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0:07
序论:在您撰写地质科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改革,需围绕职业导向的专业建设来实施,企业行业职业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构筑了专业建设的方向、目标;在组成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下,具体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还需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一门课程及至一个专业要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内容广泛,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实践性、应用性极强,课程的教学需从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出发,本着“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突出实践的环节,结合与企业行业职业岗位相关的工作内容及案例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习过程中需要增加实习实践课的比重。其次,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应重点突出个性化教学。进行个性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急待进行的改革。第三,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实践证明,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等是本课程最实用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之外,充分利邮箱、QQ等网络联系方式,以及班级相关活动等及时反馈信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做到与学生充分交流,了解学生现状,对授课内容及方法进行调整,在后续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断丰富完善课堂教学。
(三)注重实践课及技术技能的训练
应用类课程要贯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这就需要在实习实训中注重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专业的要求,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增强实用性。如在云南区域,在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中,根据专家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第四纪沉积物应注重沉积“相”的学习,即不同类型第四纪沉积物的识别,而沉积时代对其工程地质意义的影响往往不大。反之,有的沉积物如黄土,几大类型黄土的工程性质相差明显,往往与形成时代、地层序列密切相关,这就需要紧密联系形成时代学习相关沉积物的性质。在技能培养方面,做到基本技能的反复训练,如沉积物岩性、沉积类型的判别,地层产状的测定、沉积环境的初步分析等,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重视职业素养教育,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同时承担着高素质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任务,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在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有效渗透思想教育内容,培养健康的职业理念,做到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加强职业素养的养成。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也是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理论的学习方面,高职院校多强调理论够用,不追求知识内容的系统、完整,但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发现知识、理论的系统、完整毕竟是学生今后较高层次的发展目标,针对职业导向的高职教育而言,可以围绕具体的职业需求构建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但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应该在个别教学、拓展课程等提高的环节,适当兼顾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因材施教,开放式教学,并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学习、发展理念。教学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从“学会”转向“会学”。学生只有具备了终生学习能力,学到应用性的知识和技能,才会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活泼好动,具有创业的内在优势与动力,创业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积极生存的能力。
二、第四纪地质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切实抓好社会需求导向。着眼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本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力求做到:
(一)立足现实,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突出实践
现实条件是进行课程教学的客观基础。限于多方面的因素,如职业院校的总投入不足而带来的硬件、软件条件的落差,但最突出的是地学进行工作的场所是广阔的大自然,其中的诸多工程地质现场条件多难于室内或学校内部进行模拟,但职业导向的教学改革又对相应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周密科学安排相对集中统一的教学实习,并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创造条件加深实践性课程的相关内容,是进行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课堂教学的现实途径。
(二)加强专业课程间的联系与沟通
课堂教学主要围绕专业建设进行,如何发挥专业相关课程的作用,并且做到协同进行,也是进行高职教学改革的关键。现在适合高职专业教学的教材还相对较少,各专业课程选用的教材协调性差,往往具有理论内容过多、重复,职业技术技能表现不强,与实际施教条件差异较大等现实情况,并且各专业教师构成也较复杂,有工科、理科教师,有企业行业来源,也有校外兼职、退休返聘来源,建立相关教学制度,充分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讨论、协商,并进行相应的教材建设,明确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方能增强实效,真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四纪地质在专业课程设置里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内容多而广泛,与前期、后续课程联系密切,在专业教学中易于产生专业导向性不强及过多涉及后续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等较片面的问题,这都需要着力联系相关课程的教学,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任务,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三)进行开放式教学改革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充分联系行业企业,共同进行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及时、充分了解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及变化,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拓展服务领域,并在行业企业充分参与下,加强职业技术技能的实习实训,并促进知识的领会与掌握。当前虽然存在企业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难度大现实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与提高,企业行业的提升及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已成为必然。及时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对于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及期望,进行有效沟通,在课堂教学中方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前瞻性。高职院校要在校企合作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还需要在第二个方面着力实施:经常联系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在专业上,联系相关的科研院所,了解学习最新的科技动态及其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从而在区域行业企业的发展中,真正起到引领作用。这些都需要课堂教学前瞻性地进行相关工作。
三、结语
根据国家和湖北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我局以不增加机构、不增加编制、不增加经费为前提,以加强地质找矿、地质环境监测保护工作为主线,以把职能改明、把体制改顺、把机制改优作为基本目标,进一步理顺事业职能、优化结构布局、盘活编制资源,重塑省、市级地质调查队伍格局,建立满足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质工作公益服务体系,为促进全局突破、转型、改革、发展,推动全省地质工作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深化局机关改革
把握省委、省政府对地质工作的宏观要求,进一步梳理、明晰、界定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事业职能,并据此对原定名称、内设机构、人员编制进行调整、充实,拟划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1.变更局机构名称
参考广东、海南等省局的做法,拟将 “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更名为“湖北省地质局”。2.调整内设机构。拟增设3个部门、撤销1个部门,细分、强化地质工作业务部门,内设机构由12个调增为14个。
(1) 恢复设置总工办,配备2名副总工程师(正处级),主要负责统筹全局科学技术工作,加强地质工作业务指导与协调,提高成果质量和实效。
(2)撤销工程地质处,增设城乡地质处,主要负责农业地质、城市地质调查以及富硒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增设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处,主要负责安全生产、质量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将科技处更名为 “科技外事处”,主要负责科技人才、外事管理、地质装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4)保留现有其他部门,其主要职能根据分工酌情调整。3.增加人员编制。局机关人员编制拟由69名增加到84名,新增编制15名,重点充实地质工作业务部门的力量。
(二)深化局属单位改革
坚持区域性与专业性相结合,落实《省直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对现有地勘单位重新定位、调整规范、合理分类,做实做强做优地勘单位。
1.优化结构布局
本着 “野外地质队做宽,在汉单位做专” 的原则,启动新一轮战略性队伍结构调整,在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队伍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环境地质队伍建设,重塑省、市级地质调查队伍格局。
(1)完善全省地质勘查工作体系
——保留省地质调查院,主要承担全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以及相关综合研究等任务,为省有关部门提供综合性地质技术业务支撑。——保留省鄂东南地质大队等6个区域性综合地质队,主要承担所在辖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任务,为当地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综合性地质技术服务;保留省地质实验研究所等6个专业地质队,主要承担各自专业领域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任务,为省有关部门提供专业性地质技术服务。
(2)构建全省地质环境监测保护工作新体系
——保留省地质环境总站、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主要承担全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环境监测与保护、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等任务,为省有关部门提供综合性环境地质技术业务支撑。——建立 10 个区域性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即武汉、襄阳、宜昌、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孝感、荆州、恩施站),主要承担所在辖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环境监测与保护任务,为当地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环境地质技术服务,接受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业务管理,基本实现全省主要地级市地质环境监测保护机构布局全覆盖。原则上,当地已有地质队的设在地质队,没有地质队的将其职能赋予相关单位。
2.适当整合机构
拟将省地质调查院与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合并重组,将湖北国土资源学校并入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撤销局招待所,局属单位由28个减少为25个。
3.规范单位名称
按其职能定位和专业属性,统筹调整、规范地勘单位名称。原则上,野外队以“湖北省地质局第×地质大队” 冠名,加挂所在地区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的牌子;专业性地质队主要以 “湖北省地质局××地质队” 冠名,恢复其作为专业地质队的本名;其他单位依其主要职能定位酌情确定。
4.初定单位类别
依据社会功能、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对照《省直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分类,省地质调查院、省富硒产业研究院(即原地质科学研究所)、省地质环境总站、省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局培训中心等6个单位划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他19个单位全部划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5.减少人员编制。根据湖北省统一政策,调整规范后事业编制按现有在编人数加上现有空编的15%进行计算,即核减现有空编的85%。
二、分类改革的进展情况
目前,我局提出的分类改革意见已在省编办主任办公会议上原则通过,正式请示文本已上报省编办待批。经反复争取、协调,省编办同意我局更名,同意机关新增2个处室、新增15名编制,同意局机关划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同意局属单位由28个减少为25个,同意局属单位更名、挂牌,同意省地质调查院等6个单位划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他19个单位划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局属单位累计核减事业编制1787名。下一步,省编办将重新核定我局及局属单位“三定方案”,各单位事业编制有望在核减后的基数上适当增减变动、内部调剂。我局将继续积极做工作。
三、分类改革的工作做法和体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是促进地质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是推动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工作中,我们把分类改革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着重把握以下四个环节,主动改革,争取最大的改革红利,取得了明显成效。
1.是加强领导
省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启动后,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局长、党组书记为组长、局党组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分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分类改革工作,并由分管副局长挂帅,组成工作专班,具体做好分类改革日常工作。尤其是局长、党组书记把分类改革抓在手上,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项亲自督办、关键环节亲自协调,保证了分类改革有序推进到位。
2.是把握政策
在吃透中央和湖北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由局领导带队,分赴8个兄弟省局考察学习,并发函其他兄弟省局,广泛收集相关文件资料,认真对比分析,探询政策空间。同时,由分类改革工作专班牵头,发动局属各单位梳理支撑事业职能的政策性文件,汇编成册呈送省编办,为最大限度地争取事业职能提供了有力依据。
3.是顶层设计
在局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分类改革工作专班边学习、边调研、边做顶层设计。在设计分类方案时,把握三个前提(遵循政策导向、强化事业职能、保持队伍整体稳定),坚持三个原则(复杂问题简单化、顶层设计上层突破、内部事务内部消化),立足三个目标(保机构、保编制、保经费),抓住三个重点(凸显公益属性、明确职能定位、完善队伍布局),按照梳理公益职能―初步划分类别―细化各自职能―确定各自编制―形成总体方案的基本工作流程,科学合理进行事业单位分类,先后提出了6个版本的分类改革初步方案,反复酝酿、反复修改,听取各方意见,逐步细化完善,为进一步深化地勘队伍改革创造条件。
4.是主动沟通
在工作中,注重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凡是与改革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小组都指定了专人负责对口联系,随时跟踪了解政府改革方案制定的进展情况及内容,及时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为他们提供政策法规依据,努力争取话语权。一方面,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邀请省国土资源厅主要领导和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到我局现场办公,在加强厅局合作,推进荆楚富矿、民生地质、新型矿业“三项重点工作”,构建全省地质环境监测保护工作体系等方面,得到了省国土资源厅的鼎力支持;邀请省编办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来我局调研,当面系统汇报分类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框架方案,赢得了理解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分管副局长带队,始终与省编办保持密切联系,主动汇报、积极争取,就涉及的细节问题逐个反复磋商,寻求双方最大公约数,直至达成普遍共识,使分类改革的构想得以基本实现。
加强交流引导
学生入校后先进行3周的军训,然后就接触到“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如下情况:对课程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不明白;课程的内容多,学生缺乏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许多知识掌握不了;由于以上因素影响,学生会有些迷茫,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会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影响课程教学和学习效果,甚至造成退学。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加强交流引导。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和好奇,对未来充满憧憬和迷茫。不少学生被动地选择了现在的专业,缺乏对专业的了解和兴趣,甚至还带有一丝失落和专业情绪。这时他们需要的是真诚的交流和正确的引导,需要被“领进门”。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可以逐渐认识到地理科学专业的内涵和作用,了解自己将来可以做什么,然后确立个人的奋斗目标,并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师生见面交流会是较为有效且可行的引导方式。课程学习之初召开以专业为单位的师生见面交流会,首先向学生总体介绍本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安排、往届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等情况,然后详细介绍专业课程及授课教师,最后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通过见面会,可以让学生认识地理科学专业,确立奋斗目标,明白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学习。另外,“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时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了解地质学与地貌学、水文学、中国地理、土壤学、生物地理学、地球化学等后继学习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是有效方法。
精选授课内容
国家对大学本科教育要求之一是“厚基础”。在进行“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时,应根据地理科学专业特点和学习目的,从地质学课程丰富的内容中精选出主要内容,并着重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把握主次,突出重点,让学生学习起来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由于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因此笔者认为在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以矿物、岩石、构造运动、地史为主要授课内容,拓展开来即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板块构造、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年代、地壳历史研究方法、地壳演化简史(表1)。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了青海省省情以及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实践了这一授课内容,表现为授课条理清晰,学生容易掌握这门课程的框架和主要内容,效果较好。目前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课堂教学选用了宋春青等编写的《地质学基础》作为教材[3]。该书特点是内容较为翔实,阅读材料较多,但学生学习时也抱怨阅读量大,抓不住重点,定价太高。考虑到授课内容顺序安排、编者的个人偏好、地质学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教材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并推荐了夏邦栋主编的《普通地质学》,以及陶晓风和超主编的《普通地质学》作为参考教材,推荐了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中译本以及许靖华编著的图书等作为补充,推荐了国内著名的地学期刊编辑部的网站,如《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岩石学报》、《地质论评》、《第四纪研究》等作为学习的延伸。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进度表是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和进度的一种表格,它的填写对于教学有一定意义。笔者主张将教学进度表电子化,即制成Excel表格形式,教师填写好后,通过网络发送给相关人员审核、打印并集中签字盖章。这样填写方便,更改容易,省时省力。虽然已经确定了授课的主要内容,也安排了教学进度,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还会出现重点不突出,过于注重细枝末节的问题。作为年轻教师,精力充沛,责任感强,有实践“传道、授业、解惑”的强烈冲动,试图将自己所学对学生倾囊相授,知识面扩展得太大。另外由于经验缺乏,往往把握不好该讲多少讲多深,出现本该多花时间讲的没有讲透讲明白,而应该少讲的却讲多了。这可能造成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和知识点理解的困难,并导致自己面对的是一双双迷茫的眼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旁听了多位教师的课程讲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揣摩、体会、总结和积累,获得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教学效果大为改观。笔者讲课中按照预先的方案开展,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适时调整,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发挥。在讲授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信息传达的技巧性和有效性[4]。多媒体是一项图、文、声、像结合的信息传递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5]。多媒体对于地质学课程教学的优势在于[6]:图片、动画和录像等使枯燥的地质现象更加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加深学生对复杂地质现象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减少教师在课堂上板书和画图的时间,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改善了教室的空气状况,减少了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鉴于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也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将之前靠板书无法展示的大量图片、影像内容生动呈现在学生眼前。
目前许多课程的教学采用了多媒体手段,但部分教师或过于迷信多媒体,或产生了惰性,或缺乏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和技巧。笔者认为:多媒体在形象展示图片动画的同时,主要起到提纲或展示主要授课内容的作用,幻灯片上不适宜出现大篇幅的文字;授课不是读幻灯片的过程,而是教师将幻灯片上展示的主要内容通过通俗形象的语言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使其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学不是授课的唯一手段,授课时除了用幻灯片展示图片和其他内容外,可灵活利用黑板边讲边画来讲授一些基本原理,还可利用实物,如典型的标本教学;课堂授课与作学术报告面对的对象不同,讲授方式也应有区别[4],不宜快速翻动幻灯片,要对许多重要内容强调和重复,慢下速度来让学生记笔记;可以让学生拷贝多媒体课件,便于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教材依赖性强,一旦教师授课内容安排与教材不符,就觉得不正常,很不适应。这时要和学生沟通,改变他们对教材的看法,让学生不迷信书本,教材只是一本参考书,并告诉学生将怎样安排课程内容的学习。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是基本目标之一,即所谓的“授之以渔”,毕竟大学四年不是其学习阶段的全部和终结,而仅仅是学习的开始。笔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认真做到预习、听讲和笔记、复习、作业这四个步骤,然后根据个人情况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观看相关影视资料来开阔视野;要求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打牢基础;鼓励学生尽量用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方法;通过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地质实例,让学生领会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朝着能力培养和学以致用方向努力。鉴于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将来有学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笔者通过简单的例子说明很多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中小学教师应引导孩子们思想火花的迸发,以此让学生领会更为合适的教育理念。#p#分页标题#e#
重视实践教学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7]。地质学课程的许多内容必须进行实践才能很好地理解,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掌握地质学的各种技能。因此,地质学课程不仅要讲授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且也应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比如矿物、岩石、化石、构造等的鉴定和识别,地质图的阅读和编绘,偏光显微镜的使用,地质罗盘和放大镜的使用,地质剖面实测等。近年来,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积极协调增加了实验场地,利用国家支持地方高校建设资金购置了部分实验标本、器具和仪器,目前“地质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安排了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室内实验内容包括矿物、岩石、化石以及构造的鉴定和识别(表1)。野外实习安排在四川峨眉山-都江堰地区,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实测地质剖面,让学生充分认识实习地区的岩石、地层、化石、构造和地质发展史,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地质图的阅读和偏光显微镜使用是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完成的课程训练和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则没有安排专门的课程教学,在地质学课程中也没有相关知识内容,二则教学时间有限,三则可能缺乏开设这些实验的相关条件,导致许多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没能进行地质图的阅读和偏光显微镜使用训练。在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关训练,让他们掌握阅读地质图和使用偏光显微镜的技能非常有意义。为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购置了地质图、偏光显微镜和矿物岩石薄片,也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地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课时,拟将地质图的阅读和偏光显微镜使用纳入到室内实验中。革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也是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突破点之一。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施: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明确实验(实习)目的,熟悉实验(实习)内容,了解实验(实习)过程;分组实验实习,既可以减轻部分实验器材缺乏的矛盾,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突出每次实践课的重点,强化基本功训练;在实践教学、作业批改等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查漏补缺或纠正错误;对于对地质学较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进入实验室学习,也可以视情况引导其参与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另外,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可以借鉴王家生等[8]的建议,挖掘校园内部和校园周围存在的丰富多彩的地质素材和现象。
地质科学如“普通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煤矿地质学”等专业课程要介绍地球的宇宙环境,所谓宇宙即时间和空间的组合,空间无边无际,时间则无始无终。对广袤的空间的感知就太阳系而言,包括大家熟悉的8大行星、66颗卫星,之外还有15万颗已经获得永久编号的小行星、1800多颗彗星,而太阳系只不过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银河系有1400亿颗这样的恒星,再扩展到河外星系、星系团乃至总星系,宇宙广阔无垠。对于无限的时间,太阳围绕银河系核心公转一周大概需要2.8~3亿年,地球的年龄46亿年,推断宇宙的年龄是150亿年。我们研究地球了解宇宙的神秘与宽广,结合现实我们当下生活的空间及渡过的时间,区区百年的人类寿命不及时间长河的一瞬间,哪能和亿万年的自然地史相提并论;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引入地球村概念,相对扩大了我们的空间活动范围,而绝大多数的人一生中涉足的空间还是有限,哪能和博大的地球、浩瀚的宇宙相提并论。
在此如果能以地球、宇宙的角度看待人生,我们自己何止是渺小、微不足道?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用大自然的宽广铸就宽广心灵,宽广心灵使人豪迈、有气魄,众所周知大无畏的精神是战胜一切生活困难的法宝。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进入社会后总是被很多名誉、利益和角色束缚,事实上除了我们自己解救自己,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胸怀宽广、高瞻远瞩,从地球、宇宙的角度来看待人生,当我们释放了自己的狭隘、愤懑,放下计较、得失的纠缠,就会发现我们看世界的眼光不再挑剔,面对世界的态度不再矫情,生命就随着自自然然的状态开发、凋谢,然后等待下一个春天。地质学专业课程揭示了地球上发生的许多惊天动地的、天翻地覆地质事件,如大陆漂移、海陆变迁、造山运动、生物灭绝等等。作为地球圈层中的生物圈人类,在250万年左右出现,几万年前发展成为晚期智人,在地球发展历程中也只是短暂的瞬间。所以对于树立正确世界观、拥有博怀的人文品质,可以在地学专业教学中给予学生一些启迪。
二、坚定信念,磨练意志
地球发展演化经历了漫长的46亿年,组成地球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和运动之中,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也在不断地改造和演变。俗话讲的滴水穿石,比喻做事专一,坚持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地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更加深刻、更加触目惊心。比如风化作用可以使坚硬的岩石变成松软的土壤,一般来讲碳酸盐岩形成1厘米厚的土需要2万年之久;雄居世界之巅的喜马拉雅山,是印度版块向亚洲版块冲撞挤压后隆起的巨大褶皱和高地,这里曾经是一片古地中海,如今的珠穆朗玛峰到达8000米的高度面目全非,这样的沧海桑田则经历了2000万年;作为当今主要的能源资源煤矿,如贵州煤矿资源丰富,主要含煤时代为二叠纪,二叠纪距今2.95亿年,整个二叠纪经历的时间是4500万年;难怪我们必须十分珍惜这些千百万年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对于人类来讲矿产资源确实不可再生。自然界形成某种矿产,需要千百万年的时间沉淀。我们任何一个人要成就任何一件事情,也都需要坚守,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朝三暮四、浅尝辄止,没有恒心和毅力,不去锲而不舍地钻研只会一事无成。作为一个年轻人要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意志,养成坚毅的品格,才能掌控自身成就大事。坚忍不拔本身就是一种进取,一种求索,一种心向既定目标的执着,大自然如此,对于生物个体的人来讲也是如此。在地质科学教学中要阐述这一观点,实例太多而且很贴切。
三、只争朝夕,百折不挠,充满信心
我们常把人生比成一条河,从上游到下游奔腾不息,直至达到终点。河流发生、发展到完成其历史使命的过程,与人生的青年、壮年和老年,确实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其中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的机械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人在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体力旺盛,锐意进取。犹如河流的上游以下蚀作用为主,在上游河水湍急,流速大产生较强的下蚀作用,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宽速度,从而形成在横剖面上呈“V”字形的河谷。如我国长江上游谷坡陡,谷底窄,著名的金沙江虎跳峡的江面最窄处仅40~60米,最陡的谷坡达70度,峡谷深达3000米。到了河流中游河谷渐渐宽阔,不是一味的奔腾,开始发生沉积作用。就像人到中年,是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承载的东西多了,沉稳有内涵,彰显着成熟的美,更多地利用自身的经验教训和在实践中积累的智慧为社会服务。在下游河流的下蚀能力较弱,而是以侧蚀作用为主,塑造成谷底宽平,横剖面为蝶形的河谷,沉积作用最强。河面宽广流水缓慢静静地达到终点和海洋汇合,经历多少曲折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人生也如此到了老年,风风雨雨一辈子,见多识广,更加豁达平和。保持身体健康、身心健康,发挥余热,老有所为身体力行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便是对社会对家庭作贡献。事物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每个阶段都具有一定历史使命。所以青年学生必须学会珍惜人生的黄金时代,充分利用自己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年轻时代,在人生具有强大“下蚀作用”的阶段,努力打好基础,为事业上有所建树做好准备,更快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纵观人生和河流一样,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河流行进中碰到坎坷(陡坎)则形成瀑布。就拿贵州黄果树瀑布来说,其高度77.8米,黄果树瀑布群由18个风韵各异的大小瀑布组成,在20千米的地段有大小18个陡坎,这是一段不平坦的河流;河流在一定条件下会改道,如截弯取直以后形成牛轭湖;河流存在袭夺河,把别的河流的河水夺过来;在当今社会工矿企业大量排污,河水在某一地段会遭遇严重污染等待。河流流经之处有险恶、有美丽、有奇特,一路历尽艰辛,也风光无限,然而不管怎样,没有过不去的坎,河水终究要奔腾不息地向前流去最后汇入大海。大学生踏入社会肯定会经历各种磨砺,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曲折坎坷在所难免。但是,只要我们满怀激情、努力进取、百折不挠,跌倒了再爬起,必定能战胜一切,拥有光明前途。
四、见微知著,发展自身能力
学生在大学里不仅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可见学生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和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是大学最重要的标志。在知识积累过程中,掌握正确思维方法少走弯路。无论在自然界或是人文社会里都是如此。就见微知著这方面来说地质科学中有许多实例。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现象丰富,是地质教学实习的良好基地。李四光曾经在此处作地质考察时发现存在第四纪冰川期遗迹,即宏福寺院旁的一冰窑,约篮球场大的一块地域。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时,该处作为一个地质点。贵阳地处亚热带,其气候为湿润温和型,冰川遗迹的确定,说明当时贵阳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状况是低温寒冷冰天雪地。亚热带都有冰川了,可想而知整个地球所处的情形,那是全球冰河时代的一个地质事件。
又如贵州磷矿资源丰富,我们在磷矿山中敲一块矿石,如发现有海绿石矿物,则可以以小见大还原当时一个较大区域的环境,说明该地区为50~150米水深的海洋环境,海水盐度35‰,海水温暖而清洁。一个小小的海绿石矿物映射了一个较大范围的古环境世界。这也是地学中见微知著的一个典型实例。再有泥裂是浅水地带未固结的泥质等细粒沉积物暴露出水面脱水收缩而形成的,是浅水环境的标志。泥裂断面的V形特征,可以作为鉴别地层顶底的依据等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活学活用的好教材。地质学科有许多实例向学生灌输见微知著这一人文思想,“见微知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宋朝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这是以人文的角度对见微知著的释义。在社会政治经济中,实事求是,见微知著,乃是智慧。对个人来说具备这种思维方法和能力,无疑大有裨益。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往往遵循同一规律,两者能够相互借鉴。
五、保护生态环境,共谋人类社会发展
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地质学学科产生了新的分支学科,如环境地质、农业地质等。地质找矿、测绘、采矿等专业都要开设环境保护的有关课程。地球的固体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我们称之为自然界的各个组成部分应该是一个和谐平衡的整体,但是人类的进步与文明导致了自然地球各圈层的污染破坏。在矿产资源、环境地质、矿山环境相关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实际,从专业和人文两方面把人类与环境这个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深深地根植在同学们的思想中。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永恒主题。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导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就采矿活动而言,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废石和尾矿对矿山环境的影响、矿山企业的“三废”、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方面。地下采矿会产生地面变形、诱发地震、尾矿堆放污染以及破坏地下水循环等环境问题;露天采矿会产生占用土地、污染空气、水土流失、边坡失稳和破坏植被等环境问题。矿山开采造成的环境灾害无数,中国因采矿引起的累积塌陷面积达1150km2,发生采矿塌陷的城市近40个;山西省因采矿而造成18个县缺水,20多万人饮水困难,2万多公顷水浇地变成旱地等等。
通过专业学习更加深刻认识环境保护的迫切性、重要性。专业学习一定要结合实际,党的“十八”大为什么明确提出建立美丽中国,今年两会总理又郑重宣布向污染挑战,正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保持高速增长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如众所周知的雾霾天气频发,主要水系水质下降,地质灾害等等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环境保护是我国的立国、治国之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经济增长以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为代价不是科学的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从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向全球性环境问题发展,且呈现出综合化、社会化、政治化的特点。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气以及酸雨的污染、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国际水域以及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以及有害废物越境迁移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激化,对全球实施环境管理成为迫在眉睫的国际大事。环境问题已经不是某个地区、某个国家的事情。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除自然因素外,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是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是工业化的结果,亦是全球化的结果。在此也需要向学生说明在环境问题上构建和谐地球,共建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应该从全民的角度开展教育,更应该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地质环境方面,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从专业角度学习有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更需要从人文角度使学生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建立和谐平衡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弘扬地球文化,人人都做地球环境的卫士,为美丽中国、美丽地球添砖加瓦贡献自己一份微薄力量。
六、结语
关键词:生态式;地域因与文化;课程观
1 地域音乐文化教学“生态性”概述
1.1 课堂教学的“生态性”表征
生态学,自20世纪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发展至今已硕果累累,其独特的思想和观点在相近的学科领域影响深刻。随着学科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生态学的思想在诸多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研究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前的教育科学领域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思想来研究教学实践,也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中介、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在生态场和心理场内不断地进行信息传递、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全方位的目的。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课堂也不例外,教师把教学内容以各种方式,展示、传递给学生,学生亦以各种方式主动或者被动地吸收音乐文化知识、技能、人文精神等,此过程是信息从教师传递给学生、学生吸收能量的过程。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教师又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调整自己的课堂行为或教学节奏,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这又属于教师从学生因素中吸取能量、获取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课堂教学环境也是学生吸收能量的生态场,经过教师精心布置的课堂环境,往往是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做准备的,是一种隐形课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一种间接、隐性的方式从课堂环境里获取信息,受其感染、吸收能量、取得进步。课堂环境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学生从课堂环境中吸取能量,获得进步,课堂环境也因为学生的进步不断地被优化,这是学生与课堂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交换、能量交换的过程。可见,教学课堂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2 地域音乐文化的“生态性”表征
我国的地域音乐文化都来源于人民的集体创造,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地域风俗人情,这不同于西方的音乐作品,以专业的音乐家艺术创作为主。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地域音乐文化的特点――生活形态的艺术。地域音乐文化会渗透到地方劳动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各种节日庆典、庄严的宗教祭祀活动、上山狩猎、下地播种、驱魔祈神都要音乐艺术来渲染气氛。地域音乐文化源于生活,乡土生活是其产生的背景。人、音乐、生活融为一体,分不清是人在音乐中生活,还是在生活中享受音乐,音乐即生活。音乐从地域乡土人们的生活中吸取信息、获取能量,不断地被创作、改编、流传,乡土生活因为音乐艺术的存在更加丰富多彩,人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获取能量劳动、娱乐、成长再投入到音乐艺术的创作中去。由此,地域音乐文化形成了一个“人、生活、音乐”的生态系统。
2 地域音乐文化“生态式”教学优势
2.1 保持地域音乐文化的完整性
社会学家研究表明:地域性、乡土性人文文化一旦从它们所赖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孤立出来,它们就不能够再得到发展,它们就会失去原有的生气,可见在传承地域性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不能把它从其所依赖的环境中剥离出来。同样,也有专家指出,解读地域性人文文化必须将其放入地方人民的文化框架内,若将其从地方文化背景中分离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不能领略其中的精髓。地域音乐文化必须放在其地方人民文化的生态系统中解读。通过记录在纸质资料、图书馆、电子产品上的方式来解读地域音乐文化,间接导致充满生气的地域音乐文化丧失了其“活性”和完整性。
地域音乐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用“生态性”的视野来对待地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的教育教学,是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融入教育教学实践领域的最佳途径。学生学习地方音乐文化的时候,要以全面的角度来审视人、音乐、文化的关系。若地域音乐文化教育脱离了所依赖的人文背景来教学,将直接导致音乐文化完整性的切割,也必然阻碍学生完整性的成长。
2.2 促进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成长
地域音乐文化生态式教学,就是要以一种“生态性”的视野来看待地域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地域音乐文化的生态系统中的因素有“人、音乐、生活、社会”,学生在这样的视野中学习音乐,与传统的注重知识与技能的音乐课堂有天壤之别。“生态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态式教学下,学生感觉不是在枯燥地学习,而是在接触、在感受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学生在“音乐、生活”中感受、感知生命的价值。
音乐教育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体悟、熏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受教育“科学主义”的影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课程教学普遍显示出重“技术”,轻文化;重“知识”,轻感受的特点,这实质上是人文教育的病态表现。音乐教学必须重视人文文化的熏染,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音乐教育实践中,倘若学生的感受、体验缺位,实质上就偏离了音乐作为一门人文教育学科的宗旨。地域音乐文化教育,以“生态式”教学理念,把地方音乐艺术形式完整地带入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感受平台――“人、生活、音乐”。“生态式”地域音乐文化教学,利于促进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成长。
2.3 提高“教”的效率
地域音乐文化“生态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教师“教”的效率。在“生态式”教学理念下,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价值态度都进入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范畴。教师的课前准备从微观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转向了全方位的地方文化,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得到了质的飞跃。
加之学生学的方式由传统的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方式转变为感受音乐文化、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课堂管理,而且间接刺激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可见,地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中“生态式”教学这一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的积极性。
3 地域音乐文化“生态式”教学思考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识论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教育方法之一。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的建构论。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他认为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应与主体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智慧与知识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转变客体的结构性动作。皮亚杰还认为主体的认知结构是动作的一般协调结构及其内化的产物,是随着主体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建构发展的。建构主义的教育教学观念中,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不是终极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会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及其认知手段的不断提高而被超越和取代,而对于个体来说这个过程是建构不断更新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在实践和学习中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新的理解。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中介,学生处于被传授、灌输知识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属于被动者,这与建构主义理论相悖。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学生的认知是主动学习的过程,他们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实践和再学习过程中主动改造和重建原有经验,构建新的知识建构,而新的知识建构则在新一轮的认知过程中变更为新的学习基础,知识建构呈动态的阶梯状上升。以建构主义为教育指导思想,应当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教师主宰课堂的状况,使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建构主义指导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改原则
把建构主义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应当遵循自主、真实、基础、全局、灵活等原则。自主学习是构建主义教育观提倡的方式,即鼓励学生对整个问题或任务拥有自主支配权。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设置固定的学习目标,而这个学习目标通常很难被学生接受,学生们只关心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课程考试,而不关心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精要,没有将其融入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行重新建构,这样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制订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环境中的目标不符合。鼓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其对问题和任务的自,教师可以同学生通过讨论获取、优选具体问题和任务,让学生感觉到其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感觉确定的问题是他们本人的问题,从而对学习任务产生足够的兴趣。真实性是建构主义教育观中对教育环境的要求,即为教学提供贴切现实生活、生产实际等真实情境和学习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真实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不依赖于问题表面特征,将所学的知识更有效的运用到实际中去。课堂教学中使用贴近生产实际、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积极性,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知识的意义所在。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把贴近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复杂实例放入课堂讨论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明白学习、认知过程的现实意义。
建构主义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结构对学习的影响,具备必需的得基础知识后,才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实现新知识建构。教学的本质并非纯粹的知识传授,而在于教师和学生互动,共同构建、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然而针对不同的认知对象,应有区别地分析他们已经具备什么样的基础,还有哪些基础知识不具备。同一课程,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而言,因为其基础知识的差异而必须区别对待。“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是地质工程本科四年级专业限选课程,学生已经学习了“构造地质学”、“盆地分析”、“沉积岩石学”等相关课程并具备此类基础,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研究之后,适当地补充欠缺的基础知识,如有机地球化学、生油理论等,使其具备完善的基础知识,达到能够独立思考、讨论现实问题,并进行认知体系的自我建构,从而改善教学质量。学习任务的制订应当具有全局观念。“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中,应当首先将该课程的整体框架介绍给学生,保证学生明确具体学习任务和整体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每个具体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应当和学生讨论总结,明确该学习活动在复杂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学生理解各学科间的基本结构和联系。没有哪种教学方法可以放之四海,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懂得灵活施教。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应当寻找教学内容的性质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方式因人而异,学生中心取向和教师中心取向可以交叉、混合使用,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课程中的认知对象包括概念知识体系、复杂问题实践和行业规范内容等,三者性质差异较大,需采取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改革设计
根据煤炭院校特征以及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学要精简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地质专业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非主干课程,其课时量为32课时,远远低于石油类院校,因此必须在遵循教学内容体系结构稳定的条件下将该课程的内容进行删减和融合。“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基本内容包括了油气藏基本特征、油气藏形成理论、油气分布规律、油气田地质勘探4部分内容,其中前3部分内容为原理的讨论,第4部分内容实践性较强。由于课时量有限,将第4部分内容删减掉,而在具体原理介绍中加入勘探实例分析。另外,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背景,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的授课方式,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重新组构。比如,在油气藏形成理论的讲授中,应当对比“煤地质学”中煤演化生烃过程进行讲授,和学生讨论分析煤演化和油气演化的异同;而在油气田分布规律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加强与“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盆地分析”相关内容的类比;在油气藏基本特征中,有关油田水特征的内容与“水文地质学”内容进行对比授课。强调学科知识系统化。“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一门知识衔接比较紧密的一门学科,各章节间联系紧密,在授课过程中应当重视知识系统化。例如,油气生成理论授课中,首先介绍传统生成理论的模式以及不同阶段的特征,其间可以对比学生在“煤地质学”等专业课程中掌握的煤演化过程,对比两者存在的差异和相似处,掌握沉积有机质向煤、石油、天然气转化的异同点;再分析不同油气生成理论在勘探历程中的应用和地位,找出传统油气生成理论如何指导油气田勘探,而未成熟-低成熟油、煤成油和天然气生成等理论与传统油气生成理论的区别,在油气田勘探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最后介绍现在油气生成理论的完整模式,使学生能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理论内容,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实验、实践并举,培养综合分析能力。#p#分页标题#e#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认知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我国部分油田在勘探开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纳入课堂讨论内容中,给出问题发生前的所有地质参数供学生分析,讨论方案确定后将解决问题后新获取的地质参数作为验证数据进行二次讨论,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回顾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内容,发现问题所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完成认知结构的更新发展。另外,积极利用我校已经具备的开放实验室制度。我校与石油相关的实验室有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心地质实验室等,拥有大量常规地质仪器和大型地质仪器,学校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免费申请不同仪器的开放实验。由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实验课时较少,应当引导学生在开放实验课题中选择石油、天然气相关实验进行练习。例如:在烃源岩质量分析过程时,鼓励参与烃源岩TOC测定、镜质体反射率Ro测定、干酪根类型识别等实验;在油源对比课程教学时,鼓励参与源岩抽提物和原油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实验;在储层特征识别时,要充分利用大型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等进行观察;在油气运移授课时,鼓励利用不同精度显微镜观察不同类型岩石中裂缝组构,鼓励利用热台-荧光显微镜观察油气包裹体各项参数;在油气藏类型授课中,鼓励学生参与大型地震解释软件的使用,进而识别大型油气藏的类型。
在实验、实践环节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多解性,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存在多种观点,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其顺序;针对不同内容,确定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学习内容的难度设为中等,主要以基本概念、基础评价方法为主,涉及油田水特征、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油气成藏静态要素组成及评价方法、油气演化模式和过程、油气运聚原理、圈闭形成及油气藏类型、油气富集控制因素、主要的油气田勘探方法概况等,其间穿插一些实例分析。教学内容的顺序也大致如上述,由简入繁、循序渐进。课程开始前,应当让学生了解整体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而在各章节开始时应明确该章节所处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对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内容的学习,应当提倡区别对待知识差异。对于油气演化过程、油气运聚原理、圈闭的形成和有效性等基本理论框架,可以启发学生找出差异,进行知识结构的自我完善。而在具体的实验、实践环节,鼓励他们主动去寻找问题症结所在,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相互协作精神。明确教学目标,调查学生已具备的基础,找准适当的学习切入点。教学过程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联系他们原有的认识结构,找出与该教学单元相关的切入点。比如,在讲解油气生成理论时,应当用到构造沉降、煤岩热演化模式等相关知识;而在讲解油气藏特征时,会用到构造地质学中断裂系统、穹隆、褶皱以及沉积岩石学中的多种沉积相类型等相关知识。这些相关内容都可以作为新内容的引子和切入点,进而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如果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学生们欠缺必要的基础知识结构时,应当先补充基础知识,然后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杜绝学生因基础不足而丧失学习积极性的情况发生。设置真实教学情境,引出研究问题。人们通常对于具体的、可闻可见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容易快速进入正题,而对于抽象的事物则相反。“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接触到的唯一含“油味”课程,所见所闻较少,面对初次涉及的抽象课程,学生们往往兴趣不大。
这种情况下,应当想方设法吸引他们的目光,除了讲授基本理论和原理之外,应结合国内外能源局势及油气勘探开发现状,结合我国油气勘探开发规划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他们认清能源形势;在不同授课部分,结合油气田勘探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开设讨论、习题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自觉回顾先前的知识内容,讨论课一般占总课程的1/3。这些方法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所在,提高学生们学习油气地质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意境。通过学习,消除矛盾,实现新、旧知识系统的改进和更替。学习的过程包括对新信息的吸收和对旧知识系统的改进重组两个方面。学生们对地下水、构造地质、沉积学、盆地结构等基础知识方面均有零碎的旧知识系统,而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学习和反复揣摩中这些旧知识得到不断的应用,通过对油气藏生、储、盖理论的学习,可以将这些知识碎片完全吸收、消化并对其系统化,进而完成认知系统的意义建构。组织实践教学,培养基本技能和能力。“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多种实践活动是帮助消化知识、构建认知系统的有效手段,这项活动不能被课堂授课所代替。例如,储层类型的识别、盖层封盖能力的鉴定、生油岩演化程度的判断、生储盖组合的判断等等,都必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进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认知系统的更新和重构。然而,这项工作在煤炭类院校常常被忽略,建议加大实验、实践课时;而同学们也可通过选修相关的开放实验课题来完成部分实践课程。完善建构主义教学测评体系。教学测评应分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
对于教师的测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是否从权威授课者转变为学生认知的合作者或辅导者;②是否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多解性;③有没有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可以通过实验、实践活动进行独立探索或者协作完成学习内容;④是否给学生提供了真实、复杂的实践问题供学生分析、研究;⑤是否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出发,进行引导。另外,对于学生的测评方法也应当有所改变,不应以学生记住知识的多寡来衡量,而应当以学习中主动参与程度、协作中的贡献大小、意义建构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测评内容应当包括:①学生是否积极地进行认知结构的重建和理解;②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教师、同学的协作,解决真实问题;③学生是否主动承担了更多的管理学习任务。通过同学和教师反馈的信息,学生们能够真实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协作、认知结构自我构建中来,进而达到增强学生们自我教育能力和水平的目的。将建构主义思想运用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教学中去,遵守自主学习、真实性、基础性、全局性和灵活性等原则,因地制宜地将授课、讨论、实验与实践相结合,预期在教学上取得以下成果:教师的基础知识授课,可使同学们了解“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评价方法。复杂问题的课堂讨论,增加大量的自主学习机会,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回顾已有的基础知识,自学相关未知领域知识,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课堂讨论使学生们能够自主分析油气田勘探开发中遇到的真实、复杂的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开放实验和实验课的训练,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如何利用实验去解决实际问题。整体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明白整个学习内容为一有机结合体,各部分内容皆有衔接和相互作用,同时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存在大量联系,在不断碰撞、思考、实践、更新认知中完成新知识系统的自我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体会到建构主义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如何自我学习。#p#分页标题#e#
钦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的课程现状
钦州学院于2006年2月开设地理科学本科专业,其中目前地理科学普通本科专业包括四个方向:师范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海洋遥感与信息处理方向,均开设《地质学基础》课程。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地理科学专业已经成为钦州学院的重点发展和优势学科专业之一。《地质学基础》一直是作为自然地理学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来进行讲授的,且不同方向课时均有限但又有所不同:地理科学师范方向的学生要在一学期上完自然地理学(一),其中包括了地质学基础、水文学、植物地理学三门课程,一共80学时,每门课程的课时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而其他三个方向只上自然地理学这一门课程,一共54学时,地质学基础的课时也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但学时有限,对于地理科学的专业理论来说是十分欠缺的,基础也不够牢固。而其他的同类型的师范类院校,大部分都对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气候学等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进行单独授课,有固定的课时,从而保证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扎实性和学科知识的通识性,并且不是仅仅针对地理师范教育方向。目前,地质学基础的讲授只有一名专任教师,教学方式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学生也会有参与课堂的机会,主要是回答问题的方式较多。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多媒体幻灯片、音频视频等综合手段来讲课,教学效果受到教师自身讲课水平影响较大。
以往对于该课程成绩的记分和考核方式主要是:平时成绩(作业、考勤10%)+期中成绩(试卷30%)+期末成绩(试卷60%),成绩往往是以期末论成败,以背书答题论分数高低,这样的记分方式本身也容易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即平时不努力,在期末突击背书往往获得高分,而实践能力不强。地质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内容的实习涉及到两个环节:一个是校内实验室的实践环节,另一个是野外实践环节;二者共同构建了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完整性实践教学过程。对于那些刚学习了理论知识而又充满新鲜感、好奇心的学生来讲,校内实验室的实习无疑是把课堂教学文字图片知识、影像知识与现实的标本相结合,更加直观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更准确地理解理论知识。而就钦州学院的校内实验室情况来讲,教学资源十分缺乏,表现为:实验用的岩石、矿物、化石标本数量有限,往往是5-8人共用一盒标本,且实验盒装标本较小(不超过4cm)且不够典型,有些矿物虽然是这个矿物名,但标本却是多种矿物存放在一起,即便多次进行提醒,仍然有学生混淆误以为是一种矿物;实验课的小刀、放大镜、无釉小瓷板、稀盐酸等常用教学工具缺乏,使得一些基本的矿物岩石的物理性质难以得到确认。上述室内实验课必备的教学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室内教学的开展,学生室内实践学习收获也十分有限,而最重要的是会挫伤学生学习地质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由于地理科学专业以前只有地理师范方向才会有相应的地质学基础实习,并且是和其他的地貌学、水文学课程合并在一起称为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实习的地点和实习出发时间不固定,实习的目的和任务不够明确,使得学生不像专业实习而是走马观花的体验式旅游见习,其结果是实习过程中实习点的学习印象都有,但收获较小,野外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地质学基础课堂教学的改革
地质学基础一般是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课,在此之前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了地球科学概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该课程的教学包括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因此,针对地质学基础当前面临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应从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两方面进行。就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言,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来进行: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针对地理科学的四个方向做出如下改革尝试:将地质学基础的课程内容分为:通识性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和专业方向性内容的课堂教学,其中通识性内容主要是包括地质学的四大版块[5]———地球(自身的形状与大小、物理性质)、地球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地球的行为(构造运动与构造变动)、地球的发展历史(主要是地壳演化简史),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基础知识点。而专业方向性内容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了上述通识性内容后进行的针对学生本专业方向与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的学习。通过对教材教学内容的拆分,有助于分清教学的重难点与内容的层次性,将引导性和核心性教学内容作为专业的重点知识和基础性知识,将专业性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难点,按照专业方向进行针对性分解,争取让学生学到与专业方向有关的“有用的知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教所储祖望教授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地学类本科生的培养方法[12],认为美国大学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建立以本科生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探索者,本科生可直接参与以前只有研究生才能参加的科研活动。
如MIT制定“扩大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此外,还开设了大量研讨式课程,激发学习积极性,养成科学探索精神。由于受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条件等的限制,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还是以教师单纯的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且很少参加科研及其他实践活动,导致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从教学方式上可以尝试借鉴美国大学的这种教学模式,具体模式有二:一个是可以以学生的探索研究为主,教师作为导师以指导总结为辅,即将每个班按照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组,在每次课前分配给学生一个课要讲授的内容任务,以组为单位对其他小组进行讲授,教师进行点评,在学生讲课的过程中要特别鼓励小组间的互动,允许各种质疑与讨论,通过研讨的方式强化知识学习;另一个方式是以传统的教师引导讲授为主,但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每次课要对教师的讲课内容提出问题并通过学习能够答疑解惑。一般情况第一种方式适合于基础较好、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由于对学生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实施有难度,所以可以作为一种尝试性选择性的教学手段。而究竟选择哪种方式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可以做一个摸底测验)和实际接受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两种方式可以交叉进行以体验教学效果的好坏。就目前实践情况看,以讲授为主,一学期会穿插大约两次小组讨论模式。课程的考核是对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方式,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大学课程临时抱佛脚突击背书的学习方式,可以尝试在课程成绩的记分方式上进行改变,变“期末突击”的方式为“功夫在平时”,具体的改革方案为:平时成绩(作业、考勤30%)+期中成绩(书面考试10%)+校内实习成绩(实习报告、实习测验结果20%)+期末成绩(40%,可以笔试或ppt展示)。这种新的记分模式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平时成绩中的作业,应该设置每堂课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简短的地质新闻或地学前沿信息的播报;一是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可以不只是试卷而是教师命题或学生自主命题进行的一个地质学知识扩展的报告,以幻灯片的形式,个人阐述。#p#分页标题#e#
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