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2:34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

第1篇

在《试析<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一文中曾经强调:“对《品德与生活》课堂教育的深入实践,通过安排实践性活动以突出目的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边玩边实践。”这一论述充分表明,将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角色的转变中去学习知识的便捷性和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课本上的角色移植到生活中去,在生活实践中体会这种角色的变化和意义,在体验中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内容和意义,成了我们驾驭《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手段。例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我的角色与责任”,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我是谁”“我的角色”“我能做好”。这一单元相关的内容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接触的,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很多小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就是简单的一句话“我就是我,我就是一个名小学生。”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直接地理清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我们就通过设置各种生活场景或者直接到生活场景中去体验。很多学生在体验中就会意识到: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在学校里,我是一名学生;在商场购物的过程中,我是一名顾客;在法律知识宣传的过程中,我是一名宣传志愿者……还有一些角色是学生所不能意识到的,如“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国歌响起的时候,我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通过制作PPT,设置个性场景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不同场景中的角色定义。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快乐与烦恼”,这一单元主要告诉学生要积极乐观应对挫折和困难。而实际上,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少有能称得上是挫折的问题,他们所谓的“挫折”不过是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烦恼,自己解决不了的一些小问题而已,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采用班级讨论会的形式进行学习和教育。这一堂课主要围绕“我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与烦恼”这个主题,让学生通过讲故事,讲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然后其他同学进行谈论,寻找解决这些小问题的策略,化解心中郁结的手段等等。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即兴演讲的形式,告诉大家,面对成长中遇到的小烦恼,我们应该怎么积极勇敢地去面对等等。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但谈论热烈,学到了该学的知识,树立了一种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态度,并且从此喜欢上了这种学习的形式。

二、将课本中的理论实践化小学《品德生活

更多的内容是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中的实例来明白一些小道理,学到一些小知识。但这并非课本的全部内容,还有一些内容相对来说理论化比较强,那么,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处理,我们采用了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并为自己所用。例如: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寻路与行路”,在学习这一单元的时候,我们通过场景设置的方式进行。将学生带到凤凰公园中去,首先跟他们讲明白这一堂课这样学习的目标和规则,然后借助公园里的迷宫,进行一个分组小游戏,学生通过走迷宫的过程,就逐渐掌握了寻找路线的要领和方法———会看路线平面图,识记东、西、南、北的方向,注意路线上的标志物,在行路的过程中注意做好标记,并且要注意避开路上的危险地等等。一堂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可,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和实践中收获了很多。另外,在讲授“做一个诚信的小公民”的时候,让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小故事进行讲述,并且还通过现场情境模拟的方式:如一次课堂小测验结束了,有的孩子取得了比较优秀的成绩,有的孩子成绩不是太理想,老师要求将检测结果回家反馈给家长,有一些检测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碍于自尊心的表现,不想告诉家长真实的检测成绩,面对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选择结果统计出来之后,老师进行点评,学生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思想教育的升华。

三、将课本中的活动课外化让学生更好地内化品德课的内容

第2篇

一、小学品德教育生活化设计的创新性价值分析

素质教育强调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文化课不再是学习的唯一重点,高分数不再是学习的唯一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思想,调整心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形成健康的学习动机。在生活实践中将抽象的品德知识具体化是品德教育生活化的价值所在。知识源于生活,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良好思想品德的理解,端正小学生的价值观。结合小学生善于模仿的年龄特点,他们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生活中一些正义的行为进行模仿,使知识行动化,并以实际行动号召更多的同龄学生行动起来,正面扩散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际效应。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品德教育生活化实施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把德育知识点渗透到实际生活情境之中,通过实践性任务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勇往直前、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美化学生心理与人格。所以,品德教育生活化会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二、小学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品德教育生活化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特点相吻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中改变自己。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为实现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效性与科学性,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注重生活实践,感悟德育精髓

大量的知识点共同构成了生活这一巨大的集合,对生活的留心感悟是学生德育提升的重要途径。品德教育的生活化设计,强调生活实践操作,让小学生全面参与到生活实践之中,在实践操作中把握与学习德育知识点,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品德教育生活化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相较于课堂类教学,此种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便于学生在人性化的学习模式中拉近与德育知识点的距离。例如,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关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及时帮助老人抬水、洗衣服、打扫卫生,与老人聊天。灵活地把可操作性强的活动作为每周末的实践类作业。让学生用日记的方式自行记录所做所感并上交教师审核。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表扬,并提供一些奖励,调动学生做好人好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持续的实践活动中找到认同感,拥有一颗柔软的内心,对自己多一份责任,对社会多一份关爱。

(二)教师积极引导,端正学生思想

教师应该立足实际教学经验,强调优秀品德对人生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强调品德教育的生活化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品德教育形式,因为很多品德知识点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就需要回归到生活之中,让小学生切身去体会小学品德教育的魅力所在。例如教师应利用空闲的时间与小学生交谈,也可利用班会时间,对社会性的热点问题、道德问题展开讨论,并制作成经典案例来供学生欣赏。在班会中,为强化品德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现品德教育。比如在引入春晚小品《扶不扶》作为一个教学资源时,教师以“扶不扶”作为班会讨论的重要话题,让学生观看小品,在小品中感悟人性。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同学们,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奶奶跌倒在地,你会不会帮忙把她扶起来?”有位同学当场回答“会”,教师对此竖起了大拇指,全班爆发热烈的掌声。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此过程中,有效端正小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三)重视家庭教育,营造健康氛围

家庭教育在品德教育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智不够成熟,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对一切事物也充满了好奇心。而且,小学生容易受到外部人为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心理与人格上的变化。所以家长重视对孩子德育素养的培养,督促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见到长辈要行礼、主动帮助残疾人与孤寡老人、捐赠图书等。培养孩子热情好客、团结友爱和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第3篇

论文摘要:生活是一切的源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注重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体验,总结社会原理,进而丰富、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素养。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结合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凸现生活性特点,借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诱发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品德教育。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凸现生活性特点的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一、教学内容以生活背景为主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新课改的实施,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内容大都以生活为题材,以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感受、领取其道德观念,进而来诱发自身情感的产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自身的品德、观念。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将教材硬性的东西转化为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件,将生活与教材相衔接,帮助学生加深对品德课程的理解和认知,进而丰富学生内在精神的需求。

二、以学生生活背景搭建教学情境

小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以形象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环节,脑海中抽象的道理、原则和概念较为缺乏,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来搭建教学情境,借以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真正体会、了解品德规则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具有童心、乐趣的生活情境为背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进而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以学生生活设计教学活动

活动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尤其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有许多实践性的活动与学生发展都息息相关,作为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富有道德观念的活动,借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知。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进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最终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信仰。

总之,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凸现其生活性特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验、感悟道德教育,从而形成主动意识,最终将外化教育转化成为学生固定的道德观念,实现在生活中发展的教学目标。

第4篇

1997年,__老师怀着激动、喜悦、憧憬走上了小学的三尺讲台。转眼间,她已经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了十年。回顾短暂的工作历程,她痴心于教育事业,热心于品德教学研究,精心于班级管理,始终无悔于当初的选择,坚信教师工作平凡而又崇高,艰辛而又充满乐趣。面对孩子们的期盼,她努力学习,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教育这块园地乐此不疲地求索。

师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因为这种爱是无私奉献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是爱的艺术家,让学生在爱的海洋中成长。她满怀激情地写下:站在学生幸福的立场上,让学生自由地生长,作为她的座右铭。十年来,她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处处以身作则,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她总是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摸清每个孩子的脾性,在孩子的喜怒哀乐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因事因人施以关怀帮助,给予教育引导,在密切的接触中,和班上的同学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她总是以朋友的身份对待学生,以期待鼓励的眼光赏识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引领学生,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学生。她先后获得镇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员、优>!

工作以来,她一直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为了改进工作,她请名师,求教于身边的同事。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她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收集最新教改信息。叶圣陶、陶行知、魏书生等人的专著,她常常阅读,反复揣摩。在课堂教学中,她强化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注重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媒体最佳功效。她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所需、师生互动、充满人性的课堂。她对学生充满仁爱之心,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呵护、欣赏和宽容;她追求真实有效互动生长的教学课堂,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尊重学生的经验和个性理解,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影响学生;她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多年的不懈追求,使她的课堂日臻完美,学生爱上她的课堂。她曾获__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一等奖、__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一等奖、__市第二届青年教师育花奖竞赛《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二等奖,2006年,她被授予__市首批教坛新秀,2007年,她又被授予__市第四批教坛新秀。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她先后参加小学教育大专和本科函授学习。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她的书桌上就多了些教育教学专著和杂志,如《小学德育》《小学教学参考》《辅导员》等。读读、摘摘,博采他山石,琢为自家玉。她在学习管理经验中创新工作思路;她在解读课改案例中增强教改信心;她在追踪名师成长足迹中激发工作热情……学习给她激情,给她营养,使她执着,促使她渐渐走上一条幸福之路。平时,她还常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听课,听讲座,学写论文,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论文《教育是一种榜样》发表于《少先队研究》、《无痕的教育》发表于《少先队活动》、《活化古诗文教学》发表于《__教育》、《纹丝不动一词教学》发表于《__教研》《创新作文的分步教学》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课件《》《国庆风景线》获__市二等奖;论文《让孩子有话可说》《让自信伴随孩子的成长》等在全国、省和__市、__市评比中获奖;指导学生多篇习作发表于《作文报》、《__日报》报刊杂志。

__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勤奋耕耘、孜孜不倦、勇攀高峰的好老师。她在教育这块土地上播种希望,播洒青春,她的青春在进取中闪光……

第5篇

【关键词】品德 生活 活动 基本理念 价值追求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孩子具有好动性和对周围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的特性,针对这一学段的学生学情,品德课究竟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材作为载体怎样能更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是本篇文章重点研究的内容,除教材内容之外,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开展哪些助益于品德养成的活动。对低年级学段的教材认真研究,吃透教材理念,把握其价值追求,研究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希望对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品德课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帮助,对于一线的品德教师教学有所启发。

一、教材编写理念与价值追求

1.生活性

人教版品德课将小学低年级学段和高年级学段的教材版本分别命名为《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可见生活性是低年级学段品德课的最根本特性。《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品德与生活课程定义为“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教材内容例如《我的一家人》《家人的爱》都充分地体现这一特性。

2. 活动性

《品德与生活》以活动单元分类,每一单元下再分设小标题。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感悟,让活动成为中介,分析教材学生的活动主要为问答式,常识性问题涉及较多,关注于儿童的自理能力和基本的生活知识储备,主要涉及家庭、自然和同伴关系。

3. 综合性

以一年级下册《走进大自然》为例,让学生通过寻找春天,喜欢春天的什么并画下来,开展种植小实验,观察光影,将品德与绘画、科学常识有效地结合,并力求贴近于学生的生活本身,亲近生活。

二、 《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问题

1.学校教育和生活实践容易脱节

在《小苗快快长》一课中,同学们都表现出对于植物种植的乐趣,并纷纷表示愿意回家开展种植小实验并会把小苗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但半个月后,能够记录并把小苗带到展示会的学生并不多。 由于处于低年级学段,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薄弱,无法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对于老师课堂上布置的任务很多学生放学回家后就已经抛诸脑后。大部分家长也未能对孩子在家中的品德实践进行及时地指导帮助和监督。对于过程性的活动,家庭和学校还是处于脱节的状态,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教育合力。

2. 评价机制过于单一,远离生活

在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品德检测进本上都是常识性知识的检测,在起始的一年级阶段,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检测的环节,这样对品德课的实施情况没有一个很好的考量,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形成不了有效的监督。基于书面形式的考核,也很难对学生的品德素养进行有效的考核。书本内容也很多脱离了生活本身,呈现出一种知识体系,主要以学科的知识形态的呈现,在教学上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内心感受,强调概念地讲解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传授。学生主要表现为对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却缺少实践这些道德要求的机会。

三、 提高学生品德素养的有效策略

1.教学目标的制定可操作化、生活化

“我们一开始生活 ,我们就开始教育自己了。[1] 生活的教育当然包括道德的教育 ,或者说道德的教育占有很大的比例。真正的道德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好动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特性,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其应适合低年级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尽量设计一些易操作的活动,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这些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指导策略,避免过多的常识性和逻辑知识的教学,教师眼中有儿童,让孩子在活动中,在生活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品德素养。

2.家校结合,使用多种方式对学生活动监督、评价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应更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2]我们的品德课的考评方式需要改革,很多老师抱怨过程性评价难以量化,可操作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智慧,例如学生作品档案袋地制作,学生在校外开展的活动,可以利用家校互动平台对学生活动成果进行展示,教师也可将具体明确的要求发送给家长,这样有效的家校合作,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并且提供有效的帮助。

3.开发多种资源,丰富学生实践形式

现阶段教师的教学主要以品德课本为依托,但每个地区每个学校都有其特色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这些资源地开发,[3]并有意识地和品德课进行有效地整合,开发出更具有特色的品德课程,例如芜湖地区的奇瑞汽车、傻子瓜子这些资源都是品德课教授可以利用的地方特色资源,并且学生对本土的课程资源都有着很大的兴趣,并乐于接触了解。

总而言之,品德课终究应当植根在生活的土壤中,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养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成长,让品德课高效有趣起来。

【参考文献】

【1】卢梭. 爱弥儿【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8(13)

第6篇

一、“精品课程”:构建教研新模式的平台

借鉴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广东省中山市于2004年率先启动了区域性基础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并成功地申报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课题。这一课题旨在为进一步推进区域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而可持续地提升区域性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和开辟新的有效路径。在此,“精品课程”指的是借助“课程资源库”“教学方法群”“骨干教师网”和“管理策略集”等构成的系统来建设优质高效且具有很强辐射力的示范性课程。依托中山市“精品课程”的平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了教研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一)基于“精品课程”的教研活动理念

传统的教研活动以优质课的听评为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具有重视教学、突出教法的优点,同时也有忽略课程的丰富性和系统性的不足。针对此,我们进行了基于“精品课程模块”开发的教研方式变革。所谓的“精品课程模块”开发指的是以知识单元或特定的综合性主题为基本研究对象,以资源、内容、策略(方法)、过程、评价为基本集成要素的动态性建设。基于此,我们的教研活动方式由优质课的打造转向为更具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精品课程模块开发,进而使得教学研究由关注“上好一节课”拓展到重视“上好一个模块的课”,由关注“课堂中上好课”提升为全面关注“课堂前中后上好课”,由关注教师把课上好转向为关注学生把课学好。

(二)基于“精品课程”的教研活动实施

基于“精品课程”的教研模式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工作:其一是研究和开发精品课程模块;其二是运用和推广精品课程模块。

就前者而言,我们首先将课程模块按不同标准进行划分,《品德与生活》主要以知识单元来分模块,而《品德与社会》以综合性主题来分模块。这样的划分能够保证课程模块的大小合适。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每册教材都只有3个单元。如果以单元划分,每个模块的容量就相对较大,不利于教师教学。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建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精品课程模块,它包括开发精品课程模块规划书、教学课例选、教研经验集和课程资源包。由此,整个教研活动的展开,无论是在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大大超越了此前的优质课听评模式。以课程模块规划书为例,它要求教师们能从课程整体(如学段、学期等)上对某一模块进行考察和规划,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总体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相关策略,课时安排等。模块规划制约着精品课程模块开发的整体水平,引导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和学情等加以分析和把握。例如,大涌镇旗南小学教师在编制“我心中的老师”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快乐的学校生活”主题五)精品课程模块规划书时,有的教师通过分析教材发现,教材中缺乏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和名言,提议加以补充,也有教师结合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活事例”的生活德育理念,提出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与教师交往的真实生活而不是抽象的道德要求去爱师敬师,认为这才是教材的编写思路。经过大家的讨论和辨析后,最终确定选择后一种思路作为大家的共识来编入精品课程规划书。事实上,编制规划书是我们所追求的,但它不是唯一的,毕竟这样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更强调以实际教学为根本导向,而这一讨论、辨析和研究的过程更是教研活动所关注的目标。

在研究和开发了课程模块后,我们采取各种活动将获奖的精品课程模块资源包在网上向全市教师推荐,进而引导和鼓励其他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充分运用这些优秀资源来开展教学。同时,要求教师们在运用过程中,尽可能地提出评价意见和改进建议,以供研发者进一步反思与改进。例如,我们组织了一次三区联动的精品课程“研”“用”结合交流活动。活动中,东区朗晴小学的陈慧老师,运用石岐第一城小学研发的《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精品课程模块资源包,上了该模块的“怎样看电视”一课,而南区良都小学的陈莉江老师,则运用东区朗晴小学研发的《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做诚实的好孩子”精品课程模块资源包,上了该模块的“诚实的孩子人人夸”一课。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精品课程“研”“用”结合的教研新思路。与此同时,教师也建构起课程的“双重身份”,既是精品课程的研究和开发者,又是精品课程的推广和享用者。

(三)基于“精品课程”的教研活动成效

第7篇

沈丽萍,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品德教研员,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小学品德学科带头人,执着于小学品德教学与研究工作,积极探索道德实践在品德课程实施中的有效作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实践体验教学模式”。其课堂教学视频和教学研究成果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直播。近年来,已有近30篇论文在《中小学德育》《基础教育参考》等刊物发表,曾获第八届“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一等奖。主持多个省市级课题,担任《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系列丛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分册主编。

学科结缘:懵懂中的选择

与品德课程的结缘源于1992年在盛泽实验小学举行的一次思想品德评优选拔活动。那年,上岗未满三年的我在校级选拔中胜出并被推荐参加吴江县级评优课活动,虽然评选结果仅获二等奖,但已经是莫大的鼓励。因为刚适应小学教师岗位的我,对品德课程的教学还处于懵懂之中。之后,学校开始有意识地让我在品德学科上发展,在各种公开展示中频频亮相。记得有一位老教师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们学校对品德这么重视真难得,你如果以后选择走这条路,相比选择语文数学无疑就是一条捷径,因为小学科好比是一条冷僻的小路,但是坚持走下去的话往往也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带着品德课程带给我的最初荣耀,我走上了这条小径。

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品德课虽然每周只有一节课,属于名副其实的“小学科”,但却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认知、情感激发和行为引导的平台。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学生特别爱上品德课,首先是因为课堂较之语文、数学更加生动,学生在生动的故事、真切的案例、多样的活动中得到体验,获得感悟。其次,品德课后没有书面作业,处于零负担状态。但是,“小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也有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精力分配问题。同时担任着低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我时常感觉自己对于品德教学研究显得力不从心。除非要比赛或上公开课,对于日常的品德教学,往往照搬教参上的教案,每次能应付过去就行了。再者,由于学校专注于研究品德学科的教师相对较少,可以交流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也非常缺乏。另外,由于品德学科配套材料的缺乏,加之90年代初期网络资源的缺乏,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少得可怜。在重重困难前,我感觉到无奈和无助,也一次次产生了疑问,这条路我能走得下去吗?

1995年,我被推荐参加吴江县“首届百名上好课教师”的评选活动,凭着品德学科的冷门,我又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再次点燃了我对品德学科的热情和执着,也坚定了前行的方向。我除了积极向校内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更多的是利用好每次外出学习或展示参赛的机会。尤其是抓住每次赛课的时机,逼迫自己一次次磨课、一次次修改。无论是赛课还是公开课,我都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课件,记得当时课堂教学信息化的标志就是使用幻灯机。为努力将教材内容通过幻灯形式形象地呈现,我努力开发利用课外资源,丰富品德教学内容。我经常自己设计好课件内容,然后请美术老师帮忙在透明的幻灯片上加工绘制。而每次上课的音像材料也多是我自己录制,从配乐故事录制、学生生活情景捕捉与摄录到儿童歌曲选择我都全程参与、精心准备。其中不少的儿歌还是自己创编的。我觉得这个参与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研究过程,让我更明晰了教学目标,更善于分析学情,为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打下了基础。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努力平衡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品德教学,也逐渐体验到兼课带来的优势。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对班级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班集体建设情况等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这些都为品德教学的针对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活动内容。我先后代表学校参加吴江市级、苏州市级比赛,获得评优课一等奖、基本功比赛、录像课一等奖,在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中,我还获得了省优质课奖。相对于竞争激烈、人才济济的语文学科,我发现我选择的这条捷径虽然难走,而每每都让我得到意外惊喜与收获,让我相信,一路向前,定能领略无限美好!

适应变革:实践中的累积

2003年,我从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成为区教研员,人生角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时值第八次课改刚刚启动,品德课程更是进行了彻头彻尾的变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教材,全面进入小学课堂。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也有了极大的调整和改变。在崭新的工作岗位上,面对全新的品德课程,我感觉一切都应该回到起点,我需要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重新去认识、研究这门课程。

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生活。在研究中,我对品德课程的性质、特点越来越明晰。品德课程是一门立足学生生活的课程,它基于学生的现有生活,注重生活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要做好学生生活问题的解决与生活能力的培养;品德课程是一门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在活动中得到感悟与提升。品德课程还是一门综合课程,从内容上看,它有机融合了原有的思想品德、社会学科的内容,还有机整合了小学科学、地理环境教育、历史与文化、品德与规则教育等,因此要求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多元。同时,它还是一门指向于学生未来的生活课程,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虽然品德课程在课表中每周仅占两课时,但是对学生现在、未来乃至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从更高的视角去审视、研究并实践品德课程的改革。基于课程的生活性特点,我提炼了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路,即“一组二引”,通过重组教材、引生活进课堂、引学生到生活的策略,有效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同时将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的场地,将生活作为学生实践和行为检验的平台,进行有效地教学拓展。

是一次教学,更是一项活动。随着对课程的深入研究与了解,我也形成了自己对这门课程教学的独特思路,即生活是品德教学的源泉,体验是品德教学的途径,活动是品德教学的载体,互动是品德教学的策略,成长是品德教学的目的。根据这一思路,我提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品德课活起来”的教学策略,并从教学内容的动态化、教学时空的开放化和教学方式的探究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将游戏、讨论、展示等活动引进课堂,通过前伸、后延、整合等方式进行时空的拓展,将多样的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我认为,品德课堂应该是生动而开放的,有开放的教学内容和空间,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以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为主,通过有效组织和评价,使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得到认知与情感的提升,从而内化为道德行为。

是一次整合,更是一种双赢。作为区小学品德教研员,我还身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的工作。在课程研究中,我发现两门课程具有相同的性质,即都是综合课程;具有相同的课程内容,即以学生的生活为主要内容;还具有相一致的课程价值取向,即不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要目标,而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由此,我面向全区小学开展了“小学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可行性”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两门课程具有整合的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师资配置上的一致性。不少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两门课程的相近之处,在师资配备上已经有所整合。而且,调研中发现教师驾驭课程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对课程的综合性、生活化、主题化和活动化特性有了较深的认识,这样两门课程的整合有了师资的基础,认识到两者具有相同点,可以整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带领区骨干教师团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青年立项课题“优效视阈下小学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实践研究”,并从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学目标的整合、教与学的整合、学习方式的整合等多方面开展实践研究。课程整合作为一种趋势,更是一次双赢,推进了两门课程的有效实施。

提炼聚焦:鞭策下的奋发

区域品德课程的发展也给我带来了梦想中的成绩,2008年获评苏州市学科带头人,2010年获评苏州市名教师,成为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成员,2012年被推荐为江苏省特级后备区级第一梯队成员。接踵而至的荣誉、更高的发展平台无不鞭策着我在品德这条路上勇往直前,并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情况,在教学风格与特色上进行有效提炼、聚焦。

确立方向。作为课题的主持者,我带领课题组教师开展文献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材料。在实践中,我更认识到科研只有与教研有机整合,才能真正体现其实效。由此,我将课例研究引入课题研究,在小课题的带动下积极探索与研究课堂教学。根据品德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基于我区课程整合的前期研究,我将“道德实践”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与方向,积极探索品德课程实施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通过资料检索与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无论古今,不论中外,实践在道德或品德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道德本身就是实践的。实践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基础,也是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根据选择的这一方向,我开始探究道德实践活动在小学品德课程中基本操作方式、有效的活动类型,提出主动实践、有效实践、深度实践的基本策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最终实现品德教育知行合一的目标。

建立模式。作为教研员,我也经常开设公开课供老师们评析与研究,并力求在课堂指导中实践自己的研究成果。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由于内容整合了历史、地理、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使好多老师望而却步。对于高年级的品社课是否可以形成一定的模式供老师们借鉴呢?我在六年级《隔海相望》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引入品德课堂,通过学生课前实践、课堂交流体验、课后延伸实践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以“实践学习单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台湾的了解,用自己的眼睛审视,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大陆与台湾是一家的事实。经过反复实践、修改完善,我的“实践体验教学模式”形成了,并制定了初步的教学流程,可以作为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他主题教学的参考与借鉴。很快,我区几位青年教师运用这一模式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等课的教学中进行运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我想,这种模式可能有局限,但是带给老师们的应该是一种导向,那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的感受和体验才是最真切的。

树立旗帜。多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持续不懈的聚焦与提炼,使我的课堂教学和研究不断提升,在省、市各级品德课程研究领域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苏州市教科院组织的各级教研和培训活动中,我作为教研员代表进行评课析课、为老师们作专题讲座,受邀指导兄弟县市区域的品德教学工作,自己的观点与研究成果得到老师们的肯定。2014年,省教研室杜文艳教研员应邀参与我区课程研究,并听了我的研讨课,对我的课堂教学特色和教学研究成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10月初,我的课堂教学视频与教学研究成果在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进行展播,教学视频还被推荐在教育部网站展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资源。三十多篇教学研究论文也相继在《中小学德育》《基础教育参考》《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

教研相长:转型中的引领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师生角色、关系的重塑与变革,同样,在学科教研活动中,教研部门与一线教师也不再是上传下达或检查评定的关系,而需要重新定位,教研方式需要转型与创新。

小学品德学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多为兼课老师,主要任务是语数外学科的教学,兼课直接影响着品德教师的发展,使他们在精力投入、专业引领、同伴协助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的现实问题。作为教研员,我觉得自己不仅是学科的引领者、实践者,也应是学校和老师的服务者。

服务者。小学品德学科教师以兼职教师居多,他们的初始专业以语文、数学为主,要引导他们的专业发展由其他学科意向转向品德学科意向,首要的就是给他们创造在品德学科教学领域的成长机会。为此,我以“一转三式”让他们获得成长的体验,从而把品德教学和教研视为一种必须、一种生活。“一转”就是引导一部分教师把专业发展意向转向品德课程,或者转为品德专职教师,把发展的兴奋点转移到品德课程,成长为品德教学的骨干,在全市以及学校教研活动中起引领作用。“三式”则是对具体对象分类、分层,并加以引导培养的方式。一是“天女散花式”,就是面向全体的品德教师,围绕小学品德教学的各个方面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创设平台;二是“锦上添花式”,即面向骨干教师,组织开展以总结、提炼骨干教师经验、教学特色为主的教研活动;三是“雪中送炭式”,面向某些在业务上存在不足的教师,采取缺啥补啥的办法,助推他们成长。根据教师发展程度,我们分别成立了核心组、中心组、协作组三个不同的发展团队,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制定了个人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根据教师发展需要我们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

督促者。对于忙碌于日常教学任务的一线老师,如果不给予指点明确的研究方向,不布置一定的“作业”是难以达到发展的目标的,因此在每次教研活动,尤其是中心组、核心组活动中,我都在活动前布置一项“作业”,即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做好前期思考,并形成书面交流材料。通过活动中的交流共享,老师们的思维会更加开阔,也更能激发老师们写论文的欲望。记得南麻小学唐妹老师这样说过,“每次沈老师布置的作业都给了我一个写论文的方向,也激发了我写论文的热情,这几年我的论文几乎都是围绕我们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来写的,我觉得选题小而具体,案例充足,老师们的交流还能让我借鉴和补充,我觉得写论文没有以前想象的那么可怕了。”老师们的成长是需要鼓励的,借助教研活动的机会,定期给他们一点“压力”,就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动力。

创新者。为切实改变小学品德教研中存在的粗放化、随意性的问题,我努力转型并创新教研方式,力求做到教研活动“三精”,使教研活动更精致。一是组织精心。教研活动要实现有效,需要我们教研员精心组织,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与内容。比如我在组织品德学科核心组教师活动时多以论坛、沙龙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个性化阐述。而对于青年教师则多采用案例式、同课异构等研讨方式。先进行研讨课的现场观摩,再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的点评。二是过程精细。我精心设计活动,引导教师全程参与。活动前,要求教师提前熟悉听课的内容,如提前分析教材、了解课时目标等,并根据活动主题做好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了解这一研究主题目前获得的研究结果、存在不足等。活动中,以分组交流、教师代表交流或每人填写听课评议表的形式,为每位教师评课议课提供机会。在活动后,利用QQ、论坛的形式对本次活动或研讨主题开展后续讨论,弥补现场研讨时空和参与人数不足的劣势,有效拓展了教研空间。三是思维精深。一次好的教研活动是老师们思维碰撞、认识提高的过程,而要获得提高,必须积极思维、深入钻研。在活动中,我跟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关起门来是一家,所以不说两家话。”引导老师深思熟虑,评课者做到善于追根溯源,善于归因,就听课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思索,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授课者在接受建议后能做到行为的跟进。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教师发展的驱动力。吴江小学品德教师团队,以“四联”,即联手、联校、联片、联区为抓手,形成协力,不仅组织好校内、区内教师的互助与协作,还积极与兄弟县区教研室建立长期友好协作关系,牵手成长、共同发展,实现发展的共赢。在主题导航、精致过程、共享共赢的协力教研机制下,吴江区小学品德教师的发展成果是喜人的。十年间,已从仅有一名区(县)级学科带头人发展成为有市、区各级带头人以及区级能手、新秀的骨干梯队,其中市、区名教师各一名、市学科带头人四名,区级学科带头人七名。多名教师获2A级课或学科能手等称号。教研方式的转型推动了课程和教师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