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7:08
序论:在您撰写粮食安全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有人问: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粮食保护价政策影响何在?要精确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模型计算。我个人的判断,如果按保护价但不是敞开收购,粮食供过于求的局面可能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也就是说市场粮价的回升点可能会出现得早一点。但就目前农产品供求总体状况看,农民要想从农业获得更多的收入非常困难。
这些资源如果不种粮食而种其他农作物会不会使农民获得更好的收入?这其实很不确定。现在有些人认为,过去几年的粮食政策,对粮食生产造成了相当数量的无效供给,造成了严重的库存积压。这种认识隐含的前提就是粮食生产浪费了部分资源。
那么,是不是“不浪费”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这要看其他农产品是否存在短缺现象。现实情况是,除粮食之外的其他农产品也基本没有短缺,而且绝大多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所以,即使这几年少种一点粮食、改种其他农作物,问题依然存在。
我大体的经验判断是:根据目前粮食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大体上需要保持在16.5—17亿亩之间。低于16.5亿亩,当年生产的粮食就难以满足需求,粮价会上涨;超过17亿亩,则会供过于求,粮价下降。因此,从总供求的角度看,粮食播种面积也就只有5000万亩左右的调整余地。
这几年粮食库存多了,确实可以适当减少粮食生产。估计粮食播种面积在一两年内低于16.5亿亩问题不大,因为有库存;但连续3年以上我认为就会出问题。
这还只是从粮食这一个角度考虑,进一步要考虑:调减下来的粮食播种面积去种其他农作物,农民是否会获得更高的收入?
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比如棉花、蔬菜等已是供过于求。所以抑制农民增收的基本原因,还是市场需求制约和农民就业不充分。现在有些地方出现“抛荒”现象,就反证了这一点。
我认为对“抛荒”不必过分担忧,首先,“抛荒”面积在总体上很有限;其次,要看到“抛荒”是在粮食暂时供过于求、而其他农产品在市场上并不短缺的情况下出现的,它实际上是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移投入的一种应对措施。马克思说过,农产品价格是由劣等地上的生产成本决定的,出现供过于求时,劣等地退出生产是符合经济逻辑的。
当然,在我国现实情况下,引发“抛荒”的原因很复杂,农民种地的负担过重是诱因之一。但无论如何,“抛荒”没有导致供给短缺,这表明它主要是市场引导的结果,多数农民在当前确实难以靠农业来增收。
农产品过剩非农产品也过剩
农产品的需求约束非常严重。比如全球粮食价格下跌自1996年初始,迄今已逾5年,仍处于低谷,很多品种目前的价格和最高价相比已跌去近50%,这似乎是全球性的粮食过剩。但从需求角度看,全球还有很多人吃不饱甚至饿死,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支付能力。所以讲目前农产品过剩,只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
但粮食有很特殊的一点,就是它是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的重要产品,对它的判断仅仅依据人们有无支付能力是要出问题的。显然,如果完全从经济学判断,全球的粮食生产都应减少,更不用说中国的粮食生产应减少;但是从国际粮农组织(FAO)提出“粮食安全”概念来讲,目前全球的粮食生产未必能满足需求。因此,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仅按经济学的原理去解释。
经济发展到今天,从平均消费水平看,粮食市场已经饱和,似乎应该减产。但是平均水平背后掩盖的矛盾非常大。比如说中国,拿城里的4亿人口和农村的8亿多人口比较,两者需求结构的差异非常大。除部分发达地区外,农民的食品支出仍在继续上升,尤其是肉禽蛋鱼这些动物性蛋白食品。
这说明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中,虽然整体上已经进入小康,但由于存在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差距在扩大,这样的市场就很难对付。生产出来的东西对一部分人来说早已满足了,而没有满足的人却没有相应的支付能力。
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两个矛盾交织在一起:一个是农产品的消费者也就是城镇居民,已经进入食品支出比重下降阶段,他们的支出将转移到新兴消费如住房、汽车、旅游、教育之类的行业。另外一个是,城市消费的发展非常快,但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消费基本与农业无关,比如城市高楼、轿车都和农业无关。
所以尽管城镇在快速扩张,城镇居民的消费在继续增长,但对农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弱,很多农产品的消费不出现负增长就不错了。从这个角度看,农民再努力也没用,因为没有市场,这是个最大的制约。
但这个制约最终不只影响到农民,中国整个经济增长的困难就在这里。按农业的生产能力来说,足以保证4亿城里人吃饱吃好。但问题是有限的城里人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有限,结果是相当数量的农产品过剩,这对农民来说就意味着收入上不去。
粮食是人民群众生存和生活必需品,是特殊商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粮食安全是关键。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对粮食安全,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
乐清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县市,应该认真对待粮食问题。“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确保粮食安全任重道远。乐清市存在着“人增、地减、粮食消费水平提高”的变化趋势,随着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大量外地来乐务工的人口流入,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全市粮食购销工作就会陷入被动,120万人民有饭吃、吃好饭就难以保障,就会影响全市社会发展和稳定。所以说,确保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二、乐清市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粮食产量减少,粮食消费剧增,产需缺口扩大
近几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建设的加快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乐清市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由于种植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比种粮的经济效益成倍提高,于是,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随着城镇扩容和流动(旅游)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量日益扩大,按人均日消费成品粮0.3公斤计算,净增1万人口,年净增原粮消费110万公斤。即使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重视、巩固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粮食产销缺口仍逐年增大。预计“十一五”未全市粮食总产将低于15万吨,总需求为35万吨,需求缺口将达到20万吨。虽然通过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能力有所增强,但不确定因素很多,粮食安全仍是乐清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二)本地粮源缺乏,外购困难多,储备粮源不稳定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本地无粮收购。外购粮食,粮源紧、价位高、损耗大、成本高。2007年,由于全国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引起产地早籼谷价格大幅上升,乐清市到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采购的早籼谷价格由最初的88元/50公斤,上涨到95元/50公斤。同时,外购粮食不确定因素多,遇到粮食趋紧,交通瓶颈制约和地区间相互封锁,会导致应急状态下粮食流通受阻,影响或加剧县域粮食供应安全。因此,乐清市的储备粮源存在着不稳定性。
(三)储备粮规模小,缺乏粮源基地,宏观调控能力偏弱
乐清市还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粮食基地,与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及我省周边县、市等粮食产区虽有粮食产销合作关系,但缺乏稳定性,这对弥补本市粮源不足,造成被动。与此同时,纵观全市的仓储和储备粮状况,仓储条件薄弱,储备粮规模偏小。除中心粮库外,其他粮库设施陈旧,已经不很适合储藏粮食。全市县级储备粮只能保证3个月的口粮销量,根本不足国家规定的销区6个月销量的储备要求,明显不适应全市经济发展。而且,储备粮食均以原粮形态保管,且品种结构单一,再加上全市只有一家大米加工厂,无法直接控制的粮食加工能力和供应条件,缺乏应对突况和自然灾害确保粮食有序供应的有效手段。
三、确保粮食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应采取的措施
(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一是认真落实粮食工作行政领导责任制,强调行政领导对粮食生产负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二是认真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守住淳安县17万亩耕地,依法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三是认真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品种,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逐步建立可靠的本地粮源。
(二)依法管粮,促进粮食有序流通
一是建立健全粮食产销合作机制,扩大调控粮食供应渠道。加大粮食购销的对外合作,建立形式多样的产销协作模式,不断延伸和完善合作领域和机制,积极探索粮食产销合作新思路,争取在主产区建立收购点参与主产区的粮食收购和调运,用于储备粮轮换或本县市场供应。二是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工商、物价、质监、粮食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大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力度。及时掌握粮食市场动态,超前分析、科学预测、宏观调控,保障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加强对粮油质量的监测,防止以次充好;在粮价波动时期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以规范粮食市场。
(三)奠定调控物质基础,提高粮食调控能力
一是加强储备粮管理。粮食收储公司是地方储备粮食的“蓄水池”,不仅需要引活粮源“收得进”,更需要保质保量“储得好”。同时,适当增加地方储备粮食规模,按照国务院“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地方储备粮规模的要求,充分考虑城市化进程和外来人口增长因素,逐步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二是加快市中心粮库扩建工作。扩建中心粮库是走“建仓引粮”之路,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积极主动争取中心粮库扩建工程建设资金,抓紧上马工程,确保储备粮在需要时拉得出,用得上,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三是做好应急大米加工厂及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根据《乐清市粮食安全应急预案》要求,评审几家资质高、信誉好的粮食经营企业作为应急加工及供应点,常年保持一定数量的周转库存。四是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要及时监测市场动态,研究市场行情和出台一些调控举措,进一步落实应急加工,供应,运输网络。组织实施粮食应急预案演习,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增强社会危机意识。
(四)强化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市场调节功能。
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今天,乐清市粮食供求平衡主要靠市场调节,全市60%以上的人口都将“米缸”建在市场上。要充分发挥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掌握粮源,控制风险,考虑储备适当的成品粮,以防应急。粮食批发市场是一个流动的大粮仓,可称为“动态储备粮库”。要繁荣农村粮食市场,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扶持粮食企业拓展农村粮油销售业务,提高农民的粮油消费水平,支持新农村建设。
㈠甘肃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甘肃河西走廊土地平整肥沃、灌溉设施齐全、隔离条件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所生产的玉米种子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纯度高、芽率高、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国内外种业界的青睐。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建成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150万亩,年产优质种子60万吨,占全国大田玉米生产用种量的60%左右。“张掖玉米种子”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地理商标证书的玉米种子品牌。中国种业骨干企业中已有41家在甘肃河西走廊建立了种子生产基地或加工中心。世界排名前5位的跨国种业公司已有4家企业已不同的方式落户甘肃。甘肃省已建成大型玉米种子加工中心140多个,种子烘干线180多条,果穗烘干能力30多万吨,种子加工能力达70万吨以上。已初步形成了优质杂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包衣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种业产业集群。
㈡甘肃的自然条件比较有利于玉米生产
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内陆,气候干燥,光照充足,病虫害少,无霜期相对较长,气候条件比较适合玉米生长,是全国春玉米的主产和高产地区之一。虽然降水较少,但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这与玉米的需水旺季完全相吻合。所生产的玉米品质好、产量高,是食用、饲料和加工的上好原料。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已成为全国千万亩以上的玉米生产大省。
㈢甘肃有创新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甘肃的自然条件总体上较有利于玉米生产,但十年九旱的省情也制约了玉米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甘肃春季易发干旱,使玉米播种出苗困难,直接影响产量。如何适应降水规律,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天然降水,突破生产中降水与作物生长不同期、玉米下种出苗难的问题,就成为甘肃省玉米生产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多年来,甘肃省探索总结形成了以地膜覆盖和抗旱品种配套技术为主的玉米生产技术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影响玉米生产的突出问题,为玉米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特别是2003年研究成功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玉米抗旱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既解决了玉米前期出苗和生长缺水的难题,又强化了地膜的增温增光效能,增加了有效积温,扩大了玉米的种植范围,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的产量。成为支撑甘肃省玉米生产技术体系的核心。
㈣甘肃发展玉米生产氛围良好
甘肃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玉米生产,把玉米生产作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整合各部门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了全社会重视玉米生产的良好氛围。特别是2006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获丰收后,甘肃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大投入,以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到2012年,全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达到1258.05万亩,比2007年的48.9万亩增加了1209.15万亩,6年累计推广4407.6万亩,总增产粮食超过400万吨,为全省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㈤甘肃发展玉米生产前景广阔
甘肃是全国6大牧区和重要的畜牧业基地。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畜牧业作为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先后出台了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全省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畜牧业总产值由2008年168.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31.7亿元,增长了72.6%;畜牧业增加值由117.5亿元增加到158亿元,增长了74.4%。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玉米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据专家测算,同期全省饲料用玉米由2008年约203万吨增加到294万吨,增长了44.8%。目前全省每年新增的饲料玉米需求仍以20万吨左右的速度递增。同时,玉米深加工快速发展,带动了玉米消费需要的增长。近几年随着全省玉米产量的大幅提高,玉米深加工产能也在不断扩展,加工产品主要是淀粉和酒精。全省玉米深加工量约40万吨,生产的加工产品约10万吨。
二、玉米已成为甘肃第一大粮食作物
玉米是甘肃省三大粮食作物,全省14个市(州)、80个县区(除甘南牧区县外)均有种植。近几年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力推广,全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已成为甘肃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对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甘肃省已成为全国15个千万亩以上玉米生产大省,种植面积居全国第12位,总产量居全国第13位,单产居全国第14位。
㈠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
1997年~2007年,受干旱的影响,甘肃的玉米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750万亩左右,产量在200万吨~250万吨之间。2008年全省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以来,玉米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面积和产量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省种植面积首次突破799.95万亩,达到835.8万亩,比2007年增加87万亩,占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20.8%;产量达到265.4万吨,比2007年增加22.8万吨,占到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9.9%。2009年,全省种植面积首次突破1000万亩大关,达到1054.35万亩,占到粮食播种面积的25.7%,产量突破300万吨,达到312.6万吨,占到粮食总产量的34.5%。2012年,种植面积达到1387.05万亩,占到粮食播种面积的32.6%,产量达到504.1万吨,占到粮食总产量的45.4%。从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551.25万亩,平均每年增加110.25万亩;产量增加了238.7万吨,平均每年增加47.74万吨。玉米所增加的产量占到同期全省总增产粮食285.3万吨的83.67%。由此可见,玉米在甘肃粮食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玉米已占到甘肃粮食生产的半壁江山。
㈡区域布局基本形成
为适应市场对玉米品种品质结构和玉米专业化生产的需求,甘肃省在持续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努力调整和优化玉米的品种和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不断完善玉米生产的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区域布局和和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在区域布局方面,目前已形成了以河东旱地粮饲兼用玉米和河西走廊杂交玉米制种为主体,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高产玉米和城市郊区鲜食玉米为补充的四大块生产区域。
1.河东旱地粮饲兼用玉米生产区。
这是甘肃玉米生产的主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省的80%左右。主要包括兰州、白银、临夏、定西、天水、陇南、平凉、庆阳8个市州。目前种植面积1000万亩左右,产量约340万吨。这一区域的特点是:面积大干旱重、全膜覆盖、自然降水利用率高。
2.河西走廊杂交玉米制种生产区。
这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河西走廊绿洲灌区核心区域的酒泉、张掖、金昌、武威4市的凉州区、古浪县、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永昌县、肃州区等县区,常年杂交玉米种子生产面积150万亩左右,年产优质种子6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大田玉米生产用种量的60%,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这一区域的特点是:光热资源富集、灌溉隔离等基础条件好、产量高质量优。
3.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高产玉米生产区。
主要包括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边缘制种玉米与小麦生产的过渡地区的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永昌县、金川区、玉门市、金塔县、肃州区、省农垦农场和沿黄灌区的临洮县、榆中县、景泰县、靖远县、临夏县等县区,常年种植半膜覆盖玉米面积150万亩左右,产量约100万吨。这一区域的特点是:半膜覆盖、灌水有保障、产量高。
4.城市郊区鲜食玉米生产区。
主要包括兰州、天水、白银等城市近郊县区及省农垦黄羊河农场。常年种植面积约8万亩,产量约5万吨。这一区域的特点是:基础条件好、面积小品种杂、产值高效益好。
㈢生产技术日臻完善
目前已形成了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比较完善的玉米生产技术体系。主推的技术有以全膜覆盖为主体,半膜覆盖为补充的覆盖抑蒸技术;以垄膜沟灌为主体,膜下滴灌、垄作沟灌为补充的节水灌溉技术;以一膜两年用为主体,秸秆和根茬还田为补充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机械深松耕和机械覆膜为主体,机械播种、收获为补充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主的科学施肥技术。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经过多年的总结完善,目前处在国内旱地玉米栽培的领先水平。在栽培品种方面,目前已形成以中晚熟品种为主,早中晚搭配的高产、抗旱品种体系。主栽的品种(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有:豫玉22、沈单16、富农1号、先玉335、正大12、酒单4号、承单20号、郑单958、金穗3号、金凯3号、中玉9号、吉单216、晋单60、金穗1号、吉祥1号、绵单1号、长城799和东单11号等。
三、甘肃玉米生产面临五大突出问题
尽管近年来甘肃省的玉米生产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但目前仍面临五大突出问题。
㈠生产稳定性差
甘肃玉米的主产区在旱作区,玉米生产最大的威胁是干旱。干旱造成玉米生产稳定性差,年际间产量波动大。甘肃省十年九旱,春季易发旱灾,导致玉米下种出苗困难;而夏旱和伏旱又会给玉米的拔节、孕穗、抽雄和扬花、授粉造成困难,直接影响产量形成,导致单产减少。据统计,2000年以来的13年间,甘肃省的玉米单产有7年增长,6年减少,减产的年份都是干旱的年份,其中2000年减5.65%,2001年减6.0%,2004年1.1%,2006年减14.5%,2008年减2.1%,2009年减6.64%。2000年全国大旱,甘肃首当其冲旱情严重,因旱造成当年全省粮食产量比1999年减产101.45万吨,这其中玉米就减产44.7万吨,占到了44%。2006年甘肃遭受50年不遇的干旱,造成当年粮食减产28.84万吨,其中玉米年减产14.9万吨,占到了51.66%。2008年以后,由于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有效抑制了旱灾的威胁,减轻了旱灾的损失,提高了玉米生产的稳定性。2009年,甘肃又发生了严重的春夏连旱,为有效应对旱情,省政府年初就决定将原计划安排的500万亩全膜玉米面积调整到650万亩,实际完成692万亩,增产粮食约70万吨。尽管当年由于严重旱灾造成玉米单产比2008年减少了6.64%,但全年粮食产量仍比上年增加了17.7万吨,增长了2.0%。
㈡单产水平低
玉米杂种优势强、光合生产效率好、理论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世界发达国家玉米平均亩产都在1吨以上。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1年创造过1356千克/亩的单产水平,2013年又创造了1511.74千克/亩的单产水平(1.3亩示范田),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09年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创造了旱地玉米平均单产901.7千克/亩的全国同类型地区万亩高产记录,武威市凉州区2012年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达到1041.3千克/亩,创全国水浇地玉米万亩集中连片种植的最高纪录。但实际生产中,我国玉米的平均单产水平较低,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甘肃省玉米的单产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单产的85%左右,差距较大。2011年~2012年,是甘肃省玉米的高产年,全省玉米平均单产分别为333.1千克/亩和363.4千克/亩(统计年鉴数),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1.6千克和30.3千克,虽然比同一区域内的陕西省的平均产量高21.4千克/亩和39.7千克/亩,但仍比同期全国平均单产低50.1千克和27.9千克,与全省高产创建示范片单产相比差距更大。2011年,甘肃省的玉米单产仅相当于全省同年39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738.4千克/亩的45.1%。2012年,甘肃省的玉米单产仅相当于全省同年134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768.8千克/亩的47.3%。分析甘肃玉米单产水平低的原因,除干旱之外,主要是种植密度普遍偏低、收获期普遍偏早。目前甘肃省玉米平均种植密度为3200株/亩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约300株左右。由于种植密度较低,如遇春旱有10%左右的种子不能出苗,实际保苗数不足3000株/亩,低的仅有2800株左右,严重影响了最后产量的形成。而美国等高产国家的种植密度平均在5000株/亩以上,高产田达到6000株/亩~7000株/亩。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3年创造的1511.74千克/亩的全国最高纪录,收获株数就达到8700株/亩~8800株/亩。据专家分析,若甘肃省的玉米种植密度达到3500株/亩以上,实际亩保苗达到3200株以上,再配套相应的技术措施,坚持适期晚收,单产就可以提高50千克/亩左右。
㈢机械化程度低
目前甘肃玉米生产技术的普及率与到位率仍然不高,栽培管理比较粗放,普遍存在重品种、轻栽培,良种与良法不配套,农艺与农机不融合的问题。突出的表现在:整地起垄覆膜质量不高,有机肥投入下降,播期播量不适宜,密度与品种不配套,追肥及病虫害防控不及时,收获期不当等,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特别是玉米的机械化程度偏低,除机械耕地和机械起垄覆膜率达到50%以上外,机械深松耕、机械播种、机械施药施肥和机械收获等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玉米机械化收获才刚刚起步。2012年,甘肃省玉米机械收获水平只有12.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比全省小麦机械收获水平低35个百分点。加之许多农户长期使用小型机械耕作,导致土壤有效耕层变浅,犁底层加厚,蓄水保墒抗旱能力下降,影响了玉米生产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分析甘肃省玉米机械化程度低的原因,除山旱地面积大,道路和立地条件差,无法使用大型机械收获,以及生产中种植的品种绝大多数不适宜密植和机械化作业外,甘肃省目前主推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采取了全地面覆膜和宽窄行播种的方式,虽然提高了雨水利用效率和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及产量,但客观上也为推广机械化收获增加了难度。
㈣优质品种少
甘肃省虽然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每年生产的种子占到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60%左右。但甘肃省内种子企业实力普遍较弱,商业化育种集成度很低,除敦煌种业、金穗种业、富农种业、金源种业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品种研发能力相对较强,培育出了几个比较适合甘肃特点的玉米品种外,绝大多数是制种代繁企业,规模小、效益低、自主性差、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几乎没有能力投入品种的研发,更谈不上育种。省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由于投入有限,种质资源少,普遍创新能力差,育种效率低下。有限的品种准研发的项目资源、材料资源和人力资源过于分散,品种研发多以课题组的育种方式,在育种效率和效果上难以与国内外大企业工厂化、团队式的育种方式相比,育成的品种同质化严重,高产、优质、耐密、抗旱、抗寒、抗病的优良品种很少。造成省内科研单位和企业育成的品种绝大多数推广的面积小、时间短,许多品种通过审定三五年,就被市场淘汰了。目前,甘肃省1305万多亩玉米中,具有甘肃自己自有知识产权的品种仅占16%。其中推广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1个,推广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8个,推广面积在19.5万亩以上的品种只有4个,推广面积在40万亩的品种只有2个,推广面积在60万亩以上的品种仅有1个,其余品种推广面积很小。这与甘肃省玉米制种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而作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监管能力和手段落后,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制种基地建设严重滞后,收获、晾晒、烘干、脱粒、分级、包衣、包装等工艺相对落后,影响了种子的质量,特别是发芽率。目前我国玉米种子质量标准规定的发芽率为85%,这比美国先锋公司的标准整整低了10个百分点,说明我国玉米种子的总体质量不高。
㈤精深加工能力弱
甘肃省玉米精深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年加工能力都在10万吨以下,加工水平和技术比较落后,市场竞争力弱。目前加工的产品仅有淀粉、淀粉糖、酒精等几种产品,与全国已开发的上百个玉米深加工产品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近年来由于玉米收购价格和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加工成本不断增加,企业效益下滑,导致少数企业已经停产或破产。2012年,全省纳入统计的玉米深加工的企业仅有4家,比2011年减少2家,年加工处理玉米仅28.50万吨,比2011年减少5.26万吨,减幅15.6%;年产品产量4.88万吨,比2011年减少4.24万吨,减幅46.5%。
四、提升甘肃玉米生产水平的总体思路与对策措施
鉴于玉米在甘肃粮食生产中所处的特殊重要地位,其他粮食作物均无法比拟,因此今后仍要继续大力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强化栽培管理措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玉米在甘肃粮食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提升玉米生产的总体水平。一是要坚持把发展玉米生产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统筹发展玉米与小麦、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二是要坚持把玉米生产的重点放在旱作农业区,着力提高旱地玉米的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要坚持把发展玉米生产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草食畜牧业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培育后续产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四是要坚持把转变生产方式作为挖掘玉米增产潜力的根本途径,在保持玉米面积稳中有增的基础上,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不断提高玉米的单产和质量水平。五是要坚持把加大扶持力度作为促进玉米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完善政策调控体系,全面提升玉米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16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达到1500万亩,其中旱地全膜玉米1200万亩,水地半膜玉米150万亩,制种玉米150万亩,总产量达到600万吨。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落实好以下几项重点措施。
㈠加快品种研发步伐
1.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尽快把河西走廊建成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提高种子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种子的数量、质量和品种安全。
2.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
进一步完善种子法律法规,鼓励大型本土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进入种业,鼓励现有种子企业间实行联合重组,淘汰一批弱小企业,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骨干种子企业,提高种子市场的集中度。
3.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
鼓励企业完善品种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和队伍,或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姻,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育种资源和力量,加大科研投入,开展商业化育种,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4.严格品种审定和保护,加快建立不适宜品种的退出机制。
强化种子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抢购套购、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为促进玉米生产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㈡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强化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建立示范区,开展高产创建活动,进行示范引导和典型带动,提高广大农民的栽培管理水平。通过大力推进机械化起垄覆膜、科学合理布局品种、实施机械深松深耕、精量半精量播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着力解决目前在起垄、覆膜、品种、密度、施肥、播种、收获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良法良种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切实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㈢推进机械化作业
要把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为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在继续抓好机耕机播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方筹措资金,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生产模式,特别是旱作农业区目前大力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组织开展玉米收获关键技术和机具研发,尽快研制出适合甘肃山旱地特点和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中小型收获机械,提高玉米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和技术。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对玉米收获机械的补贴力度,减轻农民购机负担,让农民愿意用且能用得起机械,切实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玉米收获中费工费时成本高、农时紧的问题。特别是要积极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发挥他们在玉米机械化作业中的作用,努力推进玉米收获的社会化服务。
㈣促进规模化生产
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玉米生产方式。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的玉米生产经营主体,提高玉米生产的规模化水平。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要以制种企业为主体,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按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着力打造“四化”基地,提高玉米制种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提高玉米制种的质量和效益。
㈤培育接续产业
要把大力发展玉米生产与培育接续产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玉米生产增加的大量秸秆和优质饲料,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大转化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构建种植玉米、实施秸秆养畜、增施有机肥的良性循环模式,通过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等措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和耕地质量。力争玉米秸秆利用率由目前的54%提高到2016年的65%以上。
㈥提升加工水平
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针对甘肃玉米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的问题,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增强主创新能力,加快原料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㈦加大扶持力度
粮食安全经济学问题是有诸多因素影响的,这主要体现在国际粮价上涨、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粮食需求增加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粮食安全经济学问题进行了分析。
1.国际粮价上涨。国际粮价上涨是导致粮食安全经济学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的统计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几年里国际粮价合计上涨了46%。并且根据世界银行之前的统计报告中显示,过去数年国际市场中小麦价格上涨了203%,并且食品的整体价格合计上涨了共计94%。这意味着世界上各国粮食储备量己降至了近40年来的最低水平,。除此之外,国际粮价上涨的问题还体现在全球耕地逐年减少,二是能源转换需求逐年增加。外源性的通胀压力目前尚在可控范围内,但是依旧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2.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了我国居民对于饮食要求的持续提升,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导致了大量耕地被占用并且所占耕地中又以良田比例最大。除此之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带来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收重视程度不高,并且发展速度也较慢,最终导致了我国粮食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和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
3.粮食需求增加。粮食需求增加是导致粮食安全经济学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出现了粮食需求急剧膨胀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受到18亿亩耕地资源约束,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很难再有大的提高。除此之外,粮食需求增加主要还体现在我国现今试图利用日趋减少的土地力求生产更多的粮食来满足我国乃至全世界的需求。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加上农业技术水平低并且生产资料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粮食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较弱,这些都对于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二、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
粮食安全经济学策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了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完善农业金融体系、进行相应财政倾斜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进行了分析。
1.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是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的基础和前提。在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增加并且强化相应的农业基础,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尤其应突出向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和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地区倾斜。除此之外,在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的过程总我国应当注重增加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并且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另外,在提升第一产业重要性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湖州优化政府支农投资结构,这一优化的重点在于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倾斜,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应用水平的持续提升。
2.完善农业金融体系。完善农业金融体系对于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完善农业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逐步健全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并且加大金融服务力度。除此之外,在完善农业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服务体制并且合理的创新担保方式同时加大对粮食生产者和规模化养殖户的信贷支持,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农业再生产的需要。另外,在完善农业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鼓励各地工商业企业帮助农业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并且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建立粮食作物灾害保障制度,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应用效率的不断提升。
3.进行相应财政倾斜。进行相应财政倾斜是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进行相应财政倾斜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完善粮食补贴和奖励政策。即采用完善粮食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等不同的补贴方式。除此之外,在进行相应财政倾斜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逐步理顺粮食价格,从而能够使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另外,在进行相应财政倾斜的过程中我国应当注重继续对重点地区和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粮食安全经济学对策应用合理性和可靠性的持续进步。
三、粮食安全未来展望
根据有关资料,在2010~2030年这20年间我国的耕地数量将会更加趋于稳定,并且耕地的规模将会有望保持在1.2亿hm2(18亿亩)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生态退耕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将会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并且随着我国持续出台的多项耕地保护措施,包括以法律形式确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为基本国策,可以从经济学理论之外的方式来更好地促进我国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四、结束语
一是比较效益下滑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农民在粮食生产中的角色已由过去的“生产者”变成了“经营者”,种粮效益成为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首要目标。农民种不种粮、种多少粮、种粮投入多大主要看比较效益。现在,一方面是生产成本不断上涨。过去主要是生产资料成本上涨,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加速,近年来人工成本和土地流转费用也在快速上涨。现在种一亩地,农资、人工、流转租金算下来每亩成本要700元以上,正常年景可以实现纯收入300多元,抵不上一个人三天的打工钱,遇上灾年还会亏本。另一方面是价格上涨空间受限。现在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我国的关税保护水平又低,进口对国内价格形成抑制和打压,同时,受制于“天花板”效应,粮食生产成本上涨又不能在价格上得到体现。怎样协调产业政策、价格调控政策和进出口政策,为国内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使种粮农民获得必要收益,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
二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国农业资源“先天不足”,面对持续刚性增长的农产品需求,我国只能在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下谋划农业生产。虽然这些年我国也采取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休渔禁渔这些养护资源、改善环境的措施,但还不具备像资源大国那样长期、大范围的耕地休耕条件,农业发展不得不依赖资源的高强度开发,资源环境的弦已经绷得很紧。要看到,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以每年1个百分点以上的水平提升,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争水、争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加速向农业农村扩散,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每年要占用耕地600~700万亩。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用水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地方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灌溉设施老化失修,区域性和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已经成为粮食生产的主要威胁。还要看到,目前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也不够合理,不同程度存在耕地“重用轻养”、大水漫灌、化肥农药过量施用等问题,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与社会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城乡生态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形成反差。如何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持农村青山绿水和良好生态环境,也成为十分艰巨的任务。
三是加强农业支持保护面临新的发展要求。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财力增长,我国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断增强,为粮食生产“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也要看到,在经济运行的新常态下,加强农业支持保护面临新的形势,需要适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随着整体经济运行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逐步转向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增幅也随之放缓。有专家估算,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规模,经济增速下调一个百分点,GDP大约减少6000亿元,税收相应减少1000多亿元。从2014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看,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保持前些年“三农”投入快速增长的势头殊为不易。这就要求在继续增加投入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财政资金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经济增速和财政增速放缓,还会影响到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这些变化都对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出了新要求,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新影响。
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举措
针对新的形势,中央2013年底提出了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即“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我们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这5句话20个字的丰富内涵。
第一,在发展目标上,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就是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受资源约束,需要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但十几亿中国人不能靠买饭吃、讨饭吃过日子。这是因为:一方面,国际市场调剂空间有限。目前全球的粮食贸易量仅有2500~3000亿公斤,不到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大米贸易量350亿公斤左右,仅相当于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4,既不够我们吃,也不可能都卖给我们。另一方面,大规模进口不可持续。在粮食贸易上,我国的大国效应明显,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如果我国长期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粮食,可能引起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不仅要付出高昂代价,也会影响我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因此,只有立足于国内保障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才是可靠的。
第二,在发展优先序上,始终坚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过去我们强调保全部、保所有,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耕地就这么多,需求又那么大,必须有取有舍,集中力量先保住最基本最重要的。综合考虑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和资源条件,首先要“保口粮”,其次要“保谷物”。也就是说,稻谷、小麦这两个主要的口粮品种要做到绝对安全,进口只能是品种调剂,而玉米随着饲料需求的快速增长,进口比例可以稍微高一些,但也要做到基本自给。这样定位,绝不是减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决不能误读为可以放松国内粮食生产,而是要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一是优化品种布局。水稻核心是建设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3个优势区。东北地区着力发展优质粳稻;长江流域要稳定双季稻面积,逐步扩大江淮粳稻生产;东南沿海地区要稳定水稻面积,着力发展优质高档籼稻。种植面积要大体稳定在目前的4.5亿亩以上。小麦核心是建设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东北5个优势区。种植面积要大体稳定在3.4亿亩以上。玉米核心是建设北方、黄淮海和西南3个优势区。目前,我国玉米面积5.45亿亩,应保持基本稳定。二是支持重点产区。主产区是粮食生产的压舱石,目前13个粮食主产省的产量占全国的75%,商品量占80%,调出量占90%。要加大对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使800个产粮大县的人均财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调动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鼓励主销区与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区域合作关系,加快建立主销区对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三是扶持新型主体。从发展趋势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成为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提供商品粮的重要力量,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要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新增补贴要向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
第三,在发展着力点上,努力确保产能、强化科技支撑。尽管实现了“十连增”,但我国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看老天脸色,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可控性还不高。目前,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2/3,有效灌溉面积仅占一半多一点。据专家测算,我们的高产田提质后亩产可提高5%,中低产田改造后亩产可提高20%,加起来就会新增生产能力500亿公斤。提高粮食发展稳定性,最根本的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进展,201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由传统的人力畜力为主转向以机械作业为主,2013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9%。农业科技和机械化发展,为粮食连年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差距还不小,潜力也不小。因此,实现确保产能,关键是做到“两藏”:首先是藏粮于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坚持既要保护耕地数量,也要提升耕地质量。要严防死守耕地红线。虽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耕地的账面数字有所增加,但耕地还是那么多,产能也还是那么多,实际并没有增加。对此,必须有清醒的“红线意识”,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农民可以非农化,耕地决不能非农化。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持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有地可种”。要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应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项目资金,大力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全国要新建8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其次是藏粮于技。解决我国农业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科技,要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给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要深化种业科技体制创新,强化种子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制种育种基地建设,开展重点品种联合攻关,充分运用传统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加快良种研发,选育一批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推进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要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主产区推进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全程机械化。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前景广阔。要推动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直接面向农民开展政策、法律、市场、技术等全方位信息服务,发挥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助推作用。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是否有益于粮食安全,或者说,耗粮型畜牧业的发展格局是否是导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如若不是,那么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行为。本文将通过对粮食需求结构、产品需求弹性、城乡居民消费特征、饲料转化率以及消费习惯因素的考察来判断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对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究竟是怎样的。
1.1粮食需求结构转变可能导致节粮型畜牧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内在冲突。
1984年以来,我国人均谷物消费呈下降趋势,消费结构发生明显转变,即人均谷物消费大幅下降,而人均肉食消费、水果、植物油、蔬菜、蛋、奶、鱼类等消费大幅上升,对畜产品消费带来的间接粮食消费对直接粮食消费具有替代作用。粮食直接需求下降,但间接需求日益上升,间接需求又主要体现在对饲料粮的需求上,而饲料粮的供需缺口在近些年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大豆和玉米的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再加上工业用粮的增长,结果我国粮食自给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从100%以上降低为2012年的97.7%,于是就产生了饲料粮需求不断上升的压力导致粮食安全问题恶化的认识。粮食需求结构的转变使得对粮食总量需求上升,不断地逼近和突破粮食供需平衡点。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城乡居民对动物食品需求的增长主要由猪肉与禽蛋等耗粮型畜产品构成,这就意味着粮食安全就表现为如何满足居民对这部分增长的间接粮食需求,换言之,满足了该部分粮食需求粮食安全才有保障。以肉鸡为例,数据显示,从1996年到2009年,我国肉鸡的国内产量由618.4万吨上升至2009年的1210万吨,而与此同时,肉鸡的进出口贸易逆差由4139吨上升至573374吨,也就是说肉鸡产业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因此,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结果只能使粮食供需缺口日益扩大,因为消费者需求的是耗粮型畜产品,而社会却要提供更多的节粮型畜产品,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种资源浪费与要素错配;政策之于现实只能是“南辕北辙”。
1.2通过降低耗粮型畜品种的养殖数量,的确可以减少对饲料粮的需求,从而使口粮得到保障。
正是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及由此产生的对饲料的大量需求带动了种植业的发展,在未来粮食增产的大部分将主要作为饲料,并且后者将成为带动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方面,我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饲料来源瓶颈,在我国节粮型畜牧业如牛羊的养殖主要以牧为主的饲养方式,而农区草原面积又呈逐年下降趋势,再加上禁牧等因素,导致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尽管近些年提倡通过发展牧草、苜蓿等种植业来扩大牛羊等的养殖规模,但是,目前这些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方兴未艾,各方面发展十分不成熟,尤其是市场发育不充分,因此比传统农作物种植的市场风险还要高,对于传统的粮食作物而言,由于既可用于口粮、亦可用于饲料粮或工业粮,种植户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发展进行自由处置,或是满足口粮需要,或是换为货币需求,对产品具有自由选择权,显然这些优势是牧草产业不具备的:另一方面,由于种植业的高风险、高投入和低产出特征,种植业的比较利益日渐减少,农民种粮积极性日益消减,如果畜牧业对种植业的带动作用再进一步减弱,这对种粮积极性和种植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据资料显示,尽管人口在不断增加,但居民对直接的粮食消费在逐渐减少,尤其是城市居民尤为明显,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一趋势只能进一步得到增强。所以,尽管人口增加产生粮食刚需,但现有人口对直接粮食消费需求的降低以及粮食间接消费对直接消费的替代可以弥补新增人口对粮食直接消费的需求。
1.3从城乡居民对食品消费的特征来看,城镇居民对食品价格的敏感度较强,即价格小幅度的上升(下降)会带来需求量的大幅下降(上升)。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结果必然降低耗粮型的猪肉、禽蛋产品供给,那么,这些产品价格上涨,考虑到敏感的需求弹性,产品需求将大幅下降,结果畜产品需求下降导致对饲料需求下降,最终负面影响将传导至种植业。同时,城市居民对间接粮食的消费弹性表现为正常品需求,也即间接粮食消费相对于直接粮食消费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应。因此,在我国居民对耗粮型畜产品消费偏好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条件下,也即不同畜产品之间缺乏替代弹性时,人为地限制耗量型畜产品产量会降低对饲料粮的需求和粮食总产量,不仅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而且由于畜产品价格上升,居民生活成本增加,消费者福利恶化。所以,提倡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必须考虑相关产品的自价格弹性以及交叉弹性的影响。另外,从对饲料及其能量和蛋白质的转化效率来看,生产奶牛、鱼、肉鸡、蛋鸡是最经济的,生猪居中,而肉牛、肉羊是最不经济的。以饲料转化率为例,效率较高的是鱼和肉鸡分别为62.5和41.7,而肉牛和肉羊分别仅为11.1和12.5。反刍动物对牧草、秸秆等农作物的副产品有很高的质量要求,如果品质较差,这些饲料难以维持反刍动物的需要,还必须补充一定量的饲料粮。这说明牛羊等所谓节粮型家畜,由于其对饲料、能量和蛋白质的转化率较低,对资源的浪费更严重,因此其对粮食的节约程度可能是有限的。再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牛羊等反刍动物对前者的负面影响较之禽类及其他牲畜更严重。因此,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率以及生态环境效应之后,对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方式应进行更细致和深层的考量。
2实证检验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将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一般可检验的计量模型对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2.1关于粮食安全的测度
目前,关于粮食安全的测度与评估有很多种方法,比如FAO的营养摄入评价法、朱泽的4指标简均法、徐奉贤德5指标简均法、马九杰的5指标加权平均法以及高帆的“横纵联合法”等,但总体而言,学界对粮食安全的理解多侧重于供给层面,而需求面往往被理解为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同时作为解释变量进入实证模型中,显然这是有失全面性的。因此,在借鉴已有文献基础上,同时结合本研究目的,本文选取粮食产量波动系数(0.3)、人均粮食占有率(0.2)、恩格尔系数(0.3)以及粮食进口贸易依存度(0.2)四个指标,其中前两个指标用于测度粮食供给安全水平,而后两个指标则反映粮食需求安全,括号里的数据代表每个指标的权重值。
2.2解释变量的选取
核心解释变量包括耗粮型畜产品比重(主要指猪肉、禽肉及禽蛋产量占全部畜产品产量的比重)和耗粮型畜产品的需求弹性。之所以选择耗粮型畜牧业相关指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是因为如果本文能够证实耗粮型畜牧业比重的上升能够为粮食安全带来积极影响,那么其比重降低就必然给粮食安全带来相反的影响,进而,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就会不利于粮食安全。同时,采用耗粮型畜牧业发展指标还可直接观测其对粮食生产及安全的数量影响。根据前述理论分析,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比重应与粮食安全正相关,因为前者可通过对饲料粮的需求拉动粮食生产;而耗粮型畜产品需求弹性与粮食安全负相关,即弹性越大,当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升时,需求以更大程度下降,结果产品总收益下降,打击畜牧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而可能对粮食需求及其产量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价格弹性计算公式为:价格弹性=畜产品消费增长率/畜产品零售价格指数。在对模型进行估计时,分别采用全国样本和地区样本进行检验,对于后者的具体划分,通常的一种做法是将我国畜牧业生产划分为六大区域:华北、东北、东南沿海、华中、西南、西北,本文依据不同区域对耗粮型畜产品的需求特征和粮食产量高低将这六大区域进行合并,组成两大类区域,即将华北、华中和东南沿海合并为同一类区域,这些地区不仅对耗粮型畜产品需求和生产集中,而且也是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三大地区粮食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接近70%;该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共15个地区;余下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合并为一类,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由检验结果可知,所有变量均通过显著水平检验,并且各变量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具体而言,第一,从全国来看,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比重每提高1%将对粮食安全产生0.21%的积极影响,即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提高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由耗粮型畜产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可知,该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大小为-0.1247,即需求弹性每增加1%将导致粮食安全水平下降0.12%。这说明就全国整体而言,耗粮型畜牧业产量下降将不利于粮食安全。从各控制变量的影响来看,所选四个变量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并且与被解释变量正相关,其中,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大,影响因子为0.14,这说明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粮食间接需求的日益增加不仅没有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为后者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第二,从划分区域情况来看,对于一类区域而言,耗粮型畜产品比重对粮食安全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正影响,该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将带来粮食安全0.3个百分点的提高,畜产品需求弹性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为-0.14。另外,控制变量的影响与全国样本的估计结果十分类似,均表现为与粮食安全正相关。不仅如此,通过与全国样本比较,发现大部分指标在对一类区域中的影响更大。第三,从二类区域的估计结果来看,与全国和一类样本估计不同的是:其一,耗粮型畜产品比重系数为负值,说明对于该类地区,降低耗粮型畜产品比重更有利于粮食安全,换言之,在该区域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将对粮食安全大有裨益。其二,在二类区域中,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负相关。这说明,在该区域面临资源瓶颈下无法满足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日益高涨的粮食间接需求,从而导致该区域面临粮食安全恶化问题。
3结论与政策建议
确保全国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这就要求对粮食安全进行预警和监测,并用正确的决策对粮食安全进行调控。为适应新形势下湖南省粮食安全领域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研究适合省情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为粮食宏观调控部门提供科学快速的决策支持工具,成为当前粮食安全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每个省的地理人口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存在种种差异,使得各省在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上均有不同,所以不能盲目引用。
1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分析
目前,国内对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就。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储备等各个环节,其指导思想就是在出现粮食不安全时,立即启动系统中相应的调控措施,确保粮食市场安全、社会稳定。当然,系统采取的措施应当是可操作的、有效的。因此,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是应对粮食不安全警报而建立的,用来消除、防范、抵御粮食不安全,实现粮食安全。本文分别以上海、河北、福建为例介绍。
(一)上海市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上海是一个特大型的粮食消费城市,一个由市场检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环节有序衔接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在上海已经逐渐成型。这个预警监测模式的特点是能够即时应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波动。上海信息监测网络涵盖了九个大型粮食批发市场、五个粮油加工、销售骨干企业以及19个区县的粮食市场。其中有33个监测点,这些监控点按照每天每周每月的不同要求,将各自的进货量、销售量、价格等数据上报汇总。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就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监测。
随着上海粮食流通市场的发展,监测点的数量和检测网络的规模都将不断的扩大。除此之外,上海还密切关注周边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市场走势,以及国际农产品现货、期货的市场行情。业内人士认为,在广泛监测和信息收集的基础上,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将对粮食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粮食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而实现先兆预警,然后即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河北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建国以来河北省的粮食生产得到了稳定的发展,1949年河北省粮食产量仅为469.5万吨,到1998年河北省粮食产量已经达到2917万吨,50年来增长了521.96%。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7年河北粮食产量为2841.6万吨,与1978年相比河北省粮食年产量增长了68.3%,增加了1153万吨。但是河北省粮食增产速度时快时慢,有时甚至出现负的增长,由于种种原因河北省粮食产量在年度间的分布并不平均,而且还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因而需要生产预警系统来对其进行监测和预警。目前,河北已经研究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把经济波动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粮食安全预警监测分析之中,并运用灰色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计算手段,以及扩散指数法和预警灯图法对河北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实证和预警。这种模式的建立已经成为河北省研究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
(三)福建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型
为了确定粮食生产警情,福建省也建立了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它的特点是研究福建省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以粮食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计量经济学方程。福建省对粮食生产一直持积极支持与鼓励的政策,但是福建省粮食生产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而不是需求,故在方程中应选择主要投入要素作为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变量,诸如农业劳动力X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2、化肥使用量X3、农机动力X4等,用这4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年鉴),建立方程,经参数估计和检验后发现,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充足,农业机械虽然在提高产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关键的作用,因而农机劳动力在方程中并不显著。重新建立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模型1:ln(Y)=O7340741n(X2)+0.186691n(X3X2)+U
(0.056382)(0.10234)
(13.02)(1.824)
R2=0.99987,F=59234.33832,
SE=0.07582,D.W=1.49310
模型2:In(Y)=0.8065071n(X1)一0.1731421n(X2)+V
(0.108729)(0.089483)
(7.418)(1.935)
其中方程下方第1行为参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差,第2行为对应参数的T的检验统计量值。R2为较正可决系数。模型1的参数估计值0.734074,0.18669分别为播种面积,每亩化肥使用量的产出弹性。即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734074%;每亩化肥使用量是这样的:播种面积增加1%,产量增长0.18669%。所以模型1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类似地,模型2也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两个模型的方程和变量都很显著,拟合优度也都很高,接近于1。两个模型的随机干扰项都不存在一阶自相关。由于未采用截面数据作样本,且观察值全部为实物量单位,两个模型随机干扰项的异方差性可以避免。因而两个模型都是较理想模型。
(四)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体系相关研究
尽管国内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是根据不同的省份来设计的。不过它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模式。这种共同的模式可归纳如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由信息网络、信息处理、信息、预警指标、发出预警信号等子系统构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信息网络,它能借助现代互联网工具将遍及全省的粮食信息网点相互连接,并有效且及时的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到预警系统进行处理。这种预警监测系统,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早作防范,然后信息处理。信息模式的特点是将信息处理形成信息网络,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及时收集、分析监测省内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根据信息处理结果,即时将这些信息定期提供给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粮食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参考,采用适当的渠道定期向社会,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有关政策法规,调整生产计划或经营策略,以期达到调节市场供求平衡目的。预警指标,建立灵敏、准确提供信息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进行粮食安全预警。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因为从这些指标中可以判断粮食安全与否,如粮食生产、需求、进出口、储备、粮食价格等方面的指标。所以要建立某省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就要根据该省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系统进行设计。
2国内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三个省份的具体分析,以及对国内研究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种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都是根据各自省份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我们不能盲目的借鉴。但是可以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其中适用于湖南省的可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的关键,国内对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地区粮食安全预警的研究较少,分省尺度上的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不仅受国家整体水平上的粮食安全的制约还受各省具体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湖南省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时考虑的警情指标较全国尺度要少,可以忽略国际粮食供需变化的影响,同时重点考虑涉及湖南地区本身的指标。
本文认为可以将预警指标设置如下:粮食亩产增长率,受灾面积增长率,播种面积增长率,食品工业产值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化肥销量增长率,农药销量增长率,役畜拥有量增长率,农民与非农业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例增长率,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率,有效灌溉面积增长率,农业商品率增长率,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粮食经济作物比价,农用机械动力增长率,化肥价格指数,另外,农资价格是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受农民本身货币购买能力的限制,农资涨价对农民的购买能力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监测好农资价格是影响农民投资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套自动的预警监测系统。网络不仅可以提高预警监测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利用统计信息和遥感估产信息动态分析区域粮食的年度和年内供求状况,对湖南省粮食供需总量和结构平衡进行预测和预警。这将为我省粮食宏观调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各粮食部门提供方便有用的信息参考发挥着重要作用。
3湖南构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模式的思路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把经济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湖南省粮食生产中,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根据监测、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先兆预警等有序的环节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从粮食生产增长率的角度去发现湖南粮食生产中潜在的问题。
从湖南粮食生产的实际出发,运用预警的有关理论,进行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研究,构建湖南省粮食生产监测预警系统。这种系统从逻辑上讲应包括这样几个阶段: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并预报警度。这里,明确警情是大前提,是预警研究的基础,而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属于对警情的因素分析,预报警度则是预警的最终目标。湖南粮食生产监测预警是根据粮食生产所出现的严重偏离正常的状态,在未造成粮食生产灾害之前进行预测、预报及调控。湖南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模型就是依据宏观经济预警的逻辑过程,即确定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并对湖南省进行粮食生产预警研究。通过探索建立湖南粮食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做到有备无患,加强对湖南省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科学分析市场走势,确保湖南省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预警就是对事物发展的未来状态进行测度,预报不正常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以及提出防范措施。粮食生产预警系统是为了防止粮食生产运行偏离正常发展轨道或可能出现危机而建立的报警系统。湖南是农业大省,自然条件优越,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一。但近些年其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2000年湖南耕地面积为507.98万顷,而到2003年耕地面积只有452.98万顷,平均下降13.75万顷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少有回升,但是增长速度缓慢。
参考文献:
1.贡光禹译.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未来的粮食危机.未来与发展[J],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