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2:51
序论:在您撰写中小学生教师专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近几年教育部的几大重要美术赛事有: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现场比赛、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全国美术教育论文及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评选活动。这些活动几乎都是从县、市、省再到国家级层层申报、遴选,由于教育部活动评选的导向作用,作为省市县一级的比赛往往也都是依据全国比赛的内容和要求。这些重大赛事都是每三年一届,它们分别从美术教师专业基本功、美术课堂教学、辅导学生参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这样四个方面对全国广大美术教师提出了要求,也为美术教师铺就了一条专业化成长之路。不可否认,正是这些比赛让很多美术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脱颖而出,成为各级骨干教师、名教师。
首先谈谈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对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一共包括五项内容,分别为美术教育理论常识、纸立体造型设计制作、色彩画命题创作、国画人物写生和网页设计制作。这是对美术教师综合素质和创作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为美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指明了方向,即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应该同时具备深厚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功底,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制作能力、具备根据命题进行色彩创作的能力、具备运用水墨技法进行人像写生的能力,能熟练运用FrontPage、Dreamweaver 、Photoshop、Flash等电脑制作软件进行网页设计。基本功竞赛是几大赛事中难度最大的,它的涉及面很广,而且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都会有这样深刻的感悟,那就是学校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往往更多倾向于上好公开课、辅导学生获奖、撰写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等,而各级教育主观部门的评选职称、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也都与这些密切相关。美术教师出于功利思想,也往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些方面,以迎合各种评比和考核的需要。而作为美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的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却常常无暇顾及。换个角度来看,美术教师出于对美术的热爱,也可以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专业提高和作品创作上,抑或可以参加一些重要的画展或获奖,但在严格的考核评审制度面前,它的份量却显得那样无足轻重,因为它的成绩或加分因素根本无法与论文相比。因此,在很多美术教师的心目中,会让人觉得钻研绘画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从而就越来越忽视了这方面的发展。现实中的基础教育领域,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很少顾及到教师,就是涉及到也常常局限于教学方面。而三年一届的全国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无疑更多关注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提高和发展,为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舞台,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各项竞赛中,美术教师专业基本功竞赛获奖证书的份量始终是沉甸甸的。
其次谈谈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现场比赛对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这项比赛是在原来录像课评选的基础上,经过各省市的层层选拔后推选出的较高水平的好课进行现场展示和评选。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在无锡举行,它受到了中小学美术教师广泛而热切的关注,吸引了全国两千多名美术教师亲临现场观摩。这些现场课在美术教学的理念、策略、方法等方面也充分发挥了它的辐射、导向作用。比赛充分体现了美术课程改革积淀下来的新的观念和方法,如课堂教学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在注重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魅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美术学习置于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此外,还特别表现出大多数课更加关注美术本体,或者说美术的双基;在技能学习上能够提供具体方法和步骤,而且通过示范清晰展示操作要点。它反映出我们已经从新课改的矫枉过正中走出来,开始冷静理智的思考。这次优质课中既有以分组、交流、讨论为主要模式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也有立足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而后者的课堂虽然没有采用现在流行的方式,但教师对教材把握十分到位,讲课充满激情,同样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同样是有效的教学。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现场比赛不仅为美术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而且为我们树立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对广大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导向作用和专业引领作用。
再次谈谈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对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艺术展演活动主要设学生美术作品奖,对美术教师的辅导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样是一次检验和提高。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人们常说教师通过学生成就自己,美术教师的教学成果除了体现在课堂上外,往往更多还体现在辅导学生作品获奖上。学生的荣誉也是教师的荣誉,学生的成长也带动了教师的成长。目前如何辅导学生作品方面的讲座和培训很少,因此主要还是靠美术教师自身的领悟、学习和思考,比如通过参观各类展览以及上网查阅各种在国内外获奖的学生作品,分析作品创意表现方法、题材的选择以及画面形式感的处理等等,学习别人的优点,为我所用。如今的学生美术比赛,不仅仅是比学生,更是比教师。因为辅导教师独特的审美眼光、对作品题材和表现形式的创新、绘画工具的使用技法、对画面最终效果的设想等往往是要高学生一筹的,因此教师的辅导水平往往决定了作品的最终质量。通过历届艺术展演活动的评奖,我们不难发现好作品的一些共同特质,如: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作品具有时代性,题材贴近学生生活,有独特个性和风格,作品色彩和谐,形式感强,表现技法新颖独特,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等。因此,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教师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辅导,也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审美眼光,对自身专业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 键 词】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63-03
回顾我国教育发展,基础教育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如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历来是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自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以来,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又一次受到极大的关注,如何使得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是一个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一、新课标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新课标提出新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
1. 深化教师专业化内涵。虽然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倡导已有时日,但部分中小学教师对其专业化水平是否提高的评价标准依然是学历的高低,社会对其的评价也只注重于教学成绩的高低,那么教师的专业化到底是什么?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英国教育学者莱西认为教师专业化“是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1]我国学者刘捷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发展过程。[2]当前,我国部分中小学教师将其专业化等同于所教学科的学科化,只注重某一学科的教学探究,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中小学教师要做“万花筒”,具备“一专多能化”的教学技能。因为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儿童,学生身心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要多点才艺,多涉猎不同学科领域,做到会说,会画,会唱,会跳,争取成为“多面手”。掌握青少年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认知特点等,做一个懂学生的教师。
2. 增强教师角色转换力度。信息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学校教育传统封闭的格局,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已不再单单是知识的传播者。《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明天》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鼓励思考,除了他们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3]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执行者,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将自己融入到当代的教育教学中。作为中小学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学习者,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其次为将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增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中小学教师还必须成为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与引路人、学生知心的朋友,进而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使教师真正成为中小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楷模。
3. 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灵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进步以及教育自身的变革,产生了许多异于传统教育理念的现代教育理念。育人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小学教师,必须深信教学工作的神圣与伟大,并深知其工作的社会意义与价值,要知道成功的教育不仅是对先进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发展,更主要的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旧的教学理念,树立新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师生观、评价观,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地位重新界定。中小学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接受器,他们有着独特的思想感情,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现实中的社会成员。古人曾言,“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教育的各种功能和最终的归宿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生命的质量,开拓人的潜能,为人的自我实现而服务的。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
二、现阶段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1. 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根基不稳固。结构是组成事物诸要素的结合方式。知识结构由一个个不同性质、不同科学的知识构成,但又不是这些知识简单的累积。[4]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师专业化的程度。笔者认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课堂情境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合理组合。现阶段教师知识局限于学科专业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对于课堂情境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少,呈现出知识面狭窄、单一、老化,面对新课改提出教师转变角色,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开展校本教研,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等教学实践时显得苍白无力,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职前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专业知识比重多,教育理论知识比重偏少;职中教育通过函授学历教育获得知识含金量低,多是死记硬背获得,并不懂怎样在实践中运用。此外,在教育实践中无知无能时,教师也缺乏主动完善知识结构的意识,使得问题“存而不解”。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可以说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和核心。
2. 科层管理体制僵化,教师专业化发展自受限。“教师是否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权利,是学术自由和教师专业的一部分,也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5]教师专业自主要包括教学自和参与科学研究自。目前科层制下“见物不见人”以效率为取向,重视学校的发展,忽视了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在评价指标中更是缺乏人文关怀,它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和自主发展性,虽然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但不益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在这种体制下,学校以自己拥有的行政权力干预教师,教师在自己专业发展方向,参与学校政策的制定和进行教育研究方面没有话语权,教师不能按照自己制定的专业发展计划发展,不能根据学生的发展程度决定教学进程和选择教学内容,只能以学校和上级部门的安排按部就班发展,在行政管理压力下“教师被发展了”,这样剥夺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权利,不仅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自主能力的形成,反而还会导致教师对专业发展失去信心和动力。
3. 专业道德意识薄弱,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不明确。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对上海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在对待自己的工作上,只求过得去的人约是35.77%;懒散马虎、敷衍了事的约占10.34%;在对待学生上,冷落歧视差生的占10.25%。虽不冷落歧视差生却也不给予特别帮助的教师高达49.81%;24%~26%的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漠不关心;21.83%的教师以是否符合自己的个人利益来看待领导的工作安排。”[6]以上虽是教师专业道德意识淡薄的缩影,但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职业态度冷漠,缺乏进取心,没有尽职尽责,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这一点应引起足够重视。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在工作中消极的人能够在此领域做出很大的成就,况且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充满了创造性,是一种带有生命活力的活动。此外,对学生不能平等对待,不与学生及时沟通,并给予应有的指导,损害了教师的职业形象,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严与律己,为人师表,因为其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教育对象。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没有了灵魂,教师的发展如“空心之竹”,也使教师专业发展迷失。
4. 专业发展所需资源有限,教师专业化发展空间受限。教师专业发展除了受内部因素的制约外,还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教师专业专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就是其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资源有限主要表现为学校硬件资源跟不上,如学校有电脑无网或网不连接、有实验无设备或设备陈旧老化无法使用、有图书馆无书或者缺乏教师教学资料、有音乐课无音乐器材、有体育课无体育配套器材,这些在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自然课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即使有专业发展的愿望,受制于眼前的困境,也显得很无奈,没有发展资源作外部支持,教师的教学实践如纸上谈兵,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新课程提倡教师角色由“教学型”转向“教学研究型”,鼓励参与校本开发,支持教师积极进行教育科研,但无教育教学资料可查,无法获得教育研究前沿信息,制约着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应有继续教育或培训的机会,从而使之能跟上思想和方法的新进展。”[7]而目前教育经费短缺,学校培训指标有限,培训资源短缺,骨干教师和领导关系好的教师有机会参与培训,大部分教师长期得不到自我更新和进一步深造,即使有硬件设施也不会使用。
三、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1. 重构教师教育模式,以新课改为契机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我国的教师教育应走出“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的樊篱,树立起“双专业”课程观,建构突出教师专业性的课程体系。”[8]因此,要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对教师培养实行(2加1加1)培养模式,前两年集中学习学科专业课程,并设置其他学科课程作为学生选修课程,中间一年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最后一年重视对学生实践实习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在实习过程引入教育行动研究课程,指导学生在实践学校开展行动研究,并撰写高质量论文,使教师“能教能研”。这样在职前完善了知识结构,但这远远不够,教师专业化是个长期的过程,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况且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因此也要对在职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完善。新课改鼓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转变教师角色,提倡研究型教师,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和教育科研中,请教专家、与同事沟通、查教学资料、反思教学实践、查缺补漏、学会处理信息、撰写论文,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扩大了教师的学习资源,更新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因为课程开发和教育研究涉及的知识面广,是各方面知识综合的结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知识结构向“T”型发展。
2. 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探索“二权”分立。《教师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以及管理学生权等权益,但在科层制下,教师专业发展自名存实亡,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有必要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完全打破科层管理制不现实,但在科层制下改良是可能的,为此笔者建议“行政权和发展权(教学相关的权、教育科研权、自主发展权)”分立,但分立并不倡导对立。在此体制下,行政权并不压制发展权,教育行政人员要明确管理是为了教师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并引导教师高效率发展,在一定情况下行政权从属于发展权。为此学校要放权,让教师参与学校政策的制定,重视教师在学校发展中充当的角色,把教师看作学校发展中的一员,办学理念中牢固树立“师强校兴”理念,把教师的发展和学校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教师自由自主发展方面,“以师为本”鼓励教师自主制定发展计划,给教师提供自主发展的培训平台,为教师的发展牵线搭桥,奖励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对教师参与学术发展组织不干预,以开放心态面对教师的发展,为教师自主发展创造条件。
3. 学校和教师要形成“合力”,努力加强专业道德修养。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教师的教育之魂。洛克也曾说过:“一个没有德行,没有礼仪,却有成就的人是找不到了。”[1]可见,教师专业道德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加强专业道德修养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发挥作用。就学校而言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专业文化修养氛围。如通过评选“师德标兵”和“十佳道德最美教师”活动对道德修养高的教师进行精神激励,并对其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表扬,使优秀教师获得道德修养带来的荣誉体验,其他教师也在这种良好氛围中受到感染,明晰工作中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伦理作为评判专业的重要指标,对教师专业化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伦理对教育活动是灵魂,失之,教育意义则荡然无存。”[9]在教师晋升、评职称时,引入职业道德的评判,引导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就教师个人而言,应加强专业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化对专业道德的理解,并在教育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成为学生的师范者。
4. 努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学习资源平台。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了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而教师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优化教师专业化资源配置有助于推进义务教育向更好方向发展。为此,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优质资源。针对有些学校资源紧缺的情况,可以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让没条件的学校也可以享受优质的学习资源(校与校之间图书互借、教师之间教育科研合作、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双方定期举办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等等)。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可以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使农村教师也可以在城市学校享受优质学习资源,城市教师可以体验农村学校生活,为以后科研积累课题。教育管理部门要定期实行“送教下乡”和开展“优质示范课展评”活动,使农村教师有机会学习到优质的教育教学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此外,可以实行“集中远程培训”,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使教师获得专业化需要的资料和前沿信息。
注释:
[1]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9):64.
参考文献:
[1][澳]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6):553.
[2]刘捷.教师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9):80-8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106.
[4]宋兰香.我国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5.
[5]肖存.论教师专业化及其推进策略[D](硕士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3.4.
[6]陈永明,钟启全.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202-205.
[7]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129.
一、充满活力、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综合组有专职教师人,除了个别教师兼代两个学科外,他们都是专职教师,组内年轻教师多,专业水平高,有两名是高级新秀教师,名区级骨干教师,名校级骨干教师,他们对于学校和本组的各类活动都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说我校的综合组是宁小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
二、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综合组学科多,涉及了不同学科,同一学科教师不属于同年级,这样会在教研活动及备课时存在困惑,开学初,在制定教研计划、研读课标时,采取以备课小组为单位,进行各学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来领悟课标内涵,由于学科的不同,我们寻找一些“共性”的问题来研讨。例如:我们的计划中就有“
“结合学科特色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班级建设推动良好的学习氛围“各学科交流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苦练内功----说课比赛”让教师抓住机会,让教师加强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提高教师对教学六环节的重视,做好课前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办法》,“英语教师教研成果展示”以展示活动为平台,锻炼教师、培养教师、发现教师,等这些“共性”的主题,开展研讨,同时对青年教师挖掘学科自身的特色,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校本教研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也大大提高学校全方位的工作进展。
在第周进行校本教研活动研讨《结合学科特色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们都以饱满的精神、热情的态度、用科学的理念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比一比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萌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经常给予欣慰的微笑、赞许的手势、热情的话语、给予细心的帮助,使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有机地运用音乐家的故事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老师在美术学科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从学生把手工材料变为废料开始引导学生要爱护环境,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很抓学生的课堂常规,抓学生的听课效率,抓学生的小骨干建设,抓好学生场地安全,给学生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愉快,安全上好体育课。老师在音乐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有童趣的演唱习惯,有感情的演唱,要求学生唱歌时要保持良好的坐姿,这样才能把歌唱好。
在第周“教师苦练内功----说课比赛”这次说课比赛活动中,使综合组青年教师尽快在教学中成长,,这位教师的说课给予了肯定,这位青年教师谈了自己对说课的认识和感受。首先,自己感觉有了“压力”,也发现自己的“亮点”,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在以后的教学中,她们能驾驭教材,挖掘教材,对重,难点的把握,在做完课后及时总结得失,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反复尝试,不断的反思,不断的互动,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分析的能力,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是校本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相互学习,彼此协作,有利于解决学科的教学难题,有利于教师的共同分享,彼此支持。在主任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我组的教师吸收了新的血液,对所执教的内容与对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给了她们一个很大的推动力,她们也希望这个活动能延续下去。
通过老师们的互动与交流,达到了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可以看出教师的说课是精心准备的从说课的过程中就能看出对学生的养成行为习惯抓的很好,老师的一个手势,一段音乐,一声哨令,学生就知道要做什么,她们以不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愉快获得知识,并从中贯穿德育知识。
本学期继续开展备课组活动,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制定计划,围绕本学期教材进行教学研究、挖掘教材、钻研教学理论,钻研教学方法对教材中出现疑难,把握不准的问题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本学期,还以校本课程资源包学科的形式进行互相听课,学人之长,补已之短。老师们还结合自己的观点做出了点评、互评。在大家的互评、互学找出教学中的闪光点,以及教学中的得失。
组内老师做开公教学,校领导,教研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从备课到课堂教学思路的设计,教研组的成员都积极参与,这样使得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修改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也发挥出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各项活动,取得较好成绩。
1.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市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单人第一名,第三名的好成绩。三人第二,四名的好成绩。区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团体第一名。
2.校排球队学生参加市中小学生排球比赛第七名,区中小学生排球比赛团体第一名。
4.英语组的老师组织并举办首届英语节。
5.老师带小合唱队参加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区学区小合唱一等奖。
6.老师参加区教师美术基本功大赛。
7.老师带舞蹈队参加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区学区舞蹈一等奖。
8.老师带器乐队参加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区学区器乐二等奖。
四、本学期我们反思教研工作的不足。
[关键词]地方院校 职前教师 教育实践 专业化成长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08-03
一、引 言
近十年来,我国师范教育正在转型,由三级师范向二级、一级师范过渡,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早已完成了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即将完成由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的过渡,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封闭式的培养教师模式向所有高等院校都可以培养教师的开放式模式转变,由职前培养和职后进修培训的分离向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转变。因此,地方院校在怎么进行师范教育的问题上存在较多分歧。如长期以来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至今仍然不绝于耳。[1]一种意见是地方院校师范教育应该全力为中小学服务,加强专业的师范性;另一种意见是地方院校也应追求学术水平,要向“综合大学看齐”。受后一种思想的影响,地方院校就有了“基础知识应宽一些、厚一些,并应相当于综合大学同科的水平”的结论,这种意见导致师范教育重视理论教育,忽视教育实践,致使教育实践成为师范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地方院校培养未来教师的质量,阻碍师范生专业化成长。
(一)教育实践活动
地方院校的师范教育实践活动仍集中于教育实习及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成为师范教育实践的主体。这种对教育实践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在人才培养上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师范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数学教育课程
传统的数学教育类课程,实行的是各自为政,分科教学的课程模式,各门课程之间的教学联系很少。如不同的教师担任不同的课程教学,会导致内容及内容继续扩充产生的重复。
(三)教育实习时间
首先,传统的师范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且太短。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毕业年级,这时期的学生面临考研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不可能安心实习。根据教育部1980年颁布的规定,教育实习的最短时间本科为8周,专科为6周,这与发达国家(一般至少为12~18周甚至更长)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其次,实习目标简单,形式化严重。再次,实习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许多院校仍然是毕业前一次性的集中教育实习,而且缺乏实习前的教育理论准备,忽视“模拟实习”和“见习”的作用,教育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事实上,师范教育实践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得到证实:一是体现出对教师从业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如《教师资格条例》中明确规定非师范院校毕业或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考查其教育教学能力。二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的要求,突出表现就是要求新教师对未来工作要有较强的适应性。三是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体现了国家对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教育主体的地方师范院校,基本策略是“配合适应”和“推动引导”,重要举措是对师范教育实践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专业化成长的改革理念与思路
发达国家普遍认为,教师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教师培养应该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的“滚打摸爬”和“师徒相授”。在这一背景下,英、美、德、法等欧美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而各具特色的教师教育实践模式,呈现出以下特点:教育实践功能的多元化,教育实践内容的丰富性,教育实践方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实习基地稳定,教育实践过程的全程化。[2]
国内对师范教育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实习方面,如北京师范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等合编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理论与实践》(1990),徐开春等合著的《提高教育实习质量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2),王泽农、曹慧英合著的《中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2003)等。研究者基本从单一的教育实习角度出发,开展一些如“增加教育见习的次数和时间,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建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加强实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实践课程制度存在课时总量不足,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衡;从以教育实习为主,形式单一、实践与理论隔离、内涵缺失等问题出发,提出教育实践课程改革应增加教育实践课程课时总量,使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取得动态平衡;形成多阶段、多形式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整合理论与实践,创设新的教育实践模式;更新评价理念,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教育实践课程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提出建构新的实习模式,诸如模拟实习、暑期教育实习等”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侧重于教育实习的具体问题,考虑了教育实践的全程性,但未体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学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因此,教师教育的模式应由“训练模式”转变为“发展模式”,[3]师范教育实践应符合教师专业化成长全程性与渐进性的规律,开展技能性和综合性的训练,实施教师专业化成长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培训。
(一)改革理念
为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需要,应全面总结和评价高师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成效及遇到的实际问题,以组织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为任务,以改革师范教育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为主线,以适应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为宗旨,构建一个动态的师范教育实践模式,凸显师范教育实践的全程性和渐进性、技能性、综合性、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实现职前教师教育“配合适应”和“推动引导”。
改革单一的师范教育实践的内容。教育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
重构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创新出一种以强调综合素质、突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特点的数学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以课程的形式来组织、设计、实施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要改变实践教学零散、重复、低效的现状。
提高师范教育实习的实效性。现行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模式,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没有充分发挥出作为一个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的关键环节应有的作用,改革师范教育实践已是不争的共识。
(二)改革思路
在现有基础上构建“2+1+1”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学习数学学科基础知识,1年学习数学学科教育课程,1年开展师范生顶岗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
强调以综合素质、突出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特点的数学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以课程的形式来组织、设计、实施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要改变实践教学零散、重复、低效的现状。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为例,这一课程结构被称之为“1410”体系。
实施以“课题组织课程、问题组织课堂”的一体化模式,改革数学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模式。[4]在“课题组织课程”方面,主要以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为课题,采用“罗生门方法”来组织学科教育类课程;而在“问题组织课堂”方面,主要是以“问题解决教学”为方法,实施各门课程的教学。
三、专业化成长的实施途径
(一) 构建“2+1+1”的专业化成长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师范教育体系的全程性和渐进性
“2+1+1”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主要学习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实施各种小型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第3年学习数学学科教育课程和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最后1年开展师范生顶岗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落实“一基二柱多项”的课程体系。“一基”是指数学基础课,主要由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课程组成,其依据是现行中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主要内容安排;“二柱”是指教育类课程和学科教育类课程;“多项”是指设计融于4年的多项系列化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安排两天“参观中小学校园”活动,其中中学1天,小学1天,观察中小学校的各种活动,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在感受体验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意识。
第二学期:安排两天到附属学校进行“讲一个故事”的实践。以数学教育为例,可以为中小学生讲数学史、数学家以及数学趣味知识等方面的故事,让学生体验第一次上讲台后,对中小学生说话的感受,培养训练师范生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口头表达和课堂调控能力。
第三学期:安排两天到中小学进行“全程见习”活动。师范生深入中小学的各个具体教学班,见习中小学全天教育教学中的各项具体活动,获得对中小教育教学的框架式的整体感受。
第四学期:安排3天到中小学开展“试上一节课”活动,试着领会课程标准、写教案、导入、组织、提问、启思、应变、结束授课、批改作业等内容,实际模拟中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第五学期:实施学科教育课程体系,开展“课堂教学实践”项目训练活动,包括专业实践项目和技能实践项目,如钢笔字、粉笔字、绘画、课件制作、说课与讲课、微格教学、板报设计、试教等。
第六学期:进行为期4周的“规范性实习”。
开始为每位师范生配备一位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长期指导学生开展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规范性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观摩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二阶段上6-9节课。要求师范生充当其导师的助手,每周安排半天时间参与到导师的教学活动中,接受导师的指导,并帮助导师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辅导个别学生等。规范性实习着重于中小学课堂教育教学规范的实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常规和操作方法,为综合性的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七学期:为期12-14周的顶岗实习,到中小学开展顶岗实习支教,真刀真枪地干。实践证明,这是缩短师范生入职适应期、提高适应性的好办法。
第八学期:总结思考和撰写毕业论文。
(二)重构“1410”数学学科教育课程体系,凸显师范教育实践体系的技能性和综合性
课程组织的具体措施是“大合小分”。以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为例,“1410”体系中的“1”是指一个完整的数学教育课程体系;“4”是指该课程体系的四个维度,即数学思维论、数学解题训练、数学教育学、教育科研实践;“10”是指10个子项目,即建立在以“读、说、写、画和做”为核心的教师基本功训练之上的数学思维论学习、升学试题解答、怎样解题、数学竞赛、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中小学数学新教材分析、数学教育理论学习、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调查、毕业论文(见图1)。
数学思维论着重训练学生的“提问技能”,数学解题训练主要提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解题规范化”,数学教育学主要提高学生的“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说课技能”,数学教育科研实践主要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强化学生职前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确保教育实践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一是采用微格教学的形式,即以现代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在现代视听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控制的微型教学训练体系。通过直观、形象化的自视可产生极佳的“镜像效应”,学生能够真正认识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避免和补足。
二是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聘请实习基地的中小学一线在职教师为师范生的校外导师,更要聘请优秀教师为师范生讲授中小学数学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讲授班主任工作艺术、技巧以及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基本素质等。同时,也可以邀请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校长等开设讲座,向师范生传达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有关信息,使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动态。实习基地参与培训,有利于师范生及早建立起“角色”意识,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心理转换。
三是加强高校教师与基地教师的双向交流。一方面高校为基础教育提供学科教学、专业理论、前沿信息、学历培训等订单式培训服务;另一方面,中小学优秀教师可以承担一定的师范院校相关学科教学论的授课任务。
(四)实施“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的教学方法,改革数学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课题组织课程”方面,主要以中小学实施新课程为课题,采用“罗生门方法”开展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研究;而在“问题组织课题”方面,则主要是以问题为主线,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法”。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问岫主编.当代中国师范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2] 马珍萍,陈望波,胡建平.中外高师教育实践模式比较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2).
[3] 黄崴.教师教育专业化与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4] 汪文贤.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学科教育类课程整合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8,(2).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8年来,我坚持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与素材,以便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此外,我还比较注重自身的学习与提高,如参加市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资料,经常与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
本人经过长期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收获。如:在2005年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2008年中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3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镇江三等奖);2008年扬中市新秀杯课堂教学比武中荣获三等奖;在2009年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指导学生获得二等奖;2010年扬中市中小学生音乐教师专业技能考核与竞赛活动中获舞蹈类三等奖;2010年中学生文艺汇演获得3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2010年,在扬中市红歌比赛中指导教师合唱队获得二等奖;2011年,在镇江市第七轮第三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高中音乐学科二等奖;在2012年,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省级、市级论文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并在省级权威杂志《教师》中,在2012年,还积极参加了市级,校级公开课,在2012年扬中市“校园之声”中小学校校歌演唱比赛中,获得了指导一等奖,此次比赛,为二中赢得了绝无仅有的创作、演唱双料第一,在二中历史上留下了响亮的声音。
在8年中,我还选送学生参加镇江市高中艺术特长生才艺比赛,并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我虽然没有机会教毕业班,但8年来,我辅导多名学生考取音乐专业本科,为学校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高师院校 教师技能 训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纲要所提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不仅要求中小学教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教师专业技能。随着教师职业的日益专业化,我国的教师教育正在经历着从数量发展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性变革[1],高师院校师范类本科专业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教师专业化时代的教师教育的创新取向。但是,从当前高师院校学生教师技能训练的实际来看,还存在许多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师院校学生教师技能训练的现状
高师院校学生教师技能训练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是高师学生教学实践技能进行教师技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直接关系到高师学生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化程度的高低,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技能是教师赖以发挥其内在素质、传输教学信息、完成教学任务的最基本的保证。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师院校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一是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还没有能够把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放到相应的重要地位,即使有的学校在近年来开设了一些类似于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选修课或技能课,但总是不能和那些需要的考试的必修相提并论。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也使得高师学生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目标落不到实处。
二是没有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编制不同的培养实践方案。每个学科对于教师专业技能有着不同的要求,高师院校在安排和组织学生进行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时,需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培养实践方案来指导和规范。但是,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少有学校根据自己学校所设置的学科专业的实际需要,编制出科学的不同专业或方向的教师专业技能教育、培养、训练方案,更没有结合每个专业或方向的未来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把教师专业技能内容进行分解,制定出各个不同内容的培养计划。使得高师院校在组织学生开展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时无章可依。
三是没有配备专门的教师根据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目标开展辅导。高师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除了需要学生进行刻苦训练之外,还需要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技巧的指导,才能保证学生在训练过程预期的训练效果。从高师学生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没有多少学校根据学生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实际需要配备在这某项教师技能训练方面素质好、经验丰富的教师。更谈不上对这些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指导教师的工作的肯定和报酬支付。一般教师只求上好自己承担的课程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基本是没有多少压力的。
四是没能着力研究有操作性的配套的高师院校学生教师技能考核评价体系。高师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高考对于高中教学的指挥棒作用。为了增加高师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动力,必需要有专门的高师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考核评价体系来做保证。而高师的实际情况是不仅没有专门研究自己学校各个不同的师范类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考核指标、要求,也专门组织人员编写和印制配套的训练和考核资料、评价手册,更没有坚持逐项考核、逐项记录,并把其与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挂钩。
诸如此类的现象,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高师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目标的实现,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决,很难保证高师院校的学生在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大展身手。
二、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师院校学生教师技能训练的特殊要求
安迪哈格瑞夫斯等将之归纳为三种类型:一为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型,二为自我理解型,三为生态变革型[2]。而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高师院校师范类本科专业技能训练与其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只有充分认识这些特殊的要求,才能有效推进高师院校的学生教师专业技能训练。
(一)把教师技能培养和学生的生涯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使学生认识到高师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是学生生涯设计和计划的组成部分,从而增加培养的自觉性。要注意克服那种生涯教育中出现的那些仅仅是与学生谈心、交流的现象,而有意识地把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达标情况、训练中所遇到的困难的研究和解决等等内容,也作为生涯教育的内容。以此来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训练。指导老师在对学生开展生涯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把对学生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情况检查作为重要内容,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把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情况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班主任、任课老师在对师范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也应该有目的地增加关于学生教师专业技能的训练情况的内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了,作为未来教师的职业生涯的层次必将随之提高。
(二)促进高师学生教学技能与科研技能的协调发展
以把学生培养成研究型教师代替培养教书匠式的教师,是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的一项培养目标。以培养“一专多能”、“科研型”的中小学教师与培养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以适应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师技能上 “一专多能”、“科研型”的新要求[3],加强研究性、学术性专业技能训练是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是高师院校特色的重要体现。师范类本科生在教育教学的研究技能训练与培养方面应高于中师、也高于五年一贯制的专业,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实践活动课程及研究性学习培育其研究意识与技能,切实培养其教育调研技能、问题研究技能、教学论文撰写技能,鼓励其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力和想象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不仅要注重学术性—这是一切高等院校的共性,更要凸现师范性—这是师范院校的个性[4],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师院校都非常重视教师从师任教技能的培育,师范类专业本科生应强化教学技能训练,如语言文字运用技能(“三字”书写规范技能、普通话应用及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应用文写作技能),对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技能,课堂施教技能、课堂教学效果的测量技能、综合实践活动及其课程的指导技能等的培养与训练,突出对其会教意识和会教能力的培养,要让会教的训练融会在每个学科的日常教学中,使其在校学习期间就能进人准教师角色[5]。高师院校师范类本科专业技能训练应密切联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找出高师学习和中小学教学之间的直接和间接联系,实现学习技能与专业技能在内容和体系上的同构和异构。加强教育技能训练,塑造其师范性人格,以培养适合教育工作的人格特征和成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为目标,注重德育工作技能、心理辅导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依法施教技能的养成等。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要继承原中师的许多优秀传统。如音乐、舞蹈、简笔画、弹唱等才艺展示,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师范能力;同时,还可以开展模拟课堂活动、教师角色扮演训练、说课、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以不断丰富师范性;学校还可以有计划、分阶段地安排一些主题活动,既要让学生走出去——定期下中小学,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听取中小学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又要能够请进来——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一线专家来校讲学,培养师范生的师范情结,引导其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倾注职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促进专业成长。
(三)努力坚持师范教育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启蒙性特点,这是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技能训练的前提性承诺,中小学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在于它的基础性,要求面向学生,提供最普遍、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技能、活动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奠定学习、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显示出综合性、发展性的明显特点,综合性培养方向以及中小学教育启蒙性特点都对师范类本科专业的技能训练提出了“通才型”要求。
对于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来说,教师技能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学科技能+教育技能”的传统模式,而是要求具备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在技能训练目标上,既要强调其“师范性”带来的特定要求,又不能因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的基础性而忽视对其的高要求,高师院校师范类本科生尽管将来从事的是最基础的教育,但在文化精神、素质习练上应是高标准、“宽口径”的。在技能训练的实践中应坚持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结合,坚持必选与自选的结合,凡是针对未来中小学教育所必须的专业技能素质需要而设立的“基本性项目”,要在普及与实用上下功夫,凡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而设立发展性项目,除了兼顾实用性外,还需考虑提高与发展,如为适应中小学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就必然要求师范类本科生具有一定的音体美的技能,在这方面可利用高师得天独厚的办学资源,除面向全体学生在音乐(声乐、器乐)、舞蹈(舞蹈基本功、儿童舞蹈的编排)、美术中任选至少一项,由相关教师进行一定时间的辅导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必备技能学习与训练阶段情况及其个人潜力、爱好,组建相关专业技能提高班,如:音乐类的“声乐提高班”、“电子琴提高班”,美术类的“国画提高班”、“油画提高班”、“版画提高班”等等,这样,就能既兼顾了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又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同时, 还能减轻学生的技能训练的不必要心理负担。
(四)注意体现学生技能训练的特色性与实效性兼顾特点
面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使技能训练的开展符合学生各自素质与能力倾向的多样化需要,体现各高师院校的特色,创建高师院校专业技能品牌,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氛围, 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师范类本科专业技能训练的水平与质量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他“在校园内度过的光阴”,“参加活动的质量”和校园文化的风格力量[6];突出主体性,创造条件扩大学生对技能内容的选择权,培养学生对训练目标的认同感,提高学生自主训练的能力,积极培养学生技能训练的非智力因素,从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着手,提高其技能训练的水平;以实践为导向,统筹基础理论、技能理论与实训,使技能训练富有成效;追求开放的思路,保持师范类专业技能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中小学生的持续发展的交流沟通,因时而化,把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及时纳入技能的训练中,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指导。 重视师范类专业技能的课程设计,一是突破原中师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虽然其一直比较注重师范生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师范性较为突出,但追求所谓浅、广、新,因而一直被批评为缺乏学术性。二是应突破高师院校中已有的培养中学教师各专业的技能课程体系,过分偏重学科专业知识,轻视教育教学知识,重视一般理论学习,轻视专业技能训练,就连最能体现师范特色的教育见习和实习,也因种种干扰而大打折扣,以致师范毕业生进人工作岗位后最初几年大多不能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班务工作和课外活动的开展。三是突破师范类专业的技能课程体系,在师范类专业课程门类与技能结构设置等方面,把握中小学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师范生教育学科专业技能和任教学科学术水平的有机融合和同步提升,努力找到师范类专业同中师、传统高师专业技能训练的最佳结合点;基于专业情境的教育性和专业物质情境、文化情境和人际情境的重要性,高师院校师范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应给隐性课程一席之地,传统的高师教育往往给出较多的显性课程用以训练师范生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也就减少了学术养成的时间,高师院校师范类本科专业应该充分利用隐性课程的非计划、非预期的教育影响,在隐性课程中采取诸如能力水平考试或专项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自觉完成隐性课程的技能训练任务,检查隐性课程的学习效果并进行质量把关[7]62
三、高师院校学生教师技能训练的实施路径
(一)着力传授学生教师技能训练的理论
首先,因势利导,夯实专业基础,来到高师院校的学生,刚开始对学校充满了好奇,对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充满了热情,如果教师能因势利导,以身作则,不断巩固其专业思想,抓好课堂教学和实习指导工作,培养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兴趣,通过竞赛、互助、展示等帮助学生克服训练的倦怠情绪;重视技能理论学习,加强正面引导和有效引导。其次,结合实际,搞好综合训练。学以致用是提高技能训练实效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训练,深入中小学实地见习、实习必不可少,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再提高。再次,及时跟进总结,提高技能水平,教师可结合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的实际情况,对见习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教师根据自身积累的经验和好的方法,不失时机的进行点拔指导,使学生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后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丰富头脑,提高技能水平。
(二)学生教师技能培养要坚持与时俱进
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都在不断深化和推进改革的大背景下,特别是随着一系列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现代教育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传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面临着新的挑战。关于信息技术、电化教学等等方面的教学技能已经客观地摆在了高师学生的面前,如果高师院校不正视这种现实,不对高师学生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目标、体系、内容、方法、评价做出相应的与时俱进的改革和调整,则稂难保证学生从高师毕业后,能够在尽能短的时间内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在指导高师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重点研究、确定、并实践与时俱进的高师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三)把学生的教师技能培养与第一课堂的教学改革结合
毫无疑问,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老师专业技能教学和训练的主渠道。高师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不仅要求相应学科的教师调整和增加与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相关的课堂教学的内容,更新课堂教学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和训练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把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有意识地渗透课堂教学之中。同时还要求高量院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机会和条件。像让学生板演、走上讲台发表见解、让学生主持开展教学活动、加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比例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以第一课堂教学作为平台,学习和掌握老师专业技能训练所必需的理论、方法、技巧,有效地开展教师技能训练。
(四)积极创设学生教师技能训练所需的条件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习条件,教师根据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知程度和实践技术所应达到的水平进行认真评估,制定实习训练和指导计划及措施,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有效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充分利用实习基地,面向社会服务,在服务中全面地、系统地、规范地锻炼,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赢得社会、家长的认可、支持和鼓励,使学生在培养专业技能上得到了巨大的动力。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强化技能训练。比如,利用微格教室给学生试讲,使学生看清了自己课堂教学的实况,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进行总结,为课堂教学积累经验。通过放映新课改课堂教学录像,学生边看边学,现场老师讲评,使得技能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鼓励学生搞科研,促进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
(五)制定科学有效的学生教师技能考核标准
制定各专业技能训练应知应会的考核标准,根据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技能训练的要求,组织专业课教师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各专业每学年学生技能训练应知应会的考核要求。同时,对每一个项目的技能训练所需的配套设备,由实习指导教师分别予以落实,并由该专业的任课教师负责考查、考评工作等,保证了学生技能训练工作的正常开展。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的,可颁发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充分调动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高师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和高师专业改革一样也会不断出现新问题,不同的学校还会有各自不同的实际,要有效提高高师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水平,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必须要针对高师院校的具体情况,深入地研究和探讨,采取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
[2]Hargreaves,Andy&Fullan,Michael.Introduction.InAndyHargreaves&MichaleFullan(Eds).Understanding TeacherDevelopment,Cassell&TeacherPress.
[3]张宝臣.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浅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3( 1).
[4]刘捷.经验与启示:高师教育百年回眸[J]课程教材教法,2001( 10).
[5]张洁等.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实验研究[J].禁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2).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锻炼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1-0346-01
一、体育锻炼习惯的定义
习惯是指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也是指与完成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相联系的、并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而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人自动参加体育活动,经过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高度自觉和生活化了的行为取向,是后天不断重复身体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内在需要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行为模式。简言之,体育锻炼习惯是后天形成的自动化行为。
二、影响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
影响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主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学校体育因素,主要是从体育教师、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与课余训练、体育器材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家庭因素,主要是从父母的体育观念、父母对子女的体育锻炼的支持程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社区因素,主要是从社区体育开展现状进行研究;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社会媒体因素,主要是从观看体育赛事、收听体育广播、张贴体育用品类广告牌、以及体育名人的成就、个性、体育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
三、培养中小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具体方法
1.学校应注重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体育老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符合中小学学生年龄和性格特征的且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教材,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教学内容应合理搭配并适合于学生的体质发展,如果教师所选用的教材难度太大、太复杂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感,丧失自信心,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必须遵循能让大部分学生接受并喜爱的原则。体育竞赛应该与教学相结合,尤其是学校运动会,运动会鲜明的优胜劣汰特点,正是适应了中小学学生增强好顺的心理特征,通过运动会,他们不光收获了运动成绩、肯定了自我,也培养了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体育竞赛中体现的个人和团体的拼搏精神,激发中小学学生把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看成一种责任和使命。
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学校将体育课时一再缩短,在邻近期末考或是入学考期间,老师们甚至将体育课直接用于学习文化课,或是让学生自习,这种现象在一些特优班更为明显。填鸭式的被动教学形式使很多中小学学生长期处于巨大的学习紧张和压力之中,从而使他们从心里上缺乏对体育运动的意识和兴趣;同时,重大的学习环境压力之下,很多中小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埋头苦学的状态中,从而导致眼睛近视、弓腰驼背、身体肥胖等身体疾病。面对这样的情形,学校除了保证每节体育课的安质、按量、按时开展外,还应用大课间操以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进一步达到学生舒压放松和强身健体的目的。
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上,学校应该增加体育场馆的建设力度,完善体育场馆的设施管理,以基本保障学生对体育活动场所的需要,为中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2.家庭应注重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家庭作为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将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家长的参与体育锻炼无疑是培养孩子良好体育习惯最好的榜样,但是遗憾的是,很多家长自己并没有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如果家长能亲自陪同孩子参加锻炼,或是监督、支持孩子参加,例如支持孩子购买体育用品、参加体育辅导班、去收费运动场馆练习、家里有适合孩子锻炼的体育器材、杂志和书籍等,将对孩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社区应为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提供条件。
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组织活动项目以拳操类、气功类、舞蹈类占主导地位,这些项目具有明显的非竞技性、保健性、表演性;且活动时间长、对场地(器械)要求不高等特点。从这些活动项目的特性来看,适合于社区老年居民健身、保健的需求。但事实上,现有的这些项目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育需求。要保证更多的中小学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单靠宣传引导还不够,而是要增设活动项目,因此社区体育组织必须改变现有活动项目群体性单一的现象,让更多的中小学学生有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吸引他们自觉地参与进来。
另外,社区邀请专业人士来社区开展体育方面的讲座,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或比赛、中小学学生在体育锻炼时有专人指导等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他们的锻炼兴趣和保证锻炼的效果。
4.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媒体影响
当代中小学学生生活中信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媒体事件已深入人心,在社会媒体的背景下提出的新的影响因素,且立足于社会现状提出的建议措施,其后继性和预见性较强,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其普遍意义更高。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观看体育赛事、收听体育广播很容易就会被体育项目本身的特点及运动员成功时那份荣誉感所吸引、被成功背后的故事所感动和激励。体育用品类广告牌、广告词以及体育名人的成就、个性、传递的体育精神等方面的信息都对着中小学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四、结束语
将“健康在于科学的运动”和“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的观念扎根于中小学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所以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应该视为人生必不可少的一课来践行,应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学校应为中小学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提供优异的条件,家庭应为中小学学生良好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应为中小学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提供协助。
参考文献:
附二 主要参考文献
[1]白文飞.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1).
[2]许朝晖.福建省中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的调查研究.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3]郑佩芬.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之研究.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8).
[4]陆志成.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上海体育科研,2003(1).
[5]王海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11).
[5]林生华.刘新兰上海市部分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成就取向[期刊论文]-体育学刊 2003(01)
[6]杨学军.陈周业中美两国部分青少年学生余暇体育的比较分析[期刊论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03)
[7]曲宗湖.尚大光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 2000
[8]吴向东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解释[期刊论文]-教学与研究 2004(01)
[9]王崇喜受教育程度与健身意识和行为关系的研究[期刊论文]-体育科学 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