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形式政治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1:43

序论:在您撰写形式政治课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形式政治课论文

第1篇

科学研究方法的分析性质,决定了科学知识的不完备性.对实验事实和经验知识积累的偏见,使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具有封闭、孤立和片面的倾向,似乎知识是确定、确实的已经存在于那里的东西,只等待人们去发现、只等待人们去认识.但“科学的手段是分析,目的是构造”[2],知识归根结底是一种产物,一种构造,而不是一种揭示.分析是说一项科学研究在正式启动之前,必须对题材进行限定,对错综复杂的事件进行部分的筛选,即出于研究的目的,必须从整体中抽出一部分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并试图在构成的成分中寻求科学的解释.正如赫姆霍尔兹所说,物理科学的任务,在我们看来,归根结底在于把物理现象都归结为不变的引力和斥力,而这些力的强度只与距离有关.……一旦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化为简单的力,而且证明自然现象只能这样加以简化,那么科学的任务就终结了.以前我们曾经证明过,这种归结是自然理论必要的概念形式,因此,将它归因于客观真理是合理的.然而,尽管抽出的这一部分与整体事物之间有着紧密和决定性的联系,但由于拿出的这部分毕竟与事物本身相脱离,从而由于缺乏完整性而变得失真.正是因为题材被改造成适合研究的主题,才使科学中既定的结论具有主观建构性.这样尽管抽象为分析所必需,但从自然界及经验构成抽象时,由于把抽象以外的部分略而不谈,因此,抽象所提供的科学的图像必然是不完备的.正如马赫所言:科学只能把人们通过感官了解的自然界构成模型,力学绝不像某些人所信赖的那样当然是关于自然界的最后真理,它只是形成上述模型的一个特定角度,是对事物从各不同侧面———化学的、机械的或生理的———逐一进行考察的结果.但一方面生物学表明生物都是以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存在,人对自身这种存在的统一性有切实的认识;另一方面知识源于我们的感觉以及我们的感觉所引起的意识变化.意识是一个整体,即使将其分析为各组成部分,但这一整体总表现为一个结构或一幅图像.而且许多证据表明,这一相似结构同样出现在别人的意识里,表明有一个本原的结构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的领域,等待物理学理论去发现.这样即便我们把基于经验的观察作为物理知识的唯一基础,人们也还是因此主观地选择了那些他们认为是物理的知识,因而这样发现的宇宙不可能完全是客观的,即科学理论不具有完全的客观性,科学理论具有不完备性。

2、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

2.1、科学作为一种文化过程,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的过程,是人们认识自然的有效途径,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科学作为文化进程的重要方面,表现有与文化变迁相似的特性,即整体科学不拘泥于一个特定的“目标”或“功能”,因为文化及文化变迁的概念并不需要目标———方向或功能性,如词汇的意义、发音和语法规则等的变化,一般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刻意追求所至,并常常没有可以观察到的、对任何人或任何社会系统的用处或“功能”.科学的整体发展也是这样,因此文化以及科学的发展就有与生物进化相类似的地方,这就是受随机性因素的影响,使结果产生明显的不确定性.不过在文化及科学的发展中,尽管有选择的偶然性,但预见和计划有助于产生比较大的连贯性,使得创新者倾向于提出他们认为很可能被接受的新观念,从而使观念不能“随意地”产生。

2.2、科学知识不能被完全证实也不能被彻底否证

实证主义认为,经验科学作为人们熟悉的一个理论体系,应该是一个能提供确实性信息的肯定性系统.实证主义者始终强调,知识必须借助于理性的证据证明或靠理智的力量证明,以便去掉那些未经证实的东西,保证即使是在思考之中也能使思想更加确定,因为“科学知识是由已证明的命题所组成的”[3].可见他们是把知识与已得到证明的知识视为同一.他们说,科学的诚实要求为:凡是不能被证明的,人们对它也就无法断言,即一个陈述的意义在于它的证实的方法.这就是,使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能发现可靠的、真实的、可证明知识的“科学的方法”———归纳法.因此,实证主义者主张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和认识论,即确信世界客观存在,知识是对世界绝对正确的表征,可由实验加以验证;知识可由教育者原封不动地灌输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通过记忆掌握稳定的“客观”知识来认识世界.从而强调:教育工作者们必须清楚地思考和传授知识;必须区别有意义的话和无意义的话;避免含糊、不明确.必须前后一致地进行推理,遵守形式逻辑的规则;所传授的知识必须是客观的,必须没有个人的和文化的偏见;所传授的知识必须是可靠的,当证据不足时,就必须不下判断;归纳的或然性原则必须应用于证实假设、概况和理论.证伪主义者否认证实的可能性,指出:科学不能证明任何理论.他们认为虽然科学不能证明,却能否证它.表明证伪主义者试图通过证伪的方法以检验理论.比如证伪主义的典型代表波普尔,就主张采用演绎的逻辑.他抓住了历史上得到最好证明的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也终于“”的事实,提出了与实证主义不同的证伪主义思想.他说,完美不在于小心翼翼地避免错误,而是要无情地消除错误.一方面要大胆地假设,另一方面要小心地否定.合乎理智的诚实不在于靠证实来巩固或确立其主张,而是要准确地确定一些条件,在这些条件之下人们愿意放弃其主张.他指出:在很一般的条件下,所有理论是同样的不可证明.因此,所有理论都同样是猜测的产物.科学不能证明任何理论.但虽然科学不能证明,却能否证它:能以充分的逻辑必然性否定(作出否定行动)那个错误的理论.但证伪一个理论与证实它同样困难,是说即便把证实连同证伪的方法考虑在内,经验科学仍无法成为一个提供“确实”信息的“肯定性”系统.那种认为“所有经验科学的陈述必须是能最后判定其真和伪的,或者说它们必须是‘可最后判定的’”的观点,或强调“必须证实它们和证伪它们”的想法是难以实现的。

3、科学知识的可验证性

3.1、科学知识可验证性的本质内涵

科学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它不寻求证实却寻求证伪的检验,或许只在尝试过但又未获成功的反驳,才算是证实或确证.这是说一个普遍理论总有可能与对可观察事实的描述相冲突,从而被反驳或证伪.因而对于一个假设成立的命题,不是试图证明它的正确性,并在证实后才接受它成为科学体系中的新内容,而是看它是否具有被证伪的可能性,或拥有一些潜在的证伪者,而不再要求是得到证实的命题.因而划分科学和非科学的标准,是它的可检验性、可反驳性或可证伪性.正是对错误的这种客观检验构成科学的知识体系,而研究也正开始于问题出现的地方,因为实际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出了差错,是由于某种未预料到的事件,但试图解决问题的方案总是尝试性的,或者说是一种理论的建构过程、一个假说或一种猜想.各种竞争的理论被比较和批判讨论,以便发现它们的缺陷.科学正是借助于一些事实去不断地修正一些理论而发展.于是,并不要求科学系统能在肯定的意义上被一劳永逸地挑选出来,而是要求它能在否定的意义上借助经验检验的方法被挑选出来,是说经验的科学的系统必须有可能被经验反驳.可见实证研究实质上是一个融合证伪思想于一身的过程,即面对一个命题,总试图寻找否定它的理由,只是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否定它时,才暂时接受它.但保留否定它的可能性.同时当某一命题面对有力的证据不能被接受时,就必须考虑放弃或修正该命题.这种包含证伪的实证研究方法,其本质在于试图使人们发现,理论的局限、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地方与根源究竟在哪里,从而尝试排除它们.因而这一实证思想与证实了才接受的实证主义完全不同,也与那种一次就证伪了、抛弃掉的证伪主义思想不相容。

3.2、获得科学知识的根本方法是批判的检验

批判才是科学进步的本质,科学及其理论都只是尚未被证伪的、暂时的假设.“科学理论要么被证伪要么永远是假说或猜想”[5].因而,科学的本质特点是批判的检验.检验无论是由实际的观察或是纯科学实验所引起,都不能无限地进行下去.不过“检验不能永远进行下去这个事实和我对每个科学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要求并不矛盾.因为我并不要求每一个科学陈述,在被接受以前必须在事实上已被检验.我只要求每一个这样的陈述必须可能被检验;或者换句话说,我拒绝接受这样的观点:在科学中存在着我们必须顺从地当作真的陈述来接受的陈述,只是因为由于逻辑上的理由似乎不可能检验它们”[5].总之,科学的知识体系正是在这种检验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或者说是一个猜想或假说的过程.从而使科学知识实质上是动态的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不断生长,即将以前已经完成的东西合并到不断生长的、并必然穿越时间而进步的结构中.而这些观念系统不是一朝建立起来就能最终确定下来,而是能不断重组的[4].所以认为科学只由惟一“正确”的世界观或理论统辖的想法事实上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但无论是否认的证据不足接受该观点,还是有充分证据表明一个命题不成立而放弃该观点,都会有一定犯错误的风险,所以无论是接受一个观点还是放弃一个观点,都需要十分谨慎.事实上,科学家无论是在放弃一个旧观点还是接受一个新观点时,也确实如此,否则就不会出现,像一个起初看起来能证伪某个新观点的实验,却最终转化为不能否认该观点而不得不接受该观点的实验证据的情况.如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就不仅没有证伪牛顿引力理论,反而成为支持这一理论的有力证据.即使在原命题被看来是证伪了的地方,也常常不过是发现旧理论在这些场合不再起作用,从而使人们在还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新问题,并在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办法中,建构起新的更加有效的理论。

3.3、真理存在于检验之中

科学理论不具有完全的客观性,不是最终的真理,于是相信经验科学,决不能仅用科学陈述的逻辑的或形式的结构当作经验科学的特征,也应建立起将经验科学的方法构成其特征的思想.毕竟“只有在检验真理中才能得到真理,所以真理是存在于检验之中,……人的精神生活就其认识活动来讲是在于研究和探索.”这就是靠“积极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获得新知识.[6]”因此,在实际教学情境中,采用假设—检验的教与学的思路,以质疑思辨的教育批判方式以及实验验证的经验方法,实施科学课程,借以启发学生心理机能的健康成长,而不是一味灌输预先规定的知识内容与方法.从而注重批判性思维,强调批判性教学方法,并鼓励学习者讨论、探究、质疑的学习方式。

第2篇

(一)学生理解、认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程度

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逻辑起点。学生是否通过教师传授,了解并接受了社会期望给予学生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首要标准。

(二)学生是否将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理想、意志和信念

学生在接受、理解、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是否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理论,并顺利内化为个人的道德素质,形成自身的道德情感、意志、信念,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第二个标准。

(三)学生是否在行为上实践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政治观点,并能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政治理论和社会道德规范应用于实践,达到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最重要标准。认可某种道德规范并不意味着在主观行为上会按照这种要求行事,只有学生在道德认知的作用下,自觉践行道德规范,真正将道德认知落实到道德行为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才达到了最终的教育目的

二、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从实践主体之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看,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点

我们在肯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差距较大,有的教师专业知识不牢固,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接受能力;有的教师社会实践经验欠缺,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理论联系不上实际;有的教师不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单调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这些都制约和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3]。

(二)从另一实践主体的学生来看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还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荣辱观,意志力较差,缺乏自控能力,容易接受不同的观念和意识。信息全球化时代,各种思潮相互交错激荡,价值观念多样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不容忽视的冲击,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观的失衡,理想信念模糊,政治意识淡化,主体意识与自我化倾向,进取意识与功利化倾向,思想走上歧途。这必然会损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带来负面和消极的影响。

(三)从实践客体来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它公共基础课相比,在内容上侧重于政治理论知识,较多强调理论,对大学生来说太抽象,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致使思想政治理论相对滞后于现实,不能满足解释现实社会问题,指导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发展。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敢于面对学生的差异,重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以学生的能力拓展为中心开展教学,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关怀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形成新的合作型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才能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更有吸引力和针对性。

(二)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确定应超越爱国主义和道德知识的局限,在切实保证教学内容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其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加强文化的融合性与学术性,突出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使抽象的理论通俗易懂,增加授课的实效性。同时,内容设置上要注重与时俱进,同大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适时将新的社会信息和时事材料补充到教学内容中,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增加经典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让大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课程的内容既有高远的理论,也有具体的指导意义,从而感受到课程的有用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随着学生兴趣的增加、主体性的发挥,教学实效性也随之提高。

(三)丰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多化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是极为重要的。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式、讨论式、情境式、发现式、演讲式、辩论式教学法以及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应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与刺激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与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发展。其次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大量应用于教学。教师要学习掌握并尽可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音像兼备,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再次要引入实践教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是实现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中感受知识的价值和思考的意义,获得能力的发展和深层的情感体验[4],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结语

第3篇

教学活动是学校的基本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则是教育的主体。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

教师与学生之间维系的枢纽是一个有目的、有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而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则是教育活动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效果以及人才的成长过程等,产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充满友爱的师生集体中教育活动会变得生动有趣得多,学生潜能的开发也容易得多,他们全面素质健康发展的效果与质量也要理想得多。因此,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去热爱每一个学生。但从现实的情况看,虽然教师中的极大多数人在不辞辛苦地工作着,但其中的许多人只是粗略地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还根本不知道情感教学心理学为何物?更不知道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来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把学校的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的乐学喜学,因而导致了重知轻情、知情脱节现象的出现。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人或者敷衍塞职,一教了事,采取教不教由我,学不学由你的态度;或者平辅直叙,照本宣科,不按照学生的求知需要来按排教学内容,不注重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和课堂积极气氛的调动;或者横加训斥,一味苛求,不按照学生的成功需求组织教学活动,不注重让学生以成功的信念来参与学习;更有甚者,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抓住学生的某些缺点,讽刺挖苦,恣意谩骂,有时甚至不惜采用体罚的手段。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在于我们的老师,对教学工作和所教学生缺乏深厚的感情,不懂得自己的教学对象是有感情的个体,不懂得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感情交流活动,不懂得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发挥师生双方感情因素的作用,因而轻易地作出了各种违反教育法规、违反教育规律、违反学生主观意愿的粗暴举动。

鉴于此,必须加强情感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推行各种情感教学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大力克服重知轻情,知情脱节的弊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认识运用情感进行教学的重要意义。

二、实施情感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法呢?根据这些年来本人的教学体会,认为一下几点可以借鉴。

1.研究分析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在利用教材时,必须对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与提炼,整合教育的资源,善于捕捉与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信息,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祖国美丽的风光进行淋漓尽致的描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题内容,同时也深刻体验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关系,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拓展与各方面因素的整合,经过艺术性的加工与处理,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也获得情感上的陶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增强对爱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的体验。使课堂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交融,形成栩栩如生的教学情景,使优化了的课堂教学成为情知互促并茂的学习境界。

2.课堂讲授语言含情,讲活知识

实施情感教学,教师应当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时,我以悲愤的语调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疯狂掠夺,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暴行。“侵略者展开杀人比赛,尸横街巷,血流成河。血泊中的婴儿哭声伴着刽子手的狂笑……”随着我声音的颤抖和拳头的挥动,同学们个个绷紧了小嘴,闪动着泪花。我点明了“落后会挨打,贫穷就受辱”的道理。我话锋一转,“沉睡的雄狮苏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东方!”我兴奋地讲了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学们脸上绽出了欣喜的笑容。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了“国耻我辱、国兴我荣”八个字,让同学们高声朗诵。

3.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淡化教育痕迹

记得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学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又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教育呢?我们思想政治课如何来体现无痕迹教育?要淡化教育痕迹,首先要从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做起。

一方面,教师在作为主导者的同时还应成为启发者。生动形象地讲故事,用情感打动学生是一种启发;用实物演示,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这也是一种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在做的过程中悟出道理,还是一种启发;即兴小品演示,根据自己的认识程度,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来表达真情实感,这仍是一种启发。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可成为主持者。在我们的电视栏目中,诸如《谈话》、《沟通》、《实话实说》、《有话大家说》等之类的节目收视率相对很高,因为这种形式更能表达百姓的一种心声、渴望、需求。由此我想,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是不是也可以引进这样的创意,来开放我们的课堂,转换我们的脑筋,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在确定某个主题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准备,课堂中老师的角色只是一个主持者——课堂教学的主持者,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点触动,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点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点体验。

4.积极探索有效的情感教学评价策略与途径

根据这些年来的教学体会,我认为,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可以实施显形与隐形的评价策略与方法,所谓显形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精心设计,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环境,有准备地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问题教学,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适当降低对知识点的评价要求,并对他们的表现更应偏爱于热情的赞赏与鼓励,有意识培养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在整个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与体验,就是显形的评价方法。而隐形的评价方法,则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随时关爱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表现在细微的面部表情、富有情感的动作,充满激励的眼神,这样引起师生情感交融的行为就是隐形的方法。

通过对情感评价策略与方法的有效实施,既能促进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感悟人类科学知识,又能增进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

第4篇

一、主体间性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

主体间性也叫主体际性或交互主体性,是当代哲学用以构建交往理论的核心概念,其本质深刻地体现了生活世界性。胡塞尔认为,每个生命的个体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这些自我因拥有一个共同的生活世界而成为共同体。海德格尔把个体当做“此在”,“此在”中渗透了世界和他人,“此在”本质上就是“共在”。哈贝马斯认为,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自我,并不是纯粹个人的事情,这种存在的主体性从开始就已经是一个主体间性。马克思认为,完整的实践活动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二是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主体与客体关系,后者是主体与主体关系。因此,无论是,还是现代西方哲学都深刻地认识到,单独个体的“我”是不存在的,生命具有共在性。主体性是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主体属性,它适合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但不适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它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是单主体,具有排他性,忽视多主体的共在关系与交往关系。而主体间性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相互交流、沟通、影响、作用的内在属性。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模式,实际上是主体性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表现。所以,只有确立主体间性,才能消解主体在客体面前的霸权,消除主体对客体的支配和统治,才能使每个人成为平等的自由人,进入日常交往的世界。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在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人类生产实践基础上的教育主体之间的特殊交往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共同客体(物化的与非物化的)为中介的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主体性教育理论是基于一种认知理性与先验理性,倡导的是一种主客对象化的思维方式;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是基于一种价值理性与交往理性,倡导的则是一种主体间关系化的思维方式。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主体间性把教育看做是主体间的交流,从而明确了教育是人本真的生存方式;二是主体间性抛弃了主体性的主客关系,把教育过程改造为交往实践过程,实现了对教育过程的完整认识。在主体间性教育中,主体与主体无时无刻不在交往着,主体与主体的活动相互延伸、扩展,二者之间形成不可分割的融合区域,教育活动就存在于这个融合区域内。

二、实现主体间性教育的措施

真正的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物质与精神、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在主客体的关系中,将主体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身上,也不是人与人心灵无任何交流的隔绝状态。教育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这种关系结成的主体间性体现着民主、平等、自由、理解、和谐。这才是真正的民主社会中人的生存方式,才是教育中个体生命的一种诗意栖居。基于主体问性理论下的政治课教学,既是一个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教育者“价值引导”与被教育者“主动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又是一个建立在意义活动基础之上的以教育主体与被教育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对话为核心的精神往过程。要实现政治课教学的主体间性转向,笔者认为,必须先要做好三个转向。

一是从“成才”教育转向“成人”教育。教育的要旨在于立人。今天,我们的教育受到三种拉力的影响:一是国家要培养合格公民,希望学生将来是国家的有用之才;二是家长把教育看成敲门砖,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龙成凤,个个都是拔尖人才;三是市场把教育作为逐利的工具。教育既不是经济本位,也不是政治本位,而应是人本位。真正体现了人本位观念的教育,才有资格称为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从人出发的教育,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同时,它又是依据人的特性(表现为个性)展开的教育,以最适于人成长的知识并采用最适合人习得的方式实施的教育。当政治课教学向学生灌输的所有知识都被抽离其人性的本质内涵时,这些知识便成了一堆空洞、抽象的行为戒律,它所能达至的也只是人的行为表现,而无法穿透人的心灵。什么比知识更重要?人性比知识更重要。教育应当是提高“含入量”的事业。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帮助人们发现、追求与建构生命意义,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政治课教学从“成才”教育转向“成人”教育,让教育回归到个体生命本身,让学生真正懂得人的本质是求真、向善和审美。

二是从“教材”教学转向“文本”教学。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教材被视为政治课教学的核心与全部,以致出现教材统治课程的现象。况且,教材的编写模式与编写理念所基于的是一种无视学生知、情、意等诸多要素的“填鸭式”与“灌输式”的独自语言。基于教材的政治课教学,可能会在一定限度上减少教学的随意性,确保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但过度拘泥于教材会忽视教学的生成性、情境性、开放性、建构性与不确定性,以致本应生动活泼、复杂多样的政治课教学,变得没有生气,缺乏活力。如果说教材是静态的、封闭的、既定的,那么,文本则是流动的、生成的、无限敞开的。在政治课教学中,师生与教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客占有关系,而是一种“我”与“你”的理解、对话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不顾学生的意愿照本宣科,学生也不能对教材强行认知与改造,师生双方应尽可能抛弃自己原有的立场,理性地站在文本作者的立场上,与之对话。通过与教材文本的对话,寻求与文本作者之间的一种非共时性沟通,实现读者与作者内心世界的融合,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形成一种新的思想境界。因此,一个好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一起寻求与文本作者的共同感受,以达成三者的共识、共享。从“教材”教学转向“文本”教学,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卫士和知识的权威,而是文本的再组织者与再创造者,学生也不再是教材的膜拜者和知识的奴隶,而是文本的理解者与发现者。

三是从“理想化”教育转向“生活化”教育。陶行知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在教育方法上过于推崇理想化教育。如为了宣扬“爱岗敬业”,就会列举一些某某人常年带病工作,最后病死在岗位上;或某人的父(母)亲身患重病,某人为了坚守岗位,一直未回家探望,事后在坟头哭跪不起的事例。现实生活中确有这样的感人故事,但过多地列举这种“高、大、全”的人物,难免会使学生感到麻木。理想化教育是理想主义在政治课教学中的泛滥,表面上看,旨在宣传个人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实则偏离了大众生活,使政治课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回归生活世界是政治课教学的意义和基础。生活世界不是单向度且由抽象符号所构筑起来的封闭世界,而是一个自然与文化交融并立的、开放的、主体间共有的、生动鲜活的动态世界,是听者和说者相会的超验场所,是我们内在理解的、深层共有的精神家园。政治课教学向生活世界回归,能够克服其对生活的疏离、对人的疏离,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疏离,能够促成价值的回归与重建,能够使政治课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价值诉求与精神需求。对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要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省察自己的生活,自主选择自己的生命存在方式,以饱满的热情和自信走向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

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在学科建设、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设置与教材的改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等方面,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了较大进步。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待改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连接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信息桥梁。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缺乏系统性。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这四方面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其中政治教育是核心。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坚持以意识形态教育为主体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缺乏针对性。有些教师没能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没有充分研究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感到困惑的疑点问题,更没有系统地通过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结果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硬性灌输。硬性灌输的表现是教育者单向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和价值理念,忽视受教育者的理解程度和实际感受,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教育内容。二是忽视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育,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能够使学生将基本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安全和经费的考虑,一些学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与思政课的主渠道地位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数量不足,大班上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制约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教师综合素质亟待提高。这里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理论修养、教学科研能力、人格魅力等方面。三是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热情。高职院校中部分老师由于教学时间较长,导致了一种教学上的疲态,同时,因科研压力较小,缺乏一定的动力,致使他们在给学生上课时没有充沛的热情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教与学的恶性循环。

二、增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一)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比较研究,这不仅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是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世界各国高校对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般不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名称,而是使用公民道德教育、生活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等说法。发达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公民教育、历史教育、经济交易、法制教育、宗教教育、性教育、生活教育等;而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则包含公民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此外,发达国家也很注意在各学科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这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功能,通过多种手段和不同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和隐蔽渗透[1]。要改变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除了课堂讲授法外,还可以选择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我们所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可以超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大学生有机会体会和观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有助于他们确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力。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素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是立场坚定,综合高素质较高的教师。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升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二是高尚的师德有为人师范的品行和个人魅力。三是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四是将理论教育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施教学。这些要素涵盖了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努力方向和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应该是一支由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带头人、骨千教师构成的队伍,既包括广大骨干教师,也包括专业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2]。

三、结语

总之,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地位的认识,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适应时展的要求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科学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借鉴国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经验,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陈正良,金正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基于宁波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研[N].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第6篇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端往往会使整堂课达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以小品、歌曲、新闻等形式引出教学主题,通常是不错的选择。

2.小组合作,以我为先。

例如,在学习《文化生活》时,我制定了“小组合作、以我为先”的课堂新形式,并制定了小组工作细则和优秀小组的评比标准。这种学习方式让大家倍感兴奋,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变得主动、积极。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小组中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带动其他组员完成任务,在责任心的驱使下,他们更上进、更努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为了小组的荣誉,也不甘落后,争取良好的表现,维护小组利益。

3.赏识激励,增强自信。

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适时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同时也增强了信心与责任感。

4.多彩教学,多元互动。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小品、歌曲、故事、诗歌、散文等资源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依据课本内容组织学生自编小品,放手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师生之间的亲密合作,使课堂变成了大舞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兴趣这一突破口,使学生在快乐中求知,求知中升华,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理解尊重学生是转变教师角色的基本前提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才能促进师生互信互助,课堂气氛和谐。在平时教学中扮好为学生服务的角色,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沟通,敞开心扉,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找到自信。

1.了解学情,把握现状。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态度、习惯、方法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在这种意识指导下,我采取“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的工作策略,主动适应学生、强化细节指导,先看态度、再论成绩。学生在课堂中,放下包袱,自如发挥,师生关系越来越和谐。

2.促膝倾听,心灵沟通。

同样在实施新的教学方式时,师生之间开诚布公,交流想法,学生向教师提出这样那样的见解。秉持着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将一些工作细节加以调整,并安排好学习任务和目标,各尽其责。正是在这种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下,学生的学习更加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十分出色,各项任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完成得相当圆满而且屡出新意,课堂上也越来越活跃。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也包括我们的学生在内。高中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有一份贴心的包容和理解传递给他们的时候,自尊与自信就很大程度上被激发出来并能调动他们的潜能。我们对学生的那份理解和尊重,很可能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垫脚石,何乐而不为?

3.换位思考,贴近学生。

理解和尊重学生并不是对师道尊严的否定,而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案制定得更客观、更可行、更有效,真正贴近学生实际,学有所得。反之,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更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也正是对师道尊严的维护和体现。新时期的教师角色不应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在民主与平等中实现蜕变,成为学生真正的引路人。

三、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是转变教师角色的必备素质

1.继承传统,利用科技。

传统的教学方式———黑板与粉笔的经典组合,依然要继承,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掌握先进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可以说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手段。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共同活跃起来,以达到拨天见日的效果。教师要想自如地完成每一个课件,除熟练地操纵电脑外,还要掌握制作和剪辑视频、Flash制作等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极致,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2.方法得当,注重创新。

我们在借助先进教学手段充实课堂的时候,要注意适时适度的原则,并能根据学生实际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尝试。例如,在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和《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时候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亲身实践并动手制作视频、课件为大家展示讲解。这些崭新的教学方式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个人素质,同时也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丰富提高自身能力与专业水平,锲而不舍地学习钻研,勇于创新进取。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师必须要由原来的专业型转变为一专多能型的教育者。具备多种能力既能满足个人的教学需求,也能契合学生对课堂形式丰富多彩的渴望,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好奇心与热忱。

四、学习与实践是转变教师角色的基本途径

1.掌握理论,加强专业。

要想高效地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对教学理论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高效课堂、现代教学艺术等理论的学习,教师的再教育培训等等,无不积极参加。与此同时,教师不但要学习新课程理念,同时也要深刻了解传统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对传统教学模式,我们不应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要对知识系统深入地把握,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信息。这些依然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环节,不能轻易抛弃。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要摒弃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局限性,让教师除注重知识外,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关注学生素质与技能的提高,着重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理论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思变、勤于思考,躬身求教。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专业知识更要与时偕行,满足国家和学生的需要。

2.虚心求教,不辍实践。

取百家之长,才能长己之慧。在工作中向同事虚心求教、提高正能量,走出校园学习名校,增长自己的经验阅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理论的指导下,更需要脚踏实地的教学实践。尽心尽力上好每一堂课,摸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用真情感染学生,用真意激发学生,用真诚帮助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平等、自由、信任、务实的课堂气氛,感觉到教师也是课堂的一份子,是自己共同学习探索的伙伴。理论联系实践是教师成长道路上不变的真理。武装好我们的头脑,奋力投入到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中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五、结语

第7篇

关键词:可仲裁性;知识产权;有效性;公共政策。

知识产权是区别于传统所有权的另类权利,是产生于精神领域的非物质化的财产权,即是基于智力成果、经营标记或知识信息所产生的权利[1](P4-5)。涉及知识产权的争议大体可以划分为知识产权合同争议、知识产权侵权争议以及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将知识产权合同纠纷和侵权纠纷纳入可仲裁性的范围。由于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故针对这一类型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具有较大分歧。

同时,在知识产权争议的解决过程中,特别是在通过仲裁程序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时,认定该项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仲裁庭无权对知识产权的有效性进行认定,那么仲裁程序就需要让位于诉讼程序,使得仲裁程序高效解决纠纷的优势消失殆尽,也不利于相关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因此,对于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可仲裁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的可仲裁性与公共政策。

可仲裁性,也称仲裁范围,是指法律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的争议范围[2](P149)。对于某一争议事项而言,如果其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则该争议事项具有可仲裁性,否则即为该事项不具有可仲裁性。

目前,国际社会尚未对可以仲裁的争议事项范围达成一致,根据《纽约公约》第1条第3款之规定,缔约国“可以声明本国只对根据本国法律属于商事的法律关系,不论是不是合同关系,所引起的争执适用本公约”。可见,这一规定并没有界定可仲裁性的范围,而是将这一问题留待各国的国内法解决。

就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而言,限制其可仲裁性的因素主要是公共政策。目前,公共政策一般出现在国际私法领域之内,其主要作用体现在排除外国法的适用、拒绝承认外国判决等方面。针对知识产权的有效性争议,以公共政策为由排除其可仲裁性的理由在于:知识产权是由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授予个人的一种社会垄断权,而这种权利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公众能否充分、自由地利用该智力成果或经营性标记,因而涉及一国的公共政策。据此,如果将知识产权的有效性争议提交仲裁解决,便会置社会公共利益于仲裁员可能的“独断专横”之下,这是不能接受的[3]。

二、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可仲裁性的实证分析。

随着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增多,各国对于公共政策的态度也逐渐发生变化,可仲裁性范围逐步扩大。以美国为例,其在司法与立法实践中分别确认了商标、版权以及专利有效性争议的可仲裁性。

在Saucy Susan Products, Inc. v. Allied OldEnglish, Inc., and Harold Ross案(该案件在·55·westlaw数据库中的引证号为200 F.Supp. 724)中,原告Saucy Susan Products Inc.针对被告Al-lied Old English Inc.和Harold Ross的商标侵权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向法院起诉,而被告请求暂停诉讼程序,并且认为本案应当通过仲裁程序解决。

法官综合考虑相关因素之后,做出判决:原告认为被侵权的商标之一“Saucy Susan”不属于当初转让协议的一部分,但是,事实上原告在受让这一商标之后长达两年多的时间内并没有对该商标进行注册。原转让协议中规定的商标为“Saucy Sue”,且与其相关的争议可以通过仲裁解决,那么与“Saucy Susan”有关的争议应当都是与“Saucy Sue”足够相关的,其产生的纠纷也应当可以通过仲裁解决。至此,该案确立了美国商标有效性争议的可仲裁性。

在Saturday Evening Post Company and theCurtis Publishing Company, v. Rumbleseat Press,Inc.案(该案件在westlaw数据库中的引证号为816F.2d 1191)中,原告Saturday Evening Post Compa-ny授权许可被告生产一种瓷娃娃,其造型由艺术家Norman Rockwell设计,并在Saturday EveningPost发表。之后,原告取消对被告的授权许可协议,但是被告Rumbleseat Press仍然生产这种瓷娃娃。针对被告的这一行为,原告向地区法院起诉,并在地区法院的诉讼中胜诉,被告不服该判决并提起上诉,被告的上诉涉及两个重要问题,即:版权的有效性争议是否具有可仲裁性,以及版权许可协议中禁止该协议对版权的有效性进行质疑的条款是否具有强制性。第七巡回法院在综合考虑案件相关情况并援引之前判例的基础之上,认为联邦法律没有禁止版权有效性争议的可仲裁性,至少在该有效性争议成为合同仲裁争议的一部分时具有可仲裁性,同时,除非有明显证据表明违反反托拉斯法,否则版权许可协议中的“非许可条款”是有效的。至此,美国以判例的形式确认了版权有效性争议的可仲裁性。

在专利效力有效性争议的可仲裁性方面,1984年修订的《专利法》明确规定:“允许当事人约定将任何有关专利效力或侵犯专利权的未来争议或现有争议以及任何涉及专利权事实受到阻碍的未来争议或现有争议提交仲裁,这样的约定是有效的、不可撤销的和可以强制执行的,除非存在法律或衡平法上可以撤销的理由。”(本法条对应的编号为35U.S.C.§294&§135(d))综上所述,美国已分别在商标、版权、专利权的有效性争议方面确认了其具有可仲裁性,这种突破性的做法代表了仲裁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也对中国今后逐步将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纳入仲裁范围具有借鉴意义。

三、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的适仲裁性。

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是否适合通过仲裁解决,即为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的适仲裁性。鉴于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本身的特点,以及仲裁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的优点,通过仲裁解决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的优势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仲裁解决纠纷的快捷性。当今的世界,知识爆炸,科技飞速发展,各种产品和科技的更新周期日益加快。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大大提高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效率,这恰好与仲裁解决纠纷的快捷性相契合。因此,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知识产权纠纷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裁决周期,使当事人及时获得救济[4](P77)。特别是当通过仲裁程序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时,当事人以该项知识产权无效为由抗辩,如果仲裁庭有权对该有效性争议作出先决裁决,这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快捷解决纠纷的优势。

第二,裁决执行的可能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决定了某项知识产权是基于一国(或地区)的法律产生,只能在该国(或地区)的领域内生效,超出这一领域便不被承认,不能加以行使[5](P37)。对于包含涉外因素的知识产权纠纷而言,如果法院的裁判结果不能得到承认与执行,纠纷不仅不能及时高效地解决,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与之相比,依据1958年《纽约公约》的规定,仲裁裁决可以获得公约100多个缔约国的承认与执行,这大大地提高了裁决执行的可能性。

第三,仲裁庭组成的专业性。仲裁庭的组成比较灵活,当事人可以直接指定相关领域的法律专家或者其他专家作为仲裁员,参与纠纷解决的过程。

因此,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的知识产权争议更为适当。

除此之外,仲裁还具有非公开性、独立性等特点,这在不同层面上符合了知识产权争议特别是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解决的要求,说明知识产权的有效性争议具有适裁性。

四、构建中国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仲裁解决制度需要注意的问题。

目前,中国法律尚未明确规定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是否可以通过仲裁解决。考察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获权方式可以发现,著作权是自动获权,即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自动获得著作权,而专利权和商标权的取得首先需要经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审查,因此行政机关保留了专利权和商标权是否成立的决定权。

中国《专利法》第45条规定,“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第46条第2款规定,“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第32条规定,“对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商标,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商标注册申请人。商标注册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由商标评审委员会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可见,法律并没有赋予法院不经行政程序就可以直接宣告专利或者商标无效的权力,更没有赋予仲裁庭直接宣告专利权或者商标权无效的权力。同时,上述规定以保护公平为出发点,却降低了效率,这使得纠纷双方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当专利复审委员会或商标评审委员会对某项知识产权的有效性作出认定之后,如果当事人不服,再向法院提起诉讼,这也不利于维护行政裁决的权威性。

鉴于上述弊端以及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的适仲裁性,笔者认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将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纳入可仲裁范围。在构建仲裁解决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平衡非公力争议解决模式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权力之间的关系。同时,仲裁机关在对知识产权的有效性争议进行仲裁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仲裁庭在某一案件中对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所作出的认定仅具有个案效力,只在该案件中对当事人有效。这样就避免了日后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对该项知识产权的效力作出最终的认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仲裁庭入侵公权力。

第二,限定仲裁庭在何种情况下有权决定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根据现有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和特定的人民法院对知识产权的效力有最终的决定权。

因此,为了避免具有民间性的仲裁庭入侵公权力,当事人不能将仅认定某项知识产权效力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笔者认为,仲裁庭有权决定知识产权有效性的情况仅限于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明确规定因知识产权合同纠纷而引发的知识产权效力争议或者发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之后,当事人达成了仲裁协议的情况下发生的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

第三,由于仲裁具有终局性,因此,在个案中仲裁庭不宜直接裁决某项知识产权无效。如果仲裁庭认为某项知识产权无效,仲裁庭可以权利不得滥用为理由限制当事人行使该权利。这既避免了对公权力的侵犯,又保证了相关当事人还可以通过行政或者司法途径对该项知识产权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仲裁范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知识产权争议也逐步被赋予了可仲裁性。由于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与公共政策和国家公权力紧密相关,中国目前尚不允许其通过仲裁解决。为了促进中国仲裁制度的发展,迅捷地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中国有必要在一定限度内承认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的可仲裁性,在立法与纠纷解决的实践中进行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 1 ]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 2 ] 江伟。仲裁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 3 ] 崔国斌。美国专利有效性仲裁制度评析[J].知识产权,1998,(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