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汉语热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2:27

序论:在您撰写汉语热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汉语热论文

第1篇

摘要:汉语热渐渐地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汉语教师不仅给外国学生教语言,而且还给外国学生传播中国的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是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关健,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应该注重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

当英语走向世界各地时,

 二、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是汉语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的时空差异较大,民族心理也有相当的差异。这必然造成对  汉语教学的影响。首先,从两者的认知心理看,汉民族偏好形象思维,多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表现在语  言上,就是汉语形象性强,注重相关性和整体性,具有非形态特点。西方民族偏好抽象思维,注重逻辑性,重个体轻整体,重理性轻感性,体现在语言上,如西方的典型语言—英语,是一种显性的形态语言,抽象词语较多。因此,以西方的思维方式理解具有整体性、意合性的汉语,往往会觉得缺乏逻辑,难  以理解。

第2篇

根据不同的病症吧小儿感冒分为风热与风寒两类。两种感冒由于病理基础的差异,治疗方法也会不同,在判断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处理,避免错误判断延误病情。主要的区别处如:①恶寒之轻重。风寒感冒主要是有寒邪入侵肌表,卫阳郁避,温煦功能严重失调[2],因此容易出现性寒、寒战等症状。而风热感冒主要是风热病入侵卫表,卫阳郁阻的程度比风寒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恶寒,但绝对不会有寒战。②是否口渴。小儿在风寒感冒早期没有口渴症状,因为津液没有受伤。而风热感冒早期有明显的口渴症状,因为热邪风入侵影响到津液。③咽喉肿痛。风热感冒患儿,发病后会出现咽部疼痛、红肿,甚至严重影响到患儿的食欲,让患儿不停的哭闹。风寒者上述症状都明显比风热者轻。④舌象、脉象。风寒患儿的舌苔颜色正常,呈现薄白苔淡红舌,脉象浮紧。而风热患儿舌质边尖部位通红,脉象浮数。

2、护理要点

2.1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若是患儿的分泌物过分粘稠可以采取雾化吸入法,每日1~2次,每次10~15min,从而达到湿化气道的效果,有利于分泌物及时排除。雾化吸入的器具必须定期消毒灭菌,避免交叉感染。可以适当对患儿叩背、翻身。同时正常的患儿不能与患有感冒的患儿在一起,避免传染。在接触患儿时,要注意手卫生、戴好口罩,这样不仅保护了患儿,也保护了接触患儿者,减少交叉感染率。

2.2起居及穿着护理

患儿在感冒的早期,就要引起重视,不管是风寒还是风热都要保证小儿适当睡眠,尽量白天增加休息时间,从而保护正气。根据天气的状况适当增减衣服,过热与过冷都不利于小儿疾病的康复。

2.3饮食护理

发病期间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避免食用燥热的食物,部分1岁以下的患儿主要以奶粉与母乳为主,稍大点的患儿给予稀粥、面条等易消化的饮食,达到调节中焦脾胃的作用。风寒的患儿禁止食用寒凉食物与药物,也不能采取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拭等。适当添加衣物,达到保暖效果,给予口服温热的姜糖水等,以发汗透邪解表。风热感冒的患儿通常伴有一定的发热症状,体温≥38.0℃,及时给予降温处理,预防高热惊厥。通常在感冒后7~10d后,表证症状有好转,但是是有咳嗽发生。由于小儿呼吸系统还未健全,肺的通气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肺阴不足,余热未除[3],此时应多服用甘寒之物。如冰糖雪梨、枇杷水,都有止咳平喘、滋阴润肺之功效。

2.4高热护理措施

在患儿高热期间,适当口服一些退烧药,注意用药剂量、次数以及每次用药间隔时间,不能因为急于降热而加大退烧药剂量或频繁用药,过量的药物虽然能让患儿体温下降,但是这样危险,甚至可能引起休克。在用药的同时,可以适当采用物理降温法,加速降温时间,可以把冰冷的毛巾放置在额头上或者颈部位置,每隔5min更换一次毛巾。不管采取怎样的降温措施,务必让患儿体温控制在37℃以内。高热时,患儿的脉搏加速、心脏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应多加休息,对饮温水,加强营养支持。

3、预防措施

3.1加强运动,增强患儿的体质

让患儿尽快适应变化莫测的天气,提高对患儿冷热环境的认知感知能力。家长多带小儿参加运动锻炼,这样不仅锻炼小儿健康的体魄,还培养小儿活泼好动的特性。根据天气状况适当穿衣,重视腹部位保暖,预防足部受凉。在换季时,要留意小儿身体状况,注意保暖,出汗必须立即擦拭,尤其是病多、体弱的患儿更要严密预防,加强锻炼。

3.2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净经常对小儿玩耍的环境消毒灭菌

每天都要开窗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让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减少病菌长久残留居室内。小儿尽量避免感染源,好发季节少去人多口杂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病,家长谨慎处理,及时入院就诊,让患儿多卧床休息、多饮水、适当加减衣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第3篇

【关键词】表证恶寒发热恶寒

“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主外感表证”,这已为历代中医学家所共识。全国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中说,表证是指六、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人体的初期阶段,正气抗邪于肤表浅层,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1]。可见表证与恶寒发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恶寒发热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然而恶寒发热是不是表证的必有症状,表证患者中恶寒发热出现的几率有多大,恶寒发热对于表证的诊断到底有多大意义,这些问题尚未见到报道,因此我们对此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观察对象123例,均为2006-10~2007-02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表证患者及广西中医学院的本专科学生、教职工、教职工家属中未去医院就诊但确诊为表证的患者,其中男66例,女57例。由于表证病情轻浅,相当一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不会去医院就诊,因此为了更全面地收集临床资料,以准确观察表证与恶寒发热的关系,我们从未在医院就诊的人中收集了一部分病例。

1.2方法

1.2.1诊断标准依据全国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所列的表证诊断标准[1]。

1.2.2观察方法用中医四诊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辨证,对确诊为表证的患者观察各种寒热症状在表证中出现的情况。

2结果

在123例表证患者中,出现恶寒发热并见的有49例,占患者总数的39.84%;只出现恶寒的有42例,占患者总数的34.15%;只出现发热的有17例,占患者总数的13.82%;无明显恶寒、发热表现的15例,占患者总数的12.20%。

3讨论

表证是八纲基本证候之一,在《内经》的有关论述中已经寓有表证的涵义,但并没有具体提出这个名词。首先提出“表证”这一名词者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有:“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的论述。到了明代,经过张景岳的整理和阐述,完善了表证的概念,使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候。恶寒发热是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多见于外感表证。其机理是外邪侵袭肌表,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卫气宣发失常所致。外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腠失煦则恶寒;邪气外束,正邪交争,卫阳失于宣发则郁而发热。外感病初期的表证阶段,有的患者虽然最初只有恶寒的感觉,并不觉得发热,但实际体温多有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很快就会出现同时发热的感觉。因此,恶寒发热并见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甚至被认为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1]。但从本研究的结果看,表证患者中仅有39.84%的人会出现恶寒发热并见的表现。这说明恶寒发热并见尽管对表证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不是表证的必有症状,相当大一部分表证的患者不会出现恶寒发热并见的表现。因此,不能过分夸大恶寒发热对表证的诊断意义,不能认为没有恶寒发热并见的表现就不能诊断为表证,《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表证是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念论述似乎值得商榷。另外,恶寒发热并不是仅见于表证,“恶寒发热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1]的说法也欠严谨。病邪入里,正气奋起抗邪,正邪剧烈交争,亦可出现恶寒发热,而且往往出现高热寒战,恶寒愈甚,发热愈高。如肠痈、疮疡、瘟疫及邪毒内陷等,常表现为自觉恶寒严重甚则寒战,而又有高热。这属于里证,是正气与邪气剧烈斗争的反映,绝不能用解表法治疗。薛立斋曾在《外科正宗》中明确指出:“疮疡初期发热恶寒是外感风热或火毒内发,中期发热恶寒是疮疡将要作脓”。这说明古人对恶寒发热并非仅见于表证也是早有认识。

恶寒与发热这两个症状中,一般认为恶寒对于表证的诊断更为重要,如《伤寒论》第3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本研究中,除了39.84%的人会出现恶寒发热并见的表现外,还有34.15%的人出现恶寒,这说明恶寒确实对表证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一般情况下,表证多有恶寒,古人“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说法确实很有道理。但表证亦有无恶寒可辨者,《伤寒论》中即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发热,头痛,微汗出,发汗则不识人”的论述。从本研究的结果看,有26.02%的患者未出现恶寒发热并见或恶寒,这提示对“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这句话的理解不能绝对化、公式化,那种认为恶寒为表证必有之症[2]的说法也是欠妥的。本研究中,有12.20%的表证患者无明显恶寒、发热表现,这主要见于病情特别轻的表证患者。这虽然与相关文献的记载不相符合,但临床上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对此我们需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不能因为文献上没有记载就轻易加以否定。

从本研究的结果看,即使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病情轻浅的表证,其寒热的证候表现亦是复杂多样,并非尽为典型易辨者,由此提示医生临证时不可拘泥于书本,要注意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注意个体差异,四诊合参,全面诊察,才能准确辨证。

【参考文献】

第4篇

中华民族引以骄傲的是我们不仅拥有悠久灿烂的文化,而且还是世界上唯一从未断裂过的文化。从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迄今,虽说历史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风雨沧桑,但强韧的中华民族所呈现给世人的始终是一幅充满活力与自信的进取姿态和青春风采,原因就在于它比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更能获得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此间,汉字的功德殊莫大焉。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掌握外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维护语言的民族性,持之以恒的培养树立一个良好的语言意识,理应是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随着中华民族的新跨越和新崛起,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抬升与加强,汉语已经越来越成为一门风靡全球和影响国际的“显学”,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和国际交往中的形象标识和强大工具。现在世界各国人民自觉学习汉语的热情越来越高,传播汉语不仅是中国的需要,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需要。全世界78个国家和地区开办的孔子学院有249所,孔子课堂56个,注册学员有12万多,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达到了4000多万,汉语正在成为加拿大、德国等几十个国家的第二外语。

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语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国内普遍被人忽视。看看身边有多少英语培训班,像疯狂英语、红魔英语、大山外语等培训机构人头攒动,场面火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谢克昌曾在2005年1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在中国现行教育体系中,英语地位的过于显赫,已对人才培养和选拔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很多大学生不必顾及汉语的学习,因为除了播音主持、语文教师等相关专业,一般不考汉语。大学语文教育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把它作为一个工具。忽视中文的结果是除了能向父母写“缺钱速寄”的信还算顺畅,其他文稿就难以下笔或勉强完成,大多数语法不通、文字不畅、面目可憎,难以见人。学生母语意识淡薄,文字敏感性几乎没有,稿件里别字、病句、逻辑不通。

汉语正在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视听语言充斥着信口开河、滑稽无聊的表现,网络词汇常让人莫名其妙、一头雾水,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往往让人羡慕不已,汉语蹩脚倒显得无足轻重。现实中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出现了不同于规范语言的网络语言,被人称为“火星文”。这些语言和文字有的是字母,有的是部首,有的是谐音,有的是把常用字拆开来用。这些语言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接受新鲜事物快的中小学生很快学会,并出现在自己的日记和作文里,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将会危害到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科技在使书写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提笔忘字”等副作用,不会书写成了我们要直面的危机。而有些年轻人总是用一些洋文来代替汉语。比如不说“谢谢”,而说“3Q”。更有甚者一些生造词语,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如“变态”成为“bT”不中不洋。

著名作家余光中、莫言、苏童、马原等一致高呼:我们的汉语已经到了濒临失落与拯救的边缘!天津市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教授艾跃进指出,要重视语文教育。他建议,大学生要在中学的基础上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各种作品的写作能力,学校还要着力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使语文教育成为贯穿教育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必须使儿童认识热爱母语,以此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学校语文教育要重视读写,要对写字保有温情和敬意;三是必须根据汉语的特点来构建语文教学体系;四是必须加强字词句的基础训练;五是文言文教学通过经典文言课文了解古代传统文化即可。

第5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 听力教学 教学热身 中文歌曲

2016年4月13日,笔者有幸观摩了南昌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李英老师的对外汉语听力课。在本次观摩课中,特别注意到了李英老师在上新课前,通过播放中文歌曲《日不落》,一边开展教学热身,一边等待迟到的同学。歌曲播放过程大概持续了十分钟,而后老师才开始复习旧课并学习新课。十分钟在5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占了五分之一,可见新课教学前的中文歌曲运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环节。

《日不落》是中国台湾流行音乐女歌手蔡依林演唱的一首歌曲,翻唱自BWO的Sunshine in the Rain。该歌曲发行后获得第六届HITO流行音乐奖年度听众最爱歌曲、第十五届北京流行音乐典礼年度金曲和第八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最受欢迎二十大金曲等奖项,它的受欢迎程度不言而喻。选择流行音乐特别是在国际舞台上受外国人认可和喜爱的音乐,能够很好地调动外国留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起外国留学生的共鸣。从这一点看,李英老师选择的这首《日不落》,似乎能起到这一作用。

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浅议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播放中文歌曲的作用与不足,并且尝试给出改进的途径。

一、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当代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又基于精神需要(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等)。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中的奥妙。就学习本身来说,它可能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激发自己有需要、有必要的意识,这样的话反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外国留学生在听中文歌曲《日不落》的同时,因为兴趣爱好就会不断地积累新的词汇(庆典、明信片、晴天、想念、寄出、未眠等),在听汉语歌曲的时候,会感到精神愉悦,这样的话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利于培养汉语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即人们对语言的感受、认识和把握能力。对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听中文歌曲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功不可没。通过大量地接触中文词曲,一般而言,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提高语感,这对于他们汉语理解能力的提高有较大好处。在课堂中运用到位,会减轻后面的教学压力。

3.有利于扩展文化知识。歌曲通常反映出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的文化。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遇到28问题和障碍,主要原因并不只是因为语言本身的差异,根源在于生活方式和文化上的不同。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语言理解上的困难也是主要体现在语言形式上的。外国留学生通过学习中文歌曲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李英老师播放的流行歌曲《日不落》反映了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当下中国形成的一种既有西方痕迹又有中国特色的恋爱文化。如果学生能够听懂大体歌词,会对中国当下恋爱文化有新的认识。所以听中文歌曲学到的不仅仅是歌词本身,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内涵,通过学习更多的中文歌曲,学生的文化知识会有所增长。

4.有助于提高修辞学知识。最后笔者认为,从歌词的文学创作到谱曲,始终都离不开对语言的体验与表现,也必然要借助修辞手法来有效地传情达意。所以,歌词集中了多种修辞方法,可以看作是学习修辞的范文。《日不落》中“河水像油画一样安静/和平鸽慵懒步伐押着韵/心偷偷地放晴”“你就是庆典/你就是晴天”“不落的想念/飞在你身边/我的爱未眠”等,在这里既有比喻、拟人,也有化无形为有形,形象生动,对能够完整听懂的外国留学生是有吸引力的。

二、不足

但是在肯定李英老师的同时,也发现了几点不足。

1.首先,歌词中有些词汇、句子高级,又因为旋律节奏快,不好理解。比如像词汇“漫不经心、慵懒”,句子“天空的雾来得漫不经心”“和平鸽慵懒步伐押着韵”等不易理解,会挫伤学习者练习听力的积极性。

2.其次,虽然是中文歌曲,但因为歌手来自台湾,难免带有台湾的语音特色,不利于留学生规范听说,也会影响到HSK听力五级应试的准确性。

3.笔者认为《日不落》作为一首非常受欢迎的流行歌曲,与老师要讲解的广播、通知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所选择的开场音乐,如果能够把汉语学习者更好地引向听力课的教学内容,开场的中文歌曲就有了更大的教学价值。在试听了一些歌曲后,《广播剧》可作为本次听力课的开场歌曲,歌词、句子对于已经考完HSK4级的汉语学习者不难理解,同时也比较符合上文论述过的几点优点。

三、改进的途径

在对《日不落》运用于本次听力课教学的分析基础上,笔者在此提出几点选用中文歌曲的建议。

1.中文歌曲整体难度适当。由于汉语学习者的水平不同,我们在挑选歌曲时应该要熟悉汉语学习者的水平,看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那些刚接触汉语,水平较差的外国留学生,应该挑选些节奏缓慢,发音清晰,篇幅较短的歌曲。而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也就是掌握了一定汉语知识的教学对象,可以选择些节奏较快,篇幅较长的,语法知识较多的歌曲来锻炼,这个时候的歌曲选择就会多一些,也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

2.认真筛选,把握语音的标准性。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普通话之外,影响较大的还有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等。所以歌曲的种类也大有不同,唱中文歌的当然还有唱粤语歌、闽南歌等。这样难免就会造成口音、语音的不规范。部分歌星往往受方言或者某些因素影响,在某些发音上不够准确,容易给汉语学习者以误导。所以我们选择的歌曲应该是发音准确,曲调优美的。像一些发音不清的粤语歌曲、带有严重方音的歌曲等都不应该用于正式的汉语听力课堂教学中。

3.重视实用性与生活性。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用目的语顺利地和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中,听是最主要的。只有先听懂了别人所说的内容,才能做出反应然后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我们选择的中文歌曲应是贴近生活的实用性较强的。李英老师本次听力课中需要选择比较正式的歌曲,但是在听力对话教学前,就可以选用实用性较强的中文歌曲。

4.将中文歌曲运用到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有一定的价值和积极影响。经过课后走访调查也发现留学生对中文歌曲很感兴趣。歌曲作为课堂教学的热身环节,它既能提前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增进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当然,这就要求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师不断吸取新鲜灵活的教学方式,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合理使用中文歌曲,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最终实现提高汉语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希亮.对外汉语听说课优秀教案集[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2]荆宇.中文歌曲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第6篇

[关键词]中药药性;寒热药性;物质成分

中图分类号:TM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45-01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先民在疾病预防、诊疗以及养生保健领域逐渐发展形成,且经过长期实践逐渐完善的医学知识。药性理论作为中医诊疗的根基,是中药的最核心学术特征,它在目前的临床用药中有着积极指导作用。寒热药性作为中药药性的根本,对其进行物质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一种能调治不同层次寒热症状的响应中药,并分析该类药物基础的共同性、规律性,从而为医学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做贡献。

1、中药物质成分调理寒热症状的起效途径

众所周知,药物的寒热药性是决定药物疗效的关键,也关系到药物的组成成分与内在物质。在具体研究中,寒性、热性药物是调整人体寒症、热症的主要举措,因此需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不但包含了中药固定的物质成分,也包含了一定的代谢物质成分。对于不同的寒热症状而言,药物寒热药性的调治作用也不尽相同。

在中药物质成分中,调理寒热症状是一个系统、综合的流程,它包含了中药整体成分、中药煎煮前后的物质成分、中药代谢物成分、肝脏代谢物成分以及组织成分等多种不同内容。由此可见,在中药有效物质成分的研究中,这些成分的起效途径主要包含有:首先,某些药物成分在进入人体之后,经过消化、代谢之后便能被机体吸收,从而发挥诊疗作用。其次,某些药物成分在进入人体之后,经过消化酶和肠道产生一定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便会被机体吸收,从而发挥诊疗作用。再次,一些药物成分在进入人体之后,经过肝脏等特殊部位的代谢酶作用后,会产生一定的代谢物,从而被机体吸收发生诊疗组作用。最后,某些特殊的药物成分在进入人体之后,无法直接被机体吸收需要通过血液、肠道等多种不同器官和组织代谢之后方可被机体吸收,从而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

就上述诊疗方式进行分析,中药物质成分在进入人体之后到发挥药效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中容易涉及到多种不同的干扰和调节因素。当机体分别处于正常状态和寒热状态的时候,中药物质成分经过代谢物分泌之后便会被机体吸收,并且产生一定的物资组群。当然此时的物质族群中正常机体和寒热机体的组群数量、种类以及存在方式有着显著的变化,也就说明同一种中药在不同功能的状态下,所发挥的诊疗效果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一标准在目前已经被人们所证实,比如在黄芩、穿心莲等药物的应用中,对正常人使用该类药物并没有降低体温的作用,但是对于发烧的患者来说,降热作用非常的明显。这种药物使用方案说明,黄芩与穿心莲在正常人与热症患者的作用存在很大的差异,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导致这些中药在人体机体发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2 关于中药物质成分调理寒热病证机制的共性特征

广义上的中医寒热证候应该各自存在一种具有共性特征的机体功能变化,从而表现出本质相同的一系列症状体征。在这一变化的背后,存在着一组导致这一功能变化发生的靶反应群。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这一靶点群的功能作用发生变化,表现出一系列症状体征,人们才据此辨识其为寒证或热证的。而寒热属性中药就是通过干预这一靶点群中的部分甚至全部靶点,促使其功能复常,使机体异常寒性或热性症状体征消失,而表现出有效性的。寒热属性中药的这一功效作用肯定存在相应的物质基础,其调节上述靶点群的原始物质群无疑来源于其本身。

因此,可以调节这些靶点的寒热属性中药的物质基础,在存在相异之处的同时,也肯定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性特征。存在共性特征的理由是存在共有靶点;存在相异特征的理由是靶点不同,起效的物质基础也应不同。虽然存在同一种或同一类物质成分可以调节多个靶点的客观现象,但实践证明,前者仍是主要方面。

3 关于中药寒热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重点方向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开展中药寒热药性物质基础研究,必须重点围绕以下几方而系统开展,方可由博返约,从大量科研数据中发现共性,寻找规律。①基于相同类别中药组群,探寻其可能存在的相对统一的可有效表征中药寒热属性的物质成分组群。这种物质成分组群的种类、含量、存在形式、配比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固有的寒热药性属性。②同一种或同一类中药表征寒性药性的物质成分组群和表征热性药性的物质成分组群的总体比例关系与寒热药性的相关规律。这种比例关系可能从根本上决定了中药的固有寒热药性属性。③炮制、配伍等制剂过程对中药寒热药性属性的影响及其规律。从根本上讲,炮制、配伍等制剂过程也是通过影响中药固有物质成分的种类、含量、存在形式、配比关系的变化,最终导致其寒热药性属性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4 应采取分层研究、逐步深入的工作思路

中药寒热药性物质基础研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物质层级状态均可能存在一定的物质一药性表达规律的可能性。因此,应采取分层研究、逐步深入的工作思路。

首先,立足于相同类别中药组群(如活血化瘀中药),探讨其物质成分与寒热药性的相关规律,在此基础上,渐次扩大,逐步上升到整个研究群体。采取这种方法学研究路线,既不会影响研究进程与结果,还能最大限度地从整体层次和次级群体层次分别探讨物质成分与药性间可能存在的规律。

其次,进行初生物质成分研究时,也应注意研究的层次性。中药所包含的蛋白质、糖类和脂肪成分,其在体内的代谢均存在一个共有过程,即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小分子量的氨基酸、小肤、寡肤和多肤成分(小分子链糖或单糖、脂肪酸等),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这些代谢产物,有的作为原材料参与构成机体的骨架结构;有的作为调节因子调节机体的代谢变化;有的成为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有的成为免疫因子调控机体的免疫状态。其中,有些调节使机体趋向于能量合成和能源物质的积累代谢状态;有些调节使机体趋向于能量分解和能源物质消耗状态。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药物的寒热药性是作为药物药效的主要特征,它用于机体的共性靶标而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同时,寒与热作为一个统一、对立的病症规律,利用中药药性物质基础来对其进行研究,能达到应用生物效应参数识别药物寒热属性的目的,从而为药物寒热属性的判定提供科学方法,也为拓展中药新资源提供策略。

参考文献

[1] 肖小河,郭玉明,王伽伯,等.基于传统功效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策论[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1):9.

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迅速增长,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热”现象的出现,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汉语,中国在世界各地都创办了“孔子学院”,汉语的传播和教学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或是初学阶段,这种学习方式更趋向一种民间的、非正式的教学方式,“汉语热”更多的以这种形式出现,在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规范的“正规军”—高校中的汉语教学方面,无论从关注程度、研究方面都是相对欠缺的。本文将从历史、时代背景出发探讨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情况,从而为我云南省更好地制定在对外汉语教学和国家文化交流方面提出一些很好的措施和建议。

一、“汉语热”的背景

第一、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通晓汉语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有了较大增加。

“汉语热”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个国家都把中国作为潜力很大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市场,失去了中国市场将意味着丢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说国外“汉语热”的背景之一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没有人愿意错过“中国机会”。不管是旅游业还是外贸行业,汉语已经成为很多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

第二、伴随着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中国文化撩开了以往神秘的面纱,走到各国友人的面前,汉学也因此成为“显学”。

中国与国际的交流,使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的文化;了解到中国的语言。他们通过电影、电视和书籍了解到中国的孔子、孟子和庄子等;了解到中国的李连杰;了解到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都刺激每一个对中国感兴趣的人学习汉语。黔之更多的来自一种个人的、民间的行为。

第三、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民众更想直接了解当代中国。

以上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不断提升,给汉语的学习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对于世界人民对汉语学习的一种需求,中国政府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中国政府也在有意识地推广这一汉语热潮,目前在世界各地普遍开花的“孔子学院”就是专门向外国人推广汉语和介绍中国文化的机构。现在“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与英国的“英国文化协会”、德国的“歌德学院”、法国的“法语联盟”齐名的国际文化推广机构。①中国自2004年在韩国首尔成立第一所孔子学院,政府计划在2010年前在全世界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截至2007年12月6日孔子学院达二百一十所,分布在64个国家和地区。

二、汉语教学在越南的基本情况

中国与越南有悠久的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越南北部和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越南历史上是讲汉语的,后来1884年法国占领了越南,法国传教士为本来采用汉字的越南,设计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就是现在越南人称呼为「国语的拉丁化越南文字。历史事件就不在这里详述,我主要想表明的是越南和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联系,越南语很多是根据中国文字而生成的,从这个角度讲,汉语的教学在越南来讲,较母语是英语系的国家是相对容易一些,毕竟两种语言有共同之处。上面讲的是在越南历史上,确切地说,是在1884年法国占领越南之前越南人讲的是汉语。

汉语在越南的再次学习是从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开始的。1991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两国在文化、科技、教育和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党、政、军、群众团体和地方省市交往日趋活跃,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的3223万美元增至2004年上半年实现承包合同额2亿美元,全年可望突破4亿美元卢数字表明中越的合作是突飞猛进的,合作是离不开交流的,语言的障碍无疑给合作的顺畅进行带来了不便。具体到越南市场,便是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的公司和企业都纷纷到越南投资、办厂,使越南社会对汉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这便是越南人对汉语学习兴起的一个历史背景过程。越南人对汉语的学习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在中小学阶段,华文教育在越南蓬勃发展,同时越南高校也在越中关系正常化之后就开始了正常化的汉语教学,为中越交流合作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基本情况

以上提到的历史背景导致了大学中文系成了热门系,中文专业成了热门专业,于是越南高校的汉语教学很快地发展起来。据统计,目前(2004年),越南数十所高校开设有中文系或中文专业,在校的中文专业学生约有一万人。此外,许多高校都把汉语作为主要外语之一来开设课程。乌越南设有中文系和中文专业的学校一般都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供其他专业的学生选修。这样就可以在师资相对缺乏的条件下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汉语的机会,使更多高素质的非汉语专业的人才接受到汉语教学,这样为未来中越的合作和交往无疑是有助的。中越发展所面临的语言和文化障碍将被扫清,这是一个构想,也是一种趋势,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飞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越南高校中开设汉语专业的机构在韦锦海的文章中提到的有四种:公办大学的中文系和中文专业、民办或半公办大学中文系或中文专业、在职教育(成人教育)的中文专业、普通高校的汉喃专业及中国学专业。作者分别陈述这几类的情况,对各类机构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这里就不一一陈述:者认为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汉语师资缺口大;学历水平、职称结构普遍偏低;对汉语教学缺乏全国性的总体设计;缺乏适用的教科书、参考书、工具书和必要的教学设备。这些给了我们一些思考,越南与我国的云南接壤,越南与云南在地理位置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越南和云南在经济上的合作和联系也是很密切的,据统计,在2005年上半年,云南省与越南进出口累计完成4.8亿美元,同比增长142.1 %,超越澳大利亚、缅甸,成为云南省第一大贸易伙伴。;法南利用地理优势在经济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越南汉语教学方面已经落后于其他省份了,尤其是广西省在与越南在汉语教学方面已经走在了云南的前面,这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我想探讨的就是云南省如何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教育资源、教学经验,在“文化出口”这个方面做出成绩。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在国际土壤中生根、中国的文化得以更大范围的传播;同时也解决了越南高校中师资缺乏、教材匾乏的现状。

四、笔者对于云南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一些建议

(一)将对外汉语教学与国外的学校建立一种合作关系

中国一些高校开设有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但是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出来未必都投身到对外汉语的教学中,这其中就有很多人学习了对外汉语专业但找不到这方面理想的工作,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应该在国外,但有几个人可以出国,来投身于这项事业呢?一些国家的汉语教学的师资是缺乏,而我们中国培养出来的人才却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窘境,这中间缺乏一种机制,缺乏一种将教师资源与需要这些教师的学校连接起来的纽带。这不是一件个人的事情,这是关系到中国文化和文明的传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或是一个国外了解中国的推动器。巾国不仅要将中国文化传向欧美,还要传到东南亚。很多学子也是很希望去欧美学习深造,很少有人想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这样国家应该鼓励更多的学子去这些需要汉语教师又没有人愿意去的地方,给他们之间搭建桥梁。中国对外汉语教师与国外的学校建立良好的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使中国的学子的所学有用武之地,而且还改善了国外学校师资缺乏的现状,同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我想这种长期的合作关系要比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活动对越南汉语教学师资有更大的帮助,稳定的教师资源,可靠的教学质量,这恰好解决了越南高校汉语教师缺乏的问题,很多教师供职于几所学校,他们无暇做好备课,自然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而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云南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可以与越南高的汉语学专业之间建立一种合作,通过这种合作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这一专业来说也是一种促进,让这门专业更能符合国外者:7语言学特点为茸根供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越南高校的汉语教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二)定期进行交流学习和沟通作为辅助手段

在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定期举行一些学术交流,这一方面可以交流经验,可以把在教学中的成功的经验让大家一起分享,或是将教学中的疑问一起解决,另一方面对于中越高校教师之间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形成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三)在优秀的学生中选派一些交换生,体验语言教学环境

语言这种学科离开了交流的土壤,离开了语言环境,它就只能是一种文字。同时,作为一门外语教学的老师,同时要了解国外学习者的语言特点,了解他们的文化,尤其是越南文字是由汉字编的,这两种语言天然的联系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越南高校可以在汉语学专业中挑选一些作为交换生,让他们到中国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或是其他相关专业感受语言氛围,而中国的交换生可以到越南高校去做一些汉语教学专业的助教,可以帮助在汉语学习中遇到困难的越南学生。这种点点滴滴的长期的工作对于越南学习汉语的学生是很大的帮助。这既可以让越南的汉语教学专业的学生学有所成早日投人到他们本国汉语教学事业中,又让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习在实践中将知识巩固和深化,这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