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4:20
序论:在您撰写绿色财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在环境保护日益被重视的今天,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时刻注意其生产销售等对环境的影响。具体来说,企业必须要用环境会计核算方法来对投资项目进行核算,使得环境会计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2.提高产品质量
环保、环境友好、环境爱护是环境会计的理念。在环境会计的要求之下,企业要主动利用环境会计的准则去分析该企业的产品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使得企业管理层、员工以及公众能够简单清晰地看到该企业的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环境会计能够促使企业朝着环保的方向发展,深入计算废弃物成本,达到提高环保效率的目的。3.有助于预测环境成本和效益环境会计以设备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基准,帮助企业从整个生命周期来预测其环保活动的财务利益,预测及计算其环境管理活动产生的最终效益。通过生命周期法则,企业能够更加精确计算环境管理活动所花费的成本以及所产生的效益。
二、环境会计在环保项目中的应用
1.生命周期成本之计算方法
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也就是以产品或者设备的生命周期为单位,计算这整个生命周期的相关成本。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包括有生产、销售到最后设备生命周期结束的各种上浮和下浮的成本。环境成本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常规成本,也即与自然环境无关的成本,只要是一个企业就会有这样的成本。它包括有人工、资本、设备、能源等消耗性成本。还包括有保险、特别税、排水(气)控制、废物处置等必须要负担的成本。也就是说,企业要运转这些成本就是必须负担的。二是负债性成本。负债性成本包括有企业的法律咨询费用、罚款、人身伤害费用、公众形象伤害、财产损失等成本。三是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由于环境不友好的行为而导致自然环境遭受破坏而造成的成本。包括有各类自然灾害,还包括对当地居民的一些不良影响,而负债性成本与环境成本间的区别并不那么明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2.环境会计应用实例分析
汉江江边有一造纸厂,由于造纸厂对环境污染严重,该厂每年需向当地相关部门缴纳大量的排污费用,废物超标还要加倍收费。该厂拟投资一项污水处理项目,预计花费38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使该厂对外排放的污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若对该企业进行普通的会计成本核算,则计算方法如下:投资污水处理项目的主要支出:前期项目人工费(10万)、后期使用时工人工资(10万)、设备折旧费(假设设备使用年限为两年,每年折旧190万元)、药剂费(10万)、维修费(10万)、电费等(5万)。项目主要收入:减少排污量而节约的排污费(150万)、节约的水资源费(污水处理项目实施后,处理后的废水可循环使用,节约使用新水的水资源费40万)、可供利用物资的回收等(30万)。经计算,该项目投资后,造纸厂支出为235万/年,收入为220万/年,该厂收入—支出=220-235=-15(万元/年)造纸厂的污水处理项目是一项环保项目,环保项目中引入环境会计会对该项目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评价,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该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多重效用。在环境会计中,这种收益可能是巨大的。以该造纸厂的污水处理项目为例,运用环境会计的分析如下:
(1)该环保项目成本核算
①污水处理项目生命周期成本分类之所以称为生命周期成本分类,是因为每个项目都有其周期,环境会计要计算在该生命周期之内,整个项目所涉及到的成本收益问题,其中涉及到环境方面的成本收益是重点。该项目中,假设污水处理设备的生命周期是两年,环境会计要将两年的成本收益进行综合核算来确定该项目是否应该实施。②项目实施前的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一是常规成本与负债成本。项目实施后,可为造纸厂每年节约水资源300000立方米,以每立方米水资源0.2元计算,项目实施前每年将多花费60万元用于取水。另造纸厂还需要缴纳每平方米0.1元的取水资源费,也即每年30万元。项目实施前,造纸厂每年需缴纳每平方米废水0.2元的排污费,也即60万元。二是环境成本。项目实施前,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汉江,对附近农田有相当大的影响,会造成水稻减产,品质变差,带来一定的环境成本。其环境成本计算公式如下:C=(P*W-p*w),其中P、W分别表示未受污染是水稻市场价格和产量;p、w分别表示受到污染后水稻的市场价格和产量(假设收到污染的水稻面积为2万亩)。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产量约为每亩600—900千克,价格约为每千克1.2元。但是受到造纸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之后,水稻价格会每千克会降低约0.1元,产量会降低约5%。经计算,水污染的环境成本约为每年205万元。③项目实施后的环境成本会计核算污水处理项目的成本一是购买污水处理设备需花费成本380万元;二是设备运行每年需花费成本120万元。其中,在该环保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回收产品能够产生收益,这是需要在成本项中减去的项。
(2)成本比较分析根据本次试验的计算,可发现污水处理项目实施后的生命周期成本为589.2万元,低于项目实施前的659.9万元。可见该项目是可以并且应该实施的。
三、结语
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是为了让读者在研究某些问题时候,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让读者更进一步的了解作者引用的具体内容,从而解决读者的需求。下面是千里马网站小编整理的会计本科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借鉴。
会计本科论文参考文献:
[1]芦杰.关于中专财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科设置的构想[J].中国林业教育,2000,(02)
[2]牛莉侠.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01)
[3]董丽晖.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能力的课堂因素分析[J].甘肃农业,2006,(09)
[4]陈兴霞,曹军,费淋淇.浅析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仿真模拟题库建设[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5]杜思晓.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8,(10)
[6]刘秋月.会计电算化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思与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Z1)
[7]王健.加快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建议[J].绿色财会,2006,(09)
[8]包准,程宝华.做好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几点体会[J].绿色财会,2006,(09)
[9]高俊杰,张东红.种子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之我见[J].种子科技,2008,(02)
[10]丁丽娜.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3)
会计本科论文参考文献:
[1]宋雪婷,安鹏.试论云南绿大地事件对注册会计师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
[2]丁红燕.审计失败及其后果--基于证监会2006-2010年处罚公告的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3]丁红霞,丁红燕.审计失败:原因及对策--基于证监会2006年-2010年处罚公告的分析[J].商业会计.2012(24)
[4]魏梦莹.新大地IPO何以被终止[J].资本市场.2012(10)
[5]张敬之.特殊普通合伙的市场反应研究--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4(01)
[6]李瑞青,白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7]郑杨.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分析--基于信永中和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3(31)
[8]李江涛,宋华杨,邓迦予.会计师事务所转制政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J].审计研究.2013(02)
[9]肖小凤,王善平,肖雯.论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度的完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05)
[10]刘启亮,陈汉文.特殊普通合伙制、政府控制与审计师选择[J].财会通讯.2012(24)
[11]程启智,刘三昌.对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些思考[J].商业会计.2012(07)
[12]张连起.特殊普通合伙转制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4)
[13]孟晓俊,严慧.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0(12)
[14]章立军.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与应对--第四届立信会计学术研讨会综述[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06)
[15]何新容.我国特殊普通合伙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完善--兼与美国相关立法比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04)
[16]王星灿.试析特殊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律师的“过错”[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8)
[17]黄洁莉.英、美、中三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演变研究[J].会计研究.2010(07)
[18]冯延超,梁莱歆.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审计收费及非标准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0(03)
[19]王棣华.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制改造[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03)
[20]上官静文.特殊的普通合伙承责制度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11)
[21]陈坤墙.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制度评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2]张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改革探析[J].财会通讯.2009(10)
[23]郭富青.特殊普通合伙企业:游走于无限与有限责任之间[J].当代法学.2009(01)
[24]逯颖.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06)
[25]袁碧华.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中的职业保险探析[J].法学杂志.2008(03)
[26]郑英龙.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有限责任[J].国际经贸探索.2008(02)
[27]范健.引入有限责任合伙(LLP)制度的立法思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06)
[28]武晓玲,张亚琼,周水龙.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4)
[29]罗党论,黄旸杨.会计师事务所任期会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7(02)
[30]刘少锋.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6(36)
会计本科论文参考文献:
[1]程之议.浅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8)
[2]张俊生,张琳.特殊普通合伙制让审计师更稳健了吗?--来自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经验证据[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04)
[3]刘行健,王开田.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有影响吗?[J].会计研究.2014(04)
[4]周中胜.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收费[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02)
[5]鲍金柱,冯研.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03)
[6]崔江涛.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4(01)
[7]谌小红,邹德军.共同经营会计核算探讨[J].财会月刊.2014(01)
[8]汪祥耀,吴心驰.我国合营安排准则(征求意见稿)与IFRS11的比较和完善建议[J].会计之友.2013(26)
[9]张立火.我国合营安排准则征求意见稿与IFRS11的比较及建议[J].财会月刊.2013(16)
[10]梁瀚文.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弊端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29)
关于应收账款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2]谷祺、刘淑莲:《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葛家澍、杜兴强:《中级财务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田丹阳.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现状与对策[J].财经界,2014,6(8):102-103
[5]胡云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管理[J].绿色财会,2016,12(2):54-55
[6]鲁智国.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4(1):130-131
[1]龙件元.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经济师,2010.3.
[7]王瑞玲.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0.9.
关于应收账款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EB/OL].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146587/c3592332/contenthtml,2012-03-02[ZK)]
[HT5”SS][2]高建初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与发展趋势[EB/OL].中国衡器网http://wwwweighmentcom/newsletter/year2014/m6/2196asp
[3]李玲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难多地试水“金融仓储”[EB/OL].http://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31209-cd58cfd7html,2013—12—09
[4]李紫宸千万中小企业遇融资痛点,应收账款能否破解困局?[N].经济观察报2016—04—28
[5]韩雪萌中小银行是服务小微企业的生力军——访全國政协委员、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N].金融时报,2012—03—09(001)
[6]高思新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7—50
[7]谢茂康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应用——以衡阳市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3(32)
[8][10]中征登记公司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介绍[EB/OL].http://wwwcrcrfspcom/platform_introducedo
[9]wiwi8742问题解析: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EB/OL].好贷网,2015—04—03[ZK)]
[11][12][ZK(]锦年应收账款融资遇冷专家:小企业应学会造血[N].财会信报,2015—05—25(05)[ZK)]
[13][ZK(]王华如何拓展核心企业供应链融资[N].2013—04—26(A13)[ZK)]
[14][15][ZK(]魏安江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暗藏陷阱[J].法人,2014—10—09[ZK)]
关于应收账款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敏.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辽宁经济,2012(4):82-83.
[2]池国华.信用政策及应收账款管理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4):13-15.
[3]孟庆财.我国民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2(5):73-75.
【关键词】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综述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空前严峻,传统会计已经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绿色会计便适时而生。我国绿色会计自葛家澍、李若山(1992)引入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CNKI数据库查得,至2012年12月有关绿色会计的论文共754篇、环境会计论文共1952篇),尤其是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01)的成立揭开了绿色会计研究新篇章。从大量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还需深入,很多问题上尚未达成统一的看法;实证研究进展缓慢,多数都集中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
一、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研究
与传统会计一样,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也是由概念、主体、目标、对象和要素,以及基本假设、原则、确认与计量、信息披露等组成。
(一)绿色会计的概念
关于绿色会计的概念,孙兴华、王维平(2000)从其理论依据、计量单位、职能目的、核算内容及学科归属等方面进行了诠释,但冗长不易记;另有学者(孟凡利,1997;张博莉,2004)进行归纳后将绿色会计概念概括为“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这一说法常被学者们引用于阐述绿色会计的概念,原因或许是因为简明概括了绿色会计之精髓。
(二)绿色会计的主体
关于绿色会计的主体存在两种观点:政府主体论和企业主体论。二者的实质性分歧在于:绿色会计的核算责任和最终风险由谁来承担。张劲松、邰磊(2007)分别从产权角度、博弈理论角度和会计角度三个方面来分析比较认为:政府作为绿色会计的主体更加契合绿色会计的本质和发展方向,而企业自身的环境披露行为可以算作一种补充。相反,刘鹏(2012)通过对污染博弈的分析认为:只要政府负责好宏观上的调控,制定出合理的政策和运行机制,企业作为绿色会计的主体是完全可行的。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为了避免企业提供不真实的信息,政府和企业都应作为绿色会计的主体,随着研究的发展,逐渐将会计主体过渡到企业(王琳、肖序,2010)。
(三)绿色会计的目标
理论界对绿色会计的目标存在着三种比较有代表性观点:其一是决策有用观(孟凡利,1999;李建发、,2002),即绿色会计的目标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满足其决策相关的信息;其二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张英,2006);第三种则是把绿色会计的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具体目标为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李颖,2007)。这是前两种观点的融合。
(四)绿色会计的对象和要素
孟凡利(1997)认为,绿色会计的对象包括企业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所有活动,即能以货币计量的环境活动和不能以货币计量的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传统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本运动。孙兴华、王维平(2000)认为,与传统会计相比,绿色会计的对象增加了自然环境内容,它所考虑的是除了资金之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生产消费以及生态循环价值,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资本运动范畴。
相应的绿色会计要素界定,出现百家争鸣。有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成本的“三要素论”(孙兴华、王维平,2000);有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的“四要素论”(李芳,2009);有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绿色所有者权益、绿色费用和绿色收益的“五要素论”(胡晓春,2006)。最为全面的是在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提出的,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的“六要素论”(陆玉明,1999)。
(五)绿色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多数学者都认同绿色会计应该继承传统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同时又应有其特殊性。宋东亮(2005)将会计主体假设从微观扩充至宏观,货币计量假设扩充至多元化计量,还新增了环境价值假设、国家干预假设。王湘志等(2004)把持续经营假设改造为可持续发展假设,这样可以体现持续经营和环境资源良性循环的双重含义,同时,把受托责任假设、环境资源稀缺性假设也作为绿色会计的基本假设。
大多数学者认为绿色会计核算原则应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会计原则的同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原则。孟凡利、许家林(2004)认为绿色会计应该继承传统会计的基本原则,同时满足统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外部影响的内部化、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特有原则。李颖(2007)认为绿色会计的独特原则体现在社会性、相对性、强制与自愿结合原则三方面。目前被提及最多的绿色会计的独特原则是: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陈建光,2008)。
(六)绿色会计的确认和计量
如何对绿色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多数学者都是从绿色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确认标准和方法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的,绿色成本的内容以及绿色成本如何资本化和费用化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于敏(2009)从环境资源、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损益的定义、特征、确认标准等方面对绿色会计要素进行了确认:环境负债与或有环境负债的区别是看是否具有现时义务;绿色成本是指某一主体在其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付出或耗用资产的转化形式。吴玉雪(2007)则从广义的循环成本观出发,认为绿色会计成本包括自然资源成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对绿色成本的处理方式,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若发生的绿色成本符合资产确认标准,能够提高企业所拥有的其他资产的能力、减少或防止今后经营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应该将其资本化,在以后各受益期摊销;反之,则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许家林、王昌锐,2006)
绿色会计的计量研究主要围绕着计量单位、计量基础、计量方法进行。在计量单位方面,多数学者都主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货币计量为主,兼用实物单位、文字表述等多种计量属性。在计量基础方面,既可以采用历史成本,也可以采用现行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和替代成本等。在计量方法上,学者们以劳动价值理论或边际效用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以直接市场法、间接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为内容的绿色会计计量方法体系。其中,直接市场法包括人力资本法(即收入损失法)、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即生产率法)和防护费用法等;间接市场法包括资产价值法、旅行费用法和工资差额法等;假想市场法又称意愿评估法,主要包括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无费用选择法和专家调查法(特尔菲法)(宁福顺等,2006)。夏长会(2010)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从立体空间考虑资源的开发使用,提出了积分计量法,并就其应用进行了仿真运算。
(七)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
目前,国内学者对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研究主要集中在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上。在环境信息披露内容方面,孟凡利(1999)认为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环境问题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二是环境质量情况、环境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回收利用的情况等环境绩效;杨鸣晖(2012)则认为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应该包括经济效益信息、生态效益信息、社会效益信息和关于或有负债的说明等方面的其他效益信息。在环境信息披露形式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存在两种类型:补充报告模式和独立报告模式,在具体披露环境信息时适用哪种学者们各有看法。孙兴华等(2002)考虑到传统会计报表无法反映资源、环境价值运动的信息,主张采用补充报告模式。李建发、(2002)基于目前我国绿色会计具体准则空缺的情况下,建议采用独立报告模式;待绿色会计具体准则制定和颁布后,再采用补充报告模式。李玉敏(2010)认为,我国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企业规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披露模式:对于小型和一些中型企业可以采用叙述性的披露模式;对于中型和一些大型企业可以采用在传统三大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项目或者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对一些大型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应该采用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模式。
二、绿色会计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逐渐由规范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并且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披露环境信息的影响因素等方面。
(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的实证研究
学者们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的结果大体一致,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选取的研究样本的范围不同。耿佳梅(2012)研究了60家(重污染36家、非重污染24家)上市公司披露的2010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根据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和得分情况总结出: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内容的披露较简单,基本只披露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且大多都是历史性数据;行业间环境信息披露差异较大,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状况明显好于非重污染行业。黄丽萍、宋娴(2008)选取了40家钢铁行业的企业作为对象,研究发现:我国钢铁行业环境信息在年度报表中的披露少于招股说明书;披露内容分散且主要为历史信息,披露形式不规范,披露的环境信息没有连续性,总体缺乏可比性。李勤(2010)分析了2009年度5份对环境信息披露比较充分的社会责任报告,认为我国环境信息披露以自愿披露为主、强制披露为辅,定性描述为主、定量描述不足,披露的环境信息可比性较差、实用性较低、不够规范和充分,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初宜红(2012)以紫金矿业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会计处理为例,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披露普遍存在不及时、披露内容避重就轻且披露方式多为非货币形式等。
(二)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影响因素
近几年,不少学者开始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但研究出来的结论却并不一致。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财务状况因素、公司治理因素和外部因素三大类。财务状况因素包括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等;公司治理因素包括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审计委员会的设立等;外部因素包括法律法规、公众环保意识、社会舆论监督等。在财务状况因素方面,公司规模大的上市公司会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即公司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李晚金等,2008;何丽梅等,2010);盈利能力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有的学者认为是正相关(封思贤,2005),有的学者认为是负相关,但是影响并不显著(何丽梅等,2010);资产负债率与环境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关系(张俊瑞等,2008),何丽梅等(2010)认为资产负债率与环境信息披露负相关,但并不显著,而李晚金等(2008)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影响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在公司治理因素方面,李晚金等(2008)认为法人股比例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直接控股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及独立董事比例等因素对环境信息披露没有显著影响;蒙立元等(2010)同意独立董事比例对环境信息披露没有显著影响,但认为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董事持股人数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是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前面两位观点不同的是,阳静(2008)认为独立董事比例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影响重大。至于外部因素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何丽梅等(2010)认为外部监管和压力较大的上交所上市公司披露水平明显好于深交所,由此说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受相关监管和外部压力的影响显著;张彦、关民(2009)对诸如政府环保投入、公众环保意识、区域经济水平和社会监督水平等外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因素从整体上来说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负相关的,其中,政府环保投入、区域经济水平、公众环保意识、社会监督水平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分别是显著正相关、显著负相关、无显著影响、无显著影响,这些足以说明现阶段我国企业环保工作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三、绿色会计研究成果的评价
绿色会计在我国的研究已经初显成效。多数学者都赞同绿色会计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传统会计之上的;报告模式也有多种选择,补充报告模式、独立报告模式或者二者兼容;信息披露方面,则尤为突出环境信息的披露,形式则更加多样化。但目前的绿色会计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尽管我国绿色会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总体上表现为:理论研究滞后,实务方面进展缓慢。
要怎样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这是学者们长期坚持绿色会计的研究的动力之所在。我们只有坚持以理论来促进实践、以实践来丰富理论,这样才能推进绿色会计在我国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孙兴华,王维平.关于在中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0(5):59-61.
[2]孟凡利.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J].会计研究,1997(12):45-46.
[3]张博莉.浅论我国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J].现代会计,2004(2):40.
[4]张劲松,邰磊.环境会计主体分析[J].会计之友,2007(4):7-8.
[5]刘鹏.对当前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几点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200.
[6]王琳,肖序.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现实困惑与前景展望[J].财会月刊,2010(3):5.
[7]李建发,.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J].会计研究,2002(4):45-50.
[8]张英.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7-31.
[9]李颖.我国绿色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J].现代会计,2007(6):26-29.
[10]李芳.论环境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与披露[J].企业技术开发,2009(2):119-121.
[11]胡晓春.绿色会计的要素确认及计量[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9-132.
[12]宋东亮.关于我国环境会计基本假设的研究[J].现代会计,2005(3):28-29.
[13]王湘志,林华,盘晓娟.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4(2):75-76.
[14]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21-122.
[15]陈建光.关于实施绿色会计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外资,2008(7):98.
[16]于敏.环境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09(21):5-6.
[17]吴玉雪.关于企业绿色成本及绿色会计核算问题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1517-1519.
[18]许家林,王昌锐.论环境会计核算中的环境资产确认问题[J].会计研究,2006(1):25-29.
[19]宁福顺,邵周元.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简介[J].财会月刊(综合),2006(3):44-45.
[20]夏长会.绿色会计计量新模式:积分计量[J].财会月刊,2010(3):46-47.
[21]孟凡利.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1999(4):22.
[22]杨鸣晖.绿色会计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2012(13):82-83.
[23]孙兴华,王兆蕊.绿色会计的计量与报告研究[J].会计研究,2002(3):56-57.
[24].李玉敏.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框架[J].绿色财会,2010(2):8.
[25]耿佳梅.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知识经济,2012(6):132-133.
[26]黄丽萍,宋娴.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价格月刊,2008(12):70-72.
[27]李勤.谈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J].财会月刊,2010(36):16-18.
[28]初宜红.上市公司环境会计应用探讨——以紫金矿业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2(3):33-35.
[29]李晚金,匡小兰,龚光明.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沪市201家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3):47-51.
[30]何丽梅,侯涛.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99-104.
[31]封思贤.公司业绩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6):89-93.
[32]张俊瑞,郭慧婷,贾宗武,刘东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化工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5):32-38.
[33]蒙立元,李苗苗,张雅淘.公司治理结构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关系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9):20-23.
[34]阳静,张彦.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08(11):91-92.
[35]张彦,关民.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6):103-106.
作者简介:
卢小群(1988—),女,四川自贡人,西华大学2008级会计学专业本科生,2012级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践。
【论文摘要】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理念,对现代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革新性影响,从而对企业的管理会计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作用。本文就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探究企业中如何优化管理会计的应用。
1.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管理会计目标
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基本目标,该目标定位于碳排放量降低、生态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上来,其实质就是在生产中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少投入多产出,谋求发展生态经济;其二是具体目标,即充分披露有关会计信息,满足决策的需要。包括了解环境资源所能产生的效益;了解环境投资总额、投资管理情况;了解环境费用支出总额及其具体用途等。基于低碳经济的理论,企业会计的总体目标是要明确经济的增长要建立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并尽可能多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环境会计的确认、记录、控制和报告的相关信息,使政府部门能够随时了解企业在环境规划、环境保护义务及环境政策等方面的执行情况;使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内部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环境会计实施情况,及其为企业眼前和长远经济发展带来的效果,为他们的监督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管理会计的主要问题
2.1环境会计体系的保障机制严重缺位
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专门针对环境会计的确切标准和会计准则,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的信息披露的法规中也鲜有环境问题的涉及,而相对系统的环境会计及其相对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规范则是缺位的。这种机制上的严重缺位由于不能向外国投资者提供企业的环境信息,因此对会计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是有害的,同时也很难衡量外国投资机构对我国环境的破坏程度,对于发达国家试图在我国寻求“污染避难所”是无法治理的。
2.2尚未建立健全环境会计技术层面的支撑体系
我国当前还没有建立用于确认环境会计要素的准则和原则,并且统一的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标准也不具备。基于大部分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在环境会计体系中得不到正常的市场交易的情况,因此不能以交易价格为环境会计的唯一属性。另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统一规定方面是滞后的,而且披露的内容范围和形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致使大部分企业都会低调处理环境会计信息,为的是使这类信息披露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的降低,从而导致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很难获得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决策受到了误导。
3.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对策研究
3.1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制度体系
3.1.1构建环境会计操作体系
这一点需要依靠国家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在对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借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和针对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会计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遵从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律,筹划和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同时对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低碳经济时代下的有针对性的修订,并尽快建立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与监督体系,依法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同时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以便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公正性、合法性及全面性进行审核与鉴定。
3.1.2完善环境会计保障体系
结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我国政府应尽快修改现行《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纳入法规体系中,在法律层面上将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加以明确,为建立环境会计体系提供制度保障。要加强环境资源的立法与执法,明确环境资源产权;同时加强环境法规保障体系,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加强环境会计人员的环境及相关知识培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环境会计要求,更好地参与环境会计事务;建立全国财政补偿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作为环境会计运行的资金支持系统。
3.1.3建立和强化环境会计披露与监督机制
众所周知,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对企业在社会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核查。首先,就要做到有法可依,在环境会计法的基础上给予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统一的标准。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准则体系,进而全面保证环境会计行为的规范和实施。其次,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能全面、如实地进行揭示,因此,应加强监督,由政府或有关社会机构,依据国家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会计相关法律,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再次,还要加强环境审计,强化对环境会计的再监督,其审计重点可以包括:环境保护法的合理性;环境保护管理系统;企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程序;环境经济责任的记录与披露等等;关于有害物质的贮存与处理。最后,要制订环境会计审计法规,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由政府审计或有关社会机构,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公正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并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做推广工作。
3.2加强成本核算,健全企业绿色运行体系
环境会计制度的核心问题是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目前有包括资本化方法、负债化方法、费用化方法、损失化方法等用以完善环境成本会计处理的方法。因此要倡导企业建立绿色经营系统,推进绿色工艺、绿色融资等,为环境会计发展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同时以先进的理念对环境成本进行识别、计量和分配,对环境成本的实现绩效管理。绿色经营系统是企业为将其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相协调。首先,需要大力开展环境会计规范化的试点工作,选择好地点,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逐步积累成功经验,制定高质量的环境会计准则与制度;由生态环境资源评估单位牵头,可以适时引入社会公益组织参加,积极开展环境资源的监测、评价与计量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其次,环境会计信息系统是绿色经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孤立存在,应该倡导企业建立绿色经营系统。只有在企业建立起绿色经营系统,才能为环境会计发展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
【参考文献】
[1]桑军朝.低碳会计理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2]赵娟.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环境会计假设[j].财会研究,2009,(23).
【关键词】 环境会计;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的煤炭资源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三,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11.9%,煤炭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带动,各地的煤炭企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以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为基础的。在山西这样的煤炭资源大省,伴随着煤炭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周边的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将环境会计引入煤炭企业的业务核算中,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收益,合理评价企业绩效,对促进经山西省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环境会计的发展
环境会计是会计学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一个会计分支,它的出现与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密不可分,其核心是用于衡量和报告企业的环境保护活动及有关事项。它不光计算企业的内部成本与内部效益,还对企业相应的外部成本与社会效益进行核算,要求企业不仅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补偿,同时还要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与破坏进行补偿。
1971年比蒙特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的发表,使环境会计登上了历史舞台。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环境会计问题才受到各国政府及组织的普遍关注,并陆续推出了相关研究成果。美国环境保护署支持并发表了《绿色分类账:公司环境会计个案研究》、《环境会计个案研究:AT&T绿色会计》等研究报告;丹麦通过了《绿色会计法》,在此法案下有1 200家丹麦企业必须公告绿色会计报告;日本先后了《环境会计制度架构》、《环境会计制度绩效的衡量》与《环境会计制度报告的表达》三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会计逐渐活跃起来。在此期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逐步明确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些企业也开始自行设项核算“环境保护费”、“绿化费”等。进入21世纪后,国家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随后,制定和颁布了《水污染保护法》、《大气污染保护法》、《森林保护法》等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二、山西煤炭企业实行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山西省随着近年来煤矿资源的不断开采,导致了当地含水层的永久破坏,形成了以矿井为中心的降落漏斗,致使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地下水净储备量减少。这对水土资源严重缺乏的内陆省份来说,资源问题更显突出。截至目前,由于采煤破坏砂岩含水层约4 996立方米,灰岩含水层体积约为808.2亿立方米,破坏地下水净储量71 388万立方米。采煤排水一方面导致含水层破坏和地下水位下降;另一方面导致地表径流急剧减少,水库储备量大幅下降。实际表现在:大同十里河、朔州七里河、怀仁小峪河、孝义兑镇河、阳泉桃河、晋城河域的河量锐减,造成1 678个村镇约81.27万人口,10.82万大牲畜饮水困难,97 802亩水浇地变成旱田。同时,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生态系统的不断恶化。煤炭开采也对国土资源产生严重破坏。据统计,山西省矿区面积已达8 000多平方公里,煤矿开采总面积约为1 210平方公里,其中采空面积达5 000平方公里以上,地表塌陷面积464平方公里左右,引起严重地质灾害的范围超过2 940平方公里。山西省矿区土地破坏面积高达7 560平方公里,并且正在以每年50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成为了全国矿区土地破坏最严重的省份。
山西省在发展煤炭经济的同时,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煤炭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首先,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只有在煤炭企业中开展环境会计核算,才能进一步明确资源成本、环保成本与可持续发展成本的界限和会计处理方法,进而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其次,随着资源有偿使用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新增的资源成本、环保成本等核算问题一直困扰着煤炭企业。对煤炭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估不能再以单纯的财务指标为标准,必须通过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相关环境指标一同考核,才能全面体现出煤炭企业的经营价值,并使企业转变传统的经营目标,逐步将矿区环境因素纳入到经营决策中,从单纯的追求经济价值转变为追求适合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生态经济效益。所以,合理利用环境会计的核算程序对矿区环境治理、资源保护的成本和效益进行量化成为煤炭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环境会计在山西煤炭企业中运用的措施
目前,我国的环境会计体系还不成熟,尚处于起步研究阶段,在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尚未制定出与环境会计相关的、健全的法律、法规;其次,社会各界对环境会计的理论认识还不一致;最后,企业环境责任的理念尚未真正形成。所以,要将环境会计在山西煤炭企业中得到实施,并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有效开展,需要作出多方面的努力: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近年来,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环境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但是公众的环保意识仍然较为薄弱。环境会计的实施要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来进行,要不断加强环境会计的宣传和环保知识的普及。这一点在对环境资源破坏较为严重的煤炭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才能使煤炭企业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才会有更多的人去研究和发展环境会计,推动煤炭企业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水平的提高。所以,应加强环境会计知识的宣传和环保知识的教育,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相关法规制度
首先,应该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要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环境会计必须建立一定的准则和制度来进行披露,这是对环境会计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应该将已有的先进成果和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相结合,进行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研究和制定。在构建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同时,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将条件成熟的大型煤炭企业作为案例进行试点工作,以两本账并行的方式进行。一本为基本账,为不计环境资源损耗的原始账;另一本为辅助账,为记录资源环境损耗的绿色账。通过两套账并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逐步完善环境会计体系,最后扩大操作范围。
(三)设置有关会计科目
在煤炭企业中设置环境会计的相关科目,应以《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为纲领性理论指导,同时结合山西省煤炭企业的特殊性,制定煤炭企业的会计具体规则与核算办法,使其能够适应煤炭企业的需求,体现出环境会计在煤炭企业会计中的信息特征。
1.资产类科目:应设置“递耗资产”、“递耗资产累计折耗”等科目,分别反映煤炭资源原始价值的增加变化、结存情况及煤炭资源由于开采、使用等累计折耗的价值。
2.负债类科目:应设置“应付环保费”一级科目,反映和监督环境保护费用的计算与缴纳情况,同时设置“应付单位排污费”、“应付个人排污费”、“应付包装物排污费”、“ 应付废弃物排污费”等二级科目,分别反映各自排污费的计算与缴纳情况。
3.成本费用类科目:应设置“环境成本”一级科目,并下设“矿区环境安全成本”、“煤炭资源环境成本”、“矿区环境保护和预防成本”、“ 矿区环境治理和恢复成本”、“煤炭代替成本”、 “ 矿区环境管理和教育成本”等二级科目分别反映各自的内容。
4.损益类及利润类科目:应设置“环境损失”、“环境收益”及“环境利润”科目。“环境损失”科目反映企业污染和破坏环境而被勒令停产造成的损失;“环境收益”科目反映企业在改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时取得的收益;“环境利润”科目反映核算环境收益和扣除环境成本、环境损失及税金后的净额。
(四)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目前,山西省煤炭企业中大多数财会人员只具备基本的财务技能,整体素质不高,而对于环境会计这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来说,它不仅要求财会人员具备会计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应具备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因此,环境会计要在企业中得到实施,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得到提高。
首先,为了确保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煤炭环境政策,使得环境会计实务工作能正确开展,要让相关人员充分了解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的学科知识;其次,为了进一步适应环境会计的要求,有效进行会计管理工作,要从根本上更新其传统的知识结构,加强会计人员的后期教育;最后,要将环境会计的理论与煤炭企业的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煤炭企业环境会计理论。
(五)建立审计加强监督
随着人类与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激化,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环境资金的投入会逐渐加大,环境会计核算将日趋完善,环境审计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强。煤炭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由于自身利益的限制,而不能对社会责任进行真实的披露。因此,应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发挥相关部门的环境监督职能。中国的环境审计法律监督体系已初步形成,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法律监督体系。一要实现有法可依,制定和完善相关立法和实施细则;二要有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来审核和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以使煤炭企业环保意识增强,自愿地推广环境会计工作,使保护环境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自觉行为,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环境会计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环境会计的研究,有助于企业合理运用资源,促进环境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结合山西省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就环境会计在煤炭企业的具体应用、财务核算及相应的科目设置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指出环境会计作为一个新领域,要注重加强环境会计的应用,为煤炭企业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支持,从而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进虎.煤炭行业环境会计的运用探讨[J].会计之友,2010(7).
[2] 陈世元.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及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
[3] 阿如汗.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及应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9.
[4] 刘银玲.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与构建[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
[5] 李端生.会计理论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6] 丁东杰.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
[7] 赵红.我国企业环境成本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7.
[8] 于玉林,李端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9] 戴利(美).超载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关键词]绿色财务 环境
财务环境起点论认为,企业理财环境决定理财模式(朱少东,2010)。面对环境的变化,在重视商业价值的基础上,统筹环境与商业两种价值,对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商业战略。绿色价值观正在成为企业理财的“时尚”和共识。
绿色财务管理的发生基础是绿色治理,而绿色治理思想主要是解决企业与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绿色财务是指在对企业资金的筹措,投放、使用和利润分配的管理中,导人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其他因素,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实现经济、环境及社会诸多效益有机结合的综合财务管理活动(吴金波,2007)。具体来说,绿色财务管理就是在注重企业盈利性的同时,综合考虑资源的有限性,环境的保护性以及社会的效益性,以在保持和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情况下,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
财务管理主要解决三项决策,即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营运资金决策(施平,2010)。在绿色环境要求下,企业必须重视生态资本、社会资本的价值,并在以上决策中予以体现。
一、绿色筹资
绿色财务管理与传统的财务管理相比较有较大的差异性.绿色财务以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的统一为目的,要求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必须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的问题,因此考虑了环境问题的绿色财务就要考虑特定的资金以应付绿色成本的支出。传统财务管理中,股票和负债是两种主要的筹资方式,新的绿色成本的支出必然要考虑新的筹资方式,在绿色财务管理中,可以增加绿色股筹资和绿色负债筹资作为绿色成本的资金来源。新增绿色股、绿色债券筹资不仅能够解决绿色成本所需的资金需求,并且,企业新增绿色成本的行动会使投资者认为企业重视环境保护,企业的社会形象得到提升,投资者对企业前景看好,增加投资,使得企业股价上涨,企业的价值得到大幅提升。
二、绿色投资
伴随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部门的环保举措加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消费者必然会越来越注重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活动进行关注,从而对企业的形象进行重新评价和定位。绿色投资能帮助企业迅速树立“清洁生产”的良好社会形象.能使自然环境进入到良性的循环中来。同时,绿色投资机会能够解决部分就业问题,缓解社会问题,并提高经济增长点。但是绿色投资也有其不利的影响,一方面,绿色投资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绿色投资会产生机会成本,在资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将一部分资金进行绿色投资,就放弃了进行其他投资的机会,这必然会影响企业其他投资的积累和增加,产生相应的机会成本。但从长远来看,绿色投资所带动的清洁生产对社会,对消费者,乃至对企业都是有利的。
三、绿色营运
绿色营运要求企业在营运过程中保证不发生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要在资金安排时要考虑保证不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所用资金的情况(吴金波,2007),保证合理调配资金,保证资金使用的动态平衡,不发生因违反相应环境、环保法律、法规而受到的处罚而产生的额外绿色成本。要搞好营运资金管理,需要从解决好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的问题着手:第一是资金运用的管理,即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第二是资金筹集的管理,即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主要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四、绿色分配
利润分配是企业进行持续经营的重要部分,企业采取恰当的股利政策分配股利,不仅能够满足投资者的要求,也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绿色财务管理在股利分配方面基本继承了传统财务管理理论的内容,因此,对因绿色经营所产生的绿色利润进行合理的分配,也能够提高企业所有者对继续投资于环境保护生产的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积极性。所不同的是,在支付股利前须按一定的比例提取用来应付绿色资金不足的绿色公益金及要支付的绿色股股利。正如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能够构建合理的资本结构,并且充分调动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一样,合理的绿色利润分配也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绿色发展。
随着绿色浪潮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绿色环保观念也越来越深人人心,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生产,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树立绿色的生产经营理念,加强绿色财务管理。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今天,过去认为是企业负担的环境保护问题也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可以看到环境目标的实现越来越有利于经济目标的实现,兼顾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的协调越来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企业协调经济目标,环境目标,社会目标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参考文献
[1]朱少东低碳经济下的财务创新U]财会研究,2010(21)
[2]施平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财务学一困境与出路[J1_会计研究,2010(11)
[3]尚秀芬,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探讨,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