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19:58:56
序论:在您撰写医疗卫生发展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从目前来看,任何一家大型企业都有其自身的企业文化,而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医疗机构也不例外。在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文化建设起到了凝聚企业向心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发展活力的作用,特别是在竞争环境极其激烈的今天,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给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使其在市场中能够占有更多的资源,以便于以后的发展。
一、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其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意义
第一,文化的概念及其层次。具体来说,文化是群体性动物在特定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活动,其中包含了该群体的集体行为,思想理念,风俗习惯等一切意识活动。按照管理学中对企业文化的分类,我们可以将企业文化分为物质层次、行为层次、制度层次、精神层次,结合医疗卫生事业我们可以就每一层次进行相关建设。其中物质层次是一家企业的表面层次,承载着企业的精神层次,其往往能表现出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员工的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等比较表层的部门是企业物质层次的主要表现点。行为层次主要表现为企业对员工行为的约束性文化,是企业员工在作出相应行为时受到企业文化影响而表现出的企业文化内涵。其次,制度层次是指企业员工在进行相关生产活动时受到企业影响和约束的成分,主要是以生产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精神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包括企业员工对企业认同度,价值观和管理运营的认可等。
第二,文化建设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文化建设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凝聚作用。医疗卫生机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对于员工的合作意识具有较高的要求,而通过文化建设可以在医院等医疗机构营造出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工作氛围,对于医院员工的团结合作意识有着很大的提升作用,在每个员工之间形成友好合作的枢纽连接,大大提升医院的凝聚力。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将医院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发展到最大,对于工作效率具有明显的提升,促进医院等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其次,文化建设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约束作用。文化建设对医疗机构人员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如今隐患关系如此紧张,更需要良好的文化建设来提升医院员工的工作质量,使紧张的医疗关系得到缓解。文化建设对医疗卫生机构员工的约束主要是体现在道德伦理方面的,由于医院等企业比较特殊,一旦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猛烈抨击,使其感到自责,所以医院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点展开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文化建设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鼓励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会对其员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员工之间存在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每个员工可以在工作当中尽情的发挥而不是要防备着其他员工的扯皮与嫉恨,给员工一种很好的激励氛围,对于员工来说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医院等特别容易进行加班加点的企业来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尤为重要。
二、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一,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医疗观念。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致使其企业文化和其他企业文化有所区别。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只有把病人的健康当作第一位,对医院员工来说是第一位的。在相关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大到诊治方案的选择,小到厕所走廊的一个把手,对于患者的要求尽可能的满足,同时要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框架,给病人更多的相关信息,让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医生和服务团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彻到医院的企业文化中,病人是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现在国家正在进行医改,在发挥员工自主工作积极性性上具有较大的空间,更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核心。
第二,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现今人们的经济观念越来越重,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这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一个满脑子充满金钱主义的医疗人员怎么能够承担起救死扶伤的责任,所以,医院可以展开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和相关培训对其员工进行必要的思想文化教育,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以便于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在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建立起一支医疗技术高超,思想观念正直的医疗团队是其最主要的目的和任务。在培养医院员工的综合素质时可以对其职业道德思想理论方面的培训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职业道德思想理论的学习可以由医院统一展开,集体学习,在必要时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测评,对于学习成果比较突出的可以进行适当的鼓励。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对其员工针对其特点进行专业化的培训。
结语
通过对上述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文化建设是一家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将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使文化内涵融入到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中,树立高效健康的医疗卫生企业形象。文化建设应该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医改内容,通过文化建设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怀红.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之文化建设浅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09.
[2]陆红,姚健,张敬平,沈霜荞. 新医改下卫生系统文化建设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2,12.
1 临床路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临床路径是一个事先写好的标准化工作流程,是由各学科的专业人员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将某疾病或手术的关键性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标准化,按照预计治疗和住院天数设计成表格,将治疗、检查和护理活动的顺序以及时间的安排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使大多数摧患此病或实施此手术的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能依此流程接受照顾。临床路径具有综合性、时效性、多专业合作性以及结果可测量等特点。实施临床路径可促进盆底诊疗平台多专业协作配合,确保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服务,保证资源合理及有效使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2 区域化医疗:实现高度共享与流通区域化
医疗是医疗卫生日益发展的必然,也是医疗卫生服务宗旨的拓展。区域医疗信息化是区域医疗最直接、有效的体现即通过居民信息在整个区域实现高度共享与流通,方便患者就诊、降低医疗费用。盆底疾病区域医疗主要服务3类种人群[16} .为百姓提供方便,无论是实现远程挂号预约、医疗咨询,还是开展远程会诊都需要远程医学信息系统作为搭建平台;2)为医护人员服务,例如医生接诊时,远程系统能够为其提供就诊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检验结果和医疗记录,使医生的诊断更为准确、治疗更有效,保证“双向转诊”时治疗的连续性;3)为医疗管理人员服务,区域医疗数据中心的集成也必须以稳定高效的远程医学网络为依托,使卫生行政部门更好地协调医疗卫生资源,减少重复建设与浪费,充分发挥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决策效益。
关键词:卫生经济学;医疗改革;政府补贴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繁荣发展,行业的划分逐渐细化,行业间的交叉融合日益频繁,一些新兴行业门类纷纷出现。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也是如此,如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分支科学,它应用经济学理论、概念和方法阐明和解决卫生及卫生服务中出现的现象及问题。研究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揭示上述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最优化地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分析卫生系统改革和执行卫生政策的主要工具。
卫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有着很深的历史背景。首先,经济发达国家卫生费用的急剧增长促进了卫生经济学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医学科研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诊疗手段和卫生设施、设备的现代化,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病的剧增和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平的提高等等原因,造成医疗卫生费用的大量增加。高额的医疗卫生费用对政府、企业主、劳动者个人和家庭都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客观上要求分析卫生费用迅速增长的原因,寻求抑制卫生费用增长的途径。其次,卫生事业的社会化使卫生经济学的发展更加必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卫生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装备越来越先进,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发展成占用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力的“卫生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卫生部门经济问题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始于70年代末期。1978年以后,卫生部门总结了建国以来卫生事业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卫生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病和造成卫生资源严重浪费的原因,探讨卫生工作中提出的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着手改革管理体制,并采取了加强经济管理的措施,从而推动了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开展。1982年建立了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会。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现在,在我国卫生经济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中国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卫生事业的经济性质和经济作用问题;②卫生事业的经济管理体制问题;③卫生保健制度的经济问题;④卫生费用的构成和发展变化的趋势。
这些问题所关注的因素无一不是制约我国当前医药领域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的研究如何将直接制约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前景,影响着我国的医疗卫生发展状况。
资料显示,虽然我国从09年就开始实行医改了,但实施的整体效果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自新医改实施方案公布后,各项配套政策在相继公布,而且已有许多省的实施方案陆续出台。然而,从所有已出台的方案和政策看,被称为"深水区"的公立医院改革并未发现有多少实质性的措施安排。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将对公立医院亏损项目进行全额补贴,以此减少公立医院过度医疗行为。此前,湖北省召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动员部署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这是继镇江、芜湖、鞍山、宝鸡等城市后,又启动的一个试点。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政府对医院的补偿只占总体运营费用的不足10%。而药品收入占到了医院总收入40%左右,医院的牟利动机也加大了"看病贵"的问题。但是,目前公立医院改革的进展很多还仅仅是局限在文字方案上,执行的配套具体措施还都没有真正出台。我国目前共有33万多家医疗机构,其中有7万多家医院,卫生部公布的医疗机构分类登记的统计分析表明,营利性医院只占医院总数的不到1%。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公立医院都是非营利的,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些非营利性医院上,非营利性医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包括医政管理、医疗保险、药品监管等所有深层次的改革到此都将“戛然而止”。
中国的新医改已经行进了一段路程,但是公立医院迟迟还没有真正拉开帷幕,从它的迟缓的进程就可以看出改革者对公立医院改革的谨慎,毕竟这是整个医改规划的核心,也关系到整个医改成功与否。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公立医院的医疗改革迟迟不能执行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公立医院的多头管理令改革牵涉极广。财政部门管钱,负责给医院拨;卫生部门负责机构和人员准入;物价部门负责定价;社保部门负责医疗保险;税务部门照章收税;外经贸部门负责涉外管理;工商部门负责注册和审批;药品监督部门负责药品的监管;组织部门负责管理人员的任命和提拔;人事部门负责编制。这么多部门管医院,都有权力但又都很尴尬,造成了谁也不管或者是管也管不好的混乱局面,名义上是政府的医院,可到底谁是投资主体?谁是决策主体?谁是管理主体?谁是监督主体?这一切都不清楚,因此医院模糊的角色定位,造成了医院的失控状态。简单来说就是产权不清造成的。
而应该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将我国的医改事业顺利的推广开来,如何将我国的医疗卫生发展的更加完善更加利民,这些都是卫生经济学所应该关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卫生经济学正在努力的方面。可见,卫生经济学的发展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研究卫生经济学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医疗卫生始终是人民所关心和关注的话题,而与之相随的卫生经济学也将随之不断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张红.卫生经济学原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学界,2010,(12).
[2]吴焕.卫生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8).
[3]管兰芳.用卫生经济学原理解读新医改方案[J].吉林医药学报,2010,(2).
【摘要】农村医疗卫生属于公共产品,正处在一个市场失灵的领域,正是公共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文章在论述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医疗卫生方面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公共财政;政策建议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全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发改委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由此可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目标是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具有较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正是一个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此时,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福利。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保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共财政作为支持政府行使其职能的主要手段,需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反思当前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持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公共财政如何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更公平、更有效率地发挥其作用十分必要。
一、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理论基础
市场经济环境下,常常存在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失灵等市场失灵的情况。公共财政的基本出发点是“市场失灵”的现实,其理论核心是“公共产品”理论,其关键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和活动空间。从公共财政来看,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以市场失灵为存在前提和范围的,即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范围和领域,政府不必介入,而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范围和领域,才是政府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
公共财政的存在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如果把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采取的干预、调控和其他所有的政策和制度安排等无形产品都看作是政府部门提供、生产的“公共产品”,那么“市场失灵”和“公共产品”理论实质上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问题的。卫生领域正是存在市场缺陷,是市场失灵的领域。主要表现在卫生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保险市场的缺陷以及卫生服务的外部性。许多卫生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不可能由市场提供,是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同时,对卫生领域的投入能提高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不致于让部分人因为贫穷而不能享受基本的健康权,是公共财政实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职能的要求。
二、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财政体制的变迁,1980年后我国的卫生体制也由计划经济医疗卫生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医疗卫生体制过渡。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下,政府将医疗卫生等众多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质的行业推向了市场,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而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政府公共财政的卫生筹资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农村医疗卫生方面问题尤为突出。
(一)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规模分析
卫生总费用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支出的总和,反映了一个国家医疗卫生的总体水平,由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构成。这三者间构成比例的不断变化反映了各方在医疗卫生支出方面责任分摊的变化。而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则是衡量一国卫生投入的总体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整体对卫生领域投入的高低。表1反映了1980年以后我国卫生总费用的构成变化。从表1中可以看出,体制转型以来,我国卫生总费用支出数量急剧增长,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由1980年的143.23亿元,增长到2006年9843.3亿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3.15%上升到2007年的4.52%。但是,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不低于5%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要求,而发达国家如英国为8%、德国为11%、美国则超过了15%。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卫生投入在总量上严重不足。而且,从卫生总费用的构成看,不难发现,政府的卫生预算支出比重由1980年的36.2%下降到2000年的最低点15.5%,再到2007年的20.3%;个人的卫生支出在1980年仅是21.2%,而到2001年却高达60%,之后逐步下降到2007年的45.2%。可见,体制转型以来,卫生总费用虽在快速增长,但政府和社会的卫生支出比例基本是逐年下降,个人的卫生支出比例不断增长,表明政府和社会的卫生支出责任在减少,而个人的卫生责任却越来越大。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各国的实践来看,都是很不合理的。一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会不断增长,政府的卫生支出也应不断提高。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卫生费用构成时,发现问题更为严重。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由1991年的12.54%下降到2002年的6.23%,而个人卫生支出比重由1991年的80.73%上升到2002年的89.11%,12年间上涨了8.38个百分点,年均上涨0.7个百分点;而同期农村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支出的比重一直低于40%。可见,占我国总人数70%以上的农村人口享受到的公共财政卫生支出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医疗卫生费用要自己承担,加之农村收入低、医疗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大量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二)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结构问题
1.政府间医疗卫生支出不均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包括的种类很多,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医疗保健服务等,依据产品的竞争性、排他性和外部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属于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提供财政支持是财政的责任。通常,外部性越强的公共产品应由高端政府负责投入,地区内、外部性弱的公共产品由低端政府负责投入。我国政府间卫生投入责任划分,纵向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医疗卫生支出十分不均衡;横向上,各省级政府之间卫生投入差异性明显。以2006年数据为例,国家财政卫生总支出为1320.2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支出1296亿元,占国家卫生总支出的98.16%,中央财政支出24.23①亿元,仅占不到2%,这与体制转型以来,我国政府在卫生领域形成的分级管理、分级投入,本级财政只负责本级卫生机构,农村地区形成了以县为主的卫生财政投入体制等卫生政策相关。这种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上的差异,加之分税制下我国县级财政收入的缺乏,造成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投入的严重不足。而且在这种以地方政府负责筹资的医疗卫生政策下,由于各省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能力上的差异,进而导致各省市在卫生领域财政投入水平的差异明显。横向上,在现行卫生投入责任主要在于地方政府的政策下,因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的差异,导致各省市人均卫生投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各省之间人均卫生经费差异比较大,以2007年为例,人均卫生经费财政投入,北京为728.43元,而湖南仅有93.15元,是北京的八分之一,这种巨大的差异在其他年份同样存在,且差异更大。可见,以地方政府负责卫生筹资的政策加剧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省市之间在卫生服务上的不公平性。2.城乡间卫生支出不均衡。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政府卫生投入结构在城乡间呈现非均衡性,加剧了城乡间卫生服务的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卫生总费用城乡分配不均衡以及政府卫生事业费分配的城乡不公平。以2004年为例,58.2%的农村人口卫生支出只占卫生总费用的34.9%,而41.8%的城镇人口卫生支出却占卫生总费用的65.1%。农村人均卫生经费只有301.6元,而城市卫生经费为1261.9元②,是农村人均费用的4倍多,如果考虑收入水平的话,农村人口的医疗卫生费用负担相对城市人口将更大。虽然随着城市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占据了城市的部分卫生资源,但短期内城乡间卫生总费用构成的非均衡性难以扭转。这种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加剧了卫生服务获得的不公平性。财政用于卫生的投入,更加侧重于城市,城乡间卫生资源分配很不公平。
(三)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效率分析
我国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总量本来就偏少,而且这些有限的财政资源投入农村医疗卫生领域并未产生较优的效率,主要体现在:政府农村医疗卫生投入资金缺乏科学的运作机制。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资金运用效果缺乏科学的考核、监测指标体系,缺乏资金运用效果的信息机制和改善资金运用的决策机制,造成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资金的不足与浪费并存,农村卫生发展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房屋设备的更新、轻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重一次性投入、轻经常性维护,使农村稀缺的卫生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健康效益,政府有限的资金用于养人,而不能用于改善服务。在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由于技术、服务和管理上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不适应农村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服务质量下降,服务能力萎缩,大部分面临着生存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发展和农民健康目标的实现。
三、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政策建议
(一)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费用的公共财政支持
要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发展目标,要求医疗卫生事业的目标应走向全民健康保障,目前只面向部分人的医疗保障体制不仅违背了公平性原则,而且成本很高。加强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低收入人群的公共医疗卫生投资不仅是出于公平的考虑,也是最具有效率的。因此,加大财政农村公疗卫生支出的比例,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规模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公共财政原则,基本公共卫生支出应主要由本级财政和上级财政共同负担,但由中央政府决策支出将使得社会福利水平更高。因为中央政府考虑了每个决策对全国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某个地区的影响,把所有的外部性都内部化了,再加上地方政府税收权力和财政收入的限制,难以支付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所以中央政府能够提供最优的公共卫生支出。除此而外,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农村卫生投入应纳入政府的总体预算,以防止地方在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上的随意变化和压缩,保证基本医疗和保防工作的正常经费。
(二)建立农村医疗卫生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投入不足的一个因素就是地方财政的困难,而地方财政尤其县乡财政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分税制,尤其是省以下分税制改革不彻底造成的。因此,要在分税制的框架下,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财力,使三者达到一个合理的配置,尤其要尽快把省以下的财政体制推进真正的分税制的轨道。但在各地方分税制体制的设计中,在合理配置财权之后,必须再配之以合理、有力的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制度,以确保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地区的财力与其事权大体相一致。这是因为在我国,基层政府担负着直接向70%的居民提供大部分公共服务的任务,但由于基层政府的财政困难,尤其是贫困地区县乡财政缺口十分巨大,根本不能保证向本地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只依靠县、乡镇政府的力量建设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业,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实现各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均等化,要加强中央政府向农村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要建立对农村医疗卫生的专项转移制度,通过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专项资金,控制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总量,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基层政府对医疗卫生转移支付资金的滥用和压缩。但是,由于中央专项拨款一般要求地方配套资金,这样恰恰给发达地区提供了便利,而对贫困地区来说,专项拨款越多,反而给地方财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对此,中央财政可以根据政策目标和某些特殊的因素,给予一些地区以非对称性专项拨款,比如对于民族地区、困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每年可从中央财政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通过非对称性专项拨款的形式予以扶持,使那里的农村居民尽早享受到一般标准的医疗卫生服务和达到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三)转变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补贴方式
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的卫生投入主要集中在服务供给方(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的需求方(农民)补贴很少。这种补贴机制是适应传统时期农村普遍缺医的现实情况而建立起来的。而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缺医少药问题已经解决,主要的困扰是没钱看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政府原有的补贴模式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除对少数医疗机构缺乏的偏远地区,政府加大对医疗服务机构的资金支持外,其他地区的医疗机构尽量交给市场来调节,通过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价格。政府转而补贴服务需求方,支持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农民购买医疗和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
(四)改进农村卫生服务公共财政投入方式,提高产出效率
关键词:和谐社会;医疗体制改革;构建
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与社会和谐休戚相关,医疗卫生事业服务所有人群的生老病死,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众民生事业。正因为如此,医疗卫生事业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代表了社会发展水平,也包含着科技进步,维系着社会基本关系,反映出社会根本制度。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缩影,是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高度发展的标志。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医保覆盖面低
2004年的调查显示:32.3%的城市居民,59.9%的小城镇居民,79.4%的农村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这与政府的卫生经费投入不足有很大关系,我国投入的卫生经费占GDP的比例长期徘徊在0.4%~0.5%之间。2004年预算内卫生事业费和卫生基建投资为1274亿元,占GDP的0.9%,与上年持平,人均仅98元。可见,我国在公共卫生支出上的比例是与当前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医疗保障的发展落后于经济水平的发展,离建立起覆盖全体国民的,保障公民人人享有最低医疗保障还有很大差距。
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1)医疗卫生资源在地域之间的不平衡。我们来看两组数据,第一组:城市医院的病床数上世纪80年代平均35%现在为65%;第二组:农村乡镇的卫生从业人员上世纪70年代平均为350万人,到80年代降为250万人,现在更降为不到50万人。这两组数据表明去乡镇卫生医院看病的人在减少,乡镇卫生院在萎缩,医生在减少。即是说,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平,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而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的30%。农村的卫生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地方传染病、地方病危害严重,农民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2)医疗卫生资源在医疗卫生服务层级之间的配置不合理。合理的医疗资源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社区医院是根基,大型医院是塔尖。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小病进社区医院,大病和疑难病症才进大医院。而现在的情况是:本应该承担常见病和预防保健任务的社区医院冷冷清清,而大医院却人满为患,使得医疗资源结构呈现出倒金字塔型。这种不合理的医疗结构导致了各大医院不断扩大规模,争相重复购进大型医疗设备。而社区卫生服务由于资源短缺,导致服务能力低下,从而不能适应群众的卫生服务要求。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出现“门庭若市”与“门可罗雀”的现象。许多县、区医院甚至一些中小地市医院连续几天见不着病人,医院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而病人在中心城市大医院却半夜去排队都挂不上号,甚至出现了“专业号贩子”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怪现象。
(3)医药费用过高看病贵是当前广大群众的普遍看法。2005年8月9日-11日,中国青年报对全国733名30岁以上公众调查显示:89.8%的人认为看病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比10年前增加了,81.2%的人认为医院是营利机构而非公益性机构,导致“看病贵”的最主要原因是药费高。现在各大医院以药养医、以设备养医的情况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医院收入与药品销售收入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医生动不动就给病人开大处方拿药,大仪器检查。医院要生存,就必须自己找出路,这个出路主要就是药品、诊疗收费。在目前技术性收费不高的情况下,以药养医是普遍现象。医生收入与药品销售和仪器使用费挂钩,药价虚高现象屡禁不止。成本只有几十元的药品,经过定价、销售等环节到消费者手里可以高达几百元。近年来,药价虚高已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尽管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干预下,药品已经过多次降价,但降价的药品很快就不见了,过些日子换个包装又以新的品名、更高的价位出现了。
二、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各级政府要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体制的财政投入。大力购置现代化医院所需仪器与设备。为医务人员提供必需的现代化医疗手段。
2.面向基层,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4]。特别是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努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大力发展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不仅是平衡卫生资源的分布,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缓解老百姓“看病难”之苦。如果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院、三级医院都能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一些多发病、常见病在基层就能解决。患者就不用“一窝蜂”地涌进大医院了,“票贩子”自然就会失去“立锥之地”。
3.全民覆盖,以各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辅助,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在看病就医方面给广大群众吃一颗“定心丸”。
4.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广大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服务,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而实现“重治疗”向“重预防”的转变,坚持预防为主,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5.公立医院要坚持以公益性为改革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各级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深化运行机制改革。特别是要摒弃只想赚钱的“趋利”行为,进一步促进医患和谐。
6.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负担。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保障基本药物的供应。同时还要尽量减少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挤掉药价中的水分,保障群众的基本用药。药品监督管理和物价部门,要加大审批和监督力度,切断医生、医院与药品销售商之间的利益链条,以降低群众的药费负担。
7.加快医院内部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走优质、高效、低耗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实施绩效挂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工资管理机制和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绩效工资制。要在公立医院广泛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制定严格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向重点岗位、关键岗位、技术岗位以及一、二线倾斜,拉大岗位间的薪酬水平差别。激励广大员工节省卫生资源,增加经济效益。强化增收节支的现代化成本运行机制,既要提高医疗收入,又要降低医疗成本。
三、前景展望
1.进一步普及社区卫生服务
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中明确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蓝图,并要求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责任在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对社区卫生服务稳定的投入机制。要普及社区卫生服务,要保证并维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质。为了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政府对社区医院充足、正确的投入是关键。加大政府对社区医院的投入,并不是说要将先进的设备,高级的房子投入给社区,而是说要加快社区医院全科医生的培养,加大基本医疗服务投入和预防保健的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要积极承担起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责任。各级政府应建立对社区卫生服务稳定的投入机制,调整卫生投入结构,新增城市卫生资源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
2.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首先,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过程中,要确保尽可能多的农民进入到该制度中来,针对仍有一些贫困地区农民因10元缴费而被拒之合作医疗之外的情况,国家应该在这些地区将10元的标准下调,国家则多一些补助。要使医疗卫生事业归位于“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牢固的国民健康基础,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建立与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科学的宏观调控机制,使医疗卫生事业能够从正常渠道补充源头活水,消除后顾之忧,心无旁骛地执行救死扶伤的职责。
其次,在加大农村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中,要确保卫生经费能确实让农民得到使用。这样的措施使得农民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大大增强了,值得其他农村地区借鉴。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负担。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保障基本药物的供应。同时还要尽量减少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挤掉药价中的水分,保障群众的基本用药。药品监督管理和物价部门,要加大审批和监督力度,切断医生、医院与药品销售商之间的利益链条,以降低群众的药费负担。
3.全面推进医药分开
首先,要调整医疗的服务价格,尤其要注意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的价值。但需要强调的是,医疗服务性收费的标准应该是逐步地在适宜的时候提高。只有当社区卫生服务得到较好地发展后,大医院提高技术性收费才是可行的。如果社区医院的服务没得到保障,而大医院提高的技术性收费又将会把许多人挡在医院门外,人民的看病问题仍是没有得到保障。
其次,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上切断医院收入与药品收入之间的关系。应该把医院的门诊病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使之与医院外的药房一样独立核算,照章纳税。病人既可以凭处方在医院内的药房购药,也可以在医院外的药房购药。这样使医院内的药房与医院外的药房形成平等竞争,从而让医院药房药价高的情况好转。
最后,要辅之严格的监管体系。针对医生开大处方的现象,医院配有相应的药剂师对医生开出的处方进行复核,对于违反规定的医生要给予处罚。针对大医院争相引进大型医疗器械设备的情况,医疗监管体系应该注重进行医学技术评估,对高、精、尖技术设施要做到统筹规划,避免不顾需要和社会效益的只讲规模求数量的错误做法。
4.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加强医学研究,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措施。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双向转诊、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基层服务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收支管理,纠正片面创收倾向。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审核,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援朝,范亚飞,赵国华.和谐社会 民生为大[N].光明日报,2009-3-30.
[2] 高洁,李梦辉.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北方经济,2007,(17).
[3] 毕景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及完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9).
关键词:医患沟通 问题 对策
医患沟通是指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领域中,坚持以医生为主导,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医患双方围绕着疾病、健康、心理、服务、诊疗等社会心理因素,将人文与医学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沟通,促使医患双方达成共识并建立一种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最终以维护健康、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医学发展为目标。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及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医患沟通逐渐成了医疗服务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不再只是单单注重知识、注重医技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关注人文情怀、关注态度的问题,要弘扬和继承人文精神,讲究人文关怀。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医学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尤其是在医学的人文教育方面尤为突出,就我国目前状况来说,要想真正实现有效的医患沟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医患沟通不畅的原因分析
1.法律制度分析
站在法律的角度来分析医患沟通不畅的成因,主要概括为以下的方面:
一是医患沟通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不到位。目前,我国对医患沟通适用和调整的法律尚未建立,临床过程中所面临的履行告知的标准、要求、界定及范围,医疗特权的免责及范围,具有知情同意权的主体地位的排序等问题,都还缺乏相关的司法解释或者是明确的法律条款,以至于造成医患双方在临床实践的司法过程中常遭遇到困惑及尴尬的场景。
二是医患双方法律上的主体地位不平等。目前,虽然我国法律已经对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享有的知情同意权及主体地位平等权有所规定,但是,就作为医疗主体的医院及医务人员来说,他们对患者的主体意识依旧落后,缺乏对现行法律中有关医患沟通问题规定条款的清晰认识,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仍以“家长式”、“权威式”的行事方式为主,为医患沟通不畅埋下了隐患。
2.医疗体制分析
目前我国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经费投入难以保证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医疗机构为了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行,必须依靠医疗收入来弥补政府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以“利”为主的观念,即医务人员的收入增加,患者的费用就增加,医务人员的收入减少,患者的费用就降低。除此,现阶段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国家不能分担患者的过多负担,在医疗费用中个人支出占的比重较大,患者的经济负担沉重,这种医疗制度导致医患双方在涉及到经济利益时往往处于对立面,以至于患者可能将矛头指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将其作为自身发泄的对象,成了当前医患沟通的主要障碍。
二、研究促进医患沟通的对策或可行性建议
1.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结合我国的国情,加快医患沟通的立法,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是完善医患沟通的立法和行政工作。通过立法或法规的形式来完善现有制度的缺陷,建立“患者安全和医师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机制,确立有关患者诊疗中安全的原则以及医生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必须马上报告的原则等。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患者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制度,培养患者的医学知识,缩小医患间的认知差距。吸收借鉴国际上通用的“监察人”制度,在现行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加入医疗机构的“监察人”制度的设立,即由法律指定的第三方中立者,依法收集信息,定期通告给全社会,对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是改革司法诉讼制度。首先要控制诉讼频率,初期可将医疗案件交给专门设立的医疗仲裁委员会来处理,最后再通过设立诉讼前检查机制或法院立案机制,对医疗事件进行审查,避免患者滥用诉讼权,遏制案件的数量。其次要控制诉讼赔偿额,取消法律中关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其他被告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确立实际损失赔偿额及限额赔偿的原则,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再次必须修改法律中关于知情同意权的部分规定,对医疗义务的标准进行修改,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压力;通过立法保障仲裁机构或司法部门决定患者或受害人需要多少必要的信息的相关权利的行使。最后O立简易审判程序,由专门审理案件的法官组成医疗事故法庭,通过其积累的经验、技巧、知识等,加快案件的处理;另外经被告、原告的同意,可遵循简易审判程序,双方采取和解或协商的方式解决。
三是通过法律设立替代性医疗事故解决机制。目前解决医疗事故的司法诉讼方式具有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等缺陷,为弥补这一缺憾,有必要通过法律设立关于医疗仲裁及和解等非诉讼解决方式,即引入第三方---替代性医疗事故解决机制(ADR)。除此,还有一种综合性ADR方法,虽然ADR的方式多样化,但主要的还是以仲裁和调解的方式为主,综合性ADR方法即多种ADR方法的混合使用,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例如在“调解仲裁中”,必须先采取调解的方式,调解不成功才可以采取仲裁的方式。
2.完善医疗体制
一是全面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和保险法律,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消除医患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面的强制性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医疗事故鉴定制度;以商业保险为模式,规定医务人员必须与赔偿责任挂钩,医疗执业责任保险费由医务人员个人风险储蓄金和医疗机构固定保险费两部分组成。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增加了医保药品品种,优化了药品的结构,医生给药更加的方便,有利于解决患者“看病贵”的问题,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其经济负担,为医患沟通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积极扩大新农合和医保的覆盖面,大力发展城市和农村的社区卫生服务,增加卫生服务的供给量,平衡医患之间的供求矛盾,尽力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提升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
参考文献
[1]吕惠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年10期
[2]胡春燕,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制体系构建:理论与路径选择,[期刊论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4期
[3]李沛然,刘永忠,刍议当前医患沟通中的困境与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卫生产业,2015年2期
[4]朱国蓉.贾雨晨,影响医患沟通的因素及改善对策探究,[期刊论文],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5期
[5]洪明,医患关系中红包现象的医学伦理学再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年2期
[6]张立军,徐存,浅析当前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理论观察,2015年6期
[7]蒋步锦,医患沟通现状分析及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34期
[8]李海云,张建华,姜良美,影响医患沟通的障碍分析及对策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年6期.
[9]焦峰,王晓燕,张建,梁立智,关丽征,宋晓霞,医患沟通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B市5家三甲医院的实地调查,[期刊论文],中国医院,2011年6期.
作者简介
徐昆利,1993,汉,云南省曲靖市,硕士,就读于云南大学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论文摘要]当前,农村公共卫生发展普遍滞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由此而出现的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因此,如何重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已成为当前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农村公共卫生涵盖农村医疗、防疫、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等方面。当前,农村公共卫生发展普遍滞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由此而出现的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因此,如何重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已成为当前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农村的公共卫生体系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是历史形成的。由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卫生投入一直集中在城市,社会医疗和救助制度建设的重点也在城市,城市人口享受着卫生服务的优先权。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却只享受了政府对卫生事业总投入的20%。“重城市轻农村”、“重医疗轻预防”、“重效益轻人才”的思想,使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缺乏可动员的资源。主要反映在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层公共卫生设施落后以及农村基层公共卫生队伍素质低下等方面。另外,农村在面临着急性传染性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双重威胁的同时,还面临着地方病、寄生虫病等疾病的威胁,再加上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破损,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更进一步加大了传染性疾病控制的难度。
齐齐哈尔作为农业大市、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十分繁重,尤其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更为突出。目前,全市县级综合医院30所、县级疾病控制中心13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1个、乡镇卫生院146个,县、乡总床位数4779张,共有医疗技术人员7562人;村卫生所2529个,从业乡村医生4011人。这样一组数字从表面上并不能看出什么样的问题,但深入调查就能够发现,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受到了极大削弱,这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医疗卫生领域逐步走向市场化,乡镇卫生院所获财政补助相对减少,农村医疗人员也不再吃“皇粮”,村级卫生所无基础医疗设施,要么承包给了个人,要么名存实亡。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还是缺少专业卫生人才,医疗服务质量差。大多数乡镇卫生院里,中专毕业生占多数,无学历的卫生人员也不少,由于没有一个合理的人才机制,现在不少乡镇卫生院,存在后继乏人的现象。这就使得一些没有行医资格,不具备行医条件的人受利益驱动,无照无证行医,扰乱了正常的医疗市场秩序,损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也阻碍着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医疗费用的迅速攀升,超过了农民实际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从1990年到1999年,农民平均纯收入由686.31元增加到2210.34元,增长2.2倍;同期医疗费用由人均484.2元增长到了2970元,增长了6.2倍,齐齐哈尔市的增长比例也大体如此。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给原本贫困的农民造成了更加沉重的经济负担。农民陷入了不敢生病、不能生病但又往往多病的困境。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以保证最基本的卫生健康。
二、新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发展定位
有关专家认为,下一步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转变管理模式,深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处理好预防与医疗的关系;二是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服务效率。这方面,近年来不少地方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中有三种模式我认为很值得研究和借鉴。
“宿迁模式”:实行医防分离,建立独立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其主要做法是:医疗机构,管办分开。乡镇卫生,医防分设,医卫分离;公共卫生,重点加强;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即:改变乡镇医防合一体制,建立“一乡两院”(乡镇卫生院和乡镇医院)新格局;鼓励民资进入医疗领域,建立社会办医新机制;进行卫生监督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卫生行业依法管理职能(重点是将卫生系统内原属于医政、防疫、妇幼保健等部门的监督执法职能集中起来,实行综合执法);加大投入,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是实施“521”工程,即建成市级五大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中心、公共医疗卫生救护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血液采供中心)和市、县、乡、村配套网络,完善两大监督体系(医疗卫生和药品监督体系)和一个医疗保障体系(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洛川模式”:通过筹资和支付机制创新,实行基本卫生服务统筹,打捆提供农村公共卫生和“小病”治疗服务。基本卫生服务统筹简称小统筹,以区别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为主的大统筹,其目的一是探索帮助农民解决预防保健和小病医疗问题的有效办法,并与大统筹互补;二是试图通过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建立更加灵活的农村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对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进行重组。主要做法是:建立村、片、镇三级农民医疗合作社;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服务中心;以乡镇社区为统筹单位,组织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缴费建立统筹基金(每年每人10元)。
“赣榆模式”:又称“滚动筹资”的合作医疗新型收费模式。概念是:农民在报销医药费用时,本着知情自愿的原则,用报销所得的费用向所在镇合管办预先缴纳该户次年参合资金的制度。也就是“先受益,后续保”,通过实现大病大受益、小病小受益、无病也受益,增加农民的信任度。该模式的成功,被归功于镇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即镇村融为一体,卫生院院长成为村卫生室的实际法人,实行行政、人员、财务、药品统一管理。这样,把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这一对潜在对手变成合作伙伴,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基层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们通过逆向分析也能够看到,各模式的运作都有其前提条件,比方说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全面调整,政府从医疗领域全面退出转而投入公共卫生领域,普遍实施有较大难度;小统筹试点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等等。但就其发展定位上来讲是极具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
三、重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几点想法
综合各地的实践和经验,重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应重点考虑自身发展的实际。从齐齐哈尔的现实来看,采取设立相对独立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同时让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预防职能,所需经费由政府筹资保障(也就是“宿迁模式”)较为合适,即: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提供,而包括大小病在内的医疗服务通过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来提供,但医疗保障制度的补偿办法要鼓励农民和医疗机构充分开展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活动。 转贴于
1.改革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资金的投入机制。农村公共卫生改革应该改变以往对服务提供方的不按绩效补贴的方式,改变财政养机构或人员的方法,制定公共政策补贴需求方的可操作性政策。一方面,建议改革农村公共卫生资金投入方式,对部分政府能够承担群众受益明显的纯公共品,实行免费服务,以发放“公共卫生服务券”的形式,对承担机构实行定向补助。“公共卫生服务券”是政府对符合一定资格的人群发放的卫生凭券,持凭券可到公立或私立的卫生机构预防保健就医,费用由政府支付;农村居民可以拿公共卫生服务券去消费,政府为公共卫生服务券筹资,并通过非营利性的机构来管理,将资金直接补到需方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引入非政府组织资本解决农村公共卫生建设资金缺乏问题。改变公立医疗机构单一公有制的产权结构,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公共卫生建设领域。既可以以合资入股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也可以以设备租赁收入分成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这样既解决了公立卫生机构的发展资金问题,又可以解决公立卫生机构效率低下、成本虚高等弊端,有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其相对于民办医疗机构在人员素质和医疗水平上的比较优势。
2.逐步确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前一阶段试点工作的实践充分表明,农村合作医疗为基层农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有效形式。现阶段,当务之急一个是要保持实施办法及相关政策的稳定性,保持公平公正公开,防止因政策因素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流产;另一个是要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筹资、管理、报销、审计等环节的监督机制,要让农民对政策放心,对管理人员放心,对自己享受政策放心。同时,要借鉴“赣榆模式”,积极稳妥地探索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有效经营形式和增值途径,通过探索入股、信托等方式,使资金增值,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快速发展。此外,目前合作医疗制度能够承担的医疗费用还比较低,今后应逐渐建立以县级或更大区域范围的“大病统筹”为主的合作医疗保障形式并逐步将商业医疗保险引入农村,充分分散农民的健康风险,并大力促进卫生医疗的市场化改革,加强有序竞争,降低医疗价格,争取更加彻底的解决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
3.有针对性地加强卫生扶贫工作。政府应加强对药品的进货和销售环节的管理,减少药品销售环节,畅通药品销售渠道,尽量避免药品过多的销售环节而导致药价过高的现象发生。对于医疗器械的购买也要加强监管,避免为捞取回扣而使其价格上涨。政府部门要确保农民用药安全和药品价格低廉,可以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向医疗机构配送,并免收费,逐步形成药品供销的一条龙,净化农村药品市场,使农民吃上放心药。此外,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结合起来,首先解决贫困农村的卫生设施建设与缺医少药的问题,并在国家扶贫专款及有关扶持资金中划出一部分,专门解决贫困农村的医疗扶贫问题。
4.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中的职责。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政府各个部门的参与和整个社会的支持。现阶段,我们着眼于建立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投入的长效机制,应积极构筑“四大平台”。一是领导支持的平台。把卫生工作真正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卫生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盘子通盘考虑,确保经常性财政投入;把卫生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考核。做到配套资金、建设标准、项目管理三到位。二是投入支持的平台。提高公共财政对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除确保对卫生事业给予合理的、逐年增长的资金投入外,还要在引进人才和培训人员、培养骨干上形成常态的、可持续性的人力投入机制。三是政策支持的平台。建立对公共卫生违法行为的有奖举报制度,形成公众参与机制。加强执法相对人的法制教育,强化对有关卫生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制约机制。加大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公共卫生依法治理。四是医疗救助的平台。通过政府投入一部分、社会筹集一部分、医院承担一部分的方式,把无法享受到医疗保险的民工、失业人员、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求助者等困难群体全部吸纳到平台之中,真正使公共卫生体系惠及广大农村群众。
[参考文献]
〔1〕张亮,刘运国.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卫生政策及管理改革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2〕王红漫.农村卫生枢纽与农民的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韩俊.中国农村卫生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