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课外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0:56

序论:在您撰写课外阅读教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课外阅读教学论文

第1篇

(一)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分析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概括文章含义,进行前后文的解释。有的文章还会留一些空白和想象的空间,需要学生理解作品后进行填充,学生填充内容的过程,就是对文章整体把握和理解的过程。

(二)课堂增加“佐料”,教学绽放光彩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读”,学生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从而领悟文章的真正要义,获得心灵的启迪。所以,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开展阅读游戏、阅读竞赛等,学生在游戏中激起了参与的热情,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二、讲求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要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内涵,获得情感体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适当地增加他们的阅读时间,多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例如,在《雅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探究,然后把握方向,适时引导,最后提示方法,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解放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二)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题材内容、背景环境、情感主旨等相关知识;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裁结构、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相关知识。学生将这些基础知识融汇贯通,有助于他们真正学会阅读、分析、鉴赏文章,全面培养语文素养。所以说,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使阅读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钥匙。

三、重视课外阅读的“延伸”

张志公先生说:“贫乏,是语文的致命伤。”要克服这一致命伤,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还要大量阅读,广泛涉猎,包括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阅读要广,但不一定篇篇都懂,句句都会,关键在于知识的积淀,积累越多,学生的语感会越来越纯熟,对写作会有很大帮助。

(一)帮助学生选择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读物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剧增,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很适合学生阅读,如《视野》《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杂文报》等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读物,既切合生活实际,又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是“与时俱进”的优秀课外资料。

(二)创造课外阅读的机会

第2篇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初探 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反思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谈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刍议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探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进行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点探索 浅谈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探讨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问题 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问题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不但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而且可以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语文氛围,同时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是,旧观念还是影响了小学生们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教学应注重从学生的兴趣,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阅读习惯等方面转变思想。【关键词】课外阅读激发兴趣拓展技能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①吕老的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但要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展语文技能,我们必须要更新课外阅读的几个观念。

一、 把课外阅读的功利性转变为学生的兴趣

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让孩子积累大量的词汇,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固有的旧观念总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来迅速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于是,此目标片面要求孩子多读作文书,更有甚者,索性把课外阅读变成了作文阅读事实上,上述做法的危害是很大的。首先,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课外阅读应该本着尊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其次,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将课外阅读与提高写作能力过分联系在一起,学生在阅读时满脑子都是写作方法、好词好句之类的东西,读起来味同嚼蜡,分外费劲,无形之中就会让学生觉得读书是一种负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我们可以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我们应告诉学生,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不仅采用了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还采用了游戏、表演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

二、 更新学生的课外书库,与时俱进

时代的脚步飞快的前进,作为语文教师不能把学生的阅读材料限制在几十年前的书库了。因此为了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推荐书目应该分学段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段的学生,大多是6—8岁,他们的社会交往比学前儿童广泛,语言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个阶段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顶峰时期。学生对模拟社会生活的动物世界的故事书、童话、寓言、卡通等图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书籍十分感兴趣,如:《太空历险记》、《阿童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教师便应及时为学生推荐,提供这类读物,以满足其阅读的欲望。

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大部分常用汉字,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注意力比第一学段时更持久,可以独自阅读较长的一段时间。然而,由于学生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易受外界的干扰,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和提供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的读物。

第三学段的学生开始懂得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逐渐脱离绝对的自我中心,有了较明确的时空概念,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电视新闻、多读报,为学生提供或推荐表现神秘、玄奥、超自然的科幻读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等,并让学生阅读部分精典的传统著作。

三、 从“以教师为本”到“以学生为本”

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他们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必须具备自主性的品质。要充分发挥学生课外阅读主体的作用,教师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会发现。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释疑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点,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组织制作书卡,小组学习批注,等培养学生乐于发现问题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在班级开展读书活动周,组织家长与学生共读名著,学习写书评等。

第二、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本身便是极具创造因素的活动。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独特见解的平台,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文本所表达的内容,积极倡导“标新立异”,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四、 把课外阅读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给学生以适当的“强制”。养成良好习惯必须实践。在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指导中,通过一定的“强制”,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所谓“强制”,在这里是指给学生规定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监督。这种“强制”,在小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之前,是十分有效的。

第3篇

一、中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适当分配学生的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即在有限的课内时间里解决方法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语文。但问题的关键是,在应试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多数中学生根本就没有课外阅读时间。学生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课程排得满满的,连吃饭走路都是匆匆忙忙的,那里有“闲情逸致”去阅读呢?课外阅读长期得不到重视,还源于它姓“课外”,学生以它为“消遣书”,家长称它为“闲书”,甚至有的领导和科任教师认为它是“不务正业”的书。这些不公正的待遇使它遭到冷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光靠有限的课内阅读既不能满足学生的考试需要,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鉴于此,教师要改变观念,激发学生兴趣,保证课外阅读的正常进行,将阅读从课内引申到课外,用课外的营养滋润课内的的内容。阅读的途径比较多,例如:

1、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大量的信息、新颖的手法,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把握课文内容与经典作品的思想真谛与语言内在意蕴,在感悟中提高自己的品位和境界。培养学生灵活性、多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对同一问题作多角度思考,进行丰富的想象,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和综合思维的能力,并不断加以深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2、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新书,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的阅读教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假如我们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使学生们能随时地、方便地读到他们喜爱的文学、科技以及一切有益的读物。

同时,还要大胆地利用有限的课时来进行课外阅读。每周坚持用一至二节课来专门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学生感觉非常好,学生在读书交流时说“我们期待阅读课的到来,因为我通过阅读体验到从没尝试的感觉”。一个同学说:“课外阅读还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把我们从游戏室,网吧等场所救出来,它使我们 活得滋润。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不但不影响课内,而且使课外、课内二者相得益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积极组织阅读材料

有了充足的阅读时间,就必须准备充足的阅读材料,不能让阅读成为“无米之炊”。材料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如笔者所带的班级,每人订一份《语文周报》,不少学生还自己订了《读写天地》、《青年文摘》等等,报刊杂志交换进行阅读,有时还可以借助学校图书室的资料,这些资料这些资料极大的充实了学生的阅读仓库,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为自主阅读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的进入阅读之门,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激励学生乐读。学生如果乐于读书,积极主动的探求思考,阅读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吸取知识的阳光雨露。

2、引导学生善读。学生不仅要乐于读书,而且要会读书。特别是在开始的一段时间,教师要告诉学生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有的文章要精读,要一字一词地细读,反复地读,仔细品味;有的文章要略读,一目了十行,了解大意即可。要善于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去体会文章的精妙。只有这样,才能读有所达,读有所获。

3、提醒学生记读。“记读”就是要让学生阅读的时候手到、脑到。对于精彩的词句和语段,要用摘抄本把它抄下来,要用一定的时间笔记本别好的内容进行背诵,为今后的写模仿、创新的原料,对于感受很深的文章还可以写读后感。教师要每隔一定的时间进行检查,鼓励学生做好笔记。时间一长,学生的语言仓库里就会有充足的“货物”,到那时写作将成为一种自觉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会得到全面提高。

四、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积累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笔者认为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l、教会学生认真投入,和作者对话。读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积极的心智活动。读书是一种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人与书本产生一种综合性效应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学生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第4篇

一般而言,学生是以拼读的形式进行词汇记忆的,而传统的无意识和机械式的记忆经常会导致“今天记,明天忘”的现象,识记难度大。因此,在课外阅读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然拼读,帮助学生掌握拼读的规律,进行联想识记。如在《Lit-tleRedRidingHood》教学中,教师要按拼读规律整理出阅读中出现的词汇,引导学生进行自然拼读的总结按照发音规律、词性规律等进行分组,帮助学生掌握拼读规律。然后要求学生每三天抄写一组单词,抄写是要按照观察记忆、覆盖原词、拼写自测和检查核对四个步骤进行,如hats、girls、clothes、glasses这组,学生通过上述步骤进行抄写后,发现这些词汇是hat、girl、cloth、glass四个单数名词加s或es引申出的复数形式,通过掌握了规律,学生在拼读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记忆,发挥学生的联想识记,培养学生认读单词的能力。

2.分析词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初中课外阅读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生词,而多数学生遇到这些生词就会直接查词典,甚至直接放弃,这对在课外阅读中实施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构词法、上下文联系、生活常识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猜测词义,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然后让学生找出该词所在句子与其他句子之间的关系,即并列关系,经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猜测词汇的意思,表示“产生的某种结果”。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查阅词典或者查看课后解释来验证分析出的词义是否正确。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3.创新活动,巩固学生的新词运用

创新活动,尤其是课外活动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阅读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演讲、表演、故事会、书评会、撰写故事剧本等形式开展创新活动,在活动中,要尽量恰当地运用课外阅读中所学到的词汇,这样就很好地巩固了学生对新词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新词汇的理解。如在学习完《TheRabbitandtheFox》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进行故事评论,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寓意理解,在评论时要运用到阅读中出现的一些短语,如playtricks、Goodidea、jumpup、wentaway、ranoutof等。让学生展开联想,续写故事,表达出狐狸飞快地跑出房子之后会发生什么。通过这样的创新活动,有效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拓展了课外阅读的词汇掌握,更主要的是巩固和运用了学生在课堂学习到的新词汇,达到了教学目的。

4.结语

第5篇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作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脚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会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留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可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3、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

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三、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第6篇

关键词:网络阅读、优点、培养能力、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的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九年课外的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还指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针对这一要求,我在教学中进行“网络阅读”的一些尝试,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大容量的阅读积累和灵活多样的网络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创造一种氛围,一种环境,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天地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那么怎么样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呢?

我认为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丰富的人文因素,审美因素和文化因素,能够打动小学生的感情,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能够把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语言文字上来。(2)便于学生自由、自主地表达和交流,能够促使学生产生自由表达和交流的愿望,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3)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并以此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表达和交流。

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1)从文本阅读转向了超文本的阅读,传统的优质媒体在检索筛选方面,远不如第四媒体的高效。(2)从单纯的阅读文字转向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增加了文本的形象性,使阅读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一、网络在课外阅读中的主要优点

1.提供背景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纵观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包罗万象,科技知识、自然风光、风云人物、童话寓言……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要认识理解这些事物,对于这些阅历较浅,判断力欠佳,又以无意注意为优势形象思维的小学生来说,是较困难的,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出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境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上《十里长街送总理》前,我和学生一起在网上搜集了的图片资料和影视片断,并建立了一个小资料库,分小组分别从的工作、生活、童年、外交、为人处世、生平、以及业绩等方面自主进行网络阅读,然后小组针对一个方面内容进行所选材料的整合,做成幻灯片集体交流,让学生通过网络所提供的背景资料各个侧面地了解了这位伟人的风采,敬爱的感情油然而生。在上这篇课文时,在哀乐声的渲染下,孩子们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2.丰富的阅读内容,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人文学科,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综合能力强的,往往是那些爱好读书,博览群书的学生。这表明,阅读无论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还是陶冶情操、学会做人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媒体最大的优点就是海量的信息。另外,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还可以借助生动的动画、美妙的音乐,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外,还应常常鼓励学生在网上阅读。我是在一些小学教材课件、K12教育资源库中进行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如在上《卢沟桥的狮子》前,让学生欣赏K12教育资源库中的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掌握相关知识,培养阅读方法。学生对于狮子的数量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上起课来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日本侵略者发动的罪恶行径,则让学生通过欣赏课件,目睹侵略者的暴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这样在课堂上教育其不忘国耻,奋发读书,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新课文时,也会主动在Internet网上找一些与之相关的短文、图片等等,在全班同学中交流、阅读。通过大量课件的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快速检索,增加阅读的效率。

信息时代阅读方式的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阅读方式的出现,电子计算机的存储量与处理的加工进度,是手工检索所无法比较的,它可以让你瞬间拥有某一主题的相关信息,减少了人的奔波、查找、收集、摘录之苦。

例如上《参观刘家峡水电站》这篇课文时,我发现学生对水力发电站了解得比较少,就带着孩子们一起在网上通过搜索引擎来搜寻相关资料,几秒钟就查到了几百个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即时了解了水力发电站的构造,工作原理。大语文教育观念下的语文教育,要求学生从语文的教学中解放出来,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加广阔的空间。

4.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阅读材料由教师提供,经过老师的筛选,阅读材料会更适合于学生,避免学生接触不健康的材料,再加上教师对学生阅读任务的适当规定和语文课上的检查、指导,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这是传统课外阅读方式和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另外,网络的特点决定阅读过程的可控性,教师可以通过控制主机或自己的电脑来实现对学生阅读时间和内容的控制。

二、基于网络条件下课外阅读中几个能力的培养

1.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术利用能力,信息资料检索能力,信息整理、加工重组能力。我们的学生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勤于接受课堂知识而忽视课外信息的利用,他们还不懂通过图书馆的书来服务,检索服务,咨询服务查询资料,更不用说进行网上信息交流,利用网络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

我们通过在网上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对信息产生良好的感性认识。信息意识在孩子的脑中也不断地渗透,通过网上资料查询,课间交流,不但培养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协作学习精神的培养:为了寻找某一个知识的背景或材料,我在课外阅读后,常常需要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网上查找资料,学生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交流,不断地完善、来加深对文章的认识,而且对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交流提供了方便。如上了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课之后,我让学生在网上找到的资料相互进行交流,有的找到了草原上的蒙古包的图片,有的找到了草原风光的照片,还有的找到了介绍蒙古族情况等资料,我们相互交流、补充,最后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资料库,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个体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了1+1〉2的高效。

3.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阅读的目的就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多媒体的课外阅读资料能集声、形、音于一体,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地增加,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优美词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各种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潜词造句的方法,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网络条件下课外阅读的操作方法。

1.精心选择阅读材料。

可以向学生提供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作品,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它不但能拓展思维,还有独特的见解。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成为作文的典范。文学刊物、报纸中的好文章也值得推荐,这些文章的语言具有鲜活性和时代性,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新大纲推荐的篇目,可以逐年渗透。

2.阅读交流,教师检查。

这一步骤也非常关键,它将进一步巩固学生阅读的效果,使学生的阅读更有目的性。教师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后,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形式检查阅读的效果。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

引 言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课本为主,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也多定在课本上,很少用课余之外的内容来教学,在课外的一片大海里只选择了课本里的一口枯井。所以,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在扩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引入课外阅读教学也是必备。

那么,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高效扩展呢?

一、引入新的教材,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培养一个学生活跃的思维,不仅要让学生把握熟悉课内的内容,教学时也要在适合的时机把课内往课外伸展,在学生精力旺盛之时着力于课本内容在有转机时将内容加以渲染,让学生被授讲内容所吸引,掀起W生内心想要追寻课外阅读的波澜,比如:讲到课本中的带有典籍时,相应的加入典籍背后的故事并给学生们精彩的讲解,在这时,引导老师可以抓住机会给学生推荐与典籍相关的书籍,将学生的兴趣牵引到课外阅读。

二、培养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兴趣

就幼儿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还纯真简单,不能很好的理解复杂的理念,所以,找到找到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读物显得至关重要。有时让小学生阅读枯燥乏味的《三国演义》,不如指引学生们去读更现代的《鲁滨逊漂流记》,这样还能收到更好的阅读效果。老师不仅要做到在学生的阅读之路上起到引导作用,而且要在相应的时候给学生推荐读物并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毕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因此学生阅读也是会把自己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兴趣决定一切,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阅读,久而久之在阅读的陪伴下,学生的视野变得宽阔,思维也会变得活跃。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激情,追寻学生阅读的脚步,使课外阅读教学也得到了更好的开展。

三、用适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有效的阅读

从古至今读书都提倡口念,手写,眼看,心记,这其中的意义便是读书要用心记住,用眼睛看,用手做笔记,用嘴巴来阅读,这样才能让记忆更加牢固。民间总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不论有多好的记性不复习不记笔记那也是枉费,随着时间的久远就会逐渐忘记,都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那学生的记忆有多久呢?那是个未知数,谁也不知道那会是多久。所以在阅读时要养成记录笔记的习惯,做到阅读与书写相结合,口心相一。

四、在开展课外活动后,让学生对阅读后的收获进行交流

开展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阅读活动,并让其将在课外阅读的领悟表现的玲离尽致。比如:开展诗歌朗诵,作文朗读大赛,随性问答等等活动,让学生踊跃的参与其中,使兴趣活动逐渐的转化为知识大比拼,逐渐的推动学生去学习,去努力的阅读,阔宽知识面,同时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又比如:开办成语接龙比赛,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形成你追我赶的趋势,也感染了周围的气氛,在比赛中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而此时的反省就好比催化剂,加速了学生对课外阅读追寻的脚步,催动学生积极的去阅读,去吸取阅读中的精华!

举办一些课外阅读活动,比如:家庭阅读大会,让学生跟其父母一起参加,在活动中不仅可以看到一家人共同努力阅读的成果,也为亲情的表达搭建了一座桥梁。另一方面,可以创立一个系统平台,鼓动学生把自己的课外阅读收获,或者课外阅读笔记,又或者读书领悟一系列的发表在平台上,让同学间可以更好的交流沟通!

五、打造阅读天地,培养自读

成立专门的阅读机构,比如:扩展一个学校的图书馆,单独设立属于每个班级的读书群,延伸阅读范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活跃思维,打开脑洞。不光学校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阅读氛围的环境,老师也要支持阅读,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小天地。虽然课后的复习对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过多的书面练习会让思维被框固,所以,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练习,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扩展给以了实际的鼓励支持,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古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至于这黄金屋跟颜如玉,自然需要去阅读才知道这书中的奥妙。认知浅薄,知识浅显只能构建一个虚假的空间,这空间好比做梦,只要一醒梦就碎了,虚假的空间也是同样的道理,只需一试便知真假,这也跟民间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便知”相照应。想要不被知识打败,只能不断的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不断吮吸其中精华才能让自己所拥有的能量强大,比如:老师的推荐以及指引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给了学生一种初始力量,这种力量推促着学生去探究去追索,追寻的过程难免产生好奇,而好奇刚好是学生自主自觉阅读的发动机。

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便是父母,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父母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比如:在孩子周末的时候,父母陪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亲子共读活动,一起培养阅读兴趣,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对孩子的自觉阅读更有影响力。

六、结 语

扩展课外阅读能扩宽学生狭窄面,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中课外阅读更是显得弥足轻重,因为课外阅读可以让人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新鲜事物吸引人们不断的探析,不断的去追寻。知识在更新,人类在进步,课外阅读更是需要扩展,各方面的共同发展,共同拓宽,才能紧跟社会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李敏.小学开展有效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课外语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