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3:30
序论:在您撰写草原文化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论文摘要:针对草原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的趋势,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建设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因此天然草原的优劣和丰欠程度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兴衰。建国初期,我省牧区草原状况相对良好。60年代末牧区开始发生草原退化现象,随后愈演愈烈,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近年来甘肃省90%的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30%的严重退化,导致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载畜能力降低。如何解决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
1草原退化原因
草原退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对草原生态系统长期的严重干扰,导致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最终失去平衡。
1.1超载过牧超载过牧是不顾草原第一性生产的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规模和放牧频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实行掠夺式经营所造成的。在草原退化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牲畜数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原退化牲畜继续增加草原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据调查天祝县的牲畜数量由60年代的17.40万头(只)发展到目前的64万头(只),增长了2.70倍,畜均占有鲜草产量由7622.90kg下降到2081.04kg,超载23.85%,所以,没有不良的草原,只有不合理的利用制度和方式。
1.2乱采滥挖草原牧区、半农半牧区由于缺少燃料,农牧民群众烧茶做饭,主要依靠拾粪捡柴,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为生活用能的需要,大量铲草皮、砍伐草原上的乔木、灌木、半灌木作薪柴,对原生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甘肃省大部分高寒阴湿草原生长有中药材,如冬虫夏草、羌活、秦艽、赤芍、柴胡、黄芪等,而且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每年入春以后,都有大批农牧民涌入草原采挖,不仅使药材资源日趋枯竭,而且使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荒漠草原,搂发菜、挖甘草、麻黄的现象年年都有发生,使本已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雪上加霜。
1.3鼠虫危害草原鼠虫害的发生与猖獗是在一定气候、土壤、植被条件下形成的,气候干旱和草原退化为鼠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创造了条件,而鼠虫的发生危害,又加剧了草原的退化,处于一种恶替过程。草层高密度大鼠虫害不易发生,而草原退化、草层变矮、变稀,有利于鼠虫害的繁衍。近年来,草原鼠虫害危害面积仍在逐年扩大。全国的面积已达6亿亩,仅鲜草折合人民币损失60多亿元,经济损失严重。虽然每年都采取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进行防治,但因经费不足,防治面积小,每年的防治面积只占发生面积的10%左右,造成“年年防治,年年成灾”的被动局面,防治成果难以巩固。
1.4毒草危害长期以来,随着草原“三化”面积的日趋扩大,许多草场优良牧草减少,有毒植物不断生长蔓延,加剧了草原退化。
在甘肃天然草原上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有棘豆、狼毒、醉马草等,面积达到1500万亩。这些有毒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返青早、生命力强、并有较强的抗逆性,它不仅与优良牧草争地,而且和优良牧草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在草原上逐年增多,甚至在某些草原上形成明显的优势种群,使草场利用率下降。
2治理草原退化的措施
2.1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分户有偿承包使用,理顺草原管理体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责、权、利相结合,适应现阶段家畜私营形式的首要措施。这项工作在很多地方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业务部门要依据《草原法》,全面彻底地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健全投入机制,明确建设责任,真正做到“谁承包、谁建设、谁受益”,才能调动农牧民主动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进植被恢复。
2.2以草定畜,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草原围栏建设,以草定畜,以畜定草,严格控制牲畜数量,实行划区轮牧,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用养并举。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场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草原是牧业生产资料之一,不单纯是自然综合体,更不能认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时候,必须具有生产观点,而在利用中应该强调,要利用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进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然生产能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措施,才能维持并逐步提高草场生产力,使牲畜得以稳步发展。
2.3充分发挥夏季草场,发展季节畜牧业依据草原的季节分布特点,在调整畜群结构,提高适龄母畜比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季草场的牧草优势,适时转场轮牧,发展季节性畜牧生产,扩大出栏率和商品率,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可以有效减轻冬春草场的放牧压力,防治进一步退化。此外加强人工草地建设,生产足量优质饲料,增加牧草贮备,降低放牧家畜对天然草原、尤其是冬春草原的压力,促使退化草原的自然恢复。
2.4加大鼠虫害防治力度,巩固防治成果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草原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草原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必须加强草原建设,搞好鼠虫害防治工作”。因此,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认真各项防治措施,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加强预测工作,建立健全预报体系,不断改善预测预报工作的手段。三是健全目标责任制,把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同农牧民草原承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是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药物防治技术,保护天敌,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加大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才能有效地减轻鼠虫害对草原的危害。
2.5加强草原毒草的防除以牧区草原为重点,建立重大毒草灾害报告制度。实施草原毒草调查、技术规程和防治标准,逐步减少毒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毒草灾害的风险评估、生态示范工程、防治机具购置、治理设施的建设、除草药剂的研制及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吕晓英,吕胜利.甘南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J].草业科学,200219(7):1-4.
论文摘要:针对草原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的趋势,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建设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因此天然草原的优劣和丰欠程度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兴衰。建国初期,我省牧区草原状况相对良好。60年代末牧区开始发生草原退化现象,随后愈演愈烈,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近年来甘肃省90%的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30%的严重退化,导致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载畜能力降低。如何解决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
1草原退化原因
草原退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对草原生态系统长期的严重干扰,导致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最终失去平衡。
1.1超载过牧超载过牧是不顾草原第一性生产的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规模和放牧频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实行掠夺式经营所造成的。在草原退化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牲畜数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原退化牲畜继续增加草原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据调查天祝县的牲畜数量由60年代的17.40万头(只)发展到目前的64万头(只),增长了2.70倍,畜均占有鲜草产量由7622.90kg下降到2081.04kg,超载23.85%,所以,没有不良的草原,只有不合理的利用制度和方式。
1.2乱采滥挖草原牧区、半农半牧区由于缺少燃料,农牧民群众烧茶做饭,主要依靠拾粪捡柴,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为生活用能的需要,大量铲草皮、砍伐草原上的乔木、灌木、半灌木作薪柴,对原生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甘肃省大部分高寒阴湿草原生长有中药材,如冬虫夏草、羌活、秦艽、赤芍、柴胡、黄芪等,而且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每年入春以后,都有大批农牧民涌入草原采挖,不仅使药材资源日趋枯竭,而且使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荒漠草原,搂发菜、挖甘草、麻黄的现象年年都有发生,使本已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雪上加霜。
1.3鼠虫危害草原鼠虫害的发生与猖獗是在一定气候、土壤、植被条件下形成的,气候干旱和草原退化为鼠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创造了条件,而鼠虫的发生危害,又加剧了草原的退化,处于一种恶替过程。草层高密度大鼠虫害不易发生,而草原退化、草层变矮、变稀,有利于鼠虫害的繁衍。近年来,草原鼠虫害危害面积仍在逐年扩大。全国的面积已达6亿亩,仅鲜草折合人民币损失60多亿元,经济损失严重。虽然每年都采取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进行防治,但因经费不足,防治面积小,每年的防治面积只占发生面积的10%左右,造成“年年防治,年年成灾”的被动局面,防治成果难以巩固。
1.4毒草危害长期以来,随着草原“三化”面积的日趋扩大,许多草场优良牧草减少,有毒植物不断生长蔓延,加剧了草原退化。
在甘肃天然草原上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有棘豆、狼毒、醉马草等,面积达到1500万亩。这些有毒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返青早、生命力强、并有较强的抗逆性,它不仅与优良牧草争地,而且和优良牧草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在草原上逐年增多,甚至在某些草原上形成明显的优势种群,使草场利用率下降。
2治理草原退化的措施
2.1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分户有偿承包使用,理顺草原管理体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责、权、利相结合,适应现阶段家畜私营形式的首要措施。这项工作在很多地方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业务部门要依据《草原法》,全面彻底地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健全投入机制,明确建设责任,真正做到“谁承包、谁建设、谁受益”,才能调动农牧民主动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进植被恢复。2.2以草定畜,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草原围栏建设,以草定畜,以畜定草,严格控制牲畜数量,实行划区轮牧,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用养并举。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场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草原是牧业生产资料之一,不单纯是自然综合体,更不能认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时候,必须具有生产观点,而在利用中应该强调,要利用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进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然生产能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措施,才能维持并逐步提高草场生产力,使牲畜得以稳步发展。
2.3充分发挥夏季草场,发展季节畜牧业依据草原的季节分布特点,在调整畜群结构,提高适龄母畜比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季草场的牧草优势,适时转场轮牧,发展季节性畜牧生产,扩大出栏率和商品率,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可以有效减轻冬春草场的放牧压力,防治进一步退化。此外加强人工草地建设,生产足量优质饲料,增加牧草贮备,降低放牧家畜对天然草原、尤其是冬春草原的压力,促使退化草原的自然恢复。
2.4加大鼠虫害防治力度,巩固防治成果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草原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草原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必须加强草原建设,搞好鼠虫害防治工作”。因此,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认真各项防治措施,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加强预测工作,建立健全预报体系,不断改善预测预报工作的手段。三是健全目标责任制,把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同农牧民草原承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是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药物防治技术,保护天敌,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加大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才能有效地减轻鼠虫害对草原的危害。
2.5加强草原毒草的防除以牧区草原为重点,建立重大毒草灾害报告制度。实施草原毒草调查、技术规程和防治标准,逐步减少毒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毒草灾害的风险评估、生态示范工程、防治机具购置、治理设施的建设、除草药剂的研制及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吕晓英,吕胜利.甘南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J].草业科学,200219(7):1-4.
1.1花镜花镜的布置自然灵活,不拘束。在园林工程设计中,花镜的使用率极高,如道路镶边使用红花紫花酢浆草,色带边上用四季草花装饰等,让绿化不再单调,同时又起到点缀的作用[4]。
1.2组合盆栽组合盆栽是近年来流行的花卉应用形式,主要受年轻人的喜爱。将草花设计成组合盆栽,并搭配一些大小不等的容器,配合株高的变化,以群组的方式放置,再配以微形园林小品,如人物、建筑等,随意打造一些理想的、有立体感的组合景观。部分微小的容器组合适合放于办公室里用作摆饰,装扮空间。
2草花造景原则
草花造景时,讲究统一和谐、自然美观大方。利用不同草花的近似性和一致性,表达出协调的柔美之感。而利用草花的差异和变化,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烘托出欢快、热烈的氛围。如在花坛周围配置银叶菊、彩叶草等品种,不仅可增加花坛层次感,还突出了花坛的美感。
3草花造景的施工及养护
3.1草花种植在园林设计中,草花一般以1年4~6次更换为标准,种植时应当选择适合本地的花卉进行种植。草花种植前应选择刚出花苞的草花,密度以设计或实际景观效果为主。草花多带有营养钵,应先除去草花的营养钵或花盆,然后将泥土完整埋入花池内。盖好碎土,让草花盆土保持与种植床土表面持平,栽好后灌足定根水。草花移植到绿带后,除高温、多雨的夏季外,一般都有1~2个月的观花期。对开花期较长、长时间不更换的花木,应追肥补充养分,并及时清理杂草和垃圾杂物,加强病虫害防治。
3.2草花摆放室内布置可选择耐阴的花卉;广场摆放应选择喜光、耐旱、管理粗放的花卉;矮小的花卉适合种植于道路中分绿化带中,以免干扰驾驶员视线,影响交通;宽阔地带可以选用颜色艳丽的草花,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摆放草花前,应先在摆放位置进行模纹放样,确定好线条区域后,逐一分类各草花的颜色后再进行摆放[6]。摆放的草花由于没有入土栽植,在水分保养上不如栽植的草花,因此可通过人工或洒水车早晚淋水,浇水要充足、及时,特别是遇到夏季气温过高时,只适宜早晚浇水。遇有残花或徒长枝叶要及时修剪。另外,为了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应随时更换枯萎或死亡的植株。
4市场潜力及趋势
我们从历史纵断面的“古今”维度着眼,综合草原文化的“草原”这一符号特色、欧亚草原这一地域特点以及复合型的建构特征为理解起点,认为体现草原人类与自然生态适应关系的游牧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人文生态归属关系的民族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精神世界审美关系的生态文化,是支撑草原文化宏大结构的三个基本构成。
一、游牧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其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是草原文化的主导型文化
游牧文化就是草原人类在草原生态环境下的生存方式。据考证, 以内蒙古草原为主的我国北方草原, 形成于7千万年以前。那时, 由于地壳的变动, 内蒙古高原逐渐隆起,内陆性气候使高原内部变得寒冷、干燥。受季风和干旱气候的周期性影响,北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出现了明显的周期性。由于喜凉性的草本植物具有寿命长、发芽快、提前开花和花期缩短等特性, 因而能迅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分布愈来愈广, 在具有腐殖层的高原土壤上形成了成片的植被, 最终形成了草原。为了适应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满足人的第一生存需要,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开始逐水草而居,以移畜就草的生产方式创造了与农耕文化迥然相异的游牧文化。中国北部的游牧文化作为草原文化的主导类型,独具特色。
我们强调游牧文化在历史上的主导地位,并非要抹杀从古至今其他生产方式、经济类型在草原文化中的一席之地。因为,草原文化是以草原自然生态为基础产生的,而在草原自然生态环境中,相继产生采集、狩猎、农耕、游牧、工业等多种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角度为草原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活力,使草原文化一开始就成为以多种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多种文化集合,即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及其他文化的统一。
游牧文化循着文化发生、发展、衰落的自然轨迹分别经历了它的形成期、鼎盛期和衰颓期。随着游牧生产逐渐优于采集、渔猎、畜牧和农耕等诸多经济手段,在北方草原上占据主导地位开始,游牧文化进入了精力最旺盛、元气最充沛的兴盛期。有学者论证,从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15世纪,游牧世界前后三次对邻近的农耕世界发起大规模的冲击,导致整个欧亚大陆民族大冲突、大融合以及文明的大交替和大整合。但是,自近代始,新兴的工业革命在农耕世界迅速崛起,撼动了游牧文化长期占据的主导地位,进入了文化功能的衰颓期。以内蒙古为例,在藏地佛教文化、汉地农耕商贸文化的横向拓展冲击下,游牧社会既不能良性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又无力自觉地引发社会文化的创新运动以推动社会跃入更高一级社会形态。面对日益变迁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世代以草原资源为生计依托的人和事物都需要在新的联系结构中激发活力,竞相生存,图谋发展,以适应和克服生存语境的新变化。由此,多种经济文化在古老的草原上齐头并进,引领整个草原文化步入后游牧时代,既是命运使然,更是历史的必然。
二、民族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其生存的人文生态环境之间的归属关系,是草原文化中最具活态的主体属性文化
以内蒙古为核心的广大草原区域,自远古时起即是承载草原人类活动的巨大摇篮。草原人类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创造、建构了一个层层累积,纵向拓深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建构体系。这片土地不仅是历史上匈奴、柔然、鲜卑、突厥、蒙古等各个民族繁衍生息、传承文化的大舞台,也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新生民族血脉相传、生存生计之根。
北方草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夏商周时起,北方草原诸多游牧群体就活跃在农耕文化史的字里行间;秦汉时期,结束了北方数百个民族和部落长期互不统属局面的匈奴帝国,成为历史大剧中草原民族的文化强音;继匈奴之后,鲜卑逐渐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最强大的民族,拓跋鲜卑结束了我国北方南北朝之前一百余年的历代纷争, 与南朝并立, 客观上为隋唐大一统中央封建王朝的建立创造了基础和条件;隋唐一统之际,突厥与回纥相继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 并先后建立了势超匈奴、鲜卑的强大汗国;宋辽金时期, 契丹、党项和女真连续勃兴, 与宋鼎足而立长达一个多世纪, 直至蒙古族登上历史舞台。
蒙元帝国是继鲜卑、契丹、女真的地方性政权之后的第一个由北方民族“面南而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它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格局,更是通过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大整合为中华文化史创造了新的运动规律。17世纪,崛起于东北地域的满族建立大清帝国,再次入主中原,统治全国,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推向了顶峰。1911年,满清王朝,草原民族入主中原的历史,也奏起了悲怆的尾音。
从文化的发展态势而论,蒙、满两个北方游牧民族问鼎中原,既是民族文化纵向累积、层层叠加,不断壮大草原本土文化后的顺势爆发,也是草原文化横向拓展,不懈对话中原农耕文化后的强势结果。
从民族文化的构成而论,纵观北方草原各民族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随着一个民族的衰落, 该民族的历史也就在该地区中断了;但一个民族的衰落,并不等于这个民族的人种都已绝灭,大批的人口仍旧留在草原, 依附于另一个新兴的民族。而他们创造的各具风格的民族文化也以人为载体,世代积淀、延传,为草原文化的历史华章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所以说, 草原文化并非单属于某一个民族、某个历史时期,而是由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游牧民族的纵向累积、层层积淀、共同组成,是一个由以民族为载体,以接力运动的前行轨迹,前赴后继地创造、传承和发展的复合文化、活态文化。
三、生态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其追求的精神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是草原文化面向未来的主流发展文化
草原民族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之间的“和谐平衡”为精神主线,建构了一个以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哲学宗教、政治法律以及科学技术、民俗民风为外显形态,以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追求、道德规范为内隐形态的生态文化体系。
“崇尚自然”的文化理念贯穿草原生态文化于始终。草原社会的经济结构是由人、畜和环境构成的综合体,其中传统的猎、牧生产对于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然而,草原复杂的生态环境、草原牧场有限的载畜量和生活资料与人和畜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形成天然矛盾,要求草原人们通过保持人、畜、草原三方之间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以确保自身的有效生存和持续发展。草原人们正视自己作为自然之子的身份,以对自然世界和生态规律的深入认知为一切生产生活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约束和规约自身的文化创造活动。他们把自我融入天地万物, 与之形成和谐共生的大生命圈;把伦理、德性转移到整个生命世界, 构成了万物与人都各具伦理、德性的独特的生态伦理观。这种 “崇尚自然”的生态理念以及人与万物血脉相通的“亲生命性”,也契合了现代文明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
“恪守信义”的道德理念贯穿草原文化于始终。逐水草游牧的生存条件决定了草原民族生产生活的松散性。而这种松散的社会结构难以借助法律法规的强制和舆论监督来约束个体,对公共秩序的维护和社会公德的操守更多诉求于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因此,草原民族更加注重伦理道德的构建和维护。其中,“信义”是草原民族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理念,它既是草原社会的治国执政之本,也是草原社会成员的立身之本。上至统治阶层下至黎民百姓,都以“诚信”为道德底线,以“信义”为普遍恪守的行为准则。
“信义”是维系草原社会稳定和睦的基础,也是保障社会成员身心和谐平衡的基石。“诚信”理念不仅为草原人类营造出和谐的社会环境,更为草原文化营造了和谐生态的人文环境。草原生态文化中,“恪守信义”的道德理念虽显淳朴但不失本真,对现代文明仍不失启迪意义。
“践行自由 ”、“崇尚英雄”的审美理念贯穿于草原生态文化的始终。生存空间上的自由为草原民族内在精神世界的自由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而以家庭或小规模群体为单位进行移畜就草的生产生活方式为草原民族内在精神世界的自由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政治制度对个人的强制力度不大、法律很少伤及个人,而早期的宗教――萨满教也不触及或约束人的内心。与其他农耕民族因被压抑而产生的对自由的向往精神不同,草原民族的自由精神是从草原社会、草原文化的内部自发形成的“遗传密码”,是先天的品性。对草原民族而言,自由不是纯粹的精神原则, 而是人们现实生活中践行的对象。
(一)草原文化资源的概念
相对于文化产业开发意义而言,文化资源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以原生态存在的、等待开发与利用的、有市场增值潜能的所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形态。文化资源不是产品,不是商品,也不是产业,仅仅是可供开发,或可能具有开发潜力的物质或非物质性文化存在。也就是说,文化成果和文化形态如果只是静态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是历史的遗留物,那就只能称之为文化遗产。而只有当这些文化存在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社会活动及社会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时,才能称之为文化资源。草原文化资源就是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草原民族自有史以来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是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可开发利用的对象,是内蒙古未来文化发展的基础。草原民族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创造不是今天才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而是自古就有,但将其视为资源,却是当今经济发展的结果。
(二)草原文化资源的性质
地域性。坚实的草原民族文化根基形成了草原地域文化的独特个性和世界差异性,体现了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优势。因此,草原文化资源才能成为内蒙古民族文化认同的标志。面对文化全球化大潮,草原民族既要展示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又要倡导高于本族群人文观的文化导向;既要保持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要发挥草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既要让草原文化走向世界,也要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作出贡献。
历史性。草原文化资源也是个时间概念,体现草原文化的原始性和历史迁延。那些与草原历史发展相生相伴的文化资源是草原历史的见证,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丰富,启迪、熏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发着人们对民族历史的追怀和对草原未来的期待。文化地产理念是将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在对历史文化风貌进行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同新城市功能完美结合、功能完善、空间互动,从而形成良性发展态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地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功利性。草原文化资源是针对民族文化产业而产生的概念,因此具有相对性或目的性,也可称之为功利性。这种功利性要求开发者与时俱进,探求文化受众的文化审美意识、文化诉求点和文化市场的卖点,积极营造现代市场经济文化氛围,借助草原文化的深厚内涵重塑现代风尚,重铸现代城市的文化精神,让草原文化与时尚理念有机结合,水融,提炼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文化创意,提升现代草原都市的文化品位。
所以,草原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从地域性、历史性、功利性三个维度来把握。
二、草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环节
按照市场规律,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需要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智能转化的两个环节:文化资源的认知环节、创意环节;二是经济转化的六个环节:投资环节、制作环节、流通环节、服务环节、产品安全保护环节和延伸环节。
(一)智能转化环节
一是文化资源的认知环节。即在地域范围内通过全面普查摸清到底有什么文化遗存和文化形态可以作为文化资源来开发。调查内容包括:文化资源的名称、详细文化内涵、文化价值、存量、分布区域、时代、规模、保存状态、环境现状以及拥有者、使用者等等状况。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是决定文化产品形式、品位、级别和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保证文化产品的文化含量。这个环节就是为文化产业提业内容,是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为文化产业解决拿什么来做文章的问题。
二是创意环节。即赋予文化资源以现代思维和畅想,通过增强互相依赖、整合的方法赋予其生存能力,为静态的文化资源注入活态的当代因素,让文化资源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形成相互接纳、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增加其市场需求。这个过程,就好比是为艺术素材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看似起始环节,解决的却是终端问题。它依靠借鉴国际文化生产的先进经验,进行富有创意的开掘,提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时代特点、有影响力、市场占有率高的文化创意,以提高文化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品位,进而提升整体文化发展水平,增强文化输出能力。通过具体的创意方式将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物质化。这个环节最难,也最关键,为文化产业解决做什么样的文章的问题。
(二)经济转化环节
一是投资环节。为文化资源注入资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力量和信息的投入。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产品的资本含量,决定着文化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以及总体水平。投资环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保证文化生产力的最终形成。
二是制作环节。这是一个实践的环节,通过技术手段赋予其产品属性,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既具备物质的依托方式,又具备文化符号象征意义的文化产品。这一环节决定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特殊技术的使用是实现并保证文化产品物质转化的关键,为文化产业解决如何做文章的问题。
三是流通环节。是文化的商品化过程。通过广告宣传扩大文化产品影响力、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通过销售策划使文化产品进入交换过程;通过流通进入消费领域,成为一种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通过文化消费转换成经济资本的收益,实现文化产业的利益追求。这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根本目标。
四是服务环节。是针对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而言的,有些文化产品属服务形态。这类产品与生产过程不能分离,需要服务环节才能最终完成,消费者对此类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就是文化服务产品的服务过程。文化服务包括文化娱乐服务、文化咨询服务、文化展演服务、文化讲解服务等。
五是产品安全保护环节。文化产品因其创意内容和特殊技术制造而形成知识产权,主要指用印刷技术、数字技术等信息手段,将文化内涵物化为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影视出版物、商标、外观造型设计等数字化文化产品所形成的专利;利用其他更广泛的工业技术手段将分解了的文化元素物化在其他产品上的文化符号所形成的专利。相关保护权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专营权等。产品安全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保证资本投入及利润赢取的安全性。
六是延伸环节。是文化产业扩大再生产的环节,促进产业链的形成。文化产业根据文化资源特点创造出相关文化符号,利用特殊技术和艺术手段将其中的经济文化因子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制造出文化衍生产品;或在其他产业渗透,促进文化附加值的提升,形成其他物质生产领域的衍生形式。延伸环节能保证文化资源被充分利用,保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产业主体缺失,职责不清
文化产业的各个环节需要负责智能转化的创意主体、负责资金投入的投资主体和负责制作销售服务的制作主体。目前,这三个主体的内在联系不很紧密:掌握文化资源认知并具有创意能力的创意主体是学术力量,包括学院、研究院、艺术团体等,但因为没有形成行业规范,学术力量也只是各有所知;投资主体主要还是政府,在长期形成的观念和体制的影响下,导致文化产业并不是严格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制作主体是企业,它们拥有技术力量和设备。然而,三大毫不相干的主体力量难以实现文化资源、资金和技术的协调配置,造成民族文化产业主体缺失,职责不清。
市场经济规律下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市场主体应该是文化产业集团,即文化企业。构成文化企业独特价值链的基本要素是:文化资源的判断和选择,文化市场的系统知识,文化资源的开发技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分销体系,以及整个产业开发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等,这些基本要素决定着文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文化企业的职责应该是选择、评论、有效开发和管理文化资源,筹集资本、募集人才、寻找相关技术,为文化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并且要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明确文化产业开发的主体和职责,会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体制。即文化体制改革,涉及文化生产、文化流通、文化组织、文化结构、文化分配、文化权利等方面,既包括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又包括对原有文化利益格局的调整。二是人才。民族文化产业需要既掌握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并具有开发智慧和创意才能,又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的专业人才。我区从2005年起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开始开设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和内蒙古文化资源课程,强化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二)民族文化产业重技术利用,轻资源开发
当文化产业日益受到重视时,许多地方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文化产业园区,但建成后大多闲置,没有正常运营。原因在于重技术开发,而缺乏资源利用。另外,一些文化产业虽然也想把握先机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但大多只重视技术手段的开发,而少注目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动漫产业为例,注重的只是动漫的虚拟性、幻动性、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原动画设计等技术开发,而忽视了内容这个根本。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智能转化的两个环节没有被纳入到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来,创意主体没有进入市场运作环节,市场对文化资源的配置未发挥出来。
从根本上讲,文化消费买的是文化含量的单。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为消费者带来蕴含独有技能和技术的文化符号,是持续开发新产品和拓展市场的特殊性。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企业对文化资源的认识和转化赋形能力,而文化企业发掘文化资源市场价值、捕捉商机的前提是:正确理解、评估、整理特定文化资源,并升华、转化或再赋形文化资源。
(三)文化资源价值标准化评估研究范式须重构
文化资源价值评估工作是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但文化资源价值评估的量化标准虽肯定了文化资源及其价值的客观性,却忽视了从文化存在到文化资源的智能转化过程中主观创意的重要作用。应该认识到与自然资源的资源品相测定不同,文化资源价值的评估必须既注重文化资源价值的客观性,又重视文化资源智能转化过程中的主观性。
客观性方面包括文化资源普遍意义上的社会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伦理和宗教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市场经济价值。这些可以标准量化。
主观性方面指主观创意赋予文化资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即创意价值。这是无法用固定的标准来量化的。文化资源价值的最终实现依靠高明的文化创意,还必须与受众的心理共鸣相契合,牵涉到文化消费者的文化偏好、文化欲求、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审美观等等。所以,因创意主体的不同,因创作主体的关注度、立足点、视角及应用等的不同,文化资源会呈现千差万别的价值体系。创意价值才是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价值体现,需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利用人的个人意志和创造力。
四、可资利用的草原文化资源种属
草原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时空跨度大,研究任务艰巨,对它的整体梳理,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应该持续补充。基本原则是由众所周知到不为所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一)意识形态文化资源
草原民族的意识形态文化元素,主要包括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及其表现,具体指草原民族的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还有草原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
(二)历史文化资源
即草原民族的文化发展脉络。北方草原从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先后孕育了原始农耕和游牧两个子文化系列,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发展脉络;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过众多民族,他们的文化脉络以及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均可作为文化资源进行开发。
(三)物质文化资源
包括: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的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工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四)非物质文化资源
指被各群体、团体以及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11项;民间音乐22项;民间舞蹈12项;传统戏剧5项;曲艺5项;杂技与竞技16项;民间美术7项;传统手工技艺12项;传统医药4项;民俗46项。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115人。
1.1促进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啦啦操运动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校园体育的升温,在学校的多个场合、如体育场、运动馆等,随处能够看到啦啦操的锻炼群体,使校园体育活动更加生机勃勃,有效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1.2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体育作为校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啦啦操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力、健康的心理等,还可以娱乐学生生活,激励学生凝聚力,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同时,啦啦操虽然属于体育运动,但也是一种文化和教育活动,学生通过啦啦操活动的锻炼,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素质和文明意识,还能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3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1)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啦啦操属于集体运动项目,学生通过长期参加啦啦操比赛及表演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升整个团队的协作和凝聚力。学生一旦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训练和学习中来,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之中,学生能够自觉的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和睦相处,一旦整个演出获得成功或者比赛取得好成绩,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成就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只有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才能获得好成绩。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提高抗挫折能力。啦啦操是一项集体体育运动项目,在训练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学生柔韧性差、动作不协调、不到位等,学生要有效克服这些困难,必须要具有顽强的毅力和恒心去完成。学生只有不怕苦、不怕累长期坚持下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长期锻炼过程中,使学生的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宝贵品质得到了提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啦啦操也属于体育竞技项目,具有很强的竞争性特征,在啦啦操训练或竞技过程中,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学生要完美完成高难度动作存在较大困难,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要借此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1.4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与其它体育项目相比,啦啦操活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娱乐性和创造性,其丰富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使多年传统的运动模式发生了本质改变。由于啦啦操自身的特点,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可以自由选用不同的风格充实锻炼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和热情,还能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通过各种类型的啦啦操比赛和表演,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1.5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
1)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体育文化素养属于综合性的体育素质,具体包括体育知识、技能、意识、兴趣和习惯等。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学生对于啦啦操运动也具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通过啦啦操锻炼,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运动素质,从而提升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学生还可以通过开展啦啦操俱乐部等形式开展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品质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升,对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从本质来说,啦啦操属于艺术体育的范畴,既具有体育锻炼的功能,也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学生在啦啦操锻炼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展示自我,还能从中感受到表现美和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同时,比赛或表演啦啦操的过程中展现出的高超技术、流畅的编排及强烈的节奏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啦啦操的艺术性,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审美,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
1.6促进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啦啦操运动属于集体项目,要确保比赛或表演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集体努力共同协调完成,在训练过程中大家必须团结、配合,通过啦啦操的锻炼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学生在相处过程中能够用宽容的心态去和同学相处,提高团队协作意识。除此之外,通过啦啦操集体活动的训练,能够使学生养成互相尊重、平等交往、团结友爱等行为习惯,这些都提升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7促进学生准确定位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角色
啦啦操运动属于集体项目,通过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训练过程中的每个动作、造型等,都需要学生能够更好的发现自我,理解他人,所有学生都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通过团队协作一起享受快乐和心酸,使学生能够从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自己,促进学生树立个人服从集体、宽以待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学生在参与啦啦操比赛活动时,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参与、协调配合,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忍受失败的心酸,对于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毅力、恒心、团队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身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角色,促进校园文化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2小结
(一)社区融入是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的基础
创意旅游发展有赖于多维度支持,创意产业融入、创意管理、社区融入和活动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四个方面。对草原非物质文化进行创意旅游开发同样离不开这四方面的支持。在这四方面要素中,产业融入、运营与管理和旅游活动开展都离不开社区的融入。如果将草原社区排除在外,实施纯粹企业化经营,以人工制造的产品或场景为主,那将是生硬的、缺乏文化根基的设计。在大众旅游发展浪潮中,文化旅游呈现出了明显的麦当劳化趋势,表现为文化旅游体验的表象化、表演化和标准化。这引起了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反感,受到了本地居民的批评。所以社区融入是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二)社区融入可以展现真实的草原文化内涵
文化是特定地区的特定群体区别于非我群体的独特特征,包括有形文化实体、活化的行为方式和无形的精神。最核心的文化要素是居民独特的信仰、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它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进而产生相应的物质文化。其他人群可以模仿本地物质文化的创造,可以学习人们的行为,但精神层面的核心文化是无法模仿的。只有通过本地居民的活动才可以真实表现本地非物质文化,只有社区融入到创意旅游活动中,才能带给游客真实的文化体验。
(三)社区融入是草原文化创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非物质文化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文化。从文化传承上看,只有本地居民参与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才能起到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效果;从经济利益上看,只有为当地居民带来利益,才会得到本地的支持,得到政府的支持;从环境保护上看,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本地环境,只有参与到草原旅游开发中,才会自觉保护环境;从知识产权角度看,只有本地社区参与和融入,创意旅游产品才是不可复制的。
二、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的社区融入路径
草原非物质文化根植并传承于草原民间,对其实施创意旅游开发需高度依赖本地社区的全面参与和渗透。因为真正能满足游客对旅游地文化追求并有持续吸引力的,是根植于旅游地的原汁原味的文化。目前在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率并不高,企业带动参与比较欠缺,个体经营举步维艰,社区参与层次总体较低。只有当地社区融入其中,草原非物质文化才能得到持续传承,创意旅游发展才会具有持续性。
(一)社区文化融入创意旅游具有强烈的文化依赖性
在创意旅游发展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融入社区生活、根植于当地的鲜活文化。社区文化为创意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创意产生的背景和创意基因,它是草原社区传统习惯、文化观念、社区精神等内容的综合体现,它与草原社区民众生活融为一体,地方性和不可复制性明显。社区文化融入路径包括:让游客体验草原社区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动,例如参加那达慕大会和祭祀活动,参加“蒙儿三艺”比赛,以此融入到社区文化氛围中;为游客创造学习社区生产技术的机会,例如学习养马、驯马、放牧等,深入体验社区文化;为游客创造学习和设计民族生活用品的机会,例如制作摔跤服饰、马靴、制作马奶酒等民族用品。
(二)社区居民融入草原社区居民是草原非物质文化的展现者和传承者
民族文化作为创意资源被用来进行创意旅游开发时,需高度依赖本地人的创造力。社区居民融入路径:1.承担餐饮、住宿、对游客讲解或引导等必要的接待工作;2.积极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将技艺传授给游客,例如掌握并传授蒙古族的“男儿三艺”、制作民族食品的技能等;3.对外来旅游者传播和发扬本地文化,例如传播草原民族对自然的崇拜信仰、敖包祭祀习俗等传统非物质文化;4.草原非物质文化展示离不开草原居民的参与,其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符号是最有说服力的,是外来演员无法替代的。
(三)社区生活融入社区生活将社区文化和社区居民融为一体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来诠释真实的社区文化。随着时代的演进,草原牧民的游牧生活方式已不复存在,定居后的牧区生活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即文化涵化现象。在草原文化涵化过程中,优秀的草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而传统草原文化经文化涵化后呈现出的真实文化只有通过社区生活才能得到印证。草原社区生活融入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将一些社区生活元素设计成创意景观或创意表演进行展示;二是将草原牧区家庭或社区作为创意旅游空间,引导游客参与到社区生产生活场景中,体验真实草原生活,例如参与到养马、羊、骆驼等过程中;三是通过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传授民族文化技艺,例如传授奶酪、马奶酒的制作工艺,使游客获得身心发展,并且可有效避免游客产生“文化失真”的感受。
三、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的社区融入机理草原非物质文化资源
对草原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是重大且持久的。非物质文化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草原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灵活显现。受草原文化保护与传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驱动,草原居民、家庭、社区乃至整个草原地区都会融入到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中,其具体形式和融入水平则随着创意旅游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草原社区居民是草原非物质文化的主体和持有者,是草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是社区融入草原旅游的首要因素。社区居民除通过接待服务和参与管理来实现旅游参与、获得收入外,还可以多方位展示地方文化、创造好客氛围、丰富游客体验。他们在融入创意旅游过程中,首先体现在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上;其次还承担着展示本地文化的职能,通过创意景观、民俗表演等形式为游客创造文化元素的视觉体验;在创意旅游开发高级阶段,社区居民还是旅游者的创意引导者和配合者。对草原社区家庭而言,其日常生活是真实的草原文化写照。草原民族文化离不开真实的社区生活来展示其内涵。社区是多个家庭的组合体,是文化体验产品的载体,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空间。利用有形遗产和无形文化来吸引游客,已成为社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家庭日常生活、社区生活乃至多个村落的生产生活,可以为游客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将游客的活动融入到社区生活中,就形成了创意旅游社区或创意旅游村等创意空间。真正创意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多个社区联合形成创意旅游综合体,形成大草原、大旅游氛围。创意旅游综合体是指在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背景下,由文化创意产业吸引物和旅游六要素相结合形成的旅游产业模式,在此之中,每个人都能以不同方式将不同旅游要素组合,产生新的创意体验。在特定草原地域内,没有严格的产业界限和地区边界,但在营销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统一协调,共同为草原文化保护与传承、草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最终打破社区被隔离的企业化经营模式。
四、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的社区融入水平演进
对内蒙古草原社区而言,创意旅游尚未展开。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必然需要经过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逐步发展历程,即开发水平的逐步升级。刚开始应注重创意展示产品的开发,在此基础上考虑创建创意空间,最后开展真正的创意旅游活动。草原社区在创意旅游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也应有不同的融入水平。在创意旅游开发初级阶段,旅游产品以创意展示为主,主要开发一些草原实体创意景观,将非物质文化元素有形化展示,社区融入也应处于初级水平。主要体现在社区居民参与景观的设计或一些本地文化节庆与表演活动,草原社区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得到展示,而社区生活则是被完全隔离的。目前草原地区的文化节庆和民族舞台表演等文化旅游形式是这一阶段的基础。在创意旅游开发中级阶段,旅游产品以创意展示为基础,主要着力打造创意空间,塑造创意氛围,将一些非物质文化元素渗透到特定空间,大部分社区元素融入其中。主要体现在社区居民不但参与创意景观设计、本地文化节庆和表演活动,而且参与到与旅游者互动的活动中。草原社区文化精华得到了展示,而社区生活则可能被隔离或融入其中。这一阶段,特定主题下的草原文化创意旅游村将是未来的理想选择。在创意旅游开发高级阶段,创意旅游活动是无明显地域边界的,旅游活动的随意性和灵活性较大。在草原地区打造多个村落联合的创意旅游综合体是未来的一种选择。在这个阶段,社区即景区,一切以游客为中心,根据游客的创意需求,每个居民都是旅游接待者,社区生活和旅游接待融为一体,社区完全融入到旅游活动中。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方式还不切实际,其实现还有待时日。
五、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开发对草原社区的要求
(一)保护和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是通过言传身教得以传承的,对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过程来说,人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重点保护有影响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已成为了社会共识。对于草原社区,草原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应培养更多的新一代文化传承人。最终使草原非物质创意旅游开发起到对草原传统文化保护的作用,得到草原社区的拥护和支持。
(二)培育草原旅游管理人才
草原居民是草原社区的主人,是草原旅游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对社区居民的培育和人才挖掘是草原非物质文化创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内蒙古草原旅游的企业化经营模式受到了广大居民不同程度的抵触和排斥,使草原旅游深化开发受到了重重阻碍,而牧民自发形成的牧户联营模式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民间个体、联营等社区化、本地化管理模式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者。一方面原因是当前的草原旅游业无力吸引专业人才前来就业创业,另一方面草原社区居民也不愿让自己子女回到草原工作。草原旅游管理人才培育可分步走:首先挖掘和培养本地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员参与到旅游开发中;在创意旅游取得一定收益和影响时,通过政策优惠措施吸引大学生到草原地区就业。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