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3:06
序论:在您撰写艺术鉴赏过程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家下午好!
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经过连续六届的成功举办后,今天又以分论坛的形式移师杭州,并且得到了在座各位专家、学者、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向前来参加论坛的仲呈祥先生、董长侠先生、陈汗青先生,以及各位院校长和各位朋友们、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去年,我和在座的各位一同参加了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作为当代有作为的艺术家,应该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该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我们的艺术家要用眼睛去观察,用笔去书写、记录,给历史、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我们的作品,无论水平高低,应是对生动的社会现实的记录,它的价值就在这里。百年以后,我们在研究这些作品时,就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能够对当时所处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所体悟。这是我们对历史的贡献。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同样都是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记录,这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我们的艺术工作者、文化工作者为什么要“三贴近”?为什么要进行“走转改”?就是要让我们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入的体验生活,反映鲜活的内容,这些鲜活的内容正是人民群众平凡的生活的凝练和积累。我们可以从中吸收营养,成为我们创作的源泉。所以,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就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善于提炼,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眼进行剖析、提升,来反映社会。我们这个论坛、包括杭州发展基地,就是要给各位艺术家搭建一个平台,给大家营造一个宽松的、和谐的、融洽的、开放的氛围,让大家的思想和意识无限奔驰,给大家一个广阔的空间,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为社会、为人类留下宝贵的财富。正常的文艺批评是允许的,正常的文艺批评是激发我们改进和创作的基础,激发着我们如何深入生活,反映最鲜活的生活当中的精华,是帮助我们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提供这样一个环境,就是要吸引大家的参与,大家的参与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对我们艺术工作者来说,责任感和担当非常重要,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基地,能够有一大批传世佳作,若干年以后,我们这里创作出的作品应该是对国家、对杭州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希望我们的艺术家能够利用好这个基地,成就艺术创作生涯中辉煌的一段。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凸显。从国家层面来看,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基本国策,有利于文化蓬勃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和提升,文化建设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提高。从大众层面来看,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丰富而巨大的成就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众所周知,被历代文人誉为“人间天堂”的杭州,原本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一座全球闻名的旅游城市,近几年来,因为拥有了“天堂硅谷”“动漫之都”等文化名片而享誉全国。杭州在文化建设上出奇制胜,成为国内众多城市学习效仿的对象。一踏进这座城市,你就会发现,这里的老百姓对文化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衣食住行,无处不在。我想,这才是一座城市真正的魅力所在。如果用我们艺术家的眼光去观察,可能会更加深刻。
文化建设也在影响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志的事业。去年年初,在以仲呈祥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的长期呼吁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将艺术学科独立为“艺术学门类”的决议,使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成为新的单独的学科门类。这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和美好的前景。而美术学科也由以往的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美术教育发展的条件不断完善和优化。我们今天的论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举办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支持文化产业和艺术教育产学研融合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精神,总结交流全国艺术院校产学研发展的经验,推动全国艺术院校在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文情可鉴的可行性———“博观”、“六观”、“沿波讨源”
不过,刘勰不是简单的指出知音难遇的种种原因所在,他的论述也没有仅仅停留在“知音其难”、“文情难鉴”这些现象层面上,而是建设性的提出了一个相反的理论命题,即“知音”可遇,文情可鉴。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的论述了人们能够克服偏好,作出公正而全面批评的可行性。对此,刘勰提出了具体可行性的方法: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此处,刘勰对鉴赏者在品鉴作品时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至于如何实现这种要求,他提到两个方面:一是批评鉴赏者的修养,一是批评鉴赏者的态度。具体来说,就鉴赏者而言,首先应针对“圆照之象”,提高自己的修养,“务先博观”。所谓“圆照”,是指与偏好相反,能进行全面而合理的批评。要做到“圆照”,必先“博观”。所谓“博观”,则含有多积累、多观察、多体验的意义。鉴赏者还应摆正自身的态度,通过阅读考察大量文学作品及其情状,加以仔细的比较研究,摒除个人的爱憎好恶,评价作品不存私心,鉴赏态度上不带偏见,从而做到“平理若衡,照辞如镜”。鉴赏者的修养和态度,是做好文学批评鉴赏工作的根本条件。但要解决“文情难鉴”的现实困难,最终实现“文情可鉴”,还必须有较为具体的途径可循。接着刘勰指出鉴赏者还应从六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考察来判断其优劣。其文曰: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一观位体,注重考察作品所采取的体制问题,见于《体性》篇;二观置辞,注重考察作品如何运用辞采的问题,见于《丽辞》、《比兴》、《夸饰》等篇;三观通变,注重考察作品的因革问题,即考察此部作品与前代作品有何承继关系,又有什么独创之处,见于《通变》篇;四观奇正,注重考察作品在奇与正两种表现手法上的表现,即如何“执正以驭奇”的问题,见于《定势》篇;五观事义,注重考察作品如何“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的问题,见于《事类》篇;六观宫商,注重考察作品的声律问题,见于《声律》篇。“这六个方面中,位体、置辞、宫商都是属于形式方面的,通变、奇正、事义三者和内容有关,但又与表现手法有密切的联系。”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篇中提出判断好的诗文作品有“六义”即六条标准,首列“情深而不诡”;在《附会》篇中论述作文的四要点,首列“以情志为神明”。他在《知音》篇中论述评论作品的“六观”,主要着眼于形式与艺术表现,却没有直接提及“文”与“情”的关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刘勰轻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其实,《知音》篇所谓“将阅文情,先标六观”,就是说若要了解文情,先得从“六观”入手,但又不是止于”六观”。《知音》篇又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他要求批评鉴赏者“披文以入情”。位体、置辞等六个方面,主要是就作品的形式和艺术表现而言,也就是作品的“文”;鉴赏者就必须通过“博观”,“六观”,循着作品的文辞去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如“沿波讨源”,是“虽幽必显”的。所以说,刘勰在这方面并没有轻视作品思想内容的倾向。
二、创作者与鉴赏者的潜在交流过程———“情动辞发”、“披文入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两句话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文学创作过程和文学欣赏过程之间的逆反过程。刘勰强调文学鉴赏过程的实现要以情感投入为前提,这是非常独到的见解。诚然,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鉴赏,都是饱含情感的精神活动,而正是在这一契合点上,鉴赏者通过阅读与创作者也才有了潜在交流的可能。历史上众多的文学鉴赏实践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世说新语•豪爽》言:“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引文所载,晋朝大将军王敦与曹操一样,有着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故常常吟咏曹诗来宣泄一己之情怀。南宋文天祥读杜甫诗时,亦有同样的切身体验。其《集杜诗自序》云:“凡吾所欲言者,子美先代为言之,日玩之不置,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诗也。”至于刘勰将“知音”作为文学鉴赏活动的目的,强调鉴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更是精到之见,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序》云:“吾读杜十年,索杜于杜,弗得;索杜于百氏诠释之杜,愈亦弗得。既乃摄吾之心印杜之心,吾之心闷闷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来,邂逅于无何有之乡,而吾之解出焉。”意谓不能以杜解杜,也不能单从别人的诠释中领悟杜诗。揭示了鉴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然而,文学创作过程和文学欣赏过程又是相区别的。就创作者而言,应先“情动”,有了思想感情,然后“辞发”,并把它体现在一定的文辞形式中;就鉴赏者者而言,首先“披文”,接触的应是作品的文辞形式,然后“入情”,通过它来领会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即是所谓“沿波讨源”。二者的过程虽然相反,但文辞形式这个要素对于创作者和鉴赏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必须凭借优美的文辞形式来表现思想感情,从而实现打动和教育读者的目的;鉴赏者只有仔细考察文辞形式,才能较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度,最终对作品的优劣作出合理而公正的判断。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谈文学的创作问题,刘勰在《镕裁》篇就有所论及,提出了“三准”之说:“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馀于终,则撮辞以举要。”所谓“三准”,是指写作过程中的前面三个步骤,也就是先假定作者已有了一定的思想感情,然后考察如何采取恰当的文辞形式来表现它。与“三准”说不同,刘勰《知音》篇的“六观”,是从批评者的角度来谈文学鉴赏问题的。鉴赏者接触的首先是作品的文辞形式,因此必须通过文辞形式来探求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六观”之外,刘勰还指出了关于鉴赏者的鉴赏能力问题。他说:“事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弃?”刘勰认为,能否真正做到觇其文而见其心,关键不在于作品的深奥难鉴,而在于鉴赏者“识照”能力的高低。所以他又说:“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这样,刘勰便把鉴赏者主观方面的能力问题作为鉴赏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提了出来。正因为在文学作品和鉴赏者之间,鉴赏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他提出“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的问题。所谓“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是说由于鉴赏者“识照”能力不够,导致文学作品鉴赏中典雅深奥的作品遭弃,而平庸浅薄的作品却得以兜售的不良现象。在刘勰看来,这是由于鉴赏者修养、识见低下所致,因而他提倡鉴赏者自身鉴赏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提高鉴赏能力,才能正确地进行鉴赏并且获得艺术美感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文学作品才能充分显现出它的艺术魅力。至此,刘勰的《知音》篇为我们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一个包括创作者、作品和鉴赏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者“情动辞发”是该系统的重要前提,鉴赏者“披文入情”是关键途径,“觇文辄见其心”则是鉴赏活动的最终目的。
三、结语
关键词:书法鉴赏 创新 直观教学 鉴赏实践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基础师资重任的师范院校而言,公共艺术教育的推行与落实,更是任重而道远。《书法鉴赏》作为《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明确要求开设的八门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从培养大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人手,旨在提高他们以审美感知为切入点的综合文化素质。这对该课程及时进行自我评判与总结,更好地进行教学教改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培养书法鉴赏中的创新精神
《书法鉴赏》课程以介绍基础知识为主,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阐述中国书法艺术的发生发展和书法艺术本身的一些特殊规律。在熟悉书法的基础知识和欣赏理论与方法修养的基础上,它要求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知识与鉴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自觉运用所学鉴赏理论与方法对各代经典书法作品进行客观的赏评。这是本课程最为基本的教学目的。由于教学对象学科的复杂构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个模式一线贯穿。而是要及时地抓住书法艺术边缘性的学科特点。积极启发学生从本学科的视角切入书法、审视书法,在对历代书法经典作品在审美上有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寻找书法艺术新的审美内涵。如引导中文系学生可以从唐代书法与文学的共生共荣的关系上解读唐代书法的时代精神;引导数学系学生从模糊数学领域寻找书法创作中模糊性语言的应用性:引导教育系学生从教育史观的角度着眼古代书法艺术中作坊式师徒相授的独特教育模式,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关注古代书法教育现象;引导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艺术创作心理方面探悉不同书体中的不同创作心理构成机制,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树立最为基本的教学目的,而且要积极关注学生学科构成,以学生已有的学科为突破口,培养并启发他们积极主动的艺术审美态度,通过循法善诱,注重发展其在书法鉴赏中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主动突破教材的定势与习惯性框框,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从别的视角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善于反向思考,标新立异,从而引发学生的艺术鉴赏中的创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变教学过程为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从定期的鉴赏性小论文考核来看,这样的教学效果很明显,如中文系学生撰写的《浅论唐代诗歌和书法的关系》、教育系学生撰写的《从鸿都门学看东汉书法教育》、体育系学生撰写的《蛮力与巧劲――书法表现语言中力度的解读》等都是跨学科创新学习的最好例证。学生积极创新的学习态度,在教学相长的逆途中也深深地启示着我,促使我更加立体地审视我所熟知的书法艺术。
二、运用多元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有效提高课内教学效果
书法艺术的视觉造型性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直观教学的特殊要求。对于现代多元化授课媒介的有效利用,无疑是实施直观教学、有效提高课内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该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有关书法基础理论、书法发生历史情境等方面的详尽讲解之外,并充分运用挂图、幻灯、录像、影片、网络等教学手段,增强书法艺术鉴赏过程中书法作品的及时可视性,从而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技法理论方面作讲解的时候,没有教师的躬身示范,很多学生最终只能对具体技法的领会是一知半解、不能透彻的感知。但是面对百人的大课教学,教师又很难做到像美术专业院系那样深入的单独辅导。我在教学中对于摄像投影仪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直以来公共书法欣赏课所面对的这个大难题。学生无需近距离围观教师示范,只要通过观看大屏幕就可以对各种笔法的示范尽收眼底并存之于心。授课中篆隶楷行草各体的笔法示范、篆刻的刀法示范,我均借以摄像投影仪完成,把玄之又玄的文字赘述直接转化为直观的映像,而学生对各体笔法、刀法获得了清晰的释读,使得教学效果良好。而且我借助摄像投影仪所进行的直观性的躬身示范直接影响到很多学生,使他们从书法的纯粹鉴赏进而迈向书法技法的实践。如此一来,实践与理论就会呈现出循环往复的互证,当然,这样的结果已经绝非同一层面的简单循环,而是在螺旋上升的良性态势中不断互证、不断促进、不断丰富深入。毋庸置疑,学生对书法的理解也会随之升华。可是矛盾总是在事物良性发展前行的过程出现,辩证看之,非但不是坏事,而且,它会使事情出现新的前景。在我的教学中这样的矛盾表现为学生对书法技法实践的热情与课内以鉴赏为主的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柳暗花明又一村”。为此,大学生艺术社团的课外实践活动的有计划组织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矛盾。
三、组织课外书法技法实践与鉴赏实践,拓展学生视野,升华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相影响。文学创作的质量影响文学欣赏的发生;文学欣赏是文学创作的延伸,反过来又促进文学创作的发展。
一、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二者的关系
文学欣赏不是文学阅读。所谓的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即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机制的活跃而形成的认识、体味、玩赏的审美过程。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欣赏,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在接受作品过程中,对形象有具体感受,并通过形象与作者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二是通过这种交流,正确领略作品的意蕴,获得思想营养。三是通过这种交流,对作品形成一定的感情态度,即对作品描绘的人或事,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从而获得一定的审美满足。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似乎是互不相干的事,文学欣赏是读者的事,文学创作是作者的事,其实它们是文学活动这个系统中的两个环节,密切联系的。在文学鉴赏过程中,当读者面对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总是与自己的生活、思想相对照,从而唤起心中的是非感和道德感,感情随着作品的展开波澜起伏,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读者又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作品所讲的道理,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只有这个时候,才可以说文学的社会作用实现了。从文学的这一中介作用看到,文学实际上是一个以创作为中心的流动的活动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生活、作家、作品、读者是相互关联的的四个要素。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但源泉只有经过作家的反映才能创造出作品;而作品必须经过读者的欣赏才能进而实现生活的反作用。
二、文学创作的质量影响文学欣赏的产生
文学鉴赏是一种艺术的接受活动,只有在鉴赏客体的形象刺激鉴赏主体的感觉、知觉器官时,鉴赏主体的一系列相关的心理机制才能被调动起来,文学鉴赏才能完成。而在文学鉴赏中,不同于其它艺术鉴赏的重要特征是,鉴赏主体首先接触到的不是可以直观的形象,而是文学作品的语言,鉴赏主体必须把那些文字符号转换成活生生的可以感受的艺术形象。所以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得到读者的欣赏。文学欣赏的发生取决于文学作品的质量。具体地说,就是具体感性的、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具有审美特质的文学形象。没有这样艺术形象,文学鉴赏活动就很难发生。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同样的道理,只有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才能唤醒人的文学感觉,才能昌盛文学鉴赏。那些肤浅的文学作品,辞藻用得再好,文采再美,如果它不能把读者带到特定的艺术境界之中,不能打动读者的感情并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不能凭借艺术形象、艺术典型的具体可感性,不能凭借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强烈感染力,不能去吸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欣赏欲望,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也不会成为文学鉴赏的对象。
文学欣赏是富于感情的精神活动,它由欣赏对象引起,又受欣赏对象制约。如果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生活是欣欣向荣的,所蕴藏的思想感情是积极向上的,那么欣赏者所受到的感染和影响也会同作品的思想内容大体一致;反之,如果文艺作品表现的生活是萧条冷落、凋敝破败的,而蕴藏的思想感情是孤寂消沉的,那么欣赏者由此激发起来的情调也往往是低沉落寞的其次,文学创作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读者在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同时,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也会产生共鸣和思索,甚至得到心灵上的震撼,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另外,文学对人的影响进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复杂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文学都会立刻产生社会作用,也不是所有的文学都会产生预期的社会作用。
关键词:刘勰古代文论文学鉴赏深识鉴奥 知音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知音》是《文心雕龙》的第48篇, 是刘勰论述文学批评的专篇,重点讨论的是如何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问题。
“知音”一词首见于《礼记・乐记》:“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可见“知音”的意思,本指懂得音乐。后来,“知音”被固化成为一个文化内涵并典出《列子・汤问:》这么个深知音律的故事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显然, 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刘勰以“知音”来命篇,藉此喻彼,是以“知音”代指正确的文学鉴赏者,意在探讨鉴赏者如何才能成为深知“文心”的知音。
笔者反复研读《文心雕龙・知音》后,对刘勰的文学批评理论有了一定的理解;对刘勰关于鉴赏文学作品的标准和原则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刘勰知音难觅的感叹和怎样做知音的观点有了更深层的感悟。
一、音实难知,知实难逢――知音难觅的原因
文学作品的优劣怎样鉴别?鉴别的标准和原则到底怎样?深知“文心”的知音又在哪里?刘鳃在《文心雕龙・知音》开篇就感叹:“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千百年来,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堆山叠海,但深知“文心”的鉴赏者(知音)却“千载其一”,这是为什么?知音难觅的原因究竟何在?刘勰认为:
(一)音实难知
客观上,“形器易征”而“文情难鉴”。和实物相比,文学作品本身比较抽象而复杂:“夫麟凤与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然鲁臣以麟为,楚人以雉为凤,魏民以夜光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形器易征,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的确,文学鉴赏的对象是抽象而复杂的文学作品,它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深层的内涵。因此,鉴别抽象性的文学作品,要难于鉴别具体的实物。
主观上,“知多偏好”而“人莫圆该”。刘勰认为,文学鉴赏者往往见识有限并各有偏好,不能客观而公正地评价有“万端之变”的文学作品:“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偶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刘勰认为,尽管鉴赏者的评价标准不同,但如果鉴赏者见识浅薄、素质低下而且“知多偏好”,那么他们就属于“俗鉴”者。而“俗鉴”者“各执一隅之解”,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文学作品,不能成为深知“文心”的知音。其结果将直接导致“深废浅售”,曲高和寡。古往今来,这样的事实大量存在,因而刘勰感叹:“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二)知实难逢
刘勰认为古来知音难觅的另一原因,是鉴赏者往往犯“贱同思古”( 贵古贱今)、 “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的错误,无法成为知音。比如秦皇汉武,虽然鉴照洞明,但也贵古贱今:“‘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这与复古派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何其相同 !所以他们不是真正的知音;又比如班固曹植,才实鸿懿,却也崇己抑人:“至于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笔不能自休’。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以为美谈;季绪好诋诃,方之于田巴,意亦见矣。” 这与曹丕嗤笑的“文人相轻”何其一致!所以他们也不是真正的知音;再如楼护之流,学不逮文,却信伪迷真:“至如君卿唇舌,而谬欲论文,乃称‘史迁著书,谘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这与 “以讹传讹”有何区别!所以他们更不是真正的知音。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刘勰认为,秦皇汉武、班固曹植、楼护之流,都属于低层次的“俗鉴”者,根本算不上“知音”。
二、操千曲,标“六观”,无私轻重――知音的必备条件
虽然知音难觅,但刘勰认为,只要具备条件,深知“文心”的知音仍然可以培养和造就。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造就真正的知音呢?刘勰认为:
(一)博见广闻,不偏憎爱
鉴于“音实难知”、“知实难逢”――知音难觅的原因,刘勰认为,要想成为深知“文心”的知音,鉴赏者的学识水平和人格素质非常关键。鉴赏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曲折的积累过程。鉴赏者应博见广闻,广泛地阅读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文学作品,努力培养自己广博的艺术趣味和宽厚的审美心胸,排除私见偏爱,以增强其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理解和评价: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所谓“圆照”,指客观公正地评价文学作品;所谓“博观”,即要求鉴赏者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拓宽多维度的审美视野,深化文学鉴赏的理论修养,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力。“博观”是“圆照”的基础,是达到文学鉴赏最高境界――“妙鉴”的首要因素。“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鉴赏者只有通过“博观”,大量阅读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文学作品,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和理解能力。正如苏轼所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晋代葛洪《抱朴子・广譬》:“不睹琼琨之熠烁,则不觉瓦砾之可贱;不觌虎豹之蔚,则不知犬羊之质漫;聆《白雪》之九成,然后悟《巴人》之极鄙。”说明只有“博观”方能细大不捐,网罗无遗。
刘勰还很重视鉴赏者人格素质的培养。他认为鉴赏者的人格素质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起到很关键的引导作用。他反对鉴赏者以主观好恶去评价文学作品。鉴赏者如果只凭主观好恶去鉴赏文学作品,就必然会失掉客观公正的态度,就不可能对文学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因此,刘勰认为鉴赏者在“博观”的基础上,还要增强自身的人格素质,培养自己广博的艺术趣味和宽厚的审美心胸,使自己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能够坚定持有“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的态度,努力做到“平理若衡,照辞如镜”。
(二)将阅文情,先标“六观”
刘勰认为,文学作品虽然很抽象且“文情难鉴”,但不是不能鉴。关键在于鉴的标准和原则。鉴赏者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标准和原则,懂得“妙鉴”之术,文情就可鉴。即在“将阅文情”之时,先要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六观”既是文学评价的标准,也是文学评价的原则。“观位体”,就是看作品的体裁如何;“观置辞”,就是看作品语言句式的特点如何;“观通变”,就是看作品对前人的继承和创新如何;“观奇正”,就是看作品的结构和风格如何;“观事义”,就是看作品描绘的人、事、景、物典型性如何;“观宫商”,就是看作品叙事的节奏和语言表达的韵律如何。刘勰认为,“六观” 是鉴赏文学作品的标准和原则。要正确评价一部文学作品,就要深入作品结构,从体裁的安排、辞句的运用、继承与革新、表达的奇正、典故的运用、音节的处理六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作品,去解读和探究作品的思想内容,去还原作者的创作本意。为此,鉴赏者就必须具备六种素养:文本体裁的素养;处理文辞的素养;贯通创新的素养;运用奇正的素养;善用典故的素养;音韵声律的素养。
依据刘勰的上述观点,与“俗鉴”者相对比,“妙鉴”者能够博见广闻,不偏憎爱,懂得“六观”――这是成为知音的基本条件。文学鉴赏者只有具备这一基本条件,才奠定了成为知音的坚实基础。
三、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深识鉴奥――成就真正的知音
文学鉴赏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作者被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塑造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精神产品。如前所述,文学作品虽然很抽象且“文情难鉴”,但不是不能鉴。比如《练字》篇:“心既托声于言,言必寄形于字。”再繁难艰深的语言文字,毕竟也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的符号。
文学鉴赏是一种精神活动。一方面鉴赏者通过作品中的特定形象来激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鉴赏者又可能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亲身体验来理解和认识作品中的形象。甚至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补充和丰富作品里的形象内涵。文学创作者的创作过程和文学鉴赏者的鉴赏过程是相反的。刘勰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相互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深刻的阐述:作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匿?”鉴赏者 “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前者是由情及文;后者则是由文及情。
什么才是深知“文心”的知音?鉴赏者怎样才能成为知音?刘勰认为:“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因此,在文学鉴赏过程中“见异唯知音耳”。
所谓“见异”,就是文学鉴赏者在“博观”的基础上,依据“六观”的标准和原则,采用“妙鉴”之术,“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通过文学接受活动,沿着审美的轨道,深入地探求作者的思想与情志,“深识鉴奥”,找出作品的“异”。即通过理解作品的语言而感受意象,通过感受意象而体验情感,通过体验情感而认识意象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意义,达到“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的审美最高境界。刘勰认为,此时,鉴赏者就会表现出“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真正的知音也就成功了!
参考文献
[1]王学敏 《文心雕龙・知音》辨疑 语文学刊[J]2007,21
[2]何蓉 周玲 《文心雕龙・知音》浅析大众文艺(理论)[J]2009,17
[3]李映山 《文心雕龙・知音》探赜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2001,06
[4]姚念 耿晓辉 《文心雕龙》“知音”一词解读时代文学(下半月)[J]2012,01
论文摘要 基于音乐在人的教育领域里的多种功效,使得音乐美育越来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而对于学生这一主要受教群体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强,但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又急需艺术教育的营养,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对普通的学生施以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因为“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育也将随之而不断地进一步地深化,并将起到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 转贴于
1、由声乐曲过渡到器乐曲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3、由器乐独奏曲逐步过渡到交响音乐
论文摘要基于音乐在人的教育领域里的多种功效,使得音乐美育越来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而对于学生这一主要受教群体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强,但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又急需艺术教育的营养,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对普通的学生施以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因为“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育也将随之而不断地进一步地深化,并将起到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3、由器乐独奏曲逐步过渡到交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