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1:33
序论:在您撰写英语课堂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一、启发学生对自身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
当前,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如果长时间让学生处于这种状态,势必会使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进而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不利于他们心智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不要被一次或几次的失败所吓倒,要从心理上不再害怕英语学习,以良好的心态对待英语学习,进而学好英语。例如,讲授Module1Unit1Icanplaythepiano时,本模块主要是围绕“你能做什么”这一话题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模块任务是makingaposterforaclub,即让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自身能力的了解与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对自身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目标一:小组合作找出重要的知识点,即wouldlike,playthepiano,playfootball,whatabout,worryabout。目标二:导学案上的有关知识点的练习题。目标三:小组活动,完成私人调查。在英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语法教学是不可无视的重要的一环。因此,设计知识点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而最后的目标即私人调查则彰显了听说课堂教学的魅力,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达成。
二、通过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学生对不同题材的英语阅读材料有着不同的喜好,如果选择难度适中的材料,他们会对材料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并在阅读后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利于树立自信心;反之,如果选择的材料不合适、难度大,学生读不懂,且非常吃力,无形中就会使他们对阅读产生厌倦感和排斥感,逐渐失去自信。所以,在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学生的标准来衡量选材是否合适,而不要以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同时,教师还要增加各种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更好地辅助他们理解英语阅读材料,提高英语阅读效能。例如,七年级下Module12Unit2ViennaisthecentreofEuropeanclassicalmu-sic一课的设计。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课文,把握文字背后的信息,让学生熟悉音乐背后的文化,并通过这些知识加深对中国音乐的理解。情境创设:播放《蓝色多瑙河》的音乐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和问题得出维也纳这个城市的名字,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ViennaisthecapitalofAustria.2)TherearetwoStrauss,FatherStraussandSonStrauss.3)TheBlueDanubeisawaltz,andFatherStrausswroteit.Mozartwroteonlyafewworksallhislife.读前:描述图片,用到所给的单词,个别小组展示。泛读:In18thcentury,whydidthemusicianscometoViennatostudy?1)WhatwasJohannStraussfamousfor?2)WhatwasJohannStraussyounger'sfamousworks?3)WhydoyouthinkMozartisagreatcomposer?4)HowoldisMozartwhenhedied?帮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获取信息。精读:培养学生细读课文并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细读,自主学习,总结每段大意并进一步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读后:通过讨论文章内容及视频材料挖掘人物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个人品质,体现英语学习的人文性。
关键词:英语课堂新课导入话题
英语课堂的新课导入,是指课堂开始的几分钟时间内所有教学活动的总称。“导”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用巧妙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式;“入”是将学生引导到学习的课题上来,让学生从导入中捕捉到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的头绪,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进而自然地接受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从而愉快地进入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既受时间、地点、教学对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受教学双方知识结构、生活经历和审美趋向等主观因素的制约,是涉及全方位多角度的创造性活动,但在新课导入的设计和实施上必须深入探索。建议务必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一、按“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新课导入环节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通过“任务型”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一教学理念主张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教学原则,提倡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任务型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模式分为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后任务(post-task)三部分,即由教师引入任务,由学生执行,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和操练,最后对完成结果作出评价。
庞继贤教授在为David??Nunan?《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一书写的导读中表明,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至少应具备以下的特点:(1)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不应是笼统的或是现实世界中某种活动的翻版,而应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3)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
在语言活动中,应该把学生视为主动的语言实践者和执行者。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语言实践和思考活动,才能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新课导入的设计作为新课堂的开端环节只有充分秉承“任务型”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以一定数量的任务链作为推动,引导学生执行教师事先规划设想好的目标,并适时做出评价,才能够让“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和功效发挥至最大化。让学生在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型课堂导入环节过程中也能实现认识语言,尝试运用语言,不断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归纳知识,发现规律和感受成功。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力、创造力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二、导入内容力求新颖,以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导入的环节作为课堂的开端,理想的状态在于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抛除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后续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如何在课堂的短短几分钟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兴趣,在导入话题和导入方式的选择上教师要做仔细的权衡。
一般来讲,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东西是与其所处的年龄段、时代以及周围环境密切关联的。生理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兴趣点有差异,而所处的时代更是学生兴趣爱好来源的大环境,此外,不同地域的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也有差别。心理学认为,任何新奇的东西都容易成为关注的对象。所以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时,在与新课内容有一定关联的范围内,只有倾向于选择符合教学对象“口味”,新颖且有时代感的话题,才有可能成功激发起学生的普遍兴趣。
教师不仅要精心挑选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素材来组织和实施活动,还要注意导入方式的多样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辅助手段的借助可以帮助优化导入的效果,如多媒体手法,简练的措辞,精妙的编排,绘声绘色的语言表现,甚至包括教师本人仪表的精致打理,都可以带入更多的情感因素,为课堂的开端增色不少。
一堂新课可以由于富有感召力的导入设计而鲜活起来,同样也有可能因为缺乏或者不充分的导入而失去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实现导入话题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
在选择导入话题的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把握话题与教学内容的相关度。若在紧扣教学内容的范围内选择不易契合学生的兴趣点;但若偏离太远,话题展开之后又比较难控制向贴近教学内容的方向发展。
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导入话题的选择只需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相关性即可,可以尝试一定程度的间接相关,即除了直接按教学内容的主题展开导入的话题外,也可以由有间接关联的话题导入。只要教师有信心并有能力调控得当,是完全可以将讨论和学生的关注力自然而然地引入进教学内容主题的。
教师需要学习思考的是如何让每一次新课的导入既新颖又自然,既迎合学生的兴趣点,又能比较快地将学生带进教学内容的主话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重要。铿锵有力的气势,抑扬顿挫的语调,优雅自信的吐字,简洁精妙的语言组织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吸引力,一次成功的新课导入一定是善于综合运用这些因素,将开场导入顺利带入进教学任务的主题。
新课导入自然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积极性,自然的过渡会让学生理所当然地感受到目标学习任务的新颖有趣。四、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话题的展开难易适中
在新课导入环节,导入内容设计的难度不易把握,任务整体性和延展性的控制也是难点。
英语课堂的小班化教学在很多地区难以实现,英语课堂绝大部分的形式是班大学生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加以充分注意,让处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需要让他们听懂教师的意图和要求,能按要求加以实施,可以让他们回答较易的问题以检验其思维是否与课堂进程同步,同时也是在激发其继续跟进教师的课堂导入的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要鼓励并给予他们机会自由表达思想,或者回答较难的提问。对性格外向富于表现力的学生可以提供机会让他们做一些现场表演或形体示范,这既是对他们自身能力的一种肯定,同时对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也是不无裨益的。
在导入环节的展开过程中,也要注意让提问或难或易交替进行,尽量模糊学生的自我水平暗示,力求让整个班级每一个学生意识到自己都可以做到成功地参与到新课当中,从而以最大的热情投入主体课文的学习。
五、适当控制导入时间,务求整堂课时间分布合理
每节新课可以分配给导入部分的时间是有限的,以45分钟一课时为例,导入部分只能控制在几分钟之内,否则整堂课会是头重脚轻,主题不突出,长久以往也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教师引入话题之后,希望学生的每一次发挥在自己预计之中,但客观情况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气氛过冷或过热。在气氛缺乏的时候要能积极引导,在讨论的展开偏题太远的时候也要做到适时带回,收放有度方能把握时间于自己掌控之中。
教师的新课导入应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某种为主的方式,如可以选择以小组为讨论某一问题,或是有导向性地提问几个问题,或是让学生就某一现象发表彼此不同的见解。最好能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才能让导入的结构紧凑,内容突出,导向性鲜明。
教师在设计自己导入语言的时候要多加以推敲琢磨,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晰简明,切中主旨,也是控制导入环节不至于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的要求之一。
六、尽可能融合英语语言文化的导入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也包括文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先导环节,虽说时间不长,但若能在导入训练中有意识地穿插一些英国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内容,引导学生把文化内容和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英语与母语的区别并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吸收两种文化的精华,学会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错误,学到地道的英语,进一步提高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某些表达的疑惑,在用词的选择上很有可能会因理解不清而误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何称呼英美人士的问题。如何使用Mr,Mrs,Miss,Ms等称谓语:它们要么与姓名(fullname)连用,要么只与姓(surname)连用,但不能只与名(givenname)连用。比如,一个叫JohnSmith的人,人们可以称他MrJohnSmith或MrSmith,但不能称他为MrJohn。而在直接以姓名相称的情况下,则一般称呼其全名或仅John。再有,除Dr/Prof/Captain等少数词外,一般表职务、职业、职称的词不用于称谓—如不说TeacherWang;亲朋好友之间,常直呼其名或昵称—如David/或Dave,但对亲戚长辈,常用“称呼+名”—如UncleTom。上述称呼使用习惯的差别,表现了西方民族在人际关系上不同的传统观念和社会风俗。教师如能适时地加以解释说明,在这样情境下的文化输入对学生而言是更加容易接受和认可的。
而中西方文化间同时也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即所谓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来源于不同民族在与自然界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进而反映到语言中来,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说wolfinsheep’sclothing;“蓝图”,英语为blueprint;“同舟共济”,英语表达为inthesameboa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在导入阶段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若能适时提示这些现象,势必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兴奋度,活跃课堂的整体气氛,有益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从而进入主题课文的学习。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教师在营造一个整体氛围,帮助学生酝酿情绪、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其成功地带进教学内容的情境。一次成功的新课导入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并从情感上抓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产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导入环节对于一次完整的教学活动而言是一个突破口,导入设计得当精妙,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有益于学生顺利进入新课的情节,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参考文献:
[1]绍细芳,欧阳菁.浅谈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2.
一、直观教学,直接感知。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总是通过感官获取各种信息来感知周围世界的存在的。为此,视觉在学习和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的认识总是经过从简入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往往要凭借具体事物或者表象进行思维,而直观教学正是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实际,能为他们的思维提供形象的直观的印象,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需要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单词图卡、词卡,人物头饰等,在教学生认读单词之前,我必首先让学生看图片,引导他们观察,接着要求学生认真聆听老师的读音,进而让他们模仿发音,这样一来,不仅不需要花时间去解释含义,而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直接感知,在图文并茂的情景中学习,既加深认识又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媒体,激趣。
电教媒体的示范比教师的口头示范更具生动、形象、规范的特点。合理充分利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的实物、挂图、投影机、录音或录像以至电脑辅助教学等视听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活课堂,具有重要作用。
(一)、运用录音机,激发兴趣,创设英语情景。
1、利用录音机播放一段节奏明快的歌曲、伴音或歌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先锋英语》小学一年级第一册p38的歌谣“ALittleInsect”,通过录音机播放音乐,学生被节奏明快的歌曲深深吸引,使他们都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收听、跟读地道的英语,把握标准的语音、语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
3、给学生创造条件,为其录音、播放,让他们听到自己的发音,感知自己发音的优、缺点,进而发扬优点,矫正不足,继续提高。好奇是小孩的天性,通过录音比赛,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进而把课堂搞活。
(二)、运用投影仪,呈现出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光学投影仪胶片的使用,不仅起到小黑板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制作一些彩片、插图等丰富我们的教学,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情景,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下面以《先锋英语》一年级第一册p37为例:出示投影片,画面上仅显示ayellowtrain,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Oneboyinayellowtrain),我又把oneboy生动地插入到火车中,让学生在动感中理解句子:Oneboyinayellowtrain.通过这样生动的教学,学生必能准确、牢固地记住所学的知识,且学习积极热情也会很高。
(三)、放录像,变静为动,使学生身在其中,知其所学。
教学录像能做到图、文、声、色并茂,字幕与动画的巧妙运用,使音、形、义有机结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在英语课堂上借助录像机等设备可提供生动直观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进而也使课堂“活”起来。
(四)、运用电脑,融声音、画面、动作、知识于一体。
在英语口语的教学中,先用电教媒体提供示范,让学生通过看、听来学习规范的英语,然后进行模仿说话,最后操练巩固。可以加深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在美妙的音乐中,唱唱跳跳,轻轻松松学英语,其中乐趣不言而喻,还可以通过唱歌来培养学生兴趣、增强记忆、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先锋英语》这一套教材中,编者编辑了许多有趣的歌谣,这些歌谣清脆动听,深受小孩子的喜欢。根据小孩喜欢听和唱歌谣的特点,我把课文中的一些内容也编成了顺口溜或歌谣。如:教“Whatcolouristhe…?It’s….”的句型中,我就配用了简单轻快的音乐,学生很快就学会并记住了句型。
四、游戏活动,贯穿教学。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造新颖多样、富于启发性、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和游戏,来唤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是小学生最乐意接受和参与的活动。根据教学要求,我尽量把传授知识和游戏融为一体,设计一些适合教材的游戏。比如:学习了有关颜色的单词后,我准备了一些彩色铅笔和其他各种颜色的物品,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来。我说:“Showmeagreenpencil.”这个学生按听到的从盒子里拿出相应颜色的东西,全班同学说:“Yes.”或“No.”;又如教完数字1至10后,我设计了一个“Whoismissing?Canyouguess?”的游戏。在游戏的同时,我还引进了奖励的激励机制,对获胜的同学分别奖给一些小红星或小红花等,以此来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把学习推向。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享受游戏的乐趣。学生在欢乐中获得新知识,学习能力也在游戏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五、竞争比赛,激活课堂。
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境、激活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竞争永远是一剂课堂兴奋剂。竞争好胜心理驱使学生乐于参与比赛活动,这又是进行某项或几项知识与技能综合训练的手段,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无论是参赛的学生,还是观看的学生,个个都十分投入。无论是小组比赛还是个人比赛,学生都满腔热情地参加,课堂气氛可谓空前的高涨。我在一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最热闹的一环就是竞争比赛。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们都能赛出基础,赛出质量,赛出能力,且越赛越有兴致。
论文摘要:目前的职高学生一般都是中考普通高中落榜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成绩、学习能力分化严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偏低,进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日益减少。很多时候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学生仅仅是台下的观众。针对这一现状,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融入课堂是目前职高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1教师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将学生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
传统教学目标的确立往往只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忽略了学生这个因素,学生只是被动的授课对象。确立的教学目标偏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严密性,而忽视了它的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一堂课上下来,教师往往只关心“我有没有完成教学计划?”,而并不关心“学生掌握了没有?理解了多少?”忽视了教学的另一方,剥夺了学生的参与权,教学也只能是教师单方面的一厢情愿,教学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新教改要求从确立教学目标开始,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情感体验等等,目标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层次、情趣特点。对于学生的现有英语知识、能力水平教师可以通过诊断性测试来了解,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情感体验等作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之一。考虑了学生因素的教学目标会让学生觉得知识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是可望而不可及,努力一番目标就能达到。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是用来交际、沟通的,通对目标知识的掌握,促进自己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学生会觉得信心大增,激起他们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进取心理。
2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新”来吸引学生
(1)课堂活动要不断更新。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项目。如接力,朗读,演讲,抢答,会话,问答,复述,听力,造句,猜词,开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男生与女生,个人与个人,组与组之间的对抗赛,寓知识的巩固、运用和娱乐于一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手段要更新。把课改在多媒体教室去上,自己制作课件或从网上下载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方法。
(3)单词记忆的创新。记单词最普通的方法是死记,可是死记的方法不牢,而且运用的功效有限,教师要尽量用各种方法,如用顺口溜、绕口令等,让学生记牢,并学得轻松愉快。如巧记以f或fe结尾的名词复数时,要求学生记得下面的句子:Thethieves’wiveskilledtwowolveswithsomeknivesintheirlives.Theycutthemintotwohalvesandthenputthemontheshelveswithsomeleaves.而其余所学的如chief、belief等变复数都加-s。
(4)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教师变换教学方式,效果就明显不同,如在教学《Thefirstpostageintheworld》这篇课文时,教师预先布置学生去了解邮票的历史,学生兴趣浓厚,上书店、去图书馆、上网,还可把邮票带进课堂,让学生知道课本上与所查阅资料是否一致。
3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将学生设计为活动的中心
传统教学以“教”为主,重“教”轻“学”,新课改的主体性教学以“学”为主,学导结合。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学生就能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了愉快的学习情绪,学生的学习才会主动,才会产生创造性的思维,而不至于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一种压力,正是这种良好的心境,使得课堂气氛生动,兴趣盎然。在第二册第十单元,在邮局的对话时,学生对邮件的分类熟悉,他们都乐意来扮演到邮局寄信,老师只将ordinarymail,registeredmail,expressmail,airmailandemail等提示写在黑板上,看那组最棒,青少年喜欢争强好胜,表现欲强,具有强烈的竞争与进取意识,这样学生就象是吃了兴奋剂,课堂上学生出色地完成任务,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学生,平时不敢开口的学生更有成就感,使他们觉得“我有了到邮局进行业务的能力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英)马丁•韦德尔(中)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课堂教学互动.AmyB.M.Tsui[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学生对英语有了好感,但兴趣不浓,于是我又趁热打铁,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力求从多方面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在课前准备大量的材料,在课上让学生担任角色进行表演,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这样做学生兴趣十足,这时的英语课堂犹如一组又一组的交响乐曲,一幅连一幅的和谐画面,一幕接一幕的动人戏剧,从而成为一浪高过一浪美的情感的激荡,成为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这样我的英语课堂就成功了一半。让学生把学习英语技能的心智和躯体感官活动同快乐、喜好、迷恋、满足等审美情感活动密切联系为一体。
二、积极赞赏,满足欲望
课堂上注意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中学生的求知欲是相当强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就,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些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往往要在日常生活或具体交际情景中才能获得。如在课前热身时,教师除了照课本内容进行机械操练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和教室的具体情况,创设一些情景,进行意义操练或交际操练。例如,教师在巩固性操练时可手握一件小物品,把手放在身后,向学生问:What’sinmyhand?Guess.这时学生兴趣来了,他们不但集中思想猜测,而且很自然地说:There’sa...init.或Isthata...?教师就回答No,itisn’t.或Yes,itis.That’sa...等。最后一个学生猜到了,那个学生很满意,其他学生也很高兴。学生对句型运用较熟练,概念也深刻。此外,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演唱英语歌曲,阅读简单的英语课外读物,听懂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英语短文等等。
三、注意开端,关注个体
一堂课、一个环节开始得好,把学生吸引住,继续下去才会顺利。所以开始的技艺很重要。正式开始讲课之前,制造一个悬念,可一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提问时要注意眼看全班学生,提问时不要盯住将要叫或可能叫的学生,那样,问题便起不到让全体学生思考和准备回答的作用。目光要均匀地从一边扫描到另一边。就是个别学生回答时也要在看着他的同时注意全班。一堂课犹如一出戏,结束时应是,但实际做起来不容易。可试用:设置新的悬念、表扬和批评、下课前留几分钟唱一遍学过的英语歌,也会让学生情绪高涨。
四、结语
论文关键词:浦笔画英语课堂教学直观手段
简笔画最早是英语教学法专家理查兹博士(Dr.1.Aftichards)和吉伯逊(C.Gibsun)女士创造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它方便、易行,适用性强,利于创造语言环境与营造教学情景效果。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初中英语教材充满着各种描述学生日常生活情景的材料。学生只有将自已融人各种各样的情景中,才能更有效地学好英语,这就决定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和情景性。运用简笔画就是为教材内容提供生动具体的情景.并围绕这一情景展开一系列的语言教学活动。运用简笔画不仅使教师能得心应手地组织教学,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而且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对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橄发他们的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下面谈谈作为直观手段之一的简笔画的特点及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
一、简笔画的特点
1.简易速成,为教师提供了操作的可行性简笔画(stickfiguresormalehpictures)是从JL何图形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只须用儿根线条和几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就可以组成许许多多不同的画面。简笔画的作画原则是“宁少勿多,宁直不弯,宁简不萦”。即能用一笔的不用两笔,能用直线的不用曲线,能用简单图形的不用复杂图形。如画一人在游泳,只需用三笔:即一条两折线,一个半圆和一条波浪线;画一个人打篮球、只用四笔。(见图1)
正因为简笔画简单易学,故被人称为“一日简笔画”。即用一夭的时间就可以学会。只要掌握简笔画的绘画原则,人人都能学会它。简笔画用于教学而不用于欣赏。因此只求写意,不求写实,多萝数笔,顷刻功夫就可以清晰地使一个事物,一种行为,乃至一个情景,都跃然纸上。例如画人物就不必画出衣服,画动物更不必费劲去画出羽毛或鳞片。母鸡和小鸡的形象只是在半圆和回的荃础上衍生即可。(见图2)简笔画结合若教学内容,随教随画,与讲解或操练同步,可加大课堂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创设情景,增加了课堂操练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以培养和强化学生运用英语能力为目的。无论是教句型,教对话,还是教课文,都离不开大且的操练。现行初中教材的课堂操练一般采用“三级模式”进行,即“机械操练”,“有意义操练”和“交际性操练’。离开了语言情景的操练活动便显得十分枯操无味,更无效果可言。但如果使用了简笔画,就会使操练变得生动有趣。如给"Whataretheydoingeyarehavingsports.""Whatisshe/晚doing?”"She/F1eisskating/ridingabike."滑冰,骑车的动作是教师不便在课堂上演示的,配上简笔画(见图3).既为操练提供了方便,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愈力,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操练效果。
3.运用广泛,体现了教学效果上的实用性
简笔函不仅简易速成,而且在教学中运用广泛。它不仅几乎可用于各种场合,各种课型以及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和巩固各个教学环节,而且能把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形象思维引人逻辑思维进而升华到创造思维。作为辅助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简笔画适合青少年的学习心理,深受学生欢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接受和受益。这就体现了这一手教学手段的实用性。正因为如此,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运用简笔画教学是一项必备的教学技能,也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种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
二、简馆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l.用简笔画教单词
单词教学虽然可以用实物和图片作为辅助手段,但许多实物是无法显现在课堂的.图片也并非应有尽有。率握了简笔画就可以把教材中有关的事物或情景轻而易举地翔上黑板。大到蛛鱼大象,小到老鼠蚊虫,远到法国的凯旋门,近到窗外的鲜花,都可几秒钟内,展现在学生眼前。既避免了语言描述的麻烦,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用简笔画辅助英语单词教学体现在下列几方面。
(1)对教师可以把要教的单词画在黑板上或纸上,然后用“what''''slhis''''1”或“what。theydo-等句型设问。在复习单词时,可利用简笔画组织学生做游戏。例如,教师在小黑板或纸上画出学生学过的2p个名词让学生先看一分钟,然后收起来,接着让学生写出看到的东西,看谁写得多。这样就使枯燥无味的单词教学趣味化了,从而收到了窝教于乐的效果。
(2)在教授某些形容词的反义词时,用简笔画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使学生从直观上产生对比联想,这样既学得活,又记得牢。(见图4)
(3)教介词,特别是表示方位的介词时,用简笔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的记忆。(见图5)
(4)用简笔画也可用来区别愈思相似和相近的词。
教材中的许多语言知识,如一些相似意思或相近的动词,鉴于学生的英语程度。不易区别,更难理解。如用简笔画,一看就明白。例如教"inthetree”和”onlhrtree''''s的区别,通过下面三幅画就一目了然了。(见图6)
又例如在教ltting,take的区别时,通过下面两幅画的演示,这两个动词的不同方向,就不言自明了。(见图7)
2用简笔画教语法
用简笔画讲解某些语法知识。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变得易于理解。
(的例如教现在完成时态和过去完成时态的对比,可用下面这幅简笔画来演示。(见图8)
(2)运用简笔画教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在黑板.L画出如下三幅画,或说或提问:(见图9)
3用简笔画教句型和对话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句型和对话的操练常常采用MMC三级操练形式,即机械操练(Me-tbenltel),有意义操练(Meanin}ul)和交际性操练(Com-municative).要能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首先要做到熟练掌握这一语言,也就是说,首先要组织好机械操练,而这级操练往往比较枯燥。如配上简笔画,再把对话上的关键词写出来,由于有画面的情景作提示.操练起来就容易得多.效果也好得多。如义务教育初中英语第一册第85,$6课句型"Wlwlareyou/ishe/isshedoing?”及其回答时,可以采用下面兰幅简笔画。(见图10)
4.用简笔画教课文
课文教学,有时也同样可以利用简笔画来辅助。如把课文分成若干小段,将每段所含的信息配上一幅简笔画,让学生根据简笔画提供的情景进行说话,从而达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目的。这种方法将视听说结合起来,运用整体教学原则,通过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它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即“一情一景,萝萝数语,利用提示,看图复述”。
“一情一景”,就是将一小段课文的情景用一幅简笔画来表达。简笔画的设计应尽量概括课文提供的信.息,每幅画包含的信息不可太多,因此每篇课文要多分几段,多设计几幅画。“寥寥数语”指的是每幅画用屯五句话来叙述,低年级的课文一幅画用两三句话甚至一句话来叙述为宜。高年级的课文一幅画最好不要超过五句话。“利用提示是将每一句中的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提供在画的下面.便于复述时联想。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听说,从听听说说、读读认认、唱唱玩玩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本学期开始,我市在小学一年级全面铺开英语教学,这对于仅有六岁多的小孩子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学习第二语言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小孩善于模仿、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且乐于参加活动,这也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有利条件,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孩子更轻松的学习英语,必须把英语课堂搞活,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掌握一门语言。下面从五方面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直观教学,直接感知。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总是通过感官获取各种信息来感知周围世界的存在的。为此,视觉在学习和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的认识总是经过从简入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往往要凭借具体事物或者表象进行思维,而直观教学正是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实际,能为他们的思维提供形象的直观的印象,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需要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单词图卡、词卡,人物头饰等,在教学生认读单词之前,我必首先让学生看图片,引导他们观察,接着要求学生认真聆听老师的读音,进而让他们模仿发音,这样一来,不仅不需要花时间去解释含义,而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直接感知,在图文并茂的情景中学习,既加深认识又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媒体,激趣。
电教媒体的示范比教师的口头示范更具生动、形象、规范的特点。合理充分利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的实物、挂图、投影机、录音或录像以至电脑辅助教学等视听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活课堂,具有重要作用。
(一)、运用录音机,激发兴趣,创设英语情景。
1、利用录音机播放一段节奏明快的歌曲、伴音或歌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先锋英语》小学一年级第一册p38的歌谣“A Little Insect”,通过录音机播放音乐,学生被节奏明快的歌曲深深吸引,使他们都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收听、跟读地道的英语,把握标准的语音、语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
3、给学生创造条件,为其录音、播放,让他们听到自己的发音,感知自己发音的优、缺点,进而发扬优点,矫正不足,继续提高。好奇是小孩的天性,通过录音比赛,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进而把课堂搞活。
(二)、运用投影仪,呈现出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光学投影仪胶片的使用,不仅起到小黑板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制作一些彩片、插图等丰富我们的教学,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情景,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下面以《先锋英语》一年级第一册p37为例:出示投影片,画面上仅显示a yellow train,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One boy in a yellow train),我又把one boy生动地插入到火车中,让学生在动感中理解句子:One boy in a yellow train.通过这样生动的教学,学生必能准确、牢固地记住所学的知识,且学习积极热情也会很高。
(三)、放录像,变静为动,使学生身在其中,知其所学。
教学录像能做到图、文、声、色并茂,字幕与动画的巧妙运用,使音、形、义有机结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在英语课堂上借助录像机等设备可提供生动直观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进而也使课堂“活”起来。
(四)、运用电脑,融声音、画面、动作、知识于一体。
在英语口语的教学中,先用电教媒体提供示范,让学生通过看、听来学习规范的英语,然后进行模仿说话,最后操练巩固。可以加深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三、编辑歌谣,增强记忆。
在美妙的音乐中,唱唱跳跳,轻轻松松学英语,其中乐趣不言而喻,还可以通过唱歌来培养学生兴趣、增强记忆、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先锋英语》这一套教材中,编者编辑了许多有趣的歌谣,这些歌谣清脆动听,深受小孩子的喜欢。根据小孩喜欢听和唱歌谣的特点,我把课文中的一些内容也编成了顺口溜或歌谣。如:教“What colour is the…?It’s….”的句型中,我就配用了简单轻快的音乐,学生很快就学会并记住了句型。
四、游戏活动,贯穿教学。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造新颖多样、富于启发性、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和游戏,来唤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是小学生最乐意接受和参与的活动。根据教学要求,我尽量把传授知识和游戏融为一体,设计一些适合教材的游戏。比如:学习了有关颜色的单词后,我准备了一些彩色铅笔和其他各种颜色的物品,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来。我说:“Show me a green pencil.”这个学生按听到的从盒子里拿出相应颜色的东西,全班同学说:“Yes.”或“No.”;又如教完数字1至10后,我设计了一个“Who is missing ? Can you guess?”的游戏。在游戏的同时,我还引进了奖励的激励机制,对获胜的同学分别奖给一些小红星或小红花等,以此来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把学习推向。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享受游戏的乐趣。学生在欢乐中获得新知识,学习能力也在游戏中得到培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