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会计职能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6:20:25

序论:在您撰写会计职能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会计职能论文

第1篇

第一,从马克思关于“簿记”的论述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关于“簿记”一节中虽然反复通过“记载”、“记帐”等字眼描述过“簿记”的性质,研究了某些会计问题,但是马克思并没有着重更没有专门研究会计的职能问题,涉及到会计职能问题,马克思只是顺带提及的。通观“簿记”全文我们并不能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得出会计(簿记)具有控制生产过程的职能。事实上,马克思关于簿记的论述,除前面引用的那段话外,还有以下几段重要论述:“劳动时间除了耗费在实际的买卖上外,还耗费在簿记上”;[1]资本家之所以需要簿记,是因为“资本作为它的循环中的统一体,作为处在过程中的价值,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流通领域的两个阶段,首先只是以计算货币的形态,观念地存在于商品生产者或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的头脑中。这种运动是由包含商品的定价或计价(估计)在内的簿记来确定和控制的”。[1]这段话字眼上虽有“确定和控制”几个字,但看前后文精神,马克思讲的却是:资本的增值运动,首先是观念地反映在资本家的簿记中。簿记是资本家管理企业的重要手段。会计通过计价、定价等反映资本的耗费、补偿及增值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各种信息(但会计本身不是管理)。马克思接着说:“单个商品生产者仅仅用头脑记帐(例如农民,只有资本主义农业,才产生使用簿记的租地农场主),或者仅仅在他的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载下来的时候,很明显,他的这种职能和他执行这种职能所消耗的劳动资料,如纸张等等,都是劳动时间和劳动资料的追加消耗。这种消耗是必要的,但是既要从他能用于生产的时间中扣除,又要从那种在现实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的、参加产品和价值的形成过程的劳动资料中扣除。”[1]接着马克思作了一个注解:“在中世纪,我们只在修道院中发现农业的帐簿。但是,我们知道,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已经有一个农业记帐员。在那里簿记已经独立为一个公让官员的专职。由于这种分工,节约了时间、劳力和开支。但是,生产和记载生产的簿记,终究是两回事,就像给船装货和装货单是两回事一样。充当记帐员的那一部分公社劳动力,是从生产中抽出来的。他执行职能所需的各种费用,不是由他自己的劳动,而是由公社产品的扣除来补偿的。只要作些适当的修改,资本家的簿记人员的情况,就和印度公社的记帐员的情况相同。”还说,簿记“不论这种职能集中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手中,不再是许多小商品生产者的职能,而是一个资本家的职能,是一个大规模生产过程内部的职能,从而获得了巨大的规模;还是这种职能不再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而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这种职能本身的性质都是不会改变的。”[1]资本家“必须把一部分资本投在雇佣记帐员等等和购置簿记用品上。……这部分资本是从生产过程中抽出来的,它归入流通费用,归入总收益的扣除部分。(专门用于这一职能的劳动力本身也包括在内)。”[1]“簿记所产生的各件费用,或劳动时间的非生产耗费”[1]“不会因形态的变化而改变其性质。”[1]随读马克思有关簿记的论述,我们知道,马克思把“簿记”作为“流通费用”中的一节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表明:簿记是资本家管理企业的重要手段,耗费在簿记上的人力和物力是必要的,“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1]但是,与在买卖上的耗费一样,是属于非生产性的,都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并且要从总生产时间和生产资料中扣除。也就是说,马克思在研究流通费用时关于“簿记”问题的主要精神是强调了耗费在簿记上的劳动的必要性和性质,他并没有专门研究簿记的职能问题,当然在说明簿记的必要性时,涉及到了簿记的职能问题,在此,马克思也主要指出了簿记在观念上反映着资本的增殖运动,指出了簿记的职能是记载生产过程。因此,从“簿记”一节的内容看,我们并不能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得出会计具有“控制”职能的结论。

第二,从“会计”的原意看,众所周知,会计的初级形态是“簿记”,而所谓“簿记”(亦称簿记核算),就是记账,它是会计工作中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等涨势处理方法的总称。其功能就是在账簿中记载生产和记载商品价值的计算过程。它的产生(起源)可以追溯到氏族公社时期的简单刻记与结绳记事账。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就有专门簿记员负责“登记农业帐目,登记和记录与此有关的一切事项”。[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计才从简单地登记财务收支。发展到用货币来综合反映和监督(事后监督)经济过程。在中国,据史书记载,周代就设有专门官职,为皇朝掌管钱粮财物,名曰司会,进行月计岁会。清焦循的《孟子正义》对“会计”一词的注释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也就是说,“会”与“计”两字连用,即日常零星核算与定期的总结核算的意思。尽管按字面解释难以概括会计的全部内容,但不难看出,会计的基本职能只能是对有关经济活动进行计算和记录。我们从前述引用马克思的几段话中也可以看出,在《资本论》这部博大精深的著作中,虽然马克思主要不是为了研究“簿记”,但他涉及簿记的论述也多次强调了会计的计算和记录(记载)两项职能(会之为反映)。他为了揭示“会计”与“生产”的关系,在“簿记”之前加上了“记载生产”的定语:“生产和记载生产的簿记,终究是两回事。”[3]还在揭示商品经济中的簿记只是同商品的价值形式有关时,又对簿记作了如下的论述:“商品价值的计算,记载这一过程的簿记。”[3]所以,作为会计前身的簿记,它的职能就是通过对财物和经济活动的计算和记录,即进行会计核算而向人们提供有助于管理财务与经济活动的信息。也就是说,从“簿记”的原意中,我们也根本看不出会计具有“控制”经济活动的职能。第三,从“控制论”的原理看,会计只能为经济调控提供经济信息,会计本身并不具有内在的控制系统和控制职能。“控制论”认为,一切控制系统所共有的基本特点是信息变换过程和信息反馈原理。信息变换过程包括信息接收、存取和加工的过程。信息反馈原理就是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运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而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形式,对经济过程中占有的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化和发生的劳动耗费进行记录、计算、监督、分析、评价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或事业机关等单位的业务执行情况,为经济管理(微观或宏观)提供必要的信息。控制则是指通过指挥、调节和监督等作用,把生产经营活动纳入社会所要求和人们所希望的轨道,并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完成预期目标。实行经济控制,指挥和调节生产经营活动,通常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即:制定计划(目标);组织计划执行;把实绩同计划相比较评价取得的成果;在评价计划执行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并调整(修改)计划。在这四个步骤中,会计虽然可以提供经济控制所需要的各种经济信息,可以从成本高低。资金多少、利润大小等多方面提供备选方案,以供制订计划和调整计划等决策活动时参考、决择,但是,提供条件并不等于经济调控本身。所以,我们不能把会计为经济控制提供经济信息就视为是经济控制本身。会计只能计算、记录经济过程,会计不具有控制经济过程的职它旨。

第四,从会计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看,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完全是出于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需要。会计是出于人们对物质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需要,伴随社会再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我们知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要生存,就必须生产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并进行分配、交换和消费,这样便形成了各种经济过程,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人们为了组织、安排和管理好经济过程,就需要知道为了生产一定的产品需要耗费多少劳动,取得了多少劳动成果,这些劳动成果如何进行分配等等。出于对经济过程中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的关心,人们便经常地观察经济过程,了解劳动耗费的发生和劳动成果的取得,运用一定尺度,计量所观察的结果,并把计量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反映。借助这些活动对经济过程进行总结性的和有系统的监督,以便有效地管理经济过程。因此,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对生产耗费和生产成果的观察、计量、以及记录和比较的要求。也就是说,从会计产生的本质要求来说,会计的产生并不是为了“控制”生产过程,而是为了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成果进行观察、计量、记录和比较,即“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

第2篇

林业会计具体特征

众所周知,会计在当今的经济活动中的地位非常的显著,是保证经济活动有序进行的关键。由于领域不同,所以会计内容也存在显著的区别,都具有各自行业的独特性,在该行业中亦是如此。林业是综合经济的关键要素。它和别的行业间有非常多的区别,这就会导致该会计信息和别的领域汇总店有非常显著地区别,有着许多自身的独特性,具体讲有如下一些要素:

首先,核算构成要素非常多众所周知,林业活动和别的活动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它的运作内容非常宽,不单单的指常见的造林等基础活动,同时还涵盖着运作中的许多相关要素的建设等活动,比如道桥项目的建设等等。而且,站在其带来的物品的高度上分析发现,其运作不但可以为我们带来非常富裕的林业产品,而且,其自身还有着十分显著的功效,比较提升空气品质等。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林业活动带来的不单单是经济利润,带动国家的经济建设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它还有着许多别的领域内容所不具备的效益,比如生态以及社会等等,而这些内容都是无法直接用货币来体现出的。所以,作为林业经济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林业会计在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如实反映的同时,还要对林业生产过程当中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如实的评估和反映,从而对林业的价值进行科学的掌握。

其次,核算非常繁琐我们国家有着十分广袤的林业区域,其分布并不集中,这就使得林业活动在很大层面上会受到所在地域的自然以及生态等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森林培育以及采伐等环节直接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地形地势、木材的运输距离以及木材的等级等都会对生产造成直接的影响,导致林业活动的费用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林业运作活动会被很多的要素所作用,这就导致会计活动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其成本核算变得非常的繁琐。通常为确保能够合理的分析这些作用内容,要结合具体状态高效率的开展核算工作,对活动中的所有的内容都要认真地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核算活动的针对性合理。

第三,核算组织样式多由于林业生产本身在组织上就相对比较松散,林区往往分布着很多的基层生产单位,这些生产单位往往采用自己的生产组织形式,而相对的基层林业会计也就采用适合本组织的核算方式,这样就使林业会计的核算方式比较的多样化。有的林业部门为了强化会计管理,采用集中核算的方式,而有的单位仍然采用相对比较灵活的分散核算。特别是采取分散核算的林业会计,有的核算方式为内部银行核算,还有一些采用往来制核算。林业经济管理过程当中应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核算形式,从而充分发挥林业会计的核算作用。

当今背景下林业会计的作用

林业是国家的众多行业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要素。与之相关的运作机构不仅要承担高效管理并且使用相关资源的任务,而且还应该持续的为我们带来充足的产品,促进经济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林业会计的职能是由林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活动的内容所决定的,并受林业会计核算对象所制约。所以,它通常有着如下的一些功效:

1精准的记录并且体现林业运作组织的经济状态,为相关的管理活动带来必要的信息内容。经济信息是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会计信息又是经济信息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单位的性质如何,规模大小,通常来讲,为了确保经济活动顺利开展,都要对其自身的经济内容有充足的了解。要想按照此项内容来开展活动,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简便可行的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各种类型会计信息,使企业内部的经营层和管理决策层及时掌握、了解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利他们做出恰当的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监督和检查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林业会计除了日常的核算工作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职能就是对本单位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国家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能够有效的得到执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不合法现象的发生几率,以此来确保单位的财经活动顺利进行。林业活动机构的所有的工作,都会关系到先骨干的法规条例,其经济事项的运作内容,又要通过会计来体现,所以,会计活动需要在记录相关的活动的时候,认真地监督并且分析具体的工作的执行情况。对于财经法律、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不仅要利用会计资料进行事后检查,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事前监督,防止发生违反财经纪律、法规、制度的情况。与此同时,会计人员还应通过自己的工作,积极宣传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制度的意义。结合广大的社会群体以及相关机构,共同的开展搞效率的监督工作,共同执行和维护财经法律、法规、制度。

第3篇

一、管理会计的内容及特征

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科学地运用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数据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据以对经济活动进行衡量、评价和预测,从而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服务的一门新兴学科。基于企业经营活动及其战略目标和客观要求,管理会计的内涵和外延都是动态变化的,总括起来可分为两大信息系统:(1)有关“规划和决策”的信息系统。内容包括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与评估,对企业长期性投资进行可行性论证与规划,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促进资源的有资产利用。(2)有关“控制与业绩”的信息系统。内容包括对企业经营过程的反映、指导、协调,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严格监督,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效果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价。

作为一种会计工作,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而与财务会计并列,主要为微观经济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其基本特征:(1)管理会计侧重于内向服务,根据企业内部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结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及电子计算机,进行选择、计算、分析,向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决策者提供有关信息,以便确定目标、做出决策、加强控制和进行业绩考评。(2)管理会计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程序,或者说,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束缚。为了满足企业管理上的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可以运用各种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去获取相关信息。(3)管理会计着眼于预测未来,要求提供各种预测信息,因此,管理会计在决策分析中使用历史成本,有时是在估算的基础上提供信息,不要求十分精确。(4)管理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为了企业内部决策之用,因此,针对企业管理决策者的具体要求,编制不同的报表,提供不同的信息。(5)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要求要十分详细,以便于对企业经济活动实行分门别类的数据控制。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既然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那么企业的经营目标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也就是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促使人、财、物等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围绕着基本目标而形成的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有:(1)全面反映企业资本金的占有及运营状况,合理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的变化趋势。(2)存货计价和确定收益。(3)注重搜集内部审计资料,以便于为控制企业经营过程提供相关的系统信息,并为日常活动决策提供数据分析。(4)管理会计师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有一个全面了解,帮助增进相互间的信息交流。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管理”(确切地说,是参与企业管理)。管理的含义是指协调企业所属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活动。管理的内容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方面。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以企业经营活动的时间顺序划分,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三个环节。

事前管理有:(1)预测。采取各种技术方法广泛搜集有关企业内部条件、竞争者经营状况及市场变动趋势等数据资料,据以对企业长期投资项目预期收益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与推测,并整理出比较详细的书面报告或报表材料。(2)决策。决策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关键一环,也正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根据管理决策者的特殊需要,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主要是在对各种数据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对各种可行性方案比较、评估权衡之后,向决策者进行正确抉择或优选提供参考性的意见来。(3)计划。计划可理解为经营目标的具体体,根据项目的目标、特点,所具备的条件,对企业资源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安排。

事中管理有:(1)组织。根据计划安排,帮助管理者以最小的费用多方筹措资金;兼顾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双方要求,合理调整资金结构(包括来源结构和使用结构);根据生产资料的库存情况,协助管理者做出日常活动安排。(2)控制和监督。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标准成本制度、责任会计制度、库存模型、网络等方法,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时提供有关成本变动、经费使用和损益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向管理者提供有关调整原有计划、修订经济指标、完善经济措施的建设和参考方案。

事后管理有:(1)核算。就是对企业所发生经济数据进行记录、分类、对比。(2)分析和考核。即评价企业活动,衡量管理者和经营者业绩,并对改善企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意见。

第4篇

会计的本质是什么?人们对它的看法五花八门。其中一种较流行的观点是"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我们认为,定义是揭示一门学科的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对会计的定义要求它能揭示现代会计要领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现代会计至少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其中财务会计以向主体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相关信息为基本任务,管理会计则主要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作为决策依据的会计信息,它们成为主体内、外部会计信息的源原。但如果仅从这一点出发,把会计定义为一个"信息系统",并不能体现现代会计的全部特征。从理论上说,一个独立的信息系统应具备特征包括:(1)以对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为基础;(2)在必需的数据基础上产生有用的信息;(3)把数据转换成信息并传输给使用者。但这仅仅是财务会计应发挥的功能,旨在保证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而现代会计的特性,不仅在于上述三个方面,它还包括了对信息的利用和对信息合意性的控制。其中利用信息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要共同履行的职责,即会计的分析、评价等。而对信息合意性的控制昌是管理会计所特有,它要根据企业已定规划的要求,调整其财务数据,使之符合企业规划目标意图。从这一点看,把现代会计定义为一个财务信息控制系统更为准确。如果把会计定义为"信息系统",那么它要解决的是主体(如投资人)对客体(如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确定性的认识以及使信息"保真"的问题,只要使得信息使用者正确了解到客观的信息,那么作为舆论系统的使命便完成了①。显然,"信息系统"的观点是针对财务会计下的定义,而把管理会计摒除在外。事实上,现代会计不仅要解决"信息系统"应解决的问题,而且要更进一步地解决主体对客体的确定性的保证和实现问题。同时还必须按照目标要求,能动地对输出的会计信息进行"干扰",使之符合计划与决策的要求②。这就是作为一个控制系统所有的作用。

<

所以,现代会计是一个旨在提供和控制财务信息,使之符合目标的信息控制系统。这个控制系统把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兼容于一体,既体现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又表达了管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合意性,从而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信息范畴统一起来,更有效地发挥会计职能作用。

不言而喻,会计信息控制系统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外部和内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相关、合意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

既然我们把现代会计定义为一个信息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就有它既定的目标。所谓目标,按照《现代汉误词典》的解释是:"想要达到境地和标准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人们有一种较为广泛的共识,即会计的目标是向主体外部的利害集团和内部管理当局提供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这种认识似乎顺理成章,因为作为财务信息的生产地,会计不就是为提供信息而存在的吗?然而这种认识太表象化。我认为,要认识会计的目标,应当从现代企业制度中会计所扮演的角色去研究。

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是投资人的所有权与企业法人的财产权的分离,有限公司是其典型形式。由于投资人的所有权与经理人员的经营权的分离,因而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即投资人授权给经理人员为其利益从事经营活动。实际上这种"关系存在于一切组织、一切合作性活动中,存在于企业每一个管理层级上"③也就是说,企业是由与企业契约有关联的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这些团体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企业提供某种投入(资本、管理、技术、人工等),以期从中获得报酬。但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为了降低风险与成本,提高效益,自然要通过有形或无形的契约来限制不利企业价值增长的行为和合理分配企业创造的现金流量。

关系的产生有赖于经济职能的分解,现代企业经济职能分解有两种最基本形式: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种分离导致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出现,公司所有者只是通过委托关系对公司法人财产权保持最终控制。二是,政策制定与行政管理分离。这种分离导致了公司高层领导(董事会、总经理)与中下层领导及职工之间的复杂的关系④。在多层次的关系中,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存在着利益的不均衡性。如何保证受委托人如是履约即完成委托责任,保证委托人的利益在受委托人倾心尽力的工作下得到最大限的增加?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沟通、激励、协调关第的管理机制,而在这个管理机制中,会计接受委托的责任是,将各关系中产生的活动及其结果,遵循一定的规则,客观地记录下来,并经一定程序的加工整理,如实地报告给关系的双方,供其决策作依据。而且,在现代企业两个基本关系中,这种受托人的经营责任的报告,应由财务会计承担;决策者与具体管理者及员工的关系,属于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这种内部的经营责任的报告,应由管理会计承担。所以,现代会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⑤,它在关系的管理机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以货币度量形式将经营者的所有经济活动的价值方面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汇总、整理、最终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将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向委托人报告,并请求审计,以解除经营者的受托责任,这就是现代会计目标所在。"会计人员应站在受委托者立场,帮助受托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会计的终极的原本的目的始终在于完成和认定受责任"⑥。

既然目标是欲达到的境地与标准,也就是说目标是最终的结果。引申到会计,认定和解除受托的受托责任就是现代会计最后的目标。也是会计工作的终结。那么提供财务信息是不是会计目标?自然不是。提供会计信息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而经营者的决策是为了完成其受托责任而必须进行的工作,投资人的决策也是为保证其委托利益受到保障进行的工作,会计只不过是为帮助他们完成委托和受托责任进行决策。由此可见,提供与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就是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

三、会计环境与会计职能

勿庸置疑,会计所处的环境对会计目标的确定和会计模式的选择是有重大影响的,会计环境对会计职能的影响也自然存在。

会计受环境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因素对会计影响是最大的,诚如一位名人所言:"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一点已为我国经济改革以来的实践所证明。并且我们也看到,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带来会计制度的变革。企业管理体制及组织形式的变革也会带来会计计职能的返朴归真。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作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通过政府的代表直接行使企业财产的经营权,同时也直接插手企业会计工作,实行统一的、而且多是为宏观经济管理需要设计的会计制度。会计工作仅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为宏观管理提供设定的各项财务指标和数据,而且会计作为国家财政、计划在企业延伸,理所当然就代表国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和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会计代表国家行使监督权势基础已经更丧失。企业生存于日臻成熟与完备的市场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形式发生根本转变,国家要通过财政、税收、货币、产业政策等来实现与企业的协调。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成为企业内、外部利益集团及政府关注焦点,因为,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直接关系到各方利益的协调。但是会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会计部门只能是一个主要以财务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为决策人和执行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的"情报部",它的地位决定了它不是一个决策或权力机构。会计所能做的,就是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各方和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提供财务信息。而且置身于企业利益之中,企业不具备代表国家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精神上和物质利益上的独立性,所以,会计的所所谓监督自然就随着经济环境的变革和外界强制力的弱化而解除了。这种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只能通过建立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和以立法形式明确企业管理当局的财务与会计责任来落实,而会计只是要充分地发挥其唯一的固有职能--反映或曰提供财务信息。

四、关于会计监督问题

综上所述,现代会计是一个以提供客观、相关、合意的财务信息为职能的财务信息控制系统。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以完成和认定受托责任作为最终目标。在市场经济下,服务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的会计是为企业内、外部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源。

然而理论对会计职能的讨论由来已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择其基本观点,普遍认为会计有两大基本职能,即反映与监督。所谓反映,就是客观地记录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与经营成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供财务信息。无论对会计职能持何种鄣阏撸既衔峒朴蟹从持澳埽蠢矗峒频奶峁┎莆裥畔⒌闹澳苁堑玫焦惴喝贤摹?br>会计有没有监督职能?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1.许多同志认为马克思关于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这句名言,是对会计职能的最好概括,其中提到的"控制"就是监督的意思。我认为这段说,应根据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及当时会计的发展水平来理解。19世纪中叶的会计是集会计、财务、审计、计划于一身的,会计扮演着多种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认为会计有监督职能是合情合理的。而在会计、财务、审计等学科已经独立的今天,会计的监督职能随之解除了⑦。

2.职能者,事物之固有功能也。会计职能应当是会计所固有的功能。会计的"监督职能"要求会计人员担负国家行使行政监督权,这不是会计所固有的职能,而外部强加的责任。

3.如果说有会计监督,那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行为监督,即自我监督;二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监督。前者应当理解为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应当以职业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自我约束(自律),正如从事任何职业都应有其职业道德一样,如果把这个意义理解为会计监督,虽然牵强,也无可厚非。对于后者,应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在企业所处的地位来分析。其一,会计人员属企业的普通员工,他的各种利益均受制于企业,若要会计人员监督厂长经理,实际是一个"虚拟"监督,原因在于厂长经理与会计人员的利益关系要比国家与会计人员的利益关系具有更大的"趋同性"。况且要一个命运攥在他人手中的会计人员去监督他人,岂非儿戏?其二,要会计人员按法规要求对企业经营施行监督是一种外部强制力,问题在于,会计部门是否是执行部门,会计人员是执法人员?谁来保障他们的执法力度和弥补他们因执法而遭受的利益损失?实际上把这超负荷的监督职能强加于无职无权的会计人员身上,其结果只能导致法规效力的弱化,而会计人员的唯一选择就是为自身利益所驱使,站在企业一方。

4.会计监督意指会计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监督,它与会计人员按准则、制度要求进行规范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需要相应职权地位为基础的,后者则是由会计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如果把会计人员按会计工作规范提供信息,根据会计资料进行预测、分析、参与决策也视同监督,未免把监督的含义扩大化。如此一来,恐怕就不存在没有职能的工作了。

5.有意地拓宽会计职能,造成后果是会计对其他工作的职能(如财务、审计、计划等工作)越俎代庖,这种"侵权"行为违反了职能界线必须明确的管理原则,反而会造成各项工作的混乱。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不具有监督职能,而恰恰是"提供一种信息的工具,通过该工具把创利企业业绩的有关信息传递给有兴趣的人士。会计提供的基本资料是投资过程中各方经济决策的基础……。会计从而有着三种基本职能:计量经济活动以指导企业家和投资者;计量利润以作为计算风险资本回报率的基础;确保给投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方提供公公的经济状况和业绩报告。这些职能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得以履行:管理会计提供信息给企业家用于控制和计划他们自身的活动;财务会计提供必要的信息供投资者参与企业家的活动过程"⑧。而这三种职能归根到底就是和一种职能:提供财务信息。

注释:

①、②庄丹:"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之再比较研究",《会计研究》,1996年第6期。

③吴敬琏等:《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④李心合:"论现代企业关系与会计立场",《财经问题研究》,1995年第5期。

①杨时展:"现代会计的特质",《财会通讯》,1991年第3期。

②杨时展:"会计信息系统说三评",《财会通讯》,1992年第6期。

第5篇

研究会计学,会计的本质和职能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认清会计的本质和职能,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会计学,更好地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会计的管理、监督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的本质

探析会计的本质,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事物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所决定的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在我国,对会计的本质的争议集中为两大观点:(1)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2)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我认为会计的本质可以将上述两个观点合二为一。会计的本质是信息指导管理,管理反映信息的系统工程。

下面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结论已为中国会计界非常熟悉,“观念的总结和过程控制”作为会计定义的一般表述,阐述了会计本质是“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的两者合一。

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本质是理性获利”,而“理性获利过程和行为是靠会计来调节的”。根据这种论断,会计的本质应该是“按理性原则来核算和调节经济活动”。

霍斯金与迈克夫两位美国会计学家认为,会计的本质是试图为现代市场经济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资源配置和运作的考试制度。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夙雄治在其1975年出版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计计量理论》一书中阐明的基本观点:会计是便于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财产经管责任的系统。

美国耶鲁大学夏思·桑德教授1997年出版的《会计与控制理论》一书。按桑德的观点,会计本质,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保证组织契约的实施和推行。

从历史回顾可见,关于会计本质的理解无非是总结、控制、核算、调节、制度、系统、保证等。从企业管理的情况看,企业总是通过会计信息的反馈来指导自己的管理,最终管理的成果再反映在会计信息上,然后再优化管理,循环往复。可见会计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是信息管理信息的循环系统。因此说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的结合,是信息,管理的混合体。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的本质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会计职能就是对会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簿记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会计作为一个过程所具备的功能。

首先,从过程的控制来看,对于过程,有人狭义地将其看作生产过程。而对于控制,也有人理解为监督。我认为,这些都是不够完善的。其一,会计监督是会计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审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滞后性是它的显著特点。而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更需要将会计传统的单一反馈功能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功能,从而形成一种前导型会计。人为将会计监督概念贱予广泛的含义只会造成人们对会计监督职能理解上的误差。其二,会计监督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环境所制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具体表现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因此,会计监督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环境在施加于会计工作时所形成的功能,并非属于会计自身之中,它实际上只是构成会计管理过程的一个具体的分支职能而已。由上所述,我认为,会计本质上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过程的控制应被理解为对广义的生产过程,即包含流通的再生产过程的事初、前中及事后的管理。简而言之,即管理职能。会计也只有作用于这种具体的再生产过程,它的具体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管理活动包括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整个过程,所以,管理职能又可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

其次,在观念总结的理解问题上,也有不同意见。有人将其解释为反映,也有人将其理解为核算。我认为,将观念总结理解为核算似乎比较合理。反映过程是会计把大量的数据转换成财务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映不过是对客观经济活动事后的真实写照而已。因而,反映的内涵是消极和被动的。而会计核算则是一种能动的管理活动,从过程看,它可以包括事后核算,也可以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内容来看,它既包括记录、计算和反映,又包括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对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搜索、分类、整理、计算及反馈,还要对会计资料进行比较及分析,而这些又都属于会计核算的职能范围,所以,我们可以说,核算职能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

会计既然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就必然要求会计具备相应的职能去体现会计本质的要求,以充分保证会计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两大职能,正是在充分体现会计本质的基础上存在的。会计的本质表明,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管理的需要,并以经济管理的形式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它通过其特有的方法,对经济信息进行核算处理,并依据自己处理的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并进而作出决策,以实现管理的职能。决策是一个过程,包括有确定解决的问题、拟订各选方案和选定方案三个主要步骤,而会计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显然是最关键的,它实质上充当着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如果会计核算不正确、反映不真实、预测不准确、分析不透彻,都会导致决策的错误。所以,我认为会计的核算和管理职能是充分体现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的本质的。

根据上述认识,我认为会计的两大职能是核算和管理。核算职能是指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地、连续地和系统地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而管理职能是指会计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权人、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等的需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管理职能可具体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渗透、紧密依存的。核算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核算职能,管理职能就失去了基石;同时,管理则是核算职能的目的和下一核算过程的出发点。离开了管理职能,核算职能将会失去目标和方向。虽然,核算职能、管理职能都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但是,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本质又决定了核算职能只是为管理职能提供铺垫和服务,管理职能才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

第6篇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代替了人工记账、算帐、报账等会计活动,成为会计行业的主要计算模式;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以及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会计电算化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已经发展为一门多种学科的综合体。本文就会计电算化在行业中的实施对传统的会计职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一、电算化会计在行业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主要是指应用电子技术对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现阶段主要表现为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替代部分在手工会计下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判断。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过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1、首先,是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的计算工具,数据处理代码化,速度快,精度高。电算化会计是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工会计下人工记录和处理数据的替代物。它采用对系统原始数据编码的方式,以缩短数据项的长度,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从而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2、其次,数据的处理是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一般对操作权限的限制设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3、再次,电算化会计与手工记账规则发生了变化,手工记账规定日记账、总账都要使用订本账册,明细账要采用活页式账册,通过若十个套账来实现相互牵制、相互核对。凭证、账本记录的错误之处要用划线法和红字更正法更正。电算化会计形成的账页都是通过打印输出的,可以装订成为活页式,打印输出的一般是日记账、总账和报表,由于明细账涉及大量的二级科目、三级科口,打印数量比较大,因此,一般都是用磁盘、光盘等形式输出,对账工作一般是依靠会计软件完成,只要输人的原始凭证是正确的,计算机可以迅速完成手工条件下的各种账务处理功能。手工会计下的账册核对功能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已由计算机代替,明细账记载的各种会计资料只需计算机查询功能就可完成显示或者在需要时打印出来。人们更多的是依赖电算化系统建立各种辅助账,更多地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

对于账簿记录错误的处理,已不再采用手工方式下的改错法,但为了保证监督审核。一般规定,凡是已经审核过的数据不得更改。如果出现错误,那一定是合理性问题,采用输人“更正凭证”的方法加以更正,类同于红字更正法,这样就可以保留更正的痕迹。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对于财会工作的影响的基本特点

会计电算化不仅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大大提高了企业财会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速度,更重要的是企业财会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使企业财务真正做到统一规范。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可以轻松的实现对财务数据处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避免了在传统会计期间因人为因素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不统一和不对应,减少了实际工作中标准的模糊性以及主观人为地不确定性,增强了会计工作客观性和会计信息可比性,方便企业对财务及业务流程进行控制。2、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由于基于网络化处理,不仅可以做到在财务各岗位间的资源共享,保证财务数据一体化;而且对生成的财务信息,在设置权限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任意查询。在传统会计时期,由于分工传递和手工操作,不仅财务以外无法获得所需信息,即使在各财务各岗位间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3、便于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一方面最大可能地细化和明确了会计工作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参照依据和考核标准,可以对会计人员和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实现了有效实时监控,所有数据及操作情况均记入系统日志,各分支机构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减少。

4、强化了财务管理。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使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能力更及时和准确,反映的信息更加细致、全面和深入、信息查询对领导掌握财务运行提供了方便,保证了财务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三、会计电算化对于财务审计上的影响表现

第7篇

1.企业会计的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职能更倾向于企业内部会计,这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及企业发展条件所客观形成的。企业内部会计除了完成基本的财务工作外,还负责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战略制定提供材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步完善,企业会计已经开始从传统财务性会计向全面化、多功能管理型会计转变。从表现上看,好像是会计工作的本质发生了转变,实际上其只是会计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的一个延伸。因为管理会计是在完成其基本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而进行的全面化发展,也是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其主张是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来实现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行为的预测、现在经营发展行为的控制以及过去经营发展行为的评价。通过对过去经营行为的评价和现在经营行为的控制来实现对未来经营发展的前景的预测,使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能够更加的清晰和明确,从而在经济效益上得到提升。

2.企业会计的职能分析

从企业财务会计的角度分析,其职能主要可分为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首先,企业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企业的财务资料用专门的会计方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其目的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其次,财务会计在财务管理活动中根据自身所进行的决策预算来进行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控制,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经营的效益。最后,利用现有的会计资料,对其进行充分、合理的定量分析,从而保障财务预测和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为企业健康、长足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的必要性分析

企业要想真正的得到发展,仅靠创造高效益是不够的,其必须要在创造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才能够实现持续、长久的成功。“高效率”是我国企业的一大优势,中国企业的“高效率”是全球都予以赞赏的。然而,我国企业的效益率却是全球中下游水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高效率”却不“高效益”的情况,与我国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有着重要关系。随着国际贸易的逐步发展,国内企业受到的行业竞争越来越大,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就成为了我国企业首要面对的问题。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部分,其基本工作职能就是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全面经营行为的控制,实现对各部门经济活动的约束,从每一个工作环节入手实现成本控制与节约,避免浪费情况的出现,这无论是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说,还是未来发展前景而言都是具有关键意义的,因此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会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三、企业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1.会计能够提升企业财务预算能力

从我国目前的企业发展状况来看,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及会计都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管理者认为财务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这种错误的认识不仅会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成本支出,还使会计无法发挥出对于企业全面控制和管理的工作效果,使得企业发展变得异常艰难。管理会计的出现能够有效改变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及会计的错误认识,通过对企业全面财务管理的预算将企业的所有行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行为的控制,以达到发挥企业财务预算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会计能够改善企业行为调控水平

每一个企业为了便于管理都按照工作类型成立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存在是为了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然而众多部门存在的客观现实就为企业在管理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例如部门之间协作水平偏低、各自为政等行为的出现都会使企业的管理工作遇到偏差,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计能够通过对企业自身定位及其发展方向的掌握,在按照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下结合企业现状来实现对企业各部门工作行为的控制与调节,从而提高企业各部门自身的工作效率,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性,从而实现企业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另外,企业会计利用其参与作用也能够通过对企业各部门实际工作表现的掌握,来对其业务量和额定收益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分析出各部门的目标成本及其边际利润,发现部门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进一步实现企业经营利润的最大化。

3.会计能够提高企业考核评价水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依赖员工的实际贡献效率,因此加强对企业员工工作效益的考核与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科学而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所带来的作用不仅仅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其更多的是在此基础上能够使企业各个管理职能之间得到更好的衔接与落实,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其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发挥出企业会计的工作实效性,可以在进行企业效益分析时充分的利用企业会计成本来进行考核与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