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多媒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17:58

序论:在您撰写多媒体语文教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多媒体语文教学论文

第1篇

一、激活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场

我们应当认识到:教室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学生掌握知识表现为自身内在的学习需,“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赫尔巴特语)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兴趣作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多媒体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心理场。

1、形象感知,使学生受到“情”的诱导.

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为手段,达到教育、启智的目的。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如第十册《丰碑》,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揭题后,教师提问:丰碑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接着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第三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导入第七节的学习,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军需处长的表情、动作、穿着等,使学生了解军需处长是被严寒冻死的。接着,教师通过富有感情的范读,引导学生思考: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冻死的?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军需处长的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他的这种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大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视觉上的差别,使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产生“情”的冲动。

2、模拟过程,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

模拟,即写真。通过程序设计,模拟过程,达到真的目的,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的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第十册《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它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模拟过程,视听结合,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词语理解更为深刻透彻。模拟过程,还能使课文重点理解更为方便。例如:《飞夺泸定桥》另一重点段“抢时间”的教学中,教师即可运用多媒体模拟敌我双方抢时间的经过,使学生很快就能了解重点,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3、创设情境,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语)说明“境”与“情”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1)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本身就是情与境的结晶。以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情性课文的有效途径。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理解人民对总理的一片深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学开始,可用多媒体放一小段哀乐,问学生:听了有何感受?(难过、悲伤)师:你们知道吗?总理逝世的那天,举国悲哀,山河同泣,其悲壮如失去亲人,是什么原因使人民如此爱戴总理呢?以音乐渲染情境,直接而有效。

(2)以画面再现情境

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可爱,在欣赏了太空所见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蓝白交错,美丽极了后,教师可说:让我们再到地面上,我们的身边去看看吧。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地球多美呀!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乱砍乱筏,山上一片荒芜,到哪里去寻找绿色?

展现美的画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展现丑的情景,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二、点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1、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

美国教育家德加?戴尔认为,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化静为动,化虚为实

第2篇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对学生来讲大多是延续一些相对传统但是又相对陌生的知识,课堂教学时,老师们会发现学生往往对课堂内容有些茫然,这些茫然大多是由于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这时如果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课文写作背景,又能升华学生对文章的深入领悟。比如,在《民族英雄戚继光》一文的学习中,讲述的是在明朝嘉靖皇帝时位于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常年遭受日本海盗的侵扰,忠臣奉命整肃军纪抗击倭寇,戚继光智勇双全作战英勇最终消除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隐患。如果这时恰到好处地将他的生平采用多媒体教学呈现在学生面前,势必会有助于学生们深刻的感知课文的时代背景与戚继光保家卫国的忠贞人生态度。又如,我们在学习《火烧云》这一课时,打开电脑让学生可以直接搜索到《火烧云》的教学资料,火烧云的图片资料、文字解说一目了然。这样使学生轻松快捷地感知了课文意境,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同时,在老师先前给出的阅读指导提纲的引导下,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完成上网查询,自行阅读文本,从中发现与质疑,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这种自由和独立的学习能力,不仅形成新的知识建构,而且良好的自学和预习能力会受用终身。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时才会有主动学习的心劲。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创设情境课堂。这种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最终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的提升。在讲解神话故事《三借芭蕉扇》一课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经典的《三借芭蕉扇》的动画片片段将孙悟空机智勇敢、敢于斗争、不畏艰难的性格呈现在学生面前,之后配合老师的分析与讲解,毫无疑问这将会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积极性。又如,在写字教学时,我们运用多媒体制作卡通动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写字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时,我们先让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字的关键笔画和特征,对笔画的长与短、粗与细、轻与重,以及起笔、收笔的要点等,都看得一清二楚。这是除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以外的任何教学设备都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三、突出难点,降低学习坡度

教学过程中帮助孩子们把握重难点,消除思维障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了知识重难点,使学生们处于一种积极探寻的学习状态是至关重要的。此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的课堂教学中,过去的课堂模式对于从小蝌蚪到青蛙这段生物转化历程的描述对学生们来讲比较难以理解,这时候采用多媒体形象而生动的播放小蝌蚪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一非常直观的画面,将会有助于学生们对课堂教学中难点与重点的学习与理解。又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弄清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中比喻的巧妙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老师运用多媒体强大的展示功能,在大屏幕展示不同形态的云与天气的画面,就显得非常直观和具体了。

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当前制约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课本上的例子有限,不能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面,使得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强。毫无疑问这时恰到好处的采用多媒体技术将会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借助多媒体视频教学信息的帮助,升华了教学。比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植物妈妈有办法》题材的动画片视频,把课堂营造为一个课文中的时空景象,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氛围当中再去了解植物传播种子,必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

第3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转化为学习行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落实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注意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课堂导入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特别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各种手段来促使导入环节的多彩,使课堂导入一下子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新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上,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多媒体教学符合初中阶段学生感性思维活跃,而理性思维相对不足的特点。它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材料,能把无形化为有形,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生动形象的知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课堂导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讲授《木兰诗》这一课时,由于人物历史相隔久远,因此,在课前我利用互联网查找关于花木片的各种资料,如图片资料、影视资料等,并通过多媒体制成了优美的课件。这样,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到太陌生。通过欣赏关于花木兰的相关视频资料,学生能在动态的画面中,以一种直观感性的形式切实感受到花木兰的英勇和柔美,体会到了作者对木兰的赞美。这样,通过这样的导入环节,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个体体验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所选内容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文章,对于学生思想的提升、情感体验有着巨大的作用,而且语言优美,仔细研读,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感。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认识一些生僻字、学习一些语法知识、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中心意思。初中语文教学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文章文字的了解,进一步领会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的情感,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真正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看成是具有思想和见解的独立个体。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价值判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产生各自的情感体现,达到对文章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这样才能转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单纯采取一种语言描述,简单学习一些语法、生僻字,单纯剖析文章段落的简单处理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教学环节的需要设置一些情境体验,使学生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中体会到作者描写的意境,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平白枯燥的叙述的弊端,为学生营造一种符合文章内容的氛围,将学生带入文本中描述的具体情境之中,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更深层次的解读文本内容,从而获得个性体验。

三、多媒体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教育的迫切任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摆脱传统的以教师枯燥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创造各种情景,通过学生的探究、讨论、调查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大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克服传统的课堂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局限性。它可以通过搜集到的图像资料,以一种动态的、感性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上,突破时空限制,给学生创造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在这种空间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语文学科固有的特点也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语文教材中的优美作品,作者通过文字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本身也蕴含了一些优美的意境,使学生能根据文字描述去想象蕴藏在其后的意境。

第4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语文教学还只是停留在课本、板书以及挂图等形式上,而且课堂中许多精彩的教学内容只能依靠教师的言语描述呈现出来,对于好奇心强并喜好新奇事物的小学生来说,这种方式会大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集画面、图片、声音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会大大的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巧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真实的形象展现给学生,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上《小猫钓鱼》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动画将此故事展示出来,给学生以真实情景,这样,在播放过程中,学生会因动画片而集中注意力,对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会更感兴趣,此时教师只要适时的进行深入提问并进行适当点拨,学生们就会畅所欲言,从而各种教学难题会迎刃而解。由此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是何等重要。

2.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受其局限性,而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要,进而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优点在于,多媒体可以将静态的图像动态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形象具体化,大大的加强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得以迎刃而解。例如,在学习生字生词时,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准确的记住生字生词,不可能一遍遍的进行书写来教授,这时如果可以通过视频播放或是借助投影仪,将每个生子的笔画跟笔顺清晰的展现出来,如果一遍记不住可以进行回放,大大增加了学生记忆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

3.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工具,比如,投影仪、电子白板、摄像机等等,将音乐、图像等演变成合适的教学情境,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在头脑中留下具体、直观、深刻的印象。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现实的逼真展示,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起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学生在持久的观察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产生联想,提高表现力。例如,在进行作文写作《家乡的变化》时,教师可将多个“家乡”的画面通过图片并配轻缓音乐的形式或是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来回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学生创造性的开发,从而能够写出赋有极强家乡气息的文章来。由此可以看出,多媒体这一直观的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锻炼,使创造的翅膀羽毛日渐丰满。

4.突显备课的艺术性

在语文教学中,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传统备课上,大部分语文教师的备课内容,比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解决等,大都以文字来呈现,这样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而利用多媒体中的电子备课能够在内容以及方式上大大的超越传统备课,因为,它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前必须要有基本的教材分析与设计,并根据教学要求来搜集与本节课或本单元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图片资料等,将这些搜集到的各种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总,这样使备课的内容得以丰满充实,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

二、总结

第5篇

【关键词】激趣;动情;促想

随着科技的发展,语文课堂也加入了新的技术——多媒体,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加入使语文教学更加的生动有趣。多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集合了视觉和听觉为一体,为课堂带来了许多便利。多媒体制作的课件不仅具有生动的画面,还拥有悦耳的声音,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课堂的氛围和效果,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认为兴趣是创设快乐课堂的重要途径。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那么兴趣怎么培养呢?自从多媒体技术进入到语文课堂后,就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课时,我就通过多媒体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这篇课文主要的目标是学习顽强精神,了解渡江的意义。课文描写的内容与当代中学生的生活距离太过遥远,如果单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是无法体会到的顽强精神的,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况,借助多媒体将渡江的影像展示出来,结合适当的音乐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的崇敬感,当学生的情感投入进去之后,学习的兴趣就油然而生了。借助多媒体技术,使这节语文课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学生们在观看屏幕的过程中,生动的画面带给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去学习和理解,进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营造氛围,酝酿以情动情

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是滋养学生心灵的重要因素,虽然文字和语言也是激感的重要方式,但是和多媒体技术比起来还是比较缺乏优势的。多媒体技术的影像功能可以营造出浓厚的氛围,非常有利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也能够很好的陶冶学生的品德。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将枯燥无味的语言形象化,还可以将课文的内容通过课件设计出生动直接的画面,在演示中有效的营造出学习的氛围,直接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发生。。例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一课是柳宗元所写的游记之一,在教学中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描写的景色制作出音、像、画结合为一体的课件。在课件的引导下,学生仿佛进入到一个真实的景象之中。当学生透过大屏幕看到与课文描写的景物时,结合优美的音乐,顿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就可以直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掌握借景抒情的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只能听教师用语言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描述,这种教学形式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局面,生动有趣的视觉画面配合悦耳的音乐,使学生对所课文描写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见多媒体课件是将学生带入情境的桥梁,多媒体营造出来的氛围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的浓厚,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文的情感,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形成以情动情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开阔视野,促进思维发展

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有游记、有战争、有散文、有诗歌等,每一种文体又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在现实教学个过程中,教材与学生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距离的,教师无法将文本的特点都一一展示给学生,这种距离通过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多媒体技术结合互联网技术可以将遥远的事物呈现在眼前,生动的形象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巧妙的使用多媒体可以有效的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荔枝蜜》一课,作者通过描写蜜蜂的勤劳来传递自己对蜜蜂的情感变化,在教学中我就利用多媒体对蜜蜂劳作的动作进行演示,同时通过课件将蜜蜂采集荔枝蜜的场景展示出来。在多媒体的优势帮助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最大化的发展。当小蜜蜂在飞来飞去的的情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些蜜蜂在飞来飞去采蜜的时候,它们会对荔枝说什么呢?”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学生的想象力有了一定的依据,结合蜜蜂舞动的声音,学生的思维就仿佛插上了翅膀,自由的翱翔。多媒体营造的情境对于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而课堂的魅力在多媒体的加入下也会丰富起来。虽然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内容,但是许多学生的的思维还是无法自由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氛围,借助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的效果和立体的画面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功能,能表现出语文独特的魅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个人无法做到的教学形式,而多媒体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可见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钱敏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宇.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J].中外教学研究,2003.

第6篇

在对学生探究欲望激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来进行,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来让学生积极地和教师进行互动,使所提出的问题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又能通过和教师的交流来把学习的掌握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能让学生通过思考来对知识获得更深的理解,但是要体现学生作为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在增加他们对知识探究语文的同时,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让他们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中来完成课文重难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在语文学习中的自学能力。

(一)调节课堂学习氛围

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学习环境的调节,压抑的学习环境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时,就要进行课堂氛围的调节。用温柔的话语来对待学生,用鼓励的眼神和赞赏的微笑来和学生进行无声的交流和沟通,让他们在获得肯定的过程中不断努力。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设计,可以进行如下问题情境的设计来吸引学生的兴趣: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7篇

1.多媒体教学目的认识不清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本不考虑学科本身的实际特点,将课件制作的色彩比较艳丽,图文的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并且还弄上各种各样的声音效果,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之间的连续性,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还有的教授数学与物理的教师,也将公式推理过程与证明的过程,使用多媒体来呈现,使用多媒体来表现一些抽象的符号,并不是多媒体的优势,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主体地位被忽略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之中,将教学方式只是简单从黑板与粉笔的组合,变成了电脑与键盘的组合,角色变成了操作员,学生被动的跟着计算机学习,听老师讲课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看课,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书写速度赶不上教师翻页的速度,没有充足的时间来作课堂笔记,这样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印象不会深刻。多媒体教学其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很好的交互性,能够有效的避免像电影那样那样单一性顺序播放,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将其转变成为多个分支,并且能够形成超级链接的形式做成适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但是有些教师虽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仍旧采取播放电影的形式,一个接着一个去呈现,这样机械的播放,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显然,并没有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不利于教学的展开。

二、提高多媒体教学效率的措施

1.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目的

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多媒体的使用要从学科实际出发,并且还要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明确实验教学、计算机教学与英语教学等课程适合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而另外一些课程,比如数学与物理等需要重点对公式进行推理和证明的,去表现抽象性的符号的,这实际上不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如果过度使用的话,会分散学生课堂注意力,不能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也不能获得理想效果。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的内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分析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分析出需要讲解的重点与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哪个地方使用多媒体,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明确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所涵盖的范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等,在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2.将学生摆在学习主体地位

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要注意能够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相长,教师注意在课件上设置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其作出判断与评价,及时提供相应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进行相关科目的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起主导性的作用,并且注意把握好讲课的进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把我好讲课的时间与节奏,在对课件进行播放的过程时,要和具体的讲课速度基本一致。教师要和学生之间开展交流,注意师生之间的交互性,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虽然多媒体属于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但还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够取代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