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校双语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0:48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双语教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校双语教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双语教学;高职院校

双语教学的理论定位

双语以及双语教学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双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双语教学来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是Twolanguages(两种语言)。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在很多国家或地区,政府规定的官方通用语言有两种甚至更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交往的方便,往往两种语言并重,即“Bilingual”,或是一种语言为主一种语言为次。但就“双语”的具体内涵,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界定。如在美国,“双语”主要是指能熟练使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在加拿大,“双语”主要是指能熟练使用英语和法语;在新加坡和我国香港、澳门地区,“双语”主要是指能熟练使用英语和汉语。

双语教学产生于20世纪初期,但真正被各国广泛运用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不过,对于“双语教学”,国际社会尚无统一的定义。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即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著名语言学家西格恩和麦基(SiguanandMackey)则指出:“使用‘双语教育’这个术语是指一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体系。其中的一种语言往往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

对于双语教学的含义,我国学者之间认识也不尽一致。如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通常是学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即学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还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就是教师以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传授学科知识。学习者通过外语学习学科知识,达到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工作、学习的目的。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使用中文的同时,使用第二语言(如英语)或使用第二语言教材(如英文教材)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必须指出的是,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其他科目的学习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学科知识以及语言的目的。

同时,根据笔者的理解,以下情形不属于双语教学:(1)全部教学仅仅只使用一种语言,而该语言并不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如外籍教师给中国学生进行的语言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早已是司空见惯,它显然不是双语教学。(2)在教学中使用同一语言的两种变体进行的教学,如标准语和方言。(3)一切学科教学用语为学生的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只是作为一门课程。

从双语教学在各国实施的具体模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浸润式教学模式(ImmersionProgram),指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浸润式教学模式又可分:(1)沉浸式(Immersion),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模式。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学生在校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内沉浸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这种模式旨在使母语不是第二语言的学生能在较短时间里掌握第二语言,同时也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加拿大,主要用于法语和英语的教学。(2)双向沉浸式(Two-wayImmersion),指把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学生编排在一个班共同进行学习,参与各种活动,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双语能力。它是加拿大沉浸式传人美国后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模式。(3)结构型沉浸式(StructureImmersion),指以学科双语教学为基础,利用第二语言教授学校开设的几门学科,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2.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MaintenanceBilingualEducation),即学生刚入校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3.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BilingualEducation),指学生入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实施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英语在世界经济、文化等全球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运用双语教学方法进行国际贸易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国际贸易基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需要,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是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学发展的需要。

目前,双语教学在许多高职院校已经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许多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也开始了双语教学的尝试。然而,从各地区、各不同级别的学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效果来看,却是参差不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师资的因素,也有教材的因素以及学生英语能力的因素等。在国际贸易学课程的教学方面,目前也有许多高职院校开展了双语教学的尝试,不过,也有很多高校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开展双语教学。同时,已经开展了双语教学的学校,取得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总体而言,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国际贸易学双语教学,仍然存在许多制约的因素。笔者认为,现阶段影响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师资的问题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师资。因为开展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或仅有流利的英语都不足以担当双语教学的任务。只有任课教师既具备标准、流利的专业口语表达能力,又拥有厚实的专业背景才能有效地组织双语教学。然而,目前许多学校都出现了师资短缺的问题,而能够担当双语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更加稀缺。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许多专业教师,虽然英语基本功较为扎实,教学经验也较为丰富,但是口语能力较为欠缺,难以胜任双语教学的任务。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听、说、译、写能力,但缺乏专业英语知识,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正是上述问题的存在,才使得尽管双语教学在国内各高校普遍受到重视,但是真正能够利用双语教学的高职院校屈指可数。师资的欠缺是在我国推广双语教学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障碍。

双语教材问题目前我国对于国际贸易双语教材的选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基本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材体系。在双语教材的选用方面,各高校的做法各不相同。一部分高校坚持使用原版外文教材。使用原版教材的优点很明显,一方面学生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但是,使用原版教材也并非毫无弊端。实际上,原版教材的选择和双语教学之间存在许多不可回避的矛盾。首先,原版教材的版权和费用高昂。一般的原版教材动辄几十美元甚至上百美元,如果完全使用原版教材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其次,国外教材自身也存在许多与我国现行教材的冲突之处。如国外原版教材一般针对性不强,教材内容不完全适应中国国情;国外教材一般重点分散,给学生掌握带来困难等。再次,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不适合完全使用原版教材。最后,国外教材普遍缺乏对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系统论述,这必然会给学生的知识结构带来一定的问题。也有一部分学校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使用现有统编教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统编教材翻译成英语进行教学。这种做法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至多只能是缺乏双语教材下的权宜之计。

学生素质的问题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学生的外语都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他们学习外语的经历一般也有6~7年之久,已经具备了接受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模式的最基本条件。但是由于地区的差异以及自身情况的各不相同,他们之间的外语语言能力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给实行双语教学带来了困难。如果学生语言能力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双语教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根据美国加州大学科拉申教授所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习者要能理解略高于他的水平的输入语,如果学习者现有水平为i,那么教材提供的输入只能是i+1,如果输入内容太难,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将会受到挫伤,最终收效甚微。如果输入内容能为学生所理解,并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学生的学习动力将会增强,自信心将会上升,渐渐地会形成积极的态度。另一方面,在我国,许多学生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于消极灌输的教学模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也给双语教学的推动带来了障碍。笔者对学校国贸专业本科共2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0%的学生对双语教学持赞同态度。令人吃惊的是,超过50%的学生感到学习吃力,觉得难以接受。由此不难看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严重制约了双语教学的开展。

考核和评价体系问题尽管教育部下发关于推动双语教学工作的通知已经三年过去了,但直到现在,我国还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双语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主要表现为:缺乏教师的上岗资格认定标准;缺乏具有指导性的双语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标准等。考核和评价体系的滞后给推广双语教学带来了困难。

改进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实施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模式等方面都要进行全面改进。具体包括:

培养和引进双语教学师资要想大力推广国际贸易双语教学,培养既通晓英语又了解WTO规则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就是双语教学师资。为了推动双语教学的进行,提高教学效果,目前,许多学校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师资培训。如笔者所在学校于2004年和2005年先后选派15名各专业的骨干教师到英国剑桥进行了两期的双语教学培训,这些经过培训的教师都成了本专业双语教学的骨干。这些措施无疑对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双语教学的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人才的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教师的培训方面,应该有系统的安排和合理的培训计划。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做法:在培训形式方面,采取国内培训与国外进修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教师首先在国内接受一定课时的强化培训,达到一定标准后,再利用假期到国外进行几个月的外语实践,以强化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仅靠高校自身培养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双语教学人才的需求矛盾,要想使双语教学制度化,还需从国外大量引进合适的双语教学人才,以充实双语教学的师资。

激励和促进双语教材的建设教材建设是双语教学模式定位的关键因素。前已述及,完全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有利也有弊。不过,从长远来看,要真正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还是要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贸易学双语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同时又能加强学生运用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的能力。在编写双语教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编写的双语教材要符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的要求。(2)要严把教材的质量关,做到宁缺毋滥。国际贸易学双语教材的编写者应该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国际贸易学课程的学习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3)正确处理双语教材与统编教材的关系,两者应该形成互补的关系。(4)教材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外语水平。

探索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前已论述,在双语教学方面,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模式。从各国实践来看,运用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浸润式模式;另一种是过渡式的模式。浸润式模式主张把学生完全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所有学科内容都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在加拿大运用较多。浸润式模式比较适合有第二语言环境的国家和地区使用,对于缺少语言环境的国家和地区,过渡式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在我国开展国际贸易学双语教学,具体采取、应该采取什么教学模式,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视不同的情形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正如学者指出,双语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简单的渗透层次,上课时,教师可以用英语讲重要的定义和关键词,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第二个层次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文表达英文;第三个层次是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第一个层次对很多学校来说并不是问题,但是要达到第二、第三个层次则需要假以时日不断地努力,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达到的。所以,在我国现阶段实施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不可能要求所有学校从一开始就实行浸润式教学模式,现实的做法是首先实行过渡式的教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渐采取浸润式教学模式。同时,在实施双语教学时,要经过认真调查和论证,并根据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构建自己的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模式。

加强互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互动教学理念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互动教学对于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最终目标是教师用双语讲授,学生用双语思维以及师生之间用双语交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综合能力。在具体实施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加强互动,如可以采取外文案例分析、外文原著的选读与讨论、师生之间角色互换等多种方法来加强教学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手段实现双语教学的互动。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而在近年逐渐开展和普及的新生事物。它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用灵活等特点。在双语教学举步维艰的今天,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无疑可以极大地促进双语教学的开展。首先,多媒体课件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送大量的信息。其次,课件的使用可以缓解双语教材不足的矛盾。再次,课件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英语口语的不足。最后,使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录像等设备将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形俱备地传输给学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缓解学生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要使双语教学制度化,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双语教学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在此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首先,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和激励制度,给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以政策上和经费上的支持,以此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其次,尽快制定出可行的双语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以及学生考核标准体系,从而推动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再次,努力创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的校园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全面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教育水平,尽快培养一大批既通晓国际贸易规则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已经迫在眉睫,而通过对国际贸易系列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正如麦凯和西格恩教授所言:“双语教育的代价无论多么昂贵,它都比不能进行双语教育所要付出的社会代价要低。”

参考文献:

[1]彭军.对引进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前沿,2003,(5):134-136.

[2]任北上,陆春,施庆霞,彭云帆.高师院校双语教学的理论探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3).

第2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双语教学;趋势研究;应对策略

1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日益加深的趋势,国际社会之间的交往与沟通也越来越成为不可避免的重要趋势之一。在此背景下,进行国际交流的人才就成为各国所急需的资源。这部分人才首先应该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其次还应该对本国的基本外交立场以及国际的交往准则加强了解。为了实现专业交流人才的培养,大学阶段的双语教学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双语教学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对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情况和人文因素加强分析,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方案,而且双语教学应该不仅仅限于英语,还包括日语等相关的语言。本文主要对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的相关趋势和策略进行了研究,具体如下。

2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模式的趋势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深入,双语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采取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也必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应用的广泛化决定了双语教学必然会拥有光明的未来。目前来看,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的主要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双语教学模式的总需求量日益增加。国家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必然离不开财务会计方面的往来,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总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正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而跨国公司进行跨国贸易必然离不开掌握国际交往技能和双语的财务管理人才,这也是跨国公司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的重要人才支撑。加强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学生双语教学的力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创设出国际贸易的相关场景,为其国际交往和贸易的实现做准备,进一步实现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这也正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对于双语国家贸易人才的需求正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也就必然导致双语教学模式的需求量不断增加。2.2双语教学模式的质量要求呈现出日益提高的趋势。国际交流人才必须要同时具备基本的会计和财务专业知识,同时也必须要有较高的外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并推进国家进一步与国际社会接轨。现阶段我国正对国家会计专业的学生标准进行重新修订,修订之后的内容和标准正呈现出日益与国际接轨的基本趋势,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实现学生外语能力的提高,更不是仅仅把会计知识转化为外语进行讲授,而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外语能力和高校财务知识实现国际贸易环境下问题的及时解决。2.3双语教学模式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化。双语教学只是为了实现专业知识教授的一种模式,并不是实现语言水平提升的方式。这就要求在教授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中文和外语相结合的方式,始终坚持国际化的视野和全球化的总观念,在此基础上将财务和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外语知识进行合理的结合,并将理论投入到实践中去,实现知行统一,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的总目标。2.4对双语教学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可以帮助学生在合适的情景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综合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财务管理知识的国际化和应用型必须要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也对双语环境呈现出较为迫切的需求。但是我国现阶段主要的教学环境还是以中文为主,很难实现双语环境的创设。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比如通过宣传栏等方式营造出双语学习氛围,进一步实现学生双语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3财务管理课程双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3.1尚未形成成熟的双语教学意识。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国际交流和贸易准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人才,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的老师和学生并没有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在课堂上仍然以中文教学为主甚至根本不运用外语。很多学校的领导也没有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积极性,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双语教学缺少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双语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个创新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3.2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数量较少。我国很多高校老师主要使用的语言都是中文,很少有使用英文进行授课的老师,更时难以找到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老师,这就导致高校能攻击承担起双语教学任务的老师数量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给课堂授课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3.3双语教学师资队伍质量难以满足学校和课程发展的需求。双语教学要求老师一定要掌握熟练的外语专业知识,并拥有丰富的实践交流经验,与此同时老师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会计财务知识,并树立起全球化的视野和立场。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教师仅仅拥有国内的学历,没有国外留学的经验,缺少实践经验和技能,这就导致教师的质量难以满足相关的需求。3.4缺少双语教学模式所需要的教材。现阶段我国有部分高校具备双语教学进行的基本条件,但是从总的大方面来件,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符合标准的教材,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几乎只有中文版本,有的学校甚至只使用老师自己编订的相关教材;较好的情况是中文和英文相互掺杂的教材。但是这些教材根本不能满足双语教学提出的需求,也会导致课堂讲授质量的下降,给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3.5双语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进行的双语教学仅仅有模式,并没有实际上的应用,学生所掌握的仅仅是数目不多的词汇和句子等,这些不仅仅不会给学生产生实际的教育作用,更难以实现国际化视野和立场的传达,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甚至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学生只有接受双语教学模式,才有可能满足社会进步提出的要求,这也是时代变迁的必然选择,这也就意味着双语教学模式正呈现出日益广泛化的趋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还存在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如下的解决写略。4.1提高双语意识。学校、老师和学生必须要切实提高自身的双语教学意识,必须要加强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2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首先高校在选择教师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老师的素质考核,包括学历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对老师的专业知识和语言水平有着明确的认识;其次,老师还必须要有全球化的基本视野,并能运用自己的技能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满足双语教学模式的最终需要。4.3促进教材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政府应加强对教材编订的重视程度,组织专业人才对教材进行及时的编订,尤其注意案例的使用,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及时掌握相关知识,坚决防止单纯解释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编订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材。4.4对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和创新。财务管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型,这就需要在课程体系的编排上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基本需求,尤其应该重视实践技能和全球视野的强调。4.5对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不具备双语教学的天然环境,为了适应这一基本国情就必须在日常教育中着手创造较小的双语环境,并为学生提供海外实习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学发挥双语教学的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双语教学在时代的进步和变迁中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面对国际交流和贸易日益频繁的基本情况,只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才有可能满足时代进步的基本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育,包括质量和数量方面的双重关注,还应该编订合适的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双语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晁伟红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炜,蒋堃.高校双语教学实践初探[J].改革与开放,2008(18).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双语教师;教学魅力;构建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目标。为顺应这一需求,在国家教育部的倡导下,各高校纷纷推出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积极探索如何开展双语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成功与否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其中教师教学魅力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对目前高校双语教学中教师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双语教师教学魅力的构建。

1当前国内双语教学中教师因素问题分析

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其目标定位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通过使用外语进行学科教学,增加学生运用外语机会,从而使他们能用外语进行交流。(付承英,2004)国外双语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双语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2001年9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本科教育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力争在3年内开出5%~10%的双语课程。2005年《关于进—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指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双语人才,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双语教学,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其中包括双语教学师资、教学理念和模式、双语教学教材、学生外语水平等问题,制约着双语教学的开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主要问题如下:1.1双语教师师资不足,水平良莠不齐。对高校双语教学的资料调查发现,中国双语教学面临的严峻现实是,师资严重不足、教师水平良莠不齐。一些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专业课教师能用流利的英语给学生讲授专业课知识,在双语教学方面相较于其他双语教师更有优势,他们拥有漂亮的英语发音、深厚的专业知识、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说他们是一批魅力无穷的老师,让学生从心里感到钦佩。然而,许多院校专业教师外语表达水平较弱,或发音不够准确,或英语和文化知识掌握不牢,虽然基本能够用英语向学生传授课程内容,但是却难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及时互动沟通,无法吸引学生,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另一部分原本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很难真正达到双语教学的目标,其结果是学生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都无法得到提高。1.2双语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各有不同。目前在中国高校中进行的双语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双语教学理念和模式也缺乏统一的认识。例如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采用母语进行授课,但是PPT、教案和教材是全英文形式,教师在授课中只对部分术语用英语解释。也有一些院校的双语课堂是由两个教师组成,一个中国教师,一个外籍教师,中国教师在课堂中是一个口译员,给外籍教师进行现场口译。双语课堂中汉语与英语的比例分配有明显差异。当然这与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接受程度有一定关系,同时也反映出双语教师对于双语教学的理念比较含糊。1.3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双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多元化课程,是教师魅力发挥的场所,教师应该尽自己所长,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采用语法翻译法给学生进行授课,说一句英语然后翻译一句汉语,课堂枯燥乏味。还有的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授课模式,既没考虑学生的互动参与,也没考虑这样的授课方式是否能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教学魅力是指在教学中由教师综合素质产生的并能够吸引学生努力完成任务和积极完善自己的一种感召力量。(李建忠、刘松年,2009)虽然双语教学的成功开展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可以看出其中教师教学缺乏吸引力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塑造提升自身教学魅力对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双语教学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高校双语教师教学魅力的构建

双语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任,教学魅力不仅是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影响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对于教师魅力的构建,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论述。美国学者D.Lanston认为构成教师魅力的因素包括知识、技能及运用能力,个人特质及运用能力,对工作、对人、对自己的态度三部分。美国学者乔第12期(总第084期)2017年12月瑟夫•纽曼认为影响教师教学魅力的因素包括知识、教学技能和品德。双语教学对高校双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扎实而全面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娴熟的教学技能以及个人魅力四个方面融合成教师的教学魅力,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效果。构建教师的教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提升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2.1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其全面素质的重要体现。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与提高,同时也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双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它是以语言教学为手段让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因此,双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而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同时兼顾外语语言知识。扎实而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核心,丰富的外语语言文化知识和运用能力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中灵活运用两种语言组织教学,把相关学科的概念、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双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理念和最新发展动态。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注重专业词汇和课堂用语的积累,在课堂中尽量做到用地道的英语表达,给学生足够的语言输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2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目前广大双语教师对于双语教学定义的认识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学科教学”,这就使得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之间区分开来。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双丰收”。(俞理明、袁笃平,2005)然而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师生外语水平和学生接受程度的不同,双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还是存在很大不同。据调查,双语教学的授课方式有三类:第一类课程完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全部英文讲课;第二类课程完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用英文讲课课时占50%以上,其余课时用中文讲课;第三类课程完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用中文讲课。(刘红、熊丽萍,2006)要想真正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理清教学理念,树立学科专业知识第一的教学理念,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同时重视英语能力与学科知识的双向渗透,确立英语作为媒介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汉语与英语的比例分配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摸索尝试,积累教学经验,寻求适合自己本学科的教学模式。2.3教学技能。作为教师教学魅力的重要方面,双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掌握运用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Baker(1985)指出:“双语教师除具有本专业知识外,他们必须具备授课的语言能力,这不仅包括语言水平,而且包括具备原语言知识以及文化理解的能力。”双语教学模式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融合两种语言的能力和丰富的跨文化背景知识,能用流利地道的双语传授知识、表达思想。教师魅力还体现在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技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还要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包括教学方法手段上的反思,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借鉴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营造双语教学环境,把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的中心,真正实现学科知识获得和语言能力提高的“双丰收”。2.4个人魅力。双语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教学魅力的一个方面。教师需要在敬业精神、个人品质、性格气质、情商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塑造自己的个人魅力。作为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把美带给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之一,要让学生每天看到一个具有敬业意识、注重个人修养和外表形象,把乐观儒雅带到课堂的教师,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吸收知识的精华。教师也要意识到,个人魅力不等于单纯的外表漂亮,它要具有扎实的英语和专业基本功来支撑。在性格、气质、知识基础之上,双语教师还要利用情商来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情商主要体现在教师是否风趣幽默、是否积极乐观、是否自信等。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没有帅气的外表,但他用自己的经历和阅历以及高情商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拥有超级个人魅力的教师形象。

3结语

作为高校双语课教师,我们承担着改革的重任,肩负着国家的嘱托和希望,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构建自身教学魅力来提升双语课堂魅力,从而使我们的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实现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双赢,让他们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人才,投入到各种工作岗位,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创造财富。

参考文献

[1]付承英.从学生调查表中分析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3).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

[3]教育部.关于进—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5.

[4]李建忠,刘松年.教师教学魅力研究述评[J].高等建筑教育,2009(2).

[5]刘红,熊丽萍.高校双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4).

[6]魏日宁.双语教学师资素质的理论构建和现状评述[J].英语教育周刊(电子版),2010(4).

第4篇

1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生命科学是本世纪的主导学科之一,而《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的基础课程,其理论和相关技术已渗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医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对诸如《遗传学》等的双语教学具有铺垫的作用,对推动和促进我国医学院校教学与国际前沿接轨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这门学科不断出现一些新的专业术语和研究成果,而这些最先进的信息多数储存在英文中,把这些概念译成中文,意义可能会变得模糊。我们双语教学的实践表明:采用英文原著上的表达,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其含义。这是单用母语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2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材的选择与应用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没有合适的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目前我们尚缺乏统一的医学英语教材。我院目前是授课教师将现行的中文教材翻译成英文讲稿,一是难度太大,二是出现一些中式英语的情况。

2.2教师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同时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我院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英语水平相对较好,但多为阅读理解好,由于老师未受到公共外语的专门培训,其听说能力无法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因而上课时难以展开解说,讲解时无法发挥自如,这样势必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上大量陌生的专业词汇,使学生丧失继续学下去的信心。

2.3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在生物化学实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存在着英语基础,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语教学的推进。由于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较深奥,很多知识只能靠抽象思维来分析、消化,原本学习成绩和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在接受大量的中文和英文新知识时感到非常吃力,因而在上课时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学生在上双语课时打磕睡或看别的书,有的学生甚至提出请老师用汉语授课。若对这样的学生强行进行双语教学,结果必然是舍本逐末,不但达不到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反而使学生连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到。

2.4教学时数不够双语教学中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学时不够充足,由于课堂上的部分信息要用英语传授,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等用英语讲完之后,还要用汉语对其中的难点作进一步解释,这样就延长了教学时间,使得原本一个学时(40min)的内容至少还需增加10min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2]。

3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3.1选用适用教材生物化学的英文教材很多,如何选用合适的教材是搞好生化双语教学的重点。目前,由于生物化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使英文原版教材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此外,原版教材大多为煌煌巨册,价格昂贵,学生难以承受,不适合作为教材使用[3]。因此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情况,参考原版教材,结合国内现行教材,编辑出合适的生化双语教学教材,并在上课前两周发给学生,将重要而常用的专业词汇列举出来,标出音标及中文翻译,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理解以及课后复习。

3.2加强师资建设师资水平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保证。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双语教师短缺的现象,以非英语科班出身的教师来进行双语教学,对大多数教师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困难,所以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口语和专业外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双语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可以有目的地组织部分教师到外语院校进行集中专门的英语口语培训,我校组织过两次此类培训,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3.3探索教学模式鉴于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专业外语的基础,双语教学一定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不能不顾学生实际情况盲目进行[4]。可以针对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制定出不同的双语教学方案。如英语水平整体较好的学生可以加大英语授课的比例,而针对英语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英语授课的时间和部分章节,以保证他们掌握专业知识这一首要教学目标的达成。

3.4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对于双语教学中教学时数不够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需要用英语解释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尤其将那些学生比较生疏的专业词汇,用形象的图片或者动画来演示,既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时间,也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用英语教学而影响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教学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第5篇

中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是适应经济社会全球化,扩大对外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交流的迫切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从教育主管部门看,主要与教育部的四个文件有关:

一是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该文件指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

二是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该文件指出,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高等学校要全面推广和使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大力推进基于计算机和校园网的大学英语学习,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非英语通用语种作为大学公共外语教学要求的院校和专业,也要根据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推进改革。

三是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该文件指出,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四是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A: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适宜的专业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双语授课课程比例≥10%,教学效果较好;其他专业能积极实施双语教学。B:重视并积极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授课课程达到一定比例。将“双语教学”课程界定为“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并给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用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外语课除外)。

自教育部推动双语教学以来,全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迅速发展,各高校在师资培训、经费资助,教师进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特别是在开放程度较高的北京、上海等部分高校得到了推广,特别在经济、法律、医学等学科双语教学成绩显著。许多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部分本科生,采用独立的教学培养计划,在入学第一年,与普通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强化英语课程的教学,其后开设的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将使用英语教材和英语课件,用双语或全英语讲授,并将邀请3~5名外国专家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学校通过与国外大学、公司的合作,积极为学生创造到国外学习一到两个学期、进行交流,以及到公司实习的机会,学生在国外大学所修的学分将计入总学分。毕业论文用英文撰写、英文答辩。据调查,一些有较多国际留学生的专业和院校甚至采用全英语教学。据有关资料,全国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7年97门,2008年100门,2009年达到152门。

二、中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双语教学在中国高等院校得到迅速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

第一,对双语教学必要性与可行性的争论。从必要性看,一些教师认为,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工作并不与英语打交道,英语学习实际效果不大。据某校对双语教学学生的调查,2002年有142名同学,83名同学认为有必要,51名同学认为没必要,8名同学认为不好说。2003年有246名参与,170名同学认为有必要,56名同学认为没必要,20名同学认为不好说。从可行性看,双语教学氛围营造不够、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工作量衡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双语教学认知的偏差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

第二,双语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高校双语教师严重不足已经开始制约双语教学的改革。双语教师来源只有两种,一种是英语专业教师去学习专业课,从事专业课双语教学,另一种是英语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去提高外语水平,来讲授专业课程。一些教师懂得专业知识,而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英文课教学能力有限;一些老师只懂得如何教授外语,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没有出过国,即使去过英语国家,也是时间很短,难以用英语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影响知识的传授。

第三,双语教材选择问题。在双语教学中选择合适教材确实很难。现在双语教材的选择来源共有三种。第一种是原版教材(影印),这类教材对于本科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而且价格较高。第二种是自编教材,由于是双语教师编写的教材,教学的针对性较强,内容更新较快,但文字表达可能欠妥地道。第三种是使用中文教材上双语专业课程。

第四,学生接受能力的问题。双语教学要求学生不仅懂得英语,还应掌握以英语表述的相关知识结构,而学生的语言能力不统一,即使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同学,也难以真正用英语去思维,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效果欠佳,也对双语教学失去信心。

三、促进中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对策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要重视双语教学,为双语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双语教学毕竟不同于母语教学,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网络等设备补充教学,吸引学生的积极性,但一些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一些即使有也难以上网或者软件落后,难以播放视频、电影片段等教学资料。高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并要责成学校专人负责双语教学,对于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协调各教学单位尽快解决。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双语教师的师资培养。从本人实践看,我担任2个班每周4节课的双语教学,假期和业余时间都花在上面,备课任务繁重,不仅要正确理解原教材内容,而且还要用外语表达传授给学生,非常辛苦,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对双语教师的薪酬给予适当补贴。同时,为双语教学的教师创造机会去国外或国内其他院校去进修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

第三,选用合适的双语教材。能否上好双语专业课程,教材的选择极为重要。首先应精选原版教材,对重点难点的知识点加以中文注释,最好附上专业词汇表;也可选择中外作者合作出版英文教材,同时附上专业词汇表;也可选择自编教材或中、英文教材并用。在选择专业课程教材的同时,应征求学生的意见,因为他们有权利参与选择教材,只要他们选择就说明他们对此本书感兴趣,有能力去阅读、去预习。那么,双语教师所做得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帮助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去正确理解原文。

第四,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评价,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自信心。由于各校生源不同,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用双语授课时,要根据所讲课班级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能力及课堂反应的情况来决定外语的使用比例,同时还应经常通过考核、谈话、网上答疑等方法来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双语教学的认可度和接受力,对于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应考虑用中文重复,以加强学生对教材的正确理解,达到较好的双语教学的效果。可以适当提高专业英语的课时,并且尽量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机会;可以模拟对外贸易环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贸易主体,围绕商业谈判的不同阶段,用英文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芬:参加“2008年全国双语教学示范课及教学研讨会”的几点体会,2008,12月

[2]高俊山: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与申报体会.2009年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

[3]张红霞李平:论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应用.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4期,2009年7月

第6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效果;实证

2001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在高等学校各专业开设一定比例双语课程之后,双语教学在我国各高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然而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教师的外语水平、授课形式、课堂讲解程度等因素,又受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双语教学的认可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花费时间因素等影响,还涉及到教材质量、课程课时量以及中英文讲解比例等因素。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采用软件分析统计,双语教学效果实证分析根据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针对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方法

(一)调查概况

本次参加调查的对象是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本科教学中的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包括选修《管理会计(英文版)》的222名学生、选修《财务会计(英文版)》的78名学生以及选修《国际会计准则(英文版)》的480名学生,共计780名学生。

调查对象按照英语水平可以分为三类:通过了CET六级的学生占11.27%,通过CET四级的学生占54.23%,没有通过大学英语等级测试的学生占34.5%。

(二)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的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罗列了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在形式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感受来选择对于各个影响因素的认同程度:5分=非常同意,4分=同意,3分=无所谓,2分=不同意,1分=十分不同意。

(三)分析方法

本文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确定综合影响因素。本次分析KMO抽样适度测量值为0.743,此值大于0.5,可以认为本数据适合用于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727.329,P(Sig.=0.000)<0.05。因子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

二、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各影响因子的基本含义

1.X1——学生对于双语课程的主观认识

该因子主要包括学生对于双语课程的认可程度,对于双语课程的接受能力以及花费在双语课程上的学习时间。

2.X2——学生自身英语水平

该因子主要包括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对专业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

3.X3——教师业务水平

该因子主要包括教师的英语水平,课堂讲解水平和授课形式。

4.X4——课程性质

该因子主要反映双语课程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中是基础课、选修课还是必修课,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课程设置中的课时量大小和所选用教材的难易程度。

5.X5——双语教学模式

该因子主要反映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包括教师在课堂授课中中英文的讲授比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程度以及课后辅导情况。

6.X6——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该因子主要反映在双语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课程的预习和复习程度会对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

(二)具体分析

1.对双语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学生对双语课程的主观认识

从方差贡献率可以看出,在诸多双语教学影响因素中,学生对双语课程的主观认识影响程度最大。学生对于双语课程的主观认识取决于其对双语课程的认可程度、对双语课程的接受能力以及由此决定的花费在双语课程学习上的时间。在教学实践中同时也发现,学生对于双语课程的认可程度决定了其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动力。如果有些学生认为学习双语课程没有实际用途,认识不到其存在的重要性,对自己来说是浪费时间,从心理上不接受这些课程,也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花费的学习时间少,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反之,如果教师在授课之前,将双语课程的重要性和用途通过多种形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在讲授课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双语课程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则学习效果较好。

2.学生所具有的英语水平是保障双语教学效果的客观基础

双语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专业英语词汇对于双语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有重要影响,它们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专业内容的理解程度。不仅调查问卷中显示出这一因素的重要影响程度,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反映出这一影响因素是双语教学效果的基础条件,是客观存在的。

3.教师业务水平对双语教学效果同样至关重要

对于双语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的教学效果保障而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表明:教师的英语水平、专业水平以及课堂讲解水平、授课方式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双语课程教师的业务水平,不仅体现在教师本身的英语阅读水平和英语口语水平上,而且还体现在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学水平上。通过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教师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专业知识在国际上的发展程度和趋势的掌握,与教师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关系;同时,双语课程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水平和授课方式等教学水平,决定了教师能否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对于双语课程教学效果同样至关重要。

4.双语课程性质对双语教学效果具有相应的影响

双语课程是必修课、选修课还是基础课的性质,以及与课程性质相对应的课时量,对于双语教学效果具有相应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发现:一方面,双语课程性质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所投入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双语课程性质和课时量也决定了所选用双语教材的难易程度。

5.双语教学模式对于双语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问卷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反映出双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中英文的讲解比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程度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课后辅导,都会对双语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过分强调一定的双语课程英语讲解比例,对英语水平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不好的影响,会慢慢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失去学习双语课程的动力,从而消极学习。而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多种形式的双向交流以及课后辅导,效果确实显著。其实质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乐趣。

6.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同样是双语课程不可缺少的学习环节

双语课程对于学生来讲,本身就要比中文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必要的复习和预习对于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巩固学习效果具有和其他课程同样的重要作用。

三、培养学生“乐学”,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明确了影响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不同重要程度,在从事多年双语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培养学生“乐学”,在“乐学”中实现教学相长,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者从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教学经验和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出自《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乐学”中实现“教学相长”,就是在拥有兴趣、热情的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乐学”中实现“教学相长”,赋予了“教学相长”新的含义,通过建立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乐学,教与学相得益彰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深深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双语课程更是如此。为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乐学”,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语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笔者认为,应将双语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于:强调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丰富和掌握英语专业词汇为辅,重点介绍国际上最新的知识,并结合我国实际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学有所用。因此,双语专业课程应以专业知识讲授为核心的同时,丰富英文专业词汇,而应避免将双语专业课当作英语语言课程来讲授。

目标定位准确,才能提高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认可程度,而且目标定位也决定了双语课程授课重点在于专业知识,不要过分强调英语语言和语法,通过教师的中文讲解,使得那些即使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学到专业知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双语课程,乐于学习双语课程,产生学习动力,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使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提高了英语专业水平;使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逐渐地熟悉和掌握英语专业词汇,整体上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

(二)双语课程教材重组

照搬英文原版教材,并不是对各个层次的院校都适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性质、课时量的要求,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和实际要求,选用重组的英文原版教材。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系列英文原版改编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出版的系列“高等学校经济管理英文版教材”,该系列教材对重要知识点及难点进行了必要摘录和注释。这种重组的双语教材,逻辑性较强,重点突出,详简适当,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产生学习兴趣,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立了基础。同时,在详细讲解重组英文原版教材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国内外相关专业内容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学有所用。

(三)双语教学中的“教学相长”

教学本身是个双向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过程中起着指引方向和帮助推动的作用,以使学生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教师要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然后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因此,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乐于发言、善于思考,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而教师为教好双语课程,要不懈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成为具备国际学术思维的创新型人才。

(四)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教学模式上,全力推行“双向和谐式双语教学课堂控制方法”。“双向和谐式”双语教学课堂控制方法,是一种定位于“以学生为本,和谐教与学”的课堂控制方法。这种方法重点在于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为出发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控制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授课之中,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加强课堂控制和提高课堂效率,并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文原版教材的兴趣,使学生在一定的兴趣和压力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课堂上的双向交流,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制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于讲授过的知识,让学生提问题,而不是老师提问题;组织学生成立小组,互相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互相评判分数等等。通过培养“乐学”,让学生在平和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复习知识、掌握知识。

双语教学是时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开设双语教学,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有利于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多元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国外先进科技成就的能力,培养大批能够熟练应用外语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的教育逐步与世界接轨。同时,双语教学不仅仅是专业和语言教学问题,伴随而来的将会是深刻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层面的变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球意识。

【参考文献】

[1]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第7篇

摘要:双语教学是地方高校大学教育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教学过程中的英语使用比例、课前准备、课件制作、作业和考核等问题提出了初步改革方案。

关键词:双语教学;英语使用比例;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95-02

在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了实施教育国际化的方针政策。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双语教学是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国际化的必然选择。教育国际化的另一重要形式是师生国际流动。双语教学能为学生出国留学做全方位的铺垫。因此,双语教学的意义尤为重要。

早在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国际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材料类人才,我校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采取了双语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双语教学定位

从双语教学的英文表述(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中可以看到三个关键词:学科内容、语言技能、整合学习。其中“学科内容”置于“语言技能”之前,是首要目标。“整合学习”是双语教学的精髓,体现了双语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设计上,要将学科内容和语言技能两个教学目标整合,处理好语言与学科内容之间的依存关系:语言是学科内容的学习媒介,而学科内容是语言学习的资源。“整合学习”也是双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在教学设计上,要创设多种有效活动,形成任务链,为学生营造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努力探究、亲身体验的学习情境。

二、教学实践

1.课程性质与目标。本课程是我校为材料类宽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课程凝聚材料学科知识和应用型英语知识的精髓,使用全英文专业教材,通过中英双语授课使学生在学习材料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和交流的能力。

2.教学方式与考核。本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全部为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授课,课件以英语为主。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每6学时布置一次课后作业,要求用英语完成。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兼顾双语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试卷的卷面采取英文题目,学生作答可以用中文。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30%(考勤+习题)和期末考试成绩70%组成。

3.授课对象。本课程授课对象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班级人数在20-40人之间。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已学的专业课有《材料科学基础》。由于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约有1/3学生通过英语4级考试。

4.教师与教材。本课程授课教师为本学院材料学R到淌ΑV鹘滩奈青岛科技大学陈克正教授编写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教材。该书以国外原版教材做参考并根据国内的教学情况及材料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整合。全书共分固体材料的结构、常用工程材料结构等9章。

三、问题与改进

1.英语使用比例。在双语课程中,英语的使用比例到底占多少,极大地决定了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环境限制,本课程采用保留性双语教学,即部分采用双语教学。一般情况,双语教学要求英语使用比例不低于50%。在最初的教学中,因为追求英语使用比例,所以除了教材全英文外,电子课件也是全英文的,教师讲课采用中英文结合。但是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较难接受,教学效果较差。分析原因为学生的英语基础原本就比较差,再加上诸多生僻的专业词汇和科技英语长难句,使得大部分学生上课无法听懂。根据双语教学“学科内容”为首要目标的原则,结合课堂互动的观察和学生的反馈意见,计划将教材更换为许并社编写的全中文教材《材料概论》,从而确保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为了实现双语教学“语言技能”目标,仍然保留了多媒体课件中较高的英文比例。

2.课前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地方高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于很多专业英语词汇甚至大学英语词汇都没掌握,造成了学生听课困难。因此提高本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另一个措施是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尤其是对于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在每节课下课前,提前告知学生下次课的学习章节,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课后预习准备。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会有更好的预习效果。同时注意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提供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回答,使学生都能参与。

另外,为了使学生理解英文课件内容,编写专业词汇集发给学生,使其提前掌握每一课的专业词汇,便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理解专业知识而不是查找单词。

3.课件制作。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从方便学生理解出发,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对英文专业词汇加以中文注解。为了帮助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在多媒体课件中制作收集视频、动画、图片等各种教学素材,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研课题或学术论文等,特别是教师科研工作中的收获或遇到的问题,相比刻板的教材理论,更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可见科研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将科研引入课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强化学生对本专业的科研兴趣和信心。在本课程中适时适量地给学生展示写科研成果或论文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开拓学生在材料领域的眼界,从而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为其今后在本专业中的工作或科研打下良好基础。

4.作业与考核。由于全英文教材中没有习题,所以课后作业题为教师自拟题目。主要针对的是课程的重点知识,题型多数为简答题。为了督促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采用英文答题。但是学生反应太难,多数学生直接照搬教材相关文字,效果非常不好。后来简化为可以用中文答题,大部分学生能把教材中文字翻译为中文答题,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将互联网搜索的中文解答直接照搬。不过至少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中文答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程期末考试采取笔试闭卷,但是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经过实践反思后采取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查阅参考书和英文字典,但是不允许使用手机等电子词典。考试题型有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开卷后,学生的考试结果有所改善,但是学生的成绩及格率还是偏低。将试卷的大部分题目改为中文撰写,降低了试卷中的英文使用比例后,及格率提高许多。但是从学生掌握知识出发,为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又将开卷考试改为了闭卷考试。经过几次考试改革后,学生考试成绩分布良好,及格率达到正常范围。

5.课时安排。本课程的总课时为32课时。采取双语教学后,要兼顾专业知识和科技英语的学习,课时量明显不够。因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求使用一定比例的英语授课,然而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某些重点难点句子,教师必须反复讲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减慢了授课进度。这就产生了课时不够的问题。为了使该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必须修改教W计划,增加总课时数到48课时,才能实现本课程采取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6.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是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授课方法单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英语教材时,注重对ppt课件或教材内容的讲解,主要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方式讲解,没有形象的描述和过多的专业阐述。这种授课方式枯燥单一,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和上课的积极性。解决方法之一在继续使用英文课件的基础上,更换教材为中文教材。方法之二是改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加强师生互动。采用小组讨论等其他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雷丽文,等.《材料概论》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