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民族语文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07:50

序论:在您撰写民族语文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民族语文论文

第1篇

(1)娱乐健身类功能:促进大众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政治经济类功能:通过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可以促进人们参加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促进特色体育产业的开拓。在许多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中同时进行着技能交流与贸易活动。例如,傣族的“泼水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有许多外族的商人、旅客参与,为该地区的贸易、旅游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土壤,在此过程中也加强了民族交往交流,促进了民族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

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优化

2.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优化是通过系统结构的涨落有序来体现的

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整体优化,尽可能发挥该系统的最大功能,取得最佳效果。系统优化的实现,是通过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来实现的。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建立国内各地的传播环境,政府主导与民间开发不能有效结合等多种原因,致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不能发挥整体功能。

2.1.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要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就必须保障传播途径的通畅性必须保证大众反馈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该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效果。在现有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如武术的传播,包括学校、电视等都只重视动作本身的华丽,忽视了文化本身,这样就破坏了武术传播与传承的整体性,致使武术文化缺失,必然导致其稳定性被破坏。

2.1.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协同关系

2.1.2.1研究目的与大众的需求之间的协同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受传播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若是研究的内容不能满足大众的好奇心与需求度,便会相对会抑制这一系统的有序发展,便会否定该系统的稳定性。若是所研究的内容超出大众所现有水平,则循序渐进的向人们灌输这一文化。从现阶段的研究来看,这一文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众的接受效果,阻碍了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此方面发展较好的是潍坊风筝,在该活动中人们充分认识到了风筝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健身与娱乐功能,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这些就反应出了研究目的与大众需求完美协同的效果。

2.1.2.2政府、研究者、大众三者心理层次的协同这里指三者精神层面的高度一致性。在传播与研究过程中,政府与研究者只有抓住了大众的心理、了解了大众的现有精神层次,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与制定相应的措施。三者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循环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该文化所拥有的多方面内容,更利于其传播与传承。

2.1.2.3政府、研究者、传播媒介与大众之间的协同政府与研究者向大众输出该文化信息或大众向二者反馈信息都需要一定的传播媒介,例如措施、电视,电影、物质设备等。但是并不是哪一项传播媒介都对该系统有效,应依据大众需求、文化传播需求、研究目的、传播目的等选择相应的传播媒介。以传统武术文化节目为例,有影响的是“武林大会”、“武林风”。这两个节目都是技击武术打斗的“真人秀”类型,完全撇开了传统武术文化“形意相合”的“精、气、神”内核,缺少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的针对性传播。如“武林大会”中就没有充分体现北少林的刚猛强健、朴实简练。

2.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式

2.2.1创设良好的环境保障促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统观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现状,其外界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尤其在学校教育中,各教育都比较重视体育动作的传播,而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则只字不提,即使在文化课上讲解,但由于考试重心在动作方面,文化自然也被学生所忽视,这样就间接地阻断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这一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组织的开发,建立健全各级负责机构和组织,例如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调研部、整合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组织,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公司等等。

(2)建立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交流站,使研究者更好的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方法、视域等,构建起政府与研究者的良好桥梁。在学校中应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使其能达到政府与大众的要求。

(3)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缺少传播手段与途径,在现阶段应有效利用电视、电影、娱乐节目,如云南白药广告可以彝族的“打磨秋”体育文化进行创意,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网站设计、网上交流站的开发等。

(4)加强民众的主动传播意识,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增加民众反馈渠道,致使政府、研究者与大众文化主体之间可以有效循环。

2.2.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承系统各要素的质的提高

(1)研究者研究者应该热爱自己所研究的内容,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不能固守己见。现在研究者的情况为研究力量比较零散,单兵作战,研究方法较比较单一,视域狭窄,专业性较差,在今后的培养中,应针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培育措施,如: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会、读书报告会等。

(2)大众大众应具备一定的文化自觉性,具有积极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愿望、动机和兴趣,并具备一定的好奇心,一定的运动经验、能力和运动技能储备,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具有稳定的群众基础,促进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3)研究目的研究目的要明确、清晰以及具体,以传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为最终的目的,在研究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订相对区间和时期的目的。

(4)传播内容传播内容要宽泛,不能仅局限于身体活动,应当全面地进行传输,在以身体活动为重心的情况下,适当地进行文化引导,发挥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整体功能。

(5)传播媒介与研究方法在传播与研究过程中方法,手段要具备多样性并必须适应于这一过程,如研究方法可以运用自身体悟法来进行研究,传播媒介的物质条件要充足,充分利用电视、电影广告,网络空间等。

第2篇

踩高跷捕鱼,是京族在漫长的500多年当中,通过京族人民的辛勤劳动、生产与实践,逐步形成现在扑鱼的一种技能,他通过自己技能与力量和铺助工具完成扑鱼的一种手段,发展到今天。现在由于大型的先进的扑鱼工具的普及,踩高跷扑鱼现在只当做一种娱乐活动。其实最初只是一种生存手段,现在已成为一种在大型节日作为比赛娱乐欣赏的活动。例如:每年农历的六月初九的“哈节”京族人就在哈亭前载歌载舞,进行各种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踩高跷就是其中一种,还有顶杠、抢花炮等。人们在参与这些传统的体育活动时,不仅发展了体能,增进了健康,而且精神上得到满足,娱乐上增进情感,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在教研教育作用方面有,

1、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

因为有竞争性,人生同样有竞争性,而且体育运动的最终胜负,不仅包括体力方面的竞争,同时也包含了智力方面的竞争。这些既需要学生靠积极的思维、敏捷的判断力,又能在关键时刻迅速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而踩高跷捕鱼,本身就产生于生产、生活当中,但在体育课堂活动中比在水中更难把握尺度,很容易摔伤,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和危险性,教师在传授技能也要承担很多的风险,就像侗族、苗族的抢花炮、上刀山下火海、瑶族的爬花杆等,都具有生存能力教育的作用;

2、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具有差异性的,心理素质较差对学习和生活都是相对不利的。踩高跷作为娱乐活动,也有其的竞争性,利用其不断产生的胜负结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取得胜利,并感受胜利带来的自信和失败带来的遗憾,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终改善学生的心态,达到改善其心理素质的作用。现在我们学校把踩高跷捕鱼融入到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中,一方面既可以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既增强了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又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踩高跷传统体育运动给予学生们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精神饱满,体魄强壮,情绪愉快,这是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结果。随着京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进和普及,他们包含的挑战性、娱乐性、传统性的特点更具有吸引力;

3、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配合完成一套完整的动作技巧,因此踩高跷技巧动作主要还是通过身体活动来表现的。这些可以发展学生的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肺能力,增强学生肺活量以及其他运动器官的功能,最终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二、建立传承人梯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第3篇

1.人的生命具有三个层面:肉体生命、社会文化生命和精神生命。肉体生命是人之为人的生命前提,是人生存的载体,是人的精神特性和社会文化本质的物质基础。社会文化生命是指,人是社会的一员,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与他者具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使人的生命超越了生物个体的规定性,进入到普遍的族类生命活动之中,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精神生命即是指,人是一种有思想、有意识的精神性存在,人不断地追问生存的意义。美国哲学家赫舍尔认为,“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他甚至将“人的存在”与“做人”区别开来,认为“人的存在”远不如“做人”重要。做人,即成为人,即立身处世。人如果不成为人,仍旧可以存在。可怕的是我们这个地球上充塞着一种“存在物”,从生物学上讲,他们可以算作人类,他们存在着,活着,但他们缺少一种可以从精神上把自己与生物区别开来的性质。人之为人在于人同精神有关联;做人,就是这种关联的具体表现。人总是试图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追问生活的意义,人在追问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认为,人不仅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而且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的满足虽然要以满足物质需要和物质生活为前提和基础,但是人的精神需要一经产生,就会成为相对独立性的因素作用于人的行为,影响着人的活动,这种影响力量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素质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并且在一定的条件和情形下会有比物质需要更大的动因作用。

2.马克思非常重视精神需要及其满足,并希望通过教育、发展文化等途径使人得到精神食粮从而满足精神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认为,精神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而且“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总之,人不仅以自己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动物界区别开来,而且精神生活的不断满足是人成其为人的内在规定,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然而,我们的社会在转型,人类不断否定原有的精神世界,创造出新的精神世界,尽管带来了一些社会新元素,但总体上还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理想信念模糊、信仰危机、自性迷失、精神失落等现象。如何解决?路在何方?“在一个意义世界正在发生动荡、转换,意义处于低迷、失落的危机时代中,教育在人的意义世界建构中更是承担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的确如此,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就是根据人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促进人的各种素质的提高。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因此,教育应以人为本,应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以及精神生活的满足。教育应承担起人们精神家园建构的使命,特别是德育,因为“从生命及其意义创造的角度审视教育,我们会发现教育的一个庄严使命:教育作为人类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可以在生命和意义创造之间架起桥梁,激发、助推生命的意义创造”。

二、道德掌握世界具有特殊性

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掌握,体现了实践与精神的统一、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就实践与精神的统一而言,道德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意识形式,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它既是一个关系范畴,也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并且需要以行为准则的形式出现,用以调节人们的行为,从而实现道德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又是实践的。而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则体现了道德掌握世界的基本手段和价值目标。道德掌握世界的基本手段是行为评价和选择。道德评价以人们实然的行为为对象,向行为者发出行为应当的指令。“应当”立足于实然和应然,但又不等于实然,“应当”是对实然的肯定和否定的统一,是从实然向应然的过渡。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本身就包含着实然和应然的辩证统一,它以推动人们行为从实然到应然为目标,让人从现实出发追求理想。道德掌握世界正是通过使人们的行为从实然转化到应然而实现的,这就是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规定性。德育,作为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即人的德性的一种实践活动,应根据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性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因此,德育的本质不在于使受教育者了解人们的现实行为是怎样的,而在于使他们认识到人的行为在特定环境下应当是怎样的,人类行为的理想状态是什么,如何更快地接受这个理想。按照某种高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培养和塑造人,促使人追求和接近这种理想,正是德育的本质。所以,德育的本质就是它的理想性。精神家园是人作为精神存在物的必然要求,是否有精神家园是生命存在的意义所在。在精神普遍迷失的情形下,学校德育如何不断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失落走向拥有、从贫瘠走向丰富、从衰弱走向强大、从现有走向应有呢?德育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努力建构人们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个人能充分展现自己有意义、有价值、昂扬灿烂的人生。

三、文化具有民族性

1.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不断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反映了该民族成员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伦理观念、传统习俗等深层结构的内容。这种深层结构的文化及其所承载着的价值体系,充分地反映着文化的民族性,这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因密码。正如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说的:“一个没有民族性的民族,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它必然被消亡在另一些保存着自己独特性的肉体之中。”哲学家张岱年也认为,“如果丧失了民族文化独立性,就会丧失民族独立性;丧失了民族独立性,就沦为别的民族的附庸了”。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民族国家都在努力保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以保障自身立足于世界的根本,称之为“软权力”或“软实力”。确实,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的世界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命运是大不相同的。美国哲学家亨廷顿认为:“软权力只有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成其为权力。硬的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和软权力更加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

2.教育应坚持民族性原则,民族性应渗透到国民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全面教育之中,“民族性可以给教育一把开启人的心灵的可靠钥匙”,“教育诉诸于民族性,永远会在人的活跃而强烈的情感上找到回答和帮助”。中华民族历经世代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构筑了我们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不断叠加的过程。一方面,我们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就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创造的精神家园,享受着精神家园的恩泽,获得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又不断地铸就和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让家园根繁叶茂,四季常青,绵延不绝。就精神家园对人生的意义而言,个体从出生之日起,就生存于既有的精神之中,就处在与这种精神的互动中,获得这种精神的呵护、熏陶和培育。这就是能够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血液和骨髓中的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走向主体内心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一方面走向民族文化,走向民族精神,从而实现对民族精神的拥有和掌握;另一方面进行自我建构,这个过程不仅仅是适应文化的过程,更是个体精神建构的过程。这就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民族性是教育的灵魂,民族性原则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导原则。民族性是“国家的历史生活的唯一源泉。一个民族的教育与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一种教育如果不根据民族性原则建立起来,就不可能成为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积极手段,不可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第4篇

纵观五千年中华史,浩浩荡荡、波澜壮阔,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歇,从仓颉造字到神九升空,从甲骨文到网络流行语,我们的民族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越发深厚和璀璨。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也制造了为数众多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它们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文化和文物遗产。一个民族,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能遗忘过去,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时代可以变化、发展、进步,但传统中依然有让整个民族固守的东西,那是整个民族历时千万年积累下来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对于民族文化和文物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文物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承载者,对文物的保护是现时比较重视的一项任务。而要文物保护和宣扬民族文化并举,则一般会建造博物馆,将文物陈列,供后世学习,这样既能够文物保护,又能宣扬民族文化,一举两得,可以说,博物馆在保护民族文化和文物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文物的保护

作为一个民族精神内涵所在,民族文化最能体现一个民族在古老的历史中所获得的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创造。在现在注重创新的时代里,民族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突破口,所以保护好民族文化,不光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民族能够在时代中再创辉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一个民族不能丧失在别个文化的侵染下,沦为其他民族的文化奴仆,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而不倒,就要大力保护并弘扬传统文化,当然在现阶段要以保护为主。现实看来,在气势汹汹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保护传统文化变得刻不容缓。

(一)民族文化和民族文物的关系

民族文化与文物是内容和载体的关系。民族文物是民族文化在物质世界里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为民族文物做出定义:“民族文物是反映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迹和遗物,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他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一个民族近现代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是研究民族历史,特别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实物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出,民族文物是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可见,民族文物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产等各个方面的物质资料或者精神资料,包含面很广,范围很大。在地大物博而又历史悠久的我国,民族文物更是不胜枚举。

(二)民族文化发展滞后,民族文物保护困难重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方式受到了猛烈地冲击,新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会变迁速度越来越快,但与之相应的则是文物保护的落后。由于我国的民族文物事业是建国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在这之前,民族文物遭受到了战争、盗墓贼等许多方面的损害,可以说会坏的十分严重,许多珍贵的文物工艺品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未能保存下来。就现在而言,由于市场经济机制不完整,没有完好的制度对民族文物进行保护,也是造成民族文物流失或者损毁的重要因素。再加上民族工艺学习艰难,现代人更容易转向更容易赚钱的职业,导致民族文物制作工艺长期得不到传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一些文物成为仅有的遗留,而制作工艺因为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所以,文物保护工作一直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对文物市场加以规范,健全制度,促进文物市场良性成长;另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坚决打击贩卖倒卖文物的行为;第三,要尽力传承文物制作工艺,发展这方面的专门人才;第四,利用国际影响力,促进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归。

与之相应对的是,民族文化一蹶不振,重新繁荣不可预期。在文物遭受严重灾难的同时,我国民族文化也在时代的大潮中飘摇不定,面对文化侵略势力,显得疲弱而毫无反击之力,许多文化现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和削弱,有些民族文化为了生存还不得不改头换面,向世人摇尾,从而使得社会上对于民族文化的印象一提起就是诸如算卦、烧香一类的糟粕产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阻止民族文化繁荣起来的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从异种文化强势入侵以来,甚上溯到封建社会末期,民族文化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没有了新思想新元素的注入,民族文化生机全无,没落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现代社会要重新振兴民族文化,就要吸收新的思想,对民族文化进行充实;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大的改进,使其适应时代需要,成为人民乐意接受和学习的文化,这是从根本上振兴民族文化的办法。

二、博物馆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为适应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民族文物工作必须提升到事业的高度。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博物馆一直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者和宣者,是弘扬、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是多种文化展示、交流、学习的载体。民族博物馆作为民族文物收藏保护、宣传展示、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还担负着开展民族文化调查、保护及开发利用民族文化和民族文物的重任,是抢救和保护民族文物的主要力量。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文物工作和博物馆事业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和使命。

宣传民族文化的精华,延续民族文化的命脉,创造新的民族文化,民族博物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博物馆展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能维护民族文化的连续性,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还能增进人们对彼此之间文化差异的认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各族人民对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帮助社会建立起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同时,民族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还以传播新文化、新观念为目的,在展示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增加他们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能力,使现代观念、现代意识、现代生活方式逐步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促进各民族的现代化进程。

三、结束语

第5篇

1.访谈法和观察法:访谈内容主要包含游客对当地民俗风情的认知、如何看待旅游开发对裕固族文化的影响、游客感知到的裕固族文化保留程度;居民对民族旅游开发的态度、在旅游业中的参与度、居民行为的变化等。访谈在2013.10.3—2013.10.7进行,地点选择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景区、公园、广场,被访谈人员针对不同年龄、民族、性别和职业群的游客和居民。此次访谈共选择70名被访者,其中女性有40人、男性有30人,年龄层次集中在18~35岁之间,被访者职业以学生、公务员以及个体经营户为主,受教育程度较高,说明访谈具有较高的说服力。

2.文献法:查阅大量相关学术文献和地方资料,结合文化涵化理论,②进行逻辑推理。

二、民族旅游对肃南裕固族文化的影响

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访谈和走访观察,结合相关理论,得出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有生活方式的变化、语言和观念的变化以及娱乐与消费变化三个方面(刘海洋,2010)。就民族旅游对肃南裕固族文化的影响主要有以下:

1.裕固族语言和观念变化。(1)语言使用率下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裕固族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大大加强,本民族语言的使用率下降。绝大多数游客认为旅游开发对裕固族文化有影响,有过半的游客认为旅游开发对裕固族语言有负面影响。访谈发现,居民对这种没有文字做载体的民族语言感到担忧,当地年幼的孩子很多不会本族的语言,从小接触的是汉语,民族语言的使用率逐渐在消失。(2)居民自我发展意识增强。思想意识是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心理的复杂关系中长期形成的。过去的裕固族接触最多的是自然,与自然相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多,进而自我感悟能力受到影响。访谈发现,自从旅游开发后,随着游客外来文化的传播,居民自我发展意识增强,他们逐渐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去生活、去发展,有了生存危机感。大多游客认为当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较高,特别是居民自觉思考如何使裕固族文化更有吸引力,意识到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更重要。

第6篇

首先,客源地单一,品牌效应较弱,缺乏宣传力度。虽说来元江观光旅游的人数呈逐年上升,但仔细观察可看出大多为元江周边的城市,客源来源较为单一,加之政府和媒体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其次,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近年来,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是不容忽视的,也带动了元江民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生活,但是大多数钱进了经营者的口袋,难以更多的资金去建旅游配套设施。最后,市场地位不准。来元江旅游的游客大多待1-2天左右,就转向其他的旅游地,不能仅局限于在“吃农家饭、游农家院”,要善于利用旅游资源、民俗风情,根据旅游景点开拓更大的市场,朝着更加规范和特色方面发展,充分体现元江的民族风情。

2为更好促进元江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提合理化建议

2.1打造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

首先善于利用元江县人民政府和哈尼族、彝族、傣族三个协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财政资金支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努力把每次活动办好办精。其次结合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平台的宣传,加大品牌营销,打造元江特有民族文化品牌并将其融入到旅游行业,吸引更多的旅客来到元江。最后,强化民族文化教育、提高思想素质,对人们进行旅游接待教育、职业教育、民俗文化教育方面得教育培训。

2.2明确市场定位,抓住特色

坚持正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找准民族旅游市场,充分挖掘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内涵,扩大规模,丰富旅游资源,形成特色的元江民族文化旅游市场。首先,元江县正在打造滨江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在不改变人们住房的情况下,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方式,改善元江的生态环境,缓解交通,扩大休闲场地,同时也保护的特色民居。其次,再扩大旅游市场的同时,也应该同时提高游客的接待能力和质量。最后,形成特色的旅游路上,让游客的民族村寨体验服装、吃家常菜、住民间客栈,参与各民族各种活动。

2.3善于提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坚持民族文化遗产的神圣性,禁止全面商业化

第7篇

(一)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办学现状从幼儿园办学规模上看,总体呈现数量少、规模小的现象。黔东南地处黔岭深处,因交通和地理因素的制约,各项指标都保持着较低发展态势,因观念较为落后,基础设施欠缺,幼儿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从目前的统计上看,还是以民办幼儿园为主。单看统计数据,幼儿园的总数中县级以上和镇(乡)以下的比例基本持衡(见图2),但是,黔东南16个县(市),除去县城和市府所在地的街道,全州还有200多个县级以下乡镇,农村人口近300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现有的幼儿园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幼儿的入园需求。因此,大多数少数民族儿童基本上没有幼儿园的学习经历,思想意识稍微超前一点的家长,会在四五岁时提前将孩子送入小学学前班学习,但学前班的课程是幼儿园升入小学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其课程对于四五岁的幼儿而言,显然不适合。从教学课程与活动上看,幼儿园强调要以活动为主。具体分为区域活动(也称主题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和自由活动。在县以上幼儿园,特别是公立幼儿园和规模较大的私立幼儿园,基本没有课程一说,都是由幼儿园统一制定日活动计划时间表,再由教师个人拟定周活动计划和月活动计划,在幼儿园,已基本上看不到教材。但是在乡镇以下和一些规模较小的县城内幼儿园,因其基础设施和教师的水平有限,无法科学安排幼儿活动和自制教具,因此还是统一购买公开发行的幼儿园教材,教学活动也仅仅围绕授课和基本生活展开,形式较为单一,且缺乏地方特色。从民族文化课程上看,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均使用国家统一出版发行的幼儿园教材,内容围绕大中城市幼儿的生活环境展开,现有课程内容脱离少数民族儿童的生活世界。根据统计,黔东南地区乡镇以下幼儿园各个年级学生少数民族所占比例达到98.8%,日常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作为生活语言的学生达到76.4%,但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较少考虑孩子原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致使学生在接受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游离于民族文化的环境之外。

(二)对民族文化资源与农村幼儿园课程开发的思考1.幼儿的文化安全与教育价值选择在全球化语境中,有关文化安全的讨论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从最初热用于政治、经济的核心语汇,不断引伸到各行各业中。目前,对文化安全的解读普遍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的优势,有意无意地通过文化帝国主义或后殖民主义的策略论,威胁着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安全。”[2]在“2005年国际华人幼儿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幼儿的文化安全作为一项重要议题,得到了国际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就一般意义而言,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的价值体系,是本国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免遭来自内外部文化的侵略和颠覆,防止本国人民的价值观、思维与行为方式被他文化重塑或改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上,已形成了一套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直接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就我国少数民族幼儿教育而言,幼儿的文化安全并非是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而是充分结合幼儿的年龄结构特点与认知习惯,在以“多元文化教育”为出发点的前提下,制定正确的教育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而实施的一种全纳教育。这种教育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幼儿能直观体验文化多元的生动性,在感觉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同时,能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其他文化,有效地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2.民族地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应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特点、本园的基础现状,结合该地区教育的的状况以及本园幼儿的发展状况,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园本课程。园本课程的开发不能凭空想象,应该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合理开发。此外,园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专家的指导,同行的讨论,课程的试教与论证。只有充分正确掌握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原则,才能对园本课程的开发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科学构建。园本课程开发离不开地方文化。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如何结合民族和地域文化,合理选择、引用、加工,最后应用到园本课程中去,需要教育管理者和实施者深入社区和人们的生活中,从细节处观察文化对人们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影响,并将文化与教育充分结合,开发出具有明显本民族文化的园本课程。同时,在园本课程的开发上,要认清特色课程与园本课程的区别,比如一些音乐、舞蹈、乐器、美术等特长班,不可否认有些是为了迎合市场需要或吸引家长眼球而开发出有特色的、以功利为目标的课程,这类课程只能开发幼儿的部分能力与特长,并不能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如果以特色课程等同于园本课程,对幼儿园和幼儿的发展而言,其弊只会远大于利。

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农村幼儿园课程的实践及观察

黔东南州属多民族聚居地,以苗族侗族人口为主,苗族人口略多于侗族人口。为了解黔东南地区民族传统资源应用于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情况,课题组选取了6个苗族聚居县和4个侗族聚居县,以每个县不低于5个镇以下的农村幼儿园课程为切入点,通过与专家和一线老师集体备课、听课、观察、说课,评课的方式进行调查实践实验,在以德育、言语技能、生活常识、手工与艺术、游戏与体育作为教育内容,将本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教育教材,分别进行观察并听课,重点将幼儿的注意、兴趣作为观察指标。

(一)课程活动的设计在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幼儿园活动的实践设计上,课题组把着眼点放在幼儿的文化根基上。幼儿的文化根基包括文化的本质基础和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前者包括本土文化传统和日常行为规范,后者包括外来文化以及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并传承下来的习俗与文化,为少数民族幼儿提供了一个既定的文化环境,这成为现代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根源,它既是幼儿教育的丰富资源,也是该文化拓展和创新的起点;同样,在当下经济、信息高速交流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幼儿生活的文化环境复杂,相互的碰撞也较之以往更加频繁,幼儿的具体行为时时都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文化在现实的生活中,都会转化成幼儿的日常生活内容。因此,在进行课程活动设计时,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框架下,以德育为中心,将德育融入各种课程中去(见图3)。

(二)课程活动的实施课程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没有既定模式,存在多变性和随机性特点。在课程活动的实施上,首先,我们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实施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授课,来实现民族文化应用到幼儿园课程中;其次,通过无意注意的安排,在区域活动中,通过贴画或者创设实景,让民族文化融入幼儿的活动中;再次,在幼儿的自由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游戏,将传统体育与游戏融入学生的活动中。当然,各个课程不会孤立存在,在教育目标上也会有交叉。比如,在言语技能活动的设计上,在侗族地区农村幼儿园,选择这样一首儿歌。在该课程的设计上,以发展语言技能为教育目标,重点是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思想,在儿歌歌词中,又融入了生活常识,比如动物的认识,都是幼儿日常能见得到的东西,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双语双文的结合使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少数民族幼儿因汉语水平低下的理解缺陷。

(三)学习效果观察通过观察,分别对比现代课程活动和民族课程活动,在54人的班级中分别将注意的保持和兴趣作为指标,注意的保持是在充分使用教具的情况下,尽量排除可导致幼儿注意转移的干扰因素,幼儿的注意保持贯穿于整节课的学生人数;兴趣主要是学生与老师互动的人数以及课后的检查与反馈。通过图4统计发现,现代课程对于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无论是注意的保持方面还是兴趣上,都稍低于民族课程,而这些特点在小班中尤为突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现代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脱节。比如在大班认识标志时,斑马线、红绿灯甚至宽敞干净的柏油马路这些内容都与农村幼儿的生活严重脱离,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从而难提兴趣,因此注意保持时间较短;其次,现代课程在进行教授时,都是通过多次重复让学生强化记忆,这种方法下,多数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短时记忆,这些教育内容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难以再现,不能转变为幼儿的生活行动;第三,民族课程较现代课程而言,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参与的欲望,他们能通过经验习得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去。以游戏课为例,存在于民间的一些传统游戏通常会世代相传,虽说在细节上会有一些加工和改动,但大体上都沿袭着相似的内容并有着固定年龄的参与人群,将这些传统的游戏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中,课后幼儿能够在社区、村寨得到拓展和实践,这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三、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农村幼儿园活动的反思

民族传统文化应用于幼儿园课程活动相关的研究并不罕见,但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进行分析,内容上多是以民族艺术作为素材引进课堂;研究的形式都是一种理论研究;研究的人员多是幼儿园一线的教师。当然,一线教师在幼儿园的课程活动研究上,最具有发言权。但是,现有幼儿园教师总体水平偏低,特别是在教育理论的理解上缺乏较高层次的理解,因此,在提出的建议与意见上缺乏宏观思考。因此,将民族文化资源引进农村幼儿园活动,除了要有一线的直接经验外,还要有立体的教育理论思考。

(一)进行意识生态的多元文化教育对话“多元文化教育生态”是北京大学钱明辉教授率先提出来的,是用生态学视角来讨论社会现象。钱明辉教授认为,这种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关注个体与整体之间包括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能有效避免孤立看问题的弊端,一反过去只重视时间而忽视空间的做法。[3]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生态意识培养,能有效避免其他视角造成的“两极”对立,即过度开放接收,重视多元一体而忽视了多元共存;过度重视本土又会让民族文化陷入孤立和封闭。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生态化,社会整体的联系和不断交流和变化状态能将人们视为习惯的局限性揭示出来,能够引起人们对新的目标和结构的重新构想,从而得出一种最适合的社会形态。多元文化教育对话是一种对话教育,是一种平等的、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压迫和强制。进行教育对话,其目的是对面对的问题进行客观辨识,坚持价值中立,实现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中国一体多元的少数民族格局,由人口最多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每一个民族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起来,每一个民族身上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每一个个体都有着某种文化特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格局中,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听到来自不同群体的多种声音,在对话中发现诉求,才能学会分辨,学会存疑,从而学会提问、学会表达。此外,通过对话,群体之间学会宽容、理解、接纳,才能实现和谐共处,才能增进潘光旦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安定和谐局面。进行生态意识的多元文化教育对话,能改变人们不再简单地从国家主义和地方主义、主流文化和特色文化的二元对立来看待问题,在进行课程构建的时候,就不再从制度化知识和非制度化知识的不平衡中寻找支点,而会站在一个较高的视角去审视国家、社会、文化、民族的整体性,从而发现生态学意义上的关联。

(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文化的构建与传承幼儿园文化是指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为其成员所共同遵循并得到同样的价值观体系、行为规范和共同的思想作风的综合,表现为幼儿园的“综合个体”[4]。进行幼儿园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首先要解决的是剥开文化的外衣,寻找到文化的核心,即价值观。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抑或是个人,要走发展的道路,都离不开文化,文化具有凝聚力的作用,是发展的核心动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要想在现代教育需求下健康发展,就必须走“民族文化兴园”之路。当然,在起步低、底子薄的农村幼儿园,要形成自身的文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要清楚地认识到,幼儿园文化绝对不是简单的买校服、唱园歌。幼儿园文化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外部文化,二是内部文化,三是制度文化。外部文化是幼儿园的空间物质形态,包括环境、设施;内部文化也可以称为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园风、园精神等,内部文化是幼儿园的灵魂和精髓;制度文化是规范和保障,包括规章制度、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是全体师生共同认可的规范体系。在三种文化中,外部文化是基础、内部文化是主导、制度文化是关键,三种文化相互依存同时也相互制约。进行幼儿园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要有明确的办园宗旨,要以高品质的教育质量作为追求目标,要以育人为中心出发点,以民主、开放、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幼儿园管理。此外,还要注意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这要求教育管理者和幼儿园管理者要有清晣的文化观,以诚信、合作、共赢的态度引领团队文化,加强对幼儿园教职工的培训与教育,不断践行主流价值观,让幼儿园文化成为师生的行动指南。

(三)开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园本课程重构幼儿园课程,必须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下重视幼儿文化的开发,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民族意识,在以本民族口头文学、历史人物、自然地理、风俗习惯、艺术、信仰等素材为蓝本的基础上开发园本课程。要充分重视少数民族幼儿的生活经验,使用少数民族幼儿最容易理解的教育方式,在进行主流文化与民族本土文化教育时要始终坚持“对话”,开发出具有典型民族特点又不失现代性的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幼儿园园本课程,不是单一的内容那么简单,最为重要的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实施幼儿园园本课程,其多元文化特点要求教育方法必须以多样性、生活性为主,具体实施时首先应该在园本课程目标下进行文化分析并设立主题统整课程内容。众所周知,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单以民族文化纳入课程中,没有进行加工、整合,没有充分认识学生的年龄特点就进行传授,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应该在园本课程基础上,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的民族文化内容,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设立中心主题来引领园本课程;其次,幼儿园本课程应该以活动为主要途径展开,在县级以上幼儿园,活动引领课程基本已是一种常态,但是在农村幼儿园,大多采用的是小学式的教学手段。开发园本课程时,要把教育手段和方法写入课程中,仔细考量学生的文化心理和学习方式,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形成自身的经验体系。

(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师资当下,大中城市的社会转型已基本完成,在民族地区,随着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加快,农村幼儿园家长进城务工也越来越多。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农村的有线电视、网络、广播也深入多数人家。在这样一个格局之下,不同族群、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的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高求。作为核心部分的幼儿园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发展的需要对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进行教师培养培训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等等,但是对于广大的农村幼儿园,因为面积大、学前教育需求大、办学分散等客观因素,尽管国家不断加大投入,但是对于不断增加的需求,现有的条件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幼儿园的发展需求。培养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师资,在客观条件面前,不能等、靠、要,要结合自身优势创造教师培养培训路径。所以开展地区间的学习对话是一条重要途径。在传统教育系统中,教师看似是核心角色,但真正拥有话语权的不是教师,而是教育行政管理者、学者,幼儿园教师始终处于知识权威的底层,特别是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展教师培养培训的地区间对话,是将教育的话语权交还给教师,通过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园与园,师与师之间的对话,形成灵感的交织,让思维产生碰撞,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流。所谓地区间的学习对话,是在既定地理区域内,通过教育活动、实践、幼儿园发展等各个方面,就一些问题与同行们讨论,从对话中汲取他人经验,表达自己的疑惑,探索解决办法,从而得到提升。开展对话有直接对话和间接对话两种,可在园内和园外进行,对话内容可由横向和纵向进行,横向是跨越地区界线的对话,纵向是在教育各个领域内的人员,包括教育行政人员、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直接对话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口流,间接对话是就某一问题参阅教育专著、论文以及网络的评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