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1:18
序论:在您撰写三年级语文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模式
一、造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明显落差的原因
1.从学校领导方面来看。
过去强调抓两头带中间,认为低年级是“基础”要加强,高年级是“关键”应把好质量关,三年级则无所谓,可以“慢慢来”,因而对三年级的教学工作抓得不够。
2.从教师力量配备来看。
由于领导上存在上述思想,有经验的教师被安排到基础班、毕业班去了,三年级教师则新手多,教学有困难的多,力量相对薄弱。
3.从学生心理特征来看。
三年级处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发展时期,学生心理特征有明显变化。他们不象低年级儿童那样听话,专心学习,表现得比较好动贪玩,注意力易分散,但他们的求知欲在增强,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而教师往往不注意三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不仅思想教育跟不上,教学方法也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要么照套低年级的老教法,学生感到厌烦,要么硬搬高年级那一套,学生感到玄乎,教学效果不好。
二、改进的措施
1.以理服人。
教材选编的课文,特别是三年级的课文中很多是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客观事实。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更方便、更直接的资料。如何运用教材揭示的客观事实教育学生?俗话说:“眼见为实!”让事实说话,学生更愿意接受。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由于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先观看课件演示。用眼目睹这个村庄怎样消失。再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用心感受这个村庄怎样消失。最后让学生说说现实生活熟悉的镜头,用口说说这个村庄怎样消失。学生在学习了课文后,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他们能自然地认识到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让学生自觉地思考环境和生存的联系,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意识,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2.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材中刻画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如,《她是我的朋友》《掌声》等文章中的主人公均为学生树立了榜样。针对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能借助教材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为学生树立楷模,充分发挥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的榜样作用。如《灰雀》中,当列宁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问一只不会说话的鸟是有他的用意的。可以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列宁为什么不直接问小男孩?”引导学生思考“没有直接问”的各种原因,学生设想了多种可能。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列宁关心他人的高尚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列宁爱护少年儿童的伟大形象,逐渐树立在学生的心中,使学生更加敬仰列宁,产生一种向列宁学习,得到别人的敬爱与尊重的愿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人也令自己敬佩。这样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有真实感。通过典型事例影响学生,激励他们向这样的人物看齐,在他们的心中树立了健康的偶像。
三、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必须制定了详细的让学生自主预习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能够在初读的时候学生字,组词,读顺课文,摘抄课文当中的好词好句,做到课前的自主学习。小语修订版大纲认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
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互动性的教学环节。再者多问一些有创建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老师本身也在提问方面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问题是可以问的,如何问?学生会有哪些答案,是否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都要充分的考]。
四、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让他们写读书笔记。一能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看过的书;二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三年级的新增内容作文。
学生素质的提高对老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的内容更是从古到今,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在学生眼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无事无物不晓。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平时应该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更要重视新教材中参考资料的学习,因为这与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联系。渊博的知识,是每一位老师教好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 语文 教学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使学生在课堂后能够有更多的收益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起探讨。
一、造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明显落差的原因
1.从学校领导方面来看。过去强调抓两头带中间,认为低年级是“基础”要加强,高年级是“关键”应把好质量关,三年级则无所谓,可以“慢慢来”,因而对三年级的教学工作抓得不够。
2.从教师力量配备来看。由于领导上存在上述思想,有经验的教师被安排到基础班、毕业班去了,三年级教师则新手多,教学有困难的多,力量相对薄弱。
3.从学生心理特征来看。三年级处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发展时期,学生心理特征有明显变化。他们不象低年级儿童那样听话,专心学习,表现得比较好动贪玩,注意力易分散,但他们的求知欲在增强,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而教师往往不注意三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不仅思想教育跟不上,教学方法也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要么照套低年级的老教法,学生感到厌烦,要么硬搬高年级那一套,学生感到玄乎,教学效果不好。
二、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落差的一些策略
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扭转过去只注意抓两头而忽视中间年级的思想。做到低、中、高年级一起抓,骨干教师合理配备。并力求相对稳定,师资条件较好的学校,可实行教学小循环或大循环。三年级的语文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学期、分阶段提出教研任务。逐个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三年级教学第一线,亲自听课或任课,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淘气贪玩,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求知欲强,善思好问。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一方面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教育他们守纪律,爱学习,为建设四化学好文化;另一方面,要爱护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既不能象教一二年级那样,降低教学要求,也不能搬用高年级的教学方法,跳跃太大。要防止教师包办代替,想方设法为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要明确教学任务,切实搞好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过渡。
1.由识字教学过渡到阅读教学。一、二年级识字是重点,三年级虽也有识字的任务,但重点已转到阅读上。语文教材取消了集中识字和给独立阅读课文全部注音的形式。因此,识字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预习课文和查字典,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识字教学与词句教学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完成。阅读教学在三年级既是重点,又是新课题。提高阅读能力,一是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学习普通话,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借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能复述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是要抓好句段的教学。大纲规定,三年级要“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每段的段落大意,并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方法上可先教学生学会记叙文一般的(老三段)分段法,再教他们学习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故事情节来划分段落,并指导学生抓住段落中的重点词句,概括段落大意和课文主要内容。句段教学抓好了犷学生初具分析、概括能力,就为高年级学习语文打下了良好基础。
2.由一类课文教学过渡到三种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对三年级三种不同类型课文,应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一类课文是重点课文要着力教好,以“扶”为主,为学生学、三类课文作好示范。二类课文要指导好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以必要辅导,使之读懂读通。三类课文要慢慢放手让学生阅读,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讲读、半独立阅读、独立阅读三类课文的教学关键是改进教学方法,一是不要以讲代读,要以读为主,讲读结合,二是要紧扣字词句篇进行教学,注意防止和克服仍以识字为重点和架空分析这两种偏向。此外,还要根据三年级学生求知欲旺、记忆力强的特点,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扩大知识面,让学生多读多背一些名篇,使之终身受益。
三、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
1.课堂导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以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三年级的《灰雀》一课为例进行说明,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一个天真无邪、活泼好动的年龄,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这一课的导入就简单了,首先给学生介绍灰雀是一种什么鸟类。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新奇的小动物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好奇心,由介绍灰雀导入新课,能够使学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积极、认真地学习。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的方法、技巧,能够使其终生受益。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生字,利用好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己查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其次,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租住讨论,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小天地,让他们自主发表见解、相互探讨切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切忌将课堂的主动权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利用好教学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小学教育
一、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分析
其一,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三年级学生可以敏锐地感知别人对自己的鼓励,通过被鼓励,学生会变得更加自信。如果评价过低会导致学生自卑心理出现,学生会因为成绩不好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受到周围学生的嘲笑,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但是如果评价过高则会让学生表现为自负和骄傲,会存在藐视他人和不尊重他人的情况。其二,小学三年级是小学课程由浅入深的关键节点,在这一阶段,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因为天资聪颖而缺乏努力,随着知识的逐步加深,学生的粗心大意会让学生的成绩迅速下滑,成绩的提升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三年级作文和阅读的出现也会增加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学生自己、教师、家长都会更加重视三年级的教学成绩。
二、三年级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分析
三年级语文课程重点考察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三年级语文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让三年级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以较好的逻辑能力和语言的连贯性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在三年课程中学习一定的语文知识,积淀一定的语文素养,这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是从语文的角度来分析,语言之所以会成为交流的工具,是因为具有古代和现代的文化传承和积累,才会让沟通具有特点,不会空洞和无效率,因此,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教学中,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表达和语言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表达,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提升语言的表达技巧。四是三年级语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经典文章,教师应当尽量让学生体悟文章的优美之处,在语言的使用、思想的表达和环境刻画中了解到文章的妙处。
三、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使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20世纪50年代左右在西方出现的,我国从70年代引入并进行了改良,主要内容是教师为了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结果,在考虑了各位学生的特点之后,设置一个生动的场景,让学生放松身心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与学生的共鸣和互动,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理解水平。这种方法从心理上更为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颠覆了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方式,主要优势在于寓教于乐,将学生的情感、行动和知识进行了多方位的整合和概括。
(二)如何使用情境教学法
1.充分结合三年级语文的课程特点
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主要在于如何创造一个语文学习的环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影视、音乐、情境剧等多种方式演示美好的画面,将艺术要素和语文学习充分结合在一起,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快领悟到文字的魅力。
2.提高学生体会和感悟的能力
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能力,学生的爱好、兴趣、态度的培养和改变很大情况下是靠教师来培养的,通过教师对课堂的熏陶和渲染,让学生可以在情感上对语言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这方面来看,教师真正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这样,教师所建立的教学情境才有深刻的意义,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3.快速引导学生融入语文的学习
在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
4.让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予欣赏和包容,还要给予引领和点化: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时尚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习作,要引导学生用创新的语言习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习作的语言真正地生动起来。
参考文献:
[1]王先东.注重过程学习以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心得[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8):135.
[2]何蓉.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让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活”起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9):108-109.
关键词:效率教学;培养兴趣;方式多样;教学创设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模式应被积极运用和发扬,教师应该越来越重视和利用其巨大优势来付诸于实践中,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其内涵。
教师应在新程课越来越深化的大背景下,积极不断地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积累所需的知识层次,转变和创新教学方法、方式的多样性。同时也要积极加强自身素质教育修养,要深化研究教材有关内容,深刻理解教学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组织和创设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潜力。
一、创设积极且有效的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高三年级语文教学创设中要多运用多样化、现代化教育方式和理念,比如心理学、数学推理论及语言传播学等有关的理念与方法来解析高三年级语文出现的问题,创设中找到问题、剖析中解析问题、定估中实践问题结果,在实践证明的基础上改进、发展、创新出一种新的理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高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讲解,大部分都停留在书本基础内容的解析,教师通常以此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被忽视。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发现,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有很大的出入。最根本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在创设教学目标时没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我认为有效性课堂教学创设应重点把学生放为中心,鼓励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针对性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改革越来越深化的环境下,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性的特点,制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案,促进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进一步创设科学性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加强自身素质,同时也要对高三年级语文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解析,剖析教程基础教材内容中出现的问题,来明确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真正地理解语文的中心思想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实践和学习交流,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创设更加合理、科学。
3.课堂教学理念、方式要多样化
在课堂上教学的理念、方式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创新时,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化差异性的特点,制定出差异化的方案,积极运用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来激发和培养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意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二、积极培养和营造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氛围
在学习中最好的导师是兴趣,它也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源泉。正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所以,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而何为兴趣呢?兴趣就是指学习语文时很乐意做的事。大量的心理实验表明,兴趣并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而成就感是诱发兴趣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没有成就感而言,这样很可能打击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就对语文学习厌恶了。反过来,如果能使其有所成就则能使其兴趣增加。兴趣增加了,就会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效率自然就会相应得到提高。
而成就感如何产生呢?它基于学生的进步思想,想要取得进步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多组织和实践自主学习的活动,比如开展语文知识大演讲活动等等,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身上差异性的特点,制定最佳教学方式,使其学习能感到成就感,积极去学习语文知识。
三、落实、实现目标并有效利用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高中三年级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阶段,在此我们要充分保证现有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同时积极去探索、研究和创新出一些新的课程必要的课程资源,来充分地保障课堂教学能顺利实施。教师处于课程资源的中心地位,这也是由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完善和积累既有特征决定的。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要积极地创新理念,深化探究性教学,开发、创新新的语文教学资源。
总之,我们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其中的主力军,要积极运用优质而高效的教学方式,塑造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要运用各种有效方法,焕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创造有利条件,使其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兴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在《论语・阳货》一则中,宰我向孔子提出把“三年之丧”改为“一年之丧”的建议,二者由此发生了一段甚为有趣的对话。本文试图以“辨名析理”的方式,从文中所暗含的逻辑问题出发来解读该章主旨,并指出孔子只有在处理好“礼”的整体与部分、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之后,方可找到回应宰予的正确门路。
关键词:宰我;孔子;三年之丧
问题思路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上述一段话出自《论语・阳货》,宰我即宰予,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史记》亦称宰予“利口辩辞”,不过,虽贵为“十哲”之一,宰予的辩才机智却不为孔子所赏识,反倒是常遭到孔子的批评。在上述的故事中,宰予质疑三年的丧期过长,要求缩短为一年,这一提议不仅未能得到孔子的响应,宰予本人也被孔子斥之为“不仁”。孔子的态度符合他对“辩者”的一贯看法:“巧言令色,鲜矣仁!”。
发生于宰予和孔子之间的这段对话已被各路学者反复咀嚼过,由于前人对这段对话的阐释多是以范畴或概念为核心的,笔者试图另辟蹊径,更加注重对其中所包含的逻辑问题进行探讨,并籍着此种逻辑的阐释路线,增进人们对这段经典对话的理解。
宰予之问
首先,我们看宰予的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可以说,宰予缩短丧期的建议充满理性和对生民的关怀,并且在他对孔子的询问中,还聪明地运用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归谬法”。所有人都知道孔夫子最重“礼”,宰予的发问便也从这一前提出发,宰予的基本假设或设想是:如果孔子重视“礼”,那么就不应该反对我的提议,因为我的提议本身乃是为了维护“礼”的大局。 大前提:我们都必须维护礼,所有维护“礼”的行动或举措孔子都应该赞同。
小前提:缩短丧期有利于维护“礼”。
结论:孔子应该赞同宰予缩短丧期的提议。 --!>
“礼”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各种制度、仪式及规章的集合,在当时社会并不发达也不复杂的情况下,其作用范围可谓囊括社会的所有领域。在这些庞杂的礼仪当中,丧礼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又在《祭统》中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当然,儒家对丧祭之礼的重视并不是出于某种宗教上的原因,而是与其关于孝的理论密切相关的,其出发点乃是“孝道亲亲”,这种孝道一直延伸到为死者祭奠、守丧之上,“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三年之丧”即是在父母逝世之后一种“孝”的延续表达。
那么说了这么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在于丧礼在礼中的地位,在于作为“部分”的丧礼与作为“整体”的礼所产生的矛盾。宰予很清晰的看到如下这一点,那就是孔子初衷与效果的不统一。孔子出于维护礼的需要必须维护其中作为重中之重的丧礼,但他把“丧礼”这一环节看得太重,结果使部分的丧礼给整体的礼带来了破坏和伤害。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那就是孔子“大水冲了龙王庙”。宰予看到了丧礼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消耗及其负面作用,并藉着孔子思想中“礼”之部分与整体的摩擦问题向孔子发难,要求降低丧礼在整个礼文化中的重要性,节省人们的时间和精力以用于维护其他的礼。显然,宰予的建议有其合情合理的一面。
孔子之应一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孔子是如何应对宰予的诘难的。孔子没有在逻辑上接受宰予的挑战,而是采取了以感性对理性,以说教对辩论的方式来应对。在宰予抛出问题之后,孔子马上反问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何谓“安”?“安,定也。”(《尔雅》),“安,静也。”(《说文》)“安”这一词还在《书・尧典》中出现过,“钦明文思安安”,《康熙字典》曾注:“安安,自然性之也。”因此,“安”是指一种平静如水的心灵状态,而且这种状态还要求不掺杂任何杂质,不考虑任何经验因素。也即说,它是我们人类所拥有的先天道德直觉。而在上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宰予要求缩短丧期是出于某种现实利益的考量,即防止礼崩乐坏的局面出现。宰予虽然最后表示了“安”,但其得出这个结论是出于维护礼之大局的考虑,是一种夹杂较多理性的考量,这与孔子要他从内心直接来感知其行为是否适当是相违背的。
孔子试图以“安”来“诓”宰予,结果缩短丧期的想法并没有给宰予带来任何的负罪感。孔子的这一失败是可想而知的。“安”作为私人的一种内心感受,本身就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加之每个人的立场和利益不同,在各种现实的考量与理性思维的制约下,想要人们就同一件事情怀有同样的感受是异常困难的,也不符合人类本性具有差异这一事实。
孔子之应二
孔子在意识到“安”的道德约束力在宰予身上失效之后,又提出了另一个论据,那就是“三年之丧”是“天下之通丧也”。孔子要求人们必须“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三年,因为“三年之丧”是大家普遍遵循的、早已有之的规章制度。
这里牵涉到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礼”的形式与内容的问题。以“丧礼”为例,我们为父母的离去感到悲伤是其内容,而披麻戴孝三年则是其形式。一般来说,内容要重于形式,不管任何时候,在父母去世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悲痛而不是高兴,但表达悲伤以及祭奠的形式却是随时代而变化的。譬如,我们现在对死者进行火葬而不再是土葬就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代表我们对已故者的尊敬和怀念有所减损。
孔子对“礼”形式的偏执随处可见。譬如《论语论语・八佾十七》中曾载有这样一段生活场景,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在孔子看来,子贡为了一只羊而置“礼”于不顾是不对的,即使这个“礼”已经名存实亡。我们再看下面《礼记・檀弓》中的一则故事:
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子路闻之,遂除之。
子路想为其姐姐多服丧些日子甚至都遭到孔子的严厉制止,由此可见孔子对礼的整个程序的遵守和执行是寸步不让的。
孔子对礼的形式的执着一直被后人斥为“保守”、“僵化”、“落后”,但孔子这么做不是没有道理的。试想,如果人人都如宰予那般要求缩短丧期,那么既然宰予可以提出“一年”的建议,其他人也就一样可以提出诸如“半年”、“一个月”、“一个星期”甚至“一天”的建议,最后谁来统一这些意见呢?还是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行了呢?显然,如此下去,“礼”也就不成其为“礼”了。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孔子的话中有一点是正确的,那就是“礼”的约束力来源于它的“通”性。正是大家都这么做,使它具有了某种稳定性和权威性,一旦某个人违背,就会遭遇来自社会舆论方面的压力。缺乏这种共通性和权威性,“礼”的道德约束力是无以寄存的。
综上所述,在上述情境中,孔子唯有在处理好“礼”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以及“礼”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之后,方可能找到回应宰予的正确之路。事实上,这两个关于“礼”的逻辑问题同样也为难着21世纪的现代人。我们总是一方面要求制度的规范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强调制度的人性化,而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在笔者看来有赖于我们对上述逻辑问题做出更清晰的回答。(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元好问 现实主义 建安文学 杜甫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元好问是金代文学大家,堪称金代文学史上一代人杰。他不仅是个有着明确创作追求的诗人,同时也是一论自觉的文学批评家,元好问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他的诗论作品《论诗三首》、《论诗三十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校笠泽丛书后记》、《杨叔能小亨集引》等等,都很精辟地评论了古代诗人诗派的得失。其中,《论诗三十首》,是继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后,以绝句的形式系统地表达诗歌理论的又一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元好问直接或间接提出自己的文学主张,从他对前人的评价总结中,笔者体会最深的是他对传统现实主义诗风的继承与提倡。
一、对建安文学的推崇
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极力宣扬恢复建安以来的诗歌优良传统,笔者认为他所推崇的建安传统,主要是建安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在第二首中论道:“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觉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元好问论诗从建安才子说起,钟嵘在《诗品》中说,“曹刘殆文章之圣”,元好问也以曹植、刘桢为代表说起,从“曹刘坐啸虎生风”中,可见他推重建安诗人的是他们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气概和力量,元好问欣赏他们的慷慨激昂、悲壮动人。曹植《前录自序》里自云:“余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他又在《赠徐干》中云:“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曹植的诗歌明显的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抒发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抱负,寄托诗人欲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典型代表的是《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然而书写志向的同时,曹植诗中又常弥漫着战乱环境所赋予的悲凉慷慨情思和对人生无常的叹息。历史上的建安时期,战乱连年、民生凋敝,动乱的社会现实在给英雄们建功立业提供可能的同时,激发了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当时一流的文学家们都卷入了战争,他们用文人特有的眼光把他们的经历纪录下来、以文人的特有的情怀评价、审视这一时期的现象,并用文人特有的文笔激励人们的斗志。钟嵘在论建安文学时,明确提出“建安风力”,刘勰论及建安文学总结了“风骨”理论,无论是“风力”还是“风骨”,其来源都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现实所唤起的特定精神――伤时悯乱、哀民涂炭。西晋时期,王敦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高远阔大、悲凉雄浑一直是曹操诗歌的艺术风格。曹操《短歌行》诗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甫,天下归心。”慷慨的悲歌,雄浑的气势表现了曹操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心,能激发起读者积极向上的精神。由战争乱世刺激而产生的慷慨激昂情怀构成了建安风骨的主要内涵,使这一时期诗人的作品表现出慷慨纵横、激越昂扬的风格。然而,战乱同时带来的“生民涂炭”,生命的朝不保夕,给人们带来生命无偿、岁月不居的深沉叹息。这一壮美、苍凉的风格是这一时期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生动写照。元好问之所以标举豪迈悲壮的审美标准,源于这一风格是建安文学现实主义的集中体现。并且,对于这样一个现实转化为文学作品的过程,元好问感同身受,元好问“值金源亡国,以宗社丘墟之感,发为慷慨悲歌”,他所处的时代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端尖锐的金末元初时期,民族斗争不断,国破家亡、国难民艰,这一连串的动荡、不幸,激起了元好问强烈的爱国忧民之情。所以元好问认为客观的社会现实是诗人创作的源泉,丰富的生活体验是诗人创作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他标举反映现实的诗风,提倡切身体会、感受,他在《论诗三十首》二十三中说“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高度赞颂南朝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写的是眼前景,即景抒情,充满了生活气息,饱含蓬勃生机。而同时在二十三中,他对脱离生活、缺乏社会内容的诗作给予了批判,他说“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江西诗派代表作家陈师道,爱苦思苦吟,锤字炼句,以“闭门造句”见称,“平日出门,觉有诗思,便急归拥被,卧而思之,如病者,或累日方起”,黄庭坚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句。元好问在此借用黄庭坚的话批评陈师道作诗无补于世、浪费精神、实在可怜。可见,无论建安诗人的悲壮雄健,还是一如谢灵运的清新、自然,风格虽有不同,然而他们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一致的,从中可见,元好问论诗的标准之一是对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二、对杜甫的推崇
元好问推重唐诗,唐诗中最欣赏杜甫,所以他对杜诗有专门的研究《杜诗学》。元好问在《杜诗学引》中说:“窃尝谓子美之妙,释氏所谓学至于无学者耳。今观其诗,如元气淋漓,随物赋形;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乱情况,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成为杜诗的突出特点。由于对离乱生活的经历与特殊体会,杜甫诗中常有“瘦骨伶俜的壮丁、被抓应役的老妇、新婚即别夫的嫁女、子孙死尽的老人、无家可归的老兵、在颠沛流离中扔掉孩子的母亲”等形象,而这些都是在战乱的时代,社会悲剧加身的无辜者形象。“三吏”、“三别”描绘了民不聊生、国将不国的历史,《月夜》、《羌村》、《述怀》描写了贫贱夫妻、饥寒儿女,杜诗中始终交织了国恨与家仇,国恨使家仇更痛彻,家仇使国恨更具体化,而这些都是安史之乱时期特定的社会历史的生动纪录。杜甫的诗歌多是以反映现实社会人生为目的,取材多是时事和他曲折的生活经历,用叙事手法写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用纪行方式书写山川风物,细腻、真实,感情真挚。他论诗亦如此,在《戏为六绝句》中,他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所谓“亲风雅”实际就是在创作实践上表现为写时事的写作倾向,把文学从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思引向写民生疾苦,从书写理想引向写实。所以本着杜诗的现实主义宗旨与精神内核,面对标榜以学杜诗为宗旨的江西诗派,元好问直指江西诗派并没有学习到杜诗“善陈时事”、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弊病,他在《论诗三十首》中说道“古雅难将子美亲”,这是说江西诗派虽然打着学杜的旗帜,其实其创作已远离杜甫的道路,他们的学杜只是在创作技法上仿效,而没有学到杜诗的精髓。作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黄庭坚,自认为得诗法于杜甫,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论主张只是“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他认为“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尔。”元好问始终坚持自己的现实主义诗歌审美标准。提倡创作应亲身实践、思考现实、体察民生,诗歌失去了现实依据,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他在《论诗三十首》十一中说“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创作只有“亲到”、“眼处”,才能产生有“神”的诗句,而“暗中摸索”,脱离现实,凭空想象,暗中虚拟,总不是真实之境,对于创作只是白费精神。
三、元好问的诗文创作
元好问是一代文论家,但首先他是位诗人。其现实主义诗学观不仅表现在他的诗论中,而且用他的创作来诠释自己的理论主张。他欣赏建安风骨、心仪杜甫,因为他与他们有着相似的社会经历,相似的民生意识,他们都是站在百姓立场上的士人,都是为反映百姓疾苦而纪录现实的诗人。元好问早年,从师郝天挺,业成之后,“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赵礼部见之,以为少陵以来无此作也,以书招之,于是名震京师,目为元才子。”当时,世人见好问诗,能突破时间时代的限制,直接把他比杜甫,可见好问诗风一如杜诗。《四库全书总目・遗山集》提要中,记载评价好问,说:“好问才雄学赡,金元之际屹然为文章大宗。所撰《中州集》,意在以诗存史,去取尚不尽精。”“以诗存史”,这是对元好问诗歌创作现实主义精神的充分肯定,可见遗山诗亦有杜甫“诗史”的特点。因为亲历战乱的流离失所,目睹亡国的惨痛,元好问将个人的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的“丧乱诗”记录了他所目睹的山河破碎、生民涂炭。蒙古兵围金凤翔,凤翔失陷后,元好问随即写下了《岐阳三首》,诗云:“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偃蹇鲸鲵人海阔,分明蛇犬铁山围。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其一)“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其二)“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机上看。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徼尽天山。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其三)三首诗中首先描写了凤翔城被蒙古军包围时,固若金汤的局面,诗人只能长歌当哭,然后记录了攻陷时人民流离失所和金兵横尸野草的惨状,表现了诗人对侵略战争的谴责。最后追溯战争失利的原因,是金宣宗虽置秦关等处九个防御使,但形同虚设,天险尚在而武备不修,只能任人侵略的事实。如今读来,那段惨痛的历史尤然在目,让人心痛。从中可见好问“诗史”的具体表现。金亡后,他写下了《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其二中道“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真欲尽生灵。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径?”诗中记载了蒙古铁骑兵临城下,金哀宗亲自带兵出征,然兵败退走的历史事实,诗人用沉雄的笔势抒发了国破家亡的巨痛。城破后,元好问被蒙古军押送至聊城,沿途的情景,让他心情悲凉至极,遂写下了《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诗云:“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其一)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其三)”,诗中描述了途中蒙古兵恣意抢夺的行径和战后凄惨的景象,惨烈而无情的现实使诗人谱写了一首首绝望哀歌。
参考文献:
[1]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李明高.《文心雕龙》译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9.
[3]赵翼.瓯北诗话[M].胡主佑,霍松林,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4]冯至.冯至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5]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一、征文对象
本次论文征集活动面向全国范围内色彩领域科技工作者,邀请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基地企业、理事单位科技工作者参与,欢迎广大色彩科技人员和色彩应用人员踊跃投稿。
二、征文类型
本次征文面向尚未公开发表或在三年内公开发表的原创性论文(2009年1月1日后正式发表的论文),已请注明出处。
三、征文内容
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领域的各类研究及应用成果。内容包括:纺织品、服装及服饰、工业设计、汽车工程、城市规划、城市建筑与环境色彩、室内装饰、光学、照明设计、数码设计、印刷技术、色彩文化、艺术研究、色彩教育、家居设计、个人形象设计等。
四、征文要求
(一)内容
立意新颖、色彩应用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意识、围绕主题、理论或方法创新务实、观点明确、资料翔实、文献引注规范。
(二)篇幅
论文正文字数不超过5000字、摘要不超过300字。 (三)格式
论文采用Word文挡,页面按A4纸排版,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主要框架包括:(1)题目;(2)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中文关键词:(6)正文;(7)参考文献;(8)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研究领域和成就、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请在参考文献之后附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请用五号黑字体左起顶格排,后空一格,接排。作者简介在200字以内。论文中图片黑白和彩色均可。
(四)其他
所提交论文应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学术论文和学术观点及图片,无侵权或版权纠纷,组委会不承担核实义务以及因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五、论文提交
请于2012年9月30日前将论文和论文征集登记表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组委会电子信箱,并将报名表传真至组委会。论文征集登记表请登陆.cn下载。
六、其他
(一)经评审,入选的优秀论文将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公开出版,为论文作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并择优在《流行色》、《色彩中国》和中国流行色协会网站等媒体刊登。论文集将被中国知网“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收录。
(二)部分入选优秀论文将推荐在11月30日召开“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宣读及做学术交流。
(三)本次论文征集和出版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秦爱梅
电话:010-85229522 85229582
传真:010-8522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