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以人民为中心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2:45

序论:在您撰写以人民为中心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以人民为中心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人的城镇化建设;市民化;户籍制度改革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已经步入城市社会,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6.1%。同时各种矛盾集中凸显,挑战严峻。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被寄予厚望。中央确立要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人的城镇化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的抓手,就是要注重城镇化进程中人的问题。“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城市化质量是关键,“核心问题是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的问题”。因此人的城镇化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人的城镇化的综述性文献少见,并且内涵表述不一致,有必要厘清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涵义以及最新研究成果。

一、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提出、确立及基本内涵

1.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提出与确立2013年1月15日,考察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时,首次提出“人的城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系统阐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明确人、地、钱挂钩,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明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市民化是首要任务,主要任务是落户问题。至此,推进人的城镇化建设在中央层面得以确立。2.人的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取向(1)人的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人的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不同学者做了不同回答,内容极其丰富。从主体看,有农民、农民工以及市民的区分。从内容看,涉及以户籍为核心的相关制度改革以及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发展两个基本方面。现有文献主要从市民化、人的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来释义人的城镇化的涵义。笔者认为,第一,正确认识人的城镇化的内涵,概念比较很重要。相对于传统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凸显了“人”的重要性;相对于“人的发展”,“人的城镇化”强调“城镇化”这一时代内涵;相对于“人口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更具人文内涵。第二,市民化是人的城镇化的时代内涵。第三,人本论、中心论与核心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城镇化前置的限定词是“人口”、“人”还是“人民”,体现不同的人文社会内涵。第四,人的城镇化是由于就业结构变化而引起的人口由乡村向城镇的地域迁移,并成为市民的过程。(2)人的城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人的城镇化建设就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的抓手,关键是解决好人的问题。人的城镇化不能不研究价值取向,归纳学者研究,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社会公平正义。主流观点意指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农民与市民的权利与福利平等,也有学者认为是“城乡共同精神”。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的理想,是人的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三是“平等、人本与和谐”。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平等,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是人本,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是和谐。笔者认为,人的城镇化的价值取向,一是社会公平正义,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稳定的基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指引。

二、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最新进展

1.人的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举措人的城镇化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提出与确立。第二个阶段是推进人的城镇化建设。一是2014年的推进阶段。要解决好“三个1亿人”的问题,“建立居住证制度”,探索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规划的目标是,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二是2015年的大力推进阶段。重点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一融双新”工程;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向综合试点地区倾斜。《居住证暂行条例》主要是赋权职能和推动政府提更好的服务功能,为户籍改革提供抓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5)提出社会政策要托底,通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消化房地产库存。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中央城市会议(2015)关注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的顶层设计,强调规划科学性,着力治理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统筹、多规合一、配套改革”,打造“城市精神”。第三个阶段,2016年以来阶段性成果涌现,强调联动、配套、统筹。针对新型城镇化推进迟缓,落户难的问题,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制定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坚持纵横联动、协同推进;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在这个阶段,阶段性建设成果不断涌现,试点有序展开。2.人的城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1)人的城镇化的内涵定位为市民化,重点发展中等收入群体人的城镇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市民化、素质市民化和同城同待遇,人的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中等收入群体,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2)户籍制度改革与住房制度改革联动,市民化破题户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保留户籍人口管理功能,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与服务,全面建立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是仅仅是户籍改革,还不能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改革住房制度,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农民工才能实现安居乐业。所以,也应该把住房作为突破口。(3)其他相关制度改革成果第一,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2016)总结了8个方面24条经验,推广福建省三明市以及江苏、安徽、福建和青海等综合医改试点省为代表的医改经验做法。第二,土地制改革。“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防止犯颠覆性错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第三,住房制度改革。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第四,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是规范和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支付责任与财政事权。

三、人的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政策指向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管理模式;公共服务取向模式

1.管理模式与公共服务取向模式

既然我们要谈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那么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管理模式。所谓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从企业管理这个角度界定的,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和其他的企业所不同的地方。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它包括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也就是企业在管理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上最基本的不同特征。而作为管理模式之一的公共管理模式,也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公共管理规章制度和公共管理文化。公共管理规章制度作为规范管理者行为的一种手段是外在性的,是要求硬性执行的具有被动性,而公共管理文化则是内在性的,是公共管理者在组织中接受熏陶,自身从内心接受整个组织文化影响的结果,具有主动性,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提倡建立公共服务取向模式时,不仅要从制度上建立,更应该从组织文化上建立,这样才能将组织的规章制度内化成管理者的思想,真正被其接受且更好地加以实践。它代表了一种将私人部门管理观念和公共部门管理观念的新融合,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但又采用私人部门的“良好的实践”中的质量管理思想。它赋予新型的公共部门——它们既与以往旧的公共组织决裂,又保留了明确的认同感和目标使命——以合法性。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及特征是:主要关心提高服务质量,强调产出价值,但必须以实现公共服务使命为基础;在管理过程中反映使用者(而不是一般的顾客)的愿望、要求和利益,以使用者的声音而非顾客的退出作为反馈回路,强调公民权理念;要求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公共服务的使命与价值,强调公民参和公共责任制等。

2.和谐社会的构建:向公共服务取向模式转变的动力

近些年,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失衡和社会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和失衡。这些不和谐现象都使得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这些不和谐因素主要是由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越位或缺位引起的。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进行转变公共管理模式,建立公共服务取向模式也就成为必然要求。

2.1政府职能定位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和谐。市场经济是以企业和社会为竞争主体的法制化经济组织形式,政府的职能在于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的运作、搞好服务、维护良好的市场运作环境。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政府仍对市场经济的实际运作直接干预太多,而对于一些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严重不足,造成政府不该做的反而做了,但也没做好;该做的却没做或者没做到位。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使得市场经济不能健康有序运作,二者严重不和谐。

2.2国家公共支出政策结构不和谐。在计划经济时代以及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一直处于经济建设的角色,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建设职能,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市场竞争的主体。因此,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将大量的资金用于直接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和行政支出上,而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资金比重很小。如1990-2001年间,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平均增长速度为29.2%,12年间增长了7.3倍。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为6472.56亿元,占当年GDP的6.7%,占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34.24%;而社会文教费用为5213.23亿元,占当年GDP的5.4%,占政府财政支出综额的27.58%。同时城乡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就业制度、二元公共服务制度和二元公共财政制度,使得公共支出政策结构不仅在投资建设和社会服务上存在着失衡,而且在社会服务本身结构上也存在着严重失衡。

3.公共服务取向模式的构建

一种管理模式的建立不应该是对原有模式的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造,不仅是外在制度改造,更应该是内在思想文化的改造。世界著名管理大师杜拉克提出:“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也不是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因此我国在建立公共服务取向模式时更应树立公共服务思想,建设应该坚持的理念取向,营造公共服务文化氛围。

3.1强调绩效管理评估、全面政府责任机制。绩效评估指由其他主体用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对政府行为结果是否与其目标任务相配套进行评估。实践证明,绩效评估能促进政府服务能力的提高。全面政府责任机制是指政府的责任并不是单一的。政府不能只关注市场,而忽略法律、社会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等,应当建立一套各因素相互关联的政府行为问责机制。

3.2坚持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以公众服务为导向。新一届政府也不断强调“民本”的重要性,将“三农问题”提到政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上来。公众服务导向的内涵就是政府提供什么、如何提供要事先听取公众的意见,将公众意愿作为第一价值取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果如何应当以社会公众的评价为主。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民为本”的优秀文化传统。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行政改革的启示之一就是如何以公众为对象,引人竞争机制,以企业的精神重塑政府,提高政府的能力与效率,使公众获取更多高质量的服务。例如,美国副总统戈尔在1993年国家绩效评价的报告中宣称:政府要服务的是我们的顾客。加拿大要求所有的政府机构书面报告各机关的目标,这些目标必须是支援咨询式的管理方法,并结合服务导向的组织目标。在英国,撒切尔政府时期曾轮廓性地提出公众是顾客,政府为顾客服务的原则,90年代的梅杰政府则进一步提出“顾客中心论”的观点,要求抛弃墨守成规的观念,不断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并号称要与顾客一起来改变官僚系统的文化。在葡萄牙,“公民第一”已经成为促进和指导公共行政改革的口号。打破传统管理理论的思维模式,不是从管理主体的角度考虑如何管制被管理者,而是站在社会与民众的立场,要求公共行政的主体,特别是政府如何为公众服务,这是公共行政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性的特征。

第3篇

【论文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出现了诸多矛盾和不平衡等不和谐的社会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公共管理理念落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和失衡。这些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当前积极转变公共管理模式,构建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管理模式是其重要出路。

1.管理模式与公共服务取向模式

既然我们要谈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那么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管理模式。所谓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从企业管理这个角度界定的,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和其他的企业所不同的地方。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它包括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也就是企业在管理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上最基本的不同特征。而作为管理模式之一的公共管理模式,也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公共管理规章制度和公共管理文化。公共管理规章制度作为规范管理者行为的一种手段是外在性的,是要求硬性执行的具有被动性,而公共管理文化则是内在性的,是公共管理者在组织中接受熏陶,自身从内心接受整个组织文化影响的结果,具有主动性,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提倡建立公共服务取向模式时,不仅要从制度上建立,更应该从组织文化上建立,这样才能将组织的规章制度内化成管理者的思想,真正被其接受且更好地加以实践。它代表了一种将私人部门管理观念和公共部门管理观念的新融合,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但又采用私人部门的“良好的实践”中的质量管理思想。它赋予新型的公共部门——它们既与以往旧的公共组织决裂,又保留了明确的认同感和目标使命——以合法性。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及特征是:主要关心提高服务质量,强调产出价值,但必须以实现公共服务使命为基础;在管理过程中反映使用者(而不是一般的顾客)的愿望、要求和利益,以使用者的声音而非顾客的退出作为反馈回路,强调公民权理念;要求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公共服务的使命与价值,强调公民参和公共责任制等。

2.和谐社会的构建:向公共服务取向模式转变的动力

近些年,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失衡和社会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和失衡。这些不和谐现象都使得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这些不和谐因素主要是由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越位或缺位引起的。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进行转变公共管理模式,建立公共服务取向模式也就成为必然要求。

2.1政府职能定位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和谐。市场经济是以企业和社会为竞争主体的法制化经济组织形式,政府的职能在于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的运作、搞好服务、维护良好的市场运作环境。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政府仍对市场经济的实际运作直接干预太多,而对于一些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严重不足,造成政府不该做的反而做了,但也没做好;该做的却没做或者没做到位。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使得市场经济不能健康有序运作,二者严重不和谐。

2.2国家公共支出政策结构不和谐。在计划经济时代以及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一直处于经济建设的角色,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建设职能,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市场竞争的主体。因此,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将大量的资金用于直接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和行政支出上,而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资金比重很小。如1990 - 2001年间,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平均增长速度为29.2%, 12年间增长了7.3倍。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为6472.56亿元,占当年GDP的6.7 %,占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34.24%;而社会文教费用为5213.23亿元,占当年GDP的5.4%,占政府财政支出综额的27.58%。同时城乡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就业制度、二元公共服务制度和二元公共财政制度,使得公共支出政策结构不仅在投资建设和社会服务上存在着失衡,而且在社会服务本身结构上也存在着严重失衡。

3.公共服务取向模式的构建

一种管理模式的建立不应该是对原有模式的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造,不仅是外在制度改造,更应该是内在思想文化的改造。世界著名管理大师杜拉克提出:“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也不是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因此我国在建立公共服务取向模式时更应树立公共服务思想,建设应该坚持的理念取向,营造公共服务文化氛围。

3.1强调绩效管理评估、全面政府责任机制。绩效评估指由其他主体用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对政府行为结果是否与其目标任务相配套进行评估。实践证明,绩效评估能促进政府服务能力的提高。全面政府责任机制是指政府的责任并不是单一的。政府不能只关注市场,而忽略法律、社会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等,应当建立一套各因素相互关联的政府行为问责机制。

3.2坚持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以公众服务为导向。新一届政府也不断强调“民本”的重要性,将“三农问题”提到政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上来。公众服务导向的内涵就是政府提供什么、如何提供要事先听取公众的意见,将公众意愿作为第一价值取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果如何应当以社会公众的评价为主。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民为本”的优秀文化传统。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行政改革的启示之一就是如何以公众为对象,引人竞争机制,以企业的精神重塑政府,提高政府的能力与效率,使公众获取更多高质量的服务。例如,美国副总统戈尔在1993年国家绩效评价的报告中宣称:政府要服务的是我们的顾客。加拿大要求所有的政府机构书面报告各机关的目标,这些目标必须是支援咨询式的管理方法,并结合服务导向的组织目标。在英国,撒切尔政府时期曾轮廓性地提出公众是顾客,政府为顾客服务的原则,90年代的梅杰政府则进一步提出“顾客中心论”的观点,要求抛弃墨守成规的观念,不断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并号称要与顾客一起来改变官僚系统的文化。在葡萄牙,“公民第一”已经成为促进和指导公共行政改革的口号。打破传统管理理论的思维模式,不是从管理主体的角度考虑如何管制被管理者,而是站在社会与民众的立场,要求公共行政的主体,特别是政府如何为公众服务,这是公共行政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性的特征。

第4篇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401520)

[摘要]国内外学术界和有关组织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的侧重点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做了多种诠释,本文根据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及国内外各学者和组织提出的观点进行评析,从而让我们更清晰的明确什么是生态旅游。

关键词 ]生态旅游;概念;评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83

1生态旅游产生背景

1.1现代人对优良环境的渴望

人类从原始氏族社会至今,已经走过蒙昧生态和征服生态两个阶段,现在正进入第三个阶段——生态时代。在生态发展的蒙昧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系统内部同质和谐的关系,生态与经济尚处于一种低水平的依赖和协调状态。在生态发展的征服时代,人们改变了过去那种完全依赖自然的状态,在人与自然对立的基础上,建立了野蛮掠夺自然资源,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现代文明,从而导致生态危机的掠夺性开发模式,其结果是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加重、荒漠化面积扩大、温室效应加剧、垃圾成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困扰着人类,并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被环境问题困扰着的人们,特别向往优良的环境,他们逐步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及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开始探索实现人与自然共存、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这种思想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进入第三个时代——生态时代。目前,对“可持续发展”达成的共识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它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希望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以鼓励,对环境不利的经济活动应予以抛弃,它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十分明智的战略选择,是当今和未来人类行为的指南。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可谓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个里程碑。在这次大会上,各国政府均对保护环境做出了承诺。世界观光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和地球理事会等机构制定的《关于世界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正是代表世界旅游业向人类做出的保护环境的承诺和其长期的奋斗目标。

1.2现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异军突起,目前已进入空前繁荣阶段,成为国际贸易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这种繁荣也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如对旅游活动的粗放式管理,导致了旅游设施建设的病态膨胀,往往破坏景观和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掠夺式开发,损害了旅游环境质量的生命力和多样性;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如污水、固体废弃物、汽车产生的噪声等对旅游环境、旅游地居民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等,严重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寻求一条使旅游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相协调的旅游发展道路。

为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于1995年4月在西班牙兰沙罗特召开了可持续旅游世界发展会议。会议制定并通过的两个文件《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中,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了许多重要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①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②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③可持续旅游的目标就是在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又不破坏后代人满足其旅游需求的能力。

在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许多人希望返璞归真,到静谧、幽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感悟自然,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恩泽,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随着旅游者的渐趋成熟,他们开始逐渐放弃老一套的旅游方式,追求特殊的带有刺激性的特种旅游,这无疑给传统的旅游业带来挑战,同时也为其他形式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生态旅游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既满足了人类回归自然、追求新的旅游方式的需求,又为旅游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相协调提供了可能,因而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及分类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会形成不同概念,一直以来,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的侧重点,国内外学术界和有关组织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做了多种诠释。综观各种概念并归纳起来,根据定义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2.1保护中心论

保护中心论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保护,或者说生态旅游等于可持续发展旅游,其核心内容是强调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主张实施生态旅游就是要强调保护,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好旅游资源、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护好文化。

2.1.1国外代表定义

国外属于保护中心论的代表性定义如:加拿大环境咨询委员会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做出贡献的、同时尊重当地完整性的、富有启迪意义的自然旅游体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认为,生态旅游是受到保护的自然区域的旅游,它是一种通过保护自然资源来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英国皇家理学会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在欣赏世界上多种多样的自然生物及人类文化的同时不对它们产生破坏的旅行。

2.1.2国内代表定义

国内属于保护中心论的代表性定义如:杨文杰[1]认为,生态旅游本义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推出生态旅游产品,以丰富拓展我国的旅游种类和市场。卢云亭和王建军[2]认为,生态旅游是在利用自然资源供人们观赏的同时,又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种活动。陈佐忠和王艳芬[3]认为,生态旅游=感受与享受自然+认识与研究自然+保护和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一般以自然保护区为观光对象。牛亚菲[4]认为,生态旅游包含两个基本内容: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

2.2居民利益论

居民利益论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保护+提高社区居民收入。其核心内容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该观点主张生态旅游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而且旅游组织者和旅游者有义务为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2.2.1国外代表定义

国外属于居民利益论的代表性定义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 Society)认为,生态旅游是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Boo Elizabeth[5]认为,生态旅游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把生态旅游定义为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使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和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2.2.2国内代表定义

国内属于居民利益论的代表性定义如:郭岱宜[6]认为,生态旅游除了是一种提供自然游憩体验的环境责任型旅游之外,也负有繁荣地方经济、提升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同时尊重与维护当地部落传统文化之完整性的重要功能。高晔[7]转述,生态旅游是对保护环境及维护当地居民争取安逸生活承担义务的旅游活动。丁云鹏[8]认为,生态旅游最重要的是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的完整,并教育游客如何欣赏和尊重自然,在正确的管理和控制下,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一届旅游与环境世界大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特色为目标,通过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教育环境等方式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2.3回归自然论

回归自然论的生态旅游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大自然旅游。其核心内容是回归大自然,只要旅游者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就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

2.3.1国外代表定义

国外属于回归自然论的代表性定义如:世界旅游组织中心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强调组织小规模旅游团(者)参观自然保护区,或具有传统文化吸引力的地方。澳大利亚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交叠部分。

2.3.2国内代表定义

国内属于回归自然论的代表性定义如:王献溥[9]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接受环境教育和受到持续管理的旅行活动。刘红[10]等人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者以自然景观旅游生态系统为主要观光游览对象所进行的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强调旅游者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的生态联系。杨开忠[11]等人对生态旅游从旅游需求方、旅游供给方和二者的综合角度三方面进行定义:从旅游需求方,生态旅游是旅游者到自然生态目的地体验异质生态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从旅游供给方,它是以自然风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人们回归、享受和保护大自然的生态旅游产品;从二者综合角度,生态旅游是一种观念或思想,强调规划管理者和旅游者在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这种思想是可持续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4原始荒野论

原始荒野论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原始荒野旅游。其核心内容是生态旅游开展的区域是在人迹罕至的原始荒野区域。

2.4.1国外代表定义

国外属于原始荒野论的代表性定义如:Ceballos Lascur ain[12]认为生态旅游是带着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生物及当地文化特征的目的,去往相对没有被污染或破坏的自然领域的旅行活动。这种旅行既包括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森林里的随意散步,也包括在偏僻地区相对独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研究。伊丽莎白布[13]认为,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它必须涉及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受到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2.4.2国内代表定义

国内属于原始荒野论的代表性定义如:王尔康[14]认为,狭义的生态旅游是指到很少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环境如深山峡谷、冰川雪峰、大漠荒野、原始森林等处去进行带有冒险色彩和考察内容的旅游活动。牛亚菲[15]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它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都属于生态旅游类型。

2.5环境资源论

环境资源论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要依托,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旅游,其核心内容是以人类最佳的生存环境因子作为主要旅游资源。

代表定义。环境资源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定义是吴楚材、吴章文[16]等给出的定义:生态旅游主要是城市和集中居住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种旅游叫做生态旅游。

3生态旅游概念评述

3.1对保护中心论的评析

这类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内容有偏差。旅游是有动机、有目的、有行为的。这类定义没有考虑旅游者的真实的、主要的旅游动机,而认为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与旅游者为了愉悦、享受、求知、体验等主要的出游动机相悖。如果认为强调保护就是生态旅游,那生态旅游就仅仅是一种理念,一种宣传,一种教育,是无法以一个独立的体系在实践中操作,会扰乱现在旅游的秩序,是远远不能接受的;即使接受了这个定义也会无所遵从,说说而已。

3.2对居民利益论的评析

从旅游业的经济本质来分析,所有旅游活动均能产生经济效益,旅游者从客源地来至旅游目的地,均能带来巨大的物流、能流和资金流,均能为当地经济繁荣产生一定的影响,直接或间接为当地居民带来收益。如果将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作为生态旅游的一项本质特征,其与大众旅游不能形成实质性的区别。因此,从理论上讲,这类定义是不能成立的。

3.3对回归自然论的评析

回归自然论主张生态旅游是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生态旅游的本质问题。但是,这类定义将生态旅游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户外旅游,包括探险旅游、登山旅游、科考旅游、度假旅游、休闲旅游等,从而扰乱了人们习惯了的旅游类型体系,给旅游者和旅游组织者造成认知和识别上的混乱,让机会主义者将生态旅游的标签随处粘贴,这也正是前些年生态旅游泛用、泛化、泛滥的主要根源。

3.4对原始荒野论的评析

原始荒野论的定义指出了生态旅游是追求到那些人迹罕至的、没有受到破坏或者很少受到破坏的自然地域环境中去旅游。表述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但这些定义的内容也还有欠科学的地方。例如,这类定义表述了旅游者对环境的要求,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不等于是可以旅游的地方,例如冰川、沙漠、天然放射性很高的地段、戈壁、有瘴气的森林等。

3.5对环境资源论的评析

这类定义明确地指出了生态旅游者是城市中的居民或集中居住区的居民,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到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就是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是生态觉醒、社会发展、高度城市化、大众旅游到来的一种旅游的新类型、新产品,社会旅游的发展将会使生态旅游显得更重要。

从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也可以看到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渴望也是从环境资源这一角度出发的。

4结语

综合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及对国内外各学者和各组织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诠释,我觉得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应着眼于生态旅游这一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环境。

“保护”是对环境的保护;“居民利益”是从“环境资源”中获取的利益;“回归自然”与“原始荒野”是“环境资源”中的一部分。因此,个人认为“环境资源论”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比较科学的。

参考文献:

[1]杨文杰.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N].中国旅游报,1999-11-15.

[2]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3]陈佐宗,王艳芳.我国草原生态旅游的资源分析与路线设计[C].首届全国可持续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

[4]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J].地理研究,1999(2).

[5]Boo Elizabeth.The Ecotourism Boom: Planning for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Washington: WWF.1992.

[6]郭岱宜.生态旅游——21世纪旅游新主张[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7]高晔.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地球[N].中国旅游报,1995-05-04.

[8]丁云鹏.生态旅游概念综述[N].中国旅游报,2001-03-30.

[9]王献溥.关于生态旅游和保护区的发展[J].人与生物圈,1995(2):16-23.

[10]刘红,袁兴中,李瑞波.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14(4):67-70.

[11]杨开忠,许峰,权晓红.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J].地理研究,2001,20(2):206-212.

[12]Ceballos Lascurain H.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1987(2):13-14.

[13]Elizabeth Boo.Ecotourism:the potential and pitfalls,WWF,Washington,1990.

[14]王尔康.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旅游学刊,1998(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