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测量技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2:38

序论:在您撰写测量技师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测量技师论文

第1篇

1.1桩施工质量的概念

本文讨论时将支护桩和基桩统一称为基桩。文献[3]第9章为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该章表述了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的要求,但未能完全表达清楚桩基施工质量检验和桩身完整性的内涵。文献[3]中的9.4.2条为强制性条文,其规定为“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质量检验”,在9.4.5条中指出桩身质量还包括对桩身混凝土强度的认定。

1.2桩身完整性的概念

文献[4]中3.1.1条为强制性条文,其规定为“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本文仅对桩身完整性进行讨论,而不讨论单桩承载力检验。文献[4]中对桩身完整性的定义为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对桩身缺陷的定义为: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缩颈、夹泥(杂物)、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从桩身完整性和桩身缺陷的定义可见:桩身完整性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且为定性指标,而非定量指标,表征了桩身质量的特定属性,由于其是定性指标,对桩身完整性的判定可能有一定人为影响因素,即对同一根基桩桩身完整性的判定类别会因人而异。按文献[4]对桩身完整性的定义理解,在极端情况下,桩体全部由相同浮浆组成,其桩身完整也可判定为Ⅰ类桩;此外,桩身缺陷的表述也是一个定性指标,在现有技术手段条件下难以完全量化表达。以上分析可知:桩身完整性不包括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基桩位置、沉渣厚度及桩底岩土体的性能等指标,换言之,桩身完整性只表达了基桩施工质量的某些特性,其合格判定不能说明基桩施工质量合格。

2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探讨

文献[4]中对桩身完整性的检测给出了3种方法:低应变法、钻芯法和声波透射法。3种非破损、局部破损检测方法各有特点,检测费用也有较大差异。对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上述3种检测方法均可,处于节约检测费用的考虑,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较多,但由于重庆地区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多为嵌岩桩,该检测法本身就有先天不足,对于短桩(长径比小于5)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检测数据难以反映桩头缺陷。由于各种技术的、非技术的原因,当前旋挖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在重庆地区使用较多,出现的基桩施工质量问题也较多,为此,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DBJ50-1560-2012[5],该规程规定旋挖钻孔灌注桩只能采用钻芯法和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初始检测时推荐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全数检测,有关职能部门要求对旋挖成孔灌注桩在第一家检测机构对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基础上,由第二家检测机构抽测总桩数的15%进行复检,复检方法可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上述要求在确保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的真实性及保证基桩施工质量实践中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复检方法本文推荐钻芯法,而非声波透射法。理由如下: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采用声波透射法(且用相同的检测设备)按国家、行业和地方现有专业检测规范,对同一根基桩其检测结果一般差别不大。钻芯法检测基桩不仅能反映桩身完整性,还可反映桩身混凝土实际强度,文献[4]中7.6.4条给出了钻芯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判别标准,而7.6.5条却给出的是基桩成桩质量的评价标准,2个条款规定的本质有所差别,即桩身完整性即使是Ⅰ类桩,也不表明该桩成桩质量合格。在采用钻芯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及成桩质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抽样和复检抽样数量的选择。抽样数量选择的原则是成本与质量平衡的综合结果,文献[4]规定为10%,重庆地区规定是15%;当发现抽检基桩中部分基桩存在不合格问题时,对未采用本方法检测的基桩,其质量如何按批评定?文献[4]中无具体规定;可能的解决方法是在未检测样本中再复检,复检应抽样数量的选择原则为:首先可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1,8]进行复检抽样,其次也可按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案约定的复检方法进行复检。(2)钻芯位置的选择。文献[4]对钻芯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钻孔数量和钻孔位置在其7.3.1中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应严格执行。但对扩底桩检测可能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某人工挖孔扩底混凝土灌注桩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因桩底缺陷判定为Ⅲ桩,采用钻芯法在桩中心附近钻芯检测判定为Ⅱ桩,开挖检查扩孔部分混凝土为松散骨料,因此,判定该桩为Ⅳ桩,并采取了相应处理措施。(3)钻具的选择。文献[4]要求采用单动双管钻具,钻头选择适当的金刚石钻头。实际现场检测钻孔时,钻具不符合要求造成检测结果失真。如某工程基础为旋挖成孔灌注桩,钻芯最初未采用单动双管钻具,所钻芯样均为松散混凝土骨料,而后用500mm直径旋挖钻筒钻取混凝土芯样,所钻500mm直径芯样完整,随后钻芯改为单动双管钻具,各基桩检测芯样均完整,未出现芯样只有混凝土骨料情况。(4)沉渣厚度的检测。成桩后桩底沉渣厚度的检测一直较为困难,但对端承桩而言,沉渣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基桩承载力,对此文献[3]有专门说明,实际现场操作时沉渣厚度检测应按文献[4]中7.3.6条的规定执行。(5)同孔位、相同或不同位置高度的混凝土芯样特征的判读和认知问题。通常认为钻芯法检测基桩桩身完整性和判定桩身完整性比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要严,特别是钻孔数为1孔时情况更是如此,加之文献[4]中用表7.6.4判类表达与该条条文说明有一定出入,因此,Ⅱ、Ⅲ类桩的判定人为因素可能性较大;出现基桩完整性判类差异也与钻具关系较大,如某工程旋挖成孔灌注桩完整性检测时,因钻头选择欠佳,混凝土钻芯芯样外表面较粗糙,后改进钻头后此现象基本消失,但最初基桩完整性检测的结果多判为Ⅱ类桩,而后面检测的基桩则判为Ⅰ类桩。(6)芯样取芯率问题。目前部分检测技术人员使用芯样取芯率来判别基桩桩身完整性,这种思路在地标《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DBJ50-156-2012[5]附录B得到反映,但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4]未做出类似规定。在具体实践中应根据检测现场钻具等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相应规范判定基桩桩身完整性。(7)芯样有效的问题。芯样有效性的问题实质上是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工作态度问题。当前钻芯法检测基桩桩身完整性多数情况由钻桩队伍完成,在现场检测人员不到位的情况下钻桩队伍有可能提供假芯样,这会造成如下后果:完整性合格桩可能判为不合格,完整性不合格桩可能判为合格;桩底沉渣厚度无法判定;桩身长度判定不准确,桩底岩样不真实。上述问题应引起检测机构等单位的高度重视,否则将会出现虚假报告。

3基桩检测实例分析

实例1:某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基桩坐落在抛填土地基上,抛填土最大厚度为20m左右,厂房验收合格后拟交付使用。厂房闲置期间发现局部混凝土框架梁开裂严重,业主委托某检测中心对梁裂缝进行检测,并提出处理建议。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检测时,发现一层局部填充墙有斜裂缝,开挖探坑发现开裂梁段柱下地梁也存在斜裂缝,为此,查阅基桩检测报告及有关竣工验收资料,发现某检测机构出具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报告反映该厂房基桩为全数检测,检测结果均为合格桩。随后某检测中心要求委托方对基桩进行开挖检测,检测中心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初步拟选了3根基桩进行开挖检测,3根基桩均为抛填土最深位置,3根基桩开挖深度均为9m左右时,其中1根桩桩长只有8m,坐落在抛填土上;1根桩在距桩头4m处桩身断裂,裂缝宽度20mm,从裂缝处观察及检测,下部基桩混凝土无配筋;1根桩经施工单位自查获知基桩未嵌岩。该实例说明,检测机构及相关单位应严格按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把施工质量关,杜绝虚假检测报告,否则害人害己。实例2:某住宅小区4栋底框砖混住宅楼,基础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第1家检测机构采用声波透射法对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进行全数检测,第2家检测机构采用钻芯法对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进行复检。其中4号楼共有75根旋挖成孔灌注桩,钻芯法抽样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桩数为12根,其中包括第1家检测机构判断的2根Ⅳ桩,结果为1根桩桩身完整性判定为合格,但沉渣厚度为300mm超过规范[3]允许值,1根桩桩身完整性判定为Ⅱ桩,且沉渣厚度未超过规范[3]允许值。钻芯法检测12根基桩结果为:Ⅰ类桩有7根,Ⅱ类桩有4根,Ⅲ类桩有1根,无Ⅳ类桩;其中4根桩桩头存在浮浆,3根桩桩底沉渣厚度超过50mm。上述实例说明,基桩桩身完整性和其施工质量是两个既有联系但也非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因此,委托检测项目和要求有所差别;其次实例表明声波透射法对旋挖成孔灌注桩的浮浆识别可能存在漏判的情况,当沉渣厚度在100mm左右时声波透射法识别桩底沉渣问题也可能存在误判的情况。

4结语

第2篇

在机械制造领域的测量学科主要包含测量、传感与仪器等,其测量以物理原理为前提,研究以几何量获取及处理为对象,传感则以滑雪效应与基本物理作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信号转换,把测量物变为易被人们识别与处理的信号,像电量。在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涉及的目标参数较广,如几何量测量,其测量对象包含距离、长度、位置与角度等因素。测量方法不同,涉及效应与规律就会不同,即使同样被测量,所处环境不同时,采取测量方法也是不同的,这些特点决定测量技术必然向科学先进制造方向发展,并更符合生产实际,特别是重要工程的应用需求,有效推动测量设备前进,扩展测量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范围,提高机械制造行业经的济效益。

齿轮啮合测量技术主要应用齿轮径向综合偏差的检验,将产品齿轮安装于固定轴上,而测量齿轮主要安装于浮动轴中,利用弹性装置可让齿轮在径向中紧密啮合,这种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大批量齿轮生产当中,并检测小模数齿轮,还对机床加工与齿轮装夹等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测量,此种测量技术为一维测量,测量简单,效率高,可实现测量自动化,是常用在线测量方法。其仪表设备为双啮仪,主要分为机械式与智能测量仪,一般机械测量仪能对产品齿轮进行直接判断,可并不能给出偏差曲线图与偏差分析,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与成本低的特点,可在现场使用;在计算机控制下,智能双啮仪可自动完成,并能显示打印曲线图,可自动判断齿面合格性,它具有自动程度高、测量精准等特点,较为适合检测报告给出的场合。

石英传感器对机械制造领域复杂力学测量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石英晶体具有扭转效应与灵敏分布规律等,可将压电效应从一次扩展为多次,从线性极化扩为非线性极化,自二维变为三维,通过这些理论,创新了系列测量仪,像压电生物测力仪、三向磨削与车削等测力仪应用,不仅增强了机械制造水平,确保了生产安全与质量,还依据压电石英扭转的效应,有效发明了无定心钻削的转矩测力仪以及转矩传感器,并且在机械试件中,可对任意点钻孔测试,其操作方便,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在机械制造领域,人们不仅重视产品数量,对产品质量及审美感受也很重视,测量技术不仅要对机械产品给予评定,还要对机械制造中的设计、工艺与材料进行测量,并形成了智能化系统,这使得测量技术由静态测量转向了动态测量,动态测量技术是从全面误差源角度进行分析,对动态测量各结构单元进行综合考虑,建立动态误差模型,全面真实反映系统动态的测量精度,并运用互比法、反向法与多步法等对误差分离及补偿技术给予研究,有效提高了产品制造质量。

纳米位移测量法应用,有效解决了高精度与大范围的微运动问题,这种测量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是很先进测量方法,主要是运用双频激光的合成波长对条纹虚细分给予干涉,并实现了超精度与大范围位移测量。激光测量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强了机械制造精密度,特别是在正交偏振的激光器下,研究出了多种测量仪器,这种激光测量仪不仅测量的准确度高,操作也非常方便,像激光器的纳米测尺,对线性度、量程与准确度均给予了很大改善,这使得此测量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

第3篇

桥梁高墩施工是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中的难点。其中,桥墩的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只有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性与可靠性,才能为道路桥梁的施工打下基础。笔者从道路桥梁高墩测量的技术入手,对现有的测量手段和测量方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起到借鉴作用,提高道路桥梁高墩测量的技术水平,为道路桥梁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2道路桥梁高墩施工测量技术分析

2.1线性测量技术

道路桥梁高墩测量技术分为多个方而,其中线性测量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并且在现阶段的道路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具体的测量过程中,应掌握正确的应用方法和控制于段,对测量技术的应用过程进行规范,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与精准性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儿个方而的工作:

(1)对相关仪器进行严格的校准。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必须对相关的测量仪器进行校准要校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和步骤进行,可以将平台建立在高塔吊上,并充分利用仪器的接收靶,将其作为校准工作的接收靶,利用校准平台对仪器进行严格的校准,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提高仪器的精准度在具体的校准过程中,要按照顺次转动的方向对仪器进行操作,并将光斑的状态进行详细的记录要确保光斑的中心能够达到四次重合,以确保激光铅直仪的准确性,能够放射出竖直的光束,这样才能符合高墩测量的要求。

(2)相关构件的制作。在高墩的实体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混凝上桩的设置,将桩位设置在顶端和底端的圆心位置,对于凸出的钢筋头,要做好预埋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相关构建的制作符合要求在制作构件的过程中,要严格地进行计算,准确把握圆心点的位置,同时要对桥墩加以保护,避免因测量对其造成不必要的损坏。此外,应通过铅直仪确定桥墩的圆心位置,并在此基础之上加以校准以保障测量的精确性。

(3)收坡处理。在进行收坡处理之前,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需要对相关技术和工艺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后期精确运用;其次,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坡比进行处理,确保收坡处理工作的高效性并据此制定出标准的液压自爬式翻模;再次,对模板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控制桥墩的线性进而保障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4)正确利用相关的仪器。在高墩施工的测量工作中,如果应用线性测量技术,就必须要应用激光铅直仪和全站仪,并要使这两种仪器在测量的过程中相互配合,有效发挥全站仪的校准作用和激光铅直仪的位置确定作用,这样才能准确找到圆心的位置。最后,根据两组仪器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对比分析,最大程度的降低误差并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以提升测量的精确性。此外,假若在数据获取环节中因人为因素导致出现误差,则需进行针对性的检测以确定原因所在并对仪器加以维修使之调整在最小误差范围内,同时根据全站仪获取的结果调整光铅直仪。

2.2高程测量控制技术

一般而言,对于道路桥梁高墩测量运用此法时,首先需在桥梁两侧且靠近施工现场的范围内选取合适的水准点,其次在桥梁的某一端选取一个永久性的水准点,进而开展桥梁的测量工作,而针对于混凝土施工中不同高度进行测量时,其水准点不需固定可选取不同高度进行测量。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遇到工程尚未竣工的情况下,为保障施工的需求应将水准线路进行闭合处理。同时,由于水准点设置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高程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因而对水准点的复核工作至关重要并贯穿于整个高程测量控制操作的始终。

2.3垂直度测量控制技术

垂直度作为道路桥梁检测的重要参数,对整个工程本身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都有着明显的影响,这就需要相关施工单位以及质量监理单位做好垂直度的测量控制工作,以确保施工的整体质量。

(1)全站仪三维坐标法。此法的运用在于将墩身模板的高度以及坡度相结合进行墩身横坐标和纵坐标的计算即可得出其实际距离与理论距离之间的数值差,并根据所得的数据信息分析出墩身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进而加以调整使之恢复到应有的状态。运用此法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高效的计算出墩身的几何尺寸和垂直高度而且能够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操作更为简便。

(2)激光铅直仪法。激光铅直仪法也是近年来采用较多的检测方法,具体操作时首先应确定墩身的横轴线和纵轴线的位置,进而确定出墩身的中心位置以及附近点位,将仪器分别安装于九个点上,同时设置好相的激光接收靶,通过运用轴线引点对中进行墩身的竖直轴线传递,并间隔两层加以纠编,如此不仅能够大为降低原始操作的难度和简化测量程序而且因控制点设置于墩身内部,降低了外界因素的影响,提升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但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配置专业人员对短线的垂直度进行动态观测以校准偏差,保障测量数据的精确性。

(3)垂球法。垂球法的主要作用是对高墩身测量施工的误差进行纠正。施工时首先应在墩身周围的外模中心位置吊挂垂球,随后通过钢丝将垂球缓慢释放。通过实时观察墩身高度和坡度的实际距离与理论距离的差距,就能够分析出高墩身垂直度的偏差情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要安排固定人员时时关注垂球的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比便于及时加以调整。为保障垂球的稳定性和获取精确的测量数据,应根据现场环境选择事宜的垂球和垂线,并通过小幅度摆动加以观测直至建立模板后再使用卷尺加以测量。同时,在对模板方向加以调整过程中,可以通过获取当节模板的垂直度加以计算和进行微调。

2.4平面测量控制技术

在对大型桥梁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时,为保证测试的精度与准确性,通常需要在施工平面布置上各种控制网,通过对控制网进行合理设置能够为测量工作提供各种有效的数据,为以后的放样工作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尤其是在道路桥梁高墩的施工中,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将线路中线作为测量的标准进而获取到桥墩的横轴线。而要进一步提升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则可以通过运用三维坐标控制法加以检验和修正,具体操作为将道路桥梁高墩的中心位置放置全站仪,利用外模中心的坐标计算出轴线的移动数据。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问题;质量控制;对策

近年来,我国在公路桥梁建设方面的施工工艺与技术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值得一提的时,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却常会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从造成一定的工程损失。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当前公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治理控制的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当前我国公路桥梁施工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

1.1公路桥梁工程钢筋锈蚀

桥梁使用寿命的长短与桥梁建设中使用的钢筋的寿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仅会危害到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甚者危及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钢筋锈蚀的原因有很多,影响较大的三方面为原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环境因素造成的钢精锈蚀、施工中的管理不善等问题。

1.2公路桥梁时常会出现裂缝等现象

观察一些公路桥梁工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很多公路桥梁经常会出现裂缝等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其美观效果,更为其安全使用带来一定的隐患。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原材料质量的问题导致的,当前我国道路工程建设普遍使用混凝土,而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问题亦成为人们头疼的一大问题之一;其二是由于一些施工人员,没有科学、合理的使用混凝土,如不重视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曝露过度曝露、受潮等。此外一些施工人员未按照规范的配合比和必要的养护,导致出现干裂的现象。

1.3桥梁铺装层松散脱落问题

铺装层在公路桥梁建设之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但其对于车辆的顺利通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次曝光的道路桥梁质量问题,与桥梁铺装层的质量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其倍受重视。其问题集中体现在施工工序控制不严、流于形式、单纯注重表面质量;缺乏对桥面铺装层的必要的维修,其维修周期不能保证。我国重载交通及超载现象的日益严重,都加重了桥梁铺装层的负荷。

1.4桥梁施工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往往因长期处于人烟稀少或交通不是很便利的地方进行作业,使其容易产生怕吃苦,怕受累等心理,这是在一定程度上是职业素质不高的体现。此外一些施工人员还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轻视所面临的技术问题等错误的观念,其素质亟待提高。

2、在公路桥梁施工中进行质量控制的对策

2.1做好桥梁钢筋防腐工作

桥梁钢筋防腐工作十分复杂。只有通过诸多措施综合治理才能取到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应主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施工工人应当加强桥梁钢筋防护意识,例如采用涂层钢筋等。其原来再通在原有的普通的低碳钢表面加上防腐涂层,从而达到与酸雨、尾气、除冰剂等腐蚀性环境相互隔离的效果。同时要在运输、储存、安装等各个环境保障涂层材料的安全,以实现这一材料的耐久性和持续性等特点,保障公路桥梁钢筋使用寿命周期内均能发挥其应有的结构功能。

其二,可以采用电化学防护法来阻止桥梁钢筋锈蚀。其要求一定的技术含量,其原理为由钢筋携带足够数量的多余电子,使其始终处于稳定不被腐蚀。

其三,应注意对已有的已经生锈钢筋进行修复。对锈蚀区域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可采用喷砂法除掉锈迹,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适当的增加一定数量的钢筋。此外要特别注意跟当地的实际情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对桥梁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筛选符合使用要求的、经济合理的防腐材料

2.2做好裂缝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其一,要针对桥梁混凝土进行常规计算,以最大裂缝宽度为0.2~0.3mm为标准。

其二,进行温度裂缝计算,采取隔热设计;

其三,考虑混凝土结构所处的位置,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其四,注重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根据强度等级要求控制水泥用量及水灰比。其别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振捣技术,拆模时间的计算以及外加剂和掺合料的选择和使用。

2.3确保桥梁铺面层的质量

这主要是要求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确保一定厚度的桥梁铺面层,在选材时英选择弯曲性能较好的,以避免开裂。

其二,注意桥梁铺面层材料的防水性。加之以必要的防水层避免因水渗入材料引起各种水损坏,造成缩短桥梁铺面层的使用寿命结果。

其三,根据是否是冰冻地区,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护方法,如在非冰冻地区的道路桥梁,应加之以一定厚度的防水混凝土;对于冰冻地区道路桥梁上,可采用沥青混凝土或者贴式混凝土等柔性混凝土,可有效防范桥梁铺装层出现裂纹。

2.4提升施工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

其一,施工人员应当多接触管理、网络等熟悉美学、环境保护、水文地质等相关知识,从能能够造出既美观又经济的桥梁。

其二,施工人员应当熟悉有关法律、索赔程序、合同条款等相关知识,以维护维护工地单位的合法权益,造出符合规范的桥梁。

其三,施工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质量控制意识,懂的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避免不良因素,以保证道路建设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有效办法和有利条件。此外,要严格的执行执行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和国家批准的技术标准。

小结

加强质量控制,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在我国尚未构建起相对严密、完善、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队伍的质量控制意识以及技术水平也不能够满足实践的需求,特别表现在一些工程监理实践经验的缺失、检测手段的相对落后等问题。因此,我们须注重学习国外成熟经验,并与我国的具体地理,地址条件紧密结合,逐渐完善我国的公路桥梁的设计水平、施工管理水平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雁,文林.桥梁施工技术探析[J].民营科技.2011(05)

第5篇

在食品企业生产中,往往采取对温度、真空、压力等参数的监测和控制的手段来辅助完成生产过程,不但能过确保产品的自动化和规模化生产,同时还能够批量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早期的热工计量主要是运用在电力生产和科研方面,通过特定仪器的使用,有效地对火力发电厂等单位进行安全监管。但在食品生产行业,诸如消毒、包装、加工等环节,同样适用该类技术。例如包装之后的真空参数,可以作为食品是否具备足够保质功效的依据,检测部门通过对真空参数的校对,便可以查出食品是否在该方面符合要求,或者存在怎样的质量安全隐患。由此可见,以热工计量为主的检测工作,是基于食品生产的基本要素而开展的,能够直观地检验出食品的质量水平。

二、热工计量对食品质量检测的作用

1.食品生产中的热工计量设备

培养箱:作为在食品的生产环节中用于培养生产所需微生物的设备,能够起到控制微生物生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体的功能。º高压蒸汽灭菌锅:该设备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灭菌环节。»干燥箱:此设备在食品生产中的用途最为广泛,可以用于烘焙、灭菌和烘干等环节,干燥箱通常具备数显设定的功能,可以精确调节工作参数,同时还具备测量箱内温度的功能,在温度超标时会自动发出警报并启动自我保护功能。以上列举的主要设备都是以温度、压力以及湿度等参数为对象,贯穿了热工计量这一概念。

2.热工计量对食品质量的保证

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食品质量对灭菌效果有很高的要求,灭菌时如果温度过低,就无法起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使食物过早腐败变质;如果温度过高,又会损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温度以外,灭菌过程中的气压和时间等一系列热工计量的参数也需要有精确的设定,只有同时将这些参数控制到优化数值时,灭菌工作才曾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3.热工计量在食品包装中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国内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条件水平有了巨大的改善,人们对商品的外观也有了许多更高的要求,早些年街头常见的散装散卖的各种商品现在大多已经被定量包装的产品所替代,定量包装已经成为目前乃至今后的商品包装的主要形式。在食品中,定量包装的模式也日渐增多,尤其是小吃的包装。但是定量包装的商品在毛重和净含量之间普遍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了消费者对商品净含量缺乏准确掌握,因此对消费者维护自身利益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热工计量在食品的包装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

4.热工计量与食品储存

食品的存储是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到食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选择最优化的食品储存方式以保留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保证食品不腐败就需要用到热工计量的技术。大多数微生物在常温下较活跃,在低温环境下的生长和繁殖就会受到遏制,甚至死亡。温度作为热工计量的主要参数,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温度来遏制食品当中的细菌生长,避免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用于食品储藏的冻库必须精确控制温度,如果温度过低会浪费资源、增加成本,温度过高会使食物变质,这对企业的热工计量有较高的要求。

5.热工计量与食品运输

食品运输与食品存储同样重要。如果在运输的过程中没有控制好温度,就会导致食品中细菌大量繁殖,致使食品腐败变质,不但会使企业利润受到亏损,还可能造成消费者受害的情况发生。因此,在运输过程中热工计量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运用热工计量的设备来控制运输过程中食品存放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能够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还能维护食品生产企业的利益。

三、热工计量的使用建议

1.专门性设备和技术的完善

热工计量离不开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支撑,唯有完善的设备和技术的相互结合,才能奠定优质检测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计量装置(用以测定标的所需的各种计量器及相关的辅助设备);计量器具(计量基准器、计量标准器具、工作用计量器具等),确保计量的全面性。技术方面包含:评定计量性能和质量的检定;计量器示值误差的校准;计量数据与相关标准的比对。除此以外还有检测文件的制作、信息传递、计量认证等一系列工作技能。

2.实现检测和监督管理的综合

食品的检测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应当属于生产管理的中间环节。因此,检测环节与生产、销售环节之间必须形成良哇的互动,以检测为基点实现对食品市场的综合监管。质监部门通过采用和推广热工计量,确保官方检测与企业检测适用的是同一技术体系,并建立起快速应急指导机制,一方面企业的日常检测数据能够及时地反馈到主管部门,便于监督;另一方面主管部门通过检测结果及时地对企业生产和市场销售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多方面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四、总结

第6篇

关键词:粮食收购;问题;对策;财务管理

从2005年起,我国在部分粮食主产省实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最低价粮收购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笔者就江苏省建湖县(下面简称“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执行最低价收购粮食政策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本人从事粮食财务管理工作实际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执行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所面临的问题

实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维护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改进和完善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仓容紧缺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许多仓储设施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年久失修;加之改制后大部分粮食购销企业实行了租赁经营,前几年经营困难,一般不会投入资金对老化的仓储设施进行大规模维修改造,不少基层粮库仓储设施老化、仓房条件差、仓容紧张,出现了有仓不能收粮的现象,已不能满足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的需要。有的企业只好打露天囤满足农民售粮,安全储粮存在问题。

(二)农发行系统“库、贷分离”的问题

2008年由市级农发行向中储粮直属库承贷,收购资金由中储粮直属库下划到各县粮食购销总公司,然后再由县级粮食购销总公司会同县级农发行根据延伸收购企业粮食收购情况拨付收购资金;延伸收购企业逐期结报收购实绩,库存随之划转到中储粮直属库管理,这一模式看似合理,但是贷款人毕竟是市级分行,库存监管人却是县级支行,造成贷款、库存分别由上、下两级行管理,库、贷分离,难以实施有效的库贷挂钩管理。

(三)在途资金利息成本的分摊问题

由于收购辅底资金由中储粮直属库按预计收购量向市农发行一次性贷款全额下划到各县粮食购销总公司,其利息按农发行同期贷款利息计算。而延伸收购基层企业的收购辅底资金是由县级粮食购销总公司会同县级农发行为强化信贷资金管理,根据各延伸收购企业粮食收购情况先预付部分然后再按入库进度陆续拨付的,其利息只能按同样方法计算。对于未能全额下划仍停留在县级粮食购销总公司账上的收购资金期间利息无着落,造成资金利息难以分摊。

(四)惠农政策不能完全到位的问题

在2008年的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中,到收购点售粮除农民外,还有大部分是“粮食经纪人”,这样就有可能让国家的惠农政策不能完全受益于农民。究其原因,目前在农村,家中男劳力大部分常年在外打工,在家留守的一般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在出售粮食时,因家中缺乏壮劳力,往往图省事售给“粮食经纪人”,坑农损农事件时有发生,出现了国家惠农政策不能完全到位的现象。

(五)最低价粮食收购质量、价格难监控的问题

最低价收购不同于一般的市场收购。它是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粮食销售”的原则执行的。有收购主体资格的企业在收购时必须公开收购价格,公开质量标准,不得压级压价,满足农民售余粮的要求,同时又要坚持质量标准。但近几年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连续出台,农民的质量意识也逐渐淡薄,特别是农村收割机推广使用后,田间初步整晒,除杂基本上简化,加之2008年收割期间连续阴雨,给粮食收购工作增加了压力,带来了难度。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执行的主体是粮食购销企业,在执行《预案》过程中,购销企业本身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出现了个别企业以质量标准为借口,对需整晒入库的粮食,变相压级压价的现象,而且点多面广,价格监管难度较大。

(六)粮食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机构还不完善,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机构至少应包括政策法规、监督检查、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机构,才能保证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全面而有效地开展。还有基础工作不扎实、执法对象还不够明确、执法外部环境还不宽松、执法行为还不规范等等。

二、对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面对粮食购销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单位应发挥现有优势,扬长避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做好新形势下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工作。就我县基层粮食购销企业而言,大部分已采取了租赁经营模式,还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仍是国有企业性质,享受的是国家税收减免政策,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事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业务。

(一)加大投入,解决仓容不足的问题

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最低收购价粮食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仓储设施的维修及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除新建一批符合现代化储粮标准的粮仓。同时,还要立足现有仓库资源,给予专项仓储维修、建设费用,对其进行维修和改造,延长现有仓储设施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中储粮分公司、直属库和县级粮食主管部门都要建立起专门用于承担最低价粮食收储任务的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仓库维修方面的基金。另外,中储粮总公司还应根据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库存现状,适时开展移库调运、拍卖销售。可采取提前上市拍卖或与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签定定向合作协议,消化吸纳一部分最低收购价粮食,以此解决当前仓容不足而影响秋粮收购的问题。

(二)加强对最低价粮食的质量管理,明确损耗补偿标准

1.要参照储备粮管理,推行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及代储资格认定工作。对不具备清粮设备、通风设备及保管条件的企业,不认定其收购及代储资格,从源头上把好关。2.要严格把好收购质量入库关。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质量管理办法,健全制度,做到依法依规加强最低价粮食的质量管理。笔者建议在执行预案中明确最低收购价粮的正常损耗标准和补偿办法,在粮食拍卖后给企业一次补偿到位。同时,指定符合条件的专业检验部门为质量检测权威机构,成立粮食质量检测小组,对入库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要求在入库量达1/3、1/2及满仓时不少于三次抽查质量,出具书面质量检查报告,对一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进行通报批评,责令其改正;对二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暂停其资金投放,待整改到位后再行投放;对三次检测不合格的企业,收回已发放的资金,取消其承储和贷款资格。

(三)提高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度,保障政策效果不偏离

中储粮是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的执行主体,而承担最低价粮食收购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则成为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的责任主体。在最低价粮食收购工作中,为了严格执行政策,不打“白条”,直接向中储粮直属库申请收购辅底资金,这辅底资金与粮食收购入库存在时间差,期间利息则由收购企业承担。而最低价收购的粮食粮权在中央,企业除去微薄的收购费用,没有任何收益,不仅谈不上效益,还要为执行政策而背负沉重的利息债务,势必严重阻碍购销企业的发展。目前,在一些工作环节上还存在信息沟通不够、信息不透明的问题。由于目前粮食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加上最低价粮食收购实行垂直管理,中储粮与地方粮食管理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完善《预案》各条款,清晰地界定各执行主体、监督主体、配套服务主体的权、责、利,明确财政各项补贴费用的分配方式、在途时间、利息分摊合理方式。

(四)采取措施,方便农民,把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针对部分农民对最低收购价粮食政策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粮食主管部门要借助新闻媒体,加强最低收购价粮食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到粮食收购点直接售粮。有条件的购销企业可以在交通不便、离库点较远的地方设置临时收购点等途径来方便农民售粮;还可以组织一些移动收购点,到困难农户家直接收粮等措施,使国家政策确确实实惠及到每一位种粮农民。2008年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不畅压库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否则,将影响到秋粮收购工作,影响到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多方配合,着力抓好最低价粮食环节管理

1.在收购上,粮食主管部门和农发行要通力协作,实行“联手”管理。建立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管理联合督查小组,实行分片督查,通过明查暗访、核实收购码单等措施,监控企业收购期间是否有“压质压价”等欺诈行为。如发现上述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加以解决,保证托市粮收购正常有序进行,从源头上防范因价格而可能导致的经营风险。对那些恶意抬价,扰乱粮食市场的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对于“质”和“量”环节上的监管,要指定符合条件的专业检验部门为质量检测权威机构,对最低收购价粮食,按入库的进度进行质量检查。同时对最低收购价粮食贷款实行“预案”管理,要求企业缴纳一定的质量保证金,落实好相关风险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减少经营风险。2.在储粮保管上,由于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的粮权是国家的,托市收购企业无粮食经营权和所有权。粮食入库后由中储粮系统和农发行联合检查,质量、数量合格后才能验收入库。为了获得30元/吨(在预案中规定50元/吨)的收购费用,基层粮食购销企业在收购季节都想最大限度掌握粮源,从而对收购市场形成竞争态势。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由于托市企业都敞开收购,掌握了粮源的个体粮商生意火爆,待价而沽,使企业在收购环节实际支付的收购费用高于核定的,无利润可谈。为争取每年70元/吨的保管费用补贴,企业从上至下都高度重视库存管理工作,基本上都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办法来履行存储合同,以确保储粮的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但是,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正常损耗如水分减量、保管自然损耗等,得不到额外补偿,全部由企业负担。由于保管费是按实际保管月份拨付的,剔除粮食保管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人员工资后,国家给的保管费用已所剩无几了。在此,笔者建议中储粮总公司根据2008年的实际情况,应补足20元/吨的收购费用,用以弥补承储企业正常的费用支出。在库存管理上,中储粮直属库、粮食主管部门和农发行要协调一致,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库存检查,做到既节约费用,又杜绝信贷风险。3.在粮食销售上,中储粮总公司要建立季节性、稳定性、可控性的最低收购价粮食多元化销售机制。国家指定的托市粮食拍卖交易市场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的交易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在保证交易安全的情况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竞价销售,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要优先在网上挂牌销售,最大限度地方便客商,提高拍卖成交率,扩大销售量。承储企业必须凭《出库单》无条件地执行出库计划,并对出库费作出严格的界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责任。各地粮食承储企业在出库时,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时间、质量、品种、数量交货。

(六)制定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措施

1.加大学习宣传粮食流通法规的力度,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粮食行政执法是当前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的一项主要工作职责,能否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准确,关键是看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这也是重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因此,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务必在强化、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上下功夫,特别要在学习宣传粮食流通法规方面下深功夫,加大工作力度。2.完善执法工作体系,夯实执法工作基础。争取增设政策法规、粮食监督检查、粮食质量监管等行政执法必需的机构和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能职责,尽快实施统一粮食行政执法标识和执法监督电话。探索在辖区内的乡镇政府设立或聘用粮食行政执法协管员的办法,以解决执法人员不足的矛盾。3.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沟通与协调。一方面,要在粮食系统内部经常交流粮食行政执法工作的经验,又要密切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学习执法技巧与方法;另一方面,要重视与工商、质监、物价、卫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执法,各履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全方位开展粮食流通市场监管和粮食行政执法工作。

总之,只有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迈上新台阶,真正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的良性机制,不断改进与创新,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确定在一个合理的、正确的位置上,使之真正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载体,才能执行好国家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篇

作者:赵湘君 单位:富阳市东洲街道办事处

调查员必须熟悉本村的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种植情况,且在村中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这样的调查员,才能在入户调查环节得到农户的积极配合,确保农户分户台账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源头上保证粮食监测数据的质量。要确保粮食监测的延续性,最关键环节就是绘制《调查地块分布图》和《自然田(地)块分布示意图》,以确定调查地块所在位置。因而,在初始调查环节,街道就在富阳市集中培训的基础上,要求每个调查员结合原有的农普地图绘出调查地块和自然田块分布草图,然后将样本区的调查员集中起来,按照各自绘制的草图直接到抽中的小区逐个

绘制调查地图。录入报表,不方便关联表之间的相互比对,同时在报表查询时不能查询多张报表,只能先关一张再打开一张,相当不便。程序中的叠加汇总功能没有乡镇、街道汇总设置,街道要想了解辖区内粮食监测数据的有关情况必须先汇总出6个样本区的基本情况,然后手工加总,才能了解到街道的基本情况。四是全年土地变动情况只有年初才能变动调整,平时调查土地遇到减少、增加、改作等实际情况分季节的种植不能调整,否则,报表将无法审核通过。毋庸置疑,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避免了传统农业报表的弊端,及时准确地反映了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是搞准搞实粮食生产统计数据的一项好制度。为更好做好粮食生产监测调查工作,现提出三方面建议。根据《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意见》,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可参照工业统计的调查方法,一是把粮食生产功能区作为全数调查对象(相当于规上工业),列入全数调查。二是减少以农户种植活动为调查内容的样本区,切实减轻基层特别是调查员的工作量。至于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调查,基本设想是:(1)各粮食生产功能区分户核实各自然田块所在位置及面积大小,绘制分布图,建立各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块基础台账。(2)各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地块为单位汇总上报春、夏、秋三季农作物播种面积表和春、夏、秋三季农作物实产表(全面统计的报表)。(3)报表由各粮食生产功能区所在乡镇、街道上报,市统计局进行抽查,通过入户和现场踏勘方式,对上报数据分季进行核实。以此来全面、准确地掌握各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播种面积和产量数据。样本区调查地块各季使用情况表既然要调查本季调查地块土地使用情况,就应该明确本季所指时间段,应该参照农业全面报表的时间要求,将春、夏、秋三季的调查时间固定在一定的时间段,这样基层辅助调查员就能一目了然了。建议上级采取必要措施,尽快改进、完善上报程序,一是加大服务器的容量,提高工作效率并加快上报进度;是增加乡镇、街道的数据汇总功能,方便乡镇、街道了解本地区粮食监测的相关数据;三是根据各季作物品种设置分季节的自然田块种植情况台账,使台账统一规范;四是应增加土地分季变动的设置,使土地变动情况与实际相符,避免差错和遗漏;五是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情况的复杂性,适时调整数据处理程序,尤其是因土地征用,土地调整、土地流转等情况产生的户与地分离及户和地不一致出现的报表审核问题。(责任编辑:施越霞)

乡镇统计员根本没有时间对报表数据进行仔细审核,对报表中出现的差错不能认真地复查,只能以通过系统审核为目标予以改正。久而久之,乡镇级的审核将流于形式。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以2006年第二次农业普查时登记的各普查小区内农户拥有耕地(包括从村集体承包的耕地和自留地等)面积数和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为基础编制抽样框。第二次农业普查以标志性建筑物、路、河流等为界划分小区,一般居住地相近的农户划在同一小区,而农户的耕地是按承包时的生产小队(即原来的互助组)来分的,很多村还把耕地按好差、远近分成三等,不同的划分标准就导致普查小区内农户拥有的耕地分布零散,一户农户的耕地可能会分布在三、四个调查地块中。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东洲街道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富春江村为主的千亩芦笋种植基地、以新沙为主的千亩休闲农业观光基地和以何埭村为主的杭州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东洲的6个样本区其中有3个分别位于富春江村、新沙村、何埭村。以秋季样本区的粮食种植比例为例,何埭村木石基调查地块因位于粮食功能区,粮食的种植面积为100%,而富春江、新沙样本区有些调查地块粮食种植面积则不足30%。现行的随机抽样方式,抽样框没有经过合理分类,使得样本的代表性不强,在推算总体数据时易出现明显偏差。《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方案》对春夏秋三季农作物种植情况的调查,没有三季作物明确的起讫时间,只笼统提到春季指4月下旬,夏季指6月下旬,秋季指8月下旬各调查地块的种植使用情况。填表要求也是本季度调查地块使用情况,很明显这里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是一个时期指标,即某时间段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而对地调查,在调查时只能体现某时点农作物种植面积,是一个时点指标。这样的要求表述,基层调查人员很难弄明白。同时,粮食监测三季作物的调查时间与传统的全面农业报表的调查时间相差较大,容易导致基层调查人员对三季作物调查时间界定产生混淆。再者,调查时间偏迟,以春季为例,4月下旬时夏玉米即将开始播种了,是填本季新种还是跨季种植,调查员就会困惑。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程序每年都在改动,改动后的程序在审核公式上做了很大的改进,审核产生的遗漏问题也得到了改正。2011年的程序经过一年的实践,主要缺陷有:一是服务器容量有限,全省粮食监测抽取的样本数多,而每季的调查上报工作布置的时间又很紧,在数据集中上报时间段,乡镇级管理员往往无法正常进入上报程序,即使进入了,打印分地块台账和分季节调查地块登记表的上报审核的速度也很慢,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程序只支持单窗口2.调查范围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