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3:59
序论:在您撰写中国德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
一、问题的提出
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关于道德发展的研究,正如美国学者R.M.利伯特等人所言:“道德发展的研究有一度至多只被放在心理学的边缘,但近来它已处于显著地位,成为值得研究的、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课题。”[(1)]在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上,相对而言,国外起步较早。早在1894年,美国的厄尔·巴因斯和玛格丽特·沙卢伯格就在斯坦福大学开创了道德判断的研究。后来皮亚杰、柯尔伯格等人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更是引人注目。国内本世纪60年代有一些关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研究,比较有影响的如谢千秋的《青少年的道德评价能力的一些研究》。[(2)]但真正大规模的协作研究始于70年代末期。1978年,在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了以李伯黍教授为首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组,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立足于我国国情,在皮亚杰框架的基础上,应用科学实证的手段进行了一系列大样本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研究主要可分为五类:一是大范围地检验皮亚杰模式,同时对它进行一定的修正和发展;二是结合我国道德教育方针,探索我国儿童青少年以国民公德为核心的道德观念的发展;三是国内各民族儿童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跨文化研究;四是结合我国道德教育实践,进行影响儿童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因素研究;五是道德价值观和品德结构的研究。[(3)]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为首的心理学同行,对学生的品德形成进行了教育心理学的持续研究,他们提出为建立我国德育心理学体系而组织的研究大致上沿着三条路线来进行:一是采用间接故事法测查我国3~12岁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二是运用教育心理实验法探索学生道德行为表现的心理结构及其与教育条件、方式的关系;三是通过教育经验总结法,了解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正方法。[(4)]辽宁师范大学韩进之教授为首的关于青少年理想形成和发展的系列追踪研究以及西南师范大学曾欣然关于小学生品德认识心理结构发展的追踪模拟调查研究均显示了各自的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在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的组织和指导下,我国中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研究协作组采用问卷调查、情绪回忆、实验、观察等综合方法,从分析品德心理结构入手,在较大样本的基础上,调查和研究了儿童青少年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行为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5)]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教育和心理学工作者在积极引进、吸收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幼儿品德心理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6)]所有这些研究都为我国儿童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然而,国内外有关道德发展的研究更多的是围绕道德发展的认知方面进行的,关于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研究并不多见,关于3~9岁这一年龄段儿童道德发展的连续研究更是少见。
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体道德发展过程,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学习过程,是社会道德规范经学习和实践演变为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的过程。这既是一种接受教育的过程,又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换言之,个体道德发展的状况,可以通过其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状况加以反映。依据品德心理能力序列[(7)],笔者从知、情、意三方面着手,结合实际,查阅资料,编制了调查问卷,进行测试。在道德认知方面,着重考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状况;在道德情感方面,着重考察自我体验能力的发展状况;在道德意志方面,着重考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状况;然后综合三方面的资料,对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总体水平及各因素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作出评价,旨在为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提供一些科学依据。由于道德认知方面有许多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在兼及这方面研究的前提下,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与道德体验的发展。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本研究,将有关概念在此略加说明,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自我评价能力,是指儿童以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思维活动为基础,对自己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作出价值上的鉴别和判断的能力。其实质是指自我评价的适当性程度。一般而言,适当性越高,说明自我评价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本研究中自我评价的适当性程度,是通过比较儿童对自我控制能力的评价及其父母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评价而得出的。两者间的一致性程度越高,说明儿童的自我评价越适当,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所谓自我体验能力,是指儿童在对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作价值上的判断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能力。它与儿童的自我道德认知和评价是分不开的。
所谓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儿童在道德意志行为中善于自觉地掌握和支配其情感与行动的能力。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水平有关,与他们控制自己的需要、兴趣等直接愿望的水平有关。
二、方法
本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对学前儿童和部分年龄偏小、理解能力偏差的学龄儿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帮助其完成答卷,由主试逐题念给他们听,并在问卷上记下他们的回答。
测试是在江苏城乡6所幼儿园和6所小学中进行的。测试对象按年龄随机取样,分3(指满3周岁不满4周岁儿童,下同)、5、7、9四个年龄组。共发放问卷640份,回收有效问卷600份。为便于统计分析,每一年龄组取140份,男女各半。
测试材料及计分方法如下:
本研究共使用4种问卷: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自测量表,分对行为控制(目的性、坚持性、自控性)、对情绪情感的控制(抗感性和自制力)、以及言行一致状况三个部分,共74个题目。自我体验能力自测量表共有26个题目。自我评价能力自测量表及父母问卷(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评价,内容与儿童自评量表相同)各有58个题目。
兹以自我控制能力量表题目举例如下:
1.你总是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吗?
2.你经常忘记该做的事吗?
3.一件该做的事,不论是否有趣,你都能愉快地去做吗?
4.只要对一件事不感兴趣,不管它是什么事,你都不会去做。
单号题为正向题,从“很多”到“很少”依次记3~1分;双号题为反向题,从“很多”到“很少”依次记1~3分,分别按男、女、城、乡、总进行统计。不同的是,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分值取的是家长和儿童问卷二者差的绝对值。
最后,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将由自我控制与自我体验能力的和及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差这三项总合分数反映。
三、结果与分析
(一)3~9岁儿童自我评价能力(SA)的发展
1.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1。
表13~9岁儿童SA的发展水平
(附图{图})
表1表明,学前儿童亦具有了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按理说,人的自我评价能力应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但我们的调查结果未能反映这样一种发展趋势,恰恰相反,学前儿童与学龄儿童相比,是前者强,后者弱。F考验表明,各年龄组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年龄组间均数考验还表明,除3岁组与7岁组、9岁组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之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Z<1.96,P>0.05)。
一般而言,在对自己的评价方面,学前儿童较学龄儿童更加依赖家长和老师,而成人对儿童的评价较之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应该说更为客观一些。学龄儿童的自我评价虽然也依赖成人,但与学前儿童相比,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只是这种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幼稚、不够成熟罢了。由此看来,调查所反映的结果,即儿童自我评价能力学前阶段高于学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正常的。
2.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2。
表23~9岁儿童SA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图})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其余各年龄组不同性别的儿童,其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均无显著差异(Z<1.96,P>0.05),且无论是总体还是各年龄组都是女孩较男孩的自我评价能力强。这种情况可能与家长对男孩要求较松,而对女孩要求较严有关。实际情况是否如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3.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3。
表33~9岁儿童SA发展的城乡差异
(附图{图})
*P<0.05**P<0.01
从表3可以看出,除3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及总体上均为城市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高于农村儿童,且在总体和5岁组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城市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高于农村儿童,主要原因在于前者更有可能受到较好的早期教育,而人的认识和评价能力是与接受教育的程度密切相关的。3岁组为何会例外,这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值得今后作更进一步的探索。
(二)3~9岁儿童自我体验能力(SE)的发展
1.自我体验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4。
表43~9岁儿童SE的发展水平
(附图{图})
**P<0.01
表4表明,总体上,儿童自我体验能力呈现出随年龄增长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趋势。但这种发展是曲折的,不平衡的。F考验表明,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经组间均数差异检验,发现5岁组与7岁组和9岁组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学前阶段儿童自我体验能力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
2.自我体验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5。
表53~9岁儿童SE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图})
表5说明,虽然总体上3~9岁儿童自我体验能力的发展是女性略高于男性,但这种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而且各年龄组儿童自我体验能力的发展亦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3.自我体验能力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6。
表63~9岁儿童SE发展的城乡差异
(附图{图})
**P<0.01
表6表明,城市儿童的自我体验能力高于农村儿童,且这种差异在7岁组和总体上有着极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Z>2.58,P<0.01)。这种情况的产生是与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相一致的。
(三)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SC)的发展
1.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7。
表73~9岁儿童SC的发展水平
(附图{图})
**P<0.01
表7表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7岁为一转折点,在此之前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此之后其发展呈现为一种“高原”现象。说明7岁是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阶段。各年龄组间的差异,经F检验都达到极显著水平(F=49.18,P<0.01)。各年龄组间均数差异检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2.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8。
表83~9岁儿童SC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图})
从表8可以看出,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在学前阶段和总体上是女性高于男性,学龄阶段为男性高于女性,但这种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1.96,P>0.05),说明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3.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9。
表93~9岁儿童SC发展的城乡差异
(附图{图})
**P<0.01
表9表明,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各年龄组,均为农村儿童高于城市儿童,且这种差异在9岁年龄组和总体上均有极显著差异。为何农村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强,我们认为这种情况的产生可能与农村儿童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较严,而城市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较为宽容有关。
4.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的发展
(1)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10。表10表明,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三因素发展是不同步的。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在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方面能力的发展有其共同特点,即以7岁为转折点,3至7岁呈上升趋势,7~9岁略有下降,但其水平依然高于学前儿童。言行一致性则随年龄增长而提高。F考验表明,在上述三方面,各年龄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各年龄组间均数差异检验结果表明,除三因素在7岁与9岁之间以及言行一致方面3岁与5岁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说明3~9岁儿童在行为自控、情感自控和言行一致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具有较为明显的年龄特征。
表103~9岁儿童SC各因素的发展水平
(附图{图})
**P<0.01
(2)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11。从表11可以看出,各年龄组儿童在行为自控、情感自控和言行一致方面的发展均不存在明显性别差异(Z<1.96,P>0.05)。
表113~9岁儿童SC各因素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图})
(3)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12。表12表明,在行为自控方面,无论是总体还是各年龄组均为农村儿童高于城市儿童,且9岁组及总体上城乡儿童得分呈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情感自控和言行一致方面,除9岁组城乡差异极为显著外,其余各年龄组和总体上均无明显差异;但学阶段是城市高于农村,学龄阶段和总体上则相反的特点却也比较明显。
表123~9岁儿童SC各因素发展的城乡差异
(附图{图})
*P<0.05**P<0.01
5.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的发展
(1)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13。表13表明,3~9岁儿童在行为的目的性、坚持性和自控性三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目的性方面,以7岁为转折点,在此之前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此之后略有下降,但其水平依然高于学前儿童。在坚持性和自控性方面,则随年龄增长而提高。F考验表明,三因素的发展各年龄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各年龄组间均数差异检验结果发现,除了三因素在7岁与9岁之间以及在自控性方面5岁与7岁、9岁之间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之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儿童在上述三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
表133~9岁儿童SC各因素的发展水平
(附图{图})
**P<0.01
(2)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14。从表14看出,除3岁和5岁儿童在行为的目的性方面以及5岁儿童在行为自控性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别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和总体上在行为的目的性、坚持性和自控性三方面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表143~9岁儿童行为SC各因素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图})
()P<0.05()P<0.01
(3)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15。从表15看出,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城乡差异情况是:①目的性方面城乡儿童无明显差异,除3岁组外,其余各组及总体上均为农村儿童得分高于城市儿童。②坚持性方面,5岁组和9岁组城乡儿童之间有极显著差异,其余各组及总体上均无明显差异,从得分看,学前阶段是城市儿童高,学龄阶段及总体上是农村儿童高。③自控性方面,除5岁组儿童有显著差异,总体上有极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城乡差异均不明显;但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各年龄组的得分,都是农村儿童高于城市儿童。
表153~9岁儿童行为SC各因素发展的城乡差异
(附图{图})
()P<0.05()P<0.01
6.情感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的发展
(1)情感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16。从表16可以看出,3~9岁儿童在情感自控力的抗感(染)性和自制力方面的发展是不同步的,以7岁为转折点,在此之前呈上升趋势,之后略有下降,但其水平依然高于学前儿童。F考验表明,各年龄组在抗感性和自制力方面有极为显著差异。各年龄组间的均数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在抗感性方面3岁与5岁及二因素在7岁与9岁之间无明显差异,其余各年龄组之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表163~9岁儿童情感SC各因素的发展水平
(附图{图})
()P<0.01
(2)情感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17。表17表明,情感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的发展,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各个年龄组,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Z<1.96,P>0.05)。
表173~9岁儿童情感SC各因素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图})
(3)情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18。从表18可以看出,情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城乡差异情况如下:①在抗感性方面,学前段是城市儿童得分高,无显著差异;学龄段及总体上是农村儿童得分高,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②自制力方面,除5岁儿童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及总体上均无明显差异。
表183~9岁儿童情感SC各因素发展的城乡差异
(附图{图})
()P<0.05()P<0.01
(四)3~9岁儿童道德的发展
1.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一般趋势。见表19。
表19表明,3~9岁儿童道德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总的趋势是随年龄而增长。各年龄组间的差异,经F考验都达到极为显著水平(F=15.12,P<0.01)。各年龄组间均数差异检验结果表明,除5岁与7岁组儿童之间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年龄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说明儿童道德发展并非一种线性的发展过程,而是一种跳跃式的发展。
表193~9岁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
(附图{图})
()P<0.01
2.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见表20。
表20表明,不论是总体还是各年龄组,3~9岁儿童的道德发展均为女性优于男性。不过,无论是从各年龄组还是从总体看,其道德发展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表20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
(附图{图})
3.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城乡差异。见表21。
从表21可以看出,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得分,除9岁组外,总体及各年龄组均是城市儿童高。其间差异在学龄阶段是显著或极显著的,但在学前阶段及总体上,其道德的发展均无显著的城乡差异(Z<1.96,P>0.05)。
表213~9岁儿童道德发展的城乡差异
(附图{图})
(l)P<0.05()P<0.01
四、结论
1.3~9岁儿童道德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年龄特征,但无明显的性别特征。虽然除9岁组外,总体上和各年龄组得分均为城市儿童高于农村儿童,但这种差异只有在学龄阶段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3~9岁儿童道德各因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学前阶段高于学龄阶段。自我体验能力虽然是学龄阶段高于学前阶段,但学龄阶段呈现的却是一种高原现象。其道德各因素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和城乡差异,但无明显性别特征。
3.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各因素(行为自控、情感自控、言行一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行为自控和情感自控能力的发展,以7岁为转折点。在此之前呈上升趋势,在此之后略有下降,但其发展水平仍高于学前儿童。言行一致能力的发展则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三因素的发展均有较为明显的年龄特征,但性别差异特征均不明显。
论文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最优化策略
农村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学生能学到本学科的文化知识,而且还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思想品德课就枯燥无味,学生对本学科重视就不够,兴趣也不大,课堂缺少活力。作为一名想品德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是“导演”,有责任改变课堂现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科学性和兴趣性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此,笔者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谈谈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活动是一种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的活动。学习的目的性会影响学生学习内在动机的形成,学习动机又会变成学习的动力。目前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厌学情绪,就是对思想品德课缺乏正确学习动机的表现。所以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思想品德课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关系。中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开始对自己的理想和前途有所思考和打算,一旦他们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对自己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其次,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学习内容广泛、丰富,如果教师教学得法,学生就会产生求知需要,进而形成一种激励和鞭策自已的力量,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大量的事例和生动翔实的资料,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
二、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性教育,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德育论文德育论文,倡导师生平等、生生交流,使师生间真正成为互动、交往的动态关系;就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并以此推动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探讨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努力实现教学过程零缺陷。我们要改变以前教师首先针对教材提出自学提纲,并且力争求全求细的做法。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禁锢了,实际上也就是教师画圈让学生跳,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几节课上下来,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了并且千变万化、海阔天空,对一节课的重、难点冲击很大;所以现在每一节课,只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提出两三个问题,其他的问题是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基础上自由创设,并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展开:①学生自主回答;②自主组织答案;③自主相互质疑、释疑。教师在学生互动的基础上精讲、明理,体现“导”的作用。
三、联系生活和热点,优化学习内容
生活即教育。教师要挖掘思想品德生活化的内容,这些取材于真实生活的事例将极大地启动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讨论、体验、参与、感悟中形成和确立起来了。比如《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课,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这一环节我苦苦思索小论文怎么写论文。设计问题。当你看到病人需要急救时,你会拨打什么电话?当你遇到火灾时拨打……以一联串的来自生活的问题进行发问,起到较好的效果。还有女生晚自习回家时怎么做可以尽量避免侵害?发生火灾时请你模拟报警等生活化情景的创设,使课堂贴进学生的生活,也有实用的价值。七年级思想品德《自我新形象》一课中,对于“追星”一事,教师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真实的“追星”经历,让同学们一起感受到“追星”背后的另一层面:浪费青少年宝贵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这种源自于学生的生活性案例更容易走近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
学习内容联系社会热点。思想品德课应关注社会大事并引入我们的课堂。四川汶川地震,让学生学会顽强,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惜生命,学会坚强的面对挫折,感受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的民族精神;关注国家新领导集体的产生,了解国家的政治体制,树立主人翁意识;关注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等等。这些发生在学生的身边,或通过传媒能够了解到的,都是品德课的内容和素材,而且最具时效性,最为学生喜欢。
四、优化教学设计,注重教学效率
教学必然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是让教学达到高效率的一个主要环节德育论文德育论文,这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只有教师将教材读通了,真正消化了,体会到了教材的真谛,才能好好运用手中的资料,设计高效的教学流程,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对教材的讲解,我们要充分考虑教法,学生的学法,组织好教学流程。学生所要理解的关键地方,资料的巧妙运用,问题的设计,教材的补充,内容的深化,这都是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一个高效的教学设计,就为高效的课堂准备了条件,同样也为学生上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上课的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课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是在高效的前提下进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高效的课堂服务的,课堂是教学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是教学的中心工程。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诱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在思想品德课中,引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是现代化教学的必备手段。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选择不同的图片,再配上音乐,与课文内容进行整合,在给学生以美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又愉快的获得了新知识,提高了学习效果。如:在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一课的时候,利用少数民族的图片,再配上《爱我中华》这首歌引入课文,学生兴趣高涨,再插入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风俗、以及我国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等。这课知识点很快就掌握了。在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时”,利用香港、时的升旗仪式,和驻港部队进入的画面,既能很快掌握本课知识,还能培养爱国思想,振奋民族精神。
总之,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在于做到学生的学习情感与训练,教师的指导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都要一一到位,这就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论文关键词:成语;中国文化
汉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又是汉语中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成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辉煌,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传统中华美德等众多方面。
一、成语中展示出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1.成语与农业生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黄河、长江哺育了我们肥沃的家园,农业生产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农业成为国家赋税的基本承担者。有许多成语对古代先民农业生产生活进行了描写。“田连阡陌”,谓田地广袤,接连不断。“精耕细作”谓精心细致的耕作。“寒耕热耘”寒冷时耕种,炎热时除草。形容农事艰辛。《管子·臣乘马》:“彼善为国者,使农夫寒耕热耘,力归于上。”这些成语都体现了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历代封建帝王都提倡“重农抑末”,把农业看作是国固邦宁的根底,成就霸业的基础。
农业生产者也逐渐养成一种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起居有定,耕作有时。例如,“躬耕乐道”是指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胡]昭乃转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警世恒言》卷一七:“隐于田里,躬耕乐道,教育二子。”
还有一些成语字面上描写农业生活,现在经常使用它们的比喻义。例如,“蹊田夺牛”(牵牛的让牛踩了田地,因此,被人把牛夺走。比喻惩罚过重),“解甲归田”(军人退伍回乡务农,现泛指离职回家),“拔苗助长”等等。
2.成语与建筑
中国的古代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四大类型中,成语表现了它们的某些艺术特点。例如,“堂皇富丽”(宏伟美丽,气势盛大),多形容建筑物,特别是宫殿的宏伟华丽。又如,“雕梁画栋”亦作“画梁雕栋”,谓彩画装饰的梁栋。形容建筑物的美丽华贵。元·郑廷玉《看钱奴》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栊,郁巍巍画梁雕栋。”《西游记》第十七回:“入门里,往前又进,到于三层门里,都是些画栋雕梁,明窗彩户。”《醒世恒言》卷二九:“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朱甍碧瓦,画栋雕梁。”
中国古代的建筑强调群体的宏伟,如果是“独门独院”,则显出一家独住,而与四邻不相通,和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相违背。另外,建筑物形成群体结构时,屋与屋之间有很多“空”,亭池草木点缀其中,显出主次之分,虚实相间的效果,特别是楼台亭阁,总是以其“空”面向外界,达到和自然的交流,身在“琼台玉宇”(指华丽精美的建筑物。常用以形容仙家楼台或月中宫殿),使人如置仙境。
建筑结构中的一些各称也经常用在成语中比喻人或事情。例如,“栋梁之才”(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才。)“栋折榱崩”(栋,房屋的正梁,榱:椽子。正梁断裂,椽子倒塌。比喻倾覆。)“抚梁易柱”,传说中商纣王能手托屋梁,抽换房柱。形容力大无穷。)还有“添砖加瓦”,“偷梁换柱”,“铜墙铁壁”等等。
3.成语与服饰
从与服饰有关的成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衣着主要的是体现个人的身份或地位,这里主要介绍几个。例如,“高冠博带”,亦作“峨冠博带”。指带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或指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元·关汉卿《谢天香》一折:“恰才耆卿说道好觑谢氏,必定是峨冠博带一个名师大夫,你与老夫说咱。”《三国演义》三七回:“忽人报:‘门外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形容帝王官僚阶层的有“黄袍加身”(以天子黄袍加载身上,即用为天子之意。)“凤冠霞帔”,“衣紫腰金”(衣紫,穿紫袍,紫袍为古代官服。腰金,腰间佩戴金印。指做大官。元·关汉卿《蝴蝶梦》二折:“陈母教子,衣紫腰金”。明·无名氏《精忠记·说偈》:“感吾皇,博得个衣紫腰金,朝野为卿相,方显男儿自强。”)
二、成语折射出的中国古代精神文化
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包含了教育制度,宗教文化,政治制度,古代哲学,传统伦理道德等等方面,本文主要分析成语体现出来的古代教育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
1.成语与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数著名的教育家,流传下来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成为优秀的教育遗产,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中国古代教育家意识到教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教育。古代的教育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在教授知识技能之外,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提升,比如从以下这几个成语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华民族对气节、操守、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立身行道”(谓修养自身,奉行道义。南朝梁·萧统《与晋安王纲令》:“明公儒学稽古,醇厚笃诚,立身行道,始终如一。”)“克己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改过迁善”(认识并改正过错,诚心向善。)……这些成语在漫长的中国历代教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古代教育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出现了一系列独特的、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这些优秀的教育理论,好多都浓缩为成语,脍炙人口:
公认的最优秀的传统教育方法之一就是“因材施教”(依照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2.成语与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以“善”为核心,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有自我的约束和完善。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至今为人们继承和发扬,在成语中我们能充分体会这一点。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核心,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家族内部把这种爱延伸到社会,就成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对国家也要有担当,甚至危机时刻可以“为民请命”,“杀身成仁”。
现代社会人们交往的诚信原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待人做事都要“诚心诚意”,“言而有信”,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如果是“背信弃义”必然会到严厉的道德谴责。
勤劳节俭,清正廉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三国的诸葛亮提出要“俭以养德”,“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人需自我约束,不贪求太多,才能表现出“刚正不阿”,才能正己,正心。此外,“厚德载物”“荣辱不惊“天下为公”“不屈不挠”等成语也能让我们领略崇高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中华美德的精髓。
关键词美时代调和引导审美标准
在变化更为深刻的新世纪,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作为一个体现人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之具体变化的风雨表,更是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状态。面对这种开放和包容,寻美的艺术家相反迷失了方向:似乎越是追寻美的脚步,美却离他们越来越远,对他们而言,美成了水中捞月的代名词。于是更多的艺术家开始惶惑不安,开始怀疑传统的一系列美的法则,甚至质疑:当代还存在美吗?提美这个词还合时宜吗?面对这个问题,我只想说:任何时代都存在美也需要美,当今也不例外,而且美仍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只是我们还应看到美还会引领时代的发展。下面我就这点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美体现时代的精神。
柏拉图讲:“美是难的。”这即是说,美是什么的问题是难以理解和回答的。wwW.133229.COm莱布尼兹说:美是一种“我说不出来的什么”。歌德认为,美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东西”,“美是费解的,它是一种犹豫的、游离的、闪耀的影子”。托尔斯泰讲,什么是美的问题“是不能加以科学说明的”。由于解决和回答美的本质问题让这些智者犯难,使人们大伤脑筋,感到高深莫测,神秘费解,所以对美的诠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黑格尔、丹纳就深信美与时代是密不可分的。黑格尔曾根据时代精神(即体现在历史中的绝对精神)把艺术史理解为象征、古典、浪漫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说黑格尔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最大贡献,不在于其具体结论,而在于他把艺术的风格和历史与时代精神紧密地联系起来。丹纳也曾把古希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对美的不同见解归之于那个时代的特点。所以说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体,它不可避免地带上社会生活与时代的烙印。
确实在人类社会,时代不同,美亦有所不同。原始社会,存在图腾崇拜。这是因为,图腾象征氏族与血统的特性,吻合了氏族部众怀念先民尊崇本部氏族的意念指向,形成了美。奴隶社会,出现人面狮身的雕塑,出现饰有虎头纹饕餮纹的青铜器,是因为当时居统治地位的奴隶主,崇尚兽性的野蛮和凶猛。这类形象,其特性契合了统治阶层需凭借兽性的凶猛和神异的恐怖性力量进行残暴统治的意念指向,成了当时美的形象。中国封建社会,龙凤视为祥瑞,为人心所倾慕,故龙凤图案成了美的图案。至于上个世纪毕加索的怪异绘画,荒诞派的戏剧,西方人视为美的杰作,都与这些作品的特性吻合了西方一个时期内人们变态荒诞的心理倾向有关,都能从战争的恐怖症后遗症中找到原因。凡此种种,都说明美与审美标准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美本身也参与创造时代精神。
第二,美引领时代的发展。
不可否认,美与时代就像孪生同胞,如影随形,但是当今一个“怎么都可以”的世界,一个全面解构的社会,。那么,反映时代精神的就一定是美的吗?
大家知道,我们处在一个高消费的时期。物质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被创造了出来,信息产业更是以无孔不入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们的思考与选择,并进一步刺激人们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望,从而使我们丧失了一种简朴精神生活状态,促成了因当代物质过剩所造成的精神贫乏状态。另一方面,任何商品化消费(包括文化艺术),都成为消费者社会心理实现和标示其社会地位、文化品味、区别生活水准高下的文化符号。所以艺术的生产化,精神的表面化,庸俗化是不可避免的。艺术品生产者们极力追求表面形式的悦目,以看似有意义的社会学及哲学性的词句来包装这些实际上内容浅薄的视觉产品。这样,到处充斥着低劣,糟糕的作品和晦涩难懂而不知所云的批评文章。一如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伪劣的产品。这些伪艺术以及投机者们在前卫艺术的标签下的一切行为都显得理直气壮,他们将浅薄无知,精神的贫乏藏在这样那样的主义和各种口号式的振振有词下面。其实这些人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他们只是用“文化”,“精神”,“主义”之类的词语装点门面罢了。昨天还在大喊追求精神的终极意义,今天就转而要消解精神的终极意义,并宣称只有眼下的东西是有意义的;昨天还煞有介事的进行艺术哲学的形而上的探讨,对生存的意义作严峻的思考,今天就极力鼓吹艺术数字化的积极时代意义。他们的变化鲜明而迅速,如古谚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孰不知他们只是攀着时代潮流里的浮木,他们以为形式的刺激加上一个时髦的点子就可以做出好的作品,跟上时代就可以展示美、追寻美,其实技术的精致(现在很多人连这一点都达不到),形式的刺激是可以制造出来的,但是精神的震撼却是不能制造的,那是艺术家用心力,智慧,修养,技艺和虔诚乃至痛苦(伪劣的无效)铸就的,而非机巧所至,更非简单跟随潮流就可以体现美的。相反,越是追求表面形式的刺激,越显示其精神内核的空洞.我相信,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衡量艺术的标准只有:好的与不好的。而没有过时或时髦的。好的作品永远会绽放智慧和感人的光芒,而低劣的作品无论在聚光灯下显得多么漂亮精巧,多么时髦,却不能改变它低劣的本质。而美,它永远不与低劣、空洞为伍。
一位哲人的一段话很适合用来形容现在的艺术界:“时代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做的斗争,曾经大大的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至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所以如果有人简单而肤浅的说在当代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就是艺术,就是美,那未免太亵渎了艺术,亵渎了美这个字眼。那么是不是美与时代的关系在这里也已全面瓦解了呢?显然不是,美与时代的关系面对当今的特殊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即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真正美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并不就是时代的代言人,它更是时代的领军人。正如康定斯基所说:“艺术家是预言家,他们开辟道路,指引方向,走在时代的最前头,拖拉着一车车彷徨迷惑、牢骚满腹的普通民众-----今天还是仅适用于内在和谐的法则,明天就会被用来支配外部世界的和谐-----艺术家是构造一种文化的强有力的国王。”
记得俄国批评家巴赫金当年在对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说“复调性”的认识时指出,“在陀思妥也夫斯基长篇小说中,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巴赫金在当时就盛赞陀氏小说开启了一个无限性的空间,因而陀氏小说比托尔斯泰的作品更为伟大,这在20世纪20年代时还显得观点突兀、激进,但在时隔70多年之后再来看,托尔斯泰代表了他所处的时代,陀氏则代表了他所处的以及直到今天的时代,可以说陀氏小说是更有生命力的。所以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象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总之,不管时代怎么变,生产条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怎样变,我们对美的追求仍会一如既往,尤其在物质日益丰富精神日渐贫乏的当代,美是我们心中的一方净土,一剂精神的良药,它将继续引导人们如何“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艺术概论》王宏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艺术哲学》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美术概论》王宏健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中学德育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学校德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没有达到教育的预期要求。因此,探析当前中学德育现实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提高中学德育实效性的有效对策已经成为摆在我国中学德育教育工作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在传统德育教育中往往被思想政治教育所代替,这使得当前中学德育教育的目标大都仅停留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宏观目标上。虽然思想政治课教材在不断更新,然而仍然注重于从民族和国家大义向中学生灌输“大道理”,忽视了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实际需求,使得德育内容脱离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一味追求德育内容的原则化和理论化,已经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社会客观形势的实际要求[1]。而课堂上教师大都还是停留于“照本宣科”的传统说教上,使得中学德育教育形式化。因此,很多中学生在进行思想学习时只是进行机械地重复背诵教材内容以应付考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导致学生知行分离。
2.2德育教育方式单一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方法,而德育教育方法不仅仅是实现中学德育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条件,而且也是顺利完成德育教学任务和德育教育目标的职基本因素。学生到了中学学习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对社会已经具备客观的独立判断能力,然而传统中学德育教育方式仍然使用单一的封闭式的说教灌输教育方法,没有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思想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自我教育主体意识[2]。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在课堂上德育教师唱独角戏,而中学生只能被专断参与,没有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实践过程,没有调动其内在积极性,使得德育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2.3德育评价方式单一
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进行科学评定也是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德育评价有利于鼓励学生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从而推动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学校和教师将德育评价简单理解为评选“三好学生”,而在实际操作中更是简单地以“学习好”替代了“三好”。从2003年开始,各省市相继制定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校并没有正确认识到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对中学德育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科学操作,使得评价实施方案成为一纸空文[3]。
3针对当前中学德育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3.1必须重视提高德育教师综合素质
中学德育教师是开展中学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德育要求在现实中的示范者和实践者,他们的道德品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都会在无形之中对中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中学德育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和德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一种始终如一的思想道德素养,从而将自己内在的高尚道德品质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从而使得学生“听其言,信其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中学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养,并将它做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要通过开展多种活动,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开拓进取精神、主人翁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的中学德育教师队伍。
3.2必须重视丰富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传统中学德育教育方式仍然使用单一的封闭式的说教灌输教育方法,而没有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思想活动,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自我教育主体意识。针对这一问题,中学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德育的实践过程中,应该根据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自我教育法、理论教育法等,将德育教育主动融入到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尽量将“受教育者”的色彩淡化,使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德育的快乐,发挥出自身主体教育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中学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4]。
3.3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德育实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已经没有办法再局限于传统封闭式教育方式,开放式德育教育方式已经逐渐成为潮流。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视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德育实践,通过接触社会让他们可以正确认识社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学校应该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社会德育资源资源,开辟适合中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校外德育基地,如劳动锻炼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学习雷锋基地、传统教育基地、军事训练基地等。学校不仅要积极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前往企事业、农村、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地开门办学,请企业的厂长、经理介绍市场经济的知识,请民警、交警同志进行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等[5]。
3.4必须重视加强中学德育教材建设
关 键 词:民族性 表现 意境 透视
中国画与西画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民族性的不同,进而衍生出艺术自身表现方式和技术特点的各异。所谓艺术的民族性,就是指由民族历史的思想文化所决定并体现的区别于其他民族同类要素的特质,它是艺术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内因。同时,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民族思想文化、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基础之上的。中国画,特别是由于中国文人的参与,逐步把这门艺术同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和认识论结合起来,把艺术表现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艺术体系,也构筑了中国画艺术与世界其他民族艺术的本质区别。
中国人的宇宙观其实是受道家、玄学思想影响而形成的。道家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贯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始终。而西画则更加崇尚自然、科学和理性。中国绘画的艺术个性主要表现在意象和气韵两个大的方面,用气韵来表达神采。由于气韵是以人的个性情调为主要内容,所以在绘画中个性风格同样是指一种个性化的精神特征,中国绘画的这种侧重于内在精神气质方面的特征,与西方侧重于外在形式语汇差异的个性表现特征明显不同。具体表现在:
一、表现语言的差异
“空”的意境与“有”的实相
中国哲学中长期存在着“有”与“无”、“虚”与“实”的论争,中国艺术精神的出发点便是“无”,所谓道的境界就是“无”的境界,“无”生“有”,“有”生万物。WWW.133229.COM“无”之所以生“有”,在于“无”中充盈着创造动能的“气”。宇宙大气流行,衍生万物,所以中国艺术以气为本,中国绘画是一个“气”的世界。在这个气韵流贯的世界中,有音乐式起伏流动的旋律和舞蹈式回旋变化的节奏,以气为根本的中国画的构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是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用一种流动的眼光、移动的立场摄取世界。流动的眼光、变换的视觉,也就是中国画中所谈的散点透视的方法,这早在山水画之前的人物画中就已形成了。因为情节中存在明确的流动时间,画家需要把不同时间、地点、情节表现在同一时间、空间和构图之中。
从“无”出发,以气为本,决定了中国画尚虚、尚空的意境。在空寂处见灵动,在灵动中见精神。强调人与宇宙、自然的情感交流。能空能虚是实现中国画意境的重要前提;虚实相生相变,虚实对立统一,是中国意境构成的辩证法。在中国画中,有形亦可以虚,无形亦可以实,如云、水、烟、霞,绘画时不用笔墨便化为虚像,画中的空白在实物的对照下,又显示出云、水、烟、霞的实景。
这种以气为根本的中国画,落实在“意象”的塑造上,便是通过笔法和墨法追寻物象的骨气,赋予自然物象以生命感、运动感、灵动感。因而中国画要求笔墨不被物象的表面形式、表面形象所拘束,笔墨的点、线、皴、擦必须从实体中解放出来,这样就导致对逼真的光影体感表现的遗弃。由于受西洋雕塑、实感、体面的影响,出现了晕染法,但最后晕染只深藏在浅的节奏中,对体面只做出一种暗示。中国画的主要语汇始终是线,因为线是时间和空间、情感和理性相融汇的语言,线的韵律是大气流行和变化的具体形象。
西画艺术的出发点是“有”的概念
西画是从实体出发,实体是主动的,占据空间的,并在空间中流动、生存、伸展。表现在西画艺术上,就是采用几何学的透视法,把人的视觉几何化。通过光影透视表现远近、明暗层次,把人的视觉物理化。总之,西画借用科学的合理而真实的空间感表现着自己实有的空间意识。西画同古希腊的雕塑有着渊源关系,在二度空间表现三度空间,使绘画真实再现,物体仿佛可以抚摸。这种有节奏的明暗和光影,加强了对物体结构块面的理解,由此而来,线在光影中消失了,只有面和体积的存在。所以西画(现代派之前)大都否认了线的存在,不过在作画时又难以完全逃避线条,因此就从纯科学的角度去解释线条,认为线只是面的压
缩。
二、色彩上的差异
中国画的色彩,在传统绘画理论中有南齐谢赫《六法论》中的“随类赋彩”一说,它比较尊重物象的固有颜色,但是并不是机械的“自然主义”,而是敢于突破物象本身的色彩特点,代之以从情感中酝酿的色彩。画家的色彩感不同,从而导致作品的色调也不一样,如齐白石晚年的花卉用色艳丽,而吴昌硕的色调含蓄而雅致。
所谓“色彩感”是画家对自然界色彩进行抽象而产生的一种情绪,山水画尤其注重这一点。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静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是画家在一年四季中,经过观察而得出的感觉。中国画的色彩具有浓烈的装饰性,颜色单纯而不失凝重,更趋于非理性。传统的水墨画,强调墨即色,墨分五色,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水墨画是开了“抽象”的先河,比西画的抽象要早很久。
在西画中,对色彩的规律的研究已系统化、科学化。色彩本来就是光线的具体化,物体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光线的变化而导致物体色彩的变化,物体的色彩是固有颜色和环境颜色的综合体。这种色彩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在印象派(马奈、莫奈、德加、雷诺阿等)和后期印象派(凡·高、高更等)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因为色彩是最容易被我们感受到的,在现实世界中自然物象的色彩不论是明快还是暗淡,是强烈还是柔和,都会直接地影响人们的精神。所以,色彩不仅是西洋绘画的重要的造型手段,也是西洋画家表现感情的重要手段,这一点上,西画和中国画可谓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三、观察方法的差异
西画十分强调观察方式的必要和重要,注重通过写生来仔细观察、研究物体,直到它变成心中的“第二自然”。所以模仿的方法和数学逻辑,构成了西画中科学再现客观世界的基础。这种理性的形式分析方法,始终是西方艺术观察、理解世界的主要方法。在中世纪,人们认为“一切艺术和科学都是以数为基础”,认为美是适当的比例和鲜明的旋律。文艺复兴时期则把艺术上的形式主义拉到科学的怀抱。达·芬奇在一个圆形里分析了人体的比例数及其整体上的圆满,运用几何的方法对人体作了既精确又理想的歌颂。事实上,诸多的艺术家又是著名的数学家、建筑师。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都陶醉在几何、透视、解剖等形式的分析中,而在以后的各个时期的作品中,很难找到文艺复兴大师们那些具有理性的精确和结实的素描。这里所说的其实也是西画写生的一大特点,即真实地再现对象,也就是形象的再现。
而中国画的传统观念与这种观念完全是大相径庭。中国画强调的是“意象”,是画者情感化的物象。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于山水间”,通过对物象进行默记、整理,用高度概括、凝练的语言表现物象,撇开一切能左右物象形态的琐碎的东西,使物象更加集中而具有表现力。这样一来也就忽略了时空对物象的约束,可以更好地表现物象的精神气质,如山水画里面“画山不看山,画树不看树”的理念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四、构图中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
中国画家对于构图不是从形式上看待,而是从观念上把握。这种观念的把握不是靠理性分析去认识,而是靠身心去体悟。中国画家对构图的体认,使得中国画家对于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有着天生的自觉,甚至在他们心目中,诸如虚实变化、疏密变化、开合起伏、平衡和谐等等形式因素本身亦是“道”的体现,故而不遗余力地开掘其意义,将其提升。正是这种有意无意地将形式湮没在内容中的事实,使得中国画家们一直未能对形式,诸如构图作一番单独的、翔实的、综合的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画构图的迷失,相反造就了一系列独特的构图观。如因为强调天地同观,因而产生了咫在千里的“映远法”和散点透视,产生了“天地位”;强调阴阳关系,因而注重虚实、疏密、接势、回势之说;强调时空一体,便有了长卷式构图……
中国画的构图其实就是经营位置,其主要的构图规律就是运动透视(散点透视)的具体运用,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物象相互联系在一起,这是西画所不能的。再就是经营黑白,所谓计白当黑,知白守黑,注意画面黑白的安排处理及虚实相生的变化。
而西画则比较尊重科学,采用合理的焦点透视来表现事物的变化规律,采取科学的切割方法(包括黄金分割的方法),在不同的视点和视角中表现不同的物体,更趋于科学和理性。发展到现代,不论是中国画或西画,在构图上都倾向于构图的标志性:把自然的空间进行更有序的组合,打破常理,使之更规范,更具艺术感染力。
另外,这两个大的画种的工具材料和作品的形式也不一样,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决定了其技术特征:“三矾九染”,作品的结构形式丰富多彩,强调诗书画印合一。而西画则充满着理性的光芒,画面厚重,色彩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
当然,中国画和西画在发展中相互不断地影响着。国画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吸取西画的一些长处,比如透视、解剖、写生以及光色的研究。这期间老一辈画家如徐悲鸿、林风眠都做了不朽的贡献。林风眠在《东西艺术之前途》中总结说:西方艺术是以模仿自然为中心,结果倾向于写实一面,东方艺术是以描写印象为主,结果倾向于写意的一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的写实性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而这一点又是与院体风格的西化分不开的。
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出现了东方美术热,西方现代绘画中流动着东方的血液,闪烁着东方的神采。表现在绘画方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及日本画入欧洲,被人采用,便发生了‘印象派’……”马帝斯为中国的线描艺术所折服,其作品“单线平涂”的装饰性和克里姆特对中国艺术的研究与借鉴,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都打上了中国画风格的烙印,还有如凡·高等许多画家都受中国画很大的影响。但不管怎样,艺术只有根植在民族的土壤中,才会保持自己独特的发展和个性的魅力。中国画也好,西画也好,不管如何发展或融合,但评定其艺术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艺术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高度统一和完美,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参考文献:
[1]《绘画,东西方文化的冲撞》,王庆生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
[2]《中西美术比较》,孔新苗、张萍 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1月
一、话语及话语理论
人同语言处于最亲近、最密切的关系状态。人一开始说话或思考,人则必定进入语言,无语言或离开语言,人之说或人之思则无法甚至不可能展开。人在语言里才能言说,人在说着话,人在言说着语言,实际上,话在说着人,语言在言说着人,话通过人在说着话,语言通过人在言说着语言。人在说话与被说,言说与被言说的时候,感受到了存在、回到了安在之家。“于是,对语言的深思便要求我们深入到语言之说中去,以便在语言那里,也即在语言之说而不是在我们人之说中,取得居留之所。”[2]P983
人在语言里倾听与言说,阅读、思考与写作,音响形象与书写文字是人在语言里展开交流与对话的物质媒介(载体)。在交际中,人们必须面对讲演、课堂、文字物品(书籍、报刊、试卷、信笺、应用性文据、研究报告,……),日常谈话。这些现象被语言学家以术语“话语”名之。“简单、通俗一点说,话语是言语交际单位,是实际语言运用中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内容及形式上的完整性的书面语和口语成品(也有人将口语排除在外)。小至电文、便条,大至长篇多卷巨著,都可理解为‘话语’。”[3]P382
当“话语”概念从语言学领域被引入到其它研究领域(文学、哲学、文化、社会学、……)的时候,“话语”概念本身由于新的意义的被赋予而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模糊,更加晦暗不明了。
米尔斯(Sara Mills)在其专门研究“话语”概念广泛而普通地被使用在诸领域的著作《话语》(Discourse,2004)里开宗明义地写道:“术语‘话语’在诸学科里已经变得一般的通用:批判理论,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社会心理学和许多其它的领域,如此之多以至它常常是不确定的,似乎它的用法完全是一般的知识。它在分析文学的和非文学的文本里被广泛地使用并且它以不明确的而且有时晦涩难懂的方式常常被用来表示一种确定的理论的复杂性。它在文学的和文化的理论里可能有任何术语的可能的词义的最宽的范围并且它在最少被定义的理论的文本里仍然常常是一术语。”[4]P1
于此,必须明白的是:在本文的论域里,“话语”首先是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界域而被理解的,其次是在语言的维面上展开“话语”的探讨工作的,其关系状态体现在 之中,因此,本韦尼斯特(Benveniste)说:“语言中没有任何东西是话语中不曾有过的。”[5]P116
二、文学理论话语及文学理论话语理论
文学理论研究赖以凭依的表达方式,范畴体系则应归在“文学理论话语”之下,而文学理论话语理论则是以文学理论话语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范型。关于文学的话语及其理论在话语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由于文学作品及其创作直接同人的存在、精神需求、审美诉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米尔斯说:“在某种程度上,总的说来,作为术语的话语对于允许我们询问关于文学和文本性质的问题是最重要的。”[4]P20
(一)判断文学理论话语状态的标准
面对着任何一种文学理论,首先是被其概念、范畴所包围,我们该如何去通过这些概念、范畴去获取这一文学理论的整体面貌和概要思想呢?无疑,从这一文学理论的话语出发来审视、把握它是切中了问题的关键。于是,先要展开的工作则是要判断、确认这一文学理论话语的状态。那么,判定一种文学理论话语的状态的标准是什么呢?笔者从两个方面陈述、说明:
1、话语范式
对任何一种文学理论的认识与了解,首先是从它的话语范式着手的。所谓话语范式是指话语被结构组织成一种有效的外在表达方式。阅读任何一种文学理论著作,最先全面而直接作用于研究者(阅读者)的则是文学理论的话语范式,这是由于只有先牢牢抓住了文学理论话语范式这一外在的表达方式(形式),方才有了通过这一方式(形式)而把握住文学理论自身的很多东西(内容)的可能。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一,话语范式首先是一种外在的表达方式,即具有“形式因”的意义;第二,这种外在的表达方式必须具有有效性,即是一种“合法的”表达形式;第三,这种外在的表达形式是由话语组织而成的一种结构表达。因而,文学理论的话语范式成了文学理论内容的外在形式,理解话语范式则是为文学理论勾勒出了一种外部轮廓,由此而能够还原性理解文学理论本身的东西。无疑,这是理解文学理论而不得不做的基础性理论工作。
对话语范式的认识与理解,就必须认识和理解话语范式的媒介形式:语言。任何话语范式都必须借助于某一语言而得以表达、展现出来。语言在话语范式与思想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每一思想需要一特定的话语范式,某一话语范式表达一特定的思想,语言使二者的对应成为可能同时也带来了某些限制。由此知之,对某一文学理论的理解与建设最终是要从文学理论所凭依的语言着手,方才抓住了最根本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