无形之中就扩大了传播途径和范围。通过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促进民间美术的发展,能让更多的群众产生精神层面的感知。
2.通过各种级别的美术作品展览,推动群众美术的发展举办不同类型和大小规模各异的美术作品展览,这也是活跃群众美术创作活动的重要方式,文化馆通常配有展厅,可充分发挥这一硬件优势,承办各种级别的展览。通过展览一方面可以激发业余美术作者的创作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水平。除了在正规的场地举办展览,还可以通过美术下乡的形式定期组织人员和美术作品到乡镇、社区举办展览,不断地丰富乡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3.社会各界的支持对于群众美术的促进在开展群众性美术创作中,外界力量的辅助是十分重要的,包括媒体宣传、外地艺术团体的交流、政府提供的物质支持。媒体,比如网络、电视、报纸、刊物等多种形式对群众美术创作团队加强宣传,可以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并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同时也将整个美术创作团队向外界做个展示。政府可以提供场地和群众活动资金,邀请外地来的画家和学者来交流或是做讲座,他们必然会带来一些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学术思想,对于丰富和提高我们的学术思想及创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群众美术创作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
群众美术创作团队的成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从事各种职业,每个人的创作水平、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不同,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强化什么、淡化什么,是群众美术创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例如,美术创作者们有的强化原生性、民间性;有的着重强化生活性、装饰性;还有的侧重于理想中的样式与生活。美术辅导者要直面这个问题,在创作辅导中要提倡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支持有创新的思想,突出每位作者的个性化面貌。想要进一步推动群众美术创作团队的可持性发展,需加强文化馆业务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文化馆美术辅导队伍的建设是群众美术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步骤,在选用专业型人才的前提下,还需要进行科学、有效地组织管理,实现辅导队伍综合素质的强化,以此提升文化馆美术辅导的实力。
三、结语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造型特征和表现方法,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和社会哲学,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过程中,往往采取以小见大、以大观小的表现方法来观察认识客观事物,甚至直接参与到客观事物中去,全面的加深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贯穿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使得绘画不仅起到认识客观事物的作用,还能够起到告诫、教育的作用。在对山水、花鸟等自然事物的观察、认识过程中,将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联系起来,借景抒情,以物言志,充分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画的创作十分注重构思,讲究形象思维和意识形态,将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起来,在造型方面不拘于表面形式,讲究神似与形似的结合,能够清楚的表现事物的神态情感,传达画家的主观感情和所要表达的主旨。中国画在构图上注重整体经营,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不同时间、空间中的事物按照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手法,进行新的布置,然后构造出画家想要表现出来的时空意境。中国画通过特有的笔墨技巧来表现事物和传达情感,以点、线、面的形式来描绘事物的形态、质地、光暗等。在文人画的创作中,十分重视书画同源,对画家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艺术素养要求较高,讲究诗、书、画、印的相互结合,通过将诗文跋语题写在画面上的方式,来表达画家对艺术、人生、社会的认识。
2、中国画在群众艺术领域中的作用与发展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其集中体现了画家对人文、社会的一种价值判断,作为画家,艺术从事者,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基本现象或者人的精神追求有着自身的一种判断和思考。画家不能够从当代社会和文化中脱离出来,否则就不会对当代文化的建设起到作用。因此,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与当代文化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作品的精神价值。画家要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来,关注社会现实,通过作品的创作,传达自身对社会的认识和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具有忧国忧民情怀的画家,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丈夫情怀是诸多文人的一种情结,其在创作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赏心悦目,还可能想着干预社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发挥出对社会、人类有用的作用。对社会现实关注、对美好理想追求、对人文精神关怀是诸多文人、画家贯穿于中国文化之中的精神寄托。群众艺术不同于文学艺术,其是以得到最多群众的接受与欣赏为主,这就使得群众艺术在艺术的形式上种类十分的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群众艺术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扩展性,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画在审美形态和精神意识上是有高低之分的,由于对文人、画家的人品有着限制,有着仁、义、礼、智、信,就如我们所熟知的“八荣八耻”一样,这种限制使得中国画的品类、审美形态都向着良好的方面发展,在画作中很难看到低俗、丑恶等,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引领群众艺术向着正确的、良好的方向发展。从年代久远的彩陶、岩画中可以看出绘画具有很强的表现性,是原始人类一种直觉上的绘画方式,不是自觉地,缺乏理性的支撑。绘画的表现性是经过中间再现过程后一种理性的把握,对人的精神有着引领作用。这种表现性对当时的人来说是感受不到的,直到魏晋时期,这种对绘画语言的自觉才出现。到了今天,绘画语言的作用还是十分的重要,人文精神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在群众艺术领域中,绘画语言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是人文精神的承载体,通过自身的因素来传达精神情感,传达一种情绪。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从绘画中看到表达人们生活状态的丑恶的东西,一些比较前卫的中国画里就有这些东西,如邵波画等。这些画作以直接的方式描绘了都市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人们能够从中感受到都市人对生存状态的质疑,感受到彷徨与无奈,虽然有所感受,但是这种直接进入的方式没有很强的针对性或缺乏批判意识。相对于这种直接进入的方式看来说,林风眠采用了逃避的方式来表现其对文化批判的意识,对现实十分的失望,通过画作来寻求心灵上的安慰,有着一种田园牧歌、世外桃源的情结。无论是直接进入的方式还是逃避的方式都反映出了都市人对当代文化的一种批判。从相反的方向来说,也恰是这种批判,反映出了都市人对当代文化的需求与渴望,体现出了群众艺术领域中,人们对美好理想、精神文明的追求。目前,中国画在群众艺术领域还缺乏理性的把握与分析。因此,要重视中国画在群众领域中的作用与发展,特别是绘画语言方面的开发。
3、结语
1.1专业文化艺术以群众文化为舞台,并依靠其壮大力量群众文化活动是艺术家或文艺专业人才展现的场所。专业文化艺术的发展要以群众文化为舞台,因为群众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了文化消费的场所及艺术享受,并实现了对人的锻炼,为专业文化艺术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⑴专业文化艺术的发展,需要一个舞台,而群众文化培养了一批批文化艺术产品的受众,扩大了文艺产品的消费渠道与范畴。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猫》等文艺产品,因为受众多,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故提高人们的艺术爱好与审美水平至关重要。群众文化活动则具有这一影响力,如开展文艺讲座、展览、演出等活动,都是扩大文化艺术影响的重要方式,为专业文化艺术创造了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⑵专业文化艺术的壮大需要人力资源,而群众文化准备了大量生力军。人才是专业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关键。许多艺术家、作家等艺术工作者则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诞生,这说明群众文化壮大了专业文化艺术的力量,为其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是文化艺术加速发展与壮大的有效途径。
1.2专业文化艺术有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文化艺术活动,不但能够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还可以刺激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从整体上来说,由于受到社会环境、职业、文化修养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人,其总体水平要相对低于专业艺术者。专业文化艺术活动的增加及技术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有利于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繁荣,一方面又拉动了文化产业链。在专业文化艺术的熏陶下,群众的艺术视野不断扩大,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最终使得群众文化无论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创造技巧、表演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3群众文化为专业文化艺术提供充足人才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批的文化艺术爱好者,并成为著名的作家、画家、艺术家。无数事实验证明,许多艺术人才都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被发现,经过专业培养后才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工作者。换言之,群众活动为专业文化艺术活动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源,是专业文化艺术的原动力与人才库,对专业文化艺术的加强后劲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专业文化艺术有力的后备军。
1.4两者是相互渗透,循环互补的关系群众文化与专业文化艺术都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均以满足人们需要为目的。群众文化活动有着广泛性、普及性的特征,专业文化艺术是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对前者的补充与完善,两者相辅相成。两者的作用与地位无高低差别,只是在文化建设事业中分工不同,群众文化会制约专业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专业艺术则能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进步,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是一种循环互补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与相互补充,从而有利于保证文化事业的平衡发展。若不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专业文化艺术则失去根基;若无专业文化艺术的推动,群众文化则很难进步,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循环互补,共同维持着文化的平衡发展。
2.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