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3:18
序论:在您撰写流通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三项政策”是否能够达到我们原来预期的三个主要目标:提高农民收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自负盈亏,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同时也考察该政策的实行对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
(一)农民收入
因为目前收购价分成定购价和保护价,要回答1998年的粮食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必须分别对定购价和保护价收购的粮食进行计算,即从比较定购价和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价以及按定购价和保护价收购的数量来推算“三项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为定购价、保护价以及定购数量是一个确定数,如何估计市场价和按保护价实际收购粮食数量是决定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在6月1日开始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不允许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直接收购农民余粮之后,“市场价格”好象从市场中消失了。其实不然,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还在起作用。根据我们最近对10个省市的抽样调查,市场价格在少数地方略低于或相当于目前保护价水平,而在大多数地方却高于政府决定的保护价。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允许私商自由进入收购农民的余粮,根据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CAPSiM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市场价格将比目前的保护价分别高出7%、5%和2.5%,目前不少决策者和一些学者认为,私商进入粮食收购市场会降低市场收购价格的判断是值得争论的。市场价格的水平是由市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的,它们之间平衡状况决定了市场的价格水平,在这一价格水平下,若市场收购者(或竞争者)增加,或者说买方增多,只会使市场价格提高而不会下降。所以从目前的“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中农民得不到政策干预的额外收入,即使不计算各地的“压级压价”,根据我们的测算,农民从“保护价”收购中得到的净收入是负数,负收入的幅度取决于按“保护价”收购的数量,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主要粮食合计由于保护价政策而减少的收入大约在20.7亿元与24.8亿元之间(表1)。
表1.“三项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略。
在“三项政策”的影响下,实际上,私商粮贩从农民那里购买的粮食所付的收购价格虽然略高于“保护价”,但这些收购价比在没有执行“三项政策”情况下的市场价要略低一些(稻谷3%,小麦2.5%,玉米1.5%),由于“三项政策”,农民在卖给私商粮贩粮食后的收入减少大约在15.6亿元至17.7亿元之间。农民收入的提高实际上主要来自粮食定购任务和定购价大大高于市场价的结果。根据我们的测算,全国农民由上交定购任务所增加的收入大约为126亿元。以上三项收入变化的合计大约为86-8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还不到10元,只相当于去年农民收入的0.5%!
(二)国家的财政负担和企业亏损估算
国家的财政负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财政的直接补贴,二是银行贷款利息补贴。由于很难做到“顺价销售”,许多地方在省内不得不实行对口调拨的强制性财政补贴方法,即销区从产区调进粮食时必须给予财政上的补贴,比如在福建省,闽东从闽北调进粮食每吨稻谷的财政补贴为200元。这种补贴水平在各地有差别,由于我们目前没有全国各地省内的各种对口调拨的详细资料,假设全国平均对口调拨的财政补贴为150元/吨,同时假设对口调拨数量为2000万吨,这意味着地方财政1998年用于省内的对口调拨财政补贴数额将达到300亿元(2000万吨*150元/吨)。
据我们对10个省的摸底调查,今年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由于受到种种压力(仓库、资金和顺价销售等),数量不会大幅度超过去年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余粮数量。假设今年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平均库存为1.2亿吨(实际数可能比这个数还大),由于不能实现顺价销售,一年内将要付出的利息105.80亿元(1400元/吨*1.2亿吨*6.31%,按商业利息计算)或96.8亿元(按粮食收购贷款5.76%利息计算)。若这些粮食平均库存期为1.5年,粮食企业所付的总利息将达到144.8亿元左右(96.8亿元×1.5),另加银行贷款的利息补贴13.5亿元。这样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负担总和为313.5亿元(300亿元+13.5亿元)
由于无法实现顺价销售,国有粮食企业亏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陈粮损失和价格逆差。陈粮价格平均每年下降40元/吨,由于陈粮而带来的损失将达72亿(40元/吨×1。2亿吨×1.5年)。价格逆差额估计将达到276亿元(230元/吨×1.2亿吨)。粮食企业总亏损额将达到348亿元(276+72)。加上地方粮食调拨财政补贴300亿元,银行贷款利息补贴13.5亿元,总共661.5亿元。
(三)粮食市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3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市场得到充分的发展,地区差价在逐渐缩小,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得到不断的提高,然而实行三项政策以来,粮食的地区差价拉大了,这种差价拉大不但表现在产区和销区、沿海和内地以及省际之间,而且在省内各县的粮食价格差异也在扩大。这意味着由于地方本位利益,粮食贸易的地区封锁在抬头,建立全国一体化粮食市场目标正在受到严重的挑战。
以高价(定购价)收购粮食、高价(顺价销售)销出粮食实际上是与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背道而驰的。要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必须依据价格规律办事,对农民的补贴最好通过其它方式而不能通过垄断一级市场提高收购价格来实现。日本能够使国内的大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5-6倍,也是由国内市场和供需平衡决定的(通过限制进口),而不是通过政府垄断国内收购市场来达到的。
(四)粮食产业化面临严峻挑战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由于政策上、技术上和操作上的各种问题很难实现优质优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助长了低效农业、“低质”(相对于优质)农业的发展。早籼稻的积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近年来,各地通过摸索、总结并开创了一系列优质高效的粮食产业化路子,一些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销一体化,如组建各种形式的股份制粮农联合体,连片生产,形成规模经营,形成利益共同体,按产业化要求实行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等。这种粮食产业化发展在许多地方有不断发展和扩散的趋势,然而,自从“三项政策”实行以来,人们开展担忧实行垄断收购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能否承担起这一重任。我们所到之处,从农民那里,从国有粮食企业那里,更是从主管粮食生产和推广粮食技术的农业部门那里都得到了一致的回答:粮食产业化难以实现。
(五)就业问题
“三项政策”即使能按原来设计的方案贯彻实行,解决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就业和亏损问题,却使全国更多的非国有粮食企业,尤其是直接参与粮食收购的私商粮贩的就业问题受到威胁。何况“三项政策”不但很难扭转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亏损问题,而且由于无法实现顺价销售,全国的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普遍停发了工资,国有粮食加工企业没有停产的职工也下岗了多半,原来已承包出去的国有粮油商店,不是转向产品经营,就是轮流“上岗”,因为由粮食部门批发出来的粮食根本无法顺价销售。某县的一位营业员对我们说:“去年以前,县城里一半以上粮食是从我们粮食部门设在城内的10多个粮油门市部里销出去的。现在我们一天只能卖几斤,市场全被个体户占有了”。就在这个国有粮油商店的对面,是一个由个体户开的粮食零售店,店内堆满了粮食,见我们来调查,还没等我们开口,一位女老板模样的人就上来搭话:“今年我们家粮食大丰收,这里卖的籼米全是自家生产的”。其实这个县由于水灾早稻减产30%.
(六)消费者的影响
高价收购粮食,若完全能再实行顺价销售,在更高的价格下,消费者的购买力会降低,这又加剧了“卖粮难”的问题以及国家储备粮的增加。更为不幸的是,提高粮食价格会减少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目前政府正在刺激城市居民消费品的内需。粮食价格的上涨也将对工薪收入者的生活增加压力,尤其是那些领取失业救济金、刚下岗的国营企业的职工。
(七)粮食贸易
“顺价销售”也直接影响到粮食的进出口贸易。粮食产区、粮食出口企业、中国粮油进出公司及设在各地的分公司纷纷对现行“三项政策”可能对粮食出口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国家已在政策上取消了粮食出口补贴,粮食进口于1997年也实现了关税配额制。在目前国内粮食收购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尤其是小麦和玉米),如何做到出口无补贴,在进口关税配额内如何保持低关税(0-4%),以及如何确定进口关税配额数量,不但是与粮食进出口相关的国内所有企业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国际社会近年来对中国表示关注的问题之一。美国政界、商界及学者已多次提出为什么1997年中国国内的玉米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在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取消粮食出口补贴”政策下,中国还能从东北出口大量的玉米?继而产生了对中国政策的不信任感,使他们更认为,在WTO谈判中中国的国有贸易(StateTrading)问题是不可忽视的。许多东欧国家加入WTO同时能继续保持国有贸易的状态,中国的国有贸易问题却一直是中国加入WTO谈判中有重大争议的问题之一,这同放开国内粮食市场不无相关。
(八)国际社会的影响
最近,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盟各国以及许多国际多边组织和其它国际社会对我国目前实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们普遍认为“三项政策”
是改革的倒退,是回到了过去的“计划经济”。世界银行将在它即将公布的一份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报告中提出对中国目前“三项政策”改革的质问。一位美国教授呼吁中国政府必须充分相信国内粮食市场已得到相当程度发展,市场能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中国应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粮食已走向市场化,让更多的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了解中国市场的发育情况,而不应该重新垄断粮食收购市场,否则必然使人们又感到中国回到过去的老路。
三、政策和建议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刻不容缓,1995年至1997年三年创记录的粮食产量、粮食储备的大幅度增加以及粮价的下跌是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会,政府今年年初开始制定的“四分开一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原则是完全正确的、及时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把当前深化改革的重点转向“三项政策”。这种想利用一项改革方案解决多种相互冲突的目标是难以奏效。
由于篇幅关系,本报告不能就新形势下稳定市场的能力何在,中央目前确定的库存水平能否稳定物价,中央政府是否能够期望地方政府(省和县两级)运用缓冲库存来稳定物价以及“四分开一完善”等政策性问题逐一展开讨论。这里只对今后如何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提出一些建议,包括长期的政策和当前的一些临时应急措施,供领导和决策者参考。最基本的想法是在日益商业化和市场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一套新的体系来运行粮食经济,在这种新的体系里,政府的重要功能是作为市场公平竞争的公正裁判员,作为市场稳定的调节者、作为市场发育的支持者。
(一)长期政策
第一、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公平竞争必须体现在市场运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只在批发和零售市场上实现公平竞争,而在收购市场上实行垄断,“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控制和监督成本非常高。只要有漏洞,只要有利可图,不管是合理不合法,还是合法不合理,“寻租”这种经济行为是必然的结果。
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我们的观念不能停留在如何培养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领域中起怎样的主渠道作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建立一种新的粮食流通体制以培育高效的粮食运行机制。它的主体可以是国有粮食企业,也可以是非国有粮食企业,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去实现。从事粮食收购的私商粮贩受到农民的欢迎,甚至在目前不合法的情况下还能够生存,说明他们在粮食市场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有一定竞争力,粮食市场是可以盈利的,开放粮食市场不但能减轻政府的粮食财政负担,而且能够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提高市场运行效益。
国有粮食企业的亏损,有政策的原因,更有体制的原因。1996年以前,收购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盈利的不多、亏损的也不小。不管是从粮食的专业人员、仓储、加工、市场网络上看,还是从资金来源和贷款补贴上分析,若能实现“四分开”国家应该说已给国有粮食企业参加市场竞争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条件,国有粮食部门的300多万人不是多了还是少了的问题,人员多、工资负担重是经常被引证的论据,但实际上人工费用占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粮食经营的总费用不到四分之一。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级批发市场,集市贸易市场有多少国有企业同个体户一起在那里摆摊位?走向市场需要有坐办公室的决策者,更需要深入市场的经营者。总之,体制、政策、观念、“主渠道”的老大哥架子是问题的所在。另一方面,大量的离退休干部确实给国有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在把国有粮食企业推向市场之前,政府也应该按照“新老帐”分开原则,使其“轻装上阵”。
第二、建立新的独立的、垂直运行的中央粮食储备系统
在国内粮食市场开放之后,市场价格能否稳定?这是我们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在这里,首先必须相信我国的粮食市场已经相当发达,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果建立独立的、垂直(从上至下的)运行的中央粮食储备系统,开放粮食市场不会引起象1994-1995年那样的大幅度粮价上涨的局面。同时必须明确地方粮食储备系统不可能在稳定物价上起太大的作用,更不能期望靠建立庞大的、耗资巨大的地方粮食储备系统(省和县)来稳定国内粮食市场,1994-1995年国内粮食市场波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也是被国外许多国家所证明的。因为地方政府不会主动地用行政手段通过有效的缓冲库存系统,来实现全国市场物价的稳定,他们常常等其他地方(如其他省)先行动,然后伺机而定。
要达到稳定市场物价的目标,只有建立一个由中央政府控制的真正能独立运行,不受地方政策影响的新的粮食储备系统。设立在各地的粮食储备机构必须是中央在地方的分支机构,人员、工资、市场购销等等一切都不受地方政府支配。中国的粮食市场商品率占总产量的比例不到30%,70%的人口(农村人口)基本解决了他们自己的粮食储备问题。这同其它发展中国家有明显的区别,它意味着国家需要掌握的粮食储备量若能有效地运行,中央粮食储备率(粮食储备占消费总量的比例)可以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低得多。那么中央粮食储备量到底需要多少,当然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肯定要比现在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总储备量要少得多。据东南亚国家的经验,国家粮食储备量占本国粮食消费量的比例一般在5-10%之间。
为了建立这样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垂直运行的粮食储备系统,地方政府的责任是向中央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为稳定市场而支出的财政费用,而不是要地方政府抽出这一部分钱来建立他们自己的地方粮食储备。
这样新建立的中央粮食贮备系统不但能真正做到稳定市场的目的,而且对减少财政负担,促进国有粮食企业商业化、市场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市场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支持市场的发育,这包括对交通、市场信息和通讯等公共措施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粮食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和零售市场及其市场制度,为粮食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以及完善各种合同实施的机制等。
(二)、近期应急措施
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稳定的、全国粮食市场完全一体化的粮食流通系统需要一定时间的努力。那么在近期内,政府应该采取那些应急措施来应付目前粮食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呢?这里我们提出五项临时措施,供决策部门参考。
第一、在保持定购粮收购的前提下,暂时取消今年秋粮和明年夏粮的计划性非定购粮收购业务,开放粮食收购市场。
取消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非定购粮的收购业务可以减轻国有粮食企业的库存暴满压力,减少粮食库存费用,减轻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大量粮食收购贷款资金继续沉淀的负担,提高整个粮食市场的运行效率,从而节省社会成本(因为私商粮贩的粮食经销费用仅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一半)。否则,按保护价和定购价收购的粮食捆在一起,要实现顺价销售,结果两者都不能实现。
开放粮食收购市场,允许私商粮贩从事粮食收购业务,不但能促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搞活粮食流通体制,提高粮食市场的运行效益,而且不会降低粮食的市场价格。今年各省确定的保护价实际上只是相当于粮食生产成本,在执行“三项政策”之后,真正的市场价好象消失了,私商粮贩只是根据政府的保护价确定他们的收购价。实际上根据我们的预测,目前的“保护价”和私商收购价比真正的市场价要低10%左右。今年下半年,真正的粮食市场价格应该比去年高,因为今年的粮食产量不可能超过去年,而且净进口减少,所以暂时取消非定购粮的收购业务,允许私商粮贩进入收购市场对农民收入会有促进作用。
第二、增加粮食出口
暂时允许国有粮食企业以保护价的价格结算粮食出口业务,同时增加一些出口的“暗补”措施,以缓冲国内临时的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当然这项政策只能是临时的应急措施。
第三、明确今年按定购价收购的粮食实行财政补贴政策
根据我们测算,今年按定购价收购的粮食若不再执行顺价销售的原则,需要200多亿元的财政补贴。这比坚持顺价销售所造成的损失要低得多。
第四、减轻明年的定购粮任务,进一步开放粮食市场
[关键词]省际新闻流通;省委机关报;整合分析;社会变革
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在操作上一般指甲乙丙多地互相报道和被报道的情形。它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甚为关注的问题。诚如政治学者R.Muir指出(1):“各地域之间信息流通的水平及其变化,反映了它们之间联系的力度,以及趋向分离或整合的走势”(1981,P113)。新闻又是一种表征话语(discourseofrepresentation),它通过连续不断地报道社会变动而与现实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并且将人们日常的、零碎的、本地的、相对静止的个人经验与社会的、流动的、制度的、整体性的以及聚焦化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因而有一种“自动”获取的“合法”权力。新闻报道及其信息流通的这种特性使其扮演一种社会性的整合离聚功能,也因此,它彰显了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统治合法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对于时代而言,这些变化的特征较为集中体现在地方自和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各级传媒扮演了何等角色?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呈现出何种面貌?从一个长时段的视点来看(1949年建国以来),以省为单位的区域间新闻交互是如何演变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政经发展又是如何从一个侧面体现在省际新闻流通中?显然,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不久前,笔者和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合作,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2)本文即是对该项研究成果的一些初步综述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深化。
关于中国大陆“省”的研究
1949年10月,,当时全国还没有全部解放,由于国土辽阔,情况复杂,百废待兴,中央政府为了便于加强对各地区党、政、军的领导,曾于50年代在有关省之上设置“行政大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六大区。至1955年大局稳定,中央政府决定撤销大区。自此,“省”一级行政单位(包括中央直辖市和自治区)便成为大陆在中央政府直接领导下最重要的地方行政单位。在“省”以下虽还有“地区”和“县”,也各自发挥其重要的地方行政功能,但并不能视为实质性的行政单位。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大陆“省”的研究明显增多,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采用3种取向。第一种是“中央—地方”研究取向。这是研究传统的主流思路。第二种是“区域比较”。这种方法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主要关注区域发展中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分析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和研究其发展的模式。第三种是“省的个案研究”,通常以一个省,或几个省份为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上述3种研究取向,主要是为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而设计,方法虽异,但无所谓优劣,然而在分析阐述上则各有利弊。“中央—地方”研究取向主要关注“省与中央(北京)”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因排除了省与省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互动,以致难以深刻理解中央与“省”之间的变化。“区域比较”方法将诸多省份划为大区(例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等),而不是针对省际关系和它们的互动情况探讨其性质,这样在解释区域发展或其他问题时,忽视了省际互动和其间差异这一重要因素。此外,这种研究方法较多关注经济发展方面而甚少涉及其他方面。“个案研究”取向虽然提供了某个省份的详细资料,但这种方法难以令人了解全貌。不过它可以为下一步的省际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对“省”的研究,还未涉及省际互动领域,作为上述3种取向的补充,我们认为需要发展出第4种研究取向,即:系统的省际关系互动研究。这种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将被研究对象视为某种同质单位(例如,“省”被视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行政管辖单位),研究的问题需涵盖或适用于所有这类单位,并对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或这种联系的某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这种研究取向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困难在于收集资料难度很大,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头绪繁多。另外,如果缺乏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也使研究不易进行。就本文而言,我们尝试采用这种研究取向,探讨中国大陆省际间的新闻信息交互流通。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也要对内开放,只要目前市场经济及区域开放持续下去,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各省将进一步加强它们之间的互利交往。据此,省际间的新闻流通总量及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了解省际水平互动关系和社会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探究省际交互联系更具意义。当然,本文研究的范围只是新闻信息,虽然这只是省际互动关系的一个方面,但其重要的潜在价值则不容忽视。
省际新闻流通的分析框架
上面提到,运用某种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对采用第4种取向的研究至关紧要。我们在设计研究方案时,受到盛行于70年代研究国际间新闻信息流通方法论的启示。当时,一大批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促成了“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大辩论,最后导致美国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言之,研究国际新闻信息流通的学者揉合了发展传播学和批判学派的特点,视跨国新闻信息流通为世界体系运作的一个方面和构成要素。同时,它也是世界体系的产物。许多学者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揭示了不平等的国际新闻传播谱系,也揭示了世界体系内在的结构矛盾和冲突关系。世界体系是当代左翼思想家华勒斯坦(Wallerstein)提出的一套分析全球问题的理论体系,其要旨是将世界划为“中心”(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边缘”(不发达国家)和“半边缘”(介于两者之间)三大块,以全球视野,分析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90年代,冷战结束,但华氏理论不仅未过时,反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而倍受重视并被其他学者发展出许多新的分析和论述。
传播学者几十年来通过研究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媒体对外国的报道,总结了几种带有普遍性的模式。主要的发现在于“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信息流通失衡现象及单向主导的传播资源分配制度。90年代中期,在两位著名国际传播学者统筹下,一批学者同时对38个国家如何报道全球214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规模最大的国际新闻信息交互流通的调查,采用系统整体的研究框架和统一的内容分析方法,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数据,从2000年开始,研究成果分卷出版。
回顾几十年来积累的文献,可以说国际新闻信息流通的研究已具备充分的理论范式和整合分析的框架。我们认为,通过对有关因素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整,这一成熟的分析方法似可借鉴作为一国内新闻信息流通研究的基础框架。
省委机关报与省际新闻流通
在国内传媒体制中,每一家省委机关报就是该省的“人民日报”,它代表省的领导层向全省说话,履行传递政令,上情下达的职责;同时,它在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关系中扮演着中介角色,又在与外省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成为把门人及外省特定形象的塑造者。但是,由于国内传媒传统上是一种垂直单向性的宣传型模式,省委机关报历来以宣传上面政策,报道下面省情为主;面对其他省份的报道,除了一些常规的新闻(如“祖国各地”,“塞外风情”等花絮新闻)可按编辑专业喜好处理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在改革搞活的年代里,尤其还要顾及地方的经济利益、贸易往来、人口流动等有利或不利本省的因素。换言之,省委机关报在国内1500份地方报纸中占据关键位置,它们“守土有责”,通过某些机制,对其他省份的信息进行筛选,决定是否让它流入本地区。也因此,这种传递既涉及政经因素,也涉及编辑程序;既有一定的采编运作习惯使然,也同省委领导层的理性偏好有关联。以此类推,这种情况也可存在于地方各级传媒中。这说明,中国地方传媒机关报和外部信息交互的运作机制,是一块有待深入开拓的研究领地。
省委机关报这种“精英导航”特性,使得它在众多的各类地方媒介生态圈内始终执政治传播之牛耳,其权威地位无可替代;也由于各省省报一般在1949年建国以后就开始不间断地连续出版,而其他种类的媒体则无此条件(如“晚报”和城市电视台,直到80年代才开始兴盛起来,且是以某一特定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我们顺理成章选择了全国各省的机关报作为代表媒体,并以每一省的党报对外省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长时段系统抽样内容分析方法搜集材料,试图从历史延续性的角度,探究建国以来省际
新闻流通是怎样体现在省委机关报上的。
研究关注点和主要发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的问题和关注点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1.1949年建国以来省际新闻流通的模式与形态变化;
2.“”前(1949—1966),“”期间以及后时代(1977—至今)3个阶段省际新闻流通的比较。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考察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反映在省际新闻流通中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索它与50年来社会变革的关系提供研究的基础资料。(3)
因此,我们选择以系统纵向设计的方法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内容分析。在具体操作上,分别选定3个年段,在相距各20年的时段中,又分别选取两个连续的年份点,每个年份抽取4个星期的省报进行全体抽样调查。为了降低特定年份殊事件的影响,每个时段都分别包括这两个年份。最近的年份为1995—1996年,倒溯上去的20年中为1975—1976年(末期),最后倒溯的年份为1955—1956年(前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3个年代分别是代表各自的10年时段。总之,这样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可反映过往40多年间中国大陆社会变革的历史轨迹,也在我们驾驭的范围内。(4)表一、表二为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表一:省际新闻流通量统计表
1955-19561975-19761995-1996
两年内消息总数290715097269
每天平均数51.926.9129.8
每省每天平均数2.01.05.0
单省消息比例%87.284.995.1
消息形式
一般消息%66.382.762.5
简讯%7.3225.8
相片%26.515.311.8
涉及本省的消息%2.22.42.4
头版消息%49.840.54.8
新闻主题
政治军事%14.136.510.6
经济发展%63.835.835.7
科学技术%8.310.116.4
文化娱乐%7.54.515.2
罪案%1.90.79.4
天灾人祸%1.48.44.2
趣味%2.936.3
其他%0.212.1
表二:省际新闻的空间分布
1955-19561975-19761995-1996
被报道:%
最多的九个省606761
中间的九个省272526
最少的九个省13813
报道者:%
最多的九个省424155
中间的九个省323232
最少的九个省262713
被报道:%
最多的五个省435245
最少的五个省635
报道者%
最多的五个省262437
最少的九个省13147
归纳表一、表二的数据,省委机关报反映出来的省际新闻流通特征如下:
一、省委机关报每天登外省消息并不多,报道量偏低,但近年呈上升趋势。1955—1956年间,平均每份省报每天只有两条外省新闻;1975—1976年间,每天只有1条;目前则为5条。其中,增长最快的省份为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等地。
二、质的方面,65%以上的省际新闻报道属普通消息类报道,新闻图片类型的报道不断减少。而90年代简明新闻类则明显增多。
三、版面安排上,50年代不少外省新闻处理成简讯栏放在头版,而当下的作法是将非本地的新闻(包括国际、国家和外省)放在内页固定的版位上。这说明近年省际消息在省报的特点是数量增多但重要性降低。
四、报道主题方面,经济消息占据主要地位,政治新闻在文化革命后期占36%以上;同时,除了科技新闻有10%和76年唐山大地震使灾祸消息攀升至8%外,其他种类的报道则少得不成比例。90年代的重大变化则是新闻类型呈多元化趋势,趣味性的软新闻和罪案新闻的比例增加较明显。
五、空间分布上,在所有3个年段中,省际新闻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省份。信息丰富省份和信息贫乏省份的差距在90年代呈扩大趋势。1995—1996年间,9个信息丰富省份占了55%的报道量,而9个信息贫乏省份仅占13%,比率为4.21。
结论
这项研究调查了建国以后3个年代省委机关报进行省际新闻交互流通的情形和模式,取得了一批宝贵数据,对认识大陆前、中以及贴近当今的90年代省际间的新闻信息相互之间的交流状况颇有裨益,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启示,故研究本身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开端,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实证,还缺乏多元有效的参数变量进行更复杂的量化统计,从而作出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传统上,大陆的报刊是以“中央—省—市(地委)”三级党报为核心的垂直管理体系。政治学者A.Liu早期研究表明(5),这种垂直统领性的媒体结构和全方位网络式宣传导向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和宣传上的话语服从(1971,P175—176)。按照分工,中央一级的报纸(包括综合性和行业对象性报纸)除了负责传递中央的信息外,也侧重各地新闻动态的报道。在时代,传递和推广各地符合中央意图的先进典型和地方经验往往是中央一级报纸要唱好的重头戏。而省及市一级的报纸主要任务则放在上情下达和报道本地区新闻上,对其他省或市的横向报道往往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尤其是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更使这种变化赋予了和以往不同的内涵。但是,这种变化又受制于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既有体制结构、不同媒介的限制;也受到经贸的、地缘文化的、人口的、历史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省际新闻的流通量研究还需和中央传媒对各地报道的新闻流通量的变化联系起来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在的关系。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省的省委机关报对外省报道总量一直偏低,期间,每天只有1条,反映了当时高度一元化的宣传整合模式。到了90年代中,这种一元化的模式已有所改变,但省际新闻的流通量仍然较低。平均而言,每家省报每天也不过只有5条外省消息。换句话说,每6个省里面,只有1个省的消息出现在它省的机关报上。这种状况,一方面大大落后于日益密切的地区间水平联系,另一方面又揭示出中国大陆新闻媒介在宣传报道上,至少在各省的“精英导航”机关报上,仍然较为偏重信息的垂直单向流通。而建国以来省际新闻流通呈现出来3种模式的异同,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与不变的矛盾,新的社会改革因素和旧的体制之间的矛盾,以及地区间愈来愈加大的信息失衡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传媒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单一党报/媒介体制在官方权力的政治掌控和市场经济的资源调配下正不断向双轨制结构演变,即:新兴的市民—市场导向的商业媒介体制同传统的党报媒介体制在经济和政治上“各占一方,共存补缺”,甚至实行“小报(代表市民的商业媒介)养大报(代表正统的党报媒介)”,这情形有些类似80年代以来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国营企业和非国营企业(如合资、民营、集体等)的双轨制现象(6)。当然,由于传媒的政治敏感性,商业媒介目前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要比非国营企业小得多。但是,这类媒介(主要指市民报/晚报,消遣杂志,有线电视台/各省的卫星台和新近崛起的民营网站等)对促进地方信息交流意义重大。根据一些零碎的材料,一些市民报(7)如《北京青年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近年来不仅重视本土新闻的报道,也较为重视外地新闻尤其是社会的财金新闻的报道,这需要今后专门的研究予以实证了解。
注释:
(1)见Muir.R.(1981)ModernPoliticalGeography.London:Macmillan.
(2)笔者与祝建华的一部份研究发表在《新闻学研究》期刊,2000年7月号上,题为“中国大陆省际新闻流通之研究(1955—1996)”,第161—181页。本研究从方案设计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分析,祝建华教授都贡献良多,笔者感到受益匪浅。
(3)本研究是系列研究计划的第一个项目。
(4)关于操作与抽样过程的几项说明:
1)1955—1956年间的3份省报不适用于全部3个年段,其中一份直至1975—1976年依然阙如,《日报》于1956年后期才创刊;《宁夏日报》于1959年创刊;《海南日报》则在80年代后期才出现。因此,在3个年段中互动省报样本数不一致,1955—1956年间是27份,1975—1976年间是29份,1995—1996年间是30份。为了保持连贯性,我们只使用27份省报样本在3个年段内进行比较,29份样本在70年代与90年代进行比较,90年代的对比则使用30个样本。
2)我们初步检测发现,大部分省报很少报道其他省的新闻,因此要进行内容分析的研究(通常每年选取一或两星期)必须选取数量相当大的样本。我们在所选择的6个年份中,就每一年的4个
星期28天内的省报,进行全部抽样调查,或者说我们选取的样本,包括了4816期报纸。
3)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省际新闻报道,其他表述意见的文章,例如社论、评述、读者来信以及副刊、广告、天气预报等非新闻性的材料均未采用。
4)关于“省际”新闻的定义,我们参考有关国际传播研究传统界定的关于“国际新闻”定义的阐释来判定符合本研究需要的“省际新闻报道”的定义。
5)北京是个例外,因为它既是首都又是一座主要省级城市,我们将它代表国家和城市的双重身份作了特殊的处理,在研究中排出了有关中央政府与国家大事的报道。
6)假如一则新闻报道涉及一个以上的外省,我们采取多个省的条目处理。
7)国内一流大学的3位资深新闻资料室管理员协助担任资料收集工作,他们运用上述标准对选自30个省份出版的省报新闻报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下列要求逐项进行编码:事发地点(即外省名称),新闻数量,是否涉及本省人士,报道类型(普通新闻、简明新闻、图片新闻)和刊登位置(头版或内页)。由于编码人员经过反复培训,素质较高。加上编码要求明确,最后编码分类的一致度符合标准,达到满意的要求。
(5)见A.Liu(1971)CommunicationandNationalIntegrationinCommunistChina.Berkeley,C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6)有关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怎样在社会转型中取得“帕雷图改进”的积效,可参看L.Lau,Y.Qian,G.Roland的新近合作研究成果:“ReformwithoutLosers:AnInterpretationofChina’sDual?TrackApproachtoTransitio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0,vol.108,no.1,pp.121—143.
1.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尽管当前我国大多数钢材流通企业已经陆续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但就目前现状来看,企业内控制度过于形式化,其作用并没有在实际经营中充分体现出来。究其缘由,其一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大环境形成较晚;其二是钢材流通企业对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其三是钢材流通企业负责人对内部控制了解不够具体和系统。以上因素的存在,最终导致钢材流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弊端。
1.3内部控制执行不严
尽管有些企业的内控制度已建立条理清晰的工作流程、明确的职责分工、相应的内部授权、以及内部监督等措施,但由于内部控制执行不严,企业在对各项活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漏洞或控制缺陷,致使内部控制效果不尽理想。
1.4内控监督机制缺乏
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促进钢材流通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执行。内部控制监督机制通过整合企业资源、规范内部环境、强化内部控制关键人员,促使内部控制监督工作有效落实于企业管理之中。但当前钢材流通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并不完善,一方面是缺乏独立的审计部门,另一方面是相关监督制度的制定并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实用性不强,其中一些内容缺乏实质性的应用效果。
2.对企业绩效管理的解读
2.1整体解读
在企业层级管理形态下,各职能部门承担着特定的工作内容,并完成既定的工作成果。这充分的说明了,绩效管理整体层面是以职能部门为代表。职能部门应当根据钢材市场体系,整个行业特点,钢材流通企业现状等相关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指标考核标准,对钢材流通企业各部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促使企业领导了解当前企业工作实力,经营现状,为后续合理的规划钢材产品经营活动创造条件。
2.2局部解读
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是绩效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绩效管理的局部层面以部门人员为代表。钢材流通企业中绩效管理的有效应用之一是制定奖惩机制,通过奖惩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予以适当的奖励,对出现错误的员工进行惩罚。另外,应当建立有效的绩效奖金发放机制,以激励员工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3.构建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契合的模式
3.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3.1.1建立健全的钢材采购制度。钢材质量、采购定价直接决定经营收益及后续经营活动的开展。所以,在建立钢材采购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对采购各个环节予以分析和考虑,如采购预算如何制定、付款方式如何选择、钢材质量如何检测、各环节具体操作人员如何授权审批等,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钢材采购制度。
3.1.2建立库存管理制度。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可以促使钢材数量、质量等相关方面规范落实,通过强化库房登记记录、定期盘点等工作,提高钢材存储的安全性。由于大多数流通企业自身并不一定配备相应的仓储设施,因此对于优质第三方仓储企业的甄选尤为重要。这里同样强调,优质仓库选择标准、选择方法、选择流程及权限的明确。
3.2优化绩效评价机制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其可以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科学、规范、合理开展。对于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应围绕公司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实际情况,通过绩效管理手段,合理设置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及权重,建设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同时,要象内控制度一样,对绩效管理加强过程控制管理,以体现管理者对员工的帮助和员工的绩效改进。同时,应该对内控制度的实施以及设计的各流程的重要控制点纳入绩效管理计划,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并不断完善流程,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通过流程的不断优化,反过来提高公司整体的绩效。人力资源部门也应将内控制度的执行纳入绩效考核的量化指标,以推动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
3.3健全与完善企业的监督体系
审计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钢材流通企业中实施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契合的经营模式,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的契合度,促使两者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推动钢材流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那么,如何构建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首先,结合企业审计监督实际情况和监督要求,对企业审计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和创新,促使审计监督工作能够找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不足,完善内控体系,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与健全性。其次,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效力,通过借助外部监督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促使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均在监督之下实施。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透明度,为规范企业内部行为、树立企业形象创造条件。
4.结束语
1.1情绪管理模式
流通馆员情绪管理模式是指流通馆员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进而恰当地表现出高校图书馆及读者所期望的情绪行为的过程。流通馆员的情绪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1)情绪表现属于过程行为,在流通服务过程中完成;(2)馆员情绪能影响读者的情绪、态度、认知和行为;(3)流通馆员的情绪具有可控性、传染性和塑造性;(4)遵循服务人员的情绪的表现规则。
1.2情绪管理的数学模型
通过上述理解,文中定义个人的情绪为变量,这个变量以及其变化遵守一个高度的非线性系统,但此系统易受到各种刺激并产生各种观念,这个过程定义为外力。情绪和外力之间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绝大多数的状况下,这些非线性系统将会产生混沌现象。最简单的混沌———达芬(duff-ing)振子的轨迹图。处于轨道上的每个点都是情绪在某些时刻的数学表现。x轴上两个中心点(1,0)和(-1,0)则可以形象为两种不同的情绪稳定状态。正常情况下,如果外力没有受到刺激产生新的观念:即系统没有耗散(系统能量未衰减)的话,个人的情绪状态将保持原有的固定环形轨道运行,受到外力作用之后,个人的情绪状态将形成另一个环形轨道,直到轨道接近中间原点;这个点具有非常强的不稳定性,即一点作用力,就可以使得情绪转移到另一个情绪状态,并且维持轨道运行,直到有另外一个外力促使情绪继续转移,并回到原来状态的周围。事实上,流通馆员的情绪绝对不会只有两种状态,情绪所形成的系统也绝对没有达芬系统这么简单。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亦可借助于非线性动力系统与混沌的一些规律来理解流通馆员的情绪。这样一来很容易理解,如没有外界刺激就不会产生不同观念,情绪就不会产生变化。
2流通馆员情绪的影响因素
Strazdins提出,影响情绪工作的显著因素有6个:社会地位、家务劳动的分配、组织气氛和奖励机制、角色期望的要求和人际交往频率、角色特征显著性、人格和技巧。具体到图书馆流通馆员中,对情绪产生影响的外力(刺激、观念)分为自身因素和外在影响。其中,外在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及读者因素。
2.1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是影响流通馆员情绪系统的最主要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性格、工作经验、工作态度、个人价值观、职业观等。目前,国内流通馆员队伍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流通馆员存在的先天优越性(例如耐心、社交能力、整理能力、声线等)比男性更合适其岗位。同时,流通馆员普遍临近更年期(如温州大学、丽水学院图书馆、南昌大学等),这个时期情绪易变动,也使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工作经验丰富的流通馆员比工作经验较少的馆员更易调控自己的情绪;工作积极的流通馆员比工作倦怠的馆员更能高效工作;热爱流通服务工作的馆员比不热爱的馆员更能够进入积极的情绪劳动状态;态度端正的流通馆员比消极的馆员更易融入服务工作中。
2.2社会因素
(1)不招待见和不被理解。社会上很多人一直存在误解,认为图书馆员工作就是清闲的借还,缺乏高知识水平(整体水平及素质不高),不可能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另有些人选择不去图书馆,保持着不需要你们,你们的设立毫无意义的观点。这些观点直接导致流通馆员在社会上感到地位低人一等,自卑、压抑和毫无荣誉感,对流通工作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2)低于教师岗位的不公待遇。在高校内,作为教辅单位的图书馆,馆员和教师若同样的职称,教师的绩效系数毫无理由就是比你高。这种付出与回报的不公平让高校馆员情绪低落且产生抱怨,进而工作消极。
2.3组织因素
高校图书馆各部门设置岗位有异,工作强度和任务量存在差异,各部门工作性质和氛围也不同,这些差异可能会促进或妨碍馆员的情绪表现。例如,在资源建设部与信息咨询部,这些部门的工作更易受到领导的关心与重视。相比较流通部,因为工作单调枯燥、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再加上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的各类资源应用指数倍增,流通借阅量又逐年下降,这些方面特别容易造成员工的消极情绪。而流通部的情绪劳动在日常工作中占重要地位,流通馆员直接服务读者,他们情绪劳动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2.4读者因素
高校流通馆员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除了他们还有本校教师,还有可能会存在一些社会人员。在校学生的生活背景、阅历、情绪以及他们对流通馆员的认知等都存在差异。且大部分人对流通馆员的角色期望相比其它社会角色越来越高。并且,在一般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中,馆员的服务态度被投诉率相比其他部门要高。这是因为,流通馆员接触读者的频率比较高,情绪劳动工作也越多。
3流通馆员有效管理情绪的必要性
美国学者Ashforth&Humphrey认为情绪劳动与服务接触中,服务员系代表组织面对顾客、服务过程必须面对面互动,服务接触具有变动性(dynamic)与突发性(emergent)、抽象性质的服务让顾客不易评断其质量的好坏。陈永愉博士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研究论证了情绪劳动深受潜意识(观念)的影响,情绪劳动中的深层情绪伪装及基本情绪表达与互动和服务质量正相关。由此可见,适当的情绪管理对提升高校流通馆员乃至整个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是有必要的。
3.1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
流通馆员为学校师生及社会人士提供最基础的书刊整理、借阅服务,是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信道。正因如此,流通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情绪互动是其服务提供的必要内容。读者对流通服务质量的评价中,除了包括享受到的服务“结果”,还包括感受到的服务“过程”。正如前面阐述的流通馆员情绪表现的第一个特征,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所感受到的与流通馆员之间除了语言、肢体、肢体语言等方面的行为互动外,还包括流通馆员的亲切微笑、愉快语气、耐心热忱等因素。换言之,即使馆员为读者完成了服务,但是在服务进行的过程中,情绪没有表现到位,那么,读者依旧会感到服务的质量不高,可以说,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服务。可见,流通馆员的情绪劳动决定了图书馆流通服务的质量。
3.2提高读者满意度的需要
以读者为导向服务的流通馆员除了建立和谐的馆员读者关系外,还要兼顾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感知价值,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流通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影响着读者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感知价值和满意度。当流通馆员以良好的情绪为用户服务时,绝大多数读者也会以友好的情绪作为回应;而当流通馆员表现出冷漠态度或者不理睬的情绪时,即使完成了服务过程,绝大多数读者还会感到不满意,对图书馆的感知价值存在偏见。在读者被服务的过程中,图书馆流通部的服务氛围及流通馆员的情绪表现等因素都会影响着读者对服务质量的价值感知。因此,对流通馆员的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4流通馆员有效情绪管理的对策
情绪管理只有一条规则:当人的观念正确的时候,人的情绪就稳定在一定的轨道运行。人是观念的高级动物,观念改变,态度就改变,信念也会同步改变,然后情绪就会不一样。事件的发生是不容易控制的,然而观念是可以自由调整的。为了有效做好流通馆员的情绪管理,提升高校图书馆流通部乃至全馆的服务质量,笔者在此提出两点建议。
4.1稳健自我情绪系统
情绪系统并非先天存在,而是个人后天与外力不断交互时自我反省、自我变化的产物。从系统角度判断,一个系统是否稳定,在于系统结构是否合理和系统是否具有自我调控能力。作为流通馆员,在不断的情绪劳动中,其情绪波动的自动控制机制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情商高手具备超强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包括自我觉察和自我管理两方面。图书馆流通馆员稳健的情绪系统应该可以分为:真实表现积极情绪、假装表现积极情绪、压抑消极情绪。围绕以上三种情况,在日常工作中,流通馆员会经常对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反省,如果反省后发现情绪不对,应该作出调整,回归正确的情绪轨道。情绪可以管理,就是因为人可以方便地调节、整理、改变、控制自己的想法。所以一个人能够管理好个人的情绪,最有效地办法,就是时刻调整自己的观念,而不要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或者老怨天尤人,也不要不切实际地希望环境会发生改变,中国文化中的“面壁思过”是最恰当的阐释了。
4.2降低外力的干扰强度
[关键词]省际新闻流通;省委机关报;整合分析;社会变革
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在操作上一般指甲乙丙多地互相报道和被报道的情形。它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甚为关注的问题。诚如政治学者R.Muir指出(1):“各地域之间信息流通的水平及其变化,反映了它们之间联系的力度,以及趋向分离或整合的走势”(1981,P113)。新闻又是一种表征话语(discourseofrepresentation),它通过连续不断地报道社会变动而与现实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并且将人们日常的、零碎的、本地的、相对静止的个人经验与社会的、流动的、制度的、整体性的以及聚焦化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因而有一种“自动”获取的“合法”权力。新闻报道及其信息流通的这种特性使其扮演一种社会性的整合离聚功能,也因此,它彰显了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统治合法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对于时代而言,这些变化的特征较为集中体现在地方自和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各级传媒扮演了何等角色?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呈现出何种面貌?从一个长时段的视点来看(1949年建国以来),以省为单位的区域间新闻交互是如何演变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政经发展又是如何从一个侧面体现在省际新闻流通中?显然,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不久前,笔者和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合作,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2)本文即是对该项研究成果的一些初步综述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深化。
关于中国大陆“省”的研究
1949年10月,,当时全国还没有全部解放,由于国土辽阔,情况复杂,百废待兴,中央政府为了便于加强对各地区党、政、军的领导,曾于50年代在有关省之上设置“行政大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六大区。至1955年大局稳定,中央政府决定撤销大区。自此,“省”一级行政单位(包括中央直辖市和自治区)便成为大陆在中央政府直接领导下最重要的地方行政单位。在“省”以下虽还有“地区”和“县”,也各自发挥其重要的地方行政功能,但并不能视为实质性的行政单位。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大陆“省”的研究明显增多,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采用3种取向。第一种是“中央—地方”研究取向。这是研究传统的主流思路。第二种是“区域比较”。这种方法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主要关注区域发展中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分析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和研究其发展的模式。第三种是“省的个案研究”,通常以一个省,或几个省份为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上述3种研究取向,主要是为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而设计,方法虽异,但无所谓优劣,然而在分析阐述上则各有利弊。“中央—地方”研究取向主要关注“省与中央(北京)”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因排除了省与省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互动,以致难以深刻理解中央与“省”之间的变化。“区域比较”方法将诸多省份划为大区(例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等),而不是针对省际关系和它们的互动情况探讨其性质,这样在解释区域发展或其他问题时,忽视了省际互动和其间差异这一重要因素。此外,这种研究方法较多关注经济发展方面而甚少涉及其他方面。“个案研究”取向虽然提供了某个省份的详细资料,但这种方法难以令人了解全貌。不过它可以为下一步的省际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对“省”的研究,还未涉及省际互动领域,作为上述3种取向的补充,我们认为需要发展出第4种研究取向,即:系统的省际关系互动研究。这种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将被研究对象视为某种同质单位(例如,“省”被视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行政管辖单位),研究的问题需涵盖或适用于所有这类单位,并对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或这种联系的某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这种研究取向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困难在于收集资料难度很大,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头绪繁多。另外,如果缺乏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也使研究不易进行。就本文而言,我们尝试采用这种研究取向,探讨中国大陆省际间的新闻信息交互流通。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也要对内开放,只要目前市场经济及区域开放持续下去,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各省将进一步加强它们之间的互利交往。据此,省际间的新闻流通总量及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了解省际水平互动关系和社会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探究省际交互联系更具意义。当然,本文研究的范围只是新闻信息,虽然这只是省际互动关系的一个方面,但其重要的潜在价值则不容忽视。
省际新闻流通的分析框架
上面提到,运用某种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对采用第4种取向的研究至关紧要。我们在设计研究方案时,受到盛行于70年代研究国际间新闻信息流通方法论的启示。当时,一大批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促成了“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大辩论,最后导致美国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言之,研究国际新闻信息流通的学者揉合了发展传播学和批判学派的特点,视跨国新闻信息流通为世界体系运作的一个方面和构成要素。同时,它也是世界体系的产物。许多学者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揭示了不平等的国际新闻传播谱系,也揭示了世界体系内在的结构矛盾和冲突关系。世界体系是当代左翼思想家华勒斯坦(Wallerstein)提出的一套分析全球问题的理论体系,其要旨是将世界划为“中心”(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边缘”(不发达国家)和“半边缘”(介于两者之间)三大块,以全球视野,分析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90年代,冷战结束,但华氏理论不仅未过时,反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而倍受重视并被其他学者发展出许多新的分析和论述。
传播学者几十年来通过研究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媒体对外国的报道,总结了几种带有普遍性的模式。主要的发现在于“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信息流通失衡现象及单向主导的传播资源分配制度。90年代中期,在两位著名国际传播学者统筹下,一批学者同时对38个国家如何报道全球214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规模最大的国际新闻信息交互流通的调查,采用系统整体的研究框架和统一的内容分析方法,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数据,从2000年开始,研究成果分卷出版。
回顾几十年来积累的文献,可以说国际新闻信息流通的研究已具备充分的理论范式和整合分析的框架。我们认为,通过对有关因素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整,这一成熟的分析方法似可借鉴作为一国内新闻信息流通研究的基础框架。
省委机关报与省际新闻流通
在国内传媒体制中,每一家省委机关报就是该省的“人民日报”,它代表省的领导层向全省说话,履行传递政令,上情下达的职责;同时,它在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关系中扮演着中介角色,又在与外省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成为把门人及外省特定形象的塑造者。但是,由于国内传媒传统上是一种垂直单向性的宣传型模式,省委机关报历来以宣传上面政策,报道下面省情为主;面对其他省份的报道,除了一些常规的新闻(如“祖国各地”,“塞外风情”等花絮新闻)可按编辑专业喜好处理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在改革搞活的年代里,尤其还要顾及地方的经济利益、贸易往来、人口流动等有利或不利本省的因素。换言之,省委机关报在国内1500份地方报纸中占据关键位置,它们“守土有责”,通过某些机制,对其他省份的信息进行筛选,决定是否让它流入本地区。也因此,这种传递既涉及政经因素,也涉及编辑程序;既有一定的采编运作习惯使然,也同省委领导层的理性偏好有关联。以此类推,这种情况也可存在于地方各级传媒中。这说明,中国地方传媒机关报和外部信息交互的运作机制,是一块有待深入开拓的研究领地。
省委机关报这种“精英导航”特性,使得它在众多的各类地方媒介生态圈内始终执政治传播之牛耳,其权威地位无可替代;也由于各省省报一般在1949年建国以后就开始不间断地连续出版,而其他种类的媒体则无此条件(如“晚报”和城市电视台,直到80年代才开始兴盛起来,且是以某一特定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我们顺理成章选择了全国各省的机关报作为代表媒体,并以每一省的党报对外省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长时段系统抽样内容分析方法搜集材料,试图从历史延续性的角度,探究建国以来省际
新闻流通是怎样体现在省委机关报上的。
研究关注点和主要发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的问题和关注点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1.1949年建国以来省际新闻流通的模式与形态变化;
2.“”前(1949—1966),“”期间以及后时代(1977—至今)3个阶段省际新闻流通的比较。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考察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反映在省际新闻流通中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索它与50年来社会变革的关系提供研究的基础资料。(3)
因此,我们选择以系统纵向设计的方法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内容分析。在具体操作上,分别选定3个年段,在相距各20年的时段中,又分别选取两个连续的年份点,每个年份抽取4个星期的省报进行全体抽样调查。为了降低特定年份殊事件的影响,每个时段都分别包括这两个年份。最近的年份为1995—1996年,倒溯上去的20年中为1975—1976年(末期),最后倒溯的年份为1955—1956年(前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3个年代分别是代表各自的10年时段。总之,这样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可反映过往40多年间中国大陆社会变革的历史轨迹,也在我们驾驭的范围内。(4)表一、表二为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表一:省际新闻流通量统计表
1955-19561975-19761995-1996
两年内消息总数290715097269
每天平均数51.926.9129.8
每省每天平均数2.01.05.0
单省消息比例%87.284.995.1
消息形式
一般消息%66.382.762.5
简讯%7.3225.8
相片%26.515.311.8
涉及本省的消息%2.22.42.4
头版消息%49.840.54.8
新闻主题
政治军事%14.136.510.6
经济发展%63.835.835.7
科学技术%8.310.116.4
文化娱乐%7.54.515.2
罪案%1.90.79.4
天灾人祸%1.48.44.2
趣味%2.936.3
其他%0.212.1
表二:省际新闻的空间分布
1955-19561975-19761995-1996
被报道:%
最多的九个省606761
中间的九个省272526
最少的九个省13813
报道者:%
最多的九个省424155
中间的九个省323232
最少的九个省262713
被报道:%
最多的五个省435245
最少的五个省635
报道者%
最多的五个省262437
最少的九个省13147
[page_break]
归纳表一、表二的数据,省委机关报反映出来的省际新闻流通特征如下:
一、省委机关报每天登外省消息并不多,报道量偏低,但近年呈上升趋势。1955—1956年间,平均每份省报每天只有两条外省新闻;1975—1976年间,每天只有1条;目前则为5条。其中,增长最快的省份为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等地。
二、质的方面,65%以上的省际新闻报道属普通消息类报道,新闻图片类型的报道不断减少。而90年代简明新闻类则明显增多。
三、版面安排上,50年代不少外省新闻处理成简讯栏放在头版,而当下的作法是将非本地的新闻(包括国际、国家和外省)放在内页固定的版位上。这说明近年省际消息在省报的特点是数量增多但重要性降低。
四、报道主题方面,经济消息占据主要地位,政治新闻在文化革命后期占36%以上;同时,除了科技新闻有10%和76年唐山大地震使灾祸消息攀升至8%外,其他种类的报道则少得不成比例。90年代的重大变化则是新闻类型呈多元化趋势,趣味性的软新闻和罪案新闻的比例增加较明显。
五、空间分布上,在所有3个年段中,省际新闻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省份。信息丰富省份和信息贫乏省份的差距在90年代呈扩大趋势。1995—1996年间,9个信息丰富省份占了55%的报道量,而9个信息贫乏省份仅占13%,比率为4.21。
结论
这项研究调查了建国以后3个年代省委机关报进行省际新闻交互流通的情形和模式,取得了一批宝贵数据,对认识大陆前、中以及贴近当今的90年代省际间的新闻信息相互之间的交流状况颇有裨益,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启示,故研究本身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开端,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实证,还缺乏多元有效的参数变量进行更复杂的量化统计,从而作出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传统上,大陆的报刊是以“中央—省—市(地委)”三级党报为核心的垂直管理体系。政治学者A.Liu早期研究表明(5),这种垂直统领性的媒体结构和全方位网络式宣传导向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和宣传上的话语服从(1971,P175—176)。按照分工,中央一级的报纸(包括综合性和行业对象性报纸)除了负责传递中央的信息外,也侧重各地新闻动态的报道。在时代,传递和推广各地符合中央意图的先进典型和地方经验往往是中央一级报纸要唱好的重头戏。而省及市一级的报纸主要任务则放在上情下达和报道本地区新闻上,对其他省或市的横向报道往往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尤其是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更使这种变化赋予了和以往不同的内涵。但是,这种变化又受制于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既有体制结构、不同媒介的限制;也受到经贸的、地缘文化的、人口的、历史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省际新闻的流通量研究还需和中央传媒对各地报道的新闻流通量的变化联系起来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在的关系。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省的省委机关报对外省报道总量一直偏低,期间,每天只有1条,反映了当时高度一元化的宣传整合模式。到了90年代中,这种一元化的模式已有所改变,但省际新闻的流通量仍然较低。平均而言,每家省报每天也不过只有5条外省消息。换句话说,每6个省里面,只有1个省的消息出现在它省的机关报上。这种状况,一方面大大落后于日益密切的地区间水平联系,另一方面又揭示出中国大陆新闻媒介在宣传报道上,至少在各省的“精英导航”机关报上,仍然较为偏重信息的垂直单向流通。而建国以来省际新闻流通呈现出来3种模式的异同,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与不变的矛盾,新的社会改革因素和旧的体制之间的矛盾,以及地区间愈来愈加大的信息失衡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传媒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单一党报/媒介体制在官方权力的政治掌控和市场经济的资源调配下正不断向双轨制结构演变,即:新兴的市民—市场导向的商业媒介体制同传统的党报媒介体制在经济和政治上“各占一方,共存补缺”,甚至实行“小报(代表市民的商业媒介)养大报(代表正统的党报媒介)”,这情形有些类似80年代以来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国营企业和非国营企业(如合资、民营、集体等)的双轨制现象(6)。当然,由于传媒的政治敏感性,商业媒介目前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要比非国营企业小得多。但是,这类媒介(主要指市民报/晚报,消遣杂志,有线电视台/各省的卫星台和新近崛起的民营网站等)对促进地方信息交流意义重大。根据一些零碎的材料,一些市民报(7)如《北京青年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近年来不仅重视本土新闻的报道,也较为重视外地新闻尤其是社会的财金新闻的报道,这需要今后专门的研究予以实证了解。
鸣谢
本研究曾获得香港浸会大学学术研究基金资助,在此表示感谢。另本论文初稿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国际研讨会”(2000年10月20—21日)上报告过,并获数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教,本文的定稿已尽量吸收了他们的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注释:
(1)见Muir.R.(1981)ModernPoliticalGeography.London:Macmillan.
(2)笔者与祝建华的一部份研究发表在《新闻学研究》期刊,2000年7月号上,题为“中国大陆省际新闻流通之研究(1955—1996)”,第161—181页。本研究从方案设计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分析,祝建华教授都贡献良多,笔者感到受益匪浅。
(3)本研究是系列研究计划的第一个项目。
(4)关于操作与抽样过程的几项说明:
1)1955—1956年间的3份省报不适用于全部3个年段,其中一份直至1975—1976年依然阙如,《日报》于1956年后期才创刊;《宁夏日报》于1959年创刊;《海南日报》则在80年代后期才出现。因此,在3个年段中互动省报样本数不一致,1955—1956年间是27份,1975—1976年间是29份,1995—1996年间是30份。为了保持连贯性,我们只使用27份省报样本在3个年段内进行比较,29份样本在70年代与90年代进行比较,90年代的对比则使用30个样本。
2)我们初步检测发现,大部分省报很少报道其他省的新闻,因此要进行内容分析的研究(通常每年选取一或两星期)必须选取数量相当大的样本。我们在所选择的6个年份中,就每一年的4个
星期28天内的省报,进行全部抽样调查,或者说我们选取的样本,包括了4816期报纸。
3)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省际新闻报道,其他表述意见的文章,例如社论、评述、读者来信以及副刊、广告、天气预报等非新闻性的材料均未采用。
4)关于“省际”新闻的定义,我们参考有关国际传播研究传统界定的关于“国际新闻”定义的阐释来判定符合本研究需要的“省际新闻报道”的定义。
5)北京是个例外,因为它既是首都又是一座主要省级城市,我们将它代表国家和城市的双重身份作了特殊的处理,在研究中排出了有关中央政府与国家大事的报道。
6)假如一则新闻报道涉及一个以上的外省,我们采取多个省的条目处理。
7)国内一流大学的3位资深新闻资料室管理员协助担任资料收集工作,他们运用上述标准对选自30个省份出版的省报新闻报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下列要求逐项进行编码:事发地点(即外省名称),新闻数量,是否涉及本省人士,报道类型(普通新闻、简明新闻、图片新闻)和刊登位置(头版或内页)。由于编码人员经过反复培训,素质较高。加上编码要求明确,最后编码分类的一致度符合标准,达到满意的要求。
(5)见A.Liu(1971)CommunicationandNationalIntegrationinCommunistChina.Berkeley,C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6)有关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怎样在社会转型中取得“帕雷图改进”的积效,可参看L.Lau,Y.Qian,G.Roland的新近合作研究成果:“ReformwithoutLosers:AnInterpretationofChina’sDual?TrackApproachtoTransitio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0,vol.108,no.1,pp.121—143.
[关键词]省际新闻流通;省委机关报;整合分析;社会变革
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在操作上一般指甲乙丙多地互相报道和被报道的情形。它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甚为关注的问题。诚如政治学者R.Muir指出(1):“各地域之间信息流通的水平及其变化,反映了它们之间联系的力度,以及趋向分离或整合的走势”(1981,P113)。新闻又是一种表征话语(discourseofrepresentation),它通过连续不断地报道社会变动而与现实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并且将人们日常的、零碎的、本地的、相对静止的个人经验与社会的、流动的、制度的、整体性的以及聚焦化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因而有一种“自动”获取的“合法”权力。新闻报道及其信息流通的这种特性使其扮演一种社会性的整合离聚功能,也因此,它彰显了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统治合法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对于时代而言,这些变化的特征较为集中体现在地方自和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各级传媒扮演了何等角色?地区间的新闻信息流通呈现出何种面貌?从一个长时段的视点来看(1949年建国以来),以省为单位的区域间新闻交互是如何演变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政经发展又是如何从一个侧面体现在省际新闻流通中?显然,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不久前,笔者和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合作,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2)本文即是对该项研究成果的一些初步综述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深化。
关于中国大陆“省”的研究
1949年10月,,当时全国还没有全部解放,由于国土辽阔,情况复杂,百废待兴,中央政府为了便于加强对各地区党、政、军的领导,曾于50年代在有关省之上设置“行政大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六大区。至1955年大局稳定,中央政府决定撤销大区。自此,“省”一级行政单位(包括中央直辖市和自治区)便成为大陆在中央政府直接领导下最重要的地方行政单位。在“省”以下虽还有“地区”和“县”,也各自发挥其重要的地方行政功能,但并不能视为实质性的行政单位。
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大陆“省”的研究明显增多,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采用3种取向。第一种是“中央—地方”研究取向。这是研究传统的主流思路。第二种是“区域比较”。这种方法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它主要关注区域发展中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分析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和研究其发展的模式。第三种是“省的个案研究”,通常以一个省,或几个省份为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上述3种研究取向,主要是为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而设计,方法虽异,但无所谓优劣,然而在分析阐述上则各有利弊。“中央—地方”研究取向主要关注“省与中央(北京)”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因排除了省与省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互动,以致难以深刻理解中央与“省”之间的变化。“区域比较”方法将诸多省份划为大区(例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等),而不是针对省际关系和它们的互动情况探讨其性质,这样在解释区域发展或其他问题时,忽视了省际互动和其间差异这一重要因素。此外,这种研究方法较多关注经济发展方面而甚少涉及其他方面。“个案研究”取向虽然提供了某个省份的详细资料,但这种方法难以令人了解全貌。不过它可以为下一步的省际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对“省”的研究,还未涉及省际互动领域,作为上述3种取向的补充,我们认为需要发展出第4种研究取向,即:系统的省际关系互动研究。这种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将被研究对象视为某种同质单位(例如,“省”被视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行政管辖单位),研究的问题需涵盖或适用于所有这类单位,并对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或这种联系的某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这种研究取向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困难在于收集资料难度很大,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头绪繁多。另外,如果缺乏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也使研究不易进行。就本文而言,我们尝试采用这种研究取向,探讨中国大陆省际间的新闻信息交互流通。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也要对内开放,只要目前市场经济及区域开放持续下去,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各省将进一步加强它们之间的互利交往。据此,省际间的新闻流通总量及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了解省际水平互动关系和社会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探究省际交互联系更具意义。当然,本文研究的范围只是新闻信息,虽然这只是省际互动关系的一个方面,但其重要的潜在价值则不容忽视。
省际新闻流通的分析框架
上面提到,运用某种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对采用第4种取向的研究至关紧要。我们在设计研究方案时,受到盛行于70年代研究国际间新闻信息流通方法论的启示。当时,一大批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促成了“建立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的大辩论,最后导致美国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言之,研究国际新闻信息流通的学者揉合了发展传播学和批判学派的特点,视跨国新闻信息流通为世界体系运作的一个方面和构成要素。同时,它也是世界体系的产物。许多学者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揭示了不平等的国际新闻传播谱系,也揭示了世界体系内在的结构矛盾和冲突关系。世界体系是当代左翼思想家华勒斯坦(Wallerstein)提出的一套分析全球问题的理论体系,其要旨是将世界划为“中心”(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边缘”(不发达国家)和“半边缘”(介于两者之间)三大块,以全球视野,分析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90年代,冷战结束,但华氏理论不仅未过时,反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而倍受重视并被其他学者发展出许多新的分析和论述。
传播学者几十年来通过研究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媒体对外国的报道,总结了几种带有普遍性的模式。主要的发现在于“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信息流通失衡现象及单向主导的传播资源分配制度。90年代中期,在两位著名国际传播学者统筹下,一批学者同时对38个国家如何报道全球214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规模最大的国际新闻信息交互流通的调查,采用系统整体的研究框架和统一的内容分析方法,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数据,从2000年开始,研究成果分卷出版。
回顾几十年来积累的文献,可以说国际新闻信息流通的研究已具备充分的理论范式和整合分析的框架。我们认为,通过对有关因素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整,这一成熟的分析方法似可借鉴作为一国内新闻信息流通研究的基础框架。
省委机关报与省际新闻流通
在国内传媒体制中,每一家省委机关报就是该省的“人民日报”,它代表省的领导层向全省说话,履行传递政令,上情下达的职责;同时,它在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关系中扮演着中介角色,又在与外省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成为把门人及外省特定形象的塑造者。但是,由于国内传媒传统上是一种垂直单向性的宣传型模式,省委机关报历来以宣传上面政策,报道下面省情为主;面对其他省份的报道,除了一些常规的新闻(如“祖国各地”,“塞外风情”等花絮新闻)可按编辑专业喜好处理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在改革搞活的年代里,尤其还要顾及地方的经济利益、贸易往来、人口流动等有利或不利本省的因素。换言之,省委机关报在国内1500份地方报纸中占据关键位置,它们“守土有责”,通过某些机制,对其他省份的信息进行筛选,决定是否让它流入本地区。也因此,这种传递既涉及政经因素,也涉及编辑程序;既有一定的采编运作习惯使然,也同省委领导层的理性偏好有关联。以此类推,这种情况也可存在于地方各级传媒中。这说明,中国地方传媒机关报和外部信息交互的运作机制,是一块有待深入开拓的研究领地。
省委机关报这种“精英导航”特性,使得它在众多的各类地方媒介生态圈内始终执政治传播之牛耳,其权威地位无可替代;也由于各省省报一般在1949年建国以后就开始不间断地连续出版,而其他种类的媒体则无此条件(如“晚报”和城市电视台,直到80年代才开始兴盛起来,且是以某一特定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我们顺理成章选择了全国各省的机关报作为代表媒体,并以每一省的党报对外省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长时段系统抽样内容分析方法搜集材料,试图从历史延续性的角度,探究建国以来省际
新闻流通是怎样体现在省委机关报上的。
研究关注点和主要发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的问题和关注点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1.1949年建国以来省际新闻流通的模式与形态变化;
2.“”前(1949—1966),“”期间以及后时代(1977—至今)3个阶段省际新闻流通的比较。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考察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反映在省际新闻流通中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索它与50年来社会变革的关系提供研究的基础资料。(3)
因此,我们选择以系统纵向设计的方法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内容分析。在具体操作上,分别选定3个年段,在相距各20年的时段中,又分别选取两个连续的年份点,每个年份抽取4个星期的省报进行全体抽样调查。为了降低特定年份殊事件的影响,每个时段都分别包括这两个年份。最近的年份为1995—1996年,倒溯上去的20年中为1975—1976年(末期),最后倒溯的年份为1955—1956年(前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3个年代分别是代表各自的10年时段。总之,这样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可反映过往40多年间中国大陆社会变革的历史轨迹,也在我们驾驭的范围内。(4)表一、表二为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表一:省际新闻流通量统计表
1955-19561975-19761995-1996
两年内消息总数290715097269
每天平均数51.926.9129.8
每省每天平均数2.01.05.0
单省消息比例%87.284.995.1
消息形式
一般消息%66.382.762.5
简讯%7.3225.8
相片%26.515.311.8
涉及本省的消息%2.22.42.4
头版消息%49.840.54.8
新闻主题
政治军事%14.136.510.6
经济发展%63.835.835.7
科学技术%8.310.116.4
文化娱乐%7.54.515.2
罪案%1.90.79.4
天灾人祸%1.48.44.2
趣味%2.936.3
其他%0.212.1
[page_break]
表二:省际新闻的空间分布
1955-19561975-19761995-1996
被报道:%
最多的九个省606761
中间的九个省272526
最少的九个省13813
报道者:%
最多的九个省424155
中间的九个省323232
最少的九个省262713
被报道:%
最多的五个省435245
最少的五个省635
报道者%
最多的五个省262437
最少的九个省13147
归纳表一、表二的数据,省委机关报反映出来的省际新闻流通特征如下:
一、省委机关报每天登外省消息并不多,报道量偏低,但近年呈上升趋势。1955—1956年间,平均每份省报每天只有两条外省新闻;1975—1976年间,每天只有1条;目前则为5条。其中,增长最快的省份为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等地。
二、质的方面,65%以上的省际新闻报道属普通消息类报道,新闻图片类型的报道不断减少。而90年代简明新闻类则明显增多。
三、版面安排上,50年代不少外省新闻处理成简讯栏放在头版,而当下的作法是将非本地的新闻(包括国际、国家和外省)放在内页固定的版位上。这说明近年省际消息在省报的特点是数量增多但重要性降低。
四、报道主题方面,经济消息占据主要地位,政治新闻在文化革命后期占36%以上;同时,除了科技新闻有10%和76年唐山大地震使灾祸消息攀升至8%外,其他种类的报道则少得不成比例。90年代的重大变化则是新闻类型呈多元化趋势,趣味性的软新闻和罪案新闻的比例增加较明显。
五、空间分布上,在所有3个年段中,省际新闻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省份。信息丰富省份和信息贫乏省份的差距在90年代呈扩大趋势。1995—1996年间,9个信息丰富省份占了55%的报道量,而9个信息贫乏省份仅占13%,比率为4.21。
结论
这项研究调查了建国以后3个年代省委机关报进行省际新闻交互流通的情形和模式,取得了一批宝贵数据,对认识大陆前、中以及贴近当今的90年代省际间的新闻信息相互之间的交流状况颇有裨益,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启示,故研究本身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开端,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实证,还缺乏多元有效的参数变量进行更复杂的量化统计,从而作出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传统上,大陆的报刊是以“中央—省—市(地委)”三级党报为核心的垂直管理体系。政治学者A.Liu早期研究表明(5),这种垂直统领性的媒体结构和全方位网络式宣传导向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和宣传上的话语服从(1971,P175—176)。按照分工,中央一级的报纸(包括综合性和行业对象性报纸)除了负责传递中央的信息外,也侧重各地新闻动态的报道。在时代,传递和推广各地符合中央意图的先进典型和地方经验往往是中央一级报纸要唱好的重头戏。而省及市一级的报纸主要任务则放在上情下达和报道本地区新闻上,对其他省或市的横向报道往往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尤其是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更使这种变化赋予了和以往不同的内涵。但是,这种变化又受制于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既有体制结构、不同媒介的限制;也受到经贸的、地缘文化的、人口的、历史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省际新闻的流通量研究还需和中央传媒对各地报道的新闻流通量的变化联系起来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内在的关系。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省的省委机关报对外省报道总量一直偏低,期间,每天只有1条,反映了当时高度一元化的宣传整合模式。到了90年代中,这种一元化的模式已有所改变,但省际新闻的流通量仍然较低。平均而言,每家省报每天也不过只有5条外省消息。换句话说,每6个省里面,只有1个省的消息出现在它省的机关报上。这种状况,一方面大大落后于日益密切的地区间水平联系,另一方面又揭示出中国大陆新闻媒介在宣传报道上,至少在各省的“精英导航”机关报上,仍然较为偏重信息的垂直单向流通。而建国以来省际新闻流通呈现出来3种模式的异同,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与不变的矛盾,新的社会改革因素和旧的体制之间的矛盾,以及地区间愈来愈加大的信息失衡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传媒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单一党报/媒介体制在官方权力的政治掌控和市场经济的资源调配下正不断向双轨制结构演变,即:新兴的市民—市场导向的商业媒介体制同传统的党报媒介体制在经济和政治上“各占一方,共存补缺”,甚至实行“小报(代表市民的商业媒介)养大报(代表正统的党报媒介)”,这情形有些类似80年代以来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国营企业和非国营企业(如合资、民营、集体等)的双轨制现象(6)。当然,由于传媒的政治敏感性,商业媒介目前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要比非国营企业小得多。但是,这类媒介(主要指市民报/晚报,消遣杂志,有线电视台/各省的卫星台和新近崛起的民营网站等)对促进地方信息交流意义重大。根据一些零碎的材料,一些市民报(7)如《北京青年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近年来不仅重视本土新闻的报道,也较为重视外地新闻尤其是社会的财金新闻的报道,这需要今后专门的研究予以实证了解。
注释:
(1)见Muir.R.(1981)ModernPoliticalGeography.London:Macmillan.
(2)笔者与祝建华的一部份研究发表在《新闻学研究》期刊,2000年7月号上,题为“中国大陆省际新闻流通之研究(1955—1996)”,第161—181页。本研究从方案设计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分析,祝建华教授都贡献良多,笔者感到受益匪浅。
(3)本研究是系列研究计划的第一个项目。
(4)关于操作与抽样过程的几项说明:
1)1955—1956年间的3份省报不适用于全部3个年段,其中一份直至1975—1976年依然阙如,《日报》于1956年后期才创刊;《宁夏日报》于1959年创刊;《海南日报》则在80年代后期才出现。因此,在3个年段中互动省报样本数不一致,1955—1956年间是27份,1975—1976年间是29份,1995—1996年间是30份。为了保持连贯性,我们只使用27份省报样本在3个年段内进行比较,29份样本在70年代与90年代进行比较,90年代的对比则使用30个样本。
2)我们初步检测发现,大部分省报很少报道其他省的新闻,因此要进行内容分析的研究(通常每年选取一或两星期)必须选取数量相当大的样本。我们在所选择的6个年份中,就每一年的4个
星期28天内的省报,进行全部抽样调查,或者说我们选取的样本,包括了4816期报纸。
3)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省际新闻报道,其他表述意见的文章,例如社论、评述、读者来信以及副刊、广告、天气预报等非新闻性的材料均未采用。
4)关于“省际”新闻的定义,我们参考有关国际传播研究传统界定的关于“国际新闻”定义的阐释来判定符合本研究需要的“省际新闻报道”的定义。
5)北京是个例外,因为它既是首都又是一座主要省级城市,我们将它代表国家和城市的双重身份作了特殊的处理,在研究中排出了有关中央政府与国家大事的报道。
6)假如一则新闻报道涉及一个以上的外省,我们采取多个省的条目处理。
7)国内一流大学的3位资深新闻资料室管理员协助担任资料收集工作,他们运用上述标准对选自30个省份出版的省报新闻报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下列要求逐项进行编码:事发地点(即外省名称),新闻数量,是否涉及本省人士,报道类型(普通新闻、简明新闻、图片新闻)和刊登位置(头版或内页)。由于编码人员经过反复培训,素质较高。加上编码要求明确,最后编码分类的一致度符合标准,达到满意的要求。
(5)见A.Liu(1971)CommunicationandNationalIntegrationinCommunistChina.Berkeley,C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6)有关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怎样在社会转型中取得“帕雷图改进”的积效,可参看L.Lau,Y.Qian,G.Roland的新近合作研究成果:“ReformwithoutLosers:AnInterpretationofChina’sDual?TrackApproachtoTransition”,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0,vol.108,no.1,pp.121—143.
1.1药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特点
我国药品流通企业众多,分布于我国各个地区,但大多数的药品流通企业规模都不大且较为分散,信息与网络的建设很不健全,甚至有管理秩序混乱的现象,这也是我国医药市场假药频出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不合理的竞争削弱了药品生产与销售企业的服务质量及产品开发能力,另外,医药事业的发展使得药品种类繁多,很多首营品种缺乏严格的检验就上市销售,这不仅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制约着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只有通过严格控制与监管药品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同时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药品流通企业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信息处理与财务管理方面更需要加强管理力度。
1.2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这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信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的必要因素。而药品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更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注入企业内部,加强药品生产、设计、营销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同时为企业的领导层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指导与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体系予以支撑,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实际上,医药市场需要定期的市场调查,企业的生产要满足市场的需求,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则能够对资金的流向、投资的回报率甚至是风险评估等做出准确的判断,实现实时的监控与资源的共享,从而帮助药品流通企业利益最大化。
1.3药品流通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尽管现阶段已经有很多药品流通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且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并没有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中来,因此,我国信息网络的应用不甚健全,地域差异非常明显;其次,药品流通企业对于信息化的认知过于浅显,没有真正清楚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还有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需要国家与当地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帮助医药企业恢复健康运营,只有资金与技术同时到位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对于软件与硬件的需求;最后,就是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管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国急需专业的管理型人才,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同时,医药企业还需要高水平的计算机技术人才,能够发挥创新意识将药品经营做得更好。
2药品流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2.1响应加快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要求
我国已经出台的关于加快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尤其是新修订的药品质量生产管理条例更是对药品的储存及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药品流通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一方面,强化药品的存储管理系统,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物流管理软件,将库存管理落实到实处,尤其是输送线路及设备的维修与养护工作,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才能够实现物流的高效率运作。另一方面,就是运输管理系统,药品流通企业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药品的运输,而我国中小型的药品流通企业众多,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药物配送的跟踪、调查及指挥等,尤其是药品物流中心要负责监管货物送到客户手中,同时,调度人员的工作也需要信息化技术的帮助,对运送车辆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确保运送质量及安全。
2.2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质量管控
新版的GSP对于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药品的质量管控环节要尤为重视,尤其是冷链运输的管理需要对温度、湿度以及运送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不仅是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更是提升企业信誉的关键,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人为操作的失误,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型的药品流通企业采用ERP系统来实现药品流通的监管,但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还需要改进,最好将业务系统转变成具有质量管控功能的系统,可以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信息系统的管理要求。
2.3打造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
信息化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中小型药品流通企业一定要注重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计算机技术方面较为欠缺,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来强化管理人员的实践技能,尤其是一些重要软件的应用。另外,软件系统的供应商最好是专业的信息化团队,这样药品流通企业的专业化发展优势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建立自己的信息技术团队至关重要。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