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4:07

序论:在您撰写实习课程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实习课程论文

第1篇

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具体目标定位于各岗位的初、中级职位所应具备的熟练专业技能及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通用能力目标:沟通能力、相处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心理能力、管理能力、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创新意识等。专业能力目标:1.技术型、技能型物流人才,即物流作业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如运输、仓储、理货、配送、客户关系管理等,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运输、配送、仓储、包装、装卸、加工等方面的操作技能,并能熟练地在物流作业各岗位中运用,能够完成各岗位的工作任务。2.基层管理型物流人才,即基层和中层管理者,如仓储管理员、车辆调度员、物流客户服务人员、采购员、理货员等;仓储经理、运输经理、采购经理、客服经理、营销经理等,要求能够熟悉并掌握物流作业流程,并能够对某个环节或某个结点进行计划、组织、决策等管理活动。专业综合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完全胜任一个或数个技能岗位的需要,与该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在确定顶岗实习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发展需求与心理特点的调查访谈与分析,关注学生职业成长需求与个性化特质,对课程目标进行适切性分层,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和可塑性。同时,通过对物流职业人格和职业精神的系统研究,确定物流顶岗实习课程目标在三个领域,即职业道德、物流操作技能和物流综合职业能力。另外,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注意协调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物流职业目标的整体化与融通性。

二、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内容

顶岗实习通常是经学校相关部门批准的,能为学生提供与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或者职业兴趣相关的实践工作经历,培养职业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目前,顶岗实习模式日趋多元化,根据时间来划分,可分为工学交替、假期、周末顶岗实习三大类。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具体施教主体包括:专业教师、辅导员、管理部门和实习企业。内容主要涉及:使学生应用、推广、加深所学专业知识,获得联系真实世界的经验,加深对生产过程的理解;了解职场现状,适应职业工作和职业生活,最终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过渡;检验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兴趣,验证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工作资质,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匹配程度;了解自己专业学习适应性和专业认同感的程度;学习默会知识,逐渐形成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获得具有职业发展潜力的工作机会;构建人际关系网络,增加社会资本;提高就业技能和水平;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实现管理愿望等。邀请物流企业高管与学生进行交流,就物流企业现状、物流岗位技能与素质、物流企业文化、物流业发展等进行讨论。顶岗实习课程的学习是促使高职学生成功、成才、成长的最关键因素。顶岗实习课程的具体内容根据物流岗位来确定。采购管理岗位:能够填写采购与供应订单;能够制定采购与供应物流计划;能够实施采购与供应计划;能够对供应商进行公共关系管理等。运输管理岗位:能够运用科学方法选择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能够组织货物的装卸搬运;能够提出运费报价;能够使用和维护运输设施等。仓储管理岗位:能够编制仓库货物储存计划;能够根据货物特性对货物保管进行指导;能够指导仓储设备、设施的合理使用;能够执行库存管理计划;能够提出库存合理化建议;能够分析库存状况等。配送管理岗位:能够根据配送计划选择配送方式;能够选择配送工具;能够根据计划实施流通;能够编制装卸搬运作业计划;能够指导装卸搬运设备、设施的合理使用等。物流信息管理岗位:能够对物流信息进行分类;能够编制物流信息分析报告;能够选择物流软件;能够使用物流软件进行物流管理。

三、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施

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施由以下三个连续的阶段构成:第一阶段:学生认知性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学生每五人一组,实习时间共计1周,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环境及专业技能岗位的技术要求、工具应用等,由师傅引导学生逐步适应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学生与企业相应岗位的师傅配对,全程观察师傅岗位工作任务执行过程,亲身体验职业生活,每一个岗位的体验时间为1天。5个岗位进行轮换。第一阶段顶岗实习时间共计5天。实习完成后,学生完成认知性顶岗实习报告。第二阶段:专业课程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分为5人小组,实习时间为1周。学生轮岗参与物流作业,熟悉不同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技术要求以及设备使用与维护,固化职业思想,独立完成物流岗位工作任务。根据企业需要,实行周末、假期、工作日多种实习时间安排,充分协调企业与学生实习之间的时间冲突。第三阶段:就业性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学习以员工身份进行技能岗位的顶岗工作与学习,安排师傅指导,为期6个月。了解现代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和岗位操作性标准,熟悉物流行业各项管理制度。顶岗实习课程实施的每个阶段,在学校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的基础上,学校、企业、学生及家长等还必须签订顶岗实习四方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顶岗实习各阶段任务能够顺利进行。顶岗实习课程管理方面,形成专业教师、辅导员、师傅共管的管理体制,并分别制定专业教师、辅导员、师傅管理职责。专业教师和师傅共同负责专业技能指导。辅导员负责日常生活管理。顶岗实习课程管理实行企业化,校外基地的指导教师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全面指导学生开展物流作业,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和评价,并评选优秀实习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外实训基地人力资源部安排专人全面负责学生顶岗实习课程考核,并随时与学校保持联系,及时协商解决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另外,运用QQ群建设课程管理平台,加强顶岗实习课程信息管理,实现学生、企业、学校和家长多方交流、互相监督。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施过程,从校企共建协议到物流企业文化集训,从物流作业操作流程系统讲解与训练到实习主管和师傅们全心全意手把手教导,从严格的准员工管理(参与企业人员考核)到实习考核(经验知识+技能)与激励,最后经过双向选择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在学校、企业、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实现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当然,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施还存在很多问题。职业院校管理机制改革动力不足,现存的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物流企业需要,迫切需要学校体制机制创新。学校投入顶岗实习课程建设的经费不足,单纯由企业承担不可能支持顶岗实习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责的缺位,也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顶岗实习课程普及化和多样化发展。

四、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评价

第2篇

摘要: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我们对实践性非常强的妇产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课程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包括课时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改进妇产科教学模型,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等,以提高妇产科临床实践综合能力。

关键词:七年制;妇产科学;实习课程

妇产科学是临床二级学科,是各级医院的四大科室之一。作为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学历来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医学检验、高等护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近年来七年制临床医学教学做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临床医学教学新的增长点和发展趋势。

妇产科教学作为重要的临床主干课程,由理论课和实习课组成,其中实习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理论科多媒体教学已经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然而,作为妇产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实习课仍沿袭传统的方法。其次,妇产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在实习课中已安排了临床的部分,但由于妇产科的特点往往不能按计划完成,尤其是给男同学的学习带来困难。为了培养医学精英的7年制学生及临床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我们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中的实习课部分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调整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总教学时数中实习课的比例

增加妇产科教学中小班实习课的比例,传统的本科教学中实习课往往常被忽视,部分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有的高等医学院校甚至取消实习课,其严重影响了理论的提高及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我校自近3年来对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的妇产科教学中将小班实习课的比例由原本科教学占理论课1/5-1/4的实习课提高到现有的三分之一左右。

2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及引进教学模型

改变传统的“板书+挂图”的教学方式,编制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实纲及规范化流程,通过改善教具、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大班课中盆腔的解剖、生理及分娩机制等一直难示教又不可能看清楚的内容应用多媒体,动态显示骨盆的结构,并同时展示软组织、血管淋巴及神经组织,通俗易懂学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消化。

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困扰医院正常运行的较严重问题。在临床教学中,随时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医疗风险意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一生的工作中形成自我保护的概念。鉴于医疗发展的新形式,我们将沿袭了几十年在产房中进行的实习课———分娩机制的内容进行改革,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即计算机交互式分娩及急救演示系统(MaternalandNeonatalBirthingSimulator),此模型是专为模拟分娩全过程及母婴急救训练而设计的计算机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应用妇产科和急救医学专家共同研发的配套教学软件,与计算机相连,可模拟操作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分娩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临床状况,并且可通过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记录,对学生进行各种产科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和评分,完善的分娩和急救教学体系。很好的解决产房现场观摩时间和条件限制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演示从待产到分娩及产后处理,只需10余分钟,配以动画示意图,使这一内容形象、生动易于掌握,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

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到妇产科病人的特殊性,在尽量多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对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准备2~3份典型病历,由学生为主体讨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教师有目的地总结及对学生诊疗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去由于病房内病种的限制,常常使学生丧失对一些重点病种的临床见习机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校内、校外甚至国外的典型病例加以制作保存并能随时再现。此方法的采用对七年制临床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紧密结合理论课教学,通过增加实习课课时、更新教具、多媒体课件、多功能临床实验室、小班化典型的病历讨论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等系列改革措施,无疑会使临床7年制的临床医学的学生增加对妇产科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达到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临床技能的要求,为培养高层次的人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个新的课程方案往往始于学者、专家的教育理想或官方的正式书面计划,但只有当教师在教室情境中,通过真实的教育行动,实践了该课程的教育理想之后,该课程才能转化为学校的课程;否则,学生无法“经验”此“课程”,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由书面课程转化为学校课程即为课程实施。

正如富兰所言,课程实施是“把变革成为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核心目的是缩小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即现存的实践与创新所建议的实践之间的差异。课程实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它是一个过程,涉及课程变革或创新;第二,它是新的实践(或课程/课程纲要)的实际使用情况;第三,它是“课程设计和教学”周期的重要阶段。第一个特征明显具有价值取向,即课程实施是以理想创新的意念和设计为目标,为的是让实然的实践情况迈向理想境界。只有经过课程实施,教育理想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仅靠教师的投入感和凝聚力不足以保证新课程的成功实施。在一项“校长与教师的互动研究”中人们发现,校长的远见、推动力、一致的决策、优先性的安排,都是使教师成功地实施创新的重要因素。在影响课程实施的三大类别九个因素中,校长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具体而言,三大类别是:创新或变革计划的特征、学校特征/角色、外在因素。第一类包括需要、清晰度、复杂性、质素/实用性;第二类包括地区、社区、校长和教师;第三类包括政府及其他媒介。因此,要取得课程改革的成功,就要充分发挥校长的课程实施能力。

二、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校长课程实施能力的体现

2007-2008年度是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平稳过渡之年。在项目工作推进过程中,各普通高中是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基地,校长是学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各学校成立了课程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学校的教职员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初步探索了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径。在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

在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进过程中,各个学校立足校本,充分而合理地使用课程自,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总体框架下,力求构建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体系。

北京二中校长组小桦在“2007-2008年度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就表达出了校长们的价值追求——使学校的课程架构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亮点。他认为,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选择性。学校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应该针对规定的必选课程与学生的差异而定,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其领导下,北京二中逐步建设起“阶梯式模块”结构与“生成性”课程体系。所谓“阶梯式模块”结构是依据学生的基础和课程难度,按“阶梯式”设置:一是全员参与的普及型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二是需要进行选拔、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的社团活动课程。所谓“生成性”课程体系是指学生“自制餐”实验。学校将物理、化学、生物自主实验作为选修系列,学生完成六个自主实验后,即可获得相应的校本选修的1学分。

顺义区牛栏山一中根据本校是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形成了四类课程体系:以学科课程为核心,以学科教材为载体;选修课、活动课;校园生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四类课程侧重点各异,但互相渗透、互为补充,是一个有机整体。对第一、二类课程,结合必修及选修1课程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进一步丰富学校自主开发的选修2课程;对第三、四类课程,结合国家要求的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和规范。

(二)开发多元的校本课程

近年来,我国在课程管理体制上明确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学校被赋予课程自,各校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校长作为第一负责人,要结合本校师生的特点和学校所在区域的特点,举全校之力开发校本课程。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地处宣武区,校长就领导本校教师围绕“宣南文化”开设选修课,课程涉及以下十个方面:以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店铺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琉璃厂为代表的京城士子文化;以各地会馆和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会馆宅邸文化;以牛街为代表的回族文化;以民间诸神为内容的坛庙文化;以鲁菜和回民小吃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红楼文化;老区新颜——宣武区当代城市文化。

陈经纶中学努力建设开放、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具体包括:菜单式学科拓展课程体系;学科竞赛课程体系;小语种课程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科技活动课程体系;艺术类课程体系;生活技能类课程体系;人生远足课程体系;“初高中一体”课程体系;校园文化课程体系。

(三)规范校本研修体系,改进校本教研管理模式

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为了给校本研修提供组织保障,由校长主管,在行政组织、专业组织、学术专家与信息保障四个方面加强建设,逐渐规范校本研修体系。第一,在行政组织管理方面,由校长主管,主任负责,对教科研处、教务处与年级组的整个校本研修活动实施管理,给予人力、财力和时间保证。第二,在专业组织建设方面,校长会同教科研处对校本研修活动进行整体规划,教研组、备课组具体实施规划内容。第三,建立校内学术专家组织和信息保障组织。

房山区房山中学以课题为依托,改进校本教研管理模式。学校以市级规范课题“提高校本教研管理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为依托,组织了教研组长和协作组长研讨会,作了“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研:教研活动组织与策划”两个专题培训,并进一步完善了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研组和协作组实行目标管理,开展主题课例研究,引入课堂观察法作为听评课的主要技术手段,使评课不再流于表面化的评价。学校还专门建设了课堂教学研究室,实现了四路画面自录课功能。

(四)组织学校层面的教师培训和学生培训

新课程的实施最终是发生在课堂上,发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因此,新课程实施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取决于学生对新课程的理解。虽然北京市组织了全市规模的教师新课程培训,但针对各校教师具体情况的培训还需学校自己安排。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开展了多层次的学习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全体高一教师参加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又聘请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到校进行人教版实验教材解读,使教师对教材理念和体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外,还请他们对高一新教师进行新课程基本功培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以及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教学设计时效性的专题培训。

在高中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在学生这一层面,“北京高中新课程传播与理解项目组”编辑出版了《高中新课程学生特刊》,内容涉及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内容、变化、适应等话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高中新课程。有学校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又开展了以校为本的学生专题培训。昌平区南口学校就是其中之一。开学伊始,学校专门对学生进行了高中课程改革培训,使学生明确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明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认定、选课指导等办法,还向学生介绍了高中各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并安排班会让学生交流对新课程的认识,使学生以主动的态度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人。

三、校长课程实施能力提高之建议

要迈向成功的课程实施,校长要做到:规划课程体系,做好国家课程体系的校本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师生对课程实施的认同感,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但仅有这些还不够,作为一校之长,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提供课程开发的哲学方向

课程实施的前提之一是课程开发。从普适的课程开发过程而言,校长要提供教育哲学思想的引领,保持课程开发的持续性,关注课程开发的成效。

一所学校要实现本校的教育目标,前提之一是要有全员认同的教育哲学思想。如果没有指向同一价值追求的课程目的与方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很可能就会南辕北辙。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必须为学校的课程开发提供正确的哲学方向,而且这样的哲学方向必须深入到每个班级、每节课,并且能够影响学校课程决策的过程。

为此,在教育价值的理解方面,校长要帮助学校成员澄清其教育目的和目标。也就是说,校长要帮助学校教师以及其他相关成员进一步理解教育的价值,使他们清楚自己将会走向何处以及如何评价自己所完成的一切。只有澄清了教育目的和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获得发展的方向。

(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课程领域,关注不同的问题

从学校层级的课程实施而言,在不同的课程领域,校长关注的焦点应有所不同。学校层级不同的课程领域包括如下两类:学校层级中的所有课程领域与学校层级中的具体课程领域。

对于学校层级的所有课程领域,校长作为课程领导,需要完成如下任务:制订课程计划并进行监控;评价学校层级的课程并利用评价资料来确认学校层级的课程问题;确认跨学科的重要技能,适当地教导并增强这些学科;监控需要密切协调的内容领域间的课程协调;针对课程的需要制订校本课程预算,反映学校的优先次序。

对于学校层级的具体课程领域,校长要关注如下焦点:监督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所作所为;帮助教师根据课程指引制订适切的教学计划;针对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校本的教师专业发展;选择恰当的教材;帮助教师适当运用学生评价的结果,作出必要的课程修正。

总之,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校长要进行课程统筹,以使学校课程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达成教育理想。

(三)引导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展开行动研究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课程实施人员。要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需要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这种提高主要通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起源于美国,它是一种特定的问题解决方法。有学者认为,行动研究是课程规划与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作为行动研究者,对学校层次的课程实施行动研究,研究内容可以包括课程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选择、师生互动等,其指向都是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作为校长,要鼓励教师系统分析教育问题,进一步规划课程,将课程付诸行动,然后评鉴课程实施的过程、内容与结果,并在必要时重复这一教育行动循环。

一般而言,教师进行行动研究需要获得校外课程专家的协助与专业指导。这种专业支持要在校长的统筹安排下才有可能实现。而且,为使教师有信心与能力进行行动研究,校长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学习,以使教师具备行动研究所需要的能力。此外,还需要校长鼓励教师不断尝试,进行长期的课程行动研究,以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

在课程实施行动研究的螺旋式循环中,校长首先要指导教师明晰其关注的问题,并考虑可能的解决途径。例如,是否要实施某项新的课程方案,具体行动步骤是什么,如何将该方案通过行动付诸实施。就行动研究的程序而言,要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领域与焦点,要规划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寻求合作,采取行动实施监控与搜集资料证据,并进行评鉴与反馈。在这一行动过程中,校长要创造条件,督促教师持续地监控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实际行动,使教师不断进行自我观察、反省、讨论、学习与再规划,最后,使教师以正式方式评鉴自己的行动研究,并把行动研究结果作为进一步重复行动研究循环时修改课程计划与课程行动的依据。

(四)创设校内合作团体,形成制度化的持续发展

在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持续进行团体的自我分析与反省批判,以改进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种种努力。有研究指出,如果教师从学校组织发展过程中获得越多的支持协助,其课程实施就越容易成功。㈣可见,团体组织的发展是协助课程实施的一种方式。在一所学校能否形成合作的团体,团体是否注重对课程实施进行反省批判与自我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领导与管理。

校长应该促进团体组织的形成,并使教师在团体发展的过程中,获得同事的支持合作,获得专业成长机会,以成功地进行课程实施。

校长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团体活动,建立合作指导原则,培养信任可靠的学校组织气氛。在这种气氛下,校长要鼓励教师对学校课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其对学校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校长要引导教师根据自我分析的结果,找出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所在,并一起谋划问题解决之道;再进行评价、反馈,并建立新的组织发展方向;最后,使这一团体组织能够发展教师主动革新的能力,并形成制度化的持续发展。这样,学校的课程实施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成功。

第4篇

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增设“实训与实践课程设计”,实现“专业基础实验”与“毕业设计”间有效过渡。建设的宗旨是“总学时不变”。为此,一方面精简了“基础实验”,另一方面则采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限定“课程设计”的学时数,整体上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建设的目标是“基础实验”“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三者递进式结合,“一体两翼”,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

1.专业基础实验修订原有专业实验包含基础实验(物理光学、激光原理和激光技术实验)、应用实验(光电器件和光纤通信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半导体光源驱动电路设计与测试实验、光学高反射金属膜的获取实验),共计20小项,66学时。该实验内容已执行10余年,面临内容陈旧、仪器设备老化、可操行性低等问题,且占用了大量课程资源,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本科实验教学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精简与合并(见图1),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合并激光原理与激光器件实验,将设备老旧、无法保证开设的“氦氖激光器模式的测量分析”“激光器谐振腔调整实验”删除,实验数目降为4,学时数减少为8;(2)由于原有光通信实验系统已损坏,无法维修,遂将“光纤通信实验”内容调整为“光纤测试实验”,侧重于普通单模/多模光纤的切割、熔接、损耗和断点测试等,实验数目为4,学时数为8;(3)保留“物理光学”和“光电器件实验”,增设“应用光学实验”,为后续实训课程奠定基础,实验数目为8,学时调整为16学时;(4)删除“综合设计实验”,将原有内容转至实训实践类课程设计中。综上,修订后的“专业基础实验”共含16小项,总计32学时,节省课程资源共计34学时。

2.实训与实践类课程设计在原有实验教学计划中,实训与实践是弱项(仅有“光学系统设计”和“光网络认证工程师”),远不能体现专业特色。为满足实验教学及学生技能水平强化的需求。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增设了“实训与实践”课程模块,共计40学时。如图2所示,该模块共包含“光学设计模块”、“光纤应用模块”和“光电设计模块”三部分。具体地,在“光学设计模块”中,保留了原有的“光学系统设计”,将原有实验中的“镀膜工艺”扩充为“光学设计与镀膜”,增设了“高等光学仿真”课程,与“光学系统设计”课程互为补充,强化学生的仿真设计能力。将原有“半导体光源驱动设计与测试实验”扩充为“光电系统电路设计”模块,系统地开设从光源、光放大器、到光接收器的电路设计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增设“光纤应用模块”。首先,利用专业先进的磨抛光纤设备、光纤拉锥设备开设“光纤制备与加工”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设备使用能力。进而,升级原有“光纤传感实验”为“光纤传感实训”,结合专业现有光纤工程应用中心,强化实训与实践的结合。最后,考虑光通信领域的快速更新与高成本,将原有光通信实验改为以仿真为基础的“光通信专业仿真设计”课程,令学生可在短期内快速地掌握光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熟悉关键光通信设备的性能,了解分析及优化系统性能的基本方法。上述三个模块分别覆盖了仿真设计、光学加工、工程实训三大方面,学生通过“进阶式”学习,可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识积累与转变。“实训与实践”课程在实施方法上,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为取得相关课程学分,学生需至少完成1门必修课程(“光通信仿真设计”或“光电系统电路设计”,均20学时),并完成1-2门选修课程(10-20学时)。可见,“实训与实践”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训的机会,其专业技能水平必可得到一定程度地增强。同时,所增加的40学时与专业基础实验所节省的34学时基本相当,学生的课业负担没有增加。

二、实验实训课程对毕业设计的支撑

毕业设计是检验理工类本科生学业综合水平的有效体现方式。本专业依据自身专业特点与实验室建制情况,多年来已形成四个较稳定的毕业设计研究方向,即光纤感与通信,超快激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和光电检测。因此,“专业基础实验”和“实训与实践课程”在建设上亦需服务于上述研究方向。具体如图3所示,针对“光纤传感与通信”方向,以“光纤测试实验”为基础,以“光纤制备加工”“光纤传感实训”“光纤通信仿真”为进阶,为开展较为深入的“光纤传感”和“光纤通信”的毕业设计研究奠定深厚理论和实践基础。类似地,在其他三个研究方向中,基础实验、仿真设计实验、“实训与实践”课程设计均称为相关毕业设计内容的前期基础。通过“专业基础实验”“实训与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三者前后有序的配合,使得光电子专业本科生可以从二年级至四年级不间断地得到实验及实训课程的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能力得到提升,专业的技能水平得到强化,毕业设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不断拓展,真正成为满足光电行业需求,有理论、有技能的合格本科毕业生。

三、结论

第5篇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与理论教学是相互支撑、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统一体离开了实践活动片面地强调能力的培养,充其量只能向社会输送半成品。

1 修订专业培养计划,增加应用型、实践性、操作性实践教学内容

在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修订中,要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教学新思想和手动、腿动、脑动的实践理念,以实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为目标。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设计和增加应用型、实践性、操作性的实践内容。具体讲在增加课内实践环节的时数的同时,增加专门的实践性课程,并增加专业实践的周数,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实践教学三条线和三个环境:课程实践教学一条线、基地实践教学一条线、虚拟管理实践教学一条线;实验室环境、仿真模拟环境、真实管理环境,并使其高效率地服务于全面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进一步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措施。大力加强行政管理基础的教学力度;高年级学生实行分层培养,强化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实践技能的训练;课余时间,组织多种类型的课外兴趣小组,重视信息技术和虚拟管理模拟的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 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走出去、请进来、坐下来的三位一体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

强化课堂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第6篇

职业岗位分析通过对武汉富士康、鄂州电信分公司、湖北大为电子有限公司、康佳集团及武汉市中夏无线电厂等主要合作企业用人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产品升级、新技术不断采用,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发生了变化。目前,企业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的主要岗位群是: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及管理、电子电器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1)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及管理岗位群:主要有电子电器产品(如家电、通信产品等)的生产、装配、调试、检验、设备维护和生产管理,以及电子产品的技术研发等岗位。特别是生产线的关键工艺岗位(如SMT操作)、检测与质量控制岗位、重要设备的维护岗位,高素质技能人才更为紧缺。(2)电子电器产品销售及技术服务岗位:主要有电子电器产品的销售、维修(特别是高端产品,如平板电视等)、电子设备运行和维护等技术岗位。其中高端产品的技术服务岗位,高素质技能人才更为紧缺。

课程体系的形成

构建适应“三结合,三融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电子信息“校行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指导下,广泛开展专业调研,对应用电子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群)(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制图制版员、电子产品工艺员、电子设计助理工程师等),进行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的描述,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焊接电子电路、装配电子电路、测试电子电路、检验电子电路、维修电子电路、设计电子电路、使用仪器仪表检验电子设备等)。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成“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等行动领域,并转化为学习领域得到“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等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将典型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要求和职业认证标准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进行融合[3],构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单项专门操作技能训练、单项专门设计技能训练、系统综合技能训练的技能系统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及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专业操作专门知识、专业设计专门知识、知识综合运用的知识系统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两个系统化。引入电子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以及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将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单片机快速开发、电工、电子产品装接、电子产品制版及SMT等6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课程开发,引入电子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调整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

第7篇

关键词:活动理论;误区分析;优化设计

引言

基础教育中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存在着误差,对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教学使用仅仅是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并没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支持、变革作用。由于教师对其认识不足,信息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并不突出,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偏离了正确的信息化道路。本文将从活动理论这一视角,重新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以便获得更有实际意义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等)、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和合适的信息技术学习方式,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学的目标也不仅仅是学生认知获得,还有信息技术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此外,以先进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信息技术的课堂活动支持,实践中,教师对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改革的存在一定的不信任,仅将其当作黑板一样的工具,具体存在以下四种问题: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认知,从而提高学习质量。要达到此目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要符合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际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不顾教学内容的特点,只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形式。比如某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时,为了演示圆的画法,利用3D建模做了一个圆规模型,并制作了一段三维动画。案例的结果表明,虽达到教学目标,但是费时又费力,用传统的教学手法同样可以做的,甚至教学效果要明显的多。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不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研究,只注重信息技术使用的形式,为创设教学情景而使用的音乐、动画、视频等,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给学生的认知过程带来干扰,影响态度、情感的培养。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信息技术,以待提高教学质量。

1.2信息技术代替传统媒体,教学手段单一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致使很多教师课堂中往往直接运用多媒体的展示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有些教学内容如数学、物理课程中的推导过程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书写)等就可以很好的展现。

由于传统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其独特的长处,如黑板板书的可随时调整功能,模型的的空间结构功能,投影仪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机的实景放大功能等等,这些都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使用十分方便,投资少,设备要求不高,因此至今仍具有很大的魅力。[2]并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有利于教师的灵活发挥,具有一定的延时性,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单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面对的只是机械的演示,减少了和教师互动的时间,效果并不比传统手段显著。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那些用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作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题材,把握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最佳时机和位置。

1.3信息技术的使用干扰学习活动的进行杜威曾指出,经验是通过个体的活动实现的。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也是为了促进学生认知,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技术的误解,课堂中从开始到结束都在应用课件演示,使原来的教师的教变成观看计算机的演示,缺少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缺失教师的引导,减少了学生自我想象思考的时间,不利于自我知识的建构。尤其对于一些需要实际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课程,若只是应用电脑进行演示教学,甚至取代学生的实际动手实验操作,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和懒惰性,减少学生进行探索的机会和兴趣,错过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机会。实际教学时,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课的教学与真实观察相结合,计算机实验演示与动手实验操作相结合。

1.4对学习评价的忽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评价并不能只是简单的认为是学习结果的总结性评价,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革,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的形成性评价是必要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的自评、学生的评价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结合一起,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

二、活动理论的核心特点

活动理论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活动理论将人类认识的起点和心理发展的过程放在活动上,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意识的学习)与外部实践活动是辩证统一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在活动情境之外。

2.1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活动系统包括六个要素:主体、工具、客体、分工、共同体和规则(Engestrm,1987)。活动系统里的构成要素并非稳定且互相独立,而是动态且持续不断地与其他构成要素互动。在活动系统中,主体、工具和客体是核心要素。也就是说,所有活动都是以客体为导向(object-oriented),是由人类(主体)通过工具作为媒介对客体进行改造来完成的。每种活动最终都产生一定的结果,这种结果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或符号的。人类的行为活动处于社会文化的情境脉络中。而在活动系统中,规则、共同体和分工是对人类个体活动发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描述。共同体是活动主体所在群体,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学习小组或班集体等。规则是指对活动进行约束的明确的规定、法律、政策和惯例,以及潜在的社会规范、标准和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分工是指共同体内合作成员横向的任务分配,也指纵向的权力和地位分配(Engestrm,1999),即分工可以根据各活动的具体情况协商进行,也可以自上而下纵向组织。一个组织如何分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参与者的工作文化的性质和氛围。由此可见,这六个要素是互动联系的,共同制约着活动系统的活动进行。

2.2活动具有层次结构(hierarchicalstructure)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由动机和目的联接的活动,是活动、行动和操作的完整体系。活动是有意识的过程,包括一连串的行动,行动又包括一连串的自动化的、无意识的操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双向动态的:活动可以分解成为行动,并最终被分解为操作;操作也有可能被打断而成为行动。

2.3活动以工具作为中介(toolmediation)活动理论认为人类活动必须以工具作为媒介。工具是人类(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手段。工具可以是像榔头、计算机等物的东西,也可以是像符号系统、程序语言、模式或启发等抽象的、精神上的东西。工具将活动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工具不仅在活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而且还保留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色。因此,对特定文化工具的使用影响了个体外部行为的属性和内部心理机能的发展。

三、活动理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过程的启示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意义建构,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信息化,规则共同体分工工具主体客体结果活动行动操作同时他们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信息技术参与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发生变革,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活动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反对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参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活动理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的启示如下:

3.1强调活动基本要素的分析课堂教学中使用使用信息技术后,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素有学生个体、学习工具(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学习内容和目标、遵循一定规则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班级或是小组)、小组内部分工和学习成果。

3.2强调活动流程的设计这里所说的活动是教学活动,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服务于课堂教学。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后,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应随之发生变化,课堂活动流程也会随之调整。活动是由一系列的行动和操作组成的,它们之间具有序列性和层次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亦须从活动、行动、操作的层级关系考虑,将每个活动分解为若干个行动或操作,并且将这些行动或操作序列化,形成连贯的活动流。

3.3强调工具的中介作用工具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重要中介。课堂学习活动中,工具是指学习活动的支撑环境,是学习活动得以开展和持续的技术条件,包括各种学习资源、认知工具、通讯交流工具和学习方法等(kuutti,1996)。

3.4强调活动的设计应体现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发点,也是终结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活动系统中各要素的设计应遵循同一目标,体现同一性,有利于整个系统效率的提升。

3.5强调活动的设计体现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知识建构。知识的建构需要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活动系统的设计注重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和兴趣特点等个性特征。

四、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

从以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结合活动理论对其实施过程中的理论借鉴,活动理论中,教学设计的最佳分析单位是活动,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技术势必融合于教学、学习过程中,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活动设计的任务就是分析学习/教学活动系统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

4.1确定活动系统的整体目标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由动机和目的联接的活动。动机和目标是保证确认活动系统中的各要素复杂关系的重要因素,起到引导设计者和学习者正确行动的作用。学习活动的设计首先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根据学习者先前经验和个性特点以及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确定活动系统目标。

4.2确定活动任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剖析和对学习者先前知识的了解,对学习内容的重新排序,以便确定活动任务。这一环节的进行,有助于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便于学习活动的开展。

4.3确定活动学习共同体根据学习者面对的多种类型的学习任务的综合程度,一般将学习任务分为三类:概念学习、问题解决和设计。对于不同的学科,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模式都不尽相同。教师依据不同的任务的特点,灵活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

4.4活动设计流程

1)活动规则的建立分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主体特点将学习内容划分或重新排序选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教学模式设计活动框架(各阶段的目标)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习资源库设计活动策略和规则设计活动评价设计活动过程修正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加强活动中学习主体的交流沟通,制定共同规范,包括任务完成进程、学习者交流时间及教师指导时间和方法等。

2)活动工具的选择及学习资源的建设活动工具包括信息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工具的使用应遵循学习者的兴趣特点和学科内容,以激发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的精神。资源环境的设计就是要求教师优化整合信息资源,围绕学生需要合理组织信息资源,并保证资源、信息的及时供给。

3)活动任务的细化活动任务的细化主要是教师作为设计者,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特点,将活动任务逐步划分为各个任务子系统,给予学生思考和自我建构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4)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要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尤其是中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自制力有限,在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主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更加重要。

4.5活动评价的设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评价,活动的评价应是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同时学习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并反馈活动过程信息,教师对其是否达到目标进行总结,对结果进行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学习的优缺点,为后继学习积累经验。

五、结语

活动理论仅是作为优化框架应用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学习手段,是促使教学变化的催化剂,其与课程教学的融合过程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才能达到深层次整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6.

[2]张晓燕.中学生物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71-73.

[3]戴维.H.乔纳森(2002):重温活动理论:作为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框架,乔纳森,兰德(2002);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和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