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历史课堂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4:59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历史课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中历史课堂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梦想天堂

“带着梦想走进课堂,课堂将成为实现你梦想的天堂。”如果能让同学们带着梦想走进课堂,那课堂就可以成为实现梦想的天堂了。为此,我作了一些尝试,创建了一种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并美其名曰“开心课堂”。下面,就此谈谈一些观点。

一、改变教学方式。

首先,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提高。

其次,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开心课堂新模式

那么,如何让学生编织梦想走进课堂,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的这些梦想呢?这个不难,他山之石可以功玉嘛,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为我们提供了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就可以创建出“开心课堂”的教学模式。

1、选拔选手,组建“亲友团”

“开心课堂”是属于竞赛性的教学模式,因此,课堂之前要求选拔选手。选手可以通过月考或历史阶段性考试来选拔,也可以依据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来筛选。总之,选手的选拔应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要具有鼓励性。选手确定后,要求选手从班上剩下的同学中选择“亲朋好友”,组建自己的“亲友团”,这样,在课堂上每位同学都各有所属,而且,选手的“亲友团”都是该选手的要好朋友,都是坚决支持者,这样在课堂竞赛中,他们与选手荣辱与共,参与课堂的热情也就很高了。

2、编织梦想

选手确定后,就要指导选手编织“课堂梦想”。中学生充满青春活力,有许多天真烂漫的想法,如想出国旅游,想奔月,想拥有点石成金之术等等。这些想法,显然不现实,因此,它不能成为“课堂梦想”,“课堂梦想”应该是与中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在课堂上可以实现的,也就是说,它应具有可操作性。如“希望老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带着同学们的掌声进入第二轮答题”,“能够拥有一本精美的笔记本,记录下生活中开心快乐的点点滴滴”,“‘开心课堂’永远让我们开心学习,快乐成长”等。这些“课堂梦想”的编织表达了他们小小的愿望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这些“梦想”天真有趣,在课堂上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将快乐洒满课堂。选手的“课堂梦想”确定后,教师应将其制作成课件形式,以便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展示这些“梦想”,这样使“梦想”具有直观性和诱惑力。

3、精心制作试题

课堂竞赛试题的选择首先要难易适中,富有挑战性,这些试题应该来源于课本,但要高于课本。其次,试题要具有多样性,试题的类型当然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但在题材的选择上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是文字材料,图片材料,歌曲材料,也可以是影视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历史史实,也可以以时事热点为载体。再者,既然是开心课堂,那试题的选择-还应具有趣味性。经过精心筛选的试题还应该将它们制作成课件,以便在课堂上使用。

4、组织课堂,开心教学

经过了前期的精心准备,“开心课堂”就可以登台亮相了。上课之前首先安排选手前排就坐,而其“亲友团”自然紧随其后。这样,以选手为核心,就将全班同学有条不紊地分成几组,于是选手间的竞赛也是成了各小组的竞赛了。在比赛中,可以将制作好的幻灯片一张张展示出来,让选手答题,同时也让全班同学一起思考。当选手答题遇到困难时,可以向其亲友团求助,这样可以形成选手与亲友团之间的互动,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选手连续答对三题,就可以实现一个课堂梦想。经过角逐,实现最多“课堂梦想”的那位同学为擂主,参加下一次“开心课堂”的角逐。

三、打造精品,原来历史课堂“大有可观”

“开心课堂”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试题的精选上,因此它不可能每节课都这样上。它可以是几个星期一次,或者是一个月一次。但前提是一定只要能把这堂课上好,上活,将其打造成为精品,成为历史课堂的品牌,成为学生的一个期待。

1、尊重学生愿望,体现人文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工具,泯灭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力。而“开心课堂”让学生带着梦想走进课堂,学生可以在快乐活泼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又可以通过学习实现“课堂梦想”。这就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人性,个性,体现了人文精神

2、架设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

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借助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结论性内容较多,这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部分老师认为历史课没有什么内容好讲,只须向学生灌输结论,他们记住该记的内容就行了。其实高中历史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教材上的结论,而且要使之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历史问题,老师们要充当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媒介,帮助学生架设通向教材的结论的桥梁,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3、推动平时历史课堂的教学

虽然开心课堂可能要每个月一次,但只要是精品,只要学生喜欢,它就能走进学生的心中,那就有很多同学的关注。他们关注自己的梦想,关注他人的梦想,关注擂主能否坐稳宝座,关注新选手会是谁,等等。而这些关注,本身就会吸引更多同学的注意力到历史课堂中,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也就能够促进整个历史的教学。也就是说,几节的精品“开心课堂”可以辐射到平时的课堂教学,起推动和带头作用。

第2篇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利用历史图片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将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历史图片;高中历史;必要性;影响

历史图片作为一种直观教学资源,是高中历史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凭借自身形象、直观、生动的表现方式,将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直观简单,对于辅助学生学习历史大有裨益。本文对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课堂中使用的必要性、积极影响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简单叙述。

1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记录笔记,并在课下认真背诵。这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对历史教学效果的考查方式越来越多,一些大型考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死记硬背几乎无法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近些年来,图片题在考试中的比重日益增大,例如历史器物图、历史人物图、政治经济生活图、历史地图等等,将历史图片穿插于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对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十分重要。

2历史图片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积极影响

随着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改革,教材内容由原本的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变为按照专题顺序排列。在学习经济史和思想史专题时,教师单一枯燥的口头讲解让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所学内容较难,从而产生倦怠,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此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在讲解枯燥的经济史时,可以借助图片进行讲解。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时,教师借助如《秧马》、《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交子》、《清明上河图》等图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历史图片的应用给枯燥的高中历史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倍受学生的青睐。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历史图片的使用与教学主题联系不密切,则不能为历史教学服务;历史图片的使用过于频繁,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正常授课。

作者:赵金锁 单位:河北省滦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冯新虹.高中历史课程:如何在新课标指引下改进课堂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04):21~23.

第3篇

一、历史感内涵解读

河南大学历史学教授李振宏先生在《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这样定义和阐述历史感:“历史感,是一个历史时代的整个社会风貌、心理习俗、意识形态、生存条件等汇成的时代气息,传送到史家头脑中的一个综合信息。它不是一种什么具体的意念, 而是一种综合的、模糊的,但似乎又能触摸得到的东西,是历史学家从广泛的历史资料中获得的一种特有的意境。”

根据以上专业的阐述,我认为我们获得的历史感包括历史时空感、历史敬畏感、历史眷恋感、历史认同感、历史使命感。历史感的主体是每个普通人而并不一定要是历史学家,每个人都可能有历史感,当然也可能没有,每个人获得的历史感有强弱之分,更有厚重和浅薄之别。适用历史感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的作品或者历史遗留的实体。比如我们会说司马迁有历史感,他的巨著《史记》有历史感,雄伟的长城和故宫有厚重的历史感。当然,作品或物的历史感必须要进入到人的视角才会有感受,所以说历史感是特属于人的。

二、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历史感的必要性

历史感是特属于人的,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都可以谱写出它独特的历史画卷,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民族的历史画卷是空白的,因为没有历史就没有国家、民族。任何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有他独特的道路,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历史感,因为它是构成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史以明智,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无法理解历史的,缺失了历史感熏陶的成长道路是黯淡无光的。

同样,历史感的培养对于高中历史课堂亦十分重要。青少年一代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但当前中国的青少年一代身处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物质条件的优越以及各种思潮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对本民族国家历史感的淡漠与缺失。而历史感的缺失无论是对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来讲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要加强历史感的培养。

高中历史课堂无疑是加强历史感培养的主阵地,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把青少年学生的历史感的培养上升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是因为历史感包含了对民族、对祖国的历史认同感,而且历史感与现实感和未来感一脉相承。历史感会强化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素质。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感,有助于他们了解国情,懂得肩负的历史使命,形成对现实的正确认识。

三、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历史感的策略

国学启蒙经典《三字经》中对于如何治史有这样的论述:“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其意为仅读史书是不够的,还要同时参考实录、十通、帝王起居注、历代奏议等具体的史料,就可以通晓古今,好像亲眼看见一样,也就不会以偏概全了。其中“若亲目”则强调了历史感的重要性,无论读史还是治史,都必须有“犹如亲眼所见一般”的历史感。历史感从何而来?从广泛阅读历史材料,通达古往今来之史而来。由此可以看出古人是很重视我们所说的历史感的培养的。

古人培养历史感的途径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根据以上对历史感的不成熟理解,我概括了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历史感的几条途径。

1.注重学生课前兴趣培养,提高针对性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们历史学科长期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学生大多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近年来清宫戏、穿越剧在各路媒体的热播及学生中的热议就充分说明了我们并不缺乏喜欢历史题材的观众,也说明我们的观众和学生是富有历史感的。这给我们破解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历史感难题提供了思路:就从挖掘历史题材,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入手。

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功夫首先要做足在课前,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阅读历史题材的书籍、影视作品的监督与引导,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比如,教学内容中关于封建君主专制的评析,可以结合学生大多熟悉的《甄嬛传》、《步步惊心》等热播剧来讲解。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相关影视剧或书目,再把自己的理解带回课堂,交流讨论。布置看电视剧任务的形式所达到的效果远比规定学生背几段书本文字好得多,学生对特定历史人物、事件、活动的理解要深刻得多,有助于学生历史感的培养。

2.加强课堂情境教学,提升有效性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是概念太多、细节太少,史论太多、史实太少,充满了苍白的概念、脸谱式的人物和口号式的说教。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讲究“人性的”,也必定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应该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情境教学方法。

因为历史感具有主体亲历性的特点,历史客体本是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为了让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历史,我们就必须尽量创设历史情境,引领学生融入历史情境中去体验去领悟去把握。学生身临其境中,可以用感受补充甚至替代语言,开启智慧,陶冶性情,感悟历史。

此外,历史知识的既往性与连续性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注意教学的形象化,尽可能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实场景,为培养历史感创造条件。并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如让学生编写学校、某一街道或个人的历史,在历史活动中培养他们对历史既往性与连续性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3.挖掘课程资源,增强趣味性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历史课程的资源十分丰富。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感,我们除了要充分利用好历史课堂这一主要教学阵地外,还要积极地走到课堂外,挖掘课程资源,大力开展历史第二课堂活动。如指导学生写自传、家史,搜集老照片,开展历史主题的调查、采访,探寻历史古迹,书写校史、社区史,还可以进行历史小制作,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等等。通过这些极具趣味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和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很多学校的成功做法是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乡土历史”是一门很好的校本选修课,它能很好地丰富教学资源,是培养中学生历史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史料;史书典籍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主要的就是教学内容单一,可用的历史教材也比较单一。现在我国的基础教学大多是围绕考试来进行的,主要是为了升学。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就更加是如此了。课堂教学都比较单一乏味,都是比较枯燥。在长期以来都是教师进行讲解现在的教学多是为考试服务,历史课同样也不例外。学生可以使用的教材比较单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在台上讲解,然后学生进行背诵和记忆。长期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慢慢的学生会越来也反感对历史的学习,缺乏对于历史课程的研究以及学习的兴趣。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现代科技技术已经引入到了校园教育中来,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模式还没有和现代技术接轨,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这不仅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进程,影响教学质量。

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历史学科被忽视是常见的事情,很多人认为历史学科是一门副科,应当先把语数外等主科学好。但是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学科、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表面,还要学习历史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而现如今的历史教育方式,仅仅只是为了高考服务,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样久而久之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历史知识需要背诵,而对于其它的不在关注。

二、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具体高效教学方法

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上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对于在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中,教师要保证学生在学习时要对相关的历史知识清楚明白的了解,不能知识知道表面。教师在对一个知识点讲解的时候要从相应的历史背景开始,综合的分析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意义等对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任务做一个全面的了解。除了课本上的知识点外,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除了课本以外,多阅读相关的历史速记,现在历史考试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很多是课本以外的史料,但是考察的知识点是学习国的,用到的史料是从来就没有过的,很多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类似的材料,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心慌,不知道考察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多进行一些拓展,多阅读一些和历史相关的史书典籍,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

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办法就是用好图文史料。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提供了新教材。新的历史教材里有更多的史料,而且图文并茂,整体的可读性比以前的教材强很多,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在其它方面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教对于历史教材的讲解要从史料的学习,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学习历史,评价历史人物,更好的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帮助学生从历史教材的史料中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积极的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还要对所学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比较、概括、解释,让学生能够清楚明了所学历史的脉络。所以说历史教师要在新的历史教材下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在给学生选择史料的时候要根据课本上原有的史料,再进行有机的整合。在运用史料设计问题的同时要注意难度。要遵循有简单到困难的一般性原则。这样可以兼顾到不同阶段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讨论和学习的空间。历史资料运用的恰当,不仅仅是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同时还是学生锻炼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好办法。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学习效率。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也要有很大的转变,让学生思维得到启发,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新课程标准下,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新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比如说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收集到更多的和历史相关的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习到历史知识的同时更能够让学生拓展到课堂上的历史知识以外的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知识网络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与自主交流,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5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高中历史 构建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遵循教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高中历史课是向学生讲授历史专业知识,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教学,要求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运用凝练的课堂教学用语来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一、课堂角色互动

做好课堂互动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效历史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教师要做好讲授和互动相结合,既要讲授课本知识,还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生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现代心理学研究: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的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提高课堂绩效,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品质。在课堂互动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过去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只要做好课堂上的主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以来疲劳、厌学。历史本来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要想学生感兴趣,教师就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师自己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教师的平时的不断积累,需要教师合理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具有及时便捷的特点,信息量大,学生用起来非常方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好这些资源。师生双方都有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之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容易进行,而且效果倍增。如要讲到美国历史时,可以先布置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先自己搜集资料,课堂上小组探讨,这样学生自己搜集到的一手资料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独特的个人教学魅力

高效课堂的教师都有独特的个人教学魅力。教师语言组织的如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呆板的课堂教学语言让学生恹恹欲睡,而诙谐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师语言组织的锤炼,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要长期的积淀。课堂上只有45分钟,如何组织好这45分钟,需要教师课前备课,课堂上讲解,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自己的知识背景,这种背景的形成需要教师平时多读书,在读书中积累,长期积淀一种文化底蕴,在教师具备了这种文化底蕴后,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就能彰显个人的人格魅力。在平时的阅读中,教师有了知识背景,才能在课堂上讲得出色,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45分钟的课堂展现其魅力。

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的素质素养的不断积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如果你想有充裕的时间,那你就要每天读书。读与你最喜爱的学科有关的科学著作,要每天读,哪怕一天读两页也行。那你所读的这一切就是你的学习的智力背景。读书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21世纪的教师,要想做好教师,做好自己,唯有不断读书,每天坚持读书,才能有自己的智力背景,在课堂上才能应用自如,深得学生的喜爱。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要开公共课,就课前准备15分钟,听课老师很惊讶,他很平静地说:“我是用一生在准备这节课,我一直都在准备。”任何优秀的教师都是随时在准备着自己的课,历史教师需要有历史的专业知识、需要有唯物史观的观点、需要有能用现代语境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方面的取得需要教师平时的阅读和积累,只有平时的积累积淀才能让课堂上的自己做到游刃有余,彰显个人教学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使教者乐道。

三、先进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驾驭能力。课堂教学要组织的好,需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师要讲述的和学生要学习的,对于教材讲解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掌握程度。研究教材首先要研究教学目标,还要研究教法,研究学情。如果教师教法呆板,语言陈旧,这样的课堂缺乏活力,没有生气,学生的思维停滞,为了学习而在读书,自制力差的学生的思绪早已到了教室的窗外。长久下来,对历史课就没了兴趣。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可以分成小组教学,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可以采用课堂测试、辩论;还可以让学生讲课等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要有一两种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否则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高中历史教师要把历史用现代语境表达出来,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但要让学生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的苦功夫,把历史课上得有滋有味,学生才能沐浴在历史的海洋里自由吸收氧份。

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转变自身的主演为导演;做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引导者;认真钻研教材,锤炼自身的语言,只有平时的不断积累才能让自己的课上得出彩,学生才能受益,最终目的是要形成和谐、融合的高中历史课堂,让教师教得放心,让学生学得开心。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激发兴趣;活力课堂

由于历史真实的反应古今中外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像写文章那样可以艺术加工,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加之历史“教书匠”们对历史“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抱残守缺,缺乏情境性、生动性、趣味性、技巧性、艺术性,使教出的一些“书呆子”们,只能对历史知识采取“死记硬背”方法,最后导致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致使历史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失去了本该应有的生机活力,导致低效甚至无效课堂。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春风的沐浴,那么如何激发历史课堂的生机活力,这需要历史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教学氛围,创设新颖、新鲜的情境教学,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展开自主探究和合作研讨,让生随课动,师从生动,这样老师富有激情的教,学生富有兴趣的学,这样的历史课堂想不激活都难。

一、转变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载体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理念下,老师是绝对的权威,是知识的化身,不准质疑,哪怕历史老师讲错了学生也不敢挑战,学生完全变成了接收机器,没有自、没有话语权,没有师生互动、没有生生研讨交流,整个的历史课堂只有历史老师一人在无拘无束、自娱自乐的表演,此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展示,抹杀了灵性和反应问题的敏捷性,使整个历史课堂毫无生机活力可言。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课的深入,历史老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也为历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老师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架子,开始融入学生群体,与学生打成一片,用微笑教学、赏识教学、惊讶教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老师温暖的眼光普照到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亲和的形象,拉近师生情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克服教师中心论,把历史课堂让位与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真正使学生实现“我自主、我参与、我思考、我快乐”的理念,真正实现历史教学因学生参与而精彩,因学生展示而高效,更好的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主宰,是唱戏的主角,而学生则是忠实的观众,当然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就很难活跃起来。随着我校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协同模式,实施导学案、检测案双案教学,教师的话语霸权被打破了,实现了讲堂变学堂,教师变导师,灌输变探究转变,针对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检测、材料解析全部都以提问的方式展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合作研讨,在老师的主导下,让每一个学生对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特别对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思、议、展、评。特别学习小组的建立要合理搭配,在历史问题的合作探究中,要把握课堂上的“度,既要提升学生合作的高度、又要挖掘探究的问题深度,更要激活学生自主参与度。例如,在上时,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要“打倒孔家店”,我把这个难点设计成问题,把球踢给学生,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问题是:1、孔家店是否真的应该被打倒?假如你换成了当时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代表人物,应该怎样对待这个观点?我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开放性提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这个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一下使历史课堂活跃起来了,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多彩的教学情境,把历史课堂当成乐园

营造一个潮气蓬勃的创新氛围,除了老师语言幽默风趣外调节外,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光、色、影视,把平淡无奇的死知识营造成动感、生动有趣的情境化艺术品,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情绪高涨,例如,国共两次重要的谈判——和北平谈判,我没有平铺直叙的口述,而是展现两段历史视频材料:播放第一幅视频是在、王若飞的陪同下乘飞机去;第二幅是播放张治中将军在北平参与谈判的情景,正当学生看的热血沸腾的时候,我抛出两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1、知道摆的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鸿门宴吗?为什么还要去“赴汤蹈火”呢?2、张治中将军知道已经“气数已尽”吗?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赴京呢?假如这两次换成是你,你会去吗?此时班级一下子“炸开锅”了,有的说、张治中都是被逼的;有的说或者他也敢去;…。通过激烈“百家争鸣”,终于得出、张治中明知山有虎,再向虎山行的原因了。这种有老师导演,学生唱戏的情境教学,使学生把历史课堂作为一种享受的乐园了,同时优质提、高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诺贝尔物理奖华人获得者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如何历史课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教学,让学生在实施素质教学的理念下,在轻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老师的幽默风趣下,在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耳听、眼看、嘴动、脑思、手写有机结合起来,使历史教学笑在学生脸上,快乐在心中,学在脑中,我想这堂历史课就是优质、高效之课。

作者:张旭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史料应用 新课标 选择 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78-01

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无论是文物、古迹、图片、典籍、文字、图表还是戏剧、民谣、甚至漫画,都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人们就是通过这些痕迹认识和感知历史的。在历史的研究和学习方面更是要强调史料的重要性。英国主张“新历史”的学者就认为:“把史料作为证据,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①。美国在1996年制定的《全国历史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对历史有真正的理解,就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史料。”②所以,史料的运用成为了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1 历史课堂史料应用是大势所趋

1.1 史料教学是新课改理念的体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样规定学生学习的“历史技能”培养:“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包括阅读文字或图表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等。”在“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有以下目标:“能整理零散的历史材料,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③而且,在新教材的编制中,也增加了“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栏目,都充分体现出新课标已将史料教学作为开展新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1.2 史料教学适应了高考能力的基本要求

近几年来的历史高考命题大都立足于考察学生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尤其是对史料的处理、阐释及文字的表达方面,体现在试题中则是利用大量新材料,创设“新情景”。从题型来看,80%的选择题和100%的非选择题都使用了包括历史文献、文化典籍、图表、图片、研究著述等素材,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重视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怎样选择史料

2.1 科学性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不是拍电影,也不是单纯的讲故事,所以,教师在选择材料时,不能信手拈来,随意引用,尤其是不能把一些进行过艺术处理的艺术品,或是逸闻轶事当做正史来对待,一定要通过慎重地比较、甄别和考证,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科学的取舍,这样才能给学生呈现一个正确的、真实的历史。

2.2 针对性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我们积存了浩如烟海的史料,而教师在课堂所引用的材料既不能面面俱到,又不能难度太大。所以,在选择材料时要选取最能说明问题,最能突破重点,最典型,最具有启发性、深刻性的材料。同时,还要针对所教学生的年级、班级、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和知识储备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史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所选材料服务教学,服务学生。

3 怎样运用史料

3.1 逐字逐句,融会疏通

对于大多说学生来说,对材料基本意思的解读都存很多问题,尤其面对古文文献资料,图片、图表资料,因其文字艰涩,信息含量大,要对其蕴含的信息进行正确解读就很困难。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首先 要对所选择的材料做到自己读懂读透,了解史学界对材料的基本观点。其次,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通过对材料进行分层、找关键字、分析“题眼”等具体办法,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含的基本意思,使学生掌握研读和辨析史料的最基本方法。

3.2 精心设问,提升能力

学生对材料的通透理解,通常都是通过教师设问、学生的解答的方式来完成的。在历史课堂中,设问也是学生理解史料、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的途径。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是一定要围绕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设计一些有针对性、高质量的问题。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读史料,寻找问题所需要的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

3.3 立足学生,知识构建

美国1996年《全国历史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自己去检验历史的记录,查阅文献、杂志、日记和观察历史的遗物、遗址以及其他的历史证据,对这些历史记录所显示的内容进行有想象力的思考,并比较当时各种观点。”④在史料运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史料的搜集和分析,进行直接探索和研究,大胆地构建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或是,通过研究和分析,验证课本中的结论和观点,使学生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

总之,高中历史课堂史料的恰当运用,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有效途径。当然,如何更好地利用史料,用好史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的史料教学[J]学科教育,2003.

[2] 陈如·试论史料在美国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