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化学人类社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1:50

序论:在您撰写化学人类社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化学人类社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高校数学;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数学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11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58 [本刊网址]http:∥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模型、结构形式、数量关系的学科,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同时,数学也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与极高的人文价值。数学家郭思乐说过,“数学教育的根本意义,是在于发展人类自身”。因而,在高校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还要重视数学教学的人文精神,要将数学知识教育与数学人文精神培养完美结合起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数学人才。

一、高校数学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应具有的基本品质、基本态度以及发展程度,它是与科学主义、工具理性、实用主义等相对应的价值范畴。人文素质体现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价值观”与“人生哲学”,是人具有的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以及这种知识系统所反映出的精神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的优秀文化、科学知识、人文精神等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人生修养、内在气质等。高校数学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念与数理统计》等,这些课程是理工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精神、数学审美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校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并不容乐观,许多教师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导致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

第一,功利主义思想盛行。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泛滥,教育偏离了传播文化、开启心智、引人向善的内在本质和价值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等被忽视,学生的精神生活、道德信仰、个性特长、人格理想等被漠视或践踏。数学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被扭曲、被异化、被的“命运”。比如,许多高校将数学教学变成了知识学习、习题演练、考试训练的机械过程,忽视了对数学精神的挖掘,也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导致许多学生“谈数色变”,对数学课程毫无学习兴趣。许多学生不知道学习数学有何意义,也不知道数学课程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何帮助,只是为了考试及格、挣考分而学习,根本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在高校数学课程中,人文素养既不是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也不是考试或考查的知识点范围,因而,许多教师将人文素质培养看成了可有可无的教育内容,忽略了人文素养教育。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数学课程和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比如,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所写的,“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借问此壶中,当有多少酒”,该诗歌就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这样的例子在高校数学教材中数不胜数,有待数学教师的发掘和运用。有些教师认为,数学课程比较难,能够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方法已很不容易了,无暇顾及人文素质培养。此外,许多学生认为,人文素养是文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与数学课程并没有什么联系。比如,对于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家故事,“数学王子高斯因为拿错作业……画出一个正17边形”,许多学生对此一笑了之,并未认真体会故事所蕴含的数学精神与数学意义。

第三,学生缺乏数学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强、逻辑性强、枯燥难懂的课程,许多大学生缺乏数学兴趣,不热爱数学专业,不愿上数学课。此外,由于高校对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宣传不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多学生不愿选择数学类课程为选修课,不愿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调查表明,仅有42%的学生表示能够听懂数学课并且对数学课程有兴趣,仅有12.3%的学生能够说出十位伟大的数学家,有9%的学生表示愿意选修数学课程,有1.5%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可见,学生对数学课程缺乏学习兴趣。

二、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意义

(一)渗透人文教育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教育的功利性与实用性不断凸显,导致学校教育的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也导致许多学生精神空虚、缺乏信仰、心理失衡,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盲目崇拜奢华生活。这些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应将人文素质培养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将科学发展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数学科学源于现实生活,也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提炼与浓缩,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不但能使数学教育更生动、更形象,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学科的社会意义、内在价值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渗透人文教育是改善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数学精神是理性主义、逻辑思维的集中表现,正是这种数学精神使人类的思维能力逐步提升。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能力等,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第二,有利于改善高校数学教学效果。数学有着逻辑性、抽象性、严谨性等特点,需要用缜密的数学推理证明数学规律,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数学现象,这些决定了数学学习是一种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脑力劳动。因而,许多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了厌烦与抵触情绪,也导致高校数学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有助于化解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抵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第三,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数学是美的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它不仅有形式美、内容美、严谨美,还有语言美、方法美、逻辑美、创造美。同时,数学之美还在于对客观世界的精准描述与逻辑表达。数学家克莱说过,“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能使人赏心悦目……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人文知识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创造数学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高校数学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挖掘数学中的人文知识。数学不是纯粹的符号、数字和图形,而是包含和负载着丰富文化气息的科学。挖掘数学中的文化精神,既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也能激励和鞭策学生奋进的重要精神力量。因而,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人文气息,让已经标本化的数学知识复活。如在讲解函数极限时,教师可以讲述大数学家柯西的数学思想:怀着严格化的明确目标,将无穷小或无穷小量定义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严谨而完整的体系;阿基米德在生命危急关头还沉浸在数学研究中;欧拉双目失明后还在坚持数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以至于他去世后许多年他的论文还在报纸上持续发表。

(二)塑造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数学科学是人类创新思维的结晶,是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不仅蕴含着极高的人文价值,而且还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如数学概念的形成与演变、数学理论的创立、数学思想的发展等都体现了发展、运动与变化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漫长的数学知识发展过程中,以严谨科学为特点的数学源于生产实践,以客观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后又指导实践,其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策略,不仅为人类正确认识自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还扩展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数学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既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塑造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其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第2篇

孔令斌199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专业,之后进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研究院从事研发工作,企业严苛的管理以及繁杂的工作不仅没有能阻止他继续求学的想法,反而坚定了他继续深造的信念。2001和2004年,他又分别获得兰州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进入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近年来,孔令斌在新型能源材料领域做了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所发表的论文在SCI数据库中被引用11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130次。优异的成果让他荣获第八届“甘肃青年科技奖”。在多孔炭材料的结构调控与双电层电容性能研究中,针对嵌段共聚物炭化法制备的多孔碳材料的超级电容性能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研究了碳材料比容量与孔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表达式,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具体的实验验证,对出现的偏差进行科学的解释。在有色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的赝电容行为基础研究中,对材料形貌的形成机理、孔结构、电化学电容特性、电化学反应机理、电极过程动力学特征和电化学稳定性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针对双金属氧化物赝电容行为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同时还开展了基于多孔载体的复合电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基础研究。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973”前期研究专项的资助。

为了推进高比能超级电容器的应用进程,孔令斌开始研究活性炭和金属氧化物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的组装技术,并得到了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基金的资助。他领导的研究小组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基底上直接沉积的多孔碳薄膜材料,避免了传统电极制备方法中的压片过程,且不需加入分散剂和粘结剂等添加剂。该项研究目前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阅读 人文素质 全面发展

一、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现状

为了证实“熊的嗅觉敏锐、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受了十几年教育的大学生刘海洋竟将硫酸泼向了北京动物园的5只熊身上。

一份《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也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严重缺失。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素质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部分学生精神生活空虚,生活品位很低,热衷于港台流行音乐,崇拜歌星影星,对经典名著漠然,对世界名曲充耳不闻。

这些材料严正的警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极度缺失!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

审视教育现状,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生活色调仍是机械、平板和乏味,他们每天在题海里、实验室和单词堆中生活,无穷的演算和英语单词占去了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空间,耗尽了他们的主要精力。他们根本无暇和莎士比亚、普希金展开心的对话、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展开情的交流,与黑格尔、马克思展开思的唔对;他们失去了许多心灵震撼、美的熏陶、善的启迪和真的领悟的绝好机会,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被禁锢,天性和爱心被扭曲,对社会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对困难的竞争力和承受力、对生活的驾驭力和创造力、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理解力也在日益减退,精神和心灵的家园渐趋荒芜、沉重和干枯。这是人文素质缺失的警示。

二、人文精神的含义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指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对一种全面发展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包括人性(对人的尊重)、理性(对真理的追求)、超越性(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三个元素,其核心是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价值、人格尊严和个性品质的尊重,对人的教育、自由、发展的追求,对人的心灵、需要、渴望与思想的关注,对人的是非判断力、道德判断力和审美判断力的培养。对大学生而言,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熟识作品名称、文人姓氏、文章内容,而在于引导学生迈进价值、人生、思想的角斗场,将学生引领到广袤的时空中,让他感受博大、丰富和深邃,领悟真、善、美,惟其如此,人文精神教育才有望养成。目前大学人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辨是非、识真假、懂美丑、知荣辱的道德判断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自觉去追求真善美,反对假丑恶;培养学生受挫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三、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教育的途径众多,阅读是最重要途径。“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书——自古是高洁之士的写照,明月虽然清寒,书却因博大精深而湿润生命,因此书是提高人文素养最丰沃的土壤。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发起的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名著阅读”运动,主要内容就是阅读好书,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阅读虽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却能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广度,没有阅读的教育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

读书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是个人生活阅历丰厚的过程,它能唤起学生对永恒和伟大的渴望,使学生受到一次次感动,又会在感动之后更深切地洞察生活的真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是可贵的创造力的源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人格个性塑造的基石。因此,读书应纳入学校整个教育氛围之中,从而营造一种大知识、大智力的阅读环境,使教育笼罩着高屋建瓴式的人文精神,使学生从中获得真正的精神的体验、人格的陶冶、创造的启迪和生命的幸福。

书海茫茫,人生有限。因此大学生的阅读应是有选择性的。中国古语说得好:“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歌德也说:“鉴赏力不是靠中等作品,而是靠欣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美国的圣约翰大学将全部课程置于对155位作家作品进行精细分析的基础上,世界名著是这所大学提供训练和开阔视野的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工具和手段;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发起的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名著阅读”运动,主要内容就是阅读好书,他认为只有那些千百年传承的世界名著能把人类的最重要的普世价值传递给莘莘学子。所以大学生阅读书应以古今中外经典名著为首选。因为经典是古圣先贤伟大心灵的结晶,经典里活着一个民族的精魂,体现着人类的一致性,闪烁着人性的光彩,并把无尽的思索空间留给读者,催人联想和深思,使人振奋、自励、反省和阵痛,因而它对任何一个时代人来说都是文化瑰宝,都是取之不尽的财富。

引导学生选择名著,走进名著世界,让学生在自我与书本的相互拥抱中去感悟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以及人生的创造之美和奋斗之美,去激发和推动他们追求比生活更高远、更有价值的东西,正如有位学者说:“书籍蜿蜓伸入我们的心灵,诗人的诗句在我们的血流里舒缓地滑行,我们年轻时诵读它们,年老时铭记它们,它用强大的能量构筑起巨大的思维空间,使我们永久地徜徉其中,潜移默化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升华自我。”

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大力弘扬人文精神,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课外通过专家学者推荐等形式,开展人文教育讲座,举办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好报,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教师要指导学生全方位参与到读书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一细二快三参照。即阅读世界经典名著要认真、仔细、不求多,但求精。叶圣陶先生说:“要认真阅读,在阅读中要研究考察,”用探究的目光去欣赏名著,形成一个雄厚、开阔的阅读背景,打开一扇扇通向世界、通向历史、哲学、文学的窗户;阅读现当代名著要及时,重在攫取充足的文学信息量,增添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人生厚度;把阅读其它经典作品作为一个参照系,在比较中认识文学、认识社会和人生,培养学生健全、高品位的审美素质。课内引领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中大量美的人物、美的思想这一最丰富的资源,进行有关好与坏、对与错、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真理与谬误、美与丑的讨论、辨识和领悟,使学生获得全面的道德和审美熏陶,从而懂得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高尚、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卑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审美观,造就学生自己的道德判断、是非判断和审美判断的眼睛和心灵,陶冶和净化学生的情操,培养健全的、高品位的人格品质和人文素养,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

第4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素质;能力;培养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73-02

有机化学实验是大学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从宏观上看,在化学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原因是随着该门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多种的交叉化学学科;从细节上看,学生对于这门课的综合掌握情况,影响着其自身综合技能和宽广知识基础的水平。进入21世纪,在有机实验课程教学过程、目的和任务中,不断要求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学习这门科学的必备要求,可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该课程的任务往往还是在表观上围绕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方面进行开展,并没有深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培养要求。近年我国教育加强了大学及研究生毕业论文和科研论文是否“作弊”的检查力度,并发现不少学术论文含“金量”低,同时还存在不少的论文抄袭和作假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也间接反应在实验教学中未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围绕这一教学问题,本文通过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探讨学生在掌握实验知识过程中如何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并通过这一培养要求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实验教学中综合素质的培养

什么是学生在实验中的综合素质?本文观点认为学生实验道德水平和实验诚信修养构成了实验教学中的学生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框架”,它不约束学生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水平的提高,但却是约束学生道德行为的良好“枷锁”。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道德水平,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另外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诚信修养,要让学生客观的实事求的对待实验中的每个问题和结果。整体来看这两者相互交叉影响着学生未来实验(科研)工作的综合素质。

1.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道德水平的培养[1]。具有较高成就和水平的学者,其本身肯定具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道德水准,首先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道德基本行为。具体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道德行为需要从实验细节入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例如:(1)进入实验室学生首先要观察实验室状态(包括药品和仪器放置位置、卫生状况),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复原实验室至初始状态。(2)实验中要求学生保持实验台面整洁,不允许坐在实验台面上,同时规定学生禁止满手拿着药品、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和不合理的走动,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3)实验前后清点玻璃仪器等,这些基本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培养基本实验道德行为。

学生实验道德水平还需学生具备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化学生产活动必然带来环境问题,在这种问题背景下,发展低污染、低能耗、可循环和可持续的绿色化学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这一要求的实现首先要培养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化学人才,因此要求实验教学过程中灌输“绿色”意识给学生,例如:(1)设立可持续的实验教学环节,循环利用化学药品,我们正在探讨拟利用“安息香缩合反应的绿色非氰工艺”实验合成的安息香产品作为原料,开展题为“Cu(Ⅱ)氧化安息香合成二苯基乙二酮”实验,这种教学内容设计不仅实现了产品―原料的再利用,而且两个基础实验的产物都可以应用于有机合成研究,达到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内容。(2)有机实验教学中从源头上减少实验试剂使用“量”,这一简单举措直接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3)实验过程中杜绝因称量或量取试剂时麻痹大意所带来的不必要浪费而造成的污染。(4)节约实验过程中冷凝水的使用量,养成学生节约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以上教学设计不仅从基本的实验道德行为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道德素质,而且从具体实验细节入手在教学中灌输“绿色、保护环境”的意识,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也循序渐进的提高了学生实验道德水平。

2.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诚信修养[2]。诚信亦是道德范畴,简单说就是做事待人真诚老实,一诺千金;诚信的存在价值是督促人自我监督,做事情实事求是,不虚夸。这种高尚的道德已演变为现代社会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由此可见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但目前我国现代教育中针对诚信意识培养教育的体现并不明显,因此我国学生的诚信水平亟待通过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实现进一步的提高。

有机化学实验是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自然科学,如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验事实中寻找发现规律,进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实验兴趣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方法中融入诚信教育,可提高学生的自我监督能力,防范作假抄袭,为日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呢?(1)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会诚信,理解诚信,提高学生的责任心。这种教学要求迫使改变以往的机械督导实验和检查数据的教学模式,转而要求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现自我监督,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从心理上真真切切的不愿做假。(2)在培养学生自我监督的诚信意识过程中,仍需要辅以惩罚措施。具体是学生在主观意识上违背了诚信,那么即使实验技能好,综合方面优秀,结果也会被全面否决掉,这样可让学生从心理上“恐惧”弄虚作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实验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科学实践及探索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有效动力,这就要求教学中贯穿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促进人类社会科学实践的发展。本文认为有机实验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掌握实验技能;(2)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创新能力[3]。在传统的教学任务核心是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这两方面的教学培养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但与此同时,却忽略或未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当下教学中要求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相违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学生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产生要求学生具有发现“原始问题”的能力,而这一教学概念在传统的教学中未被引起重视。历史证明,一些重要的发明和技术的革新,无不都是从发现原始问题进而演化发展的并成为伟大的发现,这就要求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同时也要挖掘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问题,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挖掘问题,并在培养实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养成探索原始问题的习惯,最终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而只有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才会在以后实践中不断自发的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实验教学任务提出的更高要求,它符合新世纪教育背景下培养综合素质高兼具创新能力人才的目标,同时也在具体实验教学中促进了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方式的改变,明确了更深远的实验教学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1]倪新蕾.设计性实验的创新能力培养与科学道德教育[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3):57-58.

第5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生活;提高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华罗庚对于数学与生活关系的描述,也是反映数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密切联系的形象叙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之一,数学在中职教育非常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特别是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一个愈来愈不可缺少的角色。对于中职生而言,应将学习数学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现学习数学的作用与意义,感悟数学的魅力,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一、认识数学

数学源自古希腊语,广泛应用于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领域的一门学科。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以它严谨的理念构筑了整个现代科学知识体系,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符号来拓展现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深度和广度,其基本要素有: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在中国古代,则将数学称为算术,亦称算学,直到宋元时期,才有现在数学的称谓。

步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前进与发展,而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通过应用数学向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领域渗透。并且由于其与现代高科技异常紧密的联系,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应用学科,例如金融数学与精算学、密码学与信息安全、计算机软件和理论、信息处理、系统生物学等。随着现代社会与科技的日益数学化,有科学家断言:信息时代高科技的竞争本质是数学的竞争。

中职数学相较于其他院校教授的数学而言,较注重实用性,即注重与其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联系,因此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建立一套通过学习数学应用思想,观察实际问题,并通过严谨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养、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缺的应用型、综合型劳动者。

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1)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生活之中,数学无处不在。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还是信息技术、经济管理乃至于历史哲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学习与工作,都离不开数学。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一切知识的核心与源泉。数学是一门科学语言,是一门用来描述宇宙万物的科学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社会的数学化程度也愈来愈深,数学语言已然成为人类发现自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与手段。例如,SARS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繁殖过程是以RNA为模版进行复制的,一个SARS病毒的RNA经复制成2个RNA,再次进行第二次复制,形成4个RNA,如此循环往复进行,问:经过n次复制,可形成多少个SARS病毒的RNA?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数学数列思想,非常形象完美地解决。1 个SARS 病毒的RNA 复制后形成2个RNA,2 个形成4 个,4 个形成8 个,如此循环下去,病毒RNA的个数为2、4、8、16……构成以2为首项,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n次复制后,SARS病毒RNA的个数为2n个。

(2)数学之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正是有了数学知识的迅猛发展,才有了现代社会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才有了人类历史上无数辉煌的科学成就。没有微积分,便没有现代力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麦克斯方程的数学论证,便没有电磁波的发现与证明,便没有赫兹关于电磁波的实验,更没有电磁波声光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若是这样,现代通讯便无从谈起。有这样一个例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思·阿洛的主要成就便是使数学进入经济学领域,通过构建平衡模型,预言自由市场的经济行为。然而,他哈佛大学的同学看了获奖论文后说,其关于数学的应用是很基础的,很多哈佛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便可熟练完成。由此可知,掌握数学这门语言,对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中职生学习数学之益处

中职数学较为抽象,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较高,再加上其形式化、符号化的特点,使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一头雾水,产生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还谈何学习数学的乐趣,谈何学习数学的益处,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进入地球村时代,世界各地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各行各业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缓慢前行。谁先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手段,谁就能处于不败之地,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有利地位。然而,这些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支撑与帮助。对于有些想自主创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更为重要。因为他不仅需要懂得生产与经营,还要懂得计算成本、利润、资金周转、效益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没有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数学知识,势必会在经营与生产过程中造成一定的损失。作为教师,可以尝试改变空洞说教,走出课堂,走入大自然,走进社会,采用参观、调查、实习等形式,让同学切实地感受到学习数学对于以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其实用价值的感受。

在当今社会,数学无与伦比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锻炼我们大脑严谨的思维模式,也可有效提高我们解决今后生活、学习、工作中问题的能力。数学对我们的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亲身体验感受其存在的魅力。

因此,有什么理由放弃数学学习呢?我们应该做时代的先锋者,学好数学,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才能适应未来的竞争和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丘成桐.数学与数学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第6篇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信息交流的便利,以及科学共同体的开放态度,使得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关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观念、理论和方法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对交叉学科研究的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问题的探讨,更是几成显学。对于以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为中心的交叉学科的认识论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间的相互作用的认识论的理解构成了本文的主题,文中的讨论将在科学哲学和知识社会学的范围内进行。

一、交叉学科的本质及研究意义

在剖析交叉学科现象的本质之前,有必要先界定一下交叉学科的定义。按照我国著名科学家、交叉学科研究的倡导者路甬祥的说法:所谓交叉学科,就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1]。应该说明的是,这种学科之间的交叉或融合并非简单机械地拼凑,而是依据学科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而联结和渗透的结果。一言以蔽之,是各个学科间“有机的融合”。一般说来,学科交叉过程中的诸学科都是要纳入到特定的社会化的科学结构里的。现代科学结构包含了传统的基础科学(如物理学可分为原子核物理、高能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综合科学(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空间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建筑科学、灾害科学等及其衍生科学)、横断科学(如控制论、信息论、复杂性科学等)和在上述三类科学基础上形成的交叉科学。通常交叉学科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大体上可分为“大交叉”和“小交叉”两大类:前者指学科亲缘关系较远的学科之间的交叉,比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后者是指学科亲缘关系较近的学科之间的交叉,如自然科学内部、技术科学内部或是人文科学内部、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当然,这都是相对而言的,在归纳时切不可过于拘泥学科的性质。著名刊物《第欧根尼》中所选论文就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间的学科交叉,以及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间的研究(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与生态学、地理学、建筑学、环境科学、交通科学、计算机科学、医学、计量学等传统学科及相应的交叉学科)。具体说来,当代学术界的交叉学科群落既包括诸如文学哲学、文学人类学、历史社会学、哲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城市美学、犯罪心理学、开放经济政治学、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少数民族美学、文艺法学、知识管理学、虚拟人类学、国际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小交叉”研究的论文,也包括像经济物理学、时间经济学、视觉人类学、工程法学、社会工程学、科学社会学、工业设计、环境艺术、城市生态学、空间法学、媒体艺术、生态行政学、知识计量学、计量经济学、社会运筹学、网络社会学、航天医学工程学、电子政务学、交通美学、古生物考古学、神经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石油金融学、世界睡眠医学、药物经济学、技术管理学、社会统计学、环境社会学、市政工程学、生物信息学、水文社会史等具有“大交叉”特征的边缘研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和整合的今天,交叉学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种因交叉学科或交叉学科群的衍生而导致的学科进化的趋势里,包含着深刻的科学意蕴和时代精神。从本质上说,学科交叉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规律性的问题。那就是世界万物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而这种事物的演进过程中,还存在着动态性的“无序”或“涌现”现象。科学哲学家劳丹认为,科学或学科发展的“无序”性是普遍的、永恒的,有序是暂时的、个别的。“无序”的根源就在于科学研究“从本质上是解决问题的活动”[2]。换句话说,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单一学科的研究,而且更寄希望于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学者的共同努力和学术突破。学科的界限并不重要,关键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是否具有原创性和富有成果。因此,这就是科学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动力所在[3]。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学者所采用的研究路径。美国科学学专家夏皮尔提出的“域”理论模式对于我们理解交叉学科的性质很有助益。夏皮尔认为,三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科学研究的主要路向就是将特定的对象孤立起来加以考察。他把这种特定的、孤立的研究专题称之为“域”(domain)。这种“域”大体相当于学科研究的领域或跨学科的领域和研究课题。因而,所谓的科学发展就表现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增加减少或删除合并的变化上。领域的变化往往会引发学科交叉现象的产生。科学也由此被内在地划出大小不等的界限来[4]。科学史上的范式革命也常常产生在交叉学科丛生的科学领域里。这一点已得到了证实。通过对百余年来诺贝尔奖的分析发现,该奖普遍存在着学科交叉现象。如果以二级交叉、三级交叉为标准的话,那么,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奖都是学科交叉的产物[5]。这些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大都集中于量子力学、基因工程、超导物质与理论、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学等跨学科的领域及相关的基础学科中。可以说,未来的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也必须将发展交叉学科视为国家和一流大学发展的战略。时至今日,交叉学科研究的意义已无须赘言。

二、人文—社会认识论

众所周知,人类的认识历程是跟人类知识的发生与增长的过程相应的。从中国的先秦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公孙龙子等)、古希腊哲学家(如泰勒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等)直至西方近代以来的思想家(康德、休谟、笛卡尔、培根、卢梭、孟德斯鸠、孔德、斯宾塞、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都曾经为提出和完善古典认识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20世纪以来,卡尔•波普尔、托马斯•库恩、保罗•费耶阿本德、汉斯•莱辛巴哈,以及狄尔泰、伽达默尔、舍勒、曼海姆、舒茨、卡尔纳普、德里达、巴恩斯、布鲁尔等人则为认识论做出了新的智力工作。应该说,他们的认识理论在试图解决现代知识增长问题和科学精确化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面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因此,批判地考察上述认识论理论资源和成果将是有意义的,同时也对我们深化认识交叉学科的本质不无益处。所谓“人文—社会认识论”是指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内的认识论取向。它对解释和理解在人文学科与人文学科间、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间、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三组跨学科研究的认识过程及其本质,具有预设的认识论价值。这是一个笔者首次提出的将人文认识和狭义的社会认识融合或整合起来的一个新概念,比以往的“社会认识论”提法更接近于人文社会的事实,具有更突出的人文性和社会性的二元合一特质。从学科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及知识点的分布来看,诸如文学批评、艺术理论、历史学、文化研究、元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都存在着不同于一般社会科学学科的特质。但是,长期以来或者不很认同人文学科的科学性,或者将其简单地归并于社会科学范围之内。实践表明,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有助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边缘研究。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在《人文科学认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文科学认识论”的概念,并指出人类和社会科学研究将出现融合发展的趋势。他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认识论所做的思考,直到现在对我们还很有启发意义。当然,以其发生认识论为理论基础、拓展其整个认识论的逻辑,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他反对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做出本质的区分,因为在他看来,一切社会现象都取决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过程。这种看法带有强烈的发生心理学的味道。为此,他将人文科学简单地分成四种类型:一是“正题法则科学”(即探索“规律”的科学,如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种学、语言学、经济学、人口统计学等);二是“人文历史科学”(主要是以重现和理解时间长河中展开的人类社会发展史、生活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三是法律科学;四是哲学学科[6]。以人类学为例,它也必须遵循人文科学认识论。比如,人种学和认知人类学以及文化技术学都可以视为特定意义上的人类认知领域的学问[7]。尽管在一般人看来,属于比较认识论的范畴。人文科学还必须具有一种能把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关于理论的知识联系起来的主题意识,这一点不容忽视。毫无疑问,社会认识论的主题意识乃是指向社会认知过程的。它的核心议题是根据某些社会科学学科和社会认知科学而分析出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社会知识与经验。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社会认识论研究室主任伊利亚•卡萨文教授认为,现代社会认识论植根于康德、恩格斯、卡尔纳普等人的认识论思想,其知识要素是由社会客体、社会主体和社会认知条件三者所决定的。每一个因素都具有社会知识来源的作用。古典认识论突出了社会客体,将知识置于研究的重点。相反,对来自于主体的知识或者视为一种阻碍,或者视为主体的基础[8]。诚然,作为一种社会决定的现象的知识问题,其在人文与社会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在文化与人类学、传播与符号学、社会与制度等社会文化语境的社会认知模式中,都存在着强烈的人类社会本质的影响。其中,也包含了知识社会学和社会建构理论所关注的意涵。这一切在维特根斯坦、巴赫金、曼海姆、舍勒、米德、默顿、普里查曼、格尔茨、加芬克尔和卢曼等人的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中,都有全面的展现。

三、科学—技术认识论

这里的科学—技术认识论,是将科学哲学界的科学认识论和技术认识论融合或整合起来的结果。一方面,可以避免笔者不喜欢使用的“科技”一语;另一方面,则可以将技术纳入到科学的“大家庭”里,以及将科学视为一种技术的“物化”过程的科学基础。其实,从本质上来说,科学只有一个,就是“科学”。科学是科学,技术也是科学。我们发现,诺贝尔科学奖中有90%以上的奖项授予了基础理论方面的重大创新科学成就,而极少给予技术产品的发明人。比如,世界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之所以不断获奖就是因为它始终处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位置上,并在此基础上将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医学、数学和工程学紧密地结合起来的多学科研究结果。学科交叉的绝对性和现代性,使学术研究呈现出“去单一化”的态势。交叉性、边缘性已成为科学难以拒绝的选择。“元科学”与交叉学科的融通,已变成学者的一种基本责任。纵观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哲学,我们很容易看到,它正是科学认识、技术认识变革的理论基础,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变革的前提和基本路向。科学认识论,可以说是始于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归纳解释法和英国哲学家休谟的怀疑主义的[9]。但归根结底,我们了解到的科学认识论的基础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一点几乎是不容置疑的科学和技术认识论的铁律。应该说,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是十分漫长的。近代科学技术兴起至今,已经历了至少五个世纪的时间。直到波普尔、库恩、费耶阿本德和海德格尔等人为止,才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图景。根据波普尔的观点,科学知识表现为某种关于世界、世界的秩序、规律和规律的理论或描述。在他看来,只有理论知识才能发现真理,才能实现对世界(即客观物质世界、主观意识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3个世界)的具有真正价值的猜测。然而,理论知识永远不可能被证实或确认是真实的,尽管它可以接受严格的批判性检验。科学发现的逻辑就是,科学发现始终得到理论的指导,而理论却不是由于观察而得到的发现。说起来这似乎像是一个科学认识的怪圈,但事实上科学发现的过程的确是异常复杂的,对其本质的认识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与波普尔不同,库恩则认为,科学知识的作用是在一种总的观点即一种世界观的范围内形成一种观点,这种观点知道我们如何看待现实,各种理论可以接受或摒弃的标准是什么,或者什么时候可以认为理论是可以被证伪的。科学界的这种观点是由各种实例和各个学科间的矩阵形成的。前者是被科学界视为范式的解决各种问题的具体方法;后者则是“科学共同体”的“普世”基础或共同义务、信念和价值的观念[10]。按照库恩的思想,科学的变化过程基本上是革命的和不连续性的,会带来深远的认识论后果。由此,他将科学分成正常的科学和特殊的科学。交叉学科很类似于这种可以随心所欲地研究的特殊科学,它不需要受到更多的学科矩阵的约束。在科学认识论和技术认识论上,费耶阿本德和海德格尔分别强调“怎么都行的”科学经验主义及技术异化论。人类科学技术史表明,科学(基础科学)理论的提出和完善对技术发明及应用往往会产生基石的作用。没有基础科学理论的突破,就谈不上普遍的技术进步。反之,如果一直缺乏技术上的支撑,也不会进一步为基础科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人工物”或技术实践上的验证。这是现代科学技术认识论的本质特征的体现和互动规律。理论化知识和技术性知识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避免科学进步的停滞不前,而且也可以促进新颖、创新的方法论的被采用,从而有助于实现破旧立新和建立科学技术新秩序的根本目标。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作为一种知识增长的方法论选择,其合理性也将隐藏于上述目标之中。

第7篇

【关键词】 药学高等教育;药学特色专业;药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 药学高等教育;药学特色专业;药学专业人才

药学是生命科学中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和独立学科,它一方面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公民性,与服务对象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又在经济领域中具有着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特征。随着21世纪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安全应用药物和生产药物,使药物完整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及其生物圈家园,越来越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药物本身,而在控制药物的人。这就要求我国的药学高等教育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从加强药学专业特色,改革传统药学教育模式入手,培养出复合型、服务型的药学专业人才。

1 合理进行课程改革

1.1增设临床医学和管理学课程[1] 药学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是以化学模式为主,课程安排上受化学基础越牢、药学水平越高的观点的影响,造成了重化学而轻医学、轻管理的教育框架,使药学专业的学生往往过分侧重于对化学类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医学基础知识(尤其是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及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以至难以理解其他学科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因此,让学生学习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医学院校的药学专业可利用自身的优势,改变药学、医学分离这一传统模式。药学专业还应根据社会对药学人才的要求,增加药事管理学、医药知识产权、营销学、药学经济学、人文社会学等课程,使课程设置能充分体现药学所具有的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并聘请社会上成功的药学企业管理者来讲课,以培养创业型人才。

1.2强化药学实践课内容[2,3] 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许多学生在选择药学专业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们在真正进入专业学习时,会感到茫然,不知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于将来就业到底有什么用,将来自己究竟能干些什么,他们总觉得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中的这种普遍存在的想法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要加大学生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学时,减少理论课学时,使两者的比例接近1∶1,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让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将实验操作当作培养药学人才基本素质的必要工具。

2 改革教学手段

2.1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4,5] 上课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动脑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往的实验课多为验证性的,总是首先由指导老师提出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步骤进行严格的操作,这样死板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对理论课所学内容的理解,但却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动性。要弥补这一不足,可以增加一些设计性的实验,例如拟定1个课题题目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搜集资料,查阅文献,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出该课题具体的研究方案,并利用现有的条件予以实施。这样无论对学生将来从事科研工作,还是继续攻读研究生,都是有利的举措,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2 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专业课教学上,可研制多功能的多媒体课件,不但丰富信息量,使学生不再拘泥于课本的陈旧信息,还应增强信息的表达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药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在实验教学上,建立新的功能性实验室,增强学生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创新的能力,也可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工厂生产车间、医院药房等实践场所,亲身体验,增强感性认识。

3 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目前对于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由过去的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而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是根本,文化素质培养是基础,业务素质培养是本领,身心素质培养是本钱。可通过增设多类选修课,开展组建兴趣小组,办药学简报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药学专业发展,学科的最新动态,拓宽学生视野,并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在实践工作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师还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一定的量化评估,而不是定性的评价,这对学生是一种督促。现代药学发展要求药学教育更重视学生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转贴于  4 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逐步完善考核制度

将目前多采用的闭卷考试,与开卷的讨论型考试、设计型考试、标准化的涂点法考试及具体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采用国外新型统计方法,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而不是单纯只注重一次笔试的分数,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察。考核制度的改革,可以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摄取式学习,通过考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真正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5 加强校企联合

以本校的实验室为依托,密切与医药工业企业、医药商业企业及药检所等机构合作,建立校外教育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就业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培养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实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所学、所感进行交流,更加明确自己将来的目标。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论文在医药刊物上公开发表。

6 改变药学教育重研发轻使用的局面[1]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医院与药房分开管理,“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社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及时有效提供医疗和用药服务。21世纪的药学人才将不仅仅局限于解决药物相关性的问题,还要实现全程化药学服务,通过药学服务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培养的药学专业人才素质更加全面,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医药 学知识,还要具备社交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意识,拓宽就业渠道,并鼓励药学专业学生取得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证性科学,学生须具有较强的风险及危机意识,药学人才素质标准要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并带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掌握好药学实践的客观性、动态性和条件性,具备增强预见、洞察规律、把握适时的能力。而当前药学从业人员素质与其从业需求差距很大,药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药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黄 泰康.现代药事管理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693-696.

[2] 梁 仁,桂克仪,居绍敬. 改革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和实施意见[J].药学教育,1997,13(1):5-7.

[3] 陈 颖,李勤耕,蒋君好. 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5,4(1):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