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校德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1:47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德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校德育论文

第1篇

(一)从德育工作理念上讲,已经开始由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教与学”的简单对应模式向以微媒介为载体的“互动交流”模式转变

传统的德育工作理念强调的是德育主客体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这种关系强化的是教育主体的教师对教育客体的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更加强调教育主体(教师)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它实质上是一种以教育主体(教师)为权威,以教育客体(学生)为教育受众的一种单一状态。而当代在以微媒介为载体所进行的德育文化传播与养成活动是以每一位参与德育活动者平等参与德育活动过程为核心,以参与者的互动学习交流为主要手段的一种交集状态。它所强调的是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而且应该能够借助微技术平台所展现出的自主学习与自觉接受教育的情形。它事实上使得德育工作成为每一位参与者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在这一平台上已经淡化了明确的德育角色的主客体分工,每一位参与者都平等地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并且通过互帮互助和互通资讯来提升自身的德育综合能力与素养。

(二)从德育工作方法上说,已经开始由过去“主动教”与“被动学”的单向育人模式向以即时通讯平台为主的新媒介互动模式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德育模式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往往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造成单向化德育、填鸭式灌输和德育效果差等问题,这也是传统德育模式的主要诟病。而微媒介及其德育方法的介入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机。它淡化了施教主体(教师)的教化功能而更加强调充分调动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动学习和互相影响的作用。它使得教育的过程不再呈现出过去单一的“教与学”的简单重复,而更呈现出一种发散性与交流性合成在一起的教育模式来。

(三)从德育工作形式上论,已经开始由传统单一化、程式化的德育模式向以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介为平台的“微德育”模式转变

在过去,传统高校的德育形式主要是以课堂德育教育和课外德育辅助活动(如班主任工作、社团活动等)为主要形式,这些德育工作的形式往往缺少针对性,从而使得这种“普教”式的德育对于每一位“个性鲜明”的德育对象未必都能够适用。而伴随着“微技术”平台的产生与不断更新,我们可以越来越多地接触、掌握和运用这些新的“微德育”工作形式,如微电影、微视频、微课、微公益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生事物,这既提升了德育对象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德育手段和德育方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德育的实际效力。

(四)从德育工作关系上谈,已经开始由传统意义上师生的教育与受教育关系向平等参与微平台活动的对等关系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师生和教育观念也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而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在使用微技术和进行微平台的活动中,谁能够最先最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些微技术平台资源,谁能够最快最好地知晓和领悟由这些平台所传递出来的资讯和内容,谁就能够成为“众人之师”。可以说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尽乎颠覆性的变化,在平等参与微活动的过程中间“众人平等”,“人人为师”将成为可能和常态。既然在微时代条件下的高校德育形势发生了这么显著的变化,那么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当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理念呢?

二、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原则

(一)强调协同创新原则

微时代的到来,微技术的诞生以及微服务平台的出现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它是人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持续创新的结果。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和环境的需要,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也应该顺着这条创新思路继续向前,要将更多的微技术手段和微技术条件引入到我们的德育活动的整个环节过程之中,同时注意做好校内德育工作创新、校际间德育工作创新、校内与校外德育工作创新以及虚拟网络环境与现实德育工作的协同创新工作。

(二)强化高效服务原则

与传统德育工作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一样,微技术手段在高校德育活动中的应用和微平台建设的初衷也是本着能够更好,更快,更加有效地服务学生以及教育活动的目的。高校的德育工作在运用微技术平台和微技术手段的时候也要更加强化服务意识,并且是一种令各方满意的高效服务。

(三)主张常态化、生活化原则

由于有微技术条件和微服务平台的广泛支撑,因此在高校中“微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也要求我们的高校德育活动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和要求,将我们的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与交往活动中去,要将我们的德育工作看成是常规化,碎片化,生活化的活动,要时刻通过微服务平台与广大的学生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德育工作的动态数据以确保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

(四)彰显多点互动原则

微技术手段和平台的广泛运用,也将促使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微德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问题。它将促使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广大师生、学生家庭、相关德育部门和主管单位、社会用人单位等诸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并将各方都纳入到德育教育体系中来,充分运用多方资源,实施多点互动、联动以推动高校德育能够满足多方的实际需求,达到更宽泛的社会作用和影响。面对着微时代给高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高校又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呢?

三、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认准趋势,理顺思路,形成科学明确的“微德育”价值观

既然微时代已经到来,各种微技术手段和微服务平台业已在高校校园内广泛传播和扩散开来,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踌躇不前,当然我们更不能固步自封,横加阻拦,而是应当与各方一道为树立科学的德育“微价值”观而努力。首先,作为高校“微德育”的管理方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决策观和引导观。要将微技术在校园内的推广普及与微服务平台的打造与升级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来高度重视和长效管理;要为微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开展有效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政策与制度规章的保证;要为积极促进和提升本校的微平台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功能尽可能多地给予关心和帮助;要合理安排专项的资金和设备、场地等基础性投入来打造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校园微技术平台和设施,要为相关微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便利与保障。其次,作为高校“微德育”的实施方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学观和实践观。要至始至终地站在掌握和使用微技术手段的前沿,自觉提升熟练使用微技术的本领和能力,从而为更好地服务高校的德育育人工作而努力;要始终以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身份和姿态融入到日常的微技术平台的育人活动中去,并通过微技术手段和平台更好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动态,服务和帮助学生。再次,作为高校“微德育”的受教方的广大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学习观和应用观。要把微技术和微平台看作是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获取有益资讯的窗口,要能够自觉区分、主动辨别所获信息的优劣,坚决抵制各种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情绪的侵袭,要让微技术手段和微技术平台成为自身学习的有效工具和有益助手。

(二)科学决策,狠抓落实,寻求适合自身特色的德育“微模式”

针对不同的高校,我们也主张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和性质开展各种各样的“微模式”的有效尝试。对于普通本科及研究型科研院所来说应当在对“微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微技术平台”的开发与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方面多下功夫。要充分利用自身理论研究的优势为高校的微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微技术平台的转型升级多作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要力争让更多的微技术产品和服务平台早日问世好为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能力的支持。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各高职院校来讲则应当多在如何更好地提升“微德育”的实效性方面下点功夫。要广泛地开展各种微技术使用竞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微技术手段,更多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各类微服务平台的活动;要充分运用微型教学、微课教学、微公益活动等微教育实践形式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与教育过程来提升自身的能力与觉悟。

(三)更新理念,积极探索,谋求在微时代下自身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首先,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们要正确对待微时代新媒介和新服务平台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和作用。要综合考量微时代各种新兴微技术媒介给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要学会因势利导,合理运用好各种新技术手段来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服务。而不要过分盲目渲染其给我们的德育工作造成的冲击,而要看到其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要以一种开放的胸怀和乐于接受的心态来欢迎而不是抵触的情绪来迎接微时代新技术革命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的福祉。其次,我们在德育工作的具体环节方面要更多地尝试“微活动”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微技术手段和服务平台将各种“微元素”引进校园,引上德育课堂,引入日常的德育管理与工作中。我们要至始至终地运用微技术条件将“线上德育”与“线下德育”,课内德育教育与课外德育实践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以真正做到微技术在校园德育工作中的全覆盖与“无缝对接”。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尝试多种德育网络课程与网络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广泛传播,要将本校在“微德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时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平台对外公布,以吸引更多的微媒介参与者都来为我们的高校微德育工作献计献策,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微技术在所有高校的发展与传播。

四、结语

第2篇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了一个使师生身心愉悦放松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对于开展德育工作同样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现代高校和谐校园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一)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布局合理的校园空间能够带给师生愉悦的感受,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物质基础。

(二)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学生手册、文明公约等制度明确化、严格化,通过制度约束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制度基础。

(三)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和谐的校园一定满足学生学习的各项需求,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校园中具有群体性,情绪、感情容易在群体中传播,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样能够感染彼此,浓郁的学习氛围同样是和谐校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民主的校园风气:注重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方式的民主性,让学生在校园的各项事务中具有参与感和融入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和谐能够团结力量,凝聚人心和促进事业发展,因此,具有以上特征的和谐校园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出合格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并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源动力。

二、高校德育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共同目标与实际意义

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国内社会变革不断加剧的现实情况下,高校德育建设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但越是这样,越充分说明了开展这两项工作的必要性。高校德育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两项工作的开展也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帮助大学生养成美与善的个人素养,并借此形成一个广大的作为和谐社会根基的群体。可见,加强高校的德育建设和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环境在当今的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加强高校德育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是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的重要基础,为和谐社会好的构建提供了动力源泉。

(二)加强高校德育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增强了大学生的主观辨识能力,使其在接触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同时,能够固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三)加强高校德育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能够增加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在不断的服务社会与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促进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成。

第3篇

(一)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德育教学不深入的情况,德育教育的方式,仅限于在走廊内或教室内张贴名人字画,发放德育教学相关书籍。在课堂上的教育内容也仅限于教材内容的阅读,并没有进行知识的引申和任何教育方面的延展,导致学生认为德育知识的教学可有可无,因此这样流于形式主义的教育理念,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无法达到德育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德育教育模式陈旧、方法老套

高校钢琴教学的主体对象,分别是钢琴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和选择高校钢琴选修课程的学生,这两种学生,本质上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音乐基础方面都需要加强和改进,虽然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钢琴基础,但是并不完善,而选修钢琴课的学生,他们对于钢琴基础知识的掌握就更为薄弱,然而教师在对其教授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指标,达到教学目的,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而德育教育的开展,由于其教学模式的陈旧,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也无法做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照顾,使学生思想素质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缺乏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的熏陶,使学生对德育教育缺少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生践行德育思想理念的行动缺失

学生在经过多年德育教育的大背景下,已经对德育教育的各个概念耳熟能详,但是始终缺少对德育思想的切身实践,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只存在于其简单的书面概念,而并没有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其行为理念和方式更是与德育的标准相去甚远。

二、如何将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一)改进传统教学模式

对于钢琴的学习和探索是一个十分艰辛和漫长的旅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育之前,除了引导学生对钢琴产生兴趣外,还应运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运用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前提,以技术提高为辅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意识到,人的一生中任何酷炫的技巧,都只是表面的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是内心素质的提高。

(二)德育教育以实际生活为参照

高校学生大多背井离乡,开始进行了自己独立的学生生涯,他们在进行求学的过程中,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也有所增加,如何帮助学生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改善学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使其以良好的状态融入到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是高校德育教学的重点。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德育现象,运用积极的德育理念对学生加以正确的思想启迪,培养学生以感恩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钢琴教学中的理念,也可以融入到德育教学过程中,例如对音乐的审美和升华,音乐对人类心灵的净化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和德育的教育是想通的,他们都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们以友爱和善的心态面对一切人和事物。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无论是在钢琴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信心和恒心的培养都至关重要,信心是一个人向前进取的强烈支柱,也是其独立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基础,然而对于钢琴的学习更需要学生有恒心,才能在枯燥的基本功练习上坚持下来,进而促进今后对于钢琴学习技巧的掌握。在自信心和恒心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养成详细记录课堂笔记、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等优良习惯,并且督促学生多参加钢琴活动和比赛,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坚强和勇敢的品格。

(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每一首钢琴曲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和动人的故事,例如贝多芬的《月光曲》中,流畅铿锵的音乐背后,表达了作者对于环境逐渐恶化的深深痛心,引导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重视和认知。在进行音乐的演奏过程中,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深刻内涵,掌握作者创作该作品之时的心境,才能把握作品演奏的精髓,以丰富和饱满的感情投入到对于乐曲的演奏过程中,从而感染每一位听众。因此在高校钢琴教育过程中,教师相较于对学生专业技巧的培养,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如何将情感融入到演奏过程中,只有充满感情的音乐才是立体饱满的,才是能够打动人心的,从这方面也也可以看出,德育教育在钢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第4篇

1.1通过调查问卷

将问卷具体问题进行了整理整合,大项结果统计如下:(专科学生调查问卷发放116份,收回问卷103份,有效问卷100份。)从问卷大项结果中可见,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学生,样本选取的对象从年龄和性别比例上大致相似,爱好比例上也无大区别,对体育课的认识和体育和德育的关系中也得出了几乎一样的结论,那就是体育课是有用的,但是对学生个人的品德和性格的影响上看基本处于无伤大雅状态,没有发挥体育课德育作用,体育教师在授课中也基本上着手于实践动手方面,对德育并没有加以应有重视。

1.2对访谈结果的分析

访谈记录1:对象为特别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访谈对象是一位女生,每每到体育课参加运动的态度不甚积极,总以各种身体不适的理由缺席,身体瘦弱,眼神迷离。对问题往往回避,觉得体育课对她而言可有可无,没有什么作用,对品德更加没什么影响。访谈记录2:对象为对体育课无特别兴趣的学生。访谈对象为一位女生,体育课参加程度一般,偶尔以身体问题缺席上课。体育课对她而言是一门必须要拿到学分的课,但是课程分数高低无所谓,及格就行,不影响毕业拿学位就够了。体育课不会影响道德形成,只是身体健康的问题。访谈记录3:对象为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访谈对象为一位男生,体育课程参加积极,从未缺课,而且在课余和闲暇时间大多会进行多样的体育活动,体育成绩突出,专业课成绩一般。访谈过程中眉飞色舞,围绕体育内容的话题多样,能够看出对体育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体育课程不仅有利身体健康,而且能够让人培养进取、坚持的生活态度,更能注重团体协作。从选取访谈记录中可见,这些学生能够基本代表一部分学生态度,其中访谈记录1和3的特征学生数量都不多,大部分学生是访谈记录2中的表现。说明在大部分学生心中,体育课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是为了拿到学历学位的必经途径而已,具体说到能不能够影响到性格形成,道德品质的影响,就更谈不上了。

1.3对教育实验结果的分析

笔者在拿到调查结果后,经过研究,选取了两个不同专项体育班级,进行了德育渗透的教育实验,在此以羽毛球专项课程为例。笔者在羽毛球专项体育课程中选取了两个班,实验班着重渗透了机智、灵活、拼搏、协作、团队、守法等意识。在授课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交流,采用多媒体的授课手段,不仅介绍具体的羽毛球的运动知识,而且让大家观摩著名比赛、分析比赛背景和运动员的积极品质,讲解违规违纪行为,让学生们全面地了解运动的本质和目的。在实际动手过程中摒弃了单纯的模仿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单个辅导,尽量地深入他们的性格内心,找出需要改变或提高的弱点,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鼓励。课后还让学生们写一写、说一说上课的感受、克服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这样可以直接地把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在一段实验时间后,试验班级与对照班级进行比较后发现,试验班级的学生上课态度更加积极,能够按时上下课,请假人数大大减少,完成基本项目的各项技能更加熟练,分析态势和问题的果断性灵活性大大提高,并且乐于与人分享、乐于协助他人,试验可以说是成功的。

2结论与建议

在高校的环境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容易为客观不特定的因素所影响。相较于那些在课堂上主要依靠听、读、写的课程,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各种各样的观点、信念、情感、意志和态度容易表现出来,如果体育老师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接近学生,就更容易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反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体育拼搏竞争的过程中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在体育锻炼提高过程中培养积极进取、轻易不言败的意志;在了解运动规则制度的过程中了解规范的公正、诚实的意义;在集体配合过程中体会团体的力量、协作的功效等等。做好高校体育教育德育渗透,对学生而言,无论是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都会得到巨大提高。所以在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获得优良比赛成绩,还要将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品质融入其中,让学生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升华。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制定全面而有重点的科学教学计划

为了获得最满意的体育教学效果,就需要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按照一定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体育过程中的德育进行规划。首先,要明确德育目标,这种目标不是大而空的,而是具体可操作的。比如,将集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拼搏进取精神、遵纪守法等等教育目标列出,一堂课的哪些方面可以涉及哪些品质的培养,要用一些特别方式让学生向着这些方向发展。其次,制定教学计划不能依照传统,只将时间和授课内容排列,还要讲训练、项目、时间和德育目标融为一体。在有这样科学全面的目标前提下,来设计和制定行动方案,保证在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道德教育,培养了积极正确的品格。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完成或者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寻求其他教学方式,用什么样的方法加强什么样的德育效果,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都应该有所考虑。要采取那些针对性强、效果优良的方式,全面地完成体育教学。

2.2注重课堂的教学

首先要有良好的授课环境,寓情于教,形成良好的课风;其次要挖掘出每次课的德育侧重点,结合体育知识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德育;再次,一定要组织好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注重仪表和言行。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庄重严肃,同时也要体现出健康和朝气蓬勃。其次,在组织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这些准备出了认真备课外,还需要有序布置场地和器材,指导学生收拾和整理器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守纪律的集体观以及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2.3结合比赛及各种活动

第5篇

[关键词]德育;高等学校;生活化;人本性

一、生活世界是一个道德的意义世界

人的生活和动物的生存是不同的。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活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1]人不仅需要生活在一个物理世界中,还需要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里。人通过自主的活动来构建自己,不断完善自我的内心生活,完善与外界的联系,完成作为“人”的意义。因而意义世界的建构对维持个体与社会的生命存在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生活,究其根本就是追求人生意义的活动。一方面,意义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有机构成。生活世界既是事实世界又是意义世界,是两者相互联结的世界。生活的意义负载于生活的事实中,离开了生活的事实和实际的生活过程,生活的意义就会成为虚妄,这样的“意义”也是无意义的。另一方面,任何生活事实都是被打上意义的烙印的,生活的事实总是在生活意义的展开中实现为事实的,人也总是按照他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设定来营造现实的生活活动与生活关系的。[2]

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部分。人不仅需要活着,而且需要活得有意义。由此,产生了人类社会生活领域一系列的关系准则: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道德的、法律的,等等,其中包括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规范,这可称之为道德准则。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人们追求幸福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精神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3]马克思认为,精神活动是最使人向往的一个活动领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缺乏人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便是畸形的、虚无的,是永远也达不到目标的海市蜃楼。可见,道德的价值与存在取决于生活,道德教育的存在自然也是为了人的生活,为了人的精神生活,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人类的价值关怀,不仅要体现于人的世俗世界,更要体现于人的意义世界。“在当今的学校中,人文学科的萎缩,德育、美育的被放逐,或者它们也变质为纯知识、纯技能学习的领地,这些都表明意义世界在教育阵地的塌陷,教育成为‘无意义’的教育。远离了意义世界的教育,也就从根本上远离了生活,因为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没有意义的生活也就只能是动物式的存活了。”[4]大学生作为道德的存在,其最鲜明、最生动的意义就在于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现实的道德生活,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帮助大学生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高校德育只有致力于让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里,使其圆满生长时,才能尽自己的职责于万一。

二、生活本身是德育的源泉

道德与生活原本是一体的,道德源于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5]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生活的浸染之中,大学生的德性的发展和他的生活一脉相承,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德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德性。“道德同存在的事实性密切相关,而不是同脱离实际的理想、目的和责任相关。作为道德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和不满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6]生活世界是创设充满情感和智慧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保证。所以,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离开了生活,道德就成了空虚的原则和僵死的规范;离开生活谈德育,无异于“岸上教游泳”。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生活在一起这个历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它扩大且启发经验,刺激并丰富想象,使我们负责言论和思想的准确、逼真。”[7]生活是生命充实与展现的过程这里的充实与展现理所当然地包括道德的充实与展现。大学生正是在生活的过程中,习得作为德性历史积累的规范,即“拥有德性”。同时,大学生的“德性”又必须以“德行”加以确证,即通过生活过程展现自己的“德性”,亦即“德性之知”不同于“见闻之知”,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并通过生活过程加以确证的实践之知,是一种“亲知”。从本质上说,生活乃是教育的根基,一切教育只有在生活中并通过生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也才能造就出自由的人。日本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倡导者金井肇博士更是明确地指出:道德关涉所有人,关涉所有人的生活,没有脱离人的现实生活的道德。因此,道德和道德教育不应该只求高尚而脱离生活现实,道德应该被作为人类生活的现实问题来予以对待;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立足于活生生的人的生活现实来思考人与价值的关系。事实上,作为道德教育内容项目的诸类价值均与真实的人的多侧面中某一个或某几个侧面相互关联。我们应该根据其关联的性质,明确其价值与学生心灵衔接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德育的应有状态。生动活泼的德育就会由此而产生。[8]

三、德育生活化的路径

德育不单纯是告知、传递、赠送,而是应设计促使受教育者产生某种感受、理解、体验的思想“碰撞”的教育活动,并让这些“碰撞”去产生它必然的效应。从设计的角度看,它是德育;从“碰撞”的角度看,它就是生活。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外国好的经验,着力改变文本式的德育课程,建构生活化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走向生命形态、具备生气活力,让生活成为一本活的、立体的教科书。

1.引领学习生活

教师应寓德育于学生的学习之中,设法把积极、主动、科学地学习的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时的快乐和美好的精神享受,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达到转“智”为“德”的目的。(1)引导学生适应性学习。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大,一些学生来到大学后不适应环境,教师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思想上的引导、生活上的督导、心理上的疏导、成才上的教导,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2)引导学生健康性学习。应向学生介绍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心理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态度、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以解决学生的心理活动中的学习障碍问题,使教师的“教”通畅、活跃。(3)引导学生习惯性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它一旦形成,其学习行为就能按照自主化的程序进行;在现代群体学习的形式下,良好的学风是维系学生高效学习和保证学习计划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学风能形成动态平衡、朝气蓬勃的“生态群落”。因此,高校德育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风。(4)引导学生科学性学习。科学性学习,是实现学习目的,取得学习成果的桥梁和手段。“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为重要。因此,高校德育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如可通过组织学法指导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为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促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2.指导交往生活

“德育不可能到人们的头脑中直接作业,它是通过社会生活与交往这些外在形式在人们心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耕耘的一种特殊活动。”[9]交往是德育的逻辑起点,是德育发生的重要前提,是德性发展的动力和内在因素,没有交往的德育无法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当代大学生的交往生活存在一些问题。(1)功利性: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人格。(2)封闭性: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事物不适应或不感兴趣。(3)冲动性:对生活中发生小事常会以过激的行为去解决。(4)双重性:一方面,他们的自给自足能力还没有实现,迫切需要父母的帮助;另一方面,他们又想从父母的束缚之中走出来,成为“自由人”。

高校在德育过程中,应注重通过学生人际交往活动培养其道德信念。高校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1)专家授技。高校德育工作专家应教给学生交往的技巧。一是交往的选择性。“道不同,不相为谋”,同学之间在交朋友之前,应进行甄别,有所选择。二是交往的原则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应“和而不同”、“群而不党”,贵在团结和睦,但不应盲目附和,对原则性的问题,应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三是交往的吸引性。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吸引人的才能。每位学生都应努力提升能使别人欣赏自己的才干,从而产生人际交往的吸引力。(2)部门力抓。高校共青团、学生会应经常组织开展学生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有关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培养和锻炼交往能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同学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逐渐克服不良习气。针对大学生存在交往困惑或障碍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或小组辅导,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角色扮演法,在编好的心理剧中扮演角色,或在生活中“扮演”与原来性格不同的角色。上述措施,能促使大学生勇于和善于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为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好人际储备。

3.重建新的日常生活文化

日常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的经济变革、文化转变无不与之相联系,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之上的,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行正确的选择。(1)从超越的角度去构建。要超越消费主义制造的各种精神幻象,超越媒体对日常生活的引导与操纵,始终以批判和建构双向互补的姿态介入,并以大学生特有的情怀重构生活观,引导大学生克服将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单纯满足感官享受、消遣娱乐以及纯感性化或欲望化面对人生世界的消极心理。要发挥德育对社会生活的简化、净化和平衡作用,引导学生在对日常生活认真细致地体验和观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深厚感情,并深深扎根于这片创造新生活来源的广袤土壤,汲取各类营养,让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成为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让学生从那些每天都见、每天都经历的事件和日常生活场景中提炼出高于世俗生活的精神。(2)从艺术的角度去构建。要教育学生将艺术的精神灌注到日常生活中去,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作艺术品一样去创造,使日常生活情趣化、个性化、纯净化、理想化,并在此过程中塑造完美的自我,成就理想的人生。通过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使其超越物欲,忘记一己之得失,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于对周围事物美的发现和创造中,使人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达到精神的愉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恢复和保持个体性格的多样性,从而保持人格的完整;引导学生能够用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审视社会生活环境,特别要对令人目眩的生活时尚做出自己的思考和明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本身当作改造的对象,不断将生命活力灌注到生活中去,使它理想化、美化,实现“日常生活非日常化”的飞跃。

4.在生活化情景中渗透德育

“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10]高校德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因为道德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具有意识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点。所以,高校德育也就有了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即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强调情感体验和知行统一。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好坏的客观标准,衡量道德教育成败的根本尺度,就在于道德实践。只有“知行合一”,注重道德实践,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的现实境况,在生活化情境中教育影响他们,道德教育才能成功。因此,高校德育必须把理论讲授与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注重在生活实践情景中,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种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道德理论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问题的真实经验,促使他们实现从理解规范到践履规范的转变,最终帮助大学生达到对自己合理的内在控制。

5.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中渗透德育

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传统作风和学术气息等转化为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育人的目标。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和形式主要有: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行为操练活动、模拟操作活动、表演竞赛活动、信息交流活动、竞赛参与活动、自我展示活动、选择辨析活动、讲演辩论活动、运筹对策活动等等。高校要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使德育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高校应设法使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自然化和情境化。这要求教育信息的输出应融于一切动态和静态的“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校园文化之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从物质环境到精神环境体现教育的内涵,减少刻意的人为的痕迹,注重创设情景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从事这项任务的必要性,达到深有感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这样,就能促进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相长。

6.在社区生活中渗透德育

随着社会的多元文化与价值的冲击,高校德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正确选择和吸收与之相适应的认知行为模式、道德标准、文化和价值取向,本着参与、交流、服务的原则,给学生更多的生活维度、更多的德性发生的语境。开放的校园是时代的呼唤,是德育回归生活的必然。开放的校园应充分体现社区性,应拆除隔离德育与生活社区的围墙,以高校为核心向周边社区辐射,以其人文与科学的优势向生活社区蔓延、向社会蔓延,将社区纳入学校的视野,拓展学生生活空间,开阔高校德育新视角。面对生活,学生理应去思考和感悟,去探求自己究竟能给别人带来什么,给社会添加什么有价值的内容;面对生活,学生理应去运用所学知识透视人生百态,领悟生活之美。社区与校园的良性互动,将使高校德育落在生活的真义中,这也是高校人本性德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2][4]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9.

[5]戈登·德莱顿,珍尼特·沃斯.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76.

[6]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5.

[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54.

[8]金井肇.道德教学的基本结构理论[M].东京:明治图书出版社,1996.12—13.

第6篇

新时代学生的思想是充满活力的,成长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健康积极成长方面。高校德育工作者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意见》指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紧紧围绕学生成长的需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健康积极成长。这些也给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重要作用

1.表率示范作用。

教育者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最大。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具有行为示范的作用,它能使教育者成为最可信服的行为榜样。建国以来年来涌现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格特点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当代大学生不仅仅关注先进人物,更注意从身边的人身上寻找榜样的力量。因此作为学生周围的德育工作者更要身正为范,把高尚的人格力量转化为成为无声的命令,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实现教育实践的目的。

2.情感沟通作用。

情感沟通,能够使人们互相交换彼此的观点和意见,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分担挫折,分享快乐,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2]。实践证明,情感沟通能够进一步激发人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能够感染学生的精神和热情,强化学生自觉改造思想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1.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仅支配一个人对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正确选择,还是培养高尚道德品质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人生追求的内在动力[3]。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无论在任何复杂多变的时期,都要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高校的德育工作,关系到培养党的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问题,因此,只有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人才能承担起这样艰巨的重要任务。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要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较好地解决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用于开拓的精神。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切实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正确把握形势,分析自我价值的基础上,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摸索出新方法、新举措。

2.要有高尚的人格力量。

人格力量指一个人在性格、能力、气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强的吸引人的力量[4]。为人师表者的责任,决不仅仅是知识灌输,而在于人格的培养。乌申斯基说,教师对于青年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因此,德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格力量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要有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用坚持不懈的精神诠释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质。要有良好的性格气质和情感态度,言行有度,仪态有方,愿意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善于和学生交流,以一种内外兼修、和谐统一的人格形象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热情。

3.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第7篇

(一)“义与之比”——由外在规范转变为内在自律

“义”的本意是“仪”,意为适宜的举止行为的标准。《说文解字》:“义,己之威仪也”。威仪体现着上天的意志,是神明的语言,因而就是标准,就是法则,就是绝对需要遵守的外在规范。“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礼容得宜则善矣”,因此,在孔子之前西周礼乐传统的“义”,强调外在的礼容合适,合规范。孔子之“义”则突破了此前的局限,孔子曰:“义者,宜也”。(《中庸》)“宜”即合适、应该。这就意味着“义”不是外在命令,不是外在规范,何谓义,何谓不义,需要自我判断,自我裁决。“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这句话即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要怎样做,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样做合义,便怎样做。这里的“义与之比”是与“无适”、“无莫”相对立的。由此可以看出,“义”没有外在标准和具体内容。正是基于这一点,冯友兰说,孔子“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应该”。因此,从这一方面看,孔子的“义”与此前相比实现了由外在规范向内在自律的转变。

(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由特殊的道德律令

转变为一般的道德规范在殷商、西周时期,“义”是神明意志的表达,是为宗法制王权服务的政治概念。“义”与“不义”的裁断是以是否效忠于宗法王权为依据的。“商纣灭亡以后,商之臣若民者,大率有不肯臣事周天子之心,……虽周人目之为顽固,在商纣不失为义矣”。这时的“义”是高悬于宗教等级制度之上的道德律令,如君臣之义,是必须绝对服从的。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天命思想的动摇和重自然、重人事、重道德思想的发展,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加上不义战争频起,造成统治者失去民心。孔子针对“礼崩乐坏”、阶级对抗的社会现实,对“义”的内涵做了充实和发扬。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义以为质”《卫灵公十五》等,强调为人要以义为本,要做仁人君子,就要行义,这就将“义”从特殊的道德律令下落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转化为一般的道德规范,以节制人们的行为。这时的“义”即是行为主体的自我意志的体现,是以“只当如此做,不当如彼做”的判断形式将人们的行为引向善。

(三)“依民之所利而利之”——对义利关系的辨证认识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论述义利关系问题的思想家。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他将义、利对举,是说君子知晓义,小人知晓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君子只求“义”,仅靠“义”来生活,他们同时也会求富,需要物质财富为生活资料。“君子喻于义”是要求人在追求财利时应遵守“义”这一伦理规范,要做到“义然后取”(《宪问》)。因此,在孔子看来,义利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谈义不谈利,谈利不谈义都不现实,只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孔子强调,合于义的富贵是可取可求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述而》),甚至认为,合于义的富贵,不求不取,亦是不义。另一方面,“喻于义”、固守义只是对君子而言,而对于广大的庶民则“喻于利”,这并不是贬低,而是事实的陈述。对于这种现状,作为统治者来说首先要知晓,并且把他作为治民的基础与前提。在治民的时候遵循“利而后义”,遵守“先富后教”的程序,这是为政所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

二、以孔子“义”的思想审视高校德育现状

(一)德育理念:管理重于关怀

学校德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其真正接受和信服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迫于外在压力和权威的不得已的屈服。因此,在高校德育中,必须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权利,积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反观目前高校德育,仍存在沿袭行政管理模式的现象,运用管理机构的行政权威和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权威,通过一定的行政命令或集体舆论的压力,达到使学生遵守国法校纪、服从学校管理的目的。表面上看,似乎收效极快,立竿见影,学生在学校总是服服帖帖、老老实实,行动中规中矩,极少有敢越雷池一步者。但从实质上分析,学生的服从往往是迫于压力和权威,是迫于高压下的行为的服从,内心臣服者少而又少。他们一旦脱离学校的管束,就会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这种表里两张皮的管理方式,极易导致学生人格的双重化。

(二)德育方法:他律多于自律

他律和自律最初是皮亚杰描述儿童道德及道德判断发展的术语,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自律则是受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支配。随着主体认知、情感的发展,道德他律逐渐减少,道德自律逐渐增加,最终他律道德逐步让位于自律道德,实现德育目标。反观目前高校德育,受德育内容的局限,存在部分学校只限于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简单地传授给受教育者,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强制性,过分强调服从,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品德形成的主体性。需要反思的是,如果学校德育在让学生“认知”道德知识的同时,不去认识其存在的理由,不去培养对道德的理性思考和综合判断能力,仅仅晓之以理,那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这些“理”无法真正深入学生内心,无法为其能动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提供奠基性的知识基础,从而出现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脱节。

(三)德育途径:课堂先于实践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应建立在密切结合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之上,因此,应特别重视实践环节,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用在课堂上的所学所悟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及其本身难以解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产生对学校德育的信服力。应该认识到,新时期学生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以课堂为主要平台,以教育者为中心,生硬地说教和布置任务,无法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促使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所学产生怀疑,对德育感到无趣和无用,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道德实践的动机和热情,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自然无法得到保证。

三、孔子“义”的启示下高校德育的开展思路

高校德育指向的是大学生,其实效性体现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中。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最具有政治活力和道德活力,在实践中体验着五彩的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德育中所灌输的正面、积极、高尚的思想能否转化为大学生们的内心信念,高校德育能否在实效性上有根本提高,这是高校德育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德育的开展要突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孔子“先富后教”的治民程序对高校德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高校德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康身心和高尚品格,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这本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但是也要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校德育要树立起服务意识,重点是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确保实效性。这就需要高校德育转变理念,转换职能,实现由传统的教育、引导、服务模式向服务、引导、教育模式的转变,突出德育中的服务意识。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自我教育。特别是要主动关心经济贫困和需要帮助的大学生,通过奖、助、勤、免、补等助学体系,解决其后顾之忧。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挫折和荣誉,培养主体的创造性,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实现德性的内生。

(二)高校德育的开展应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在高校德育中,学生作为德育客体,却又不是纯粹的自然客体,而是具有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客体。因此,在德育过程中他们并不完全被动,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高校德育要重视大学生的能动性,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努力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使其知识渊博、品行高尚成为学生的楷模,增强学生对其的信服和对其实施德育的认同,这是前提;坚持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互动氛围,这是根本;重视实践环节,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使德育理论落实为自觉的德育行动,这是保障。以此途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三)高校德育的开展须重视德育实践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德育统一归入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实现了学科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其是非长短,姑且不说。但这一举措却无形中强化了理论教育,造成对德育实践的轻视甚至忽视,使德育脱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成为制约德育实效性提高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