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8:04
序论:在您撰写军事心理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论文摘要:近十年来,中国学者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专业化水平偏低,操作缺乏规范;消极倾向显现,研究不能全面发展;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今后的研究将更广泛而普遍的开展,并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实证探索;总结已有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教育;多种方式相结合,继续探索发展性的教育模式;深化研究,全面推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健全教育体系,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1]。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人员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和精神负荷,面临更强烈的心理压力,要求具有高负荷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心理疲劳、干扰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军校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军校学员良心理健康的任务刻不容缓,但由于学科建设和培训制度远远跟不上实际工作的需要,不少人在没有经过专业化、系统化自理学知识培训的情况下便仓促上岗,开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展开。
一、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问题
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尽管在近年来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的历史短、起点低,研究基础和研究力量比较薄弱,所以,在研究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性研究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少,高水平的研究少,系列化的研究少,争鸣类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等;除此之外,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脱节,导致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有效指导,从而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因脱离实际而价值不大,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因缺乏科学指导而盲目运转。总体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准不高,低水平的简单重复现象严重,缺乏系统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2.专业化水平偏低,操作缺乏规范。由于某些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缺乏相应行为规范的约束和指导,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失控现象时常发生。在实践性研究方面表现为: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研究结果不具公正性,分析不具准确性,研究变量失控性,数据统计随意性等。目前中国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大都是借鉴国外现成的量表作简单的调查和一般性验证。在选择研究的工具上,国外常用的有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等,其中mmpi在近几年用得比较广泛;国内常用的研究工具大部分来自国外,主要有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16pf、epq、sas(焦虑自评量表)、生活事件调查问卷等,最常用的是scl-90。但是scl-900的常模是1986年研制的,而且样本量仅为1388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类量表的局限性和可靠性也逐渐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质疑。
3.消极倾向显现,研究不能全面发展。首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发展倾向,导致研究不能全面的发展。如个别化倾向、医学化倾向、片面教育化倾向、万能化倾向等等。咨询和治疗上。使得研究工作越走越窄。其次,一些学校将学生视为心理有疾病的患者,用一些医疗的方式对待那些心理问题并不严重的学生。最后,一直都有学者在探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的问题。但研究者多从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角度出发,分析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工具价值,没有把两者放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终极价值缺乏关注,在模式构建和机制创新上探索较少。
4.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当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地已进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就全国而言,其研究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研究相对集中在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研究者都以自己所在省市来选择研究对象。因此,有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主要为研究所和军校)的城市,当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能受到较多关注。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江苏这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等地区研究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省市,研究数量少的地区其研究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
二、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
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将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会日益深入和广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理论体系,指导实证探索。任何研究都要经历理论探索阶段,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也不例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关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模式以及心理健康标准等理论一直是研究者关注较多的问题,这些理论建构虽说没有完善,但基本上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相信今后一段时期,这些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善。正确的理论,必然要指导实践。目前,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逐步走上了实证研究的道路,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诸如个别、团体心理辅导或咨询、角色扮演训练、课堂教学、情景练习等不同方式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但这些研究成果还远远满足不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的需求。因此,今后在完善的理论的指引下,实证研究必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流趋势。
2.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教育。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性格类型的人进行与之相关的教育。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及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年级军校学员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是对大学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学习与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学员则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与事业问题、情感与恋爱问题;三年级学员主要为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学员主要恋爱问题及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从年级看,四年级学员的心理问题要多于二三年级大学生;从地区看,农村贫困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全貌,针对他们各个时期的思想特点、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咨询和治疗,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结合多种方式,探索发展性教育模式。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是要对学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促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健康地成长和良好地发展。面临着国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趋于整合的新趋势,当务之急应加强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积极开展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军校学员对挫折与生活压力的心理承受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广泛开展对军校学员各种心理疾病的防治,以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所以,军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应尽快从被动转向主动,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且以发展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使军校学员心理和行为问题能防患于未然或化解于萌芽状态。
4.深化研究,全面推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随着观念的更新、文明程度的提高、教育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将会获得更广泛而普遍的开展,由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扩展到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另外,研究也将涉及到所有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有关的方面如: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识、外界环境及休闲活动、精神疾病及生理问题、一般心理健康、转业、心理辅导及治疗、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人格特点等。不仅如此,服务对象也将进一步扩大范围,从学校逐步推广到社会,不仅重视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关注教员、家长及监护人等的心理健康,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面实施和普遍发展。
5.健全教育体系,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是军校学员树立思想、确立“三观”,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的关键时期。但部分军校学员心理发展中存在问题,将对其思想道德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今后各军校应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军校学员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考察,探索军校学员心理品质发展与思想道德发展的有机联系以及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优化及完善。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的基础上,构建新形势下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模式,创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金彦,王建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347.
摘要:武警院校正处于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能不能有效推进,新型军事人才的标准能不能达到,教员队伍是关键。文章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到武警院校教员队伍建设中,通过心理契约的构建以达到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员,使他们在武警院校能够乐业和敬业。
关键词:武警院校;教员队伍;心理契约
一所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支优秀的教员队伍。目前,武警院校正处于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教员队伍建设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武警院校教员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部分有能力、高素质的优秀教员不愿意留在教学岗位,或者留下来也不安心本职工作、不努力工作;另外有一些能力差、不能满足新的教学需要的教员却又不愿意离开教学岗位。那么,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如何充分激励人才,使他们在院校能够乐业和敬业,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了解他们对院校的期望和要求,了解他们的工作观念和价值观,这样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制度,提高他们对管理者和岗位的心理认同度,以便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心理契约的构建正是通过了解个人对于组织的看法、期望和态度,制定措施提高教员对武警院校组织的认同和工作满意度,从而减少人才的主动流失。
一、心理契约概述
心理契约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组织心理学家阿吉里斯(Argyris) 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他认为在个人与组织之间,除正式契约外,还包含有隐形的、非正式的、没有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这些因素都决定着一个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管理心理学家施恩(Schein)把心理契约定义为:时刻存在于组织和成员间的一系列未书面化的期望。他强调虽然心理契约是没有明确书面化的东西,但在组织中却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到武警院校教员队伍建设中来,可以将武警院校教员队伍心理契约定义为:教员以对武警院校文化、管理制度以及领导做出的承诺的理解和感知为基础,而产生对于相互责任与义务的认知,从而与单位达成一种主观的心理约定。它是教员与院校组织双方对彼此的一种非书面化的期望。
与劳动契约所不同,心理契约是个体主观上对于担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的一种信念,它注重价值观、期望、主观情感等非物质要素,是比劳动契约更高级的隐性契约。虽然心理契约是主观上的、隐性的契约,但是在一所武警院校,教员能否对学院产生较强的归属感,能否安心教学、对工作岗位产生较强的责任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院校与教员的心理契约的程度。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教员会主动将个人的发展充分整合到武警院校的发展之中,充分发挥能力才智,竭力为组织工作;组织能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维持教员队伍的高昂士气和精神状态,不断地保持组织活力,实现组织目标。因此,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对武警院校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武警院校教员队伍心理契约的构建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院校管理文化
心理契约不像具体的劳动契约有具体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执行,它需要精神上的力量来约定彼此的心灵。要使武警院校组织和教员队伍的精神取向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这就需要一所院校深厚的文化氛围。构建以人为本的院校管理文化,首先要求院校的文化价值观应建立在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之下,不断发挥教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构建一个有利于教员发展的文化机制,为教员的能力发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和公正民主的管理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管理文化下,教员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发挥其才能,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提高他们对院校在心理上的认同度,从而进一步巩固教员与武警院校之间的心理契约。
(二)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相关研究发现,院校高学历人才特别重视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因而武警院校能否帮助教员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是影响教员与武警院校之间心理契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员决定是否继续呆在武警院校或是努力工作,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武警院校是否有公平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能否实现自我的价值,能否带给他足够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因此,武警院校必须在加快院校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注重对教员的人力资本投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不断深造的学习机会,不断满足教员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要求,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才能使其有动力为武警院校建设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在心理上与武警院校达成长期平衡稳定的契约关系。
(三)采用多元激励措施
激励分为内激励和外激励。内激励是工作本身产生的激励,如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个人事业的发展机会等,它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的、精神的激励。外激励是工作以外的因素产生的激励,如金钱奖励,它是一种物质上的激励。心理契约理论认为:最有效的激励往往不是物质的,心理的激励才是最有效的,它能够产生更多的激励作用和满足感。武警院校应该关注的是教员所做的贡献,包括付出的努力、学识和技能的运用、创造的业绩和教学成果的转化等。因此,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多种激励机制,从而不断激发教员的工作热情。除了以上的外激励物质激励以外,院校还应采取荣誉激励、榜样激励和晋升激励等多元化激励方法。
1.荣誉激励。与地方院校的老师不同,武警院校的教员除了具有老师的身份外,首先还是一名军人。穿上军装,心里自然就有作为一名军人的荣誉感,这种军人的荣誉是武警院校教员的社会存在价值,是教员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拿破仑非常重视培养和激发军人的荣誉感,他主张对军队“不用皮鞭而用荣誉来进行管理”。这充分说明荣誉激励对于军人的重要性。对于工作积极认真、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员,武警院校组织应当通过立功、嘉奖、通报表扬等精神奖励来提高教员的荣誉感,激发教员为荣誉而工作的积极性。
2.榜样激励。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树立能够引导武警院校教员对组织的期望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不断去指引和修正教员的心理契约。因此,如果一所武警院校能够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参照系,就会把教员的行为导向到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轨道上来。领导者在树立榜样时,不能仅凭个人的好恶,人为硬性拼凑、拔高榜样,这样的榜样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挫伤工作的积极性。真正的榜样,应该是从教员队伍中孕育、成长起来的,是被整个教员队伍公认的榜样。只有这样的榜样才能受到教员个体的敬佩、信服,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3.晋升激励。晋升激励具有能够带来非物质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双重特征,它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弥补了单纯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不足。在部队,金字塔形型的晋升机制的主要矛盾就是职位少和等待晋升的人数多。正是在这样的机制下,晋升就成为最有效力的激励。学院领导应当利用有限的职位资源,更好的调动教员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他们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同时,院校应当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晋升机制,为培育良好的心理契约创造条件。(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政治法律系军事心理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杨金国.教师管理的新视角—心理契约.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3:31~33
[2]胡晓霞.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山西教育,2005,7:15~16
[3]杨景景. 武警部队后勤干部心理契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武警工程大学,2008
[4]吴岚葭.教师心理契约的管理.保山师专学报,2005,11:53~54
关键词 军校学员 心理素质 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军校期间是学员学习和成长阶段最为重要的时期,特别是近年来,进入军校的学员大多都是90后,有着非常明显及显著的性格特点,而这个特点正是90后时代的特征,自信张扬,却又敏感脆弱;好奇心旺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具有自我的主流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相较于70后、80后,现今90后的价值观更为现实;独立心强,但是缺乏团队忠诚感等等之类的性格特点 。军校是磨练学员政治思想、军事体能、科学文化素质的主渠道和基地,但是由于现今军校学员的心理素质特点与心理结构特点都是较为特殊的。因此,为了能够在紧张有序的军校生活中学习到专业知识,锻炼出具有军人特有的过硬素质,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目前在军校中急需为学员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是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分不开的,所以,下文将针对近年来,军校学员的心理素质特点与心理素质结构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一、军校学员心理素质特点
大多数军校学员都是刚刚结束高中生活,来到军校这个大家庭里面的,而向来比较自主、独立、有着自我见解、表现欲强的学生们,来到军校这个颇受管制的军事校园中,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在心理上会感到焦虑不安、心理压抑、郁闷却无从发泄,为了能够使得军校学员能够更加健康完善的发展和成长,不单单是提高学员的军事素质,还应该给与学员更多的心理健康的关注。这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住军人心理健康的首要前提。
(一)自我意识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在现今军校学员中,大多数都有着明确的自我认知,在某些事情上有着自我的见解,有主见,对自己的实力很有自信,很清楚自己的在哪方面占优势,哪方面处于劣势。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责任意识相对而言就比较淡薄,对于他人往往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常常会将他人的优点和缺点与自我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会以自我为中心,对于他人的感受就关心的比较少。军校是一个讲究着团队合作的集体,如果不能够与周围相互融合,那么彼此之间就不能够真正的交心和沟通,从而不利于自我心理的发展,会产生压抑、苦闷等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
(二)独立心强,但缺乏自我能力。
现今军校的学员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被父母当做是“孩子”。因此,极度渴望不被他人看轻,认为自己有成人的实力。但是从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中,自我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所以在生活或是工作上都无法自我独立的解决,还是需要他人的建议或是意见才能够完成。
(三)个性张扬,但缺乏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刚刚步入军校中的学员都是充满着热情,充满着激情,对各式新鲜物质都是感到新奇,对新奇的事件都是抱持着探索的心理,一有想法就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敢想、敢说、敢做。但是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大多数学员这种激情在进入军校后的一个月就会被磨灭。原因就是,军校对于学员们来说是一个单调重复的地方,缺乏一定的自由度,从而对学习和工作心生倦怠。如果不及时疏导,这种情况长久下去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失衡甚至会使得学员崩溃。
(四)交际性强,但缺乏交际方法。
刚刚迈入军事学校的学生,对于大学生活是非常向往。虽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了解到了军校生活的乏味枯燥,但是现今的学员的头脑都是极为活络的,很快的就会开启校园课堂活动,也就是交友。这个时候的军校学员渴望被人了解,渴望与人交流。但是却因为自我的保护意识实在是太强了,所以在交往过程中,虽然是笑脸相迎,但是因为得到不到对方的真心诚意,而心生遗憾和退意。长此以往,也就不愿让他人靠近,容易产生抑郁和自卑的心理。
二、军校学员心理素质结构
军校是一个培养我国未来高级军官的殿堂,对于军校学员的心理素质结构,除了需要对学员的心理素质特点有所了解,还需对军校学员的需要进行了解。为了了解当代军校学员的心理素质结构,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法对某军校200名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其结果表明,当代军校学员的主要需要是:身体健康、今后的发展需要、个性的保持需要、自我成就的需要以及施展才华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证明了当代军校学员对于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比较强烈的,而对于物质的需要是较为薄弱的。且当代的军校学员是极具当前的时代特征,张扬的个性对于军校的学员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三、军校学员心理教育对策
根据上述当代军校学员的心理素质特点,只有对学员中负面的情绪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才能够全面的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适应现代以及未来的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今后在其他的道路中,都有自己独特的领导方针以及待人之道。
(一)加强入学心理辅导。
刚刚进入军校的学员,在入学时一定会接触到新的人际关系以及新的环境,但是由于一些新生个性的原因,使其不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当前军校的新环境中。面对这种问题,军校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前军校学员的心理状况进行掌握和了解,建立好学员的心理档案,这样才能够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当学员一旦发生什么心理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进行解决。
(二)院校应建立心理实验室。
心理实验法是只有目的的严格控制,或者创造一定条件来引起个体目中心理活动的产生,以进行测量的一种科学方法。心理实验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呼吁各院校应建立标准化的心理学实验室,配置标准化的动态心理健康档案和临床测试仪器设备。在此基础上,方能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开设各种心理测试及心理实验。在心理学实验室,军校大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的条件对自己或他人进行心理测试,也可针对某项心理专题在心理学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学实验研究,这对于军校大学生丰富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心理训练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
每种心理训练都要事前做出设计规划,在严密组织下实施, 特别是注入军事演习等一些大的训练项目。一要注意增强目的性,心理训练在组织形式上可根据教育的需要,多样化的安排;二是要提高训练的逼真度,做到环境逼真、情况逼真、心理逼真;三是尽量加大训练的强度和难度,以提高军校学员在险恶环境条件下逐行作战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四是要注意训练方法与条件设置的科学性,切忌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限度、难度,超越人体生理及心理负荷极限,避免造成不良心理效应。
(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当前军校的学员大多数都是属于求知心极为旺盛的年龄阶段,但是在陌生的环境,对于新事物如果不能够进行正确的引导,那么就会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军校中,教师应当带领着学员组成学习型团队,树立牢固的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够使学员学会学习,创造新知识,结合军队的建设管理模式,树立成才立志、为国防事业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信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当今军校学员的心理素质特点和心理素质结构都比较的显著,且具有针对性和尖锐性,但是,如果很好的把握住当前军校学员的心理素质他点,那么就可以促进学员德智体美心全面发展。军校学员的心理素质特点以及心理素质的结构都是日后成为军事骨干的重要前提条件,学校只有切实的抓紧学员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最佳途径。
(作者单位:武警工程大学理学院军事心理学教研室)
注释:
宋怡,杨映秋,孔燕.朋辈心理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01).
关键词:军校学员;凝聚力;心理行为训练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83-03
精神因素对军人团队的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调动、控制作用历来受到各国军队的广泛重视。团队凝聚力是精神因素的主要体现,代表着团队的团结、一致、和谐,也是团队的一个特性。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或观念性地将凝聚力问题纳入政治思想工作范畴。其实,军队精神凝聚力不仅是政治思想问题,更是军队集体心理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拟探讨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团队凝聚力的作用与意义。
一、军事团队凝聚力内涵及特征
关于团队凝聚力的内涵,一种观点认为:凝聚力是单维的[1],对其关注和测量比较偏向团队中的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单维观点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等许多学科的争议,争议认为,凝聚力更应被视为是多维结构。多维观点以20世纪80年代Carron根据运动团队的研究提出的新见解最具代表性[2],经过修订后,Carron(1998)将凝聚力定义为“反映团队在追求其工具性目标的过程中和(或)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3]。他发现团队凝聚力有两个因素,个人从属团队凝聚力(individua1.to.group cohesion):包括归属感、成员价值观和对团队感到的乐趣;团队整合凝聚力(group.as.a.unit cohesion),包括团队合作和人际接近性。同时,每个因素又有任务和社会两种取向(task & social oriented),前者表示团队内共同努力达成共同目标的程度。后者表示团队内人际相互吸引的程度。由于凝聚力与团队绩效关系研究结论的不一致,这种多维结构的观点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总而言之,关于团队凝聚力的定义在军事心理学领域有很多争议,完善的理论框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但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团队凝聚力与部队士气,战斗力和满意感密切相关[4]。
在军事团队的研究中,Griffith也提供了类似的理论框架,指出凝聚力既具有不同的方向,包括横向(horizontal cohesion同级战友之间)和纵向(vertical cohesion,领导和下属之间),又具有不同的功能成分,包括工具性的(instrumental aspect,行动和技能)和情感性的(affective aspect,感受和情绪)两个方面[5]。Griffith的贡献在于,指出团队凝聚力具有多个成分,他为军队团队凝聚力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操作化的理论框架。在执行高风险任务时同伴是非常重要的,在高凝聚力的部队中,成员互相信任尊重,并对自己和团队具有强烈信心,情感上的这种联结能帮助团队克服身体痛苦、危险和恐惧,但这种积极作用是建立在对整个团队成员准确的了解的基础上的,成员们能够了解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支持自己的能力和意愿,从而也愿意付出同样的支持[4]。
心理学研究表明,团队的凝聚力具有以下几种特点:1)团队成员“集体意识”的增强,团队成员想到或使用的往往是“我们”而不是“我”。团队对每一个成员有较强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较强,成员愿意参加团队活动,无论是工作还是其他活动出席率都较高;2)团队成员在心理上相互信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成员之间友好相处,信息交流频繁,互相了解较为深刻,具有和谐民主的团队气氛和较为融洽的人际关系;3)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每个成员都有较强的协作感、归属感、自豪感。成员对团队的归属感,就是成员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具体定位在所处的团队,认识到团队对自己的重要性,是自己各层次需求得以满足的保障,自己的命运与团队休戚相关。4)团队成员有较强责任感,愿意为团队奉献自己。责任感就是成员意识到自己对团队建设需尽的职责,并乐于为团队的发展而尽职尽责,它是一种自我约束与自我监督的宝贵意识[6]。军队团队凝聚力可以促进军人的责任,可以促进军人价值观的一致性,增加军人的安全感和自信程度,军队团队凝聚力应该是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
二、军人心理行为训练的定义及步骤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是以现役军人为训练对象,灵活运用理论讲解、示范指导、模拟训练、表象训练等方法,有计划地对军人进行认知、体能等身、心两方面的训练,对军人产生多种正性心理影响,纠正军人紧张、恐惧、焦虑等各种负性心理,从而促进军人良好行为应对的训练过程[7]。心理行为训练与其他训练的主要区别在于,根据所要增强和培养的军人心理品质设置一定的情境和训练动作,通过认知调适和反复训练,使受训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模式和认知模式,最终积淀成军人必需的基础心理品质。
“立足平时、着眼战时”是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战争对心理行为训练提出的客观要求,在训练中,要实现两种需要有机结合和协调一致。由于特殊的身份和管理机制,军人往往具有特殊的认知、心理、情绪、应对方式,甚至在人格、个性都有军人特点,在面对多种应激的情况下,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忧郁、沮丧、愤怒、孤独等负性心理的几率增加;对于新人伍人员,在其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还可出现适应不良或适应障碍。根据军事团队情况,心理行为训练科目主要包含适应军营、团队精神、提升自信、增强意志、拓展思维、抗挫折能力、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均能提升军人心理品质并增强军事团队凝聚力。
心理行为训练有以下步骤。1)体验:参与者成功“破冰”后,充分体验训练项目。这一环节要求训练者要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参与性。2)分享:认真体验过之后让参与者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要求训练者鼓励每个参与者都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3)交流:综合所有参与者的感受,共同探讨。要求训练者细心聆听,仔细观察,总结参与者的观点。4)提炼:共同讨论过后,从实践中升华出成熟的理论,帮助参与者认清实质,方便以后应对类似情境。在这过程中,要求训练者要具备大量的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知识,了解最新成果,这样才能把握全局,点评一针见血[8]。心理行为训练由于其活动内容的新颖性、活动过程的刺激性、活动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对参与者生理、心理、智力、合作等全方位的挑战性,对帮助官兵正视挫折,克服挫折,并不断强化挫折承受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既有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的共性化功能,更有培养人的适应自然、挑战极限、战胜自我、同舟共济的生存生活技能和开拓发展素质的特殊功能[9]。
三、心理行为训练对军人团队凝聚力的作用与意义
心理行为训练的核心理念是“体验激绪,行为改变认知,习惯积淀品质”。军人心理行为训练通过对军人心理和行为的干预、管理和激励,促进军人间的协作与共享,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团队信念,由此提高战斗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心理行为训练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军人的集体意识。集体意识是一支部队的灵魂,集体意识强的团队中成员有强烈的向心力,自觉服从集体,为集体服务。“合力冲击”是培养集体意识的科目,该科目要求学员以组为单位,不借助任何外力,全体攀登上四米墙。一声令下,紧张的空气立刻弥散在周围的空间,所有的人心里只有一个目标:爬上去。怎么爬上去?必须依赖队友才有可能。身强力壮的队员主动趴下来充当人梯,身材敏捷的队员踩着队友的肩膀搭建第二道人梯,一名队员首先爬上去,然后拉别的队友上去。当下面就剩最后一名队员时,从上面倒挂两人下来抓住下面队员的手,大家齐心协力地把三人拉上去。当所有的人都上去之后,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激动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那一刻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只有依靠团队,才能战胜前进中的困难[6]。合力冲击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参训人员团队精神,培养队员奉献精神,增强自我牺牲的勇气以确保集体胜利,从而有效提高集体战斗力。
2.心理行为训练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军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团队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以及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在险难条件下,人员更需要培养团队中的相互强烈的归属感。只有充分信任战友,融入团队,才能提高集体的战斗力。心理行为训练中的团队科目能让学员充分明白:“1+l>2”的团队合作理念。再比如,“信任背摔”训练,从学员中选出一人,站在1.60米的高台上,背对全队,直体后倒,由队内其他学员将其接住,依次进行。这个科目就是要让参训学员体验安全感,建立集体队员间的互相信任和支持,使学员认识到对他人的信任,不仅可以增强同伴的信心,同时可增强自己的信心,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多战友的支持,使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团队,发挥其最大的潜能,无形中增强战友之间的信任感与认同感[10]。
3.心理行为训练可以培养军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团队的归属感。协作精神是团队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归属感强的团队凝聚力较高,成员为成为团队的一分子而骄傲自豪。依存共渡科目可以让学员对协作精神产生更深的认识,帮助他们认识到有些时候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任务,只有通过与他人有效协作并信任对方,才能取得共同成功。再如“生死关卡”训练,模拟特别小分队在敌军后方完成破坏任务返回营地途中,遭遇一面电网,后方有敌军追击,要求全队在规定时间内安全通过电网返回营地。通过训练,帮助受训人员培养紧急情境时团队的密切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归属感和凝聚力。
4.心理行为训练可以培养军人对团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所有的高空科目都是靠拴在背后的保护绳进行保护的,而保护绳就掌握在主保护学员的手中,他的任何一个闪失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培养的是学员之间的信任和责任感,这是任何别的方式所不能取代的。在每个科目之前,受训学员都会与保护队员进行交流,当听到保护队员整齐划一的“我们支持你”回答声音时,他们本能的就会放松很多。此时,责任这根“保护绳”连接着受训者和保护队员,担任主保护的学员受到同学们的信任,也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再如,勇攀高峰科目要求两人协作攀登,在不借助任何保护物及辅助设置的情况下,通过链梯、轮胎、高空云梯触及器械顶部。当所有成员具有密切的相互协作精神,并且愿意为集体的成功而牺牲个人利益时,队伍便能够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勇攀高峰的训练可以使受训人员对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
5.有挑战性和循序渐进的训练任务有利于促进凝聚力的形成。重复和烦冗的常规训练任务会带来倦怠并影响团队凝聚力,而以团队为进行单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包括训练,演习或者竞技性体育活动)能够为整个团队带来共同面对压力的经验。这些成功抗压的经验与凝聚力相互关联,高的凝聚力能促使任务成功完成,这将伴随着满意感,促进更高凝聚力的形成。成员会在团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需求满足感,团队每取得一次成功,团队的士气和凝聚力都会提升,这是一个团队持续成功的关键。由此心理行为训练中应适当安排训练流程,使团队在每次面临挑战时“刚好胜过一点”造成的正面效果最大。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让训练者参与一些特别设计的科目,个人和团队需经历一番思考和挑战之后,通过在训练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教员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10]。行为训练能让学员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怎样与别人合作,团伙间相互的关爱和信任对彼此潜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训练使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挫折与成功、紧张与释然。在这种特有的氛围中使得每个人都能敞开自己的心扉,最终达到挑战自我,锤炼团队精神的目的[11]。
参考文献:
[1]Lott, A. & Lott, B. Group cohesiveness as interpersonal attrac
tion: A review of relationships with antecedent and consequent variabl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65:259-309.
[2]Carron, A. 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82:123-138.
[3]Carron, A. V.,& Hausenblas, H. Group dynamics in sport (2nd ed.).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1998.
[4]张警吁.军事单位团队凝聚力形成研究[D].北京:中科院硕士毕业论文,2007.
[5]Griffith J.Measurement of Croup Cohesion in U.S.Army Unit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88,9(2).
[6]张晓军,杨小伟.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浅谈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对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政工学刊,2008,(10).
[7]陈增辉,孟涛,杨杰.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1).
[8]王媛媛,王菲,等.关于心理行为训练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3).
[9]陈志玮.军事院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引入军事体育课之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
【关键词】研讨课; 新生; 思维风暴; 教学组织
作者简介:莫俊生(1963.04- ),男,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和人文素质教育;张廷慎(1985.06- ),男,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军事心理学与心理战;王 楠(1982.12- ),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理论与应用。【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01-02
新生研讨课是一种面向大一新生而开设的以小班化教学为特色的研讨课程,旨在通过交流研讨营造一种活跃、开放的学术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思维风暴》作为我校唯一的一门文科类新生研讨课程,在选题上,与信息时代紧密相连,充分考虑信息时代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思维;在内容设置上,与军校学员未来岗位任职需要融会贯通,充分满足学员的知识需求、心理需求和价值追求;在教授方法上,与学员个性特点相适应,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下面就具体谈谈《思维风暴》新生研讨课的教学与组织:
1“思维风暴”的科学内涵
1.1“思维风暴”的概念界定。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风暴”一词,源于精神病学上的“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出现的短时间思维紊乱、产生各样的胡思乱想的现象。创造学中借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
思维风暴是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问题牵引引起参与者的思维迸发和思维共振,在碰撞中产生或提出更多的想法,以实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风暴是一种既体现个体独立思考,又体现团体合作创造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强化信息刺激,促使思维者展开想象,引起思维扩散,在短期内产生大量设想,并进一步诱发创造性设想。
1.2“思维风暴”的基本原则
1.2.1自由畅想,鼓励新奇。思维风暴作为创造学的一种手法,要求参与者自由的、无所约束的进行大胆的设想,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尤其鼓励奇特、怪异的想法或做法。如设计这样一道讨论题目,“假如人类有翅膀,……”题目本身比较荒诞、离奇,“人类怎么会有翅膀呢?”但是,正因为这样激起了学员展开想象,大胆思考,产生出了丰富多样、新奇独特的结论。
1.2.2谋求数量,以量求质。思维风暴作为一种大脑的核爆炸,要求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设想,目的是在风暴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结果,而暂时不去想这些结果如何,最终通过数量的累积,实现质的飞跃。
1.2.3可以补充,禁止评价。针对思维风暴的结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充,但在风暴过程中绝对禁止对别人的想法做出任何评价,特别是一些否定的、有异议的表达。针对回形针的用途,会有一些学生的想法很新颖但是实践操作性不强。对于这一点,在讨论过程中包括教员不允许任何人进行评价,后面回答的学员如有异议,只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补充。
1.2.4互相启发,综合改善。思维风暴过程中,学员可以把各自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交流。通过分享交流每个人所想的、所说的,互相启发,相互启迪,找到解决问题、处理事情的更佳方案。在讨论设计“新式作战靴”这一问题上,小组通过汲取个人发言时的灵感和启发,对小组的方案进行整合优化,最终设计出了集作战、通讯、娱乐为一体的新型作战靴。这正是思维风暴的意义所在。
2《思维风暴》的开课意义与教学目的
2.1开课理念。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习到底为了什么?值得我们深思。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有所创造。然而,怎样完成创造呢?要会学习,学会思考,思考着去学,才能实现由学习者到思考者再到创造者的转变。可见,思维是关键。特别是现在,在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知识之学非常盛行,技艺之学甚是泛滥,而最为关键的思想之学却很低迷。这不仅与当前素质教育的大局极不相称,也与一个正在致力于伟大复兴、迫切需要理论思维的民族也极不相称。鉴于此,本课程的开课理念定为“展开思维翅膀,创造无限想象”,以期通过体验思维风暴,激发创新火花,打造创新思维结晶。
2.2开课意义
2.2.1高等教育上的意义,思维在一个人的智力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说过,人们解决世界的问题,靠的是大脑思维和智慧。智力的核心并不是知识,而是一个人的思维。一个人智力的高低,90%取决于他思维技能的高低以及他以何种思维方式去思考,只有10%取决于他知识的拥有量。所以说,大学之大,并非在于校园之大,排场之大,而应当在于思维之大。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冲刷而荡然无存,但在大学里培养出的思维能力却可以陪伴人的一生,是一个人终生受益的财富。
2.2.2军事教育上的意义,良好思维品质是军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支撑。军事技术的进步,武器装备的发展,战争形态的变化,必然引起军事思维方式的变革。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军革的节拍,我们必须变线性思维为发散思维,变要素思维为系统思维,变经验思维为创新思维。而我校又是培育我军军事信息英才的主要阵地,帮助学员打造良好的思维品质,将是主导信息化战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一环和重要支撑。
2.3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调动学员积极思考问题,开发思维潜能,突破思维障碍,培养学员的良好思维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学员的思维水平和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实践能力。具体来讲:
2.3.1拓展学员思维空间,具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本课程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打开学员的思维闸门,拓展学员的思维空间,让学员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想象、敢于想象,使思维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从中选择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
2.3.2培养学员发散思维,具有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军校学员是未来战争中的指战员,战场上的信息变化万端,真真假假,虚实相间,因此,对军人的思维方式有着特殊的要求。在研讨课中,通过问题的设计,培养学员学会发散思维,发现和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思维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2.3.3增强学员创新意识,具有思维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军事理论的创新,军事实践的改善,战役战术战法的具体运用,都需要我们敢于挑战权威思维,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在教学中,教员通过实施研讨活动,如怎样提高军事训练效果展开讨论,切实加强学员创新意识的培养,使思维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
3《思维风暴》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
3.1研讨内容设计。 本课程在设计上充分考虑新生学员和军人职业特点,突出趣味性、通俗性、活动性、启迪性,拟设计十个专题:1.走进思维风暴,打造创新思维优势;2.学习是为了创新;3.创造思维的视角;4.改变心力,增强活力;5.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创意;6.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火花;7.解放思想,挑战权威;8.反弹琵琶,走进新境地;9.思考生命价值,炫亮军旅人生;10.把心放飞,未来不是梦。
3.2教学组织。 本课程在教学组织上,主要采取“问题牵引、教员引导、学员主体”的方式,具体教学过程可分4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知识简介。首先由任课教员简要的介绍专题研讨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主要采取提要式讲解,提醒学员课下查询资料加深学习。这部分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活动体验的破冰之旅。通过2-3个短小的思维训练活动,让学员参与中来,体验思维的巨大魅力。通过借助寓言故事、智力游戏以及神奇事件,开启学员思维之门,激活学员思维之水,打破学员思维之冰。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三阶段:问题研讨。要求学员围绕所设计的问题谈看法谈想法,最后再分成若干小组,充分展开讨论。其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方方面面,具体到职业生涯规划、部队新质战斗力生成、心理战攻防、武器装备设想及未来军事指战员必备素质等相关内容。时间约为30分钟。
第四阶段:分享总结。这部分包括学员的相互分享及教员的总结讲评两部分。学员的分享不仅有对所体验的思维模式的感受,也有对现实问题的启发和指导,还有对自身成长的体会和感悟。教员总结方面,通过总结学员们的研讨活动,对相关问题加以引导,明确方向,并对学员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性、应变性和灵活性加以鼓励。最后布置课后思考题。时间约为20分钟,教员讲评一般控制在5分钟。
4《思维风暴》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以考查为主,根据学员平时作业、小组工作、课堂表现、书面报告、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考核成绩。
4.1考核计分依据。 课程考核计分的依据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课堂表现,是指课堂上活动的参与情况,讨论时的发言状态,主要有到课率、发言积极性两个指标;二是课堂报告,是指分享心得、交流体会的发言报告,主要有思想性、新颖性、独特性三个指标;三是作业完成,是指课下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主要有完成率、实用性两个指标;四是课程论文,是指结课时的课程论文情况,主要有思想性、新颖性、独特性、影响性四个指标。
课程考核的方式主要以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为主,重点看平时课堂的表现和课后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最后由教员评定学员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避免了教条和刻板,有利于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
4.2考核计分形式。 课程结束后,教员依据课堂表现、课堂报告、作业完成及课程论文等评定学员的成绩,这个成绩是初始成绩,采取的是百分制。百分制成绩出来后,再换算成5分制,上交至教务部门。5分制是指将学员的成绩用“1、2、3、4、5”几个数字表示。其中,“1”代表“不合格”,“2”代表“及格”,“3”代表“一般”,“4”代表“良好”,“5”代表“优秀”。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军事法励士功能综述
“励士”的提法由来已久,古代兵家对此早有研究,“励士”意为振奋军人(士气)。古代作战主要使用冷兵器,所以特别看重战争中的精神因素。在古代,“励士”亦称作“励气”、“厉气”,兵书里阐释“励士”的方法很多,许多兵书都曾论及,比如《六韬》的《励军》章,《吴子》的《励士》章,《将苑》的《厉士》章等等。古代很多兵家结合实践经验,都对“励士”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总结。现代“励士”理论研究侧重点有所改变,但也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的激励功能理论方面的研究
西方法律经济学学科代表人物康芒斯・科斯早前就提出,“对法律经济学家而言,过去只是一种‘沉没了的’成本,他们将法律看成是一种影响未来行为的激励系统。”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有着激励的功能,诺思认为制度能够“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活动,使个人的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就是说,制度使得个人获得个人经济活动的全部收益,当然个人自行承担个人经济活动的全部成本;或者说,制度(法律)激励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西方法律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关于法律激励功能理论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关于法律的激励功能的内涵及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付子堂教授指出,“法律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功能,就是通过法律激发个体合法行为的发生,使个体受到鼓励去做出法律所要求和期望的行为”。张维迎教授认为,“法律实际上是一种激励机制,它通过责任的配置和赔偿(惩罚)规则的实施,内部化个人行为的外部成本,诱导个人选择社会最优的行为。”倪正茂教授按照法律的功能划分出了激励类法,他认为,“激励法是对人的特定行为实施激励的法律”。
关于法律的激励功能的内在原理,主要有四条研究进路:一是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进路。国内学者运用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法律的激励功能问题的代表是张维迎教授。他在《信息、信任与法律》一书中运用了法律经济学的方法,从信息经济学和激励理论的分析视角,阐发了法律作为激励机制的一般原理及其在部门法中的具体实践。二是社会法学的研究进路。法律社会学就是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法律现象。法律功能是法律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付子堂教授在《法律功能论》一书中从分析法律功能的发生入手,然后主要运用功能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法律功能的内涵、特点、实现等问题。三是激励法学的进路。激励法学是由倪正茂教授所创设的。倪教授认为,以法的功能作为标准,可以将法分为组织管理类法、惩戒类法与激励类法。于是他在《激励法学要言》等一系列论证中,围绕“激励法”的定义、特征、分类、原则、运行等方面系统论证了一套关于“激励法”的理论框架。四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进路。丰霏博士在其博士论文《法律制度的激励功能研究》中提出,激励功能是法律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为解决法律制度激励功能研究中的理论分散化问题,丰霏博士尝试综合运用现有的多门学科关于激励方面的理论,形成新颖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方法。
二、古代具体军事法律制度励士思想的研究
关于此研究的专著方面比较匮乏,但有专章论述励士的,主要是里克主编的《治军史鉴》的第七篇――“励士篇”,该篇阐述总结古代丰富的励士思想和诸多励士的案例,从而总结古代励士的方法,并具体论述了古代战场鼓动和军乐军舞所具有的励士功能。
关于此研究的学术论文方面的资料较多。笔者认为其中比较有理论价值的主要有:熊梅教授在《军功爵制与秦军战斗精神的培育》一文中通过例举春秋时期的秦国实行军功爵制,从而有效地激发了秦军的战斗精神,揭示了法制对激励军队士气的重要作用,并且具体论证了军功爵制发挥励士功能的机制,理论分析比较有深度。陈琛和杜康明的《浅析秦军事奖惩制度及启示》、周思佟的《浅谈军功爵制的激励作用》、李玉平的《略论秦王朝“军功爵制”的激励价值》等文章也都是通过历史分析秦国军事奖惩制度的概况、特点等内容,从而总结秦国军功爵制激励作用,并得出一定的启示。卜建新在《军乐的社会功能与本质》一文中通过对军乐(古代军法的一种形式)的历史考察,总结其特点、社会功能和本质,提出军乐对民族尚武精神有重要的教育培养作用。梁满仓在《魏晋南北朝军礼鼓吹刍议》一文中通过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度化的军礼鼓吹的历史演变,阐述了军礼鼓吹制度对于激发将士士气,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作用。张国庆的《辽代激励机制之特色与社会功能初探》通过历史分析具有时代、地域及民族特色的辽代激励机制,从而总结出辽代奖励制度(主要是军功奖励制度)所实现的社会激励功能。此外,李晓菲的《浅议元代赏功符牌的政治功能》、郭文佳的《论宋代军人的优抚保障政策及影响》等诸多文章都殊途同归,通过研究古代不同时代、不同内容的军事法律制度,总结其具有的励士功能以及其他功能。
三、军队激励应用机制方面的研究
韩志辉的硕士学位论文《军人战斗精神的影响因素及激励机制研究》实证研究了军人战斗精神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军人战斗精神的激励机制的七种激励方法,包括奖惩激励法、目标激励法、完善权益保障机制激励法等。于渊的《构建军人权益保障制度的法理思考》为我们构建军人权益保障制度找到了法理依据,并提出完善军人权益保障法律体系的一些基本举措。宋阳、冯静和张鑫的《完善军队人才激励机制的思考》提出,传统的激励模式以及与人才激励制度暴露出很多不足,所以必须运用针对性的激励制度手段,完善我军的人才激励机制。黄仪贞的《完善我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杨连波的《完善军人经济权益法律保障的几点思考》、丛文胜、李蔚疆和孙宏武的《关于依法保障军人待遇的几点思考》等文章都提出了关于军人权益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2]梁宇红.军队士气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M].北京:出版社,2011.
关键词 军事应激源,应激,认知,工效学。
分类号 B849:E
由于军事任务的特殊性,军事应激广泛存在。目前军队装备自动化、数字化的提高,除了传统的应激源外,高技术的军事装备对于官兵也形成了新的应激源,应激对于认知工效的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美国工程心理学家Wickens指出三里岛核电站核反应堆事故中,应激造成了控制室中值班人员的判断和绩效的下降。在美军护卫舰Vincennes击落伊朗民用飞机的事故中,应激也有类似的作用,美军认为他们遭到了军用飞机的袭击。1989年3月,Ontario 公司的Flight 363 从Dryden起飞时坠落燃烧,其直接原因是双翼的雪和冰。Helmreich 对事故进行了工效学分析,认为时间压力和其他的应激源导致机长做出了致命的除冰和起飞的决策[1],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在很多军事冲突中,军事人员有时错误地攻击自己人或者盟军。军事分析发现了很多原因,其中同认知有关的就是情境意识差(U.S. Army)、应激及焦虑。
1 基本理论
Hans Selye 是第一个完整提出应激定义的科学家。他在1983年指出,面对应激时有两种反应,一为特异的对特定应激源的反应;另一个是应激的普遍反应(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s, GAS)。并指出GAS包括三个阶段:警觉反应、抵抗、耗竭。随后有很多科学家就应激的生理及适应性反应进行了研究,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开始关注应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如Novaco所说,应激源对个体的要求及个体评估自己满足这些要求的资源上产生了不平衡,个体怀疑自己能否满足这些要求,是否具有迎接挑战的能力,从而可能产生了应激。
如图1所示,个体情况可能会影响应激反应,同样的应激源在不同的时间可能产生的应激反应不同,这就同个体的敏感情况有关,比如身体状况、可利用的资源等。个体特点有两方面的含义:个体应对不同应激的能力;个体对应激源可能后果的评估。个体性格[2]、一贯的行为方式、团体工作特点及支持状况都会影响个体应激反应。而其他因素则包括了环境因素等,而这并不是一定发生作用,有可能在这个应激源作用下发生作用,另一个应激源作用下不发生作用。在有机械的情况下,还包括机械的设计等,当机器存在工效学问题时,就有可能导致操作者的错误决策。人-机系统的任务中既包括认知方面也包括非认知方面。人们一般认为应激影响了操作中的认知成分。
2 应激对认知的影响
探讨应激对工作绩效影响的认知特征[8],有助于设计出容错性强的界面或者开发出能降低应激效应的对抗技术。
2.1 注意狭窄
应激情况下会出现知觉狭窄效应[3],这样不利于绩效,对于那些需要大量通道信息的任务影响更大。
2.2 注意分散
声音、温度的不适宜等各种原因都会引起注意分散,甚至一些应激只引起注意分散。
2.3 工作记忆损失
当被试(士兵)处在可知觉的应激环境中时,工作记忆容量[3]下降,从而引起问题解决中的认知困难,并且更多地对同工作记忆密切相关的情境意识产生影响。
2.4 固着于过去经验
多项研究[12]表明,在应激情况下,人们的创造性得分降低,人们容易固着于过去经验带来的策略。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线索上,并继续找支持该线索的新线索,形成固定的假设。
2.5 策略控制[4]
被试并不是对应激源本身而是对知觉到或理解的应激水平做出水平,因此,两个处于同样环境的人应激水平有可能是不同的。他们会选择各自特定的策略[5]:动员更多的资源,或消除应激源,或改变策略,或什么也不做。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室研究
在实验室研究中,将军事人员作为被试进行有关研究,主要包括认知功能、心理运动能力等。
3.2 事故分析
事故分析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重要的、灾难性事件的资料,努力重建可能导致或者和事故有关的条件,找到相关因素。在这个研究方法[6]中,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经验和理论背景,有可能带着自己的某些假设,专门找符合自己判断的资料,而忽略不支持自己判断的资料。 因此,应用该方法时,最好是几个人一起进行,并制定一套规则,使分析更为客观和准确。
在这个研究方法中,还涉及到了统计问题。例如,从以前类似事故中进行总结分析,就涉及到元分析的问题。例如,William分析了历年飞行事故问题后得出结论,这些事故中的认知原因中都有资源管理和导航问题。
进行事故分析研究[7]中,另一个问题是个体差异的问题。如果一个事故中,这个人的易感性就高于其他人,或者存在能力问题等,从分析这个事故中得到的结论就很难推广到其他人身上。
尽管人们应用事故分析的方法已有很多年,但是应激工效学家应用它还是近十年的事情,有关的研究论文还是比较少,在方法的应用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3.3 模拟
对于某些特定的任务,在模拟研究[8]中可以复制一些,但并不是全部的情境。例如,应用飞机模拟器,坦克模拟器进行训练等。这些都非常接近真实的情况。但是,应激的情况很难在模拟环境中实现。今后的研究应该考虑在模拟研究中加入应激的因素,军事人员能够在没有面对真实应激时感受到应激,其中认知的因素非常重要,而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应激。
目前应用的模拟技术包括:电影;角色扮演;竞争性游戏;军事演习等。
比较好的模拟是指能够让参加者和外界环境隔离,使他们能够在小环境中认知到自己的危险。因此,在模拟环境中如何使被试感受到这个小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这种想法:“这仅仅是游戏”,“我知道不会有任何真正的坏结果发生”等。
Armstrong回顾了很多有关角色扮演的研究,他尤其比较了由专家做出的预测和冲突情境下角色进行预测的正确性,基于角色扮演的预测的正确性更为正确。例如,竞争性游戏中的心理学研究也关注于应激和绩效。
目前有了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为真实地模拟现实环境及应激情况,更能够让被试产生真实的感受,从而能够很好地产生相应的心理感受。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该技术研究应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决策的每个过程。
3.4现场研究
目前有关现场研究的报告多集中在对情绪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上,由于现场研究中心理技术应用上的欠缺,以及很多报告没有公开,所以没有很多的文献参考。但是,随着生理技术的发展,使即时研究成为可能。例如,脑电、心电、呼吸频率、皮电等。在军事人员进行操作的同时连续记录生理指标的变化,从而研究其绩效的变化,并进一步可以研究其预警系统的开发,以及对抗措施的研究。
4 处理应激的方法
4.1 消除或减少应激源[14]
主要通过控制工作环境来达到目的,例如通过降低噪音、适宜温度、合理的倒班制度等消除或者减少某些应激源。
4.2 选拔能够对抗应激的人员
如图1所示,面对应激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9]。可能的原因是,他们有不同的能力或者对任务的熟悉程度不同。另外的原因可能在于,他们对这个应激情境的评估不同,他们有可能认为任务或者应激环境太难,而他们的能力不够应付,或者他们评估为了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努力不准确,因此他们的动机和决策不同造成了绩效的不同。
研究应激和认知绩效的科学家开始认识到,面对应激时人的表现不同,说明理解个体间差别是非常又重要的。但问题就在于我们怎样能够准确有效地预测每个人在给定情境中如何被应激影响。例如,在有关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研究中已经开始高耐压人员的选拔。人们认为,低焦虑特质、对于非一致性的追求、坚持、外向等同高耐压有关。也有研究者发现延迟数字回忆测验,可以预测人-机系统中人的压力水平。Reason发现,应激敏感性同简单的“日常认知失败问卷”成绩有很大的相关。
4.3 针对应激环境的训练[11]
在Keinan和Friedland的研究中,以以色列军人作为被试,要求他们在纸上找到随机分布的数字3。最后被试有3个任务来评估。前两个任务后,被试分别会有1.5 mA的电击在手指上,随后有一些不确定的任务和不确定的电击相联系,从而对被试产生压力。结果表明,一个混合训练可能会有效,也就是在放松状态下学习基本技能,在应激情况下过渡学习这些技能。因为应激情况下,人们学习速度会减慢,所以学习时间就会相应延长。至于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在训练中引进应激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4.4 详细说明任务
任务必须详细说明,任务的清晰程度在人-机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一些应激情况下,不清楚的任务或者步骤以及任务结果的不确定性会增加应激水平,导致绩效下降。
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有关研究都是在实验室中或者模拟情况下确定的任务,因此得到的结论没有考虑任务不清晰的情况,不具有普遍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将任务表述作为变量,研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4.5 战略性的应激反应
认知加工过程分为控制的和自动化的两种。同样对于应激的反应也可分为战略性的和反应式的两种。在战略性反应中,为了适应应激环境,个体能够进行详细的规划。例如,面对必须进行选择的时间压力时,决策者能够理智地选择决策过程,对于那些重要的信息给予更多的关注,并首先完成。决策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没有足够的时间考虑所有的细节,做结论时必定会忽略其中一些。对于一个应激源的反应式反应是应激者的自动反应,导致无法有效决策。
4.6 对抗应激的人-机系统研发
最后是关于人-机系统的研发,也就是在军事应激环境下,该机器仍然能够保证人们不出任何问题,准确完成任务。这就需要知道应激源是如何作用于个人及群体的[10]。尽管相关研究也很少,但上面已经讨论了有关应激如何作用于个人。有关军事应激对群体行为发生怎样影响的研究就更少了。因为,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研究中。
个体的反映是系统设计的关键。系统应该被设计成为能够对抗应激对人的影响。例如,应激可能使人的注意范围变窄、思维广度变小,只考虑单一的可能性。一个特殊设计的系统就应迫使使用者考虑所有可能的原因,或者能够提供这样的事例。
每个人在面临应激时,都会出现上述问题,但是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称群体思维(group thinking)。这种系统就应该设计为在应激情况下,能够输入不同人的想法并且能够整合,提出最优方案。但也有研究表明,这样的设计更多的成为了一个阻碍,而不是帮助。后来的研究[15]表明,群体互相之间的阻碍作用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有关军事应激和认知的研究非常少,目前关于军事应激如何影响群体认知,及最后影响工效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如何在人-机系统中考虑群体认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5 总结
随着高技术、自动化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军事人员在人-机系统中面临的应激也越来越多,其中更多的是有关认知方面[16]。因此,对于应激和认知工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引起了研究界的广泛兴趣。
本文回顾了应激的基本理论、军事应激和认知关系的研究技术、减少应激对认知影响的可能方法。其中在研究方法中重点是对已有事故的分析,竞争性游戏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减少应激对认知不良影响的方法中值得注意的是:对抗应激人员的选拔、对人员的训练和能够对抗应激的人-机系统的开发。
在未来的有关军事应激和认知工效的研究依然是军事心理学家、工程心理学家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 Driskell J E, Salas E. Group decision making under str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1, 76: 473~478
[2] Allred K D, Smith T W. The hardy personality: cognitive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evaluative threa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9, 56: 257~266
[3] Baddeley A D. Selective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in dangerous environment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72, 63: 537~546
[4] Ben Zur H, Breznitz S J. The effect of time pressure on risky choice behavior. Acta Psychologica, 1981, 47: 89~104
[5] Broadbent D E. Differenc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stress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63, 15: 205~211
[6] Christianson S A. Emotional stress and eyewitness memory: a critical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2, 112: 284~309
[7] Erlbaum N J. Aftereffects of stress on human performance and social behavior: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theor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0, 88: 82~108
[8] Lieberman H R, Bathalon G P, Falco C M, et al. Severe decrements in cognition function and mood induced by sleep loss, heat,dehydration, and undernutrition during simulated combat. Biol Psychiatry, 2005, 57: 422~429
[9] Benight C C, Bandura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posttraumatic recovery: the role of perceived self-efficacy. Behav Res Ther, 2004, 42: 1129~1148
[10] Huang G D, Feuerstein M, Kop W J, et al. Individual and combined impacts of biomechanical and work organization factors in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 Am J Ind Med, 2003, 43: 495~506
[11] Hartmann E, Sunde T, Kristensen W, et al. Psychological measures as predictors of military training performance. J Pers Assess, 2003, 80: 87~98
[12] David A S, Farrin L, Hull L, et al. Cognitive functioning and disturbances of mood in UK veterans of the Persian Gulf War: a comparative study. Psychol Med, 2002, 32: 1357~1370
[13] Lieberman H R, Tharion W J, Shukitt-Hale B, et al. Effects of caffeine, sleep loss, and stress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mood during U.S. Navy SEAL training. Sea-Air-Land. Psychopharmacology, 2002, 164: 250~261
[14] Morgan C A, Wang S, Rasmusson A, et al. Relationship among plasma cortisol, catecholamines, neuropeptide Y, and human performance during exposure to uncontrollable stress. Psychosom Med, 2001, 63: 412~422
[15] Amos D, Hansen R, Lau WM, et al. Physiological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of soldiers conducting routine patrol and reconnaissance operations in the tropics. Mil Med, 2000, 165: 961~966
[16] Nisenbaum R, Barrett D H, Reyes M, et al. Deployment stressors and a chronic multisymptom illness among Gulf War veterans. J Nerv Ment Dis, 2000, 188: 259~266
Cognitive Ergonomical Study about Military Stress
Song Guoping
(Lab of Ergonomics Psychology,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Military Hospital 467, Shijiazhuang 0508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