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村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7:10:38

序论:在您撰写农村艺术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村艺术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和顺县;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

一、绪论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跨世纪的、全面发展的现代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都充分说明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那么艺术教育如此重要,实施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本文选取山西省的一个县城和顺县进行研究,力求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果。对当下和顺县的乡村艺术教育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该时期和顺县艺术教育实行的现状出路及对策等问题。(一)概念界定。艺术教育是什么呢?“艺术教育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播、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而是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①。本文艺术教育所指的是广义的艺术教育,包括中小学开设的除专门教授知识以外的所有课程与活动,具体包括音乐、美术、电脑、体育等课程及其他与艺术相关的活动。(二)和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顺,位于山西东部,晋冀交界之地,巍巍太行之上,清漳穿城而过,四周环山,县界天成。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和顺的相对封闭与隔绝。因而地处太行之巅的和顺,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两区”开发县,也是典型的山区县。例如和顺的马坊乡、横岭乡、阳光占乡、青城镇,都距离和顺县城达百里之遥,马坊更是如此。较大的县域面积,多山的地形,共同造就了独特的和顺。和顺有各级中小学校(包括幼儿园在内)共有67所,除和顺县第一中学、和顺县职业中学两所高中不在研究范围外,剩余65所学校。和顺县农村中小学则指的是除了县城的三所初中(和顺二中、和顺县三中、兴才中学)、6所小学(和顺县东关小学、义兴镇串村小学、和顺北关示范小学、河北寄宿制小学、义兴镇南关小学、任元汉小学)和7所幼儿园(县城6所小学均有附属幼儿园,外加康乐幼儿园)。除此之外的49所学校,皆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农村中小学数量占中小学总数的75.4%,教师人数占总人数的38%,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9.5%,因此农村中小学在和顺教育体系中的分量不可谓不重。

二、和顺县艺术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及现状

(一)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在孩子性格定型之前,有意识有引导性地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这有利于塑造孩子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世界,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独立思考形成独立而健全的人格。艺术教育在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在艺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与纰漏。当今青少年所面临的现实折射出,需要对艺术教育提高重视。(二)从和顺乡村艺术教育的地位和现状看。和顺县的乡村中小学在和顺县的教育中扮演着十分特殊的角色。乡村中小学人数虽然仅占20%,但其占据了近40%的师资,这些教师都是日后和顺教育的支柱,对于他们的培养与使用,直接关系到和顺教育的成败。从和顺县乡村艺术教育现状说起,以较偏远的马坊乡、阳光占乡、青城镇、横岭镇四地作为研究地域,四所乡镇一贯制学校为例进行研究与探讨。虽然此四所学校不能代表和顺县农村艺术教育的平均水平与状况,但因其距离遥远,管理上肯定存在某种先天的缺陷,各种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与集中,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⒈繁重的教学任务马坊乡马坊一贯制学校在这四所学校中,更具典型。马坊乡马坊一贯制学校有学生74人,有教师30人,师生畸形结构比,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带来的弊端是显著的。⒉师资的配备不合理与频繁的调动自2009年以来,特岗教师的引入,虽然极大提高了和顺教师队伍的质量,但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专业与教学不匹配,不利于师资的优化处理。从2014年算起,以马坊中心校为例,最近三年招聘教师算起,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基本不匹配,甚至达到75%左右,这样势必导致师资配备不合理,造成浪费,因而十分有必要对全县教师进行相应的统计,再次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达到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然而,县城中学下乡制度,乡镇中学交流制度,凡此种种,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乡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进了城乡老师的交流与沟通,提升了乡村的教育水平,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频繁的调动,使得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导致学校政策的延续性、学生学习的连续性与学习效果都大打折扣。也给乡镇中学的管理,师生的共处与学习,都带来了种种不利,因而十分有必要将时间加长,统一定位五年或许更加合适。(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当今中国,社会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一个缓慢、稳定、相对封闭和单一的社会形态正成为过去,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元互动性、开放性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必须面对且浸染其中的生存环境”②。学校教育需要直面学生发展现状,乡村中小学生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民工第二代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复杂性,在这种境况下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应该得到重视。马坊九年一贯制学校,留守儿童问题突出,马坊乡的经济支柱是农业,农忙时节过后,人们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在家,所以很有必要加强马坊的中小学艺术教育,更要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艺术教育的解决方式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农村教师和学生对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及家长和社会对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对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都很重要。而今教育界呈现出两种现象,一种是由于该地受地域环境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家长与学校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够,学校很难开展艺术教育。同时,由于受农村经济收入的制约,某些家长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在学生艺术教育上搞艺术投资甚至抱怨学校为孩子订了些没有用处的书(音乐、美术教材)增加了经济负担。(二)政府应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扶持。首先,和顺县教育部门应尽快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估体系,要依据素质教育的精神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强化评估内容的全面性、评估方式的科学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评估过程的可操作性。同时也要把艺术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评估;把教师艺术教育的业绩纳入教学评估,还要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把艺术教育的评估结果作为评优的依据之一,年终考评晋升职称的时候把艺术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对待,使评价管理产生强大的驱动力,这样才能调动教师从事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其次,依照和顺县经济发展现状,县乡两级政府应适当承担小部分的办学经费。相关部门要对艺术教育经费进行依法监督管理,确保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量发放。和顺县教科局已在此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对乡村教师加大了补助力度,分为三档:600元、400元和200元,以距离远近划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马坊、青城、横岭、阳光则是最早的受益者。(三)学校应开展乡村艺术教育地方课程。和顺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学校应开展乡村艺术教育地方课程。为此,和顺县马坊乡马坊一贯制学校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融入艺术教育教学之中,开发出适合本校特点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如选修课、专题讲座、生活技能性课程、艺术欣赏性课程等内容。例如和顺县作为全国知名的牛郎织女故里,马坊可挖掘其农耕文化;战国名将乐毅曾避难于马坊,可带领学生去乐毅村访古;可在秋收时节,帮助农民收获,体会种地的苦与乐;可参观抗战时期碉堡,缅怀先烈,牢记国耻,这些条件得天独厚。同时,在开展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时候,应与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民间艺人进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木雕、刺绣、编织、剪纸等艺术创作技术,支持学生主动参与当地的文化用品开发和民间艺术创作等文化产业建设中,鼓励学生参与地方民间艺术的拯救和传承,参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建设。

四、结语

尽管当前和顺县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遗憾,但只要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一线教育工作者能认识到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发挥乡村的地域优势,切实提高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从而能够拥有美好的未来,在不远的将来,我坚信:和顺县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就一定会展现出新的面貌。

作者:郭强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谢欣.安顺市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4(3).

第2篇

1、认识较模糊,功利化思想严重。目前很多幼儿园为了招生,打着艺术教育的招牌,但却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模糊不清。以当下流行的奥尔夫音乐为例,功利化思想驱使很多幼儿园盲目跟风,从中国人倾向“洋货”的心理入手,盲目引进外来东西,以此吸引家长的眼球,提高招生率。但实际上,很多幼儿园对奥尔夫音乐并不是很熟悉,认识并不深入,只是派种子教师外出培训了几天而已。任何一种教育,它都有它萌芽、成长的环境,评价教育最根本的是是否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是否能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地区的儿童艺术教育只有结合实际,减少功利化思想,深入研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用教育质量来创教育口碑,提高招生率。

2、力求精英化,追求贵族化。由于中国国民整体文化水平的落后,认为只有贵族人才进行艺术教育,其费用是昂贵的,因此很多人给艺术冠上了贵族化的帽子;也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人们迫于压力,将艺术的学习当做今后生存的一项技能,因此出现了学艺术就要做艺术的精英这样的思想。这些都是对艺术的曲解,对学前艺术教育的曲解,真正的学前艺术教育是大众化的、平民化的。对于农村地区出现的艺术教育贵族化思想问题,笔者强调经济条件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这些只会影响艺术教育的实施方式和材料的选取,但其平民化、大众化的理念是不会动摇的。以风景画为例,市的幼儿园则可以湖的风景为资料,而周边的农村则可以田野、乡村为风景资料,这样一来,不仅做到了大众化的效果,更突出了当地的特色。总之,幼儿教师要结合实际,多开发资源,多利用周边环境,创设丰富多彩的学前艺术教育。

二、调查与分析

1、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笔者进过调查与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发现地区的艺术教师的师资分布很不均衡,城市师资雄厚,乡村师资薄弱。调查显示:城市的幼师年龄一般都在25-35岁之间,而乡村的幼师年龄大约在18-30岁之间;城市幼师的岗位流动较小,乡村的幼师岗位流动大;城市幼师的学历一般都是大专本科居多,乡村幼师的学历一般都是高中、大专,甚至是家庭主妇;城市幼师的工资较高,乡村教师工资较低。造成城乡师资差异的很重要的因素是城市优越的待遇和便利的生活基础设施。因此,政府应努力提高乡村幼师的工资待遇,利用政策倾斜来吸引大学生来乡村就业;同时学校也要对大学生进行走进乡村的思想教育,二者齐头并进,实现城乡师资平衡,共同发展壮大。

2、家长支持性不足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城乡家长的态度也是不一致的。一般情况下,80后、90后家长的育儿观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开放的,城乡家长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态度应该是大致相同的。但是由于周边的很多农村的孩子是留守儿童,都是有爷爷奶奶照看,因此对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80后、90后的年轻家长认为对儿童进行早期的艺术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他们鼓励孩子学习艺术。而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们则认为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是没必要的,只有文化知识的学习才是必要的。对于出现的乡村爷爷奶奶们落后的学前艺术教育观,我们提出以下策略:第一,政府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为广大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第二,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如留一个人陪孩子等主题,呼吁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至少留一个人陪孩子;第三,农村幼儿园要定期与家长沟通,对家长进行再教育。

第3篇

加大“顶岗实习”工作的数量和工作力度,解决师资匮乏的难题。把需要接受锻炼的大学生送到真正需要他们的岗位上,是我们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及教学管理者迫在眉睫的问题,有的学生分到实习单位去就是“流于形式”,报道后并不安排实际工作量,真正需要人才的学校师生们眼巴巴的等候。呼吁相关部门把此项工作放在解决国家民生问题的高度上来,并且当作其为考核在校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标纳入其是否具有可以获得学位证的资格。

二、建议政策调控的对策导向调整

1.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足够支持和重视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资格标准,组织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师资格认定。在职务评聘、奖励、进修、培训等方面,要保证艺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艺术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外艺术活动辅导工作要计入工作量。

2.艺术师资的涵盖内容

传统意义上讲,艺术教育课涉及美术、音乐、舞蹈,书法、朗诵和手抄报板报等尚未包含在内。农村学校缺乏的不仅是艺术师资。语文课程内的诵读,课本剧编导,硬笔书写艺术性,手抄报等平面设计等包含艺术成分的教学同样也是很难实施。

三、在职学习,提高专职艺术教师的素质

艺术教师师资培养应具有针对性。对在职教师和后备师资力量这两个群体的培养各有体系,针对在职教师培养应重在课堂施教,课外活动组织法、不同形式的艺术课程施教经验交流等。从艺术教育实践结合紧密的角度与范畴,有以下实施方法:集中培训、城乡学校送课交流、示范课、引路课、公开课等,网络研修也是与时俱进的培养方式之一。缩小差距的方法还有城乡师资交流、轮岗从教。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城乡交通发展,使城乡师资及时交流成为可能。对后备师资的培养则应该注重教学理论、技术、技能的综合培养。这对后备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像基层医院更需要全科大夫一样,农村学校对艺术师资的需求更多成分是需要综合能力强的文艺师资。从民生的角度来探究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的培养,还应该拓展到农村学校各科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的艺术素养培养。当然这更是需要过程及各级教育机构的足够认识。教师参与教改仅凭直觉与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在科学研究上下功夫。教师只有增强科研意识、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敏锐地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科学地总结出经验。为此,学校应多为艺术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如加强教师学习的书库和阅览室建设,增加藏书量;选派教师外出学习;聘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学;鼓励教师进行高学历进修等。

四、运用各种方法培训兼职艺术教师

农村教师缺编,特别是艺术教育师资严重短缺,所以农村学校就必须采用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形式,让具有一定艺术基础或艺术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艺术教师,同时要对兼职艺术教师进行培训。组织专职艺术教师对兼职的艺术教师进行培训,注重发挥专职艺术教师或艺术素质教育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让教师通过“自学提高,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与发展。要在全体教师中强化艺术教育的目的、意义、功能等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艺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校园中营造一种重视艺术教育的浓浓氛围。培养出一批跨学科、能胜任小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教学的综合型教师及能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较好地结合进行艺术教育的教师。

五、建立“城乡学校友好互助站”

帮助解决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实际问题要合理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城镇学校艺术教师、中青年艺术教师和骨干艺术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可采取“走教”“支教”“巡回教学”“流动授课”“定点联系”“对口辅导”等多种形式,解决农村学校艺术教师短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环境、师资、设备、教学方法、学生的家庭教育等都逊色于城市小学,起点不是很高,但只要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多途径提高我们艺术教师自身的素质,我们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在培养学生良好审美情趣,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特有的优势,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六、结语

第4篇

农村小学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艺术专业方面的进修及提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体音美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同时,大力表扬和奖励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表彰在美育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

二、抓管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实施全面管理、强化全方位管理,对班级中音、体、美特长生的质量、数量与班主任管理和考核标准、经济效益挂钩,使班主任关心和支持特长生的培养和训练工作,对音、体、美等艺术教师采取全面考核,对特长生的培养,采取特长生受奖的数量与教师经济效益挂钩、与资金分配挂钩,这样做,有效地减少来自家长和班主任对特长生的培养和训练的阻力,极大地激发了班主任与培养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美育真正落实到实际教育教学中。在活动时间上,保证每周一次,学校有主管领导专门负责活动,按时检查教案,跟踪记录,考核记录,制订活动措施与具体的管理办法。

三、抓环境,强化艺术教育氛围

首先是美化校园、香化校园、绿化校园、设置德育展板,如在走廊设置国学经典卡通画板,妙趣横生的卡通画面时刻激励学生审视自己的言行及学习美育知识的欲望及信心。其次是教室环境美化。如张贴校风、校训;张贴名人名言,人物头像,激励、启发学生,使学生时时自勉;设德育展板、评比栏及活动栏,通过评比提高学生对美的识别能力。

四、抓领域,拓宽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领域

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学校地处半山区,风景秀丽,山清水秀,更有金代的完颜希尹家族墓地、王家磨房古人类遗址、水库等。学校利用广阔的社会课堂进行艺术教育,组织学生远足、登高和参观游览等活动,通过观察、感受、欣赏大自然,听取有关传说、趣闻、历史故事,利用摄影、写生收集创作题材,采集动植物标本等活动,让学生把最美的东西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来。

五、抓教师,提高艺术教育质量与能力

农村小学认真研究探讨提高教师艺术教育的认识和能力,指导教师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掌握教法,开展“互学”活动,对教师的教案、业务学习笔记定期进行检查,并深入课堂听课,跟踪指导研究课,认真评课,查课。积极进行教学教改实验,对音、体、美等艺术课的课堂教学方法、程序、模式进行探讨,并从美育发展动态、教材设计入手,对艺术教育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同时,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出新要求、新目标。开展“评优课”活动,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公开课、研究课,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艺术教育水平。

六、抓教学,强化艺术教育渗透

改革艺术课课堂教学,一方面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周课时排课开课;另一方面,改变唱唱、画画的单调模式,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的主根扎在课堂教学中。艺术教育不光是艺术类学科教学的任务,每一学科的教学内容都存在美的教育因素。如品德课、语文课的教学,要求教师动之以情,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得到人生的启迪,受到美的教育,社会课在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人物的同时,唤起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自然课的教学要清晰地展现出大自然的奥妙等等,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七、抓活动,培养学生特长、技能

第5篇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名词,它集各种艺术类别于一体具有综合性、艺术性、创造性。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范围里的艺术教育通常包括了音乐、美术、舞蹈等科目来实现的的。幼儿艺术教育的本质是通过艺术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审美体验,进而激发幼儿热爱艺术,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体验和人格的成长。但现实的幼儿园艺术教育却与违背了艺术教育的本质,反而出现了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思想内容的说教,其教学方式单一、注重模仿忽视创造、缺乏学科的综合迁移、忽视儿童个体差异和过分专业化等一系列问题。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启蒙,所以我们强调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一定是有趣的、生动的、发展的。同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关于审美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目的是把幼儿培养成一个具有艺术素养的欣赏者,而不是具有专业素质的歌唱家、画家、舞蹈家等。我们期望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不只是艺术知识与技能的简单传输,而更多的是以陶冶幼儿的情感和生命教育为情感目的,培养幼儿综合运用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类艺术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二、咸阳周边农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问题与策略

目前,就咸阳市农村地区来看,农村学前艺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意识层面上的问题

1、认识较模糊,功利化思想严重。目前很多幼儿园为了招生,打着艺术教育的招牌,但却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模糊不清。以当下流行的奥尔夫音乐为例,功利化思想驱使很多幼儿园盲目跟风,从中国人倾向“洋货”的心理入手,盲目引进外来东西,以此吸引家长的眼球,提高招生率。但实际上,很多幼儿园对奥尔夫音乐并不是很熟悉,认识并不深入,只是派种子教师外出培训了几天而已。任何一种教育,它都有它萌芽、成长的环境,评价教育最根本的是是否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是否能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咸阳地区的儿童艺术教育只有结合实际,减少功利化思想,深入研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用教育质量来创教育口碑,提高招生率。

2、力求精英化,追求贵族化。由于中国国民整体文化水平的落后,认为只有贵族人才进行艺术教育,其费用是昂贵的,因此很多人给艺术冠上了贵族化的帽子;也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人们迫于压力,将艺术的学习当做今后生存的一项技能,因此出现了学艺术就要做艺术的精英这样的思想。这些都是对艺术的曲解,对学前艺术教育的曲解,真正的学前艺术教育是大众化的、平民化的。对于咸阳农村地区出现的艺术教育贵族化思想问题,笔者强调经济条件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这些只会影响艺术教育的实施方式和材料的选取,但其平民化、大众化的理念是不会动摇的。以风景画为例,咸阳市的幼儿园则可以咸阳湖的风景为资料,而咸阳周边的农村则可以田野、乡村为风景资料,这样一来,不仅做到了大众化的效果,更突出了当地的特色。总之,幼儿教师要结合实际,多开发资源,多利用周边环境,创设丰富多彩的学前艺术教育。

(二)农村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进过调查与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发现咸阳地区的艺术教师的师资分布很不均衡,城市师资雄厚,乡村师资薄弱。调查显示:城市的幼师年龄一般都在25-35岁之间,而乡村的幼师年龄大约在18-30岁之间;城市幼师的岗位流动较小,乡村的幼师岗位流动大;城市幼师的学历一般都是大专本科居多,乡村幼师的学历一般都是高中、大专,甚至是家庭主妇;城市幼师的工资较高,乡村教师工资较低。造成城乡师资差异的很重要的因素是城市优越的待遇和便利的生活基础设施。因此,政府应努力提高乡村幼师的工资待遇,利用政策倾斜来吸引大学生来乡村就业;同时学校也要对大学生进行走进乡村的思想教育,二者齐头并进,实现城乡师资平衡,共同发展壮大。

(三)家长支持性不足

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城乡家长的态度也是不一致的。一般情况下,80后、90后家长的育儿观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开放的,城乡家长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态度应该是大致相同的。但是由于咸阳周边的很多农村的孩子是留守儿童,都是有爷爷奶奶照看,因此对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80后、90后的年轻家长认为对儿童进行早期的艺术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他们鼓励孩子学习艺术。而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们则认为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是没必要的,只有文化知识的学习才是必要的。对于出现的乡村爷爷奶奶们落后的学前艺术教育观,我们提出以下策略:第一,政府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为广大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第二,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如留一个人陪孩子等主题,呼吁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至少留一个人陪孩子;第三,农村幼儿园要定期与家长沟通,对家长进行再教育。

(四)幼儿艺术能力较弱

第6篇

经常听父亲讲,他有个同伴,正当年轻力壮的时候,追着狐狸跑了两道山沟,差一点就逮住狐狸的尾巴了。再说,民间的油漆画家也比比皆是。这些都足以说明,农村是可以培养出艺术人才的。况且,艺术教学并不是单纯要孩子一定在艺术方面取得多么大的成就,作为人生修养的基础储备,身心健康的需要,这些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只强调语数外等的教育教学,试想,一个成年人仅靠这些课程知识成家立业的又有几人?

一个人光知道读书算数,人生会是多么的枯燥乏味、没有生气啊!那么要一个本来就应该生龙活虎的少年儿童,只学习文化课,不知道娱乐、运动,对他们的身心将是多大的摧残啊!退一万步讲,和大人们的休闲娱乐并不一定影响工作一样,孩子们的运动娱乐并不会影响他们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在音体美的学习和活动中,他们精神愉快,兴趣高涨,大脑兴奋,这种状态也会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结果会出人意料。这些课程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增添了乐趣,使他们热爱学校生活,喜欢学习,无形中也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何乐而不为?这种情形比单纯进行习题演练是不是效果更佳?人人都懂劳逸结合,只有良好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没有好的休息就没有好的学习。一个人只有精神愉快,大脑才容易兴奋,学习也才容易长进,思想情操也容易得到陶冶。反之,活动单调重复,人就会疲劳,甚至产生厌烦。精神高度紧张,还会造成心理问题。因此,我认为,农村学校教育应该开齐开足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使同学们精神愉快、轻松活泼投入到有意义的学校生活当中,而从不感到索然寡味。那么,在我们艺术教育观念淡薄,音体美教师极度缺乏的边远山区,怎样才能实施应有的艺术教学,我想谈几点看法。

首先,转变观念。我们培养的不是解题的机器,不是精神不振的书呆子,我们要的是兴趣广泛,有真才实学且生动活泼的有用人才,音体美教育是必要的、必须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吸收教师时要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缺少音体美教师的实际情况,多吸收,给农村中小学多派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切实重视起来。其次,学校要有效利用仅有的教师资源。有专业老师的充分利用,缺专业教师的可大力发掘现有教师中在艺术方面有一技之长的,用派出去学习和请进来指导等办法提高他们的能力,利用这些教师把一所学校的艺术教学担负起来,再等更好的结果。

另外,学校可成立兴趣小组。打破分班教学的局限,成立兴趣小组让各年级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也能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对小组进行指导,以最少的教师教最多的学生。当然,我们还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有志之士,能积极关心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在教学设施上能给予投资支持,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当是不胜感激。总之,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今天我们国家已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倡导音体美艺术教育教学,我们农村学校不得不更新观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改变教育现状,争取更多更优秀的艺术专业教师,再创我农村教育的新时代。

作者:杜仕泽

第7篇

小学教育论文2000字(一):小学教育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摘要】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施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学校进行管理时,要想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首先就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管理机制,对教师进行激励机制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在本文中对现阶段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激励机制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激励机制策略应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14

在教育的不断改革以及发展的过程中,激励机制得到了大多数学校的认可,激励机制的实施对于教师以及学生积极性的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可以很好地将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提升,并增强学校管理质量。在实施激励机制中要求学校要做到对教师利益的关注,充分将教师的潜力进行挖掘,有效地提升小学学校的管理质量。

一、小学在管理方面的不足

(一)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小学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管理制度上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管理层的管理意识也应该进行提高。在进行小学学校管理时,大多数的小学还是在实现传统的管理制度,对于教师来说,管理的决定权以及话语权主要还是在校长或者是学校管理层的手中,而教师只能在学校的要求下对教学任务机械地完成。对于学生来说,学校的教学制度过于死板苛刻,学生只能遵守学校的制度,并不能对学校的制度提出合理的建议。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就是在进行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民主性,而且这种管理方式还会影响小学教育未来的发展。

(二)个人与团队间的冲突

在进行个人激烈以及团队激励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利益冲突,很多学校的管理层并不能清晰地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经常会制定出导致个人与团队出现分歧的激励机制。一般在进行激励机制制定的过程中,学校会更重视对于个人的激励,对于团队的激励就显得并没有很重视。其实每个团队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成员所组成,在对小学生进行管理时,应该充分地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合作精神,这有利于小学生以后的发展。让所有人更关注团队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损害团队的利益。

(三)缺乏专业的管理

在学校进行管理时特别缺乏对老师的激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会降低,教师就会缺乏工作的热情。教师也不会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只是把对学生的教学当成任务机械性地完成,这样教学效果就会不理想,会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所以只有教师认真地对待教育,全力以赴地进行教学,才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由此可见,学校的管理制度对于学校教学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管理的公平性

学校的管理制度应该符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应该将学校的管理放在阳光下。但是现阶段很多小学都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在进行激励机制的实施时,因为特殊关系的原因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这样激励机制存在的作用就被改变了,不仅不会对教师以及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不好的影响。

二、激励机制的具体实施

(一)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一样的激励机制,针对不一样的工作类型制定不一样的激励机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进行激励标准的制定可以实现学校的管理民主化,让学校的管理层与教师一起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教师的参与可以很好地实现管理制度的民主化。而且教师对于激励机制充分了解也有利于教师提升自己,并向符合激励标准的方向努力,这样可以有效地将学校各个岗位的工作效率进行提升。对于学生来说,也要让学生参与激励机制的制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方向的明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集体感。同时也有利于每个班级文化的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将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打造成优秀的班集体。

(二)有效平衡个人与团队

对个体进行激励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在进行班級管理时,对于表现好,而且班级成绩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以及鼓励。对团队激励主要是对教师的整个团队进行有效的激励,这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小学的学校管理层应该合理地进行个人激励以及团队激励,重视对于教师个人的激励工作,重视教师个人能力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于教师团队的表现也要加以重视,利用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学校教师团队的积极性,对教师的合作精神以及竞争意识同时进行培养,促进学校教学能力的发展。

(三)提升机制的公平性

要想真正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就要保持激励机制的公平性。在对激励机制落实的过程中要让每一位教师以及学生都感受到制度的公平性,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愿意在制度的激励下不断地努力,教师才能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成绩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以及学校的发展。

本文以激励机制为基础,对现阶段小学在进行学校管理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为激励机制的实施提供参考性意见,将激励机制进行实际的实施,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让教师以及学生感受到激励机制的公平性,从而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以及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花鼓灯与农村小学教育的融合论文

摘要:在农村小学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借助传统文化对学生实施教育渗透,还需要借助本土传统文化的融入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认同和热爱家园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可以将花鼓灯这种艺术形式融入小学教育,并借此丰富学生的艺术认知、强化学生的传统艺术感悟,进而帮助学生逐步实现能力、素养和品质的完善。

关键词:农村小学;花鼓灯;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054

花鼓灯是安徽省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也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小学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将花鼓灯这种传统艺术形式融入教育过程之中,并引领学生在传统艺术形式的欣赏、参与和实践中了解传统艺术、感受传统文化、参与文化传承,进而逐步实现综合素养的完善。同时,为了达成良好的教育实施效果,教师需要详细分析花鼓灯在农村小学进行教育融合的价值和意义,并借助多元化的教育组织形式将花鼓灯与教育实践巧妙融合,以期帮助农村学生在艺术欣赏、艺术参与和艺术展示中实现进步和成长。

一、花鼓灯与农村小学教育融合的意义

想要高效在农村小学实施花鼓灯传统艺术活动,教师需要详细分析和了解其与小学教育融合的意义。

首先,在农村小学中实施花鼓灯艺术教育将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兴趣,帮助学生在艺术参与中建立个人自信。很多小学生缺乏个人自信心,但是经过传统艺术形式的学习和参与,学生将在趣味化的艺术活动中建立活动兴趣,并逐步实现个人自信心的有效建立;

其次,在农村小学实施花鼓灯艺术教育将有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个人眼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小学教育的核心——教师需要借助传统艺术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并借此有效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在多元的教育活动参与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和眼界拓展;

再次,在农村小学实施花鼓灯艺术教育将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帮助学生在艺术形式的学习和参与中实现艺术素养的逐步建立。学生在花鼓灯艺术形式的参与中将学会艺术表现的唱腔和动作,并在日复一日的艺术练习中实现个人艺术表现力的强化;

最后,在农村小学实施花鼓灯艺术教育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促使新一代中国建设者在传统艺术的学习和体验中建立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进而在艺术学习和活动参与中完成传统艺术形式的发扬和传播。

二、花鼓灯在农村小学的实践应用

花鼓灯与农村小学的教育融合不仅能够为小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还能够为学生带来趣味化的学习内容。因此,如何借助花鼓灯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将成为每一位小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花鼓灯艺术认知:建立文化认同

为了对小学生实施花鼓灯艺术教育,教师需要借助淮河沿岸流传千百年的艺术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讲述,并借助花鼓灯的艺术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花鼓灯这种艺术形式、促使学生在认知上达成艺术认识和了解。同时,经过花鼓灯艺术介绍,学生将对于这种安徽省的传统艺术形式产生文化认同和自豪感,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续的艺术训练和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参与花鼓灯艺术形式的学习之前,笔者借助花鼓灯艺术活动进行了艺术展示和介绍,并希望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活动参与兴趣。首先,笔者借助花鼓灯的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并希望学生在直观的艺术欣赏中建立兴趣。经过艺术欣赏,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家中看到过这种节目;有的学生说自己跟着奶奶学习过花鼓灯的舞蹈;还有的学生表示花鼓灯演员们的服装都很好看。笔者肯定了大家的看法,并进一步根据大家的兴趣进行了花鼓灯历史的讲述,以期帮助学生深入、详细了解花鼓灯的发展历程。最后,笔者还借助花鼓灯中凤台、颍上、蚌埠等主要艺术门类进行了介绍,并借助不同门类的艺术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最终,学生不仅在活动参与中实现了花鼓灯艺术参与兴趣的建立,还在艺术学习中实现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初步认知和了解、实现了传统艺术文化认同的有效确立。

(二)花鼓灯艺术参与:提升表现能力

当学生对花鼓灯艺术产生了兴趣之后,教师就可以借助艺术学习活动的组织引领学生参与,并帮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认真思考、积极练习,以期逐步实现花鼓灯艺术表现力的逐步建立。同时,教师需要由易到难组织教学,并逐步帮助学生在花鼓灯的舞蹈、灯歌、锣鼓演奏与后场小戏中实现艺术表现力的逐步建立。

例如,因为舞蹈是花鼓灯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故而笔者在对小学生开展艺术训练时会首先借助花鼓灯舞蹈的动作教授和技巧传递帮助学生掌握艺术表现的基础知识。在教授过程中,笔者会借助“大花场”“小花场”“盘鼓”等部分的内容对学生实施教授,并逐步借助不同动作的要领、各个舞蹈动作的关键节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演示,以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在艺术训练中逐步掌握基础动作。一开始,学生往往会对于动作理解有偏差。但是每一位学生都充满兴趣和积极性,并主动跟随笔者的讲述与介绍进行练习,最终实现了花鼓灯舞蹈基础的建立和花鼓灯艺术表现力的有效提升。

(三)花鼓灯艺术表演:健全个人素养

当学生在长期的花鼓灯艺术学习中实现了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之后,教师就可以借助艺术表演活動的组织请学生参与,并借此有效激发学生对于传统艺术的表现与传承积极性、促使学生达成艺术表现与文化传承个人素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