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幼师现代教育范文

时间:2022-10-31 14:16:52

序论:在您撰写幼师现代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幼师现代教育

第1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贯是学生围着教师转,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从教师的一张嘴中“说”出来的,而学生能听进去多少算多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例如,语文课上,训练幼师学生口语的课程教学中,讲完形成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要素时,需要让学生从形成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要素的角度分析并评论案例,这时教师出示多媒体播放录像(此录像是在假期中去幼儿园顶岗实习时拍摄的),一幕幕实实在在的幼儿园生活展现在学生眼前:中班午休期间,有两个孩子起床如厕后没有立刻回寝室,而是边洗手边泼水玩,高兴极了,这时教师走了过来……播放到此处,教师按了暂停,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该怎样处理现在这个问题呢?”在画面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直接让他们回去睡午觉”;有的学生说:“要给他们讲道理,不能浪费水资源”……最后,学生分析并评选出了几种最好的处理办法,其中一种办法要比录像上的教师处理的还要恰当,受到了大家的认可:教师故作神秘地把耳朵贴在水池边说:“你们听谁在哭呀?噢,是小水滴在哭,他边哭边对老师说他是一个非常爱清洁又乐于助人的好宝宝,可是现在小朋友开着水管玩水,他们不但不能帮助别人,还会流到一个又脏又臭的下水道变成脏水,所以他们才难过地哭了起来……”

二、提高理解能力,突破难点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中,讲到的幼儿图画故事具有夸饰性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德国系列图画故事《狗熊的婚礼》,讲述狗熊安东和埃米在举行婚礼时,一阵春风吹走了安东的帽子和埃米的头纱,被春风吹走的帽子和头纱经过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经历,最后又回到了主人的手中,它们每一幅图都突出表现了夸饰性的特点。所谓夸饰,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造成画面内容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这一难点,通过图画故事在大屏幕上的演示,直观、生动,学生一看便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帮助幼师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在将来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用语。所以,普通话的训练是幼儿教师的口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训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播放多媒体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每天早上跟着多媒体播放的播音员的标准发音朗读单音节和双音节字、词,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学生普通话水平在不知不觉中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准确的发音会运用到平时的一般口语交际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讲故事训练。又如,在训练学生讲《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边看边讲,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第2篇

培养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贯是学生围着教师转,所有知识的学习都是从教师的一张嘴中“说”出来的,而学生能听进去多少算多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例如,语文课上,训练幼师学生口语的课程教学中,讲完形成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要素时,需要让学生从形成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要素的角度分析并评论案例,这时教师出示多媒体播放录像(此录像是在假期中去幼儿园顶岗实习时拍摄的),一幕幕实实在在的幼儿园生活展现在学生眼前:中班午休期间,有两个孩子起床如厕后没有立刻回寝室,而是边洗手边泼水玩,高兴极了,这时教师走了过来……播放到此处,教师按了暂停,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该怎样处理现在这个问题呢?”在画面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直接让他们回去睡午觉”;有的学生说:“要给他们讲道理,不能浪费水资源”……最后,学生分析并评选出了几种最好的处理办法,其中一种办法要比录像上的教师处理的还要恰当,受到了大家的认可:教师故作神秘地把耳朵贴在水池边说:“你们听谁在哭呀?噢,是小水滴在哭,他边哭边对老师说他是一个非常爱清洁又乐于助人的好宝宝,可是现在小朋友开着水管玩水,他们不但不能帮助别人,还会流到一个又脏又臭的下水道变成脏水,所以他们才难过地哭了起来……”

二、提高理解能力

突破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中,讲到的幼儿图画故事具有夸饰性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德国系列图画故事《狗熊的婚礼》,讲述狗熊安东和埃米在举行婚礼时,一阵春风吹走了安东的帽子和埃米的头纱,被春风吹走的帽子和头纱经过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经历,最后又回到了主人的手中,它们每一幅图都突出表现了夸饰性的特点。所谓夸饰,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造成画面内容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这一难点,通过图画故事在大屏幕上的演示,直观、生动,学生一看便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帮助幼师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将来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用语。所以,普通话的训练是幼儿教师的口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训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播放多媒体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每天早上跟着多媒体播放的播音员的标准发音朗读单音节和双音节字、词,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学生普通话水平在不知不觉中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准确的发音会运用到平时的一般口语交际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讲故事训练。又如,在训练学生讲《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边看边讲,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四、使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

部分学生觉得当幼儿教师很容易,学习不努力,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他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在学习幼儿戏剧文学时,我会分组让学生表演童话剧《小熊拔牙》《“妙乎”回春》《骄傲的小燕子》,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头饰,扮演小熊、小燕子、小白兔、小花猫等剧中角色。在表演时,我会拍摄每组童话剧的全过程后,播放给所有学生观看,学生就会从中看出自己和他人存在的问题,就会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和看待他人,看到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针对自己的不足或弱项不断努力。

五、总结

第3篇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中,讲到的幼儿图画故事具有夸饰性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德国系列图画故事《狗熊的婚礼》,讲述狗熊安东和埃米在举行婚礼时,一阵春风吹走了安东的帽子和埃米的头纱,被春风吹走的帽子和头纱经过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经历,最后又回到了主人的手中,它们每一幅图都突出表现了夸饰性的特点。所谓夸饰,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造成画面内容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这一难点,通过图画故事在大屏幕上的演示,直观、生动,学生一看便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录音媒体是以清晰和流利的普通话,有的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录制而成的。播放朗读录音带,可以使学生沉浸于某种境界,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语文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话能力训练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格林童话故事《稻草、煤炭和豆子》,通过录音机给学生播放2-3遍后,让学生听故事,记录内容要点,再根据记录把这则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不但能按要求把内容要点记录下来,而且还能够模仿录音中的音色和情感把故事讲完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三、帮助幼师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在将来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用语。所以,普通话的训练是幼儿教师的口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训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播放多媒体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每天早上跟着多媒体播放的播音员的标准发音朗读单音节和双音节字、词,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学生普通话水平在不知不觉中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准确的发音会运用到平时的一般口语交际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讲故事训练。又如,在训练学生讲《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边看边讲,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四、使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他人

从学生成长角度分析,间接经验的学习很必要,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亲身体验比道听途说更可贵。部分学生觉得当幼儿教师很容易,学习不努力,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他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在学习幼儿戏剧文学时,我会分组让学生表演童话剧《小熊拔牙》《“妙乎”回春》《骄傲的小燕子》,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头饰,扮演小熊、小燕子、小白兔、小花猫等剧中角色。在表演时,我会拍摄每组童话剧的全过程后,播放给所有学生观看,学生就会从中看出自己和他人存在的问题,就会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和看待他人,看到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针对自己的不足或弱项不断努力。

五、结语

第4篇

早教专业幼师生应尝试以兴趣班的形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大学生早教知识面,掌握早教技能技巧,促进幼师生早教专业发展。幼儿教育早教专业现代教育技术一、幼师生早教专业发展的问题的提出一般认为早期教育对象是指0~6岁儿童,涉及0~3岁婴幼儿阶段和3~6岁幼儿阶段的儿童,对应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是不相同的。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拓展办学思路,着眼于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江苏省范围率先对专业实行细分,分出了0~3岁早教方向和3~6岁的幼教方向。新辟的早教班有2个,其余班为幼教方向,即原来的幼教班。相比幼教方向,早教方向的专业学习内容更多,早教班的学生除了学习幼教班的课程,还要增加0~3岁婴教方面的课程,因而将来的就业面应该也更宽,既可选择面向0~3岁的早教机构,也可到普通的幼儿园当老师。在早教专业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一个专业知识的学习?如何体现出早教班的特色?如何能满足社会对早教师资的需求?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以活动课程方式――专门开设0~3岁婴幼儿早教兴趣班,学校聘请早教专业老师引领,使学生一进校园就接触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是多样而丰富的。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可以使情境不受时空的限制,再现于学生眼前,它集画面、声音等于一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三、0~3岁早教兴趣班教学实施我们对幼师五年学习中0~3岁早教兴趣班的学习作了总体规划,根据不同年级学习阶段制定了基本流程。

总体规划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初触早教、亲历早教、研究早教,并通过规范的教学行为使学生进入早教实践,获得早教专业经验。1.学生初触早教0~3岁早期教育专业性很强,婴幼儿每个年龄段都有与之相附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年龄越小婴幼儿发展的速度越快,因而不仅年龄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而且同龄个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因此,0~1岁婴幼儿是以月龄为依据分段教养,1~3岁婴幼儿以半岁为依据的分段教育。对于刚入校的幼师一年级学生,他们缺乏婴幼儿教养经验和没有专业概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按婴幼儿月龄给学生看视频,学生第一次看到从新生儿到一周岁的宝宝成长的全过程,观察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让学生了解许多照顾宝宝的基本常识,积累早教专业知识,初步感受早教内容。2.学生亲历早教每个幼师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体验、自主发现、自主探究,才能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使专业内化成为可能。所以,幼师第二年教师鼓励学生到早教机构去观察、体验和经历。学生去早教机构亲历婴儿游泳、亲历亲子教育活动,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直观、具体,有助于形成对早教的整体认识。在亲历中学生直接观察早教活动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纸笔记录往往会遗漏许多信息。因此,学生在早教机构中学生必须学会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并为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备用。3.学生研究早教进入幼师第三年,学生已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感性经验,教师开始引导学生把计算机网络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即在任务驱动下,自学教材上相关内容和学习网站上的资源,掌握网络信息搜索主要策略和技巧,上网操作实践,小组交流讨论,合作完成任务。4.规范学生早教技能进入幼师第四年,根据江苏省规定,幼儿园教师持双证上岗(教师资格证和育婴师证),学生开始参加育婴师中级资格的考试,在育婴师中级资格培训中,除对学生进行早教专业理论考核外,还要对幼师生实际操作规范的考核,实操的内容有给婴幼儿洗澡、抚触、换尿布、穿脱衣服、喂奶和副食(添加)制作等,这些都要规范的动作和操作步骤。教师在培训中采用微格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学生训练上述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利用这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可使师范生和新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例如,老师讲解抚触的实际操作,在给婴幼儿抚触前,要用七步洗手法洗手:手掌、手指间、手背、手指、大拇指、手心和手腕。然后,老师分别教了学生婴幼儿脸部、腹部、四肢和背部的抚触。每一个部位的抚触都有专业的手法、程序以及相应的注意点。老师提供教学技能的音像示范,让幼师生对教学技能的感知、理解,并作角色扮演。5.学生展示早教活动进入幼师第五年,学生经历了毕业实习,学生有展示自己学习成果要求,学生用课件的形式展示,例如,学生以PPT的形式呈现了游泳中心看“婴幼儿游泳”的观察报告。从什么是婴儿游泳――调查几个宝宝的情况――分析宝宝游泳出现的情况而作的科学解释――最后分析了游泳的好处。调查的内容分为宝宝的月龄,第几次来游泳,游泳时发生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其的看法,最后还用照片展现,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一环扣一环很有专业性,每一个课件都能体现学生思路的选择,在制作中课件图片、视频、动画、声音、文本等素材的获取方法,课件素材的制作加入一些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使课件有声有色,内容的呈现,动画的设置,文字的设置,图片的位置、大小、效果,视频音频的播放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模板的选用,背景的选取等都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实践证明,利用0~3岁早教兴趣班的形式,用任务目标的方式,恰当地选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幼师生专业成长的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灵活确定课堂教学的设计形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有机组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世辉,石睿.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雅芳.幼儿教师“专业化”对幼师生“自主教育”的挑战.学前教育研究,2005,(Z1).

第5篇

关键词:有效教师;教育现代化;专业素质

教育是立国之本,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说“现代化首先就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要关注于人的发展,不仅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四要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教师。“有效教师”的产生和发展,赋予了教育现代化新的使命,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一、“有效教师”的内涵界定

当“有效”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词汇时,“有效学校”、“有效教学”等随之出现,“有效教师”研究是从有效教学以及教学效能研究中衍生出来的。

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所用的概念术语也存在差异,对有效教师的理解也是多样的。美国教师专家加里・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这本书中对“有效教师”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有效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常规,这些常规与学习者身上的良性效果相关,研究的焦点由原来专门指向教师,转向现在的还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包括在内,但始终没有给“有效教师”一个完整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效教师”一词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一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厚的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二是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成为研究者;三是善于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与联系,是个成功的教育合作者;四是学校管理的参与者。

二、“有效教师”的核心专业素质要求

教师之所以为师就是因为教师有“道”。在当今日新月异知识激增的社会,一定程度上年龄已不是优势,谁掌握新知识快,谁了解新信息多,理所当然是这个领域的老师;谁通晓教育原理,谁能将道理有效地指导实践,谁就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在当代教育实践中,教师的工作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激励着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成长于发展的过程。教师以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专业成熟过程,叫做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有效教师的发展。

结合实际,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对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笔者认为,构成有效教师核心专业素质的整体的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专业自主意识。

(一)教师的专业知识。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教授等认为,从功能出发,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2](1)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因为教师一般都负担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学工作,掌握一定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全面和坚实的知识,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本学科和专业早已就成为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主干部分。(2)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3)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奇偶暗示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具体体现在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和教与学的知识两大方面。(4)教师的文化性知识。教师必须懂得教育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道理,同事还要具备一定的与本专业相邻的学科知识,这是适应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特点的需要。

(二)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掌握有效的教学技能。教师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1)教师设计能力包括了诸多技能的组合,其基础内容由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的技能、制定恰当教学目标的技能和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技能几方面组成。(2)教师的言语技能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教育性和启迪性的导向、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必须掌握多种口头语言技巧,并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之进行有机组合的技能、必须具有说好普通话的能力、必须具有合理使用身体语言的能力和必须具有良好的课堂板书技能。(3)组织和调控课堂技能。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下,教学过程终究要落实和通过课堂来进行有效地组织和调控,这是保证教学能否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所以,组织和调控课堂不能不成为有效教师的基本技能。(4)研究技能。教师把教研结合,把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经验,形成能力和学校理论研究思考掌握规律结合起来,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展开教研科研,是教师提高能力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

(三)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专业自主意识是教师的核心素质之一。教师具有了专业的自主意识,才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专业自主能力和专业自主习惯。教师的业自主意识,是教师职业专门化的重要指标。教师作为课程主体之一,参与课程的研制、决策、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课程活动。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中的关键因素,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依赖教师对自身作用的认识和“教师课程参与”。

此外,维护好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有效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爱护学生,“视徒如己”。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所起的作用很大。教师要爱护学生,尽心尽力地教育学生。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 宪问》)。另外,师生如友,“教学相长”。要维持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对学生的批评持欢迎态度。总之,师生相互切磋,共同论辩,教学相长。驾驶虚心对待学生的指正,同样,鼓励学生勇敢超过教师,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师生关系。[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有效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效教师素质仍不断在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三、“有效教师”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国唐宋家之一的韩愈用简短的一句话全面概况了教师的作用和任务,这句话自此流传,并被后世广为认同。自古以来,人们对学问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的教诲。回顾中国教育源远流长,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的地位已根深蒂固。人类社会不断进化,教育活动日益丰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教育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需要有现代化的教师教育。师资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师资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离开了师资发展,就谈不上教育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教育现代化。” [4]纵观中国古代教育数千年发展史,教师职业经历了一个分化发展以致独立专门化的过程。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于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现代化需要具有新理念和高素质的教师,对教师的学科前沿性、知识的综合性、现代教育适应性等方面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效教师”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

四、结语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多层面、多因素的系统工程,由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现代教学体系和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等方面形成有机整体,教育现代化离不开这个有机整体的协调发展。然而“有效教师”是教育现代化这个有机整体各构成要素的剂,有效协调各因素高效运转,给教育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英.小班化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李晶.有效教师[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

其实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的全面展现。现代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现代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教育行动的指导。

1.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他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单纯的传授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努力提高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好坚实的个性与人格基础。

2“.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儿童为本”是指幼儿教师的保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要以儿童为中心,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儿童为落脚点,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1924年,各国签订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的身心必须得到正常发展,标志着幼儿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合作的开端。1959年颁布《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世界各国开始逐渐关注儿童的基本权利,重视儿童教育。“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表明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其身心发展特征及生活状态又与成年人不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只有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前提下,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合作”的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合作”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家长和社会因素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教育要开放、要合作已成为各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共识。“合作”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要发展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幼儿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只有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人,才能培育出乐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与人合作”已经成为衡量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之一。

4“.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概念是在1994年举行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全纳教育提出了五大原则:“(1)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2)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3)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4)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5)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全纳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个人提供完全相同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要了解个体特征,因材施教。

二、现代教育理念

融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策略

首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养成。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但幼儿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和学习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理念应使幼儿教师认识到他们入职前的教育水平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在制定幼儿专业标准中,应对幼儿教师所需具备的学习能力作出明确规定,包括能够不断地参与合作与学习;善于利用各种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学习能力的清晰界定对于促使幼儿教师终身学习可起到导向性作用。

其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应促使幼儿教师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与理解儿童,热爱幼教事业。当前,各地一些幼儿教师虐童的个案虽是少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个别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缺失。“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时明确界定幼儿教师需具备的基本能力,给予教师可操作性的指引,而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泛泛概括。专业标准中应规定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知道影响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多重因素;幼儿教师能够在家庭、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儿童,知道儿童在健康、安全和营养方面的需求,并具备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利用儿童发展的知识为儿童创设健康、尊重、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设计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物理环境;能够提供适宜儿童理解力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能够设立适宜儿童发展水平的学习目标;能够使用多种发展适宜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密切关注每个儿童对教学的反应,能够与每个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和进行支持性的互动,使每个儿童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能够为儿童创设安全、友好、文化适宜和组织有序的学习环境,能够对每一个儿童进行负责任的评估,促进每个儿童的积极发展。

再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鼓励幼儿教师树立多元化的“合作”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与同事与幼儿家庭共同合作,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发展。应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规定:幼儿教师要了解不同家庭的特点,尊重不同的家庭文化与价值,为家庭的幼儿教育提供支持;能够认识到家庭的作用,促使家庭参与到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中来;能够发起并保持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尊重,支持每个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能够利用社会资源,与提倡服务于儿童和家庭的公益机构、组织等进行协调和合作;能够与同事和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第7篇

新《纲要》更强调用“情境化”、“活动化”、“过程化”、“经验化”的教育内容去影响幼儿,强调幼儿自身的自主“建构”。这些观念无不反映了新《纲要》多元的理论基础和后现代主义的深刻影响,同时也要求教师尽快地从以往注重静态、描述性、习得性知识的传授,向让幼儿自主获得过程性、行动性、活动性和建构性知识转变。那么,幼儿教师教育如何适应新《纲要》的要求呢?应该从后现代幼儿教育观出发,应用情景知识、多元阅读和影像参与的幼儿教师培养策略能加快幼儿教师反思和解构能力的形成,促进他们历史地、情境地探究幼儿知识的“过程化”和“经验化”体验。

二、后现代幼儿教育观

在现代思维中,人们用单一的、线形的、永恒的逻辑、公式、原则和普遍规律来说明和解释世界,进而形成了决定论、均衡论、中心论、统一性、渐进性、连续性等思维范式。而后现代思维强调事物、现象的不稳定性、多样性、偶然性、突变性、开放性,通过相互作用、结构转换等进行概念重构和创新。后现代思维是以不确定性、情景性、政治性、自我建构为其主要特征。

后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模糊而不是清晰的,是充满不确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是生活在一定的时空脉络中极具情境性的,是不可知且无可限量的。后现代课程观强调探究意义和灵魂、情境化和多元对话,寻求课程理解。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课程和教学实践有机适度的发展结合。①后现代的知识探究观不只是紧随时代的变化,也冲破了原来的儿童发展和早期儿童教师知识结构之间的认识局限。基于后现代广泛的理论认识(批评理论、后殖民理论、后结构理论)和分析工具,后现代的学者们开始怀疑和盘问人类对现代科学力量的信仰。在他们的眼里,科学被认为是激发建构者价值的社会建构活动,同时也创生科学应用的权利关系。②在早期教育世界中,对各种发展理论的知识基础的后现代检视表明,过去被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研究框架主要是基于相同背景的学生的同质性研究,基本上不关心文化、阶级和人生履历等的媒介变量,而这些历史的、政治的、情境的变量恰是后现代思维所重点关注的对象。

因此,幼儿教师教育必须对社会和智力的快速变化做出应对。而在教师教育课程中融入后现代的课程观念,教师教育者和学生就有可能从整体上克服现代课程观念的局限,更好地理解早期儿童教育的实质。

三、后现代幼儿教师培养策略

根据大卫和苏马偌的观点,正像现代生活的其他领域一样,现代教师教育课程训练中的学会教学也被概念化为对特别的一套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境都能普遍适用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③但是,一个后现代教师教育涉及从这种模式下转向对知识是如何创造边界和可能性的检验中。④为了帮助学生也帮助幼儿教师教育者对知识建立不同的立场以及如何把工作更靠近我们的儿童,可以使用三种后现代的认知策略:情境知识、多元阅读和影像参与。‘

(一)情境知识策略

从后现代的视角审视,危险内存在这样的假定中:知识生产是非历史的,价值无涉需要所有的知识被当作整体中的一部分并被在情境中加以认知和检视。⑤情境知识涉及检验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联儿童教育发展的各种理解和实践的语境,是意义性寻求和故事性知识。通过使用其他学科中的有关历史、传记和相关社会知识,幼儿教师教育者能够让未来的幼儿教师洞见到不同元素的交互是如何导致人们对儿童的理解和教育,同时也使他们察觉和体悟到幼儿教育者关于幼儿的知识是如何生成的。

情境知识不仅仅是用来检视知识基础本身的策略,也是关涉对早期儿童相关教育情境领域的理解问题。为了获得这种情境形式,对学生来说,获得对影响当代教育问题的一般认识和对影响早期儿童问题的特别洞见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问题必须在他们得以产生的历史社会情境中被加以检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大量的多元化阅读作为检视和理解的基础。

(二)多元阅读策略

从后现代视角来看,为了让学生明白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是如何展开的,学习者就必须把知识基础作为语篇而检视。为了帮助学生明白什么是后现代语篇以及后现代语篇如何塑造了当下社会和教育的方法和理念,我们可以在幼儿教师教育中使用多元阅读策略。这种策略涉及学生阅读各种早期儿童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文献,以便学生能够追问谁从这些特别的知识中受益以及其他人的实践可能是什么样的等反思性问题。那么,什么是语篇呢?语篇就是语言的实际运用,是整个语言的情境化完整片段,是语言的意义单位。每个语篇都创造着真实的决定着人们行动的方式以及什么是可信的知识认同。在任何一个时候,都有在社会生活中操作的多元意义系统,但是,有一些意义系统比另一些意义系统更占居主流的地位,成为福柯所谓的“真实的制度”。⑥发展理论的知识基础早已是幼儿教师的“真实的制度”,因此,多元阅读提供给学生机会去学习如何解构意义和权利的关系,这种关系操纵着语篇并在其他方面也起着作用,同时塑造着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各种关系。

多元阅读不仅仅只针对文献阅读,还涉及把社会生活作为文本来阅读和解构。用这种方法阅读课堂教学生活,首先意味着检视教师和儿童所言说的意义,然后,审视这些语篇被实践或被课堂参与者创生的方法。通过把语篇外显化,就可能明白其中的社会结构、权利关系、每个参与其中的人的地位以及每个个体被塑造为现实的生活历史和愿望的方法。多元阅读允许这种解构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课程或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诸如教师研究、批评理论、儿童社会学、后结构理论、后殖民理论等认知手段和反思工具。不论探究什么话题,教育者至少要为学生介绍一到两种阅读理论。新晨

(三)影像策略

从后现代的视角来看,教师的角色功能都是在情境、历史和个人传记中转换的,没有不变的无情境、无历史或无传记的角色功能变化。相反,教师的身份认同产生于语篇,教师基于语篇和他们置身与其中的社会情境建构了多元主体角色。这意味着教师能同时置身于多重角色:他们能通过培育、关爱、支持和对个别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的回应创生发展适度的课程,与此同时,也建立起自己对课堂和性别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种专业认同感,可以使用视觉影像技术。影像不是简单的对镜关照而是社会和政治建构在视觉表征上所展现的意念和想像以及人们对此反思所产生的特别价值。⑦早期儿童教师的影像技术往往是通过诸如电视、电影、文学和艺术以及研究和学术文本等现代手段而再现。因为这些影像能让学生洞见知识的政治效果,反思当代生活的各个层面,他们为学生提供一种可以接受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体观以及他们作为教师工作的隐喻意义。

当然,把视觉文化、多元阅读和情景知识相结合将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这些策略可以照亮后现代的方法理念,在其中,知识是社会建构的,意义的多元系统能使儿童和教育者形成多元认同,了解权利和知识的关系是如何塑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