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4:25
序论:在您撰写工业风格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一套个性化的符号体系,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实现意义符号对人的精神塑造和行为指引。企业文化传播具有传播形式迭加效果倍增律、传播场共振律、传播对象扩散律、传播行为模仿律、传播程度与企业文化风格关联律以及传播主体与受众对立统一律,在企业文化传播实践中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1企业文化传播形式迭加效果倍增律
企业文化传播形式的有机组合和迭加,带来的不仅是传播效果量的迭加,而是质的倍增.企业文化传播方式迭加是一个无限制的扩大过程,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优化企业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传播所产生的价值能量呈几何极增大。建立企业文化传播模式,是遵循这一传播规律的最好表现。通过传播模式,把各种不同的传播形式有机组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形成传播形式的迭加,就能确保企业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比如,企业文化开放式公域传播模式,以展览形式为中心,迭加了培训讲座、文娱活动、影视展播、歌曲舞蹈、仪式典礼等多种传播形式,取得了倍增的传播效果。其中,展览采用了多种形式,主要有图文资料、视听影像、文艺活动、教育讲座、实物展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知识追求、娱乐等需求。图文资料包括各参展企业精心设计的展板展示,以及室内展厅陈列的300余件精美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览主办方还编写了相关宣传材料,分期向公众免费赠送。有的企业专门拍摄了企业文化专题片,在展示现场循环播放,声像影片让观众更为直观地体会企业的文化,增强了传播的有效性。主办方在展览同时,举办了3场企业文化专题讲座,邀请著名专家深度剖析企业文化,成功企业家介绍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等,提升了公众和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理性认识。主办方还组织了数场文艺演出,用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展示企业文化。歌曲、小品、舞蹈、诗歌、乐曲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利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进行企业文化传播。
2企业文化传播场共振律
根据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场域”理论,在社会文化场之下,企业内部还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场。现代工业社会,企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基本细胞,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表明,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革,由于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的生产力状况,代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状况,所以它所蕴育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反过来,由于企业文化属于社会亚文化范畴,社会文化的面貌又会对企业文化的建构产生影响,中华民族优良的社会文化道德传统,有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而某些拜金、功利、欺诈的社会不良风气,则会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企业是一个天然的耗散结构,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能量交换,必然包含文化信息的输人输出,企业文化场与社会文化场具有本质的内在联系,具备潜在的共振效应,如果运用得当就能产生出巨大的能量。借助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使企业内的企业文化场与企业外的社会文化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交叉范围内的共同场,实现传播场域的共振效应,促进两个不同文化场之间的良性循环交流,发挥企业文化传播的最大效果。
3企业文化传播对象扩散律
早期的企业文化传播对象,仅仅集中于企业内部的少数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随着文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成为企业现代管理方式调整的趋势,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以全体员工为中心,因此,企业文化传播的对象逐步扩大到全体员工,每一个人都成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对象。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促使社会大众和企业家开始重新审视企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之所以存在,并不是为了赚钱盈利,而是为了承担社会的责任,企业担负着社会使命、经济使命和文化使命三项历史重任。企业的社会使命在于塑造社会的面貌;企业的经济使命在于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为社会创造财富;企业的文化使命在于提高全社会的文化力水平,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由于意识到这三项历史使命,企业认清自身作为社会构成细胞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开始将企业文化的传播对象,扩展到包括社会全体公众在内的更广大范围,以发挥企业在塑造社会文化面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企业文化传播行为模仿律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认为,模仿是人类的本性,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在重复某种东西,客观意义上讲,就是一种模仿。相互模仿的个体所组成群体的综合就构成了社会,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模仿,人们借助模仿而进行信息的交换和文化的传播。塔尔德提出三种模仿规律,距离律、方向律和插人律。个体在群体中模仿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的行为,称之为距离律;群体中的底层模仿高层,弱势模仿强势,称为方向规律;当存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互斥行为时,个体选择一种行为取代别的行为,称为插人律。企业文化传播基本遵循模仿律,企业向员工提供所倡导的价值体系及行为模式样本,供员工参照模仿。如果员工选择和保持与企业文化标准不同的模仿模式,就会与企业或他人产生对立和冲突,此时,企业就需要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引导员工改变模仿对象,实现与企业的和谐一致。距离律导致企业文化的横向人际传播,方向律导致企业文化的纵向正式传播。在企业文化传播中,企业必须遵循传播的行为模仿规律,促使员工、公众选择与企业文化一致的模仿行为模式。
5企业文化传播程度与企业文化风格关联律
企业文化的传播推广程度,不仅取决于企业的重视程度及传播活动方式的选择实施,还取决于企业的文化风格。企业风格就是企业的个性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上野明认为,“正如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个性一样,企业也有自己的特色或独特的性格,这些独体的性格可称为企业风格。”企业风格是企业文化理念的外在表现,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如保守型的企业风格、开拓型的企业风格、张扬型的企业风格、开放型的企业风格、内敛型的企业风格、稳健型的企业风格、活跃型的企业风格、经验型的企业风格、慎重型的企业风格等,企业风格与企业文化传播的程度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比如开放型、活跃型的企业风格,表现出强烈的对外扩张性,与企业文化传播的要求锲和一致;而内敛型、保守型的企业风格,低调处事,具有较强的文化内倾性,不易主动进行企业文化的扩散传播。任何类型的企业文化都需要传播,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先进管理作用,但是,由于文化风格与传播程度的关联律,要求企业在进行文化传播时,要注意结合自身的企业风格,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与企业风格保持一致。
关键词:loft风格;废弃工厂;新经济形态
0 引言
盱眙润天要改造的是一个原先作为厂房的两层楼房,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上下。改建作为新的办公场所使用,其主要功能有办公区、财务室、资料室、接待室、洽谈区、会议室、经理室等。Loft风格的设计,能够满足业主自我对设计的要求,同时也符合资金的预算。Loft设计工业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愿景,来对整体废弃工业区域进行构思策划,以点面效应重新打造落寞的工业园区。
1 风格的确立
1.1 空间分析
这栋建筑建造的目的是作为厂房使用,建造的基本形式为柱网结构(图1),没有承重墙体。这使得改建变得容易,不用担心改建中破坏建筑结构。这个空间的特点是空间形态比较规整,空间设计的开放性很大,可塑造性强。在建筑的空间形态满足改建办公设计的需求时,就要考虑改建的经费问题。在这个项目上,经费有限,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建筑布局进行再设计。
柱网是空间中重要的不可动元素,空间的整体划分与设计都必须是以柱网在空间中的位置进行。横平竖直的柱网,在空间中自成一套体系,维持空间的垂直性与水平性,在不破坏空间原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1.2 loft设计风格选择
兴起于美国SOHO区的LOFT文化成为改建润天方案设计的首选。Loft是废弃工业空间新的功能价值对旧建筑的再利用,是工业空间和其他功能的一种结合产物。
润天废弃厂房改建选用loft作为设计风格,在结合挑高空间优势的基础上能够再创造出新的商业空间的价值。例如,北京798艺术街区loft风格的改造,改变了旧工业时代大规模厂房在城市中心地带的尴尬状况,同时为北京的市民创造了一个集休闲、娱乐、购物、陶冶情操的文化中心(图2)。盱眙润天厂房的改建,保留了原始柱网的建筑原型和上下两层的复式结构。重新划分厂房一层的功能分区,保留了混凝土的柱式与设计表皮,再添加白色的办公用具;二层将原始墙面的乳胶漆剔除,出最初的砖墙元素,再加入新的玻璃、不锈钢、木材等元素,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办公空间。
2 空间拆分
开敞的复式空间,可使用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Loft为装饰母题,遵循loft简约、开放的特性,在建筑原始性要求的基础上,在不打破原始柱网的秩序性的前提下,一层大量使用玻璃作为墙体横向分割空间,利用玻璃的透明性使视野得以延续,不打断空间的连续性,开敞的办公空间,利用家具作为构件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作空间。大门入口处,前立混凝土饰面的墙体横向与纵向的交错,独立出一个空间。一层的隔断在挑高空间中独自存在,划分了挑高空间的纵深性(图3)。
相对私密的二层空间用砖石作为分割元素,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小型空间。小型空间内,用家具的摆放自然划分空间。一层或二层大面积的公共区域,维持原有工业空间的开放性,纵横交错柱式的耸立维持了空间的秩序感,不打破作为厂房时的宽阔空间形态。上下楼层都设置横向公共流线,满足办公场所人群走动的功能需求,同时也是以柱式的基础进行设计,让柱式的排列成为设计的指向(图4)。
3 空间的光线、色彩、肌理
润天旧厂房8米高,上下4米的复式挑空高层。建筑上层南北墙体有对称的柯布西耶式的平行窗,室内(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的光线主要靠平行窗进入,这样一层的光线白天强度就不足。冈那・伯凯利兹说:“没有光就不存在空间。”光是空间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在一层独立的办公区域内采用悬挂的工业风灯具,来满足一层白天光线的补充和夜晚的必须照明。一层和二层的公共区域选择射灯作为灯源来照亮空间。二层空间白天光照充足,除悬挂必要的顶部吊灯供夜晚使用,沙发边也放置装饰落地灯,不仅作为照明,也装饰空间(图5)。
润天旧厂房室内多是以白色的乳胶漆饰面的,经过多年的使用分化和腐蚀,建筑的表皮已经脱落,室内钢铁结构的楼梯呈现灰黑色的朦胧美。Loft工业风在于室内装饰与陈列上保有工业感的设计元素。一层柱式去除白色的乳胶漆饰以浅灰色的乳胶漆表皮,与四周白色的墙体做区别,让柱式在室内空间中成为一种强烈的装饰元素。保留原始的禁止隔离带元素,黄黑相间,隔离带从地面运用到横梁不仅装饰了空间,也成为过去与现在联系的纽带。二层空间私密性更强,可装饰性变高。独立办公空间要求更高的舒适性,有个性。二层的墙面做拆分处理,保留砖墙的基面饰以白漆,部分区域直接显示砖墙的颜色。Loft工业风的基础上,一层与二层在整体色彩基调上有所偏差,不同的色彩在空间中相互融合(图6)。
润天旧厂房原始的肌理表层是乳胶漆(下转第页)(上接第页)饰面,整体空间表层肌理单一。整改之后,一层柱网饰以灰色乳胶漆,呈现光滑的平面视觉效果。前台分割墙体混凝土与秸秆板的柜台都是粗颗粒,呈现一种粗犷的建筑表皮美学。二层直接的砖墙带来强烈的怀旧感,上下左右参差不齐的砖墙排列组合,带有一种人为参数化的设置感。二层黑色不锈钢的运用意在点缀空间,不锈钢具有的冰冷的质感,与空间中的软装饰相互补充。光滑、粗糙、冰冷、柔软不同肌理质感的材质在空间中相互融合,补充营造充满趣味的办公环境(图7)。
4 loft风格旧建筑改造延伸的新经济形态
润天废弃厂房周边基本是21世纪初建的规模不大的工业厂房,已经不适应现在盱眙城镇的发展节奏。企业大多选择在周边乡镇重新建立厂房,被废弃的厂房呈现时代性、区域性。借鉴国内北京798艺术街区的成功案例,运用loft设计风格重新规划盱眙工业区把废弃的工业建筑转化为一种生活和工作空间,让其成为聚有一定历史意义并能继续使用的工业建筑,保护和延续盱眙城镇的文脉,同时开创了一种颠覆性的生活模式。
5 结语
本方案综合考虑盱眙城镇现在的发展状态,结合厂房所在的位置、环境、发展前景进行设计。loft工业设计风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愿景下进行设计,从建筑整体的空间划分、材料运用、细部装饰、家具的选择上来对设计进行解读。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不浪费建筑装饰材料,运用最少的设计成本来创造最大的loft工业风格。通过本案例的设计创作,对loft工业设计风从设计到运用有更深刻的解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设计创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葛黎娟. LOFT文化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能力 自我认知 环境评估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 又叫职业生涯设计, 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结合社会环境因素,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二、就业能力的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步伐的加快,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规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社会对其必要就业能力的需求,如灵活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多种职位要求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普通教育,独立而负责任地采取行动的意愿和能力,以及不断寻求改进与人合作的意愿和能力,正在逐步增加,并已经成为其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 。
就业能力就个体而言 ,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和能力,同时也触动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过程,其主要的评估标准为潜在的或已经得到的人力资本 ( 知识、生产能力、学习能力 )的广度,以及个人能够调动的支持和帮助力量 ( 社会资本 )的大小和质量。
( 一 )就业能力的定义
H ill age & Po ll a r d认为,就业能力是指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Fugua t e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加拿大会议委员会认为,就业能力是顾主找寻的通用技能、态度和行为。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把就业能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国内学者郑晓明等认为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
( 二 )就业能力的构成
L a w、Wong和 Mobley认为就业能力主要由三个维度组成:第一,个人适应性。 指的是使个人具有就业能力的因素,是人们具有适应性的个体差异,包括积极的自我概念 ( 高水平的职业自尊和内控 )、高职业风险容忍 ( 低职业风险规避和高不确定性容忍 ) 、高学习动机 ( 个人控制和学习愿望 ) ;第二,个体与市场的交互。指的是个体如何呈现就业能力,实现与环境的有效交互作用,包括主动的职业导向、求职自我效能、人力资本 ( 教育、相关经验、职业成功经历 ) ; 第三,职业身份。指的是职业身份的风格、身份描述、身份自我。
瑞士联邦工业大学高等教育中心主任 M • L • 戈德斯密德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归纳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 5个要素: 1)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 ( 包括韧不拔的毅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自我管理的自主性、灵活的应变能力等 ) ;2)人际关系技巧 ( 即交际能力 、 适应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 );3)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 ( 即具有广博的、综合性、跨学科的知识组合及多元文化的教育背景 ); 4)有效的工作方法 ( 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策划运筹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 5)敏锐的、广阔的视野 ( 即具备创业者及企业家精神,能站在全球的角度以多向思维甚至是批判性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 能在世界各地寻求发展,开拓事业。
(三)、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
⑴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为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提供目标。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的直接依据之一,因此,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大学生真正理解性格、兴趣、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可以教会他们根据相应测评技术对自我进行相对较为科学的剖析和评价的方法。从而使大学生具有比较明确的自我概念,具备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愿望,进而提升学习的动机,并提升自尊和自我管理水平,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具备较强的个人适应性。
⑵ 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大学生深入了解各方面的社会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环境的探索和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的另一个直接依据。对环境的评估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组织环境因素以及个人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的范围最为宽广,可以大体分为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环境和科技环境等五个方面。为了了解这些信息,就要求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不同渠道广泛涉猎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知识,并对这些信息进行鉴别、筛选,最终分析综合,得出可以用于决策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同时也可以锻炼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策划运筹能力,人际沟通技巧,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学生应聘后在企业的稳定度和发展潜力。
组织环境也是需要评估的环境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它包括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环境分析。行业环境的信息包括: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等。企业环境的信息包括:岗位设置、技术水平、薪资福利、企业文化、培养培训、发展空间等,经过对组织环境的深入探析,可以使大学生对意向企业具备比较明晰的了解和认可,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生择业决策的科学性和确定性,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入职后对企业具备更高的忠诚度和稳定度,而持续的稳定的工作和积累是具备较强发展潜力的必要基础。
⑷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专业技术的探索。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确定规划者本人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目标的确定要遵循具体性和时间性的原则。对于毕业后就业的同学,其就业一般会有较为确定的企业和职位,相应地,该企业和职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也有十分具体的要求。因此,为了达到目标企业职位的要求,规划者必然具备较强的动力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奋斗目标确定之后,现实与其之间的距离更加明确化,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而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科学选择就业目标、拓展社会知识面、提升专业知识学习主动性等起到了非常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中的重视程度和普及程度,力争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在大学阶段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墙绘室内装修
1.墙绘的实际意义
墙绘艺术作为一种装饰文化进入人们的居住空间并且流行有着其独特的意义。远离冰冷坚硬的水泥墙,摆脱了浮躁喧嚣的闹市。墙绘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在我国室内装饰行业的兴起是我们对自然缺失的积极回应。所以是社会个体具有普遍意义的对现实的主动思考。对设计文化而言,室内墙绘艺术除了唤起我们对传统居室文化记忆和延续的思考,以区别于欧美设计文化,它还暗示了现代设计从民族、地域中寻找文化亮点的可能。如图所示的室内墙绘设计,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表现的要素,将国画形式引入寻常百姓家,这既增加了现代居室的文化气息,也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
对人居环境的思考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室内墙绘的引入仅是从形式上给我们提供一种方式,作为一种室内装饰文化,怎样延续一个民族的精神、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大众还需要我们自己的思考。对于设计文化,我们一直以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自居,但传统文化不是一幢空空的摩天大楼,正如我国传统木构建筑一样,它有着美妙而独特的外观,但暗含于里的精神实质才是这一形式的精华所在,所以它才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室内墙绘中,我们看到了民族文化辅助设计的魅力,但如果抓不住民族文化的精神而简单使用诸如传统图案等外在元素,那么它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充满智慧和创意、定格于流动风景的室内墙绘让禁锢于城市狭小空间的人们寻找到人文的惬意。虽然它最初是从欧美流行开来的,但“中华文化历来不可比拟的包容性”使之自进入我国家庭开始就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它的进一步发展也必将继续成为反映我国传统居室文化、反思工业文明的图式。
2. 墙绘对室内装修的具体价值体现
多元文化并行发展的今天,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的设计已经不满足于相似的形式,室内装饰设计风格也在不断地变化。人们在室内设计的选择上也强调个性化。注重审美要求、注重生活方式,室内设计也因此在时代的影响下趋于多元化、绿色装饰、注重文化等方面发展。现代室内空间环境作为墙绘的载体,墙绘与其发展趋势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将墙绘艺术运用到现代家居设计中,根据特定空间的设计需求,通过人们的巧妙构思,以手绘的形式画出家居中独具匠心的装饰来,为人们营构独特的个性空间。
时代在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品味时尚走进人们的现代生活,墙绘艺术一定将会成为家装行业的主流产业,引领室内未来的设计流行潮流。
(1)人性化
现代室内设计是以环境为源,以人为本的,在室内设计进一步专业化与规范化的同时,大众对室内设计的积极参与趋势有所加强。21世纪是丰富多彩的时代,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多了一份忧患意识,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追求更加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已成为大众的共识。
“艺术是时代的要求,是时代的反映"。脱离时代的艺术是不存在的,任何艺术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崇拜也风行起来。人们的生活环境的品质逐渐陷入庸俗颓废的人性化状态。这种状态的存在也直接促使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人性化的精神的无比渴望。墙绘艺术对室内环境艺术的介入就是这种人类对精神的渴望的直接结果。人们试图通过利用墙绘艺术的精神功能来改善提升他们周围的空间环境的状况。借此来鞭策和促进人类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而不是纯物质的。换个角度说就是,只有让室内环境空间的物质性和墙绘艺术的精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条件的同时又有了精神生活的享受。所以说未来的室内环境艺术和墙绘艺术的发展与融合关系也是人类如何让自身生活环境充满人性化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墙绘艺术和室内环境艺术的精神化趋势的同时,也是人类人性化地改造自身生存空间的一个探索过程。
(2)多元化
墙绘艺术起源于公元前9000年的非洲岩画,结合了国外的墙壁涂鸦元素。当年许多艺术家或画家喜欢在建筑墙体或公共空间的墙壁上手绘或雕刻抽象的艺术作品用来渲染建筑或空间的艺术氛围。后来墙绘艺术又被运用到了空间范围比较小的艺术酒吧或较有生活情调的白领一族的居室内,具体表现在客厅、卧室、书房等墙体上嵌入艺术绘画或挂上抽象的壁画等形式上。从巴黎家饰展中的趋势到如今在装修中的逐渐升温,充满个性、智慧和创意的手绘墙面开始逐渐流行,这种通过手~人类最灵巧的工具,画出来的装饰开始出现在讲究个性的时尚人士家里,即使是落笔在最平凡、简陋的墙面上,由于创造者的心境和灵感不同,也会在笔下呈现出迥异的风情,用手绘出的家居世界,比想象中更美。有时候,一面彰显个性和创意的墙,比许多功能复杂的家具和空间设计更能传达奔放感觉。
毫无疑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于墙绘艺术创作中的各种表现手法、材料工艺等的形式语言的面也会越来越广,“多元化”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不仅仅是在家居设计上,墙绘艺术在各种场合的墙面上都绽放开来。在各种工装空间的设计上有了新的运用,如:体育馆、餐饮场所、购物中心、酒吧、商场、酒店宾馆、写字楼、幼儿园、文化步行街、时尚店铺等也都采用了极具创意和视觉冲击的墙绘元素,成为一道道独特的商业风景。在各种日用产品上也很风靡,例如汽车彩绘、玻璃彩绘等。
(3)整体化
国内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来曾祥教授说过: “整体性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第一性”。当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对于室内风格和环境氛围的创造,都需要从室内的整体化出发。为人们营造简约、统一、舒适的居住空间。从而解决人与空间的各种“矛盾”,使人们与空间环境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和谐统一。现代室内墙绘艺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装饰行业,同时又依附于室内环境的整体设计。墙绘从业者精神指向的体现、个人创新的追求、个人风格的突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墙绘艺术的审美性和装饰性相融合,将创意构思的独特性和室内环境的风格相融合。这也是当代室内设计整体性原则的根本出发点。
墙绘艺术在现当代室内设计的运用发展趋势不仅仅是走向多元化与人性化的,在整个室内设计发展的大趋势下,墙绘艺术的整体化发展也是必然的,人们将不再局限于一面墙,一个角落,而是将这种艺术的表达形式作为室内设计的主流,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构造进一步考究,从空间的整体化出发,将空间的设计完全融入墙绘艺术之中,包括对于家具、陈设以及室内纺织品的选择上,都与其构图、风格和色调上保持统一,带给人们独特的视觉享受,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墙绘艺术的整体化设计为人们营造各种空间氛围,塑造各种样式风格,人们置身于小小的空间内就能领略大自然的田野风情,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优雅含蓄,欣赏卡通动漫的古怪传奇,在有限的空间里,墙绘艺术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参考文献:
[1]夏景,杜丙旭.墙画艺术[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王喜臣.艺术院校毕业论文写作指南[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
[4]郝大鹏.室内设计方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摘 要 高校教师采取措施,例如重责大任“精神指导,知识辅导,解决疑问”。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深刻影响年轻一代。在教育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改革,工作倦怠在教师中变得更加明显。文章尝试探索基于“知识枯竭”,“情绪耗竭”,“减少个人修养”,“非人化”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8年春天,北京“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与一家教育机构联手,搞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心理调查。结果不乐观: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据南海网报道,广州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和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进行了教师职业枯竭调研,问卷抽样涉及广州9所高校的教师,结果显示,由于社会压力大,教师编制使用不当及福利待遇不落实等原因,导致教师普遍产生职业倦怠感。①
1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枯竭的表现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学校规划、国民教育中处于中流砥柱地位,他们的职业状态,直接关涉到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枯竭主要表现为四个维度:知识枯竭,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去人性化。
(1)知识枯竭。近年来,由于高校大规模发展,教师队伍需急剧扩大,因而高校特别是许多内地高校大量聘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虽然这些青年教师多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但是其知识构成距离高校老师的要求,普遍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由于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激增,部分高校教师缺编严重,不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成倍增加,所以很多青年教师到了单位后,单位分派的教学任务量很大,天天忙于备课、教学,他们只是“放电”而很少充电,不能及时补充知识能量和加速知识的更新,造成知识透支严重,知识的贮备显著不足。久而久之,不少教师感到自己江郎才尽,教学底气不足,思维滞后。②
(2)情绪枯竭。高校青年教师一方面要面临职称、职务晋升压力,另一方面许多老师到校后,上的课程、章节和内容就变化不大,周而复始,有些老师甚至感觉到时机械式的重复。体验到枯竭的教师会士气低落,时常抱怨,工作效率下降,与同事的关系恶化,甚至会发生缺勤和离职的情况,进而严重影响组织的稳定性和工作效能。职业枯竭不但会直接影响教师身心健康,也会影响他的工作士气和工作能力,甚至还会使教师厌教,最终会对教师自己、学生及学校都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危害极大。
(3)低成就感。由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师工作的单调和枯燥,同时在当今物欲充斥的社会,收入多少、权利大小和物质享受被多数人用来衡量一个人成就高低的杠杆,而高校青年教师整体收入相对于其他行业偏低,收益与教育投入比更低,与其他企业员工的晋升发展相比,很多教师觉得没有前途,于是他们斗志消沉,不再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和进步,影响自身的职业发展。自我评价的价值倾向降低,并倾向于自我贬损,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产生过度的自卑感和强烈的离职倾向。③
(4)去人性化。主要表现在对待社会交往、师生交流和同事关系上面的缺失与回避。教师本身就是相对比较封闭的群体,许多青年教师基本是教室-单身公寓两点,和社会交往不多,也不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和学生交流,上课结束就蜗居在家,和同事交流也很少,逐渐就可能出现人格上的解体,逃避交往,漠视社会,学生也就无法从老师身上获取关注和爱,甚至还会被老师以恶劣态度和行为对待,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同事和学生,心理枯竭会使教师虐待自己、配偶和孩子,进而带来婚姻和家庭的问题;也会导致失眠、酗酒、药物依赖和自杀。
2 职业枯竭的成因
高校青年教师教师的职业枯竭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造成了教师该职业的过大压力,从而引发职业枯竭。环境因素既有社会舆论对教师的过高要求,也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同时包括教师工作的一些特性;个体因素主要是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知识学习能力。
(1)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值过高。从社会各界对教师角色的期望来看,教师必须具备博大精深的知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具有高尚人格和公民道德,有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忽视了教师人性与物资方面的需求;承担家长角色,对学生无微不至的体贴;具备保姆式的服务,对学生的衣食住行有时也需对学生关心。一旦教师犯了错,就会被放大,会招来一片指责声。面对社会上的一些不理解,一些教师难免会对自身的职业选择及教育理想产生动摇、怀疑并引发失落感。同时当今社会日趋功利性,师生关系日渐淡薄,教师加倍用心于教学,而获得的心理补偿却又相对渐少,这也容易导致心理枯竭感的产生。④
(2)学校及教育机构管理观念落后。我国传统的“官本位”的思想在教育机构中同样盛行,高校教师评估体系和激励体制的不健全严重挫伤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对教师的管理依旧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层面上,考核体系落后,一些学校搞后勤服务和行政的人员不仅待遇高于科任教师,而且在职权地位上远比科任教师为高;对青年教师的晋升发展也缺乏明确的规划,老师在指导学生人生道路的同时,自己却一片茫然。⑤
(3)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会对教师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要实现社会的变化就必须进行改革。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已全面展开,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师不仅思想政治素质要过硬,熟悉国家的教育规和方针政策,还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相当的教育学、心理学、外语等知识;教师既要有较强的学研究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还要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此看来,教师的专业质要求高,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因为从事的是基础教育,干的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作,工作成绩又不易被人所看到,导致一些教师产生失落感。⑥ 转贴于
(4)职业风格与兴趣的不匹配。很多学生在选专业、择职业的时候,由于对自我兴趣、能力把握得不是很清楚,而社会、学校也缺乏科学的引导机制,故在择业方面存在盲目性。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教师队伍,都是从非常优秀且兴趣所在的人才中层层选拔(包括职业风格、兴趣爱好、职业心理等测试)才能进入,而我国由于收入、地位、竞争、价值观等因素影响,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没有如此严格,于是一些青年教师出现职业情绪,进而流失。
3 职业枯竭的应对
面对教师的职业枯竭状况,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和个人,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需重视其职业开发与规划,采取可行的激励机制,让他们不仅“安教”,而且“乐教”。
(1) 社会应采取包容态度看待青年教师,同时需重视教师物资需求。社会应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生活大环境,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我们不应对其持”圣人”式的苛刻要求。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的待遇相对于其付出严重偏低,而鉴于教师职业对社会的重要性,就必须让他们安心于教育事业,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大幅提高待遇,在收入上成为大家向往的职业,从而在社会上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2)学校领导层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转变其管理观念,打破”官本位”的概念。作为行政职能部门,主要是给直线部门的教师提供方面的生活、福利条件,为他们创设愉快的工作环境;形成良好的教学研讨、科学研究氛围,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充分发展的条件;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创设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同时尽量帮助青年教师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职业目标,激发成就动机,使每一个青年教师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3)主管机关及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培训,与时俱进。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技能的更新特别重要,教育部门、学校应针对新教材和新的知识内容对青年教师的需求做出具体分析,课程设置和内容要适应现代教师的要求,为教师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集中培训。赵玉芳、毕重增(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教龄 :6-10年是教师职业倦怠最严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校还需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为青年教师提高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和调适方法,有条件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教师心理咨询室、开辟教师心理保健热线等,缓减教师的心理压力,为他们搭起心理宣泄的平台。
(4)国家重视师资的质量,从而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正确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比如进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爱好兴趣测试。对于那些优秀且喜欢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应鼓励他们进入师资队伍,同时需提高教师的待遇,增加职业吸引力,从而减少因职业枯竭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和人员流失。
注释
① 尹来.任务重压力大工作时间长 穗九成教师职业倦怠[EB/OL]. hinews.cn/news/system/2010/10/14/011275135.shtml
② 李元卿.别让高校教师走向“职业枯竭”[N].中国教育报,2007-07-25.
③ 宗晓晓.高校教师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2008.
论文摘要: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企业迈进文化管理阶段的时代。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企业形象入手,分析形象构成要素,提出用先进的企业文化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促使企业和员工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凝聚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形象的概念及分类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和交往,在这些交往活动中,人们发现单个人的活动往往会受到种种限制,因而逐渐产生了各种社会组织。企业作为一类以营利为目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组织,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其生存和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自身的实力、良好的管理、适宜的环境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支持人为特征的管理思想应运而生。企业形象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则是从如何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树立组织良好形象的角度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形象是指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是社会公众与企业接触交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总体印象。这种印象是通过人体的感官传递获得的。企业形象能否真实反映企业的精神文化,以及能否被社会各界和公众舆论所理解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
企业形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组织内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不同的标准企业形象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按照形象的可见性可分为有形形象和无形形象
有形形象是指那些可以通过公众的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组织对象,包括产品形象(如产品质量性能、外观、包装、商标、价格等)、建筑物形象、员工精神面貌、实体形象(如市场形象、技术形象、社会形象等),它是通过组织的经营作风、经营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等形象因素体现出来的。无形形象则是通过公众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而形成的观念形象,这些形象虽然看不见,但可能更接近企业形象的本质,是企业形象的最高层次。对企业而言,这种无形形象包括企业经营宗旨、经营方针、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信誉、企业风格、企业文化等。这些无形形象往往比有形形象有价值。
二、竞争使企业文化的地位提升
现代社会之所以重视企业的形象问题,实际上是竞争的结果。在激烈的竞争中,各种有形形象容易被模仿和超越,而无形形象的建立和维持更容易获得竞争的优势。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大型企业的凝合剂,以价值观共识为手段,统合企业行为,实行文化管理和文化控制,不但节约大量的管理成本,而且能够不断地创造卓越,超越管理。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它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思想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总和。它的实质是企业员工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现代社会已进入“文化制度”的时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现代市场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拥有先进文化的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拥有落后文化的企业被淘汰出局。用先进文化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企业文化应该包括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部分。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他是企业文化的物化成果,主要包括企业环境和设施,企业产品和服务,企业容貌和标志等。物质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表层。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从最高领导到基层员工言行举止中反映的企业文化内涵和特征。企业英雄、企业典礼仪式、文化活动和企业家行为在企业文化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
三、如何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任何组织想继续生存和获得成功,首先一定要有健全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所有政策和行动的前提,而且企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忠实地遵循这些核心价值观,如果违反这些核心理念,就必须加以改变。在进行文化定位时,关键一点是要把握自己真正相信的东西,而不是抓住其他公司定为价值观的东西,也不是外在世界认为应该是理念的东西。对核心价值观的陈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但必须简单、清楚、纯真、直接而有力。
(二)发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企业家处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一方面企业家的思想、行为等对企业文化有很大影响,企业文化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价值观和职业素质;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确立需要企业家自上而下地推动,用自己的权威去整合企业中的价值观。
(三)要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承接
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于以规范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其精髓是“诚为本,和为贵,信为先”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和兼容并蓄的特征,这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有着现实指导意义,能够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植其中,吸取其精华。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企业迈进文化管理阶段的时代。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企业形象入手,分析形象构成要素,提出用先进的企业文化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促使企业和员工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凝聚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形象的概念及分类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和交往,在这些交往活动中,人们发现单个人的活动往往会受到种种限制,因而逐渐产生了各种社会组织。企业作为一类以营利为目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组织,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其生存和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自身的实力、良好的管理、适宜的环境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支持人为特征的管理思想应运而生。企业形象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则是从如何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树立组织良好形象的角度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形象是指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是社会公众与企业接触交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总体印象。这种印象是通过人体的感官传递获得的。企业形象能否真实反映企业的精神文化,以及能否被社会各界和公众舆论所理解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
企业形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组织内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不同的标准企业形象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按照形象的可见性可分为有形形象和无形形象
有形形象是指那些可以通过公众的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组织对象,包括产品形象(如产品质量性能、外观、包装、商标、价格等)、建筑物形象、员工精神面貌、实体形象(如市场形象、技术形象、社会形象等),它是通过组织的经营作风、经营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等形象因素体现出来的。无形形象则是通过公众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而形成的观念形象,这些形象虽然看不见,但可能更接近企业形象的本质,是企业形象的最高层次。对企业而言,这种无形形象包括企业经营宗旨、经营方针、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信誉、企业风格、企业文化等。这些无形形象往往比有形形象有价值。
二、竞争使企业文化的地位提升
现代社会之所以重视企业的形象问题,实际上是竞争的结果。在激烈的竞争中,各种有形形象容易被模仿和超越,而无形形象的建立和维持更容易获得竞争的优势。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大型企业的凝合剂,以价值观共识为手段,统合企业行为,实行文化管理和文化控制,不但节约大量的管理成本,而且能够不断地创造卓越,超越管理。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它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思想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总和。它的实质是企业员工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现代社会已进入“文化制度”的时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现代市场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拥有先进文化的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拥有落后文化的企业被淘汰出局。用先进文化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企业文化应该包括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部分。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他是企业文化的物化成果,主要包括企业环境和设施,企业产品和服务,企业容貌和标志等。物质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表层。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从最高领导到基层员工言行举止中反映的企业文化内涵和特征。企业英雄、企业典礼仪式、文化活动和企业家行为在企业文化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
三、如何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任何组织想继续生存和获得成功,首先一定要有健全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所有政策和行动的前提,而且企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忠实地遵循这些核心价值观,如果违反这些核心理念,就必须加以改变。在进行文化定位时,关键一点是要把握自己真正相信的东西,而不是抓住其他公司定为价值观的东西,也不是外在世界认为应该是理念的东西。对核心价值观的陈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但必须简单、清楚、纯真、直接而有力。
(二)发挥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企业家处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一方面企业家的思想、行为等对企业文化有很大影响,企业文化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价值观和职业素质;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确立需要企业家自上而下地推动,用自己的权威去整合企业中的价值观。
(三)要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承接
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于以规范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其精髓是“诚为本,和为贵,信为先”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和兼容并蓄的特征,这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有着现实指导意义,能够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植其中,吸取其精华。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