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写作灵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15:17:19

序论:在您撰写写作灵感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写作灵感论文

第1篇

所谓议论,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持的观点或看法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要在一定的篇幅中就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一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及持这种看法的理由,同时要求既言之有理,又言之有序,这就不仅需要缜密的思维,更要有好的技巧和方法。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搜集材料,丰富库存

议论文的论据不足,究其原因就是知识库存量贫乏,以致“无米”下锅,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搜集材料,充实库存。众所周知,材料是作者为特定写作目的而收集的、或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诸如人物、事件、景物、情理、数据、例证、名言等等。搜集材料就是要多见世面,广开视听,从现实生活及书籍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举个例子:我们同学以前学过的课本知识就是个宝库,作为论文材料是够丰富的,关键在于会不会灵活运用,善不善于发掘。如苏轼《石钟山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既是妙文,又是佳例,写议论文时可直接把苏轼的“夜以孤舟临绝壁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洞半途而废等作为有关观点的实证。这些内容都是议论文展开例证的好材料。还如把“匹夫有重于社稷”与“肉食者鄙”两句结合起来,借以论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不失为一个说服力很强的例证。

二、灌输知识,深化思想

学生写议论文时常不知何处落笔,虽借鉴例文也难以达到理想要求。这是因为议论文的知识还只是停留在三要素的理解,论证方法上的区别,结构上的分析与论据关系的阐述上。而且以前接触到的议论文多是典型的“三段论”,的政论、鲁迅的杂文及的《谈骨气》等,这些文章虽好,但缺少时代气息,与现代生活有距离。假如只是单纯仿写这些文章,肯定寡然无味,写作水平还是原地踏步。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打破玻璃墙,使他们突破思维定势,通过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从中揭示出新与旧,已知与未知,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以求得新颖的运思。首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种思维模式的立体建构系统。只有这三种思维类型互相联系,彼此交织,形成一套立体的思维模式系统,才能创作出新颖动人,精彩脱俗的好文章。

其次,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求同思维的基础上深化求异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创新思维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别就是能对事物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去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模式。因此作为教育者可以引导他们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在认真学习前人已发现的科学理论和认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质疑,树立勇于探索、勇于发展的创新精神。当然,还要避免学生盲目设疑,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偏离写作方向。

三、依据生活,激发灵感

从心理学角度看,科学家、艺术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学习、思考、积累,许多生活经验、知识信息便在他的大脑里储存起来,彼此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地联系着,好象一幢大楼的各个房间里都已安装了尚未接通电源的电灯。这时,一旦爆发出思想火花,便象各个房间的电灯接上电源,豁然齐明一样。因此,灵感是辛勤劳动的果实,是长期积累的、艰苦脑力劳动引爆的动人火花。从写作角度看,灵感源于生活。生活之水积蓄到什么程度,就有什么样的灵感。一盆水有风不起浪,大海之上却是无风浪千叠。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写议论文也不例外,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发现人生的妙理。元好问说:“眼处心生句自神”。(《论诗三十首》)通过自己切身体验,把握生活的真谛,才会产生灵感,才会“句自神”。

第2篇

写作要有灵感。写专业论文,无论是题材的发现,还是主题的确定,甚至警句妙言都靠灵感。没有灵感时硬要写,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灵感”,即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现代汉语词典》)。有人解释为,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因偶然机遇所引起的思路豁然贯通。引发灵感的一般方法就是愿用脑、会用脑、多用脑。

所谓“硬要写”,就是非命题情况下就为想着要,但自己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此时,纵然急煞,心中仍无题材。还有一种情况,譬如为完成某个命题,却苦于肚中空空无从下笔。怎么办呢?于是拼命翻阅书报杂志,狂搜网络信息,可是找了半天也无写作的灵感。这是没用脑的缘故。

不少实务工作者对写作有畏难情绪,他身边虽有不少可以写作的题材,却苦于写不出好文章来。这是不会用脑或没多用脑的缘故。除了文字功底、表达能力外,他们大都与其未去深入思考,未去探究问题的来龙去脉或前因后果不无关系。

写作灵感源于生活。诗人臧克家说:“生活枯竭,灵感不来。”(《京华练笔三十年》)钱学森教授认为,现代思维科学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灵感思维,集大成得智慧(“关于形象思维的一封信”)。他还说过,写作灵感的产生是建立在长期经验积累和艰苦思索基础上的,丰厚的生活积累,是灵感产生的温床(引自徐开良、唐守文“钱学森思维科学理论与大学生写作灵感的激发”)。显然,我们学到的知识越多,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越多,而且涉及面越广,引发写作的灵感也就越多了。知识经验贫乏的话,纵然题材林林总总也难以触发你的写作灵感。有杜甫词为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前会计改革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其中必有我们需要学习和研究的课题。

灵感具有瞬即易逝的特点,过后还常常再也想不起来,迅即捕捉十分重要,而随手写下来是最好的办法。郭沫若在谈创作长诗《凤凰涅磐》时是如此描述自己的:“上半天在学校的课堂里听讲的时候,突然有诗意袭来,便在抄本上东鳞西爪地写出那首诗的前半。在晚上行将就寝的时候,诗的后半的意趣又袭来了,伏在枕上用铅笔只是火速地写,那明显是表现诗意袭出了一种神经性的发作,那种发作大约也就是所谓的‘灵感’吧。”(《我的作诗的经过》)

因为灵感是瞬间产生的创造性思想火花,往往比较模糊,有时还可能很肤浅,因此还得再挖掘思考、琢磨、整理,形成自己的切入点,写作的思绪才会灵动起来。灵感是思考问题时感性思维过程的结果。引发灵感常用的基本方法就是观察分析、启发联想、实践激发、激情冲动、判断推理。这几种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引发灵感的过程中,不是只用一种方法,有时是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交叉运用的(详见百度百科——灵感思维)。灵感与直觉不同,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然后才有顿悟。

第3篇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增加阅读量,加强语文积淀,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较多,例如新课程配发的语文阅读教材,学生自己购置的语文书籍,学校图书馆的语文资源,现代网络新媒体的语文资源等,这些资源都可适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在大量的阅读资源中也有适合学生不同兴趣的语文书籍,比如喜欢诗歌的有诗集阅读;喜欢小说的有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书籍阅读;喜欢武侠小说的有武侠小说阅读;喜欢散文的有散文选刊阅读。这些丰富的语文阅读资源能在学生喜欢学习时,提供很好的帮助。例如现代网络新媒介,诸多语文教学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检索,快捷准确地发挥其有效作用,这给当前的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积淀,让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存,存有所积。从而,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词可用,有话可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注重语文情感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激情,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语文教学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另外,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当前新课改的语文教材,提供着丰富饱满,异彩纷呈的语文情感,为语文教师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达到共鸣。让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写,并把情感渗透到作文里,让作文写得有骨有肉,情景交融。同时,学生在情感的启发下也会认真观察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归因,并通过写作表达,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写作,富有独创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继而有利于写作水平的锻炼与提高,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

三、加强写作训练,及时进行写作指导,培养写作习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写作训练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因素。在语文学习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使其掌握规范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规范,并善于总结积累写作经验。适时选读名作名著,指导自己写作学习,效仿名作写作模式,敢于质疑与反思,并形成反思性、评论性文稿,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例如议论文写作,在议论文纵向论证方面,一定要有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之间的逻辑论证次序,以及各分论点之间的逻辑次序,小论点之间的逻辑论证次序,这样的议论文才有逻辑性、层次性,才更有说服力。另外,在学校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写作指导,积极纠正学生的写作失误,指导学生审题、开题、点题,及其升华题目的能力。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写作培训与比赛活动,从比赛、培训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写作不足,及时修改与完善,对于争议性用词,要反复推敲,提高遣词造句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善于捕捉与诱导学生写作灵感,激发学生写作潜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创作灵感是成功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初中学生是人生成长的青春时代,有着远大的梦想与目标,在学生写作时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捕捉学生的写作灵感,使其及时形成习文,留住记忆,记述成长经历,把握青春年华,训练写作能力。凡是有成就的作家在创作方面都有过灵感,在创作中有时苦思苦想难以构思、立意,有灵感迸发时就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所以,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写作灵感的培养,捕捉其灵感,以此来激发其创造欲望。但灵感不能靠消极等待,而要积极地诱导培养,这往往是建立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灵感的培养离不开积累,它源于生活,而难于生活,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存储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满腹诗文,在写作时,就会潇潇洒洒,以至一挥而就,学生自己也有“才如湖海文方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豪感。

五、小结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增加学生阅读量,加强学生语文积淀;注重学生语文情感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激情;加强写作训练,及时进行写作指导,培养学生写作习惯;善于捕捉与诱导学生写作灵感,激发学生写作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吴锦等.英语写作教学法新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03).

[3]苏碧珠.浅谈写作能力的培养[J].作文教学研究,2011,(03).

第4篇

简介:

本书分为三篇,上篇<学术论文写作基本知识>面向所有研究生及学术论文作者,介绍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学术论文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意义,对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概述。中篇<社会科学论文写作与规范>主要面向文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下篇<自然科学论文写作与规范>主要面向理工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内容不局限于写作层面的技术问题,而是深入到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层面,向学生讲解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注重实例分析,力戒理论空谈,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目录:

前言

上篇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知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学术论文的分类

第三节 学术论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四节 学术论文常见问题概述

第二章 学术论文的选题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选题的类型

第三节 选题的原则

第四节 选题的价值

第三章 学术论文的文献资料搜集

第一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意义

第二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工具

第三节 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与技巧

第四章 学术论文的发表与著作权保护

第一节 对发表媒体的选择

第二节 论文中与著作权相关的内容

第三节 中的著作权问题

第四节 论文数字化传播中的著作权问题 中篇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第五章 社会科学论文中常用研究方法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确立

第二节 思辨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三节 实证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四节 解释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六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结构

第一节 结构设计原则

第二节 结构设计框架

第三节 层次与段落结构

第四节 内文细节设计结构

第五节 硕士学位论文结构要件

第七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常用写作方法

第一节 议论的写作方法

第二节 证明的写作方法

第三节 驳论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 说明的写作方法

第八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规范化

第一节 摘要的写作与规范

第二节 关键词和分类号标引规范

第三节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规范

第四节 图表的应用与规范

下篇 自然科学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第九章 自然科学论文常用研究方法分析

第一节 实验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二节 灵感思维法应用分析

第三节 假说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四节 观察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五节 类比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十章 自然科学论文的结构

第一节 理论型论文

第二节 理论应用型论文

第三节 实验型论文

第四节 观测型论文

第五节 综述型论文

第六节 硕士学位论文

第十一章 自然科学论文写作方法

第一节 引言的写作方法

第二节 正文的写作方法

第三节 结论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 英文内容的写作方法

第十二章 自然科学论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一节 题名、层次和作者署名的规范

第二节 关键词和分类号的标引规范

第三节 图表的应用与规范

第四节 单位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五节 量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第六节 数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用法

第5篇

 

论文写作本就不简单,就像一个大型副本,打完小boss,还有大boss,大boss倒下,它还会变身或变异,再站起来,且战斗力翻倍。所以,面对论文写作环环相扣、深不见底的套路,有些攻略一定不能不看,小心被坑!(攻略如下)

 

关于论文写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研析阶段、书写阶段。

 

1.准备阶段

这是论文写作打基础的阶段,主要工作是准备资料。选题确定后,要围绕自己的命题广泛地收集材料,阅读材料。要对研究对象的作品再三地仔细阅读;然后要收集、阅读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超越,避免重复性的无效劳动。一个人学风严谨不严谨,主要看这一阶段下的功夫如何。同学们千万不要小看它。

 

2.研析阶段

在准备阶段掌握了大量资料以后,要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综合、研究。文章的观点就在对资料的分析研究中形成了。这一阶段要反复地进行思考,真正做到深思熟虑,正确的观点才能形成。到这个时候,你的日常生活往往会被它梦牵魂绕,有时灵感来了会突发奇想。一些出彩的观点,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冒出来。

 

3.书写阶段

论文进入到书写阶段,首先要列出提纲。提纲中分成几大部分,每一部分都要列出论点。由于论文一般都较长,切忌一笔到底,眉目不清。论文分出的几个部分,最好标出标题,这样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如不标标题,也要分出一、二、三、四几个部分,将数字居中,并在头两句点出这部分的中心内容。

 

第6篇

文学硕士论文写作步骤过程

撰写初稿

初稿撰写前要进行深入的构思和较长时间的酝酿,关于篇幅和容量、主题、结构、论证方法、表述形式,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以及文中重要的段落和主要的部分怎样说明,都先心中有数。

一、撰写初稿的条件

1、选题已经确定,并围绕选题搜集到足够的资料。

2、通过阅读资料,已经确定论文的立论和研究方法。

3、通过对参考资料的阅读和思考,对论文的谋篇布局和结构已经了然于胸,并且拟订了论文提纲。

二、执笔顺序

1、从引论起笔。推荐。

2、从本论起笔。

三、写作方式

1、深思熟虑,一气呵成初稿。集中主要精力,抓住灵感不放;围绕主要线索,细节不须纠缠;行笔信马由缰,篇幅不受约束;随记相关联想,争取一气呵成;及时补充遗漏,格式稍加整理。

2、考虑成熟一部分,完成一部分,分段写成初稿

四、注意事项

1、尽量把想到的内容写出来(涌泉式思维法)

2、尽量保持各章、节、条、款、项、段落的均衡和承接(兼顾形式均衡,段落不宜过长过短)

3、注意根据写作进展的需求,适当调整提纲(避免画地为牢)

4、边写边加注释及页码(避免重复劳动)

5、遇有疑难时,及时写在卡片上,留待集中查检工具书解决(集中备忘)

6、随时保持良好的写作状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不要因干扰而中断写作。(一鼓作气,再衰三竭)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集中精力完成初稿,标题可以暂不考虑,内容可以信马由缰,拦路虎可暂时搁置,篇幅可以暂不限制,初稿撰写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尽快搭起论文框架。

修改定稿

仔细推敲,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一、修改定稿的必要性

一方面,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反复探索,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它。

另一方面,撰写论文是一门艺术创造,包含语言、修辞、逻辑等多种因素的把握。即便是出口成章也需要修改润色。不要让指导老师成为你的校对工。

二、修改的内容

1、订正观点。

通观全篇,看主题是否鲜明而集中,观点是否明确正确,如果文章没有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主张、意图,那又怎么让别人懂得其主旨呢?

2、验证方法。

3、增删材料。

材料是否典型且详略得当。可有可无的一定不要吝惜。

4、调整结构。

合理的论文结构应具备:一是每一部分都符合论题的需求,对说明、论证论文的观点有帮助;二是有逻辑顺序,层次清楚;写论文如同数学证明,要一环扣一环。三是有主次之分。看每一部分(层次)论据与论点之间是否吻合,有无南辕北辙之弊;各分论点是否有机地服务于中心论点。

有时候还要推敲标题,看是否恰当。往往有这种情况,成文后,怎么读都觉得文题不大相符,于是有人就在文章主体部分大加修改,费时又费力。当然,这应该是一种修改方法,有时是必要的。但据笔者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在有的情况下,只需改动一下题目,问题便迎刃而解。

文学硕士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内容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目录、正文(包括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及参考文献)、文献综述、几部分构成。

1.总体要求:

文学硕士毕业论文必须为本专业学术论文,其他内容的论文无效。字数要求在6000字以上。页边距上、下、右皆为2. 4cm,左边距为2.6cm;行距为1.5倍;用A4纸打印。

2.开题报告格式: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居中,字号为小二号黑体)

毕业论文题目(居中,三黑)

(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小四号宋体字,下同)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3)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提纲内容:

绪论:

……

本论:

一、……

概括主要内容

二、……

概括主要内容

三、……

第7篇

灵感,是最高级生命刹那间独创性极强的表现,它是在人脑意识层面积聚大量信息并在潜意识中隐信息随时涌出的可能之后,往往在巨大的情绪高涨的推动下,或者在理性约束力大大减少的情况下,由于一个途径不一的关键信息的加入,所有信息迅速沟通形成一种创造性有机体。古今中外,人们对灵感这一神秘现象进行了探究。我国古代称为“兴会”、“机遇”、“感兴”、“灵机”、“神遇”和“顿悟”等。灵感的特点是稍纵即逝。灵感是建立在思维势态和大量信息的必然性上的偶然性,正如梦一般,难以再现。作者必须在灵感出现时,快速地记录下来。

产生灵感的关键信息,途径不一,大致可以分为:

1、外界信息。伟大的古典物理学家牛顿散步中苦苦思索,只因一个苹果的落地,茅塞顿开,豁然贯通,发现了万有引力。列夫·托尔斯泰看到路边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牛蒡,联想到一个民族英雄,于是写出了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唐代李商隐的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中可以看出诗人看到夕阳这一信息后陡然联想到大唐帝国的没落,写出了这首意象雄浑的小诗。

2、思维信息。在苦思冥索中,潜意识的大海里突然跃出一个信息,使已有的多种信息一下子沟通,形成一个创造性整体。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绞尽脑汁,苦求多时,在洗澡时却忽然来了灵感,高兴得不顾一切地冲上街道大喊;柯岩一直想写一首怀念的诗,感情十分真挚,却苦于构思平常,“突然,我想到我们的民族有一个为逝者喊魂的习俗……”于是,《,你在哪里?芽》这一反映全国人民心声的绝唱诞生了。论文、哲理诗的写作往往更多地出现这一类信息,造成顿悟型灵感。

3、启迪信息。郭沫若说他创作是“先看大家之作”,目的是得一点“暗示”,促进“兴趣”。他还坦率地说:“我有一个秘诀,就是多看作品,用人家的构思,套自己的生活。”欣赏郭诗,多方比较,明显可以看出他向歌德、泰戈尔和惠特曼借鉴摹仿或者说从中提取启迪信息。许多作者还从别的艺术意象中找启迪信息。诗人白居易从音乐中获得灵感,写出《琵琶行》。杜甫、苏轼等写了很多题画诗。文章摹仿、艺术意象等都能成为启迪信息产生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