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7:11
序论:在您撰写战略与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2、战术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相辅相成
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对战术成本管理的完全否定,也不可能取而代之,相反还会进一步促进战术成本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无论是战术成本管理还是战略成本管理,其基本职能都是为企业管理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并实施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战术成本管理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是战略成本信息的基础和重要构件,战略成本管理目标需依赖于战术成本管理来实现。如果缺乏战术成本管理的信息资源,战略成本管理便成为“空中楼台”,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同时,战略成本管理对战术成本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战术成本管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它们一个是战术,着眼于企业局部的近期目标;一个是战略,着眼于企业整体的长远发展目标。两者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战术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程序基本一致
成本管理程序是企业实施成本管理工作的基本步骤,也是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战术成本管理的程序已为大家所熟知,主要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行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成本分析评价),这五个基本步骤的程序图如下所示:
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
业绩评价成本控制
由于两种成本管理基本职能的相似性,上述程序同样适用于战略成本管理。首先,需要对战略性成本信息进行预测,企业决策层综合预测成本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做出战略选择的决策;其次,在企业既定的战略下,依据战略成本预测的结果,制定与企业整体战略相适应的战略成本计划,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战略成本控制;最后,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以检验战略成本决策的正确性和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效性,肯定成绩,分析问题,以利于企业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该程序的循环往复,将逐步推进战略成本管理的成效。
二、战术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区别
基于战术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具体目标的不同,两者在成本管理的视野、时效、方法手段、信息系统及各环节的工作内容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1、成本管理的视野不同
战术成本管理的范畴主要是企业内部整个生产经营环节,它起始于材料供应,终止于产品销售,重点是产品生产。通过对生产经营成本的分析与研究,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和途径。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部决策支持系统,其提供的成本信息一般局限于企业内部,很少涉及企业外部环境,管理的视野十分狭隘,管理效果也非常有限。战略成本管理将视野扩展到企业外部,不仅分析企业内部环境,更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通过与供应商、购买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寻求采购成本和顾客购货成本的持续降低及市场份额的扩大;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和分析,找出差距,以便调整或改变竞争战略,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成本管理的时效不同
3、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不同
战术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对成本费用形成过程的指导、规范和约束。如标准成本控制、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责任会计等常用的成本管理方法,均是以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对成本进行规范和约束性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前瞻性,要求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有所创新,目前主要有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及成本动因分析等新方法。价值链分析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战略定位分析将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法针对特定战略进行功能展开和运用创新,成本动因分析则是对企业既定的成本管理战略的细化,使之得以真正贯彻实施。
4、成本管理的信息系统不同
战术成本管理关注的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所需要的适时成本信息的产生与分析利用,提供的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短期的、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的财务成本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战略成本管理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要从企业内部、外部市场、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乃至政府等多处搜集信息。所提供的信息也要求全面而多样化:既包括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信息,又包括企业外部环境信息;既包括货币性的财务成本信息,又包括诸如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等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的非财务信息。
5、成本管理各环节的工作内容不同
战术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程序虽然是一致的,但在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却大不相同。
①成本预测。战术成本预测测算的是企业未来某种产品的成本水平,预测依据主要是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条件,预测方法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法,因预测期较短,预测条件相对稳定,预测结果也比较准确。战略成本预测测算的是企业特定战略下的成本水平,需综合分析多方面因素加以推断,预测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法,因预测期较长,未来环境的多变性降低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②成本决策。战术成本决策主要是选择能降低企业日常经营成本的最佳管理措施,决策方法主要有差量分析、质量成本分析和最优生产批量分析等,该决策对企业的短期成本行为会产生局部的影响,并且是战略成本决策的保证和具体化。战略成本决策主要是选择对企业竞争地位产生有利影响的最佳管理战略,决策方法主要有竞争优势分析法、竞争性成本结构理论分析法和功能成本分析法等,该决策对企业较长时期的成本行为将产生全面的影响。
③成本计划。战术成本计划主要是围绕生产部门的产品成本编制的,时间跨度较短,计划目标水平的确定比较客观,对成本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约束力较强,有必须实现的强制性要求。战略成本计划覆盖企业整体,有投资成本计划、财务成本计划、管理成本计划等,时间跨度较长,计划数较粗略,并且要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其目的是对企业长期成本改善行为指出努力的方向,约束力不是很强。
④成本控制。战术成本控制是从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职能部门或个人的短期成本行为出发,致力于降低产品成本。战略成本控制是从实现成本管理战略目标的全局着眼,建立一个长期的成本动态监控系统,重点是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确保在提高企业竞争地位的同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⑤业绩评价。战术成本管理的业绩评价主要是利用财务报表披露出来的数据资料计算事先设定的财务指标,如成本降低额、成本降低率等,以短期成本的降低和升高来判断业绩的优劣,是一套重结果轻过程、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体系,容易导致管理层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战略成本管理的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相关联,是从成本效应的长期性来对成本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的,一些能够反映企业竞争地位高低的非财务指标,如市场份额、产品质量、顾客满意程度等是其业绩评价的主要尺度。由于战略成本管理是长期的动态管理过程,要求其业绩评价应伴随着战略实施的阶段性工作的完成适时进行。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业绩评价是一套涵括财务与非财务、短期与长期、过程与结果、内部与外部的全面的业绩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陈轲.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2
(一)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的发展
人们对于企业的创业管理也开始从对创业类型与创业范式的研究转向了对创业机会与创业范式的研究。换句话说,也就是人们越来越认同将创业看作是信息社会中不均衡分布的结果。因此,组织和学者也逐渐将对企业创业管理的焦点转向对企业创业活动、企业的组织绩效与企业的第三方变量这一范式中去。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了二十一世纪发展的重要特征,企业创业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在之前对理论进行研究的范围内,而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与研究空间。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企业创业管理的重点现如今主要集中在对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思考上,具有雄厚发展实力的大公司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对企业的高灵活性、高适应性的创业精神进行培养。
(二)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两者的比较
创业管理的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创业管理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同并接受了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观点。而这一现象之所以存在最为合理的解释就是由于企业创业管理理论本身就存在着理论上的漏洞,而这正好为战略管理领域对其合理性、可接受性与贡献提供了把柄。而战略管理理论的许多相关研究也在隐秘的向人们传达着企业创业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分支这样的思想,并且企业的创业管理发展历史也似乎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种说法。因此,许多学者已经开始逐渐认同了创业管理是战略管理的一个分支这样的说法。例如美国的管理学会就认为:企业的创业分支实质上就是经营政策和战略分支的一个副产品。从研究的对象上看,两个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都是既有组织;从研究方法上看,两个领域内的研究者都将公司绩效作为主要的因变量。表1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两者的比较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创业管理研究对象从大型企业扩展到中小企业从中小企业扩展到大型企业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案例研究少主要内容内外环境分析,战略制定与选择内为环境因素如何激发和保持创业激情核心竞争优势创新成长目标进行合理的决策,选择合适的行动,获得竞争优势寻找和利用机会,创新创造维度外部环境,内部过程创新冒险先动性
二、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关联性研究
(一)在资源上的关联性
作为企业创业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资源学派对虽然对企业的资源组成、资源获取与建立等问题都进行了阐释,但是企业的创业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管理却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并最终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企业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企业中被客户肯定的并且独一无二的资源是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所在,利用杠杆作用对企业的这些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发挥出巨大的核心效能是企业进行有效扩展并获得最终发展的有效方式。其中,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企业将培育、构建核心能力及其相应的配套资产以建立和维持企业的持续竞争力看作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然而对于企业的创业管理机制而言,企业的中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等并不是企业资源的核心内容,更不足以决定企业创业的成功,企业的信息,社会资本、创业经验与创业能力等资源才是企业创业管理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并且,企业为了保障企业创业管理能够在短期内保证企业财务的稳定与对机会的长期把握,那么企业就必须建立起结构化的资源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创业管理所建立的结构化资源基础不同模式的研究就成为了创业管理课题中最为关键性的问题。
网络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在企业战略管理者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一资源,人们往往将网络这一资源看作是帮助企业实现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成功的一个有力工具。而在企业创业管理者的眼里,网络是帮助企业获得更为丰富生产要素资源、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和拓展销售渠道与为企业培养声誉、提高企业社会形象、构建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手段。并且企业的创业管理人员认为,企业对网络这一资源的有效运用与及时维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创业组织的生存与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而无论是企业的创业管理部门还是企业的战略管理部门,在对企业的网络资源进行维护这一问题上,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技能缺陷。在这一问题上企业创业管理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中的企业家要想建立起完善的个人社会网络,就需要其要具备良好的社交技能、准确的感知能力、快速的适应能力等,而一个人身上同时拥有这些能力是十分不易的。而且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由于在实力上还有所欠缺,因此在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共同分享财富创造成果时往往会吃亏。因此,许多企业的创业管理人员也正在积极努力地为提高网络共享时财富分配的公平性而进行不懈的研究。
(二)在成长上的关联性
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两者都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成长,然而企业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对于成长这一问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确是有所差异的。而造成侧重点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的成长模式不一,第二,企业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两种模式在提炼通用上的成长难度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而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往往会将收购与兼并作为企业进一步成长的首要战略选择。随着世界性收购与兼并浪潮的掀起,对兼并收购对象的评价选择、兼并收购过程的管理、两个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以及企业之间的组织融合都成为了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而对于创业管理来说,企业进一步成长的机会主要是来自于下面两大方面:首先是社会经济、政治与技术的发展与变革,其次是现行市场中存在的技术壁垒与信息不对称等无效率现状。而要想更好的抓住这一企业创业的成长机会,就需要企业努力寻求新产品的研发、介绍、生产与组织和市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企业战略管理的形成过程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思维过程的前提条件。而企业战略管理最主要的研究目标就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道路,并帮助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例如著名的学习曲线、波士顿矩阵以及Porter的行业竞争力量模型等也都是围绕这一个目标理念的提出而并广泛实践和应用的。而Chandler成长道路模型的提出以及Porter通用战略模型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都为这一目标的进一步实现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在国际化上的关联
为了有效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体现自身的价值,企业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都会将国际化作为其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而由于企业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在特性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它们在对待国际化这一问题时也是有所不同的。战略管理研究对国际化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应的研究上。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国际化的进出口、跨国经营与兼并、跨国战略联盟等模式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与财富创造能力的显著增强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所谓的国际性创业主要指的是那些利用跨国组织方式来对价值创造与创新性活动进行追求的做法。国际性创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能够被国际性创业所采用的发展模式。第二,对于一个创新性捕捉市场机会的组织而言,战略经营能力往往超过管理控制能力。如何驾驭分散的市场/组织实体是企业的现实问题,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第三,实施国际化创业的企业需要具备在复杂、跨国组织内部传播、扩散知识的能力以及快速应对由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的能力。
(四)在高层管理团队与治理上的关联性
“高层管理团队”这一角色在创业管理领域担负着与战略管理领域不完全相同的责任。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人们往往将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看作是配置企业非常规能源资源与能力、利用多种手段来降低外部环境对企业威胁的主体,高层管理团队肩负着企业战略的选择与实施以及竞争优势的最终建立的责任。高层管理团队作为企业创业管理中对网络进行维系的关键性人物,其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以及企业发展的成败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企业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在高层管理团队这一命题上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企业的治理问题不同造成的。对于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来说,治理是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能否满足相关利益群体期望的问题;而对于企业的创业管理而言,治理的最大问题却是在企业原有利益相关者与新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上。例如,创业投资和其他投资者会更多倾向于与高层管理团队保持距离的独立的董事会,而那些已经获得成功的创建者和企业家却偏好弱化的董事会。
三、结束语
1.1战略管理意识缺乏
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意识缺乏主要表现为:①缺乏创新意识。创新应该包括企业的生产产品、生产技术、经营理念和战略目标等。由于部分企业对国家政策过于依赖,严重缺乏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意识。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的投、融资渠道及回报率等各种资产,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企业却片面地认为国家会利用政策化解风险,即使出现亏损国家也会给予补助等。
1.2财务管理模式传统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传统表现为:①成本管理是成本策划、成本控制、成本考核等多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共同组成的过程。但是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只是把成本管理归结为成本控制及核算方面,这样的理财观念并不科学,不利于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及成本评估。②在评价成本绩效时,财务部门习惯把成本的增减结果作为唯一标准的现象也很普遍。
1.3实施战略管理规划的难度大
我国中小企业的产生正是集中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很多中小企业由于成立时间短缺乏战略管理规划的经验。因此,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战略管理属于新鲜事物,导致企业难以科学地掌握市场信息和做出准确的风险判断,最终使得制定出的战略管理策略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企业战略管理缺失的应对策略
2.1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战略管理能力
由于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经验不足,在短时间内完成科学合理的战略管理规划,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而言是极大的挑战。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①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作出的战略规划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考虑,企业管理者应注重补充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锻炼战略分析和判断能力,为做出科学的战略管理规划奠定理论基础。②同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尽量将日常的管理事务授权交由企业的其他中层管理人员完成,以便有更多时间专注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研究和制定。
2.2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部门不能对资金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或者未能及时掌握投资动向错失创收时机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十分必要。一方面企业应按计划组织财务部门进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性问题鼓励公司的骨干力量“走出去”参加参观、调查、访问等学习活动,通过汲取同行业的经验不断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最终促使企业科学稳定地发展。另一方面,财务部门应努力实现企业资本运营效益的最大化。比如,合理运用企业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为企业创收等。同时,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最大的经济利益,真正意义上使投入的预算经费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进而增加企业收益。
2.3优化企业管理结构
优化企业管理结构,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成立专门的企业战略管理规划机构,由专业人员负责分析并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管理规划方案,改变企业临时拼凑组合战略管理机构弥补战略缺陷的现状。②保证战略管理的有效实施。战略管理的实施是一个由制定、实施及评估反馈共同组成的整体性过程,应做好每一环节的管控工作。企业制定出的战略如果不能有效投入使用,即是企业资源的浪费。③加强战略管理的控制。企业应该注重战略管理的反馈和评估,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控制体系,确保实现战略管理规划的预定目标。
3结束语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竞争变得日益激烈,一个企业想要保持住目前尚好的经营状况,或者想再往上蹿一蹿,力争排到行业的上游位置都要比以前困难许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弄清楚“自己目前什么状况”、“自己将来想要怎样”、“如何达成目标”这三个问题。另一方面,现如今早已经过了基于每年收益好坏判定企业优良的时代,一个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不能“就收益而论收益”,需要看到只有收益性、成长性、风险性三者很好地平衡才能创造出企业的最大价值,不能只追求短、频、快,不考虑企业今后的成长,不能急功近利,忽略风险。战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通过战略性投资和整体化运作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战略管理的工具
(一)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指的是一种周期性检查、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管理系统,是各部门主管人员或企业的其他相关人员,通过一系列关键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的考评,对员工某一阶段的工作做出系统的评价。按考评的时间划分,可以分为:日常考评和定期考评。按考评主体划分,可以分为:主管考评、自我考评、同事考评和下属考评。按考评结果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一方面,有效的绩效考评估,不仅能确定每位员工对组织的贡献或不足,更能在整体上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决定性的评估资料,从而可以改善组织的反馈机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激励士气。另一方面,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仅能够反映出企业员工的工作状况,进一步而言,更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目标的达成情况。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达成战略管理的工具,是服务于战略管理的需求的。因此,在绩效评价关键指标的选择上,必须体现出企业战略目标层层分解的结果,成为有效地将员工贡献与企业战略目标相联系的桥梁,也就是说,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是需要根据企业不同时期战略的要求而做出调整的。这样一来,员工的表现将与企业发展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避免出现员工绩效佳而企业业绩差的窘境。
(二)基于战略的薪酬激励体系
一般而言,薪酬包括本薪、奖金、津贴、福利四大部分。薪酬发放的本质在于对员工努力工作的付出提供等值的报酬。只有在员工的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且令其满意的报酬时,员工才能有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更愿意留在现在的企业中,而不是为了更高的薪酬去另谋高就。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薪酬激励机制自动地做到“优胜劣汰”,为自己选拔所需要的人才。与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一样,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也需要与企业的战略相匹配。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需要更多的技术骨干,有效的薪酬激励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一个处于稳定期的企业需要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并希望能更进一步,有效的薪酬激励提升运工的工作积极性,帮助企业不断前进、不断突破。因此,基于战略的薪酬激励体系也是随着企业每个时期不同的战略目标而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的。
三、战略管理工具运用的现状
(一)绩效评价体系与战略的不匹配
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中,有财务类指标,也有非财务类指标;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就目前的绩效评价体现制定现状来看,很多企业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何、自己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在关键指标的选择上大都侧重于财务类指标和定量指标,而轻视非财务类指标和定性指标的作用。仅注重财务类指标和定量指标,会使企业往往更关心收益性、忽视风险性,从而无法顾及企业的成长性。这样一来,不利于企业的平衡发展,企业变得急功近利,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忽略类企业长远的战略计划。因此,根据企业的战略计划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绩效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加入非财务类指标和定性指标,能更客观地对分解后的企业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且有助于管理层对战略目标适时地做出修正和调整。
(二)薪酬激励体系与战略的不匹配
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薪酬激励体系可以激励员工做出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行为,指引各个不同岗位的员工朝着同一目标努力。另一方面,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薪酬激励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筛选现阶段需要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夯实基础。但是,就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制定的薪酬激励机制往往与企业的战略不相匹配,造成员工个人绩效评价好,但企业整体业绩差,无法达成企业预期战略目标的情况。这样一来,企业即使制定了非常完美的战略计划也是毫无意义的。企业需要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来控制员工的行为,从而保证战略计划的实施。
(三)绩效评价体系与薪酬激励体系的不匹配
绩效是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薪酬则是企业对员工的奖励。绩效评价的结果是薪酬激励的依据,而薪酬激励又是有效绩效评价的保障。因此,二者是否匹配非常重要。但在实际运用中,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与薪酬激励体系往往没有联系,甚至相背离。许多企业在绩效评价体系关键指标的选取上侧重于财务指标,导致销售类直接创造企业经营利润部门的员工被评价得更好,而那些非直接创造收益部门员工的工作表现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最终在薪酬激励时造成部门间的差距被拉大,不利于整体地、全面地提高所有部门员工的积极性。还有一些企业的薪酬激励根本与绩效评价无关,如采用按职位级别同比例、或同数额普奖的方式等,这样的奖励激励效果非常弱,无法激发员工间的良性竞争,也无法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企业战略管理的改进方法
(一)企业战略目标的重新制定
首先,企业必须正视自己目前的状况、行业的状况、同行业相类似企业的状况,并对未来的市场情况进行预估。接下来,企业需要明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分长期、中期、短期制定战略计划,并分解到战略的各个层次的具体方面。企业需要看清自己有什么资本、自己缺少什么技能、预计可能遇到的风险。一步一步,达成每个阶段的战略目标。
(二)依据企业的短期战略目标制定绩效评价体系
“短期”可以为一年。每年年末,企业根据当年预设目标的完成情况、下一年的战略目标以及员工对当年绩效评价的反馈情况,重新制定适合于下一年的绩效评价指标。每年的绩效评价指标是需要重新调整的,而非一成不变的。这样就能够确保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与企业战略的相匹配,保证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为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三)依据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制定薪酬激励体系
企业总是希望自己需要的员工能够留任到战略目标顺利达成。因此,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应该是能吸引关键人才在中、长期内留在该企业的。在基本的本薪、津贴之外,企业可以考虑从奖金、福利两方面入手,加大激励的力度、拉长激励在时效。例如,企业对于服务五年以上员工发放除公积金、补充公积金以外的一次性住房补助,以及许多上市公司运用的一系列股权激励计划等。
五、总结
首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对战略的及时回顾和总结。企业战略的制定立足于对未来市场的预测,而市场在不断地变化,即使是细微的偏差也会对企业战略规划产生重要影响;其次,企业战略规划没有与部门的行动目标相联系;还有一点是企业的战略规划没有同企业的预算工作相联系。
正是基于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在实际操作中的不尽人意,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RobertS.Kaplan和DavidP.Norton在90年代提出了综合评估体系(BalancedScorecard)理论。这一以战略管理为核心的理论目前已在全球成百上千的公司、组织和政府机构得到推广,并被证明卓有成效。
综合评估体系以企业的战略管理为核心,从财务、客户、内部运作、革新与成长四个战略层面建立企业战略管理模型。它将抽象的远景战略规划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指标,有效地将企业/部门的运作、员工激励机制同企业的战略意图挂钩。
传统上,我们对企业的评价往往仅侧重于财务方面,如销售收入、毛利、净利润等。而综合评估体系将业绩评价范围拓展到客户、内部管理和革新与成长的速度等,从而帮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全面地分析企业营运结果。
当然,战略规划的实现最终将体现在利润的增长上,而企业利润的增长直接源于销售的增长和客户的满意程度。另一方面,企业硬件上台阶以及员工能力的提高又推动了内部管理的完善,从而能更快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导致市场占有率上升,并最终反映到利润的增长上。
由此可见,综合评估体系的四个战略层面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在每一战略层面,相关绩效指标(KPIs)实现了对企业战略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在制定绩效指标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均衡以及企业长远战略利益与短期财务利润的均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所制定的绩效指标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营运结果。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战略规划的有效运作依赖于对战略规划的分解和细化。通过一系列量化指标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和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管理驾驶舱(ManagementCockpit,MC)就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管理驾驶舱
现代商业竞争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在战争中生存和发展,董事、经理及事业部主管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更有效的监控和处理所获信息的方法。面对纷繁的信息,他们必须离开细枝末节而放眼全局。管理驾驶舱实际上就是一个商业信息室和决策管理室,它使管理层能更好地规划业务活动并赢得竞争。管理驾驶舱由三部分组成:
*墙面显示系统
*飞行驾驶台
*独特的内部设计
1.墙面显示系统(WallDisplaySystem)
当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步入管理驾驶舱,所有与企业营运绩效相关的绩效指标(KPIs)都将以图形方式显示在四周的墙壁上。管理驾驶舱把各项指标按重要性程度显示在不同颜色的墙上:
*黑墙显示主要的成功因素和财务指标;
*红墙显示外部市场信息;
*蓝墙显示内部运作和员工的表现;
*白墙显示战略项目的状况。
所有指标在每面墙上被分为6组,每组由6个指标图构成,因此整个墙面系统可显示144个指标。
2.飞行驾驶台(FlightDeck)
如同飞机的驾驶台,管理驾驶舱的飞行驾驶台也是企业信息的核心所在。管理驾驶舱通过飞行驾驶台对公司的业务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它由6个PC显示终端和两把椅子构成。决策者可通过飞行驾驶台查询企业的实时信息,并可进行决策模拟。
3.内部设计(InteriorDesign)
管理驾驶舱是企业的会议室,但它与传统的会议室不同,它完全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考虑了人在该环境中的信息接收能力。其目标是建立一个能进行有效沟通、提高管理层会议效率的环境。为达到这一目标,关键的绩效指标(KPIs)以及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都以图表形式显示。管理驾驶舱使最高决策人员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点上。这种像驾驶舱一样的设备面板和显示器布局,使高层经理能及时判断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否需要改变,同时也能快速了解公司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管理驾驶舱充分考虑了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和拓展人的智能。例如,考虑到人对图像信息的最佳接收数量为6幅,因此所有的指标都以6幅为一组呈现在决策者面前。类似的研究成果体现在管理驾驶舱设计的各个方面。
管理驾驶舱是综合评估体系理论的优秀载体。企业建立管理驾驶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按综合评估体系建立企业战略管理模型的过程。按照该理论建立的绩效指标(KPIs)被以最佳接收方式显示在管理驾驶舱中,供决策者分析。
信息挖掘
传统的企业ERP系统及其辅助信息系统往往侧重于信息收集的过程自动化和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忽视了对信息的有效归纳整理。管理驾驶舱的数据来源可以是企业的ERP系统(如SAP的R/3系统)和企业外部的信息(如竞争对手情况、市场情况、宏观经济走势),这些信息通过接口方式或手工输入方式联入管理驾驶舱。
传统的ERP系统在较大程度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为管理者提供了一大堆未经最终归纳整理的“原料”或“半成品”数据,管理者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对数据进行处理才能得到最终分析结果。而管理驾驶舱根据管理者决策的需要,将信息以其能接收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例如,决策者发现销售收入有所下降,他会把问题提交给管理驾驶舱系统,系统可能会根据预先的设置告诉查询者诸如此类的信息:
*联系客户的时间减少了5%;
*销售员的佣金一直稳定在1%;
*完成一百万销售额的周期一直固定在35天;
*除A产品外所有产品的接单率都增长了2%;
*客户满意度在B区域有所降低;
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观念是“以消费者需要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我们说这一观念的产生相对于以往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而言是一次企业经营思想上的革命的话,那么,绿色营销观念将掀起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这场新的营销革命刚刚拉开它的序幕,它所涉及的范围、涵盖的领域以及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将是以往的营销观念演变所难以比拟的。本文试图从这一观念产生、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去探寻其变革的机制,在实践中把握其发展的逻辑和规则,并根据我国现实需要作出切实可行的战略选择。
一、“绿色营销”:变革的基础与特征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营销不是一种诱导顾客消费的手段,也不是企业塑造公众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个导向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绿色营销的变革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首先,绿色营销以绿色文化观念作为价值导向。人们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失衡、大气污染和生物灭种等环境危机,越来越认识到在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后遗症这些表象后面,隐藏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观的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然环境的不同文化态度,将在宏观上影响其生态状况。“天人合一”这一东方综合思维模式将获得现代意义,“绿色文化”成为构架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基本文化范式。随着环境教育的普及,生态观念和绿色意识将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成为影响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与绿色营销相伴随的是全社会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的转变。今天,我们普遍感觉到,正是那种过度掠夺式的消费方式和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这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危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企业行为缺乏生态观念,那种对自然资源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方法,以追求一己的、一时的高效益、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由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转变,资源配置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企业行为将越来越理智、克制和具有合理性。
再次,绿色营销建立在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愈来愈需要从两种不同的技术途径中作出选择,“黑色技术”是传统工业遗留下来的机器、石油和电子线路,而“绿色技术”则是以生态工程和基因工程相结合的新兴领域。虽然黑色技术永远也不会被抛弃,但随着“绿色科技”(或称“高科技的绿色化”)渐居人类生产方式的主宰地位,一个涉及环境协调,清洁的、无公害化的“绿色产业”将登上21世纪的舞台,从而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出现根本性的改观。目前,“绿色产品”与“绿色市场”的兴起势不可挡,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很快,而且拥有市场广阔、成本低廉等优势,有望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主导21世纪的市场潮流。
最后,绿色营销的实现有赖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参与和互动。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提高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人们不仅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努力地付诸行动。首先,各国政府在这一绿色行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环境和生态问题更主要地是一个涉及民族、国家利益和宏观经济发展的大问题,更要受到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影响,所以政府毫无疑问要在这一行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消费者因其切身利益的影响,对绿色营销的关注程度会随着其经济条件的改善而不断提高,他们是绿色营销活动的直接受益者,其需求规模直接制约着绿色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唯利是图的资本本性曾经造成了阻碍企业发展的“营销近视症”,但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方式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控制,绿色市场的培育无疑是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三方的共同参与和良性互动,是这一新的营销方式的重要特征。缺少三者中的任何一方,绿色营销都将遭受挫折。
二、企业行为逻辑与绿色营销的现实冲突,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然而,我们面临一个“两难选择”问题:在环保与经济之间企业行为与绿色营销存在现实冲突。从经济学的传统意义来看,企业行为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主要是即期利润,企业现实的经营决策对远期利润的考虑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企业行为的关键性因素是市场的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市场决策主要依据这两方面的信号尤其是价格的变化来作出。生态环境因素由于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外生变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后果无法通过价格机制得到反映,这就意味着企业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无需企业自身作出补偿,反之,其行为对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也不能从市场机制中得到回报。由于生态环境这一典型的“外在性”因素的作用,就必然产生私人成本(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与社会成本(即社会总耗费)之间的差异,当企业行为造成环境破坏时,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由社会来承担企业为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而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外在性”是造成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污染越发展”这一企业行为悖论的主要原因。
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建立产权制度、运用产权安排与交易来解决“外在性”问题,从而为解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一方面,它为政府制定环境法规和政策提供了依据,即通过制定并强制执行环境标准来界定环境产权,并通过征收各项环境税费来实现环境产权的交易,弥补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之间的差额,并最终实现对环境损害的补偿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它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了行为的准则,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要考虑市场价格方面的因素,还必须遵循政府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各项制度规定。后者可能有损于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目标(主要是即期利润)的实现,但通过这一制度安排,可以使企业的环境短视行为得到矫正,在客观上符合了社会整体对于生态改善的要求。
我国绿色营销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企业经营思想仍然停留在以推销为主的营销导向时期。这是因为:第一,企业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实现规模快速扩张是企业行为的主要目标,表现为宏观的、长远利益的生态环境因素远未成为影响企业运作的“内生变量”。这一点在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中表现尤其明显,即企图通过损害消费者健康和牺牲公众环境的行为来获得额外的利益。第二,我国的环境产权机制还不健全,政府的环境立法和司法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基层政府出于地方主义的利益保护,对环保法规执行不严,职能部门在生态环境的管理上亦缺乏力度。第三,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整体水平较低。从消费需求满足的层次来看,只有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们才会对消费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第四,社会范围内的环境意识还有待提高,如果说我国公众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性已经有了足够认识的话,那么他们对破坏生态环境并对其生存状态造成损害的产品则显然认识不足。由于上述原因,我国除了若干大城市之外,绝大部分地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尚未形成;除了少数具有领先水平的企业之外,绝大多数企业的环保意识仍然十分淡薄。如果这种情况不能迅速改变,我国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国家生态安全计划都将成为泡影,企业在即将到来的全球化的竞争当中,也不可避免地陷于被动甚至遭致灭顶之灾,我们相信这决非是杞人忧天或者危言耸听!
三、政府主导型的绿色营销发展战略
有关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环境保护抑或环境恶化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的规模,更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除了像城市废弃物、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成比例增长外,许多环境问题都是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逐渐缓解的,如饮水安全、城市卫生水平、生态改善等都是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并非源于经济规模过大或者增长速度太快,而主要是因为技术水平过低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换言之是贫穷和落后的产物。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加强了对主要河流、矿山的污染治理,并关掉了一大批作为污染源的制造企业,结果不仅经济发展的质量更高,而且极大地缓和了环境压力,成效十分显著。这表明只有坚持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根本转换,采用清洁、有效的绿色生态技术,树立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建立新的绿色消费模式,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则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减少到一个可以容忍、可以承受的水平。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实施绿色营销,其战略选择的基本原则应当是:政府主导、教育先行、以法治企、技术创新。
1.政府主导我国现阶段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绿色营销,主要原因是三个方面:首先,在我国这种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较短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相反,政府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对涉及到整个国家、民族发展前途和未来的“生态安全”问题,必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依靠政府力量,并调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来解决,否则很难迅速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因为人口过多,我国几乎所有资源都面临短缺问题,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使命又使我国仍处于资源型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配置的同时,还要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合理调节经济增长对有限资源的需求。第三,只有政府最能够代表广大公众利益,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发现并超越企业追求即期利润而牺牲环境的“发展陷阱”,使国家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绿色营销”在我国更主要的是一种宏观营销活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相对而言效果最好、成本最低),应当成为我国目前、乃至其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实施绿色营销的战略选择。
2.教育先行实施绿色营销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今天的发展基础还很薄弱,问题就在于社会的绿色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不仅是要研究和推广绿色产品,更需要开发绿色市场,培育具有绿色消费意识的消费者。所谓“教育先行”,就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环保教育,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现代人应尽的基本义务。我们已经在中、小学教材中注入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教学内容,还要扩大生态教育的覆盖面,促进绿色文化与生态科学的社会化,普遍唤醒各界人士和广大公众的生态觉悟。企业作为实施绿色营销的主体之一,更需要在学习中建立新的经营理念,即在消费者利益、环境生态利益和企业自身利益统一的基础上,寻求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普遍和谐,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永续经营。
3.以法治企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的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追求即期利润的最大化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所致,如“三废”的超标排放和生态资源的滥采滥伐,以及假冒伪劣产品的屡禁不止。在绿色消费和绿色市场尚未成熟的时候,企业不可能在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中获得足够的超额利润,因此,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企业行为的改变缺乏内在依据。我们寄希望于企业生态意识的觉醒,放弃企业的眼前利益而去追求社会环保利益、实施“绿色营销”是不现实的。政府主导型的绿色营销战略强调从实际出发,通过政府职能来解决绿色经济中市场机制失效的问题,通过法制程序强制性地引导企业行为朝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方向转化,除了立法和执法之外,还包括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加强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据报导,2001年无锡市环保局对该市新上项目采取环保“一票否决制”,19个工业、房地产项目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无法过关而下马,其中有的项目投资高达数千万元,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这表明,只有在法制环境下,企业单纯的牟利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纠正。
关键词:预算管理战略预算管理考评体系
在预算管理循环中,预算考评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预算考评信息的反馈以及相应的调控,可随时发现和纠正实际业绩与预算的偏差,实现过程控制;另一方面,预算编制、执行、考评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相互作用,周而复始地循环,实现对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控制。其中,预算考评既是本次循环的终结,又是下一次循环的开始。一般来说,业绩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司治理结构层面的考评,它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绩效评价;二是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层面的考评,它是经理层对责任中心和员工个体的绩效评价。员工个体的工作绩效评估属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所以,预算控制领域中的业绩评价,就只包括公司经营者和责任中心的绩效考评。因此,预算考评是对企业内部各级责任部门或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与评价,是管理者对执行者实行的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本文重点探讨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奖惩制度的安排两方面。
预算考评指标体系的确定
在预算考评中,要注重各种评价指标的结合,应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不同方法的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合理评价经营业绩,才能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考虑定量指标时要结合定性指标,考核绝对指标时需结合相对指标,关注局部目标时不能忽视总体目标。此外,笔者认为,预算考评是对不同层级的预算责任主体的目标实现和责任履行情况的考核,预算考评指标当然就应与预算目标指标相对应。
(一)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
在预算考评中,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应结合运用。不同的责任中心,其预算目标不同,采用的考核指标也不尽相同。通常,对于成本费用中心的有关部门,其主要考核指标是成本费用控制总额、增减变动额和升降率;对于利润中心的生产经营部门,一般采用边际贡献、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等指标;对于投资中心的子公司,主要考核指标是剩余收益等。
(二)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在预算考评中,一般比较重视定量指标,因为定量指标数据比较容易计算,是看得见的指标。但是,有时定量指标受定性指标的影响,忽视定性指标,可能会降低定量指标的效果。比如,某个制造企业,装置设计时要求采用高品质材料,多年来生产部门材料消耗一直处于先进水平,近年由于高品质材料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产品利润空间大大降低。技术部门认为可以通过改用低品质材料来降低成本,这样,生产部门的材料消耗量预算指标将会被突破,并失去自己消耗率的先进地位。此时,考核指标的确定就必须考虑企业的整体发展。
(三)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在构建预算考评指标体系时,应该注意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融合。财务业绩指标通常在预算考评中占主导地位,因为它能与当期业绩直接挂钩,具有数据容易取得、较为规范等优点。但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单纯用财务业绩指标进行考评,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如,会计信息失真导致考评的不真实;注重已实现的业绩而忽视未来的发展能力,容易导致长、短期利益的失衡;更倾向于内部化,而忽视其市场的竞争地位及其变化等。非财务业绩指标注重企业的成长与战略性,注重收益的稳定与长期性。它能促使经营者更加注重市场的开拓、员工积极性的激励等,这些都是财务指标难以做到的。因此,在预算考评中,应纳入非财务业绩指标。常见的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与服务指标等。在预算考评中纳入非财务指标,既强调对财务指标的考核,又注重对非财务指标的评价,这是符合现代市场发展需要的。表1是对五国企业运用非财务指标评价企业业绩的一个排列。此外,还有些企业试着引入平衡记分卡等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记分卡从财务(Financial)、顾客(Customers)、内部业务流程(InternalBusinessProcesses)、学习与成长(LearningandGrowth)等方面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平衡记分卡对于领先指标的关注,使企业更关注过程,而不仅仅是事后的结果。它从企业的战略开始,即企业的长期目标开始,逐步分解到企业的短期目标。它既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又关注企业近期目标的完成,使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很好的结合起来,解决了企业的战略规划可操作性差等缺点,同时也使企业的年度计划和公司的长远发展方向一致起来。当然,预算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除了应考虑指标的选择外,还需考虑指标权数的确定。
预算奖惩制度体系的安排
(一)奖惩制度体系的构建原则
在奖惩制度的设计和运用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奖惩制度必须结合各责任中心的预算责任目标制定,体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则;奖惩计算要简明。无论以什么方法为基础,奖惩额的计算方法必须简明易懂。否则,除专业人员外无人能懂,只会徒具形式上的合理性,而缺乏目的的有效性;要形成严格的考评机制。是否奖惩取决于考评的结果,考评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奖惩制度的效力;要把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相结合,把即时奖惩与期间奖惩相结合。一方面,要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时考核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和执行情况,并根据考评结果当即奖惩;另一方面,要求一定时期终了,根据全面预算的执行结果,对各责任中心进行全面考评,并进行相应的奖惩。
(二)奖惩方式的设计与选择
奖惩方式的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首先,设定奖惩对象。奖惩对象既可以是全体员工,也可以是部门。它们都是对期初所设定的预算目标,在期末进行考核,看实现到什么程度,并与奖惩挂钩,这样能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前者的各个对象之间的实际差异与努力程度较为明显,考核内容也能直接反映在报酬上,而后者则注重各部门间职务内容的不同以及团队合作方法,因为其对目标的实现程度有很大影响。笔者认为,部门和小组团队作为奖惩对象较好,因为它更符合现代企业团队作战的现实状态,而且有利于加强团队合作。其次,选择奖金分配方式。目前,奖金分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先计算确定分配的总预算,再决定个人分配额;二是直接计算对个人的分配额。后者一般适合于以管理者为奖励对象的企业。一般来说,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第一种方式。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滥用晋升机会增加奖励。当然,奖金分配预算还应该与企业的业绩相挂钩。
还应注意,企业内部建立奖惩制度,其目的是将企业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目标联系起来。从财务会计系统中获得的指标,如利润中心的利润等,作为衡量各部门业绩和奖励部门经理的基本依据。这样的考评与奖惩制度,有助于刺激各部门为企业做出更多贡献。但是,利润通常反映短期的经营成果,部门经理极可能为获得更多的短期利润而牺牲企业长期业绩。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企业应依据综合业绩指标,对各责任单位的当期业绩进行奖励,或给予部门经理期权奖励等。
总之,预算考评并不完全是对责任单位或个人的业绩进行评估,它更深层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推动责任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表现,引导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朝着企业整体预算目标迈进。因此,在设计预算考评制度的时候,管理者必须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将预算考评与企业绩效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才能保障企业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