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8:48
序论:在您撰写管理学学年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问题,在各种情况下拥有不同情感的心理变化,而教育心理学则是主要研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变化,教育心理学更具有针对性,由此也很明显的看出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区别。教育心理学的面向对象是将要从事于教育工作方面的人,他们可以指导教师实践,向教师传授相关的心理知识,但是并不深入到学生中进行教学讲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具有抽象性。学校的心理学是针对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来进行的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应用特点,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揣摩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还要对家长的心理进行研究,家长是学生们接触最多的对象,家长的心理也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学校的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更方便解决问题,实践要比理论更能证明学术的存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区别可以说是一个研究的是心理问题心理情况而另一个则是主演针对学校的教育,此外,教育心理学更突出的针对学生或者老师的心理有偏激的人,或者说是针对思维不是很正确的老师和成绩比较不理想的学生。研究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学校更好的开展教育活动,帮助老师获得较高的教学水评,帮助学生拿到更好的成绩。此外,教育领域的心理学存在着一种临床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以下几点:
(1)心理问题与教育间存在着一种联系模式,联系着两者之间的发展,这个联系很好地解释教育和心理的问题。
(2)在实际实践中,要融合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会得到显著地实践效果。
(3)专业知识解决教育心理问题,使心理不是很正常的学生得到帮助。如我们所见,学校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和医院的临床医生看起来是一个性质,只不过一个是对病人身体上的治愈,一个是对病人心灵上的治愈。
二、教育心理学发展前景教育心理学
在过去有几百年的发展史,目前正在快速发展期间,除了学习心理等传统领域的关注,也提出了以下新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首先要对教与学有本质上的理解,教学观念的改变或许是目前对教学最有力的改变,目前的教学观念太过陈旧,只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有些死板的老师甚至上课都没有与学生的互动,知识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演着独角戏,在经济科技都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学观念要变得活跃一些,学生或许更适合做课堂的主角,老师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才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了身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因为重视实践教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变得旺盛的生命力。
(2)有关教育的社会心理
教育心理学除了研究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外,其他一切关于教育的社会因素都在研究范围内。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也会受到老师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并不简简单单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社会的原因也是在教给孩子为人处世,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情境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3)实际教学中策略的应用
一、授准
讲授准确、严密,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但数学概念是抽象概括而成的,本身非常严密。在概念教学时必须吃透教材,否则,就可能偏离编者的意图,而作出不恰当或错误的讲述。
例如“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是这样阐述的,“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如下图)。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进而推导出侧面积公式。显然,教材是出于“推导”的方便,并紧扣“展开图”来阐述的。其实,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并非唯一性,即还可得到平行四边形或其它图形。但有的教师却忽视了这点,说成:“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一个长方形。”这样一来,当学生遇到以此“说法”的判断题时,便不加思索地打上“√”了。
又如六年制第九册第3页,教材以“12×0.5=6”和“12×0.1=1.2”这两个例子引出:“乘数比1小的时候乘得的积比被乘数小。”教材这一说明是在被乘数不为0的场合而言的,当被乘数为0时,它就站不住脚了。然而,有些教师为了强化学生“估算”意识,往往丢开“被乘数不为0”的前提条件,而反复去强调(复述)“原话”,结果遇到以“原话”作为判断题时,大多数学生作出了相反的判断。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力求领会编者意图,才能准确无误地进行讲授。这是提高概念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二、教实
小学生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形成概念,必须要有一定的、典型的感性认识作支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的需要,充实一些材料和体例,以丰富学生的感知;其次要讲透概念中的词义,使学生对概念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互质数的定义”,教材通过求18和12公有的约数是哪几个,进而介绍什么叫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然后直接阐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最后举了两个例子:3和5是互质数,8和9也是互质数。由于教材中的例子均未涉及到1,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互质的两个数不包括1”的错觉。从不少学生以“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为由,来否定“1和2是互质数”的做法,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概念教学应重视提供感性材料,以促进学生自我内化。如下面的设计:
1.找出下面各组数的公约数
①3和10的公约数有();②1和4的公约数有();③3和15的公约数有()。
2.教学互质数的定义:从上面的三组数中发现,第①②组的公约数只有1,我们把“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其中:公约数——指两数公有的约数;只有1——指不含公约数2、3、4…;两个数——指相同或不相同的两个自然数。
3.强化和反馈性练习:在下面各组数中,哪几组数是互质数?为什么?
①1和1②1和2③2和6④4和9⑤11和11⑥1和任意一个自然数
这样教学,就显得内容充实、具体,学生对概念也就有较全面的认识。尤其是通过各种题组的判断,不但强化了互质数的概念,而且有利于得到准确的信息反馈,以便调整教程和把好质量关。
三、练活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运用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但机械、呆板的练习却难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因此,平时练习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才能使学生在千变万化的问题中应付自如。下面就概念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谈两点做法和体会。
1.改变“概念”的叙述方式(以活化概念),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如下面的判断题:
①因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所以,“分数除以自然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自然数的倒数。”()
②因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③因为“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所以“最大公约数是1的两个数,它们一定是互质数。”()
通过改述后的判断,既深化了概念的内涵,又训练了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2.发挥习题的“弹性”优势,训练学生应变能力。
例1(六年制第十册第71页第6题):“把2/3和4/5化成分母是15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练习后,可抓住有利之机,引出下面的问题:
①在“2/3<()/15<4/5”的括号里,可填上什么自然数?
②在“2/3<()/30<4/5”的括号里,又可填几个自然数?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
例2(六年制十二册总复习第82页第7题)当学生求出“36和48”的最大公约数是12和最小公倍数是144后,引出: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144。若甲数是36,乙数是____。(若学生觉得困难,可给出上面的分析图)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离子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二、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又如在学习“电解质”概念时,学生往往容易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甚至同金属的导电性混淆在一起,导致学习中的误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将“电解质”概念剖析开来,强调能被称为电解质的物质①一定是化合物;②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导电性;③条件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二者居一即可,所以概念中用“或”不能用“和”。如NaCl晶体虽然不导电,但①它是化合物;②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能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而NaCl溶液和Cu丝虽然能够导电,但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单质,所以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在教学中若将概念这样逐字逐句剖析开来讲解,既能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误解,又有抓住特征,使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能严格区分开来,从而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三、正反两方,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
中学语文教学观念包含着某些理论性问题的探讨,也包含着某些支配着教学实践的认识。特别是后者,往往直接驾驶着教学改革的动向。
下面谈三个方面的观念转变的问题。
一、要转变“唯本”的观念“本”指课本,即教材,教科书。课本对教学来说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课本,课大概就没法上了,学生也失去了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依据。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曾把课本视为法律,不按课本进行教学是违法的行为。新时期以来教科书有了变化,人们有了新的认识。教材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都希望教材编得更好一些,更有利于教学一些。现在已经有几套不同的教材可供选用,教师教学更方便了些。但不管怎样,不重视教材,把课本视为可有可无的观点是不对的。
有过一个提法: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纲”指教学大纲,“本”指课本。为了规范语文教学和语文测试,使之能沿着规定的路发展起来,用意是良好的,只是执行起来问题并不少。
从另一方面来看,把“本”提到如此重要的程度,也显然有负面作用。无论什么事,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课本在教学中能起到多大作用,也应作具体的分析。
应该看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靠课本是很难完成应完成的任务的。叶圣陶先生有一段名言,大家都很熟悉:“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这可以说是叶先生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一项总结。这段话给教材在教学中的位置作了恰如其分的说明。从中可以理解:要仅仅靠课本是不容易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目的的,因为它毕竟不过是个“例子”。就如同数学课一样,学生只学作例题还不够,他们需要以此类推,去演算大量的习题,才能真正掌握起运算的技能。语文也应如此。现在的教材编写得还是较好的,选文大都是有定评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多数教师教学也很认真,努力吃透教材,并且在课时安排、教法选择、布置练习等各个环节上都下了功夫;但为什么语文课的质量就是提不高呢?其实,关键就在于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多只有“一”,没有“三”;这样如何“举”,又“反”什么?
学习语文要多读书,古今许多学人均有这方面的论述,大家耳熟能详。吕叔湘先生就强调过学语文“要大量阅读”、“一学期读它80到100万字不为多(这里边当然包括语文课本)”。这是因为“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只有通过多次会面才学得真切,记得牢靠;才不会翻来复去老使唤那几百个词语”,“种种章句结构,种种内容安排,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见多识广”;而且“大量阅读必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了解的事物,需要查词典和其他工具书、参考书”,这样就学会了使用工具书的本领(摘自《语文教学要变被动为主动》)。书读得多了,“学以为耕,文以为获”(韩愈),表达能力也会提高。所以语文教师就不仅仅要把课本教好,让学生学好,而且必须要辅导学生多读课外书,不仅要读文学作品,还应读其他各种读物。语文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读物,指导学生怎样去读。教师向学生推荐的书,自己先要读,把自己读的心得介绍给学生,学生会有很深的印象,过了多少年后,还能记起老师介绍给他读过的书。这样的教师才是一个完成了自己全部任务的语文教师。
现在的问题是学生课外读书不是多了,而是太少相当多的学生几乎根本不读课外书。更为使人忧虑的是,从学生家庭到学校,以及社会舆论,往往把课本以外的书都视之为“闲书”,禁止学生去读。同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学生被课程压得抬不起头来,各科作业挤占了学生的全部课外时间,想读书也不可能了,在这样内挤外压的情况下,学生也就仅仅限于学习课本,不能越雷池一步。
提倡学生多读些书会不会在现在已经很重的情况下再增加学生的负担呢?这要考虑怎样理解这个“负担”。学生的书包过重,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要分辨一下里面究竟是些什么东西。一些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作用不大的、甚至根本无关的东西,当然可以把它们请出去;而有益的、必要的读物,就不能笼统说成是“负担”,不适当地加以“减轻”。譬如,一本供中学生“阅读”的32开本期刊,有60多页,定价不到一元钱,只相当于一只雪糕的价钱,应该不会给多数学生造成经济负担,但学生要认真读一读,就会有所收获,其提供给学生的营养,恐怕不是一只雪糕能同日而语的。学生从大量阅读中会产生兴趣,形成习惯,就会自己找时间读更多的书,他的知识和能力的丰富与提高,将随之而日新月异,“艺不压身”,绝不会成为负担的,而只能终身受用无穷。
不能仅仅靠课本去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了,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开扩眼界,去拥抱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
二、要转变“唯考”的观念现在的语文教育,严格说,是一种“应试”教育。从进了中学的门,学生就挣扎于考试的泥淖中。高中的学生盯住了高考,初中的学生盯住了中考,就连小学生也笼罩在考试的阴影下,曾见过一些县、区里统一给小学生出的达标试题,也是具体而微的高考模式。平时语文教学中讲练关系也受着考试序列的制约,数不尽的各式各样的测试占据着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把测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把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这就使中学语文教学陷入无法自拔的怪圈。
考试并不是不应该的。必要的考试可以使教师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衡量学生学习的成绩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不能没有考试。高考、中考也是必要的,特别是高考,尽管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现阶段还很难设计出一种新的高校入学制度来代替它。高考的缺点是它的命题模式常常和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水平背离,出现了高分低能。近几年高考命题似乎也注意了这种情况,力求更实际一些,但还未根本扭转这种现象。命题时基本上不再从课本上出题,重视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虽然有些教师对此颇有微词,但不能否认这是个进步。特别是通过高考进行筛选,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在当前社会风气还不完全令人满意的情况下,这未尝不是上策。
现在的问题是把考试绝对化了,考试压倒一切,它对教学的指挥作用不可低估。不仅教学围着考试转,教育行政部门衡量学校工作,社会舆论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无一不是看其升学考试的及格率、优秀率以及录取比例。尽管三令五申不能以升学率来考核教师的工作成绩,但至今仍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学校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读书就是为了考中,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这实际上是科举制度在今天新形势下的继续。作为一种有害的传统观念,是到了加以清算的时候了。刘国正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大声疾呼:“跳出应试怪圈”,他希望语文教师“不围着考试指挥棒转,按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基础扎实,就可以应万变”。他还呼吁“报刊应大讲应试教学之害”,“大力宣传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教学取得好成绩的先进经验”;建议“命题时,不仅考虑有利于筛选,而且要考虑有利于教师按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他还希望“教学指导部门,要先有明确的认识,并且要做学校领导的思想工作。”这是一位老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真知灼见,切中时弊,不可等闲视之。
语文教师应转变“唯考”的观念,努力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把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提高他们的素质,作为一项严肃的课题,形成共识,努力去做,使语文教学的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三、要转变“唯法”的观念这里说的“法”,是指方法,语文教学的方法。教学法是很重要的,确定了教学目标,就要靠选用恰当的、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好的教学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选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实现教学意图也会成为一句空话。这些都是不应有什么怀疑的。
这些年来,语文教师很注意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有些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影响。但是,有一种倾向,就是把教学方法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于是各种各样教学方法一时间泛滥成灾,课堂上,你是“三步法”,我是“五步法”,你是“诵读法”,我是“点拨法”,你是“谈话法”,我是“讨论法”,等等,不一而足。对这些方法本身,未可厚非,因为它们各有其所长,大都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但不能把它们看成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几年前曾流行过一阵几课型单元教学法,被称之为语文教学的最佳方案,有的地区教学行政部门曾明令限期推广。但结果呢?一旦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它的寿命也就差不多了。
寄希望于教学方法上的突破、创新来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恐怕是一件一厢情愿的事情。
要认识到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比教学方法的改进更为重要。高水平的教师,什么教学方法他用来都能得心应手,甚至还可以创造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新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教学语言苍白,教学内容单薄,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厌倦,不管选用什么方法,也很难把课上好。教师的素质还包括责任心和师德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更不是仅靠改进教学方法所能解决的了。
一、教材观的转变
我们现在的化学教学内容是比较陈旧的,由于教材的落后给教材造成的负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学生尽管书本知识学了不少,但毕业后面对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而发达国家的教学内容一般每隔5年,就要有一次较大的变动;有的国家两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我国化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传统教育理论认为:教材应按逻辑顺序进行编排,它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层次,因此内容繁杂,只重视纵向的知识体系,忽视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只利于教师教,不利于学生学。现代教学理论则重视教材内容的基本性,主张学习化学的基本结构。新的教材观应是:
①教材现代化。把20世纪以来化学学科中的新成果吸收到教材中来,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②教材理论化。在教材中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比重,提高理论水平。
③教材结构化。在教材中反映出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使学生便于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框架。
④教材的多样化。除必修课外,还应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⑤教材的趣味化。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增加化学史和化学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材内容包括五个层次: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情感层次、认知层次、教学思想及方法层次。从教材的结构上,应突破重点,以重点带全面。比如对重点知识,结合科学发现的过程及化学史,讲清来源和应用范围,使学生掌握学习思路和方法,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二、教师观的转变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作为教师,不应只满足于能教好课,而应该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一方面,教师应进修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包括教学论、课程论、化学教育学、化学学习心理学、教育测量学、智力心理学等。另一方面,教师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这样,教师不是在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象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学会做,教师不具备的品质,也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所以,教师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与各种技能,教师不仅要具备化学知识,还应该有社会知识与实用技术知识,不仅能讲授,还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教师除了应注意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外部行为之外,更应该注意自己的个性及心理品质,应该从政治、道德、知识、能力、心理、审美能力等诸方面提高自己,全面发展,综合提高,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总之,要让学生具有的品质,教师应首先具有,21世纪的教师要走在21世纪学生的前头。
三、人才观的转变
一般地说,人才分三个层次:那些具有非凡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具有突出智慧,丰富学识和优良心理品质的高级人才,是人才的第一层次;能够熟练掌握和通晓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专业人才,是人才的第二个层次;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广大公民和普通劳动者,是人才的第三个层次。社会对于这三个层次的人才都是需要的,缺一不可。比如在厂矿,既要有工程师,也要有技术员和技术工人;在大学和研究所,既要有教授、研究员,也要有资料员和实验员,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如果建筑公司只有绘图员没有施工工人,医院只有开药方的医生没有抓药的护士,工作如何开展!但当今许多人认为,只有高分考上大学才是人才,在高分、大学、人才之间画等号,因而在中学阶段一切围绕分数转,只抓智育,不抓德育、体育、美育、在智育中,只抓知识,不抓能力;在知识中,只抓高考要考的知识,不抓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这一切,都是片面人才观的反映。
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多层次的,而且是多方面的。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音乐家、艺术家、体育明星、发明家。我们的学校要把培养多种人才作为我们的任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的大脑分为两个区域,分别控制语言和数学两种智能,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却认为,人具有六种智能,由大脑的六个区域来控制,前两种是众所周知的语言和逻辑(数学)智能,后四种则分别为音乐智能、体育智能、空间想象智能和感知自己或他人情感的智能。这六种智能各有自己的信息储存库,这一点可由某些健忘症患者的症状来证明。他们有时丧失了某种记忆力,而另一种智能却异常发达,这同时也证明了这六个区域中的某一区域若缩小,即某种智能衰退。其他区域则相应扩大,占据原属于另一智能的区域。另一智能则有可能发展。这就为我们培养各种人才做了生物方面的最好注释,也就是说,学生在这六种智能中的任一方面的发展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我们完全没有理由只以文化课的分数高低来衡量是不是人才,而应努力发现学生的特珠才能,为学生特殊才能的发展提供特殊的条件。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一般都喜欢学生循规蹈矩,而认为那些常问“为什么”的学生是“刺头”,其实,这些“刺头”的创造力都很强。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就因为问了“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而被教师赶出了教室。我们在教学中有时也会发现,学生没按教师的思路做实验,教师大发雷霆;学生对某个问题刨根问底时,教师不耐烦地敷衍学生。所以,德国心理学家海内尔特说:“今天的学校忽视了促进创造力,而且常常跟创造力做对”。海内尔特的话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在我们不正确的人才观的指导下,在我们的训斥下,有多少创造思维的火花被熄灭,有多少人才被埋没……,是转变人才观的时候了。
四、认识观的转变
近年来,“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这是由于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因而,科学、技术、社会这些本属不同范畴和不同性质的体系,在现代社会中已愈来愈成为紧密关联相互渗透的整体,而化学在“STS”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现代高科技领域取得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化学学科发展的结果。因而中学阶段的化学教育应该完成三个任务:①教给学生基础的、系统的化学知识;②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③使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连一项指标都达不到。因为他们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而是让学生大量地背诵,靠死记硬背记下公式,会套公式算题即可,而新的教学观念认为:背诵一些定理定律不是学习,能背诵,记住的东西并不一定能理解,而不理解的东西是学不会的。
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考虑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把中学生当作“缩小了的成年人”,不注意中学生的思维习惯、认识过程和认识规律,一切教学活动都按教师的思路进行,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具体体现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完美结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提问题找思路,做实验,错误让学生析,是非曲直让学生辨,方法优劣让学生比,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知识的转变
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其实,知识不过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目的,我们还应该注意非知识性素质的培养。
①强调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但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注意培养能力和技能,不但要培养化学方面的能力,还要通过学习化学养成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态度,如终生学习观点和自学能力,与别人合作的能力,选择、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②强调渗透和综合,现代科学发展有两个突出特点,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一方面门类越分越细,另一方面由于各学科之间的广泛渗透,产生了许多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所以不但要强化化学知识,还要注意化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不但要重视书本知识,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使学生的知识“广、博、精、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矗
③要注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制作、创造的机会,把化学变成活生生的实物,活生生的生活,活生生的化学。
六、过程观的转变
化学教学中狭义的过程一般是指化学实验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的演变过程或某一被研究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我们知道,知识与能力是构成现代人才的两大要素,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转化成能力,只有活的知识才具有能力价值,化学过程和终端结论相比,前者属于活的知识,后者属于死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倘若忽视化学过程的分析研究,而强求学生死记硬背结论,实属本末倒置,在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做好化学实验,分析化学过程中,这样,学生不但通过研究过程掌握了知识,还掌握了研究问题的方法。
广义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发展认识能力,逐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众所周知,在一般的认识过程中,所涉及的是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之间的关系,这可以称为是认识论中的“二体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认识的主体(学生)和认识的对象(客体)之外,还有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过程是个三体问题。处理好教学过程,也就是处理好教师,学生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由于人们对这三者在总体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矛盾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处理方法,就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思想,结论及方法。
比如,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是注入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这种教法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将知识“嚼烂”喂给学生,而新的教学观点则认为,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可以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定的条件,则靠教师来提供,进行指导和引导,这种方法称为“指导发现法”,也就是说,学生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背景、场所、器材,由教师启发指导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思考、问答、讨论、分析推理、综合概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这种方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由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被动地位转变为自己发现和获取知识的主动地位。学生自己参与问题的发现、实验分析,结论的整理过程,这种重视过程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强化、提高都是颇有益处的。
七、课堂观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基本上是教师——学生的单向传递,美国教育家林格伦曾把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单向交流,教师讲,学生听;第二种是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第三种是多向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第四种是综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所以,我们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应该由单一转向多向,即同学教师,同学同学,同学社会,应由课堂转向课堂课外活动家庭社会一体化,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立体大课堂。
以前我们过分地强调保持教师的尊严、保证课堂的纪律性、严肃性,使课堂气氛紧张,学生情绪受到压抑,现代心理学证明,紧张的情绪是妨碍学习,抑制智力的。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和创立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愉快的学习,精心设计游戏、实验、情景,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味、有意思,现在流行的诸如“愉快教育法”、“幽默教学法”、“快乐学习”等均属这种类型。
在每节课的45分钟内,目前基本上都是教师用于讲课,而在美国,每节课只讲10分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消化、教师不“承包”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再以讲为主,而是以导为主,变“讲师”为“导师”,学生不再以听、抄、记为主,而是以练、思为主,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自己阅读、思考、质疑,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象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有气味的东西用嗅觉,有滋味的东西用味觉,能感触到的东西用触觉”,使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宽松、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让知识、方法、能力如泉水般流进学生的心田,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课堂观。
八、评价观的转变
许多学生从小学起就开始受“考试”、“补课”的折磨,其目的只有一个:上大学,而怎样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情操、素养的公民,却往往被忽视,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评价的错误导向所致。
教育的评价功能有多种,但主要表现为甄造功能和发展功能两种,人们历来对评价的甄造功能比较重视,通过它来体现教育的人才分配作用,而对评价的发展功能研究得不够,人们希望通过甄别选拔考试,对学习者按智力水平层层选拔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堆砌“象牙宝塔”,因此,学习者的升学竞争异常激烈,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由于评价的甄别功能被不恰当地提高,造成了我国中学教育围绕考试评价运作的情景,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满堂灌,作业满天飞,为追求高分而牺牲学生的兴趣,生活追求,价值目标和情感生活,用题海把学生训练成解题和应试的机器,所以,把升学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需要,由此可知,考试评价作为左右教育的指挥棒,其对教育的制约和干扰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教育的评价观念的更新主要表现在应从重视评价的甄选功能转变到重视评价的发展功能上来,让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注意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调节教与学的进程,让评价促使学生萌生成就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一年多了。通过这一年多的探索、思考、实践。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感若评价体系不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要将新课程改革真正深入下去是很困难的。在所有的评价方法中,试题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通过对学生知识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检查,展示了潜在的教学功能。如何改革化学考试试题,促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呢?笔者经过探索、实践有以下几点看法,与同行探讨。
一.减少死记的机械性识记部份的考核,增加探究过程的考核
机械性识记的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核,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有背于新教材理论,没有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据说,淅江某高中一班,高考化学成绩平均92分,许多同学都进大学深造。二年后,回到母校,化学老师又让他们做同样一套题,结果平均只有39分。曾有一名教育家说过:什么是教育?就是当学生把老师所教的知识都遗忘时,剩下的一点就是教育。那是什么呢?那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在此过程中培养的人文观、科学观。大量的机械训练,只能让学生暂时取得好的成绩,于学生能力培养无益。作为评价教学的一个工具,试卷应体现这一教学原则,减少死记知识的考核,而着眼于探究过程的考核。
例:探究给物质加热方法。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mL水。试管-1: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上方约3cm处加热;试管-2:试管的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加热;试管-3: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需的时间,分别是60秒、35秒、27秒。请你回答:
(1)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哪一层火焰?为什么?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至少答出三点)
(3)上述实验,还存在哪些问题(举两例),有哪些改进意见?
此题通过探究应用酒精灯的哪一层火焰加热,以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并让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分析、开拓创新的能力。
例2:(厦门市2001年中考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作为曾经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据6月15日我市政府的“2000年厦门环境状况公报”称:厦门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排放来源于汽车尾气。我市近几年来汽车持有量的增长达20%,虽然空气质量居全国第四,但环保仍面临如汽车污染等问题的考验。另据报道:将氢气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已在我国研制成功;酒精作为燃料的汽车已在北京市、河南省使用;我市也有一部分汽车改用液化气作为燃料。
(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我市将部分汽车排气管加装三效转换器,促使一氧化碳在排气管内与空气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
(3)请提出我市治理汽车污染的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
(4)就目前的情况看,氢气做燃料的汽车要投入使用前,你认为还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
(5)若实验用氢气汽车运行1km,需要2858kJ能量。现这辆汽车在我市环岛路上走一圈(约30km),需要__________g氢气。(已知每克氢气燃烧放出142.9kJ能量。)
此题是以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境设置的试题,通过此题,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认识到人类文明与环境恶化的双重性,了解我国新能源开发的迫切性,更强调了公民治理环境的参与性,增强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环保建设中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运用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成为环保的参与者,体验创造的价值和魅力,激发创新精神。
二、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化学、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的学科,中学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本来就是来源于实际,试题应还它本来的面貌,并不是单纯考核学生一些系统的化学知识,而是从实际问题出发,贴近中学生的实际,使学生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的角度去认识化学问题,思考社会问题。如,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健康、食物、营养、材料、能源及环保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化学密切相关。这些问题的考核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去解决联系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使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
例:(广州市2000年中考题。)有两瓶无色液体,其中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浓食盐水,区别它们的方法有很多,请你简要写出尽可能多的你认为可行的方法(至少写三种):
方法一: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方法三:__________。
此题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鉴别题,生活中也可能常遇到,学生可以动用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展开想像的翅膀去构思,不被条条框框限制,不被学科知识限制,养成遇事多角度、多方面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例、(黑龙江省2000年中考题。)举出家庭中常见的一种酸性物质__________,一种碱性物质__________,一种盐__________。
这虽是一道填空题,但要求学生联想到家庭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和常见物质与物质分类的关系,引导学生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的思想方法。
例:(13天原杯复赛题)种植下面几种农作物对PH的要求:大豆:6~7,茶:5~5.5,甜菜:7~7.5西瓜:6。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上述农作物最不适合种植的是()
例:某同学晚上帮妈妈做饭,切完白菜后,就将菜刀放在菜板上,第二天,发现菜刀生锈了,菜刀生锈的原因是:()防止菜刀生锈的方法有()
上两题要求学生应用所用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体现了联系实际的取向,让学生学以致用,加强化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三、加强各科联系,体现学科渗透及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综合考试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它可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即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厦门市2001年中考题。)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述原因__________;(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
此题需要思考,如何采用一些方法使溶液的密度增大而使小球上浮,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给学生以施展才能的舞台,使学生将化学方法和力学原理相结合,从多角度思考,多方位实施,很有效地达到考查学科科学素质的目的。
例:为了能够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上海市政府已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
(1)为迎接APEC会议的召开,市政府对主要道路进行了整治.在主要道路两旁,可看到新设置的不锈钢分类垃圾筒.在一侧的筒盖上画有啤酒瓶、报纸等图案,另一侧的简盖上画有鱼骨、果皮等图案.前者表示用于投放————(填“有机”或“无机”)垃圾,后者表示用于投放————垃圾.
(2)日前,上海已新建成延安中路、太平桥、黄兴公园和徐家汇花园四大绿地.大面积绿地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有明显的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分析的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A.减少了城市工业温室气体和汽车尾气的排放
B.植物的蒸腾作用使绿地周边地区的平均气温降低
C.促进了空气的流通D.改善了空气质量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定理(韦达定理)的教学,通常采用先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两根,,然后计算,来处理,这样做基本上是验证性的,似乎不利于学生透彻理解韦达定理的实质。但如果采用探究的方法:
1、填表:
2、由上表你能发现一个怎样的规律?试用语言叙述。
3、你能用理论证明它的正确性吗?(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试试动手证明,并想想共有几种证明方法。)
由于所学的知识是学生亲自参与探究才得到的,因此印象会特别深刻,对公式定理等的理解尤其透彻。这种重视探究,重视尝试、发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显然更适合新世纪的时代要求,更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学观念不同,教学的处理、安排就不同,因而教学的效果也就不同。在现实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辛勤劳动,往往都事倍功半,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有些过分的做法压抑、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学观念陈旧,“注入式”教学观念作崇。而教学成功的教师,往往都事半功倍,不仅完成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而且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这其中的奥秘也不难解开,就是有现代教学观念在起指导作用。那么,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观念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样教都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使学生的发展适应教什么和怎样教;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得到生动活泼、创造性的发展;三是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尤其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以此为衡量教学的重点。
二、创新的教学观念。
创新是社会与民族进步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和灵魂。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只有创新才能完成培养创新人才的观念。创新观念贯彻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统帅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来讲:
1、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这里创新精神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创新认知,即了解创新的意义,有创新的意识等;创新情意,即喜欢创新,乐于创新,能以顽强的意志,把创新活动进行到底等;创新的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技能技法等;创新行为习惯,使创新变成自觉主动的行为,成为个人生命和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要坚持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放在重点的位置上。
2、在教学过程上,教师要科学地、艺术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导入新课富有情趣,让学生充满好奇和兴致地投入教学;使教学各个环节衔接自如,富有“戏剧性”变化,让学生如入艺术的境地,获得惊喜和进步;使教学的结尾富有启发性、思考性,让学生有充分想象、思考和探新的余地。
3、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打破单调机械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教学组织形式,代之以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双向教学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