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1:41
序论:在您撰写会计监督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企业进行会计监督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会计工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企业的会计监督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划。企业若想加强会计监督工作,则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目标。对于企业而言,经营管理目标并非简单的企业发展规划,而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管理规划,企业需要从自身的经营状况出发,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合理目标,其中,包括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无论是长期目标还是短期目标,两者都能给会计监督带来决定性作用。当企业进一步落实自身的经营管理目标后,企业就需要借助财务管理部门的力量开展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根据由上至下的原则,完成各个职能部门的任务分解工作,并进行相应的指标考核。至此,会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每位员工的考核数据对企业日常工作展开有效监督,使会计监督的职能得以履行。
二、提升会计审计质量与会计监督的具体对策
一方面,会计审计工作人员配备是否合理,是提升会计审计质量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目标,关系到企业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若要将会计审计与会计监督二者结合在一起,使之投入到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则必须通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来实现,能从根本上提升会计审计人员与会计监督人员的工作贯彻力度,协调企业内部的权责管理。
1.强化会计审计人员的业务素养
会计审计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具有极高业务素养的会计审计人员,因此,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审计队伍的建设是提升审计质量的根本前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队伍建设。首先,必须强化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帮助会计审计人员从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尽可能的将审计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极高思想政治素养、拥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队伍。其次,企业要借助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通过不断的钻研学习,增强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其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及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论意识。最后,定期的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包括同行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国际之间的合作交流等,尽可能的丰富会计审计人员的知识与审计工作经验,并将优秀的经验借鉴到自身的会计审计工作中;企业也可以通过交流活动,广招英才,引进更多高素质、高技术的审计人才加入到企业内部审计队伍中。
2.增强企业的内控建设,落实会计监督
增强企业的内控建设,落实会计监督,企业需要把互不相关的职能内容分离开来,对于企业内部重大经济活动事项的管理与贯彻执行过程要进行互相监管、互相约束,完成企业人员的财产清查工作,并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员工财产进行抽查和审计工作。企业内部可以制定和执行会计委派制,把负责完成会计监督工作的有关人员同被监督对象分离开来,使其与被监督对象不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利益关系,解除会计监督工作人员的顾虑,使其更专注于会计监督工作,确保监督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3.通过会计审计的信息化平台,加强会计监督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会计审计工作可以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便捷作用,加强会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使得审计数据信息更加的精确化和科学化,实现会计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发展。通过会计审计的信息化平台,改进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方式,使审计工作更具技术含量,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的力度,利用网络数据库,实施远程审计或IT审计等,从根本上提升会计审计质量。
4.完善规章制度建设,提升会计监督的地位
企业需要意识到自身实行会计监督的重要意义,将违法乱纪现象扼杀在会计审计工作的萌芽时期,不应该任由违法乱纪现象产生后,再通过政府或社会机构进行查办和监管。会计监督工作应该置于企业会计工作的首位,只有完善规章制度的建设,才能为会计监督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健全统一的会计制度,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所需,还能对会计审计、会计监督的权责与权限进行界定,使会计部门的职能更加明确。对于违反会计制度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的惩处,强化与会计制度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提升会计监督的地位,进而提高会计审计质量。
一、新会计准则将加强我国会计监督财政部2006年12月5日公布的“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二号)”指出:财政部将结合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和审计准则体系,进一步提高会计监督的层次和效果,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同时,财政部将加强同有关部门的协作,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此之前,财政部已对一些房地产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检查,发现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虚假、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薄弱,财政部已对这些问题企业进行了相关的处理。这一消息,虽然反映出我国会计监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另一层面也反映出国家正在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尤其是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两大准则体系的实施,为进一步强化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二、新准则下我国会计监督面临的新问题经过多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建立起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政府部门会计论文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会计监督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经济现象和不规范的经济行为。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会计和审计准则,在会计行业带来变化的同时,也给我国会计监督带来一些新问题:1.对同类型的资产,其取得来源不同则采取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对于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外购的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对于接受投资、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式则分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这与国际惯例有较大的出入,在实际操作中也会有一定难度,如果操作不当会带来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果。而且新会计准则首先在上市公司实行,上市公司的账面价值不一定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而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公允价值反映的会计信息更为可靠。2.新准则的变动幅度较大,变动内容较多。新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在2007年初按照新准则调整原来旧准则下的财务处理。由于新准则变动幅度较大,会计人员如果对新制度掌握的不够熟练或理解有偏差,同样会对输出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带来严峻考验。3.我国会计监督的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比如:个人所得税的交纳。一些纳税人在社会上有多重收入,但由于缺少会计监督,这类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的交纳根本达不到国家相关法律的要求,造成事实上的偷税、漏税现象。归其原因,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机制来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个人的经济监督的监督作用。如对于上市公司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证券法》只对处罚造假者做出了法律规定,却没有明确其赔偿责任,处罚力度也很有限,在处罚的金额远低于获益金额的情况下,处罚就难以起到威慑的作用。通过制定严格的会计准则来抑制证券市场的虚假重组、利润虚增等操纵利润的行为,打击证券投资市场上的投机活动是有一定作用的,但长期来看,作用是有限的。如果市场不规范,企业同样可以绕过新会计准则达到操纵利润、操纵市场的目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保障条件主要有规范的市场机制、合理的会计准则、公平的中介机构、独立公正的外部监督和执法机构以及具有足够职业判断力和相应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4.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会计准则。会计监督作用发挥的好坏与否同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越高,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会计的监督作用就越大。近几年我国会计人员奇缺的问题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一般,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虽然有些人员经过培训或学习,也取得了会计人员从业的相关证书,但其工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并不是很好。再者,有的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5.对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仍不健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新会计准则的实行无疑会导致一些企业出现亏损的情况,如果这些管理者凭借“权利”指使、授权会计人员做假账,虚报利润,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阻碍了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
三、新会计准则下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分析1.完善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监督有法可依。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对《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切实有效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审计准则》,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2.要逐步建立健全包括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会计信用评价系统,通过制定会计信用评价规则,协调税务、审计等部门搜集整理会计信用信息,建立会计信用档案,加强信用轨迹跟踪,并开设会计信用网站,促进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建设。3.应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首先,财政部对会计师事务所要实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用制度来保证执业质量。其次,会计师事务所需要结合工作认真制定全面质量控制的政策与程序,并采取措施保证其实施。第三,为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防止客户风险转移,可要求客户要向事务所承诺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否则,要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4.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由于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输出结果,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5.健全对企业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会计法》中虽然也对企业负责人赋予了一定会计监督的责任,但其强度是不够的。作假账、偷税、漏税、虚报利润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会计人员自愿所为,而是受企业负责人的胁迫、命令,新准则的实行也会一些企业的利润出现大额亏损。要想使会计人员真正独立,不受企业负责人的干扰,就应该对干涉会计行为的负责人予重罚,健全对企业负责人的约束。
综上所述,只有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建立并充分发挥各种会计监督形式的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实现会计监督和遏止会计信息失真。
1.1会计监督检查的行业领域
财政部门会计监督检查的行业主要包括通信、航空、医药、公共交通、煤炭、电力、汽车制造、电网、房地产(保障性住房项目)、大型跨国连锁零售企业、教育、粮食、公益事业、企融行业(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监督行业领域的选择主要有国民经济重要影响行业和企业,关系重大民生的行业,垄断行业和其他行业。会计师事务所基本遵循“三五”原则,即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每三年监督检查一次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各级地方财政部门每五年要监督检查一次所在地非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主要以大型中央企业集团总部及所属分公司、子公司,行业影响较大的民营企业总部及所属分公司、子公司,上市公司,金融行业(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为监督检点。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主要监督检查的重点是外商投资企业,当地政府投资的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地方性民营企业,地方性金融企业和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等。
1.2检查的形式内容
近年来,随着会计监督检查户数和人员投入逐年增加,投入检查力量年平均21152人,检查企事业单位年平均20204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年平均1158户(如表1)。会计监督检查深度和广度明显加强,如2011年检查中国银行总部及其部分所属10家分行、3家子公司,2012年检查中国华电及其所属19户(分)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业务涉及发电、煤炭、金融、工程技术等领域。会计监督检查的组织方式和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已经形成六统一(即计划、部署、经费、程序、审理、处理)的工作方法和机制,现代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提升了会计监督检查的效率和效果。会计监督检查一般由当地专员办聘请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和精算师等各领域专家组,分成若干组,各自分工协作,围绕工作重点,查深查透。2013年,财政部首次与香港监管合作检查,检查了国际“四大”在港上市公司的执业质量。会计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工资总额、投资、合并报表、纳税、审计调整、会计估计、运营效果和效率等方面。在收入确认方面,关注虚列或提前确认收入、隐瞒或推迟确认收入;在成本费用列支方面,关注提前(推迟)确认成本、费用;多(少)预提成本、费用;在成本费用中列支资本性支出;潜亏(盈)挂账;在工资总额方面,关注工资科目核算是否规范,在工资总额外列支工资性支出;在投资方面,关注投资核算是否规范,投资效率与效果,多(少)计投资、多(少)计投资收益;在资产方面,关注资产质量、资产使用效率,多(少)计资产;在负债方面,关注是否低估负债,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在职工薪酬方面,关注职工薪酬是否符合劳动法规定、会计准则;在合并会计报表方面,关注是否内部交易、内部往来是否按规定抵销;在会计估计变更方面,关注是否随意变更会计估计;在纳税方面,关注是否合规纳税;在审计调整方面,关注是否及时整改落实;在“小金库”等专项方面,关注工程项目、职务腐败等;在其他方面,关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财政资金补助使用情况、企业社会责任等。
1.3检查披露的问题
财政部自1999年起至目前,共连续向社会了28期检查处理公告,检查公告一般包括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对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保险及信托公司等金融企业,对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外资企业等和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含分所)检查处理公告和各地财政部门对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处理公告三部分。从披露的问题看,主要包括内部控制问题、财务核算问题、财务规范问题、信息披露问题、风险管控问题、薪酬管理问题、税务问题、执业质量问题和恶性竞争问题等(如表3)。金融企业:部分单位对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42号)和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不严格,财务核算不实;部分单位在承揽业务、业务支出、流程管理等方面对企业内控制度执行不严格。部分单位在风险管控方面,信贷资产风险防范能力不强,风险准备金计提不足。部分单位职工薪酬管理违反规定,以不实票据套取套取费用、提成补贴、虚假理赔等。企事业单位:部分单位财务核算未严格会计准则及相应制度,收入成本费用核算不实,随意调节利润,少缴或迟缴税款,人为粉饰财务报表等;部分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滞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专项资金管理不善,虚假违规入账,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等;部分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簿设置不规范,财务人员无证上岗,资产管理混乱等;部分单位违规使用募集资金,未按照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及时披露相关事项。会计师事务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薄弱,财务核算不规范,档案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格;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未严格执行审计准则,执业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执业谨慎性,执业质量存在隐患;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必要的审计程序未履行,审计证据获取不充分,缺乏职业判断能力,审计报告披露不全面,甚至出具虚假审计验资报告,尤其验资报告问题较多;少数会计师事务所存在恶性竞争,审计收费偏低,未按规定进行业务报备等问题。
1.4检查惩处情况
近5年来,财政部会计监督工作不断深入,依法查处了一大批重大会计造假案件和会计事务所执业质量问题。如2005年,财政部统一组织对中国华源集团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会计造假严重,手法恶劣,虚构利润18亿元,违规金额达91亿元。2003年财政部对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上市公司存在的执业质量问题进行了核实和处罚,是我国首次对国际四大事务所作出行政处罚,在国际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2009-2013年,财政部、专员办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依法对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监督检查,共查补税款39.01亿元、收缴罚款20777.4万元,对822名直接责任人予以罚款,对527户会计师事务所作出了行政处罚,对998名注册会计师作出了行政处罚。其中对741名注册会计师予以行政警告处罚,对244名注册会计师予以暂停执业处罚,对14名注册会计师予以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处罚。
2.结语
要保证会计审计质量,实现对会记职能的监督就必须以企业管理的目标为落脚点和出发点。通过对目标进行管理从而保证会计审计质量,实现会计审计职能的提升。企业目标管理所涉及的面比较广泛,处在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的管理目标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目标主要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两种。要实现会计审计职能的提高,就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管理相结合。要实现企业的目标,就需要在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的同时,对负责人进行进一步的明确,把责任划分给负责人,设置奖惩机制。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同样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对企业进行一系列的监督保障。通过实行目标管理,不仅可以使企业的审计、监督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此同时,审计、监督体系的健全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体制的完善又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对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的完善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本着从构建优秀从业团队目的出发培养优秀的人才;对目标加强管理,不断强化任务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这样做确实对提高会计审计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在具体的工作细节中,必须要有一个看不见的操手来实现对其的约束,这个操手就是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可以对所有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监督,通过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可以使所有人员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依法办事,依规办事,从而对目标任务的完成起到保障作用。同时,只有全体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才能更好地实现对会计审计质量的保证。同样,对企业的财务部门来说,一旦财务部门在内部构建起了良好的控制体系,并通过一定的举措来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度,并对体系不断地进行完善,如果这样,就可以使会计审计人员和会计监督人员根据自己的任务特点,不断地努力,实现在工作上的突破,使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做到最好。但是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运行需要一定的支持和保障,这个支持和保障的核心就是企业的领导者对制度的重视程度以及企业团队的凝聚力。一个完善的内控体系要想使其更好地运行,就必须要有领导的参与,只有领导重视了,并以身作则,在工作中有所作为,才可以使制度得到更好地开展和遵守。作为领导者必须要有全局观,通过对岗位行为准则进行确立,可以使工作人员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使工作中的任务目标更加明确,最终实现审计监督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加强团队凝聚力的培养。团队凝聚力要想形成需要一定的价值理念和导向。正确的价值理念会使所有员工紧密合作,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有句话说的好,人心齐,泰山移,一旦有了凝聚力,大家就会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通过各部门的相互协作交流,为会计审计人员和会计监督人员提供一定的便利,这样做不仅使他们在工作中可以得心应手,而且对于保障会计审计质量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
三、引入外部审计单位
在企业内部审计和监督的基础上,可以引人外部审计单位,确保审计质量。企业跟企业之间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换审计、监督人员,通过交换,不断地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地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的纠正。与此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学习其他单位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对对方审计和监督体系有效措施的学习,不断来完善自己。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企业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的力度,从而使企业的责任意识增强,促使企业提高审计质量。此外,政府要实行公示制度,对外披露监督结果,使相关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只有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相结合,才能能保证会计审计质量又快又好的发展。
四、结语
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人员负责处理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面向企业外部的会计核算,而管理会计涵盖了部分非财务指标,从价值的视角管理单位整个经济活动,主要是面向单位内部的分析管理。现阶段,我国会计监督体系虽然已经建立,但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私利驱动,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账务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乃至影响了国家整体的经济秩序。为了规范会计信息,监督管理会计行为,我国已建立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我国的会计制度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对各单位的会计执行情况的监管。我国的会计监管和会计监督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会计监管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有效的会计监管与会计监督制度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会计监管的执法主体是财政部门《,会计法》赋予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等部门的只是会计资料的检查权,而没有赋予其对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权力,所以他们不是会计监管的执法主体。会计监管的方式和方法是以间接管理为主,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并用,通过制定会计政策,提供会计信息,进行交流经验、监督检查等措施,积极为基层单位和会计人员服务。
2现阶段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现阶段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会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会计监督的局限性及会计人员缺少保护
会计人员一方面代表国家的利益,对单位履行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作为单位的一员,又是单位利益的直接受益者,衣食住行用都依赖单位。当单位的某些做法与国家利益互相冲突时,会计就处在“两难”的位置。明知同流合污不对,但坚持原则就很可能会遭到打击排挤,也就是说,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因此会计监督讲起来重要,做起来难。一些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甚至遭到打击报复而下岗。
2.2法制观念淡薄及对违法违规问题处理不力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监督对单位领导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一些领导法制观念淡薄,习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处理会计事务。有的是非自己人不用,有的是宁要驯服的会计,不要明白的会计、会监督的会计。这就造成会计监督名存实亡,也就为、挪用公款、违法违规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每年查出的违法、违纪金额都相当巨大,屡查屡犯。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直接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的很少,或处理太轻,许多总是不了了之,没有触动他们的切身利益。
2.3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会计监管人员数量过少,监督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致使一部分会计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业务水平偏低,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甚至有的无证上岗。诸多单位强调政企分开,对单位经营者缺乏必要监督,单位责权利不明确,致使财务监督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往往存在以及在职消费等现象,不利于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诸多监事会成员专业技能与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在监督与检查过程中往往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监督不到位,导致单位诸多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无法对单位的发展决策作出合理性评价与监督,不明确单位实际发展状况,致使其发展受阻。多年来,会计监督工作已经成为我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会计造假行为、保护国家和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措施,在服务宏观调控、促进财政管理改革、确保财税政策有效实施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地方会计监管部门,尤其是市、县级的人员编制数量很少,尽管基层不像中央机关那样负责制定相关法规,但是基层会计监管部门面对的是众多会计主体单位和会计人员,担负着繁重的基层会计监管任务,由于会计监管人员数量过少,难以达到良好的监管效果。
3关于强化会计监管工作的几点设想
3.1完善财务监督检查工作
在财务监督检查过程中,监事会必须要做到四点: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循企业标准。监事会要积极利用国务院相关法律以及公司法赋予的监督职能来强化监督。此外,要依据企业会计制度、财政税收政策以及会计核算方法,做好检查工作。二是规范监督作业行为。明确监督目标、内容、方法、程序、评价与报告方式,遵循相关程序与规定进行,完善监督检查方案。三是积极获取监事会监督资料。事先拟定文件,由监督企业填写,企业报送资料时要加盖公章,确保资料真实。四是分析与评价检查结果,并积极总结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完善监督检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强化财务监督制度建设。健全财务总监制,逐渐由稽察特派员制过渡为监事会制。第二,强化市场监督制度设计。整顿并重组中小事务所,加强事务所的权威性与独立性。设立中介机构监督委员会,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健全证券市场,规范企业并购,避免经理人员损害股东利益,积极发挥外部监控作用。此外,健全经理人才市场,构建经理人才中心。第三,完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设计。明确董事会成员的决策权,积极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与此同时,强化监事会的独立性,其成员可由职工代表、专家学者以及地方人大代表或当地人大代表组成,国有企业要抽取一部分营业收入作为监事会成员活动经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要强化考核,确保监事会的独立性,增强内部审计效率,优化国有企业内控制度。
3.2加强普法学习,加大对违法会计行为的处罚力度
单位领导要带头学习财经法规并组织干部职工培训学习财经法规,提高“全民”财经法制观念。把实行会计监督纳入领导的责任体系,与评价其业绩结合起来,让单位领导真正关心支持会计工作。把会计法规学习与会计人员技术职称考评结合起来,形成会计人员自我监督的约束机制。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的会计监管队伍,通过对会计监管人员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会计监管人员的监管素质和能力,保证会计监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让“看不见的手”不断变成一双强有力的手。会计监管人员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这是做好会计监督工作的基础。首先,要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不,不弄虚作假,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纪律,更好地代表国家实行会计监督。其次,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必须有过硬的业务能力,除会计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经济相关知识,如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经济、税务、法律等,才能在监管复杂多变的会计业务时做到胸有成竹。强化会计监管工作,还需要加大对违法会计行为的处罚力度,使发生违法会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受到严厉惩处,使其违法的成本大于收益,同时发挥其“反面典型”作用,使其他违法者在严格监管和严厉处罚的威慑下不敢作假。
3.3实行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增强会计监管机构的责任感
制定严密的业务分管、执行和审批制度,使会计监管人员各司其责,发现问题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从制度上杜绝、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来促使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内部检查,真正将内部监督落到实处。
3.4强化财务决算审核、审计与巡视工作协同首先,要强化财务决算审核协同。于决策批复前进行监督检查,将发现的有关会计管理、核算等方面的问题报送国资委,积极发挥监事会在国有企业财务决算审核以及批复工作中的作用。其次,要加强审计协同。协助国家相关机关进行财务抽查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充分掌握单位的发展情况,最大限度地提高监事会的监督效率。最后,要做好巡视工作协同。将巡视监督与监事会监督进行有机结合,完善人员组成方式以及合力监督机制,强化社会审计协同,借助社会审计成果,对单位运行状况进行监督。
3.5大力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
会计审计对于质量有几点要求,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及时性。这是会计审计质量的基本要求,要想提升质量必须从这几方面着手,同时也要注意到会计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提升会计审计质量的关键之处。对于会计监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监督工作人员,要保障其有着优秀的品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于不合格的现象要及时上报,并责令其改正。同时要健全监督体制,有一个完善的体制做保障,使得工作人员更加有底气。
二、提升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措施
(一)提高会计审计质量的措施
会计审计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满足上面提到的几点要求,首要一点就是要提升会计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把好招聘关,一方面从人才源头着手,提升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还要从员工培训方面着手,改变员工观念,使其保持最新的工作理念,从而确保会计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在招聘过程中,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和技能做好相应的分配工作,要对其会计审计能力进行考核,应该强调的是,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素质更加重要,在员工招聘的过程中,要注意员工素质的筛选,保证员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修养,保证其对企业的忠心,以及吃苦耐劳等优秀的品质,因为技能是培训的,道德更加重要。在培训的过程中要理念和技术结合,同时结合规章制度对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渗透,这样无形之中让员工有一个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法律法规的观念,从而在审计过程中能够很好的遵守,进而提升审计质量。另一方面要将企业的各种制度进行完善,例如奖惩制度,让员工体会到企业的公正,使得企业上下一心,这样才能更好的工作。内部员工关系也是重要的一环,领导要注重管理的协调,让员工体会到‘家’的感觉,这样就会全心全意为企业谋利益,不会做出有损企业的事情。还要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吸收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丰富会计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和知识,还可以通过交流活动吸收人才,为企业服务。
(二)提高会计监督的措施
会计监督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会计审计工作以及会计其他工作的正常进行,防止出现通过恶略手段制造假的账目等现象,要想将会计监督工作做到位可以从企业的目标管理入手,做好企业的目标管理工作。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有着其不同的目标,因此企业监督工作要根据企业的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符合企业的发展轨迹。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要将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企业目标一旦确立下来,就必须将目标数字化,实现目标过程中用到的各种资金的支配等都是需要财务部门进行整合分析的,这个过程会计监督工作得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数字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监督的过程,同时的数字化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任务分配,对于个人身上的指标,要有一个考核阶段,会计工作人员通过个人的数字对工作人员的日常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这个过程同样也是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阶段,会计监督的职能是在目标的确定,目标数字化以及目标的分配整个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可见提升会计监督的首要在于做好企业目标的管理工作,使得监督工作和目标相协调,从而促进监督职能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共同的措施
1.完善企业的内控体系
提升员工的素质,能够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加强目标管理能够令监督工作和企业的目标相协调,从而更好的发挥职能。内部控制体系是对会计工作过程中进行约束的一种管理体系,他的完善能够保障会计行为的规范性,从而使得最终的结果更加真实。内控系统对于控制内部的所有的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确保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围绕目标努力,做到最好。领导者要有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令整个体系都能够稳定的运行。领导者要有一定的全局意识,有长远的目标,要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为基础,使得会计审计运功和会计监督员工都能够有所依靠,从而提升审计质量和监督的效率。部门的凝聚力也是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虽然说是两种工作,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其工作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企业盈利,所以财务部门要团结一心,在工作上相互帮助。各个部门之间要注重协调和沟通,从而保障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引入外部审计单位
提升企业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可以在内部的基础上引入外部审计单位,从而提升审计质量和监督水平。同时还可以同其他企业进行审计、监督人员你的交换,学习对方的优点,发现自身的缺点从而有效的改正。外部审计单位主要是对内部审计的结果进行再次审计,监督人员监督其工作,通过内外的相互作用,从而确保最终的审计质量。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于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的在监督工作,防止企业因为一己私利破坏市场的平衡,破坏实诚公平公正的秩序,要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对于工作人员要提升其专业能力和自身的素质。同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对其进行约束,从而保障会计审计和会计监督水平得到提升。
三、总结
(一)认识和管理制度的问题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对会计监督存在认识不够的问题,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没够高度重视会计监督的管理,使得工作人员在实践过程中不注重会计监督职能的执行,会计监督没有发挥充分的实效性作用。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使内部管理和控制存在问题,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二)医疗机构内部管理问题
我国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内部管理问题,导致会计监督不能真正发挥其实效性。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人员观念和管理水平的问题,使医疗机构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严重缺乏内部管理控制的理念,从而导致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失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另外,医疗机构把内部没有完善的审计制度,导致会计人员工作经常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无法实现会计监督作用,让会计监督工作得不到实效性发挥。
(三)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问题
医疗机构管理人员不注重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只注重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忽略对财务部门的管理,使会计监督失去实效性。会计人员工作水平的提升和高科技信息技术人员的录用,关系着医疗机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但是,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问题,使医疗机构全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受到严重影响,从而阻碍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医疗机构会计监督实效性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强医疗机构会计监督实效性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医疗机构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我国医疗机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会计信息不真实可靠的现象,给予了机构的内部管理带来极大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对于医疗机构的资金流动有明确的备注,促进医疗机构财务部门工作效率的提升。会计监督的实效性提升了会计工作人员的会计工作职能,维持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促进医疗机构不断向前发展。
(二)加强医疗机构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中,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会计监督实效性的加强,对医疗机构财务部门的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医疗机构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资金的流动真正起到监督作用。会计监督实效性的不断完善,加强了医疗机构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以更有效的促进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增长。
(三)保证医疗机构资源的优化配置
医疗机构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降低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疗机构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使得财务部门会计工作人员注重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对医疗机构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协调各部门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促进会计监督的实效性。
(四)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经济效益
会计监督实效性的不断加强,使医疗机构注重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服务意识的提高,从而增强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力,赢得人们的信赖和支持,以促进医疗机构整体形象的提升,为医疗机构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和创新运营模式,运营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经济效益,确保了医疗机构未来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医疗机构会计监督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医疗机构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机构想要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就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加强医疗机构会计监督的实效性。因此,医疗机构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升整体意识,完善会计监督制度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医疗机构想要更长远的发展,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注重经营理念,从根本上认识到会计监督实效性的重要作用,提升医疗机构全体工作人员的整体意识,在实践过程中,认真贯彻和落实。与此同时,医疗机构不断完善会计监督制度,监理完善的财务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使医疗机构的日常工作变得规范化、高效化和现代化。提高医疗机构对会计监督作用的认识,是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需求,是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会计核算的规范标准执行,提高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例如,在各部门进行经济活动时,会计信息的填写、审核、归纳和总结等必须真实有效,便于医疗机构财务部门日后进行复查和核实工作的正常开展。与此同时,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不断加强医疗机构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医疗机构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和未来的额长远发展。
(二)注重技能提升,加强财会人员建设
加强医疗机构会计监督实效性,医疗机构必须注重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以促进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在实践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培训,提升财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因此,医疗机构在加强财会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上要做到:第一,录取财会基础知识扎实的工作人员,严格审核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重人员文化水平和素质修养的考核,以从根本上提升财会整个人员的工作水平。然后,对财会工作人员进行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促进新会计工作人员快速适应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加强业务技能的提升,以更好的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加强财会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互相学习和进步,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制度,以提高财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提供充足的动力,促进医疗机构改革和创新的有效性。
(三)加强管理控制,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新时代对医疗机构的发展提出的高要求,促使医疗机构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会计监督的实效性,从而对医疗机构其他部门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因此,医疗机构的会计工作需要做到如下三点,以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促进会计监督的实效性:首先,加大原始凭证的审核,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医疗机构各部门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会产生相应的票据,作为资金流动的原始凭证。因此,医疗机构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控制的同时财会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审核票据的真实性,保证内容的完整性,为医疗机构的资金流动提供有效的保障。然后,审核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医疗机构各部门在开展经济活动前,都要由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进行实现的会计核算,以保证医疗机构资金流动的有效性,从而对医疗机构整个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原始凭据的及时填写,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人员要注重财务报表内容、格式和项目的准确填写,及时的整理、归纳和建档,确保医疗机构财务信息的时效性,降低会计信息遗漏的可能性。最后,注重账簿的复查,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医疗机构财会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保证了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同时还要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做到实际项目和会计信息记录的一致性。医疗机构各部门进行经济活动时,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所以必须及时和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联系,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医疗机构财务部门注重账簿的多次复查,保证了会计监督的实效性,为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提供有效保障,以促进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