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17:53

序论:在您撰写保护环境地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

第1篇

要想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更好的保护环境,首要的在施工前确定环境保护的目标,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维持植被的现状,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积极开展尘、毒、噪音的治理,合理的排放生活废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施工之前,施工部门需要建立一个项目经理领导、生产经理管理、各部门参与的环境保护体系。工程管理部门需要提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解决环境污染相关的技术问题,实施和监督其他部门对环境保护的工作,减少项目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质量安全部门需要实时监督各部门环保工作的落实,阻止和纠正不符合规定的施工工作;其他部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部门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的培训和考核,避免环境污染事故的产生。

2环境保护措施

2.1保护空气质量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降低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工程开挖施工中,尽量采取凿裂法施工方式,降低产尘率;钻机安装除尘装置,减少粉尘;凿裂和钻孔施工尽量采取湿法作业。二是水泥、粉煤灰的防泄漏措施,在水泥、粉煤灰的装卸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所有的出口配置袋式过滤器,并定期检查。三是混凝土搅拌防尘措施,混凝土拌合装置安装除尘器,在生产过程中,除尘装置同时运行。四是机械车辆的使用中,注意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五是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使用无铅汽油等优质燃料,尽量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六是采取一切措施防止车辆运输中砂石、混凝土、石渣等的散落,安排专人及时清扫;晴天洒水除尘,道路每天洒水不少于4次,施工现场不少于2次。七是禁止在施工区内燃烧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质。

2.2水质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这些生活废水会对施工环境和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关于水质的保护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一是砂石和混凝土产生的废水经过沉淀和干化处理之后再排放,将经过沉淀处理后的二级废水收集起来重复利用,沉淀池中积累的沉淀经过干化处理之后运往附近的渣场。二是对机械设备产生的含油废水,收集之后进行去油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方可进行排放或者二次处理。三是生活污水的处理,生活污水应先经过化粪池发酵杀菌,再由专用管道排放到无危害水域。四是在施工现场设置排水沟、沉沙池,防止泥沙、煤渣进入河流,污染环境。

2.3噪音控制

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建设中一般使用的都是大型设备,这些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极大的噪音,形成噪音污染。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降低相关噪音,防止噪音污染。一是,选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施工机械。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在施工之前,对设备进行噪音检测,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进行检修或调换,直至达到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降低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二是加强运输噪音的控制和管理。在交通运输期间,限制车速,禁止高音鸣笛。三是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隔音降噪。使混凝土和砂石搅拌机工作的位置,尽量远离居民区。如高压机等高噪音设备尽量安排在室内或洞内作业。

2.4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

施工废渣和生活垃圾应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按设计和合同文件送至指定的弃渣场。一是按照标准将弃渣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场要进行表土剥离,并将剥离的表土合理的堆埋。二是规划渣场地表的排水系统。确保渣场边缘层的稳定,禁止将固定废弃物随意倒入河中,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施工后期对渣场坡面和顶面的整治,是场地平顺,进行复耕或覆土绿化。三是保持施工和生活区的卫生环境。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垃圾储存设施,定期将垃圾送往垃圾场。

3结语

第2篇

1)地质环境背景。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中部,地层自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上第三系(N)、第四系(Q)地层。井田地质构造简单,褶皱、断层、裂隙构造均不发育。主要充水水源为奥灰水及采空区积水,充水通道主要为导水裂隙带、构造及封孔质量不佳的钻孔等。该煤矿主采4号煤层,其直接顶板泥岩为软弱岩石,稳定性差。

2)井田土地类型及植被。根据中阳县国土资源局2011年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井田内土地类型为:旱地、其他园地、有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铁路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田坎、裸地、采矿用地、村庄。植被类型为:乔木以油松、侧柏、杨树、刺槐等为主,灌木以荆条、酸枣、胡枝子、蔷薇、刺梅等落叶阔叶灌木为主,草类以白羊草、黄背草、苜蓿等蒿类为主。阴坡植被覆盖率高于阳坡,自然植被覆盖率45%,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区域植被类型属山地中生落叶阔叶灌丛区,群落结构为:林地植被、草地植被、农田植被、路际植被四种类型。当地乡土树(草)种主要以油松和刺槐等人工林为主;适生草本植物:白羊草、沙打旺、羊胡子、荆条;适生灌木植物:柠条、胡枝子、连翘、紫穗槐等。

2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

1)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及滑坡等,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地面塌陷并不明显,这与开采规模较小、开采方式落后、回采率低有关;荒坡上的地面蹋陷,因形成时间长、受雨水冲刷和自然风化、加之自然植被覆盖,也不易辨认。调查中发现4个较典型的滑坡,均为土质滑坡。随着矿山大面积的开采,区内会形成大面积的地面塌陷及滑坡,因此生产中应加强对地面塌陷及滑坡的监测和防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该矿目前建设项目主要有:矿井主副井工业场地、行政办公建筑、生活福利建筑、排矸场地等。场地修建时分台阶整平,有较大量的挖填方工程,排矸场目前有少量煤矸石,对地形地貌景观造成较重不良影。

3)土地资源的破坏。该矿目前土地类型主要为:旱地、林地、草地、村庄、采矿用地等,土地面积共581.99hm2。该矿主副井工业场地占用土地类型为采矿用地,排矸场占用土地类型为林地和草地,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较轻。

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方法对策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这是该矿主要的对策之一,规划应重视地面塌陷及滑坡等的恢复治理,要充填塌陷裂缝及治理已有滑坡,使矿山服务年限期满后,地质环境得到很好的恢复。淤地面塌陷治理工程:首先沿着地表塌陷裂缝剥离表土,剥离宽度为裂缝两侧各0.3耀0.5m,剥离土层就近堆放在裂缝两侧;然后充填裂缝、平整土地,当充填高度距地表1m左右时,应开始用木杆做第一次捣实,然后每充填40cm左右捣实一次,直到略低于原地表,再将之前剥离的表土赋予其上。塌陷坑、裂缝较小时,就近取土填埋、整平,保证其自然排水通畅。于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方法主要是对滑坡体上部进行减荷卸载,在滑坡体后缘修建排水沟,并进行防渗处理。

2)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治理工程。矿山服务年限期满后,对排矸场内矸石进行清运,对风井工业场地进行拆除、并覆土恢复土地功能。据粗略估算,种植杨树按1500株/hm2,覆土约8000m3,补种杨树约2000株。

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主要是对地面塌陷、崩塌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破坏等进行监测。监测方法为对地形地貌景观进行人工现场调查,现场测量监测;对采矿引发的地面沉降观测,采取布置地面沉降观测站进行长期观测。

4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有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具体规定了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以及相互关系,核心部分是关于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的职权分配以及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等问题。一些西方学者在对环境管理体制问题进行讨论时,往往会把公众参与的问题考虑进去。他们认为,在环境管理体制的结构关系中,除政府的行为之外,还有社会利益团体和管理行为人,它们都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事业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化程度,企业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较长时间以来,我们所说的环境管理体制仅指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而公众的监督和参与则被视为是外部作用机制,一般不纳入进来。

一、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由地方政府通过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来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这一体制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这种管理体制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较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也比较晚,正处在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管理手段较为薄弱、环境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转轨时期,因此该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力。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大体上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即中央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人员充足、技术设备好,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比较强;相对中央管理机构来说,各地方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越往下数量越少、规模越小、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越弱。就拿我国的县级环境保护部门来说,它的技术人员编制较少,但实际工作人员的数量却严重超编,大多数人员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机构改革中被分流到了环境保护部门,同时又没有较好的方法对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环境保护部门的技术设备配置也比较落后,缺乏基本的监测手段,不能有效地对排污总量和违法排污现象进行监测,有些甚至还需要将监测项目送到市一级部门进行分析。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监管人员在现场进行执法主要依靠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已有的工作经验,这样及时取证就有一定的困难。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与通信工具,一旦发生违法排污现象很难及时到达现场,从而做出快速应急反应[1]。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环境管理体制,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行为差异。

中央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把保护环境上升到了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由地区间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所带来的外溢效应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都意味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就比较复杂,因为环境本身具有外溢性和跨区域性等特点,该地区对环境问题加大投入进行治理,可能得到收益的并不是该地区而是邻近的其他地区,这样就使得一些地区忽视环境保护而片面地只追求经济效益。在发展与环境的目标选择上,地方的目标函数与中央存在差异。中央政府强调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而地方政府的目标则明显偏重于局部、眼前的经济发展。在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与实施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着“讨价还价”和“对抗”的倾向。地方政府在落实环境管理的具体政策时,会与中央政府的要求产生一些矛盾与冲突,而地方政府则会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信息优势,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自身利益的损失[2]。所以,在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一定的行为差异。有学者认为,从环境保护的纵向管理上来看,我国是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只对本级政府负责,在环境保护机构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只是一种业务指导关系,上级对下级缺乏应有的制约力,执法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3]。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也不相同,因此,在资金投入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地区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而有些地区则投入较少。这种现象必然造成地区之间环境管理力度上的不均衡,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导致一些原来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向不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看齐,减少资金投入。即使某些地方政府一些有远见的官员真的下大力气治理本地区的环境,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我们也很难全面衡量其治理环境的业绩,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二)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在设置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全国有不少环境保护部门,特别是县级环境保护部门仍挂靠在城市建设系统上,仅属于城市建设系统的一个部门,这种现象给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城市建设往往引发一定的环境问题,而作为城市建设系统内的机构自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环境监管难免会流于形式。因为没有独立的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问题也都难以保障。有些地区环境保护部门内的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或者根本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而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反映在机构的设置上,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都应该进行强化,不能侧重于任何一方。有些自然保护任务非常繁重的资源或农业大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有的省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但力量薄弱。在一些县和农村,环境和自然保护工作仍然很繁重,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编制则远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甚至还有些地方出现了没有人管理这方面的工作的情况。

(三)行政区划的地方环境管理体制,不利于跨区域环境问题的协调。

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区域性,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其他地区,往往会超越行政区划的边界,不受行政辖区界限的限制,如酸雨污染、流域水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等问题,都具有跨行政区域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设置相应的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同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流域环境保护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还很不够。虽然在几个大的流域建立起了水资源保护委员会,但从隶属关系、职责、权限的配置和法律地位上来看,该类机构并非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环境管理体制,地方环境保护局隶属于地方政府,这就使得一个有机的整体被这种体制分层切块,个别地区为谋求经济的发展而不惜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以及阻碍环境管理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跨区域执法难度比较大[4]。

(四)中央政府监督乏力,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也就是说,环境质量的好坏,地方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但相关法律既没有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如何履行其责任,如何保证其履行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不履行职责应承担何种责任[5]。在经济增长水平仍然是衡量和反映各级政府和领导政绩的主要标准的情况下,考核干部实行的是自上而下、以GDP增长为依据的体系。在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时,各种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仍然是重要的内容,尤其是GDP的增长,把本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企业规模、招商引资情况等作为衡量政绩的硬性指标,而对于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党的建设等方面则没有硬性要求。这种考核体制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热情,挫伤了地方提供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积极性。“这就促使一些地方将完成经济指标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GDP增长才是硬道理,不顾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盲目上项目,搞投资,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6]。地方政府中的部分领导从个人和本地区的短期经济利益出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甚至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错误认为要大力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就会阻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政绩目标的实现,甚至出现干扰环境执法行为,明目张胆地保护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地方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下,一些企业采取暴力手段阻止环境执法,甚至抗法。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是否依法履行对本辖区环境保护质量负责的义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仍然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实现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思路。

(一)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部门职能。

国家应将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由微观管理转为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指导和服务,转变工作理念,由单纯的管理转为真正的为基层和企业服务。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总局在宏观决策管理方面的职能,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的关系,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行政运行规范。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运用必要集中和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标准等的制定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又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根据各个地区发展存在的差异,环境标准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而对于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的处理权限都应该集中到中央,将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的处理权限放到地方,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问题其处理权限应该放到中央,而环境保护合作项目则可以放到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在工作中所起到的只是引导或指导的作用。

(二)加强人员和机构方面的建设。

精简机构主要针对的是非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而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不但不能精简,反而要不断加强。从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在对其他国家机构进行精简的情况下,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机构应该不断加强。因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只注重发展经济,对于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环境污染欠账较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但环境的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现有的生态环境可能还会进一步不断恶化,在将来的20年甚至30年里,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能仍然不会有明显好转,所以,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环境保护。

(三)健全环境保护跨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机制。

环境保护政策离不开部门发展政策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而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职能。要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纳入统计指标,使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建立国民经济绿色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而且也要有环境指标、人文指标,用这些指标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地区、单位和干部的业绩。要改变不平衡的管理体制,形成综合权力机构,就需要顺应政府机构改革的潮流,通过计划、预测,综合考虑潜在影响因素,协调各部门间综合处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问题,加强跨部门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存在一定的矛盾,健全环境保护的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制度就显得尤为紧迫。

参考文献:

[1]胡双发,王国平。政府环境管理模式与农村环境保护的不兼容性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8,(5):91-96.

[2]邓志强,罗新星。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J].管理探索,2007,(5):19-21.

[3]游霞。环境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58-59.

[4]孙志燕,高世楫。环境政策存在的若干问题与调整思路[N].学习时报,2007,(11).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地下水节能汲取,废水循环利用系统,设计

 

1 研制背景

根据联合国关于一个国家如果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来看,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3,是众所周知的贫水国家。

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便是一些国家的人民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现在发展中国家有10亿人喝不上淡水,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人死于因饮用脏水或污染水引起的疾病。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世界许多地区,隐伏着国与国之间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的危机。

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严重干旱已经造成全省742万人、4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云南各灾区采取凭票供水、筑坝蓄水、组织运水等措施保障灾区民众用水。目前山东省正在遭受500年一遇的大旱环境保护论文,不能水浇的麦苗

没有水,一切生命都将枯萎。为了生存,有人往返远方艰难背水,为了生存,有人向地下执着地掘进,……就让你我从眼前的节水开始吧。千万别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颗水滴!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开始面临能源短缺的严峻考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加油站经常人满为患,车主苦等几个小时仍加不上油的例子经常见诸报端;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夏季用电高峰时段的拉闸限电措施每每使人们不得不沉浸在滚滚热浪之中;煤、电、油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已刻不容缓。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为此,我们设计了地下水节能汲取系统及废水循环利用系统,以节约能源,节省水源。

2 设计方案

本方案包括地下水节能汲取和废水循环利用两个部分、系统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地下水节能汲取及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示意图

2.1 地下水节能汲取系统

地下水节能汲取装置主要有潜水泵、变频器、控制器、管网中的压力传感器、止回阀等组成。系统根据管网中压力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由控制器控制变频器改变潜水泵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水泵流量,保持管网中水压的恒定。

2.2 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改变传统的废水直接进入下水道模式,增设废水接收装置,废水接收装置设计成两个出水口,将洗澡、洗手、洗菜、洗衣服等的污染较轻用水储存,利用这些废水冲刷厕所等。而污染较重或者不适宜再利用的水经过污水处理装置后直接进入下水道。

3 理论设计计算

水泵是按工频运行设计的环境保护论文,同步转速为,其中磁极对数P在厂家制造出来时已经是固定的,只有通过改变频率f来改变转速n。通过变频技术来改变补水泵的流量。水泵的特点是其负载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其轴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

(1)

(2)

(3)

式中n0为基准(额定)转速;n为运行转速;Q0为n0时的流量;H0为n0时的扬程;H为n时的扬程;P0为n0时的功率;P为n时的功率。

但是对于实际的泵负载,通常存在一个与高低差有关的实际扬程,在进行变频调速运行时必须注意。

(1)使用变频器以后,水泵电机工作电流从30A下降到15―25A,电机温升明显下降,同时减少了机械磨损,维修量工作量也大大减少。

(2)保护功能可靠,可实现循环变频电机软启动,具有短路保护、过流保护功能,工作稳定可靠,大大延长了水泵电机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安全生产。

(3)节能效果明显,节能效益可观。以一台10KW 的电机为例,一年可节电2.5万Kwh,节省电费(以0.6元/Kwh计)可达1.5万元。

(4)按照每人每月生活用水3立方米,其中50%的生活用水可以循环利用计算,每人每年可以节约用水18立方米,数以亿计的城市人口可以节约的水资源将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数字。

4 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地下水节能汲取系统管网上装设压力传感器随时检测压力的变化,并将检测到的模拟信号送入汲水系统与给定压力比较、处理。当管网中用水量大环境保护论文,管网压力降低时,水压信号传给控制器,变频器立即将频率提高,潜水泵电机转速加快,水泵流量增大,管网中压力随即升高;用水量较小时电机低速运转,水泵流量较小;当管网中没有用水时或者用水量很小,管网中水的压力没有变换或者变化较小时,变频电机停止运转。也就是说本系统能根据管网中用水量的大小,变频电机自动调节转速高低,控制水泵流量大小,以节约电能。

废水循环利用系统主要增加了一个废水接收装置,废水接受装置剖视图如图4所示。

第5篇

【论文关键词】中学地理;环境地理;教学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

1. 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这一维度,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2. 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发生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的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找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考虑,联系我国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通过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同时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3. 利用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释有关气候问题的时候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大家都能比较顺利的解决世界上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问题。但是大家似乎有意回避一个地区——副热带大陆东岸。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把副热带大陆圈了出来,并向同学质疑(此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经过讨论,对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解释,但对东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断,至于为什么不同还不能正确分析。这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了刚才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设——地理模型,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实际地球表面的问题,怎么办?同学们根据先前研究的经验,想到了把地理模型还原成实际大陆,即把先前的假设推翻,考虑地表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所以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并不成带状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接下来很顺利的进入了季风环流的研究、学习。 

4. 搞好环境地理教育的措施

环境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各部门的综合性学科。在中小学开展这一科目困难很大,目前只能把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渗透到各门相关的课程中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的教材中一些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没有从环境的角度去阐述、深化,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笔者认为,中学地理课搞好环境教育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备课是要注意发掘教材中直接与间接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要讲清楚自然环境的概念,还要讲解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对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学生更具体地理解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的关系,明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地理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起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比如,蝙蝠是扑捉蚊子的能手,在英国它已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英国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扑杀蝙蝠,保护蝙蝠巢穴。违者罚款1000英镑。这就是有名的蝙蝠法律。当今之世,各国都在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然而人们依旧以传统的“消费心理”对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往往效果不佳。

第6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反思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教师必须接受并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首位。高中地理教育的关键不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地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

1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我国中学地理教学逐渐向国际化趋势靠拢。但目前教学主流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机械记忆为主、以书本内容为主。地理教师始终是地理讲台的“主宰”,课堂活动的90%时间是教师讲解,而学生处于“你讲我记”的境地,地理学习偏重于结论的掌握而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结论的获得的认知策略实施过程,偏重于知识的积累而忽视能力、精神、方法、态度的培养,不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过分拘泥于课本知识,甚至对过时的事实材料与育疑问的地理结论也“照单全收”,注重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操作性、实践性知识的学习。

2如何改进地理教学

2.1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且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赞赏每一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革除一切不平等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

2.2丰富教学内容。 地理要体现这一学科的特点和内容,着力体现其内容的开放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活动课,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再仅仅让学生简单地到课本上寻找答案,而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不再把目光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和狭小的课堂之上,而是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和更美好的大自然。在制定活动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到活动内容的乡土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教师应依据教学目的、学生特点,并根据地方自然环境的典型特点,当地突出的人与环境存在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根据学习内容的进度来确定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该切合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的观察与实践。例如让学生调查本地的某一条河流,以水位变化、含沙情况、有无冰期、侵蚀和沉积的作用与形态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这类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感性材料,更重要的是提高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创造和实践能力。

2.3进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多种多样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掌握,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强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指导学生向权威挑战,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思想,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再思考,运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的思考问题。同时,教学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超越常规的大胆想象、猜测,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有更新意义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发散性。

2.4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然而,人类无节制地盲目开发使用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高中地理教学一定要渗透环保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重视结合一定知识内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由于当前人类活动不当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负面影响,增强他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环保意识的渗透,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确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参与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逐渐养成积极的参与意识。

第7篇

关键词: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几年来,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建筑设计中。所谓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以就是不仅要从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上考虑,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应将其置于和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前生态建筑作为一种探索和策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逐渐成为新建筑试验的一个主要方向。

1.在建筑设计中加强生态理念的重要性

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对由于环境的破坏,已经受到了来自自然的报复,为了缓解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就必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所谓生态理念,是指人们对包括中小城市在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态发展、生态环保的观点的认识,这一理念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须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理念的体现,这也是人类在保护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上的有效策略之一。

生态建筑是生态理念与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在生态建筑中十分强调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建筑在使用期间可降低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它不仅要求建筑设计对建筑本身的合理性加以考虑,还要求设计者对建筑内外环保理念的科学和系统性加以研究,生态建筑让人们的学习、生活、办公、游玩等方面都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挂钩,引导人们降低资源消耗,加强节能意识,坚持低碳生活理念,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生态理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生态建筑设计目标与原则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各地区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已开始全球性的蔓延,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者对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繁荣昌盛和负面作用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提出了生态建筑的设想,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建筑,通过对物质和能量的合理、综合运用,从而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有效的利用可再生资源,从而在最大限度内避免建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1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

生态建筑首先要满足空间和功能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集约化,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节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生态建筑注重于强调资源和环境,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

2.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利用适当的技术,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物质空间。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系统,考虑节能节水、方便美观、适用等因素,实现人类居住的舒适、高效,使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即是一个良好的建筑生态系统,并达到和谐、良性循环的目的。

3.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对于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

3.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3.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4.生态建筑的设计手法

4.1乡土的生态建筑

这种建筑类型需要建筑师了解环境地理现状,学习并继承传统建筑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不依赖耗能设备,而在建筑形式、空间、布局和构造上采取措施,以改善建筑环境,实现微气候建构。

4.2“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

这种建筑类型以马来西亚的杨经文先生为代表。他在热带高层建筑设计中运用生物气候学所采用的方法,大体上有下列几个方面:

(1)合理的运用高层建筑表面和中间的开敞空间中进行绿化设计;(2)在高层建筑的外面设置凹入不同深度的过渡空间;(3)在屋顶上设置固定的遮阳格片;(4)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从而加强室内空气对流,降低日晒引起的温度;(5)平面处理上建议把交通核设置在建筑物的一侧或两侧;(6)外墙的处理上除了做好隔热,还建议采用墙面水花系统。杨经文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在热带地区的高层建筑可有效节省运转能耗的40%。

4.3生态高技术建筑

生态高技建筑对于建筑微气候的关注可以具体归结为以下三方面:一是适宜的室内湿度和温度,满足人体舒适及健康的要求;二是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能耗)。通过最高效的人工技术手段来实现以上目标,或达到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就成为生态高技建筑师不懈追求的方向。其具体的设计手法是:

4.3.1引入绿色植物创造宜人的景观

结合建筑构造技术和先进的电脑控制技术,生态高技建筑能够将绿色生态体系“移植”到建筑内部,使建筑内部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出田园般的舒适环境。

4.3.2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采光

屋顶是光线进入室内的主要途径,于是各种光线收集、反射构件被应用于屋顶形式。在生态高技建筑中往往可以看到大量的采光中庭设计,阳光由中庭渗入建筑,通过阳光的收集、反射装置达到内部空间。跟这个开敞空间相连的房间不仅可以减少一半的热量流失,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制冷需求的消耗。

4.3.3最大限度获得自然通风

生态高技建筑师们利用风压、热压以及机械辅助的手段尽可能地获得自然通风。针对不同的风速和风向,可以通过百叶窗开合的调节和不同方向上百叶的配全来控制室内的气流。此外,做为生态高技建筑师还应该充分利用,低辐射中空玻璃等新型玻璃以及太阳能光电材料等,将这些新材料、新能源合理的应用在生态建筑服务上,会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

5.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的发展历史将不断被续写,但是无论如何,生态建筑理念是建筑设计需要一直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生态建筑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思想,只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建筑设计,才能保证建筑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和自然的需求,才能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李百浩,刘炜.当代高技术建筑的地域性特征[J].华中建筑,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