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8:19
序论:在您撰写手术室护理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需接受骨科手术患者4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含男234例,女228例;年龄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49.7±5.4)岁;手术位置:265例为四肢,108例为脊柱,52例为盆骨,37例为颅骨;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31例)和对照组(231例)。其中观察组含男116例,女115例;年龄为21~71岁,平均年龄为(49.9±5.6)岁;手术位置:132例为四肢,55例为脊柱,25例为盆骨,19例为颅骨。对照组含男118例,女113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49.5±5.1)岁;手术位置:133例为四肢,53例为脊柱,27例为盆骨,18例为颅骨。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手术位置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包括统一安排术中个护理人员工作范围及职责,以及讲解术中需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力度,给予全面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主要包括:
①手术前1d,对患者进行访视以及整体病情评估。仔细阅读患者病历,对其病史、家族史以及各脏器功能等进行全面了解,并为其做相关术前饮食指导,例如术前8h禁食,术前2h禁水等。
②术前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教育。术前为患者普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其危害性,叮嘱其注意个人卫生。并为患者做心理指导,帮助其正视疾病及手术,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③手术以及操作流程均进一步规范化。通过讲座及交流学习等方式,加强对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增强规范意识,统一学习并掌握无菌操作规范流程,对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术中操作进行特别强调,工作中需注意避免。制定严格工作制度,并通过日常监督及定期考核等形式实施。
④严格指导医护人员保持手卫生,需按照七步洗手法对手部进行仔细清洁。避免手术室内大量人员频繁走动,并保持手术室卫生,术中产生垃圾及时清理,室内定时通风消毒,确保空气新鲜。
⑤对患者手术位置及方式实施安全管理。术前对切口部位皮肤进行仔细准备,术中所需器材以及耗材等需规范化消毒,并加强对手术切口护理工作管理。
⑥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接受骨科手术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手术室内危险因素,并对其特别关注。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情况。
1.4感染标准:发热体温高于38℃;经血培养检查结果阳性数≥1,且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患者可能合并有低血压或者寒颤等症状;引流管所引出液体呈脓性,术后手术切口长期不愈合。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珋±s)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科骨科手术具有复杂性及侵袭性等特点,患者术中手术切口较大,失血量较多,在术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相对较高,这将使患者自身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不利于术后恢复,并加重患者医疗经济负担,严重者甚至导致其死亡,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管控,特别是强化手术室中的护理管理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国内外AliuO等人在此方面的报道较少,需采取何种措施降低骨科手术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深入思考。本文结合我院近年来实施的相关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更好地服务骨科手术患者,避免其发生医院感染。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符合国外Togh-erL等人的报道结果。表明使用全面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有效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各类不规范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可能和如下因素有关:
①患者了解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会提升其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度,且使其在住院整个过程中,都有意识预防医院感染。患者个人卫生情况得到良好保持,会大大避免其因自身卫生因素导致的感染。同时,患者本身对疾病以及手术过程等进行详细了解,会减轻其心理恐惧、忧虑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其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及战胜疾病信心,利于术后恢复。
②加强医院感染危害等宣教,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确切认识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专业技能统一培训,可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质量。同时,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各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自觉性及负责程度。
③医护人员手卫生于整个手术过程中十分重要,如其手部清洁不彻底,会直接将细菌等带入手术室,极有可能造成患者发生感染。通过对手术设施进行严格消毒,能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外源型细菌感染。尽量控制手术中室内人员走动,可降低致病菌落入手术切口中的几率,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1.1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行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中选取22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10例。在对照组中,有52例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8~71岁之间,平均为(44.5±5.7)岁。在实验组患者中,有61例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年龄在19~69岁,平均为(44.0±6.2)岁。两组患者均是自愿参与该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管理方法
在对照组中,对11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体征检测、血尿常规检测以及用药等方面的普通护理;在实验组中,对10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严格的外科手术室护理,其具体方法如下。
①手术室的合理布局应该能够与具体的治疗工作要求相符合,同时还能够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可以对手术室进行无菌区和非无菌区的划分,合理安排手术设备及其相关器械;
②对手术室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持,在进行具体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定,重视手术室的清扫工作,注重消毒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③合理应用无菌技术,确保手术器械在术前能够保持一个绝对无菌的状态,现今医院最为常见的一种消毒方法是高温压力灭菌消毒方法;
④对手术室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对手术室内的菌种和菌落数进行有效的检查,并对消毒工作进行有效的加强;
⑤合理处理手术室废弃物。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并按照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生医院感染情况的相关性原因进行总结和归纳。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
2结果
在通过1个月时间的出院随访观察之后得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9.1%和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1一般资料我院为三级乙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年手术量10000多台,普外3000多台、妇产3000多台、骨科2000多台、神经外科近500台、泌尿、肿瘤800台、五官科、眼科800台,在编护士26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个,主管护师4个,护师8个,护士11个。
1.2方法
1.2.1专科组的设置根据临床分科及年手术量分成四个专科组。如心胸外科与妇产科为一组;普外与肿瘤科为一组。每组成员分为三级结构。一级:专科组长;二级:专科护士;三级:护士。专科组长和专科护士固定。三级护士每年或半年轮转一次,保持专科组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专业组的技术优势,适应专科化发展。
1.2.2专科组长的设置(1)专科组长具有护师及以上职科,本科学历。(2)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进行过专科手术配合的进修、培训,对专科疾病有充分的了解。(3)工作能力较强,能全面掌握手术配合、设备、器械的使用,消毒、保养工作。(4)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善于沟通、协调,责任心强。(5)带教意识浓,带教能力强。
1.2.3专科组长的职务在护士长的领导下管理专科组员,制订专科培养目标和计划。胜任专科高、难、新手术的配合,能熟练操作大型精密仪器的安装和使用,及日常养护,贵重物资的补充,管理专科组的科学和科研工作。组织组内人员讨论,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及组员的沟通,提高专科组主动服务意识。
1.2.4专科护士的设立与职责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熟练专科手术配合对专科仪器,设备、器械的使用,消毒、保养工作熟悉,能胜任带教工作,在护士长与专科组长的领导下能独立、出色地完成专科组重大手术的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护士长反映,指导组内轮转护士的工作。
1.2.5专科的学习、培养(1)不定期聘请专科组内业务学习,包括专科理论、手术步骤、手术、特殊器械的正确使用。(2)不定期聘请专科医生授课,讲述引进的新技术、新术式及各种复杂手术前后的配合要点与注意事项。(3)聘请工程师器械供应商讲授各种新仪器的操作与管理。(4)不定期选派组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强交流,共同提高。
1.2.6专科组的考核考核分两个部分:一是专科技术的量化考核,每月一次,对组内成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配合关键点、新技术、新仪器掌握情况;二是满意度考核,每季一次专科医生对专科组的满意度调查。
2结果
2.1专科组设立前后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情况比较见表1。
2.2专科组设立前后专科技术考核情况见表2。表1专科组设立前后医生对手术配合工作的满意表2专科技术考核成绩。
3讨论
外科手术专科组的设立是专科化发展的需要,是对手术室护理提出的更新要求,是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促进护士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首先使手术物品准备充分,配合默契,提高手术成功率与医生满意度。其次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1)赋予专科组长重任权利,激发智能,明确的目标和适当的压力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2)专科组员在组内得到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使专科理论和技能全面得到提高;(3)服务意识增强,让患者满意,让医生满意,成为工作的目标,了解医生的习惯和特殊要求,使配合默契,效率提高;(4)专科护士在论文书写科研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专科化护理有利于同一专科疾病、手术和护理知识、经验的积累,充足的临床资料,使论文撰写和科研有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专科护理组的设置和实践提高护士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准确性和默契性,发挥了团队精神,是培养现代化、专业化、手术室护士的有效途径[1]。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同期实施手术的14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第1~2号手术室的74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男448例、女300例,年龄18~61(40.9±3.7)岁;护理时间5~29(14.3±2.9)d;其中普外科296例、骨科119例、泌尿外科85例、脑外科22例、胸外科122例、妇产科104例。将第3~4号手术室的7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男426例、女322例,年龄17~63(41.6±4.0)岁;护理时间5~31(16.0±2.7)d;其中普外科287例、骨科108例、泌尿外科88例、脑外科24例、胸外科125例、妇产科1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管理:统一制作手术室使用的护理标识,种类主要包括标语、腕带、色牌、标牌、印章、标图等,类型主要是环境标识、患者标识、警示标识。①环境标识:手术室环境标识:由于手术室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标识要清楚,如污染区采用红色标识,无菌区采用绿色标识;手术室器械和设备放置也有要求,不同类型手术设备也要区别清楚;手术室内在患者醒目的位置放置手术进度标识,医护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②患者标识:腕带是临床常使用的身份标识,将患者的详细信息资料填写好,并选择不同颜色的腕带表示患者实际情况,如普通患者使用蓝色标识、重症患者使用红色标识、患儿使用粉蓝色标识。术前由护理人员给患者带上腕带,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人员核实患者信息;大部分手术患者需要多个输液通道,容易出现护理差错,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在醒目的位置标识名称、放置时间等,避免出现差错;部分患者对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应该对过敏药物做好标识,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将过敏标识悬挂在输液架上方便医务人员查看,对于有特殊情况如合并血液传染病、昏迷、病危的患者采用红色腕带进行标识。③警示标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容易取错包装类似的药物,当患者需要输注多种药物时要做好药物名称、用药时间、用途等警示标识,采用不同颜色标签区分内服或外用药物,如蓝色标签表示外用药品、红色标签表示内服药物等。对于要提前抽取到注射器中备用的药物在术前做好标识。使用核对卡进行标识来提醒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好护理工作,达到降低护理风险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调查问卷根据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量表,结合本院手术室情况制定,分析两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后护理质量(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用药差错)、患者满意度(医疗环境、服务态度、专业技术);采用中国护理人员压力源量表分析护理人员的主要压力源(包括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护理及工作、工作环境与资源分配),共5个子条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1管理医疗废物
手术室的医疗废物较多,包括感染的、药物的、病理的,在处理时,应做好具体的分类,采用黄色的的专用塑料袋收纳废物,将刀片、针头等比较锐利的废物放入到利器盒中,若废物装满3/4时,即可封袋。由专门的废物处理人员对废物进行集中回收以及处理,若暂时不能回收的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能超过2d。指标观察:记录分析护理满意情况、不同切口发生感染情况、手术前后的手菌落数、空气菌落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72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9例,比较满意30例,不满意13例,满意率为81.9%,护理后,非常满意42例,比较满意30例,不满意0例,满意率为100.0%,护理后满意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护理前后切口感染率:护理前,Ⅰ类切口感染率为7.3%(3/41),Ⅱ类切口感染率为11.5%(3/26),Ⅲ类切口感染率为40.0%(2/5),护理后,无感染发生,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P<0.05比较差异显著。
2.3比较护理前后的手菌落数以及空气菌落数: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手菌落数以及空气菌落数,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术前患者空气菌落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手术后,护理后患者的空气菌落数以及手菌落数明显下降,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取得本人及家属的同意,并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13~68岁;观察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14~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手术室管理。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叮嘱其谨听医嘱,有任何不适应的情况应立即向相关人员进行反映,及时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具体为:①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对精细化管理的优点进行宣传,使工作人员全面了解精细化管理的中心理念,同时使工作人员养成严谨、规范的态度,让工作更加井然有序;②在手术室的护理过程中,结合患者病情做出有效合理的护理,将行为精细化,同时依据手术室的制度进行标准化的方式,来对患者在术中的状况作出评估,降低手术所需要承担的风险,提升服务质量[2];③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能更好的与患者讲解出现的疑惑,补充其所缺乏的相关病理性专业知识,突显出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同时让患者感受到关爱,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④加强监督力度,做到精益求精,如手术室的消毒、清洁工作,不仅仅对器材进行消毒清洁,还需要对手术中空气进行净化,使得整个手术间空中漂浮着的病菌得到清理,以免手术过程中由空气中残留着的病菌对伤口造成感染[3-4]。1.3疗效评价。患者通过治疗后,对整个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不满意。满意:患者对护理模式没有抵触,且病情恢复程度较好;不满意:患者明显对护理产生抵触心理,依从性极差,且病情恢复不是十分理想。1.4观察指标。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1.5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对护理表示满意64例,不满意16例,满意度为80.00%(64/80);观察组对护理表示满意7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7.50%(78/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
3讨论
手术室作为患者急救的场所,只有更全面、更细致、更科学的对手术室进行管理才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时的存活率,同时更安全、更精细的护理模式才能更优质的对手术中的患者进行护理,降低手术所需要承担的风险,给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安全保障,更放心的接受治疗,消除面临手术的紧张不安情绪,降低手术中不良情况的出现。精细化管理正符合上述管理模式的特点。首先,通过宣传,使得相关医务人员全面了解精细化管理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并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更为深入的对有关病理性知识有了全面的认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蔼、温柔的态度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意见,提高工作效率,深入了解专业知识有助于对患者补充所需要了解的事项,消除患者因知识困乏所引起的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其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甚是严格,使得医务人员在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例如手术间的清洁消毒,不仅仅对器材进行清理,还需要净化房间中的空气,以免在手术中出现其他病菌感染;同时还要求领导加大对整个过程的监督力度,手术室内出现的细小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出现,相关人员也应严格把控,提高整个手术操作的熟练度,注意细节,不能因其一些细小的问题导致患者的手术失败,如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医务人员工作上的失职,失职人员要对其进行手术失败原因分析,帮助其更好的进行下次手术治疗,实现精细化的管理目标,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帮助其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成功率,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整个手术过程的质量,使患者的治疗安全得到保障,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治疗工作更为满意。与传统手术管理方法相比,其安全性更高,受到更多患者的接受,而且这种手术管理方案更具科学性,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秀云 李欣 李霞 单位: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
[1]田美娟.分析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262-263.
[2]刘金芳.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4(12):82-8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0年2月~2013年2月共发生60件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其中有40件为一般安全事件,有20件为中度安全事件,其中一般安全事件属于医疗差错,中度安全事件属于3级医疗事故。
1.2方法
详细调查翻阅全部安全事件发展过程以及处理记录,根据医护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薄弱和法律意识淡薄、管理制度缺位、制定执行力度较低以及医护工作人员自身责任心不是很强等来对安全管理事件实施归类统计,分类统计每一种因素所引起的安全事件等级。同时对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3,4]。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来实施统计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阻碍因素,医护工作人员自身责任心不强与管理制度缺位为主要阻碍因素,与其他因素对比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处理对策
基于上述阻碍因素的分析,建议可采取以下处理对策:①构建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增强护理工作人员责任心,将其工资收入、个人评选、晋升机会以及奖金等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相挂钩。②制定并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当前社会形势予以修订,确保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可遵章行事,系统且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应包含术前确认制度、各物品器械和药品管理制度、复核管理制度、患者交接制度、手术标本安全管理制度、防感染制度等。在管理期间,因手术室随时都有可能增加各种诊疗项目,且设备仪器也在相应的改进,医护人员也在更替,对此,在实施管理时,应对有关管理制度进行及时地完善以及合理地修订,以保证手术的质量以及安全。③增强医护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等方面内容的培训,按照岗位需求,定期将手术室护理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学习,强化其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手术室有关设备仪器操作的训练,使其能够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④加强非医疗安全方面的管理,结合易耗品来实施分类管理,对于成本较高的这些材料,可实施班班交接,且做好详细地使用记录,强化医护工作人员的火警意识,设立手术室配送组,由该小组每天对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情况实施检查,确保手术室各种物资供应及时,保证手术使用。除此之外,手术室附近环境必须要确保安静,以此提高手术成功率。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