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技巧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2:58

序论:在您撰写教学技巧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学技巧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教学技巧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如果说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议论文又以理服人,那说明文则是以知明人。以情感人往往有情节,以理服人往往有事实,这都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的素材。而以知明人则相对较难,因此,最好不采用集中教授的方式,而采用感受、实践、归纳的方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写作内容知识就是言语信息,它的本性属于陈述性知识的范畴,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写作内容知识主要有主题知识和读者知识构成,而写作主题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决定作者是否“有米下锅”、“有物可言”。作者知道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东西越好。写作内容当然来自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欲“炊”必先有“米”,然后才能表现出“巧妇”之“巧”。这几句俗语道出了内容与技巧的关系。可以设想,教师要求学生写说明文而学生对说明对象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就没办法写。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说明文写作也需要先解决写作内容的问题,至于写作技巧,当有了内容后才能考虑。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上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说明文的写作内容。

首先,写作内容可以从“制造事件”入手,使说明文的写作具有“情节性”,以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只是说明文写作内容的获得,要比其他文体更艰难。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说明文写作指导上应尝试“先动手做,后动手写”的技巧。动手做,是获得说明文写作内容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亲手制作某种模型(如桥梁、车、房屋等),然后将设计原理、所用材料、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结合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有关知识,制作教具或动植物标本,然后将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写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系统的认识。第二类,结合劳动技术可制作手工艺品,如制作布贴画、烹饪菜肴、使用缝纫机、维修家电等,将有关步骤如实地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然后加工润色。第三类,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印刷厂,了解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的印刷过程;如对某种建筑物或自然景物进行观察,按顺序记录下建筑物的结构形态特点或自然景物的主要特征。严格地说,动手做不属于语文课的任务。但是,当教师指导学生描写景物的时候,不是也要求学生对景物进行观察吗?写调查报告不是也要求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先调查研究后形成文字吗?先动手制作,然后再写制作的过程,恰恰是激发学生说明文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这也是“语文综合活动”的一种形式。写作要调动多种器官综合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动手制作是亲身实践活动,是获得“真知”的前提。这一点布鲁纳的发现也可以给我们启迪,“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发现与自行组织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习后的长时记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活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之后,有助于将来独立的求知与研究,所以,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学习的结果,这也是“动手做”的道理所在。

其次,成文的演练需要先说话后作文。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一种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就是一种“有声语言”的文本。它与教师的询问、评价语言形式对话;其他学生即使没有参与对话,但思维在“对话”。先说话后作文,就是强调把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结合起来。把一件事说明白了,才可能写明白;人对事物的感知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说话比较简单,写成文章就比较复杂;说总比写快,先动口说,说的内容有偏差,“改口”比改文章容易;说得好现场就能获得好评,感受成就感的周期短,反馈及时;先说就能把作文思路先演练一通,写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作文则是书面语言的文本、有声语言文本在先,书面语言文本在后,有利于“我手写我口”,形成语言生活化、朴实、自然的风格。这也是一种“语文综合活动”。

再次,从“动手做”获得写作内容,从“动口说”获得写作演练,接下来自然要涉及到写作技巧。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获得写作内容之前就一股脑地把写作技巧告诉学生,学生很快就能得到这些知识,但是,因为没有亲身实践,没有发现,没有尝试主动解决问题,只能被动接受这些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很难转化为能力。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种先个别后一般的程序认知能力进行迁移。当说明对象不需要亲手制作,而是一个具体事物,则通过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把从前的自我设计与选材、制作转换为别人的设计、选材、制作。虽然不是自己的操作,可是自己操作过,明白其中缘故,自然说的清楚明白。甚至可以把这种能力迁移到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事理的说明对象上来。有了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认识,又要进一步让别人明白,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说明。这些就是写作技巧的策略性知识。从逻辑上讲,这是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许多程序性的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写作只是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许多教师通过先讲解写作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写作训练,导致学生无法写出好文章。其实,如此教学,教师自己也不能根据自己的讲解的写作只是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又何必强求学生。但是,写作技巧知识如果是在亲身实践中悟出的,这种知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积淀,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自动支配自己的相关写作活动。

第2篇

关键词:英语数学兴趣效率

一、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一位教育家在一书中这样写道:“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认为教师只有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内容感染和吸引学生,才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记单词词汇是英语教学中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而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恰恰就是单词词汇了。这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使学生对记英语单词感兴趣。

记单词是十分枯燥的,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几十个单词抛给学生,规定用多少时间给我记下来。学生一定会非常反感,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我们能够给学生酝造一个非常宽松的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记的话,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把记音标和单词的任务完成了。

1.1指物记单词这种记忆方法就是利用了就地取材的原则,一切皆为我所用,不必为教具发愁。方便实用,学生颇感兴趣,而且还能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时,我就顺手拿起学生的书包对学生说:“同学们知道吗?李明的这个书包里面的东西,看一看谁能把他们认出来”接着我就依次取出了文具盒、铅笔、钢笔、书、橡皮、直尺、卷笔刀、字典笔记本……我取一样学生就说出一个单词。

1.2比赛记单词有时我就以比赛的形式让他们来记单词。采取写出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车牌号以及学号等的比赛形式让学生记住了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字。

1.3单词接龙在电视节目上我们经常看到成语接龙比赛,每一位参赛选手注意力都高度集中,想出更多的词语供选择,这时的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同时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所以,如果遇到单词多而且难的单元,我就采用单词接龙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有时候复习时也偶尔采用,效果特别好,而且学生很感兴趣。

二、培养习惯,强化能力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说得好:“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学生要想学好英语,就要学好英语的五大技能。学生学英语习惯归纳起来就是听说读写译习惯的培养。

2.1听的习惯一位语言专家说过“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可见“听”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学习英语使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也说明听力差的人语言表达能力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比如聋和哑往往就是相连的。光靠初三这两个月是不行的,所以我从初一的时候起每节课都要进行听力训练,听力训练的单词记得多,听力也就不怕了。另外就是听写课文,这也是一个很有效的练习听力的一个好方法。

2.2说和朗读的习惯我们最怕的就是“哑巴英语”,因为中国学生大部分性格内向、腼腆有一种不愿积极参与的心理障碍,而且害怕出错,这是学习语言最大的障碍,要排除这种心理障碍只有认真训练学生的说和朗读的习惯。语言这东西,读比写还重要,比如一个两三岁的小孩,他虽然写不出几个字,但他能基本掌握语言的表达功能,比较自由的交流。这就是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俗语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拳师每天要练拳,歌手每天要练嗓子。我们学习英语也要坚持朗读英语,只要每天坚持朗读英语,只要每天坚持朗读三四十分钟,持之以恒,就能使舌头听从大脑的指挥,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

另外,大量的、准确的朗读能够促进听力和口语的进一步完善而广泛的朗读更能充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这也是我上高中时的亲身经历。之所以我现在吃英语这门饭,就是因为我上高中时每天早上坚持读半个小时的英语,英语才成了我最强项。

2.3培养写作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英语学习必须以听和读为前提,但要真正掌握英语,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仅靠听和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说和写来检验和促进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形成。

在我国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可谓人所共知的现象,比如许多毕业大学生毕业以后,都拿到了英语6级甚至是8级,但到了工作当中无法和外国人正常交流。而这些年来随着听,说不断受到重视,笔头工夫,尤其是写作成了学生的难题。所以从初一第一个学期起就特别重视写作能力的训练,每天都要学生写几句话,到初三写整篇的文章。原来学生写一次作文,老师都需要一词一句的改上几天,但最终效果不是太好,还是要让学生多写多练,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鼓励赏识的力量无穷尽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谁都爱听好话,表扬的话。有利与学生成长的好听的话,老师一点也不要吝啬。不经意的一句表扬和鼓励,一句真心的关怀,一个真诚的眼神,一句善意的面带微笑的责备,也许能给学生彻夜难眠的欣喜,也许能成为学生化悲痛为力量的催化剂,也许是学生一生的转折点。我们学校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英语每天早上都要默写。不管默写多还是少,满分都是100。为了严格要求学生,都是95分过关,也就是说错三个以下过关,否则就不过关。但是我们班有几个孩子比较薄弱,别说95分过关,就是65分他们几个也过不了关。:

于是我就给他们降低标准,比如今天默写对一个,就批一个“好”字,明天能默写对两个,我就给他们批一个“进步很大,加油!”好学生一样也需要表扬。如果是经常默写满分的同学,我就会这样批“你的水平就是一流的,你太棒了!”尤其是初三学生的心里压力已经够大的了,老师不应该再有恨铁不成钢的言语和做法,给学生沉重的思想包袱,这时最好的老师是能给学生减压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第3篇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水平,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在教学中有层次的引导学生,努力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如《土壤中有什么》一课的教学,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自然环境的主要构成有水、空气和土壤等等,根据科学结论,水的成分主要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空气中则有氧气、二氧化碳、灰尘、颗粒、尘埃等成分,那么土壤中究竟有什么呢?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就会推断:可能有水分,有空气,还有一些无机物。接下来,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水分,应该如何用实验证明出水分的存在?并要求学生们独立思考,思考结束后即兴小组的交流讨论,讨论结束后再做出小组的汇报。汇报的可能实验程序如:将土壤放在密封塑料袋里并置于阳光下观察,如果出现了水汽则表明土壤中有水;又或者是取一定量的土称重,然后摊开晒干以后再次进行称重,对比前后的质量变化等等。当学生的看法发表结束以后,教师进行点评,首先要肯定学生们的想法是有一定意义的,接着开始增加难度,并将学生往事先设定好的教学思路上引导: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都是可行的,但是我们有条件限制,现在只有烧杯、酒精灯和玻璃片这三样器材,如果只能应用这三个材料,应该怎么进行实验?请同学们再次思考并讨论。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上了一个台阶,利用有限的工具,进行思维的发散。第二轮讨论结束后,学生的观点就比较统一,都是对土壤进行加热,观察是否有水分出现,只是具体的操作过程不一样罢了。这样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讨论,一方面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了本课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增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在小组讨论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这就满足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在实验室前就进行设想,无形中教会了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二、分组合作,布置任务

前面的自主谈及已经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以后,课堂气氛也就开始活跃了,但是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只停留在设想上,也许很多设想看起来都是合理的,如果没有经过实际操作,即使教师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学生一时也很难改正过来。因此,第二阶段就要让学生开始合作进行实验验证。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在克服器材设备不足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再次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有效地达到合作教学的目标。通过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在实际的动手中就会纠正原有的错误,向着正确的方法前进,而实验的结果也能够证明事先的设想正确与否。实验动手的过程,也易激发学生的热情。如上文我们提到对土壤中是否存在水的验证,这应该是土壤中的成分里最好验证的部分了,但是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不一定就容易实施。如有的学生会将土壤放在烧杯中,并在烧杯上盖上玻璃盖,将烧杯加热,观察玻璃盖上是否有水珠出现。也会有学生反过来,将土壤放在玻璃片上,盖上烧杯,加热玻璃片。显然,光设想时觉得都是可行的,而且两个方法的原理其实一样,都是利用加热挥发土壤中的水汽,使之形成水珠。但是后一种方法操作起来就很吃力,因为玻璃片承受的质量太大,增加了加热过程的难度。而直接加热烧杯,由于烧杯的体积较大,玻璃片较轻,操作起来就会比较容易。这些都是在实验中才可以体会到的。动手的过程是让学生自己体会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自由的过程,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器皿,进行简单的实验。总是,要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小组总结,得出结论

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再次进行讨论,根据记录的结果和看到的实验现象,对实验做出总结并且要提出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又让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再次应用。同时实验结束后的讨论,是对学生思路的整理,有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承接上文讲到的土壤实验,根据实验的现象,学生一致得出了土壤里面确实含有水的结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或者说应该如何加快玻璃盖上水珠的形成?学生就会再次思考实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总结,如加热时可以在玻璃盖上面滴些冷水,这样可以加快升腾起来的蒸汽变成水珠等。对实验结果的反思总结和延伸,是科学学科必须做好的收尾工作,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细致的态度与精神。验证完土壤中是否含有水以后,学生的热情已经完全调动了,这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进一步询问学生思考如何判断土壤中含有空气并思考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这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是极为有影响的。

四、结语

第4篇

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一、围绕实验的“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化学实验理论的主体内容,可概括为⑴实验原理;⑵装置原理;⑶操作原理。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对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终渗透着思维训练活动。

首先,是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1.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3.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1).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2).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3).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二、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

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奇特的实验现象。例如:一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只分析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在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一般说来,学生对化学实验都颇有兴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驱使所致,由于观察实验时目的性不明确,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于那些关键设备的主要现象,加之演示实验时仪器小而教室范围宽、学生多,所以他们观察实验并不准确。为此,在可能条件下,教师宜改演示实验成并进实验,或借助CAI软件或VCD光盘、录相带等播放实验录像,尽可能结合并进实验或录像播放,穿插围绕“三大原理”的系列思考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展开思维训练活动。

三、运用典型实验灌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为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效能,教师应当借助典型的化学实验来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教师宏观地把握大纲、教材的整体,通过哪些典型实验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思维训练的规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例如,物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固体燃烧时产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可是,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为什么产生火焰而不产生火星呢?我们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硫燃烧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奥妙。原来燃烧时,固态硫先液化后气化,因此硫蒸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提出实施方案,以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例如,给初三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效果就比较好。

三是选用一些中考”试卷的典型综合实验题,指导学生解题,乃至跟动手实验结合起来训练,中学教材和历届高、中考试题,不乏优秀的典型化学实验题型,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颇有作用。

综上所述,结论十分明显: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容忽视,化学实验活动中的思维训练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1)观察装置图,选择所用的仪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用法;(2)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3)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4)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要依次进行,不遗漏。实践证明,注重观察程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灵活运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建展示平台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形式,它生动、简捷、有效,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我们在平时实施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为三种形式教学:(1)对于重要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2)对一些要求不高的实验,可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要求学生设计或改进后上台演示;(3)对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现象又不太明显的实验,教师先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的缺陷在哪里,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的思维状态,进而改进实验。将分组实验改为单人实验,这样做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且独立进行。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们懂得:办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计划,还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这也是教育本身所急需培养的一种能力。

五、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第5篇

一、抓住特殊能力--数学能力的培养

近十年来,许多教师对教学进行改革,重视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我觉得这些能力属于一般能力。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分学科进行的,不同学科还有不同的特殊能力。如语文能力、数学能力、生物能力、音乐能力等等。我们要使培养能力的教学改革深入下去,取得更好的成效,就不能停留在培养一般能力,而要深入到学科,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科的能力。这是培养能力如何深入的一个重要问题。我注重抓住特殊能力——数学能力的培养。我根据小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主要培养掌握数学问题结构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概括能力。以掌握数学问题结构的能力为例。什么叫数学问题结构?通常人们在解答一个问题前,必须先了解这个问题,分析这个问题,找出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这就要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条件之间的关系,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然后把这些成分综合成一个整体,抓住问题中具有本质意义的那些关系。这就是抓住了数学问题的结构。“能力强的学生拿到一道数学题时,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结构,就能把已知条件联系起来,而数学能力平常的学生遇到一类新问题时,一般说来,他们只是感知问题孤立的数学成分,并不理解这个问题。对于平常的学生来说,特别重要的是要能通过分析和综合过程把问题的各种成分联系起来。”(克鲁切茨基《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252、254页)我在教一步应用题时,就着重地抓了数学问题结构的训练。如画线段图的训练,补充问题与条件的训练,题意不变改变叙述方法的训练,自编应用题的训练,根据问题说出所需条件的训练,对比训练等。在讲两步应用题时,重点上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课”,同时进行变直接条件为间接条件,变换问法,让学生扩题、缩题、拆题,看问题要条件等四个方面的训练。讲多步复杂应用题时,又进行了多步应用题的“发散思维课”及相应的各种训练。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和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了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二、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

应用题之所以难学,问题本身一般比较复杂是一个原因,但从教学法来说,更重要的是解题思路(思维过程的顺序、步骤与方法)缺乏应有的训练,使许多学生感到问题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去想。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要把它同计算题作一比较,就清楚了。如做计算题时,学生对运算法则、运算顺序和步骤,都是清清楚楚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同运算顺序是一致的。计算的每一步都在式子里反映出来,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计算得对与错一目了然。计算题通过训练学生容易掌握。而解应用题就不同了,学生要了解题意,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各种数量关系,要通过分析、综合,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从审题到列出式子,思维过程少则也有几步,都是用内部言语的形式进行的。这种用内部言语进行的思维过程,教师既难以知道学生的思维是否合理、正确,有无错误,更难以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根据学生智力活动的形成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这个特点,在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化,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下面是我的训练方法:

(1)读题。通过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题中讲的是什么事;已知条件中,哪个是直接条件,哪个是间接条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是什么关系。读题的过程,就是了解题意的过程。

(2)画批。就是把题中的重点词、句和思维分析、判断的结果,用文字、符号(箭头、着重点、圆圈、横直线、曲线等)划出来,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每个数量的意义及数量间的内在关系。

(3)画图。就是画线段图,用线段把题中所讲的各个数量及其相互关系表示出来,直观地、形象地反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4)说理。说理就是在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说出自己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及相应的道理。通过上述读、画、说,学生把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外在的表现形式,这就非常有利于训练、培养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有序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解决了应用题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三、以培养数学能力为中心,进行系统的训练

我在应用题教学中,改变了那种一类一类问题地教、一个一个例题地讲的教学方法,以培养数学能力为中心,重新设计编排一套练习,反复地系统地进行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不是停留在一问一答单纯解题式的技能训练,而是着眼于培养举一反三和思维的灵活性,形成数学能力。因此,在我的重新编排的练习题中,不仅有问题的解答训练,而更多的是各种思维训练:有扩题、缩题、拆题、编题的训陈,还有发散思维训练,对比训练,一题多变训练,一题多解的训练,系统思维训练等。为了进行这些训练,我采用了“结构课”、“思维分析课”、“变式课”、“发散思维课”等形式的教学结构和一系列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下面,以两步应用题的“变式课”为例,说明我是怎样进行思维训练的。

“变式课”的教学,有五种基本做法。

(1)改变叙述方法。就是题意不变,仅改变题中某些词、句的叙述方法。

(2)改变重点词语。重点词语是连接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纽带。它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方法的主要线索。

(3)改变条件。就是把直接条件改变成间接条件,把间接条件改变成直接条件,应用题的问题不变。

(4)改变问题。就是条件不变,只改变应用题的问题。改变应用题的问题,不仅使题意发生了变化,而且使解题的思路和具体方法都随之发生了变化。:

(5)改变条件和问题。就是把应用题中的条件(直接条件或间接条件)改变成问题,把问题改变成条件(直接条件或间接条件),使题意大变。从而导致分析方法、解题方法的改变。

第6篇

所谓目的性,就是在传球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目标,不要盲目传球。可分为以下几点:进攻时,方便调整队员的位置,以便发动进攻;为了突破对方的防线,打乱对方的防守战术,快速分球以使队友获得突破或者投篮的机会;来回的传球技巧,使队友间拉大空间,方便把球传到篮下或离篮筐近的区域,来提高命中率。为此,球员们要做到因时、因地、因人的传球,首先,队员们要掌握自己的战术,与战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避免或减少无效的或失误的传球;其次,队员要根据场上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战术的变化,传球的要求也会变。假如对方采取区域联防时,即守在罚球线的附近,这时进攻队员要左右交织的传球,调动防守,使之来不及防守有球的区域,从而获得中距离投篮的机会。

2、掌握良好的传球时机,做到眼到,球到

什么是良好的时机,即队友出现空位或者摆脱防守的瞬间。这个时候,就需要持球人将球准确无误的传到队友手上,帮助队友得分。每每在球场上,出现空位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多,出现空位的机会也是时间比较短暂的,所以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将球传到他们的手上,就说明在这次进攻中获得了成功。

3、根据战术和接球队友的特点,合理的运用传球速度

在打球中会发现,有的人传球很快,而有的人却很慢,会耽误最佳的投篮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加快传球速度。一般有两种办法:一是靠力量来提高球的飞行速度,另一种是缩短篮球在手里的停留时间,加快出球速度。篮球比赛最忌讳的就是长时间运球,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粘球”,当球在一个人手里时间过长时,对方防守人员就会有重点的进行防守,有时就会出现“死球”的情况,严重者会导致输掉比赛。那么怎样掌握传球速度?比如快攻时从后场到前场的远距离传球,持球人就要快速准确的将球传到队友手上;近距离传球时,适当掌握传球力度和速度,不要因为力度过大或速度过快导致失误;如反切的吊传球,力量和速度要适中,以便同伴接到球后顺利完成进攻任务。

4、传球时合理使用假动作和巧妙灵活运用反弹球

持球人的眼睛是经常会受到防守人“重点照顾”的,当然并不是要伤害你。我们可以用眼神迷惑防守人员,给对方以向外线的队友传球的假象,最终达到帮助队友投篮或得分的目的。防守的重点说到底就是干扰或打断持球人的突破或者投篮,这时持球人就可以做出突破或投篮的假象,迷惑防守人,达到传球的目的。有时高空球传出去之后容易让对方高个子球员抢断,我们就可以巧妙利用反弹球,在地板上反弹后传给队友。要掌握好球的落点,传球时不要用力太大,尽量让队友舒服的接球。

5、传球的方向

根据战术的要求,持球人和接球人的方向是不固定的,尤其是接球人更是变幻莫测,所以传球的方向也是变化的。传球的方向可分为三种:顺方向传球、侧向传球、逆方向传球。顺方向传球就是接球人和球飞行的方向是相同的,多用于快攻推进、转身投篮或阵地进攻中创造投篮机会的传球。侧方向传球就是持球人向一个方向移动,而向侧方传球,多用于进攻中的移动传球或近距离传球,传球速度要快,但是传球力度要适中。前两种方式大家都能理解,接下来重点说说第三种传球方法即逆向传球。逆向传球就是接球队员的移动方向恰恰与球飞行的方向相反,逆向传球多在中距离使用,多用于阵地进攻。更加的要求传球人在传球时控制好传球力度,掌握球的走向,否则将会造成接球困难,出现失误。

6、培养良好的传接球意识

当然,意识的培养不能光靠自然形成或者说自己天生就有,我们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必须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严格要求自己,按部就班的做好每一步。因此,认为只要多打篮球,球员的篮球意识就会自然形成的观点是片面的,这简直就是谬论。如果在以后打球中形成了错误的习’质,那么再改就相当的困难,所以在形成坏习惯前,及时的更正,掌握良好的篮球理念。对于篮球运动来说,虽然技术是制胜的基础,战术是手段,但是只有场上的5个人集体发挥力量,才能将团队意识发挥的淋漓尽致。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正确的应用篮球运动中各项基本技术和方法的意识;队员间的战术配合意识;参加篮球运动的思想意识和集体意识。篮球运动本身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好的集体意识就是每个人要对参加篮球运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为了某一目的而来打篮球;高昂的斗志,一个人具有高昂的斗志不光会带来强大的战斗力,还会影响到集体的每一个人,发挥了正能量;集体荣誉感,这对于集体的每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荣誉感是前进中的无形的能量。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的观察能力是随时可以掌握赛场上千变万化的情况的,并能快速做出正确判断。

7、传球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7.1选择合理的传球方式

持球人在场上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和队友的不同位置进行传球,不要做出一些无谓的传球或者失误,只有选择合理的传球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给球效果。

7.2尽量采用纵向传球,减少横向传球

因为纵向传球可以很好的避免因横向传球而遭到防守球员抢断,而且纵向传球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能有效的达到得分或者助攻的目的。横向传球极易被抢断,一旦失球,对方由防到攻的速度非常快,就会造成失分,甚至会输掉比赛。

7.3传球要有快速性和隐蔽性

好的传球人可以在人缝中将球快速准确无误的传到队友手上,帮助得分。在有机会时,出其防守人不备,扰乱对手的战术,赢得比赛的主动权。这点在NBA巨星史蒂夫纳什的身上总有体现,他经常传出一些出其不备的球来,迷惑对手,及时找到队友,帮助其取分。

8、总结

第7篇

【关键词】节奏;旋律;速度和力度

小学阶段的音乐(乐曲)欣赏课,一直是令很多教师感到比较难上的一种课型,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学生理解作品难,教师组织教学难。我也曾被这些难题所困扰,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逐渐摸索总结出了一种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即注重挖掘构成音乐的主要元素——节奏、旋律、速度和力度等,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以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通过音乐的“骨架”——节奏,引导学生理解音乐

音乐是时间性、动态性很强的艺术,而它的时间性、动态性又是通过节奏反映出来的。节奏是音乐的语言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在欣赏乐曲时可抓住其节奏特点引导学生来理解音乐形象。比如在三年级上学期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这首乐曲时,抓住“×××︱××××︱和××××××”这种类似马蹄声的节奏型,通过听听、拍拍、说说等形式启发学生想象骑兵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情景,而中间段落出现的“ו×︱××××︱×—︱×—︱”较舒展的节奏出现后,引导他们与前面的节奏进行对比,节奏变化了,骑兵的活动又会怎样呢?再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想象骑兵在草地上休息或交谈的情景,学生基本把乐曲表现的内容讲出来后,又和学生一起分析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是由于节奏的疏密变化,才表现出了骑兵在草原上巡逻、与风雨搏斗等情景。再如欣赏曲《溜冰圆舞曲》、《跳绳》等乐曲也是抓住乐曲中节奏的变化,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较好地完成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抓住音乐的“灵魂”——旋律,理解音乐旋律是音乐的语言,是音乐的灵魂所在,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有了节奏的支撑,再加上起伏的旋律,才使其具备了感人的色彩。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旋律特点,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音乐形象。比如四年级学生在欣赏《牧童短笛》这首钢琴独奏曲时,初听前我提醒学生:钢琴演奏的高低声部有什么特点?根据旋律特点,乐曲能分成几部分?之后引导学生想象第一、第三两个乐段的两条此起彼伏的旋律,就象两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的吹着牧笛,一唱一和地行进在田间的小路上;中间段落的旋律出现了跳跃性的起伏变化,老师稍加引导,学生便很自然地想象到牧童在田间嬉笑、游戏的情景。再如《丰收欢乐而归》、《蜜蜂》等这类乐曲,其旋律特点都是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关键。

三、利用音乐的速度和力度,挖掘音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