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段作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2-10-06 23:13:37

序论:在您撰写高段作文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段作文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段作文教学

目前,在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对作文提不起足够的兴趣,写出来的东西缺乏灵性,内容空洞,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加强对小学中高段作文教学的分析研究,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我们当下所要研究一个重要课题。

一、不断加强学生对作文写作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个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对作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才能去愿意写作。因此,在小学中高段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愿意去写作。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加,学生对教师口中所说的一些名人作家也更加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名作家的写作趣事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们听,从而在思想上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其次,游戏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的这一特点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把一些学生喜欢的小游戏带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在玩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说话、思维表达能力的激发。

二、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高段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常常会觉得“无话可说”,或是不知道要怎样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知道要怎么样语言进行组织。在教学过程中,尽管老师将写作知识、写作要点进行了传授,但是这种抽象的写作知识很难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认真、积极的观察,可以是对身边的人进行细致的观察,也可以是对景物、事物的观察,总之,观察的对象一定要是学生身边常见的,学生所熟悉的,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从而更好地克服学生无话可说的缺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述,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比较活跃,想法有时候也比较奇特,而语言组织能力的欠缺往往让学生不知道要如何将这种奇特的想法表达出来,从而给学生一种无话可说的假象,因此,在小学中高段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语言组织、思维组织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加强对多种教学形式的采用

在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把学生禁锢在了小小的课堂中,学生重复着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得有趣有教学内容也失去了应有的风采。在小学中高段教学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他们对事物的发展也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逐渐形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加强对多种教学形式的采用,更好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出来。可以通过对活泼开放的实践课的组织,更好地去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得作文教学课堂更加充满活力。这样学生可以在一种兴奋的状况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的发挥。

四、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在作文写作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积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有充足的语汇量去将自己的想法真切地表达出来。因此,在小学中高段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把阅读到的一些精彩的片断进行摘录,也可以将自己对所阅读到的内容写一下所想、所感,这样不仅仅可以在阅读中起到写作的练习,而且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这些阅读所感、所想,必须是学生真情的流露。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在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习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去读的读物,可以是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读物,也可以是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作品,这样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可以加强对语言词汇的积累,从而更好地丰富写作词汇,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第2篇

关键词:场景;方式;感受;技巧;阅读

一、认真学习,提高表达方式

第一,我们要回顾课堂上比较经典的场景。每个作家的童年是不一样的,但都是多姿多彩的,在语文课本上有哪些文章内的场景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如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再如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写的《童年的发现》、以及萧红的《祖父的园子》等比较经典的文章。

第二,我们要感悟做着的表达方式。童年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令人难忘的时光呀,童年是一个最纯真的时光。有的作者的表达方式已经让我们看到他的童年和他对童年的憧憬,看出他对已经跟着自己的年龄逐渐走远的童年恋恋不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来感悟作者描述的写实的表达方式。

二、努力观察,为写好作铺垫

叶圣陶先生在的《文章例话》中的曾经说道“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日常生活中储备大量的作文素材。学生对于自己亲生经历的事情记忆非常深刻,例如郊游、野炊、采摘、踏青、玩沙等。

三、学好语文,提高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就是文字表达活动受到情感的控制,没有情感参与的作文教学是没有灵性的,因为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愉悦的情绪,激起巨大的热情,才能写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的文章。而儿童的言语心理一般要经历:产生表达或交流的欲望,出现内部语言,把内部语言传化为外部语言(作文)。所以,作文教学应顺应学生的言语心理过程,遵循科学的训练规律,从而形成学生积极的写作心态。

教学伊始,可以通过一组班集体活动的照片和一曲学生熟悉的轻松活泼的《童年》的旋律把学生的思路和情感拽回曾经的快乐时光里,营造了作文的情境启导。生活是教学的源泉,在这节课中不仅让学生知道这些蔬菜的名字,还读准字音,认识他们,还让学生对生活进一步认识,增长了见识,还会激发他们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的“教育即生活”。

四、学会评价

教学中,可凭借“看照片回忆场面和看照片说感受”以及“个体或三人小组选择一张照片回忆叙写片段”的方式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评价、取长补短的写作能力。

1.对照畅谈——难忘的瞬间。看看这些照片你最难忘的是哪个场面?最开心的是哪一刻?最喜欢的是玩什么?有留下什么遗憾吗?

2.深挖细嚼。哪些同学的话语让你难以忘怀,哪些声音萦绕耳边,哪些色彩记忆犹新?

五、课外阅读,积累语言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学生平时多读书积累语言,那么写起文章来就会洋洋洒洒。学生可以订阅《小学生学习报》,因为上面的小故事和作文,对学生的思维和拓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还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寓言故事,例如《安徒生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老师也要参与,与学生一起分享书里的智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随时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功夫不负有心人,多读多练、日积月累,经过长时间训练,学生在写作文过程中就会产生灵感,作文就成了轻而易举的事。

六、学会技巧

1.启发表达,教给技巧。教师讲解纪实作文的一些写作要求:首先,写实相对于虚构,必须确如其人,确有其事,景和物的描绘“像照相机拍出来的一样“。其次,写实是具体的,要多使用一些表示行为的动词和表示方位的词,要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三,材料要有选择和侧重,突出对象的特征。

2.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1)讨论拟题。(2)讨论拟定几种写作提纲,各取所需。(3)指导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给材料定详略。(4)商讨可能用上的一些修辞手法、诗句、歌词。(5)讨论可选择的开头和收尾方法。有了这些写作技巧的指导,学生的习作都能做到结构完整;大部份习作能做到内容具体,主次分明,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少数学困生的习作也能通过多写几个场面让内容显得丰盈亮眼。

七、注重评价,提升作文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对于写的好的文章,老师要在学生面前读,对那些写的不好的同学,老师不能一棒子打死,尽量发现其文章中的闪光点,真诚的为他指导,修改文章中的不足。万事开头难,开始可能成效不大,但教师只要持之以恒,不断激发其写作热情,学生一定会循序渐进。

八、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

文章不厌百回改,作家的优美文章绝大多数也是自己一遍一遍修改出来的。只有让学生学会自我修改,才能感受到琢玉成器的成就感。在教学中可运用投影通过对学生的佳作片段的评析,劣作整篇的评改等方式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在修改作文的实践中明白自己的好作文也是修改出来的,从而树立自己修改自己作文的意识和习惯。

我手写我心,我文画童年。照片能记录童年瞬间的欢乐,手中之笔也能复制童年的美丽足迹。小学生纪实作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愉悦、真实、具体地描绘青山绿水、和风细雨,记录童真、童趣、童语,体验写作的快乐,体验童年的多彩。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文水平之所以低,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没有一种想要写作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学生的天性。所以,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参观、课外实践活动、文体活动、游戏、角色表演等。这样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观察者,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和感受,同时有了教师的引导和观察,使学生乐在其中倾情投入,这样写出的文章一定描述生动,充满情趣,写作兴趣也就自然而然有了。

我们还可以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兴趣。电教媒体信息量大,具有直观可感性,能引起学生视听的愉悦,激发学生兴趣,由此成为作文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有一次我给学生放了一个无声的画面:在一小镇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一位小男孩带着一位比他小一些的小女孩站在烤羊肉串的小摊前,卖羊肉串的大婶正拿着一个羊肉串递给他们……看完后,请大家构思买羊肉串吃羊肉串的场面。学生进行了精彩描写,语言富有个性,人物栩栩如生,使人如临其境。

二、词汇积累,打好写作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说明了只有量的积累才会带来质的提升,学生的写作也是一样,没有大量积累,是无法写出好的作文的。广泛阅读是实现语言积累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看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无论是古代作品,还是现代作品;无论是外国作品,还是中国作品;无论是科普读物,还是文学读物……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越好,这样才能广泛积累语言。

在积累的同时,应熟读成诵,学会运用。我认为应要求学生坚持每天收集一些名人名言、好词好句好段、古诗词等,让他们每天在早读课之前轮流将自己收集到的抄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同时让其他学生将当天的记在自己的积累本上,熟读成诵。在阅读课上,鼓励学生以小组交流方式找出课文里的好词佳句,从而加深他们对语言的本身印象并学习运用。

三、习作指导,激发写作欲望。

在条件落后的农村,习作指导总是过于简单化。一些老师在习作指导时,只是简单地出示写作提示和点明写作要领,便让学生匆匆下笔,这样做存在很大问题,我认为以下两点特别需要注意。

1.创设情境。小学是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老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保护他们的写作自信心。不管指导写什么题目的作文,都要想办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例如:著名教师李白坚教授在指导习作《比手劲》时,让学生当场“比手劲”,边比边观察;让学生在两分钟里固定一个独特的动作一动不动,从而体验“难受”的感觉;让学生疯玩两分钟,充分体验短暂的自由和快乐……这些现场活动,让学生有了一肚子的感受要倾诉,处于一种“憋不住”的状态,此时拿起笔来,自然是一吐为快。

2.注重交流。文章的产生是以说为起步的,教师在习作指导的交流中,要特别关注学生说的情况,当他们讲得不够具体、不够完整、不够明确、不够通畅时,要及时捕捉、及时点拨,并通过一系列对话,挖掘学生生活资源,使生活生动再现,引导学生说得更具体、生动,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农村的学生的生活资源可以说十分丰富。

四、生活观察,获取作文素材

第4篇

关键词: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立意

如何有效调整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帮助学生纵情写意生活,让学生不再望作文而兴叹,从而轻松快乐地游弋于作文教学的浩瀚烟海中?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锐意创新,大胆实践,明确了要想上好作文课,必须引导学生过好“立意”关的作文教改方向。

一、快刀斩乱麻,先从审题入手

教师在创设作文题目时,用统筹考虑其行文的灵活性、封闭性,既要让学生易于把握主题,又要让学生在写作时具有独立思考、情感自由抒发的灵活度,为学生发展创新性思维留足了空间。如,为了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笔耕自由,有话可说,教师往往会出一些特点鲜明、学生喜闻乐见的题目,让学生“自由”作文,如《二十年后再相会》。看到这个题目时,给学生的第一感觉是很新奇,仿佛思绪一下就飞到了二十年之后,似有千言万语充溢心口,置之动笔而后快。这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放缓思维运行节奏,静下心来认真审题。首先,应弄清楚这个题目的词汇组合,即“二十年后”“再相会”,然后再富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样,学生对题目要彰显的情感韵律更明晰了。第二步,学生面对这个题目,教学参与性会显著提升,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论题大讨论,让学生说出对该文题的看法或立意指向,将作文课推向大讨论的。有的学生认为“二十年后”这个时间是写作重点,也是立意取材的中心,有的学生认为“再相会”更重要,侧重事物的情景展现。汉语就是这么的博大精深,无论将重点锁定在何处,都能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确定“立意”,为行文埋下浓墨重彩的伏笔。

往前看固然情趣盎然、浮想联翩,但往后看,促使学生追忆往事,体味人迁,也能触碰学生那颗柔软的内心。回顾过往比眺望前方更能净化学生的内心,因为往事都是自己经历的,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更容易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由于幼年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更趋感性,学生往往对生动直观的事物记忆更深刻,所以教师在设置题目时尽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请回忆自己看过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片段,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并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种作文题目开放式要求,学生经过认真审题,立刻就能将题目幻化成自己喜欢的电影或电视剧的名字,按照作文写作要求,基本思路和写作提纲也了然于胸了。即,先写出一个片段,再说明为何要选它,再写出观后感想。学生在作文之前,教师对一些细节还要提示到位,如,片段不是整部电影或电视剧从头到尾的复述,是对你认为的精彩内容的截取,同时,还要注意写作的重点,可以是片段叙述占三分之一笔墨,内心情感抒发占三分之二笔墨,也可采取夹叙夹议、互相穿插的形式,让学生用心体味“快意写人生”的乐趣,用兴趣牵引学生作文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打通学生的思维巷道,催生学生提纲式结构

小学高段作文训练提倡独立自主、形式多元、个性鲜明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做好“立意”方向性引导,更要巡回审视,随时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让学生情感喷发、文思泉涌。毫无疑问,催生学生的提纲提炼整合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大众的环保意识,提升公民的环保能力,应从娃娃抓起。鉴于此,很多语文教师以环保为主题创设了很多与之相关的作文题。在面对此类题目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确定作文的写作主旨,可以是发散式的,也可是集约式的,应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不断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不要拘泥于一点。如在上此类题目的作文专题课时,为了将学生的写作视野无限扩大,使学生的写作中心题目更具多元化,我并没有按部就班地进行传统式“口舌”讲授,而是示意学生将目光投向窗外,窗外万里无云,鸟儿自由飞翔。然后,我向学生发问:“同学们,你们看小鸟们多么的快乐自由啊!那你们知道小鸟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对我的发问,先是面面相觑,继而行为定势似的小组讨论开来,最后得出小鸟是从大自然中来的结论。接着,我再对此进行详细阐述:“小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应该从保护小动物做起。”“任何生命个体都是大自然的杰作,理应受到尊重,生命是脆弱的,但更是值得尊重和呵护的。”由此串联成一个事物联系链:小鸟―大自然―生命―尊重生命,从而让孩子认识到生命的真谛,进而体会环保的重要性。这样充满情趣和智慧启蒙的讲解,比传统教学的苦口婆心说教,效果要强很多。

总之,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之路看似狭小细短,实则别有洞天。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静下心来,捕捉生活的细节,寻找生命的真谛,让学生多一些感性,做桃园深处的性情中人,让小学高段作文之路绵长醇厚。

第5篇

一、计划与制度同步,贯彻与落实同行

开学初,我便统一要求学生用8K稿纸,装订成每人一个习作本,并与学生协商每周两篇独立习作,在任务目标的指引下,用习作制度约束同学,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习作,从行为上动手习作,形成了全班习作的浓厚氛围。坚持每周一节习作课,习作内容周周有创新,习作方法次次有新意,习作质量篇篇有提高。习作与课堂教学是同步的,习作和学习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习作成了孩子们主动的学习习惯。

二、课内读写结合,积少成多

高年级语文课,主要进行阅读教学,而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写作。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课堂是主渠道,也是主战线。因此,我特别重视学生在课内的读写结合和习作指导、训练,从而形成扎实的习作技能。

(一)以课文为载体的片断写作。课文是文学的精华。课文中的许多句式、段式、篇章更是语言的精粹。在课堂上,我利用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句式,理解段式,掌握文章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和各类表达技巧,继而进行仿写,从仿到创,反复实践,最终获得习作的方法、技巧和灵感。文学家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模仿课文,是对课文的吸收内化,也是对语言的积累运用,更是对思维的梳理拓展。通过仿写、缩写、扩写、续写等让学生获得大量的言语图式和技巧,学生找到了写作的拐杖和路径,敢于也乐于积极地进行习作创作。

(二)以生活为依托的情感习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习作方式写作。”生活与习作紧密联系,我恰当地利用活动,竞赛,班级小事,天气变化,节日等,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感受,从而将思维、感受、表达密切结合写习作,这种习作不仅是学生真切的体验、情感的反映,而且促进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我手写我心,我心思我行”,激发兴趣,发展个性,孩子们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稚嫩的情感思维,也有浓浓的人文关怀。

(三)以提纲为引导的师生合作。写什么?怎样写?是学生习作的重难点,大多数头疼习作的同学,就是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此时,老师的习作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这学期,第一单元《马》的习作要求是:写一写生活中的马或有关马的一件事,或想象中的马。虽然习作要求宽泛,但学生根本把握不住,不知如何下手,因为,学生生活中极少见到马,更不了解马。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先让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图片,了解马的外形、生活习性、历史、有关马的故事等。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我和学生一起列出了习作提纲:(1)马的总体印象;(2)外形:头、鬓毛、身体、腿、尾巴;(3)马的作用(穿插故事)从古到今;(4)有关马的成语、传说;(5)马的精神概括;(6)抒发个人感受。以这个提纲为引导,我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习作,然后师生互相评比,我的写作行为激励了学生,学生独特的思维感受也启迪了我,“老马识途”、“茶马古道”等记录历史岁月的词语,被学生细心感受品味,激发了探求知识、崇尚文明的欲望。在习作时,老师就要先“下水”,试试水的深浅,引导学生摸索着走;就要走下来,和学生一起写,让写作不再孤独无依;就要蹲下来,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用欣赏的眼光向孩子学习,用激励的眼神伴他们前行。

(四)以场景为契机的即兴习作。孩子的眼睛不是照相机,孩子的脑袋不是复印机,小学生写不出回忆性的文字,只有让他们亲自观察感受、当场习作,才会让他们写出真实有效的习作。如《一次精彩的××比赛》、《一件难忘的事》等叙事类作文如何写好?老师需要巧妙地创造契机,在看似不经意的设计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说、想、悟、写……如:我在六年级上的一节作文课,我不声不响地拿着一个月饼在教室里走了一圈,先让学生写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这样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问:“想不想吃?”

师生一起观察月饼,学生再动笔写看到的月饼,期间我指导说明顺序;接着分月饼,先说如何分,再请同学实际操作,其他同学观察他的动作步骤,把所思所想写下来;然后尝月饼,慢慢尝,说感受,细细嚼,品味道,写下来;最后说,为什么老师让大家吃一个月饼?在解惑中归纳主题――团圆饼、同学情、中国心……一次次撕纸、跳绳、抢豆子等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说笑中感悟、在玩耍中写作,把生活场景移入课堂,把切身感受化成文字,习作教学在老师睿智的引导中变得轻松自如。

三、课外欣赏品味,由表及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作似泉水叮咚,沉静中透着灵气;习作似小溪奔流,欢快中和着旋律;习作又似波涛汹涌,凶猛中带着动力。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课文、美文、经典、名著的熏陶,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课内到课外拓展。在习作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把课外引进课内。每天课前3分钟的美文欣赏、成语积累、猜谜语、对对联等,虽用时不多,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欣赏的水平,充实了孩子们的课外知识。利用班会课,活动课进行背古诗比赛、古诗文诵读,让学生徜徉在古诗文的河流中精神愉快、情感充沛。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的资料本、资料袋等,像一条条溪流,把课外知识系统、有层次地引入课堂,为课堂注入了活力,为习作架起了桥梁。

(二)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有限的课内时间,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渴望,我就在课堂上推荐好书,好电影、资料让学生到课后有目的地去看。与此同时,读书笔记也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伙伴,同学们的阅读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厚厚的读书笔记见证了阅读的分分秒秒,明亮的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书香,孩子们淳朴的大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三)从阅读口号到行为。很多小学生喜欢读书,但是为了轻松娱乐,他们把肤浅的口袋漫画、娱乐搞笑当成了阅读,没有领悟到语文的文学性和人文性。为此,我特意和学生约定周末一起去书店、图书馆,然后和他们一起找书、看书、买书、讨论感受,鼓励他们说一说读书的乐趣,写一写读后感悟,用自己的阅读行为引导学生,用细腻地感受敲开学生的心灵之窗,用人间朴素、真挚的情感拨动他们的心灵之弦,把阅读真真切切地落实到了行动上。

(四)从读者到笔友。我爱好写作,喜欢每天用笔在纸上写一段,然后把笔记本给学生看,他们是我的最忠实的读者,或评论、或续写、或感悟,然后选择喜欢的篇目就帮我敲成电子文档。文字建构的平台,是我和孩子们心灵的舞台,许多孩子触景生情,感同身受,也不自觉地拿起了笔记录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学会了在自己的生活中用心体会、用情思考、用笔抒情,我和孩子们成了彼此的读者和笔友。

四、评价与激励结合,短期与实效互动

习作训练强调学习创新,一题多练,注重独立写作,但更注重兴趣的激发和积极习作态度的培养,因此评价激励的机制就成了作文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

(一)书面评语和实物奖励互为补充。每一次批阅习作本,我总是以等级分评定,对优秀习作划出其亮点,评个A+,以作文书、学习用具作为奖励;对有进步但还欠佳的习作,多做修改,在评语中给出不足,多加鼓励。从而形成了优秀者得奖,后进者明确方向的习作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师精批与学生互改详略有方。每学期,我们练写的习作加片段有四十多篇,老师精心批改的作文只有八九篇,其余的让学生互批自改,这样有重点地批改,一方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作文修改的效率,为师生沟通架设了桥梁,学生在老师精批细改的作文中发现不足,得到指导和鼓励;另一方面,学生在自改和互批的过程中,端正了习作的态度,获得了经验和方法,了解了他人的思路和创新手法,学会了合作和鼓励,认真写出了自己的习作并反思感受,积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为下次习作做好准备。

(三)讲评鉴赏与反复修改取长补短。小学生不只在乎老师的等级评定和物质奖励,更关注同学对自己的赏识与称赞,在对习作进行批阅修改后,我已胸有成竹,选取优秀习作在班上进行讲评习作时,讲评作文不是念作文,而是选取其中的亮点片段,供大家品读学习。每一次习作讲评,不仅是优秀作文的展示,更是大部分同学学习、积累的好机会,他们带着期盼的眼神,带着满意的笑容修改、认真誊抄,渴望下一次讲评的作文是自己的,写作的激情一次又一次地被激发。

(四)封面表格与展出发表相得益彰。开校初,我让学生在作文本封面画表格,每次习作批改后,便认真填写成绩,定期进行评比奖励。封面表格中的成绩一目了然,既能让学生纵向比较,发现自己的进步,又为学习园地的“文采飞扬”栏目进行佳作展出提供了依据。每当有同学的佳作被展出时,他是多么兴奋、激动。长期、连续的评比展出,调动了同学们自觉主动写作的积极性,他们都爱用纸笔书写心中最美的愿望,最真的感受,都期望在文字中写出一个优秀的自我。

五、不足与感想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当我满怀激情地教过后,再坐下来冷静地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心中不免有些暗自内疚。

(1)作为语文老师,我对自己的要求不高,提高学习的时间太少,对深厚的文学知识记不牢固,不深不广。在一定程度上,眼高手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扩展。

(2)教学准备有时不充分,没能多层次、多侧面地为学生提供资料,训练的内容不够丰富,方法过于简单,使用多媒体时,往往因字小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不太理想。

第6篇

一、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由于农村小学大多位于偏远地区,路程遥远、教学资源落后,导致多数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逐渐下降。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首先当地政府应该多加关注农村教师的工作情况。对于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应加以改善,与农村教师一起讨论如何完善农村小学的相关教学资源,并加以实施。其次,相关教育部门应定期对农村小学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针对不同的农村小学教育情况,制订出相应的奖惩制度。最后要加强城乡交流,引入城市优良的师资力量,对农村教师加以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加强作文教学指导

中高段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作文基础,认知能力也正逐渐形成,此时教师应加强作文指导,帮助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而且要采用强而有力的作文教学方法。由于以往农村小学教育条件不高,教师只能采用示范教学法、或者讲评教学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但在现今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提高对写作的兴趣,掌握正确的写作方式。

三、优化学生语言环境

由于农村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多数学生不会用普通话交流,自然写作时也就会出现用词不规范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优化学生语言环境,让学生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其他同学交流,并且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不规范之处,以保证学生作文的质量。

四、注重作文讲解评价

第7篇

关键词:小学高段作文;体验式教学;应用

一、体验生活

1.以活动深入生活,开拓体验写作的思路

在活动中亲自领悟生活和学习的趣味,是获得写作材料的关键路径之一。兴趣是学好作文的前提,老师可以用兴致引发活动的需求,进而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渴望,最终由于活动的增加,亦能够持续拓宽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为作文创造了有用的写作材料,所谓两全其美。

2.以阅读深入生活,引发生活体验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老师需让他们把自身思维真正融入书中去,让每段文字、每个句子,以至每个词组,均会在他们心中泛起别人领悟不了的波纹,他们被深深感动以及被久久震撼着,其均是学生自己亲身的体验。自由阅读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准的方法之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致爱好,自由选取书来阅读。为了查验及鞭策学生阅读,老师可以按期在课堂上举行评选“阅读之星”“班级阅读征文”等方式来查验学生的阅读情况,确保学生的阅读质量。同时,我们的语文课文也是不错的阅读题材,老师需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读,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领悟及感受,当阅读达到最高境界时,体验则产生了。

二、累积阅读体验及生活感触

1.在阅读中累积阅读体会,写阅读体验笔记

累积素材只靠头脑记是不行的,还需培养随时记录的好习惯。累积的方式有许多,写阅读笔记,是累积阅读体验的一种非常不错的高效方法。老师可以制订一样的阅读笔记模式,让学生必须在每次阅读课后抑或是自由阅读后写好阅读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是看到好的名言佳句、经典段落等可以抄录下来,为日后的写作累积好经验。

2.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经验,写生活体验日记

老师能够制订相应的日记本来写体验日记。体验的主要题材可以是多元化的,学生可以依据此次体验的重点内容来制订。比如,可以分为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如此则让积累思维清晰,能够尽快及充分地找到写作的相应生活体验题材。

总之,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老师需经过各种路径来进行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深入生活,同时在生活与学习体验中积累写作经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