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gps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07:35

序论:在您撰写gps技术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gps技术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全球定位系统(gps),特别是车载GPS设备在我国应用广泛、发展迅速。但是我国车载GPS设备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了解,才能更好的促进车载GP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的英文缩写,它是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建立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定位系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正在逐渐走进每一个中国家庭。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培育,GPS系统市场也已进入规模发展时期。据相关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日本的GPS系统车载使用率高达59%,欧美约为25%。截止2007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300万辆,但是配备GPS导航设备的汽车不足60万辆,GPS系统车载率不到3%,远远低于国外的平均水平。这也说明了中国的GPS行业的潜在市场十分庞大。数据显示,到2008年,中国安装GPS系统的汽车至少将增加1倍,产值至少超过250亿元人民币。一汽、二汽、上海大众、通用等都已经在豪华轿车或普通轿车上将GPS导航系统作为标准配置。

1.中国车载GPS市场发展现状

1.1我国GPS车载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发GPS技术,车载GPS装置从系统的技术水平与产品的质量和成熟程度来说,我国GPS车载市场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与车辆跟踪系统市场相比,车载导航系统更加不成熟,例如:实时交通信息和完善的导航电子地图的提供与更新机制,均缺乏高效实用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1.2GPS车载系统以后装市场为主

市场上GPS车载系统的安装可分为前装和后装两种方式。前装系统是在车辆出厂前就组装在车辆上的配套产品之中。后装系统则是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安装到车辆上的。目前我国车载系统市场尚处于开发启动阶段,如将导航终端作为标配,则汽车的成本会有所提高,而用户对GPS设备的需求并不确定,汽车厂商要冒比较大的风险。所以采用后装形式给汽车用户提供一种灵活的选择无疑是更明智的策略。

我国目前的轿车拥有量大约为2300万辆,这部分车辆都是后装导航终端的潜在市场,因此后装市场在今后几年内仍将是市场的主流。相对于后装设备而言,车载前装设备可以将导航系统与车内系统完整地统一起来,在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测试,其稳定性远高于后装设备。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后装市场所占比重将逐渐下降,更多的汽车生产厂商将会把GPS车载系统作为标配提供给消费者。

2.制约车载GPS消费市场的四大因素

到目前为止,车载GPS系统市场并没有像人们预计一样发展迅猛,整个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其发展。

2.1消费需求不强烈

在出行习惯方面,我国汽车使用者与发达国家有明显不同。在美国、日本,人们日常开车出行半径都在数百公里,而中国大多数车主的日常出行半径里程仅为其1/10,而且大多数是往返在至居住地固定的道路上。由于我国的汽车使用者对于路况更加了解,这就决定了在产品使用上,我国没有GPS导航产品市场发达的国家那样强烈的市场需求。

2.2缺乏行业标准

标准化问题是GPS车辆跟踪系统产业化的核心问题。目前,不同公司的GPS产品及运营系统不能通用、兼容、联网。市场上主要的GPS行业标准有:《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赛格导航全国统一的GPS服务标准》以及浙江等省份制定的标准。客户很难在市场中选择最新最优的产品,以及将技术进行更新换代。此外,涉足该领域企业的实力和信誉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有待完善。这些问题妨碍了该产品的推广应用。

2.3产品价格过高

价格昂贵使GPS类产品不可能在中国市场迅速普及的原因之一,开发出中国大多数消费可以接受的价位的导航产品是当前各大GPS厂商的主要任务。目前,市场中主流的GPS系统高端市场单体接收机价格大约为8000元,中端市场价格为5000元左右,低端单体接收机价格为2000元左右。即使是简单车载系统平均价格也为2500~4000元,这样的价格让很大一部分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

2.4地图有待开放

在GPS导航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该产品所提供的电子地图了。可是在中国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政府对地图数据进行严格控制。

3.车载GPS技术层面的发展趋势

第一个大趋势就是频率分集技术(frequencydiversity),实际上已经正在第二代GPS系统替换老化卫星过程中进行。完成以后,现代化的卫星星座将为民用用户提供三种新的定位信号。此外,欧洲联盟在2002年3月启动的“伽里略”计划也采取了此种技术。

第二个大趋势就是克服射频干扰(RFI)。GPS广播的功率特别低,一般为10到16瓦,很容易就会被周围的射频信号所干扰,而不能正常工作。GPS接收器将通过把接收到的测距码与储存在本地的复制码的相位进行匹配来穿透噪声。当相位一致时,接收器就能够以定时信号作为精确的参考,因此就可以准确的定位。

第三个大趋势就是安装保证定位误差小于某一个特定值的综合机械系统。采用微分GPS技术,系统将获得来自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最新误差校正信息,修正数据来自于地面参考接收器。过去GPS的误差为2米,现在将更小。

参考文献

[1]BrookfieldEngineeringLaboratories,Inc:Moresolutionstostickyproblems,aguidetogettingmorefromyourBrookfieldviscometer.(U.S.A.).1994.

[2]杨天军,杨晓光.GPS/GIS车辆实时监控调度系统研究.城市交通.2004年第一期.

第2篇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革新,GPS测量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完善,具有高精度等特点,有效的推进测绘行业的发展。与普通的测量技术不同,GPS测量技术能够全天作业,在进行数据监测的过程中,运用GPS不仅能够有效的实现同一位置的连续观测以及不同位置的同步观测,还能够进行全天候监测。在监测的过程中,通过系统的三维定位,就能够实现任意地点以及任意时间的监测,无论是从技术操作方面看还是从时间监测方面看,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2GPS定位测量技术的优势

GPS定位技术起源于美国,从研发到投入使用,经历了20年的改进,最终成功的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GPS定位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内都得到了应用,效果较好。GPS定位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且全天候等特点。工程测绘工作通常要求较高,具有专业化与技术性等特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也逐渐向信息化与数字化等方向发展,需要运用先进的测量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

2.1测量精度较高

在工程测绘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就能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如此便能够保证运动载体实现最佳的路线运行。对于工程测绘工作来说,定位非常重要,按照实际的测绘需求,假如基线没有超过50km,就应当采用载波相位观测量,以此保证静态相对定位。在工程测绘工作中运用GPS定位系统中的测技术,就能够实现1×10-6以及2×10-6的精度,假如基线达到了100km-500km,相对定位的精确标准就能够达到10-6以及10-7的范围内。随着GPS定位测量技术的不断革新,测量的精度也会不断的提升。

2.2操作简便且节省时间

在工程测绘工作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操作简便,且能够节省时间。例如在工程测量中运用经典的静态相对定位模式实现测量时,假如测量的基线在20km内,单频接受的观测时间大约为1小时,而双频接受的观测时间则为15-20分钟,假如采用实时动态定位,初始的观测时间则为1-5分钟,其他不同位置的观测时间为几秒,因此在工程测绘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就能够有效的缩短观测的时间,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目前,GPS定位系统已经分为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系统技术,在工程测绘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就能够通过智能型接收机进行观测,工作人员只需安装一些开关仪器,就能够通过仪器进行实时监控。由于GPS定位测量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工程的测量与卫星捕捉都能够通过GPS定位测量仪器来实现,操作较为简便。此外,GPS用户接收机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节约人力和物力,能够有效的节约工作成本。

2.3应用范围广

GPS定位系统的应用范围一般可从两方面来看,首先是运用于与各个行业中,人们最为熟悉的是车载导航,目前GPS导航系统目前已经成了汽车的基本配置。此外,GPS技术还广泛的应用于地质与矿产等行业中。其次,GPS定位系统还能够运用于环境条件中,GPS定位是借用卫星系统实现定位,一般不会受到天气与温度的影响,在对于工程测绘来说属于一大优势,因为工程测绘通常都是在野外工作,运用GPS定位系统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条件造成的影响,保证定位的精度。

3GPS定位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运用

3.1测量工程变形情况

通常工程建设涉及的范围较广,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为因素或是地质运动造成的建筑物变形以及位移,假如出现此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工程测绘工作,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受到影响。经过研究发现,造成工程变形的主要类别有大坝变形与建筑物沉降等,假如能够及时的对工程变形进行测量,就能够有效的减少工程变形对于工程测绘工作的影响。目前GPS定位测量技术已经开始广泛的应用与工程变形的监测工作中,例如运用高精度的三维定位技术,就能够对工程建筑出现的微小变化进行分析,提早做好防范准备,减少损失。

3.2大地测量控制网点

在大地测量网点工作中,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且精度较低,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1991年开始建设大地控制网,目前这一工程已经结束,并且已经开始运用。大地控制网能够测量数千里或者数万里,而城市控制网测量的距离较近,一般在十公里左右,但城市控制网的使用频率更高,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借助GPS定位测量技术进行大范围的测量,为城市的发展做贡献。

3.3测量水下工程

在水下作业一般难度较大,需要考虑到水下压强以及流体力学等方面的问题,但随着资源的开发,这些资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加,进行水下工程测绘目前已经是测绘领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GPS定位测量技术包括了三维测量技术,能够从纵向或者横向两个角度进行水下测量,同时还能够将测量的结果通过计算机分析软件与制图软件等直接呈现出来。例如在进行水下作业时,进行横线测量时应当选择差分GPS技术,如此便可有效的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简化操作流程。而进行纵向测量时则应当选用探测仪,运用超声测量的方式得出具体的深度。

3.4测量矿井工程

目前我国已经将GPS定位测量技术运用于矿井工程的测量中,并通过GPS技术进行了测量演练,及时的对测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常规形式的测绘工作通常是由工作人员自行操作,人为操作较容易出现误差影响测绘工作的精准度,此外,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进行测绘工作,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在矿井工程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采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就能够高效的实现工程测绘中交互定位,且能够显示出最精确的测绘结果,同时还能够了解工程测绘工作的流程。为了保证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达到最佳效果,可在测量前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于需要测定的位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测量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做好防治措施,以此保证测量人员的安全,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4结束语

第3篇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各行各业的技术进步已是日新月异,测量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全站仪、测量机器人、电子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在工程测量中已广泛应用,不仅大幅降低了工程测量的工作强度,更为工程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新装备的应用,也改变了工程测量的技术手段和作业流程,如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施工测量、变形监测等的作业方法,GPS测量控制网、测距导线网成为控制网布设的首选,GPS高程测定、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已可以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具有连续定位功能的全站仪或RTK用于施工放样测量和碎部测量,免棱镜测距仪减轻了工程测量的工作强度,具有自动跟踪测量功能的测量机器人为碎部测量提供了理想的仪器;另外,测量数据处理的手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数据采集甚至实现了自动化,手工绘图已成为历史,数据计算已经全面电子化。

2、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发挥的作用

GPS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是测量技术的重大变革,它改变了许多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大大减轻了工程测量的难度、工作量和工作强度。GPS技术具有全天候、海陆空均可进行三维定位的能力,利用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时可以方便快捷地测定高精度的三维坐标,具有高速度、高精度、操作简单、方便灵活的特点。当前,GPS定位技术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在工程测量中,无论是各等级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还是在单点定位、地形图测绘、线路施工、变形监测、地球板块监测、海岛海礁测量等,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便利性。随着我国各地大范围、高密度CORS基准网的全面建设完成,利用GPS差分定位技术和RTK实时差分定位,单点定位技术和精度不断提高,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控制网布设、碎部点测绘、施工放样、变形监测、高程测定等方面已经全面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利用GPS定位技术连续、实时、自动测量的特点,加上自动化处理技术,工程测量中自动测量、实时处理、连续监测的应用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RS技术已是地形图测绘的重要手段之一

RS(遥感)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RS技术的特点是不需要接触观测目标、直接通过遥感信息对其各项特征信息进行解译处理,提取有用信息。利用RS技术获取的信息(如遥感影像等),通过纠正定位,可以获取准确的地理空间信息,因此广泛应用到工程测量中。当前,随着高质量、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遥感测量仪器的不断推出,结合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RS技术已经能够提供完全、实时、大范围的三维空间地理信息,特别是广泛应用于地形图测绘中。RS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了测量成本,减少了外业工作量,缩短了测量周期,具有测量高效、高精度,成果品种多、直观性强等特点。在地形测绘、线路勘选、变形监测、文物保护等工作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今,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集群式数字摄影工作站等新技术已经全面应用,为RS技术应用提供了更为高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也使得R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4、数字化技术成为工程测量中的主流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以往常规的模拟成图方法靠模拟采集、现场手工绘制、事后整理整饰,是一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的艰苦的野外工作,而且手工描绘成图周期长,产品形式单一,专题成果制作困难,成果应用不能实现多样化,难以适应现代化工程建设对地形图多样化的需要。随着全站仪、RTK等数字化测量仪器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化专业成图系统的出现,工程测量从模拟时代进入到数字化时代,它把野外数据采集、计算机数据处理、数字制图、成果分类分层存放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内外业一体化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况且数字化测绘技术产品成果多样,能够轻松制作不同用途的专题产品,能够轻松应对各类工程测量中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成果存储、管理应用、转移等方便易行。如今,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已是广泛应用,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及其产品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多样化。随着专业数字化成图系统的不断发展,一些工程图纸(如纵横断面图、宗地图等)实现了自动绘制,有效提高了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数字化的专业成图系统不仅可直接提供纸图,还可以建立专业数据库,为基础地理信息的多样化应用和服务自动化、网络化、社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5、GIS技术在工程测量成果应用服务中渐成主流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全面普及,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已实现数字化,工程测量进入了全数字化时代。然而,大量测量成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工程建设,是必须解决的问题。面对海量的地理信息成果数据,怎样管理和应用工程测量成果,目前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具体地说,就是将测量成果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处理,通过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及其应用管理的信息系统,有效管理、存储和处理测量成果;利用GIS的统计和分析更能,提供针对性强、满足专题应用的图件和统计结果,更好的应用测量成果;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测量成果服务应用和定向分发的网络化和自动化,更好地应用到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中。GIS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也需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支撑,更需要技术人才的培养,才能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如今,GIS技术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专业部门得到推广应用,并已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6、InSar技术逐渐被重视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近期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对地测量技术,它是以合成孔径雷达复影像数据中提取的相位信息作为数据源,通过整合处理和运算,获取地表三维信息和及其变化信息,精度高、范围广,且InSAR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和一定的透视性的优势和特点,这种技术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目前,这种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的广泛,比如:在监测地震变形中的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大范围检测监测厘米级或更微小量级的地球表面形变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形变灾害监测领域和滑坡形变监测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等。正因如此,InSar技术在工程测量中也逐渐得到重视,应用前景和发展前景十分广泛。

7、结语

第4篇

1GPS测量技术在建设工程测绘中所体现出来的长处

(1)GPS技术在测量方面提供了较高的精确率,使效率以及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GPS在测量方面的技术不仅仅能够给工程建设带来更方便快捷的操作,而且在时间上也能大量节省时间,在三维坐标以及速度上,也得到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对于导航时候能够起到作用,而且在测试时间以及速度测试之间也得到了很方便的操作。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GPS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发展完善,对于各方面行业,特别是在测量行业上,更是显示出GPS的优势,技术上的优势已经不仅仅只限制于建设工程,而且还能广泛运用到海洋上、航空摄影上、以及地面测量上等各行业的测量上。(2)GPS测量技术的定位精准。GPS在测量方面的技术不仅仅能够给建设工程施工过程带来更方便快捷的操作,而且还能在测量过程中运用定位技术,在50千米下的基线当中,就能到1×10–6到2×10–6的准确定位,当基线在100千米到500千米之间,定位依然能够准确的达到10-6到10-7,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带动着科学发展,即使在1000千米以上的基线,GPS的定位技术依然能够维持在10-8左右,GPS在测量方面的技术所表现出来的精准度能够达到几乎完美,没有出现错误,对于建设工程所需要的要求更是很好的达到。(3)GPS在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方面的操作性能特点。GPS测量方面操作在建设工程实际运用当中,不仅仅能够带来高精准度的测量,而且还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操作,给建设工程带来更便利的操作,使用人员根据气象采集数据,并且安装好开关的仪器,以及进行监测工作就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操作,运用起来也是非常简单便利。例如在建设工程当中采用观测以及卫星捕捉系统等工作实现自动化,观测结束之后使用人员只需要把电源关闭,就很完好无损的把收集的数据进行接受并且保存。不仅仅能够给操作员带来非常便利的操作,而且在操作上GPS能够给建设工程的施工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精准度也随着提高,对于建设工程中GPS的自动化操作是有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程测绘对于GPS测量技术的需求

在码头以及海港的建设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缺少不了水下地形图。并且在进行建设工程测绘当中,不仅要给测量的位置进行一个三维定位,而且还需要进行一个水深的测试。水深测试的主要使用的仪器是采用测深仪,并且在测量的过程当中要根据超声波的工作原理来进行测量具体水深。在水深测量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同步进行着使用潮位仪进行测量,这样才能得到更为精准的数据进行测量,最后得出较为精准的水下地形深度的数据。传统手段是根据位置所需的要求进行采样测量,经过经纬仪以及应答器等设备进行测量,这些设备操作要求不仅高,而且极其复杂,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没必要的错误。但是随着GPS的出现,其实时的三维定位技术解决了位置测量方面的大量问题,能够更大比例的进行水下测量,而且效率以及质量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通过测深仪以及一系列测量设备的共同测量之下,建立起了一个相对更为精准的一个测量系统。

3GPS操作上所需注意并且了解的问题

对于GPS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在操作上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了解注意,所以在操作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员工仔细的检查一下作业,确确实实的了解好每一道工序,并且将失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并且在建设工程施工当中也会对员工有一定的要求,要求的员工也是必须要有责任心以及上进心,不仅仅要对公司负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工作负责。所以在新员工上岗之前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教育,让整个建设工程尽量的按照预期的发展而进行下去。因为GPS所测量出来的数据以及测绘技术准确率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当中有一丝丝的差错可能会导致整个建设工程会出现极大的麻烦。所以必须要让员工了解每一个操作的步骤,而且经过反复练习,在每一个工序中都要经过细心的检查,做到尽量减少差错的出现。并且公司也应该为员工的安全负责任,必须为员工买一份安全保险,并且进行科学性的管理,进行科学性的工作以及休息,让建设工程施工的员工得到一定的调节,发挥出更好的工作效率以及更大的质量,让建设工程跟预期一样完美的完成。

4结语

第5篇

线锤铅直投测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测量方法,测量精度难以满足高层建筑越来越严格的技术要求,并且测量施工容易受到气候、风等天气因素的影响,所以,它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并不广泛;而经纬仪斜投测方法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测量要求,但是,其开展过程比较烦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性不强;激光测量方法则包括经纬天顶仪、天底仪竖向投测等测量方案,施工精度很高,并且施工测量的适应性优于经纬仪测量方法,是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将这些测量技术与GPS测量技术比较发现,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这些方法都需要维持通视孔的畅通,而且建筑高度增加不能有效克服温度、日照载荷对其的影响,增加了施测的难度。使用GPS测量技术则能够在维持较高精度的同时快捷地完成测量工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测量方法。

2高层建筑施工GPS测量技术

2.1测点选择

与其他几种高层建筑施工的测量技术相比,GPS最大的优势在于观测点之间不要求互相通视,并且测量网图形结构比较灵活,测点选择工作更加简单,可以按照以下几点选取原则选择。减少电磁场干扰点位应该选择在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的位置,要远离电视台、微波站等地,距离不小于200m的测点定位不能靠近高压线,距离不得小于50m的测点要远离焊接场地和焊机。远离电磁波大面积反射介质点位不能设置在大面积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吸收强烈的物体附近,以削弱路径效应的影响。易于设备安装点位需要设置在接收设备易于安装、视野开阔并且目标明显的位置。将其布置在即成建筑物或者高层建筑操作层上是比较理想的。与此同时,要保障视场周围15°以上无障碍物,防止信号被吸收或遮挡。方便交通测点要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的位置,便于与其他测量设备联合定位。选点技术人员在选择点位时要踏勘,按照实地规程选点定位。如果需要进行水准联测时,要实地踏勘水准路线。基础稳定测点要有稳定的地面基础,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接收设备的完好度。只有它符合要求后,才能投入测量工作中。

2.2标志设定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需要设置明显、精确的标志,标志要明显可见,并且要有效利用它,尤其是在施工场地外的测点,要格外注意相关标志不能在施工期间被破坏。测点名称需要在与施工单位沟通之后确定,以便保护标志,防止施工期间场内外的施工人员对其造成破坏。标志要设置在不受影响的位置,还要有专人保护,并要在工程结束之后填写相关的技术资料。

2.3测量精度设计

高层建筑施工GPS测量精度的设计,按照水平距离和精度可划分为二、三、四核一,二级。因为高层建筑GPS网中,相邻测点之间的距离通常都超过了1km,所以,属于二级测量。GPS测量精度是GPS网络测量中非常关键的量,精度级别对GPS网点布置方案、观测计划和数据处理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高层建筑的边长在200m以内,那么,边长误差应该在20mm内。在实际选用中,还要考虑工程人力、物力、财力等情况,但也不能忽略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作业经验。

2.4测点天线安装

正常的测点天线应该设置在三角架上,并在安置标志中心上方对中,同时,整平天线基座上的圆水准气泡。一些特殊测点的天线可能需要设置在三角点基板或者回光台上,这就需要将觇标顶部拆除,减少信号的遮挡。如果觇标顶部不能拆除而将接收天线设置在标架内,就会导致信号不连续。此时,可以进行偏心观测,在距三角点100m以内的位置,可以采用解析法测定归心元素。将天线定向标志线指向整备,考虑到磁偏角,减弱相位中心偏差,天线定向误差要按照定位精度确定,同时,底盘要接地,避免出现雷击天线。遇到恶劣天气,比如风天,在高度较高、风力较强的测点,比如建筑物施工层,需要从3个方向固定天线,避免它倒地。圆盘天线120°间隔3个方向量取天线高度,控制误差在3mm内,要取其3次结果的平均值记录到测量手簿中。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可以不观测气象要素,但是要做好相应的记录。

2.5测量

GPS观测作业的关键工作是接收GPS卫星信号,并实现跟踪、处理,从而获得施工测量需要的定位信息和观测数据。天线安置完毕后,在离开天线的适当位置或者建筑物上,就可以安放GPS接收机,接通接收机、电源、天线、控制器电缆,预热和静置之后启动接收机,就可以开始观测。接收机锁定卫星记录数据之后,观测员就可以开始输入和查询相关数据。在掌握相关操作系统前不能进行数据操作,并且在测量过程中不能随意设置参数。只有保证外界电源电缆和天线等连接无误之后才能够接通电源,接收机开机。开机后,接收机的相关指示和仪表显示正常后才可以设置参数和自检。接收机开始正常工作、接收相关测量数据之后,要注意查看卫星数量、信号、定时定位结果等。在一个观测时段中,不能关闭又重新启动接收机,也不能改变卫星高度角和天线的位置,不能执行数据采样间隔和关闭文件、删除等操作。

3结束语

第6篇

铁路信号电缆相关的位置信息与电缆故障处理效率有直接关系,维修工作人员必须对具置信息进行准确掌控,做好监控记录,严格遵守铁路信号电缆位置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确保记录位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另外,铁路信号电缆位置信息系统主要由图纸显示、编辑标签、数据库以及GPS传感器等共同组成,其中任何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定期对铁路信号电缆位置信息系统进行维修检查,及时更新数据库,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二、GPS技术在铁路信号电缆位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1.正确及完整记录电缆位置信息GPS技术在铁路信号电缆位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首先可以正确及完整记录电缆位置信息。利用GPS进行定位时,定位精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存在一定误差,误差值主要依据卫星信号,如果信号好,误差精度通常会控制在1m左右,保证标识的精准性,因此,在利用GPS技术确定电缆径路位置时,必须将误差值计入定位范围。另外,造成电缆事故的原因有:电缆底数不清、电缆位置信息不准确、图实不相符等。因此,为了保障电缆的安全运行,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整、可靠、安全的信号电缆分布信息档案。GPS技术的应用,可以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监控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对电缆位置信息进行准确监控,为电缆位置信息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2.信号电缆路径图信号电缆路径图的主要目的是准确反映信号设备通过电缆连接的实际状况,图符和文字是主要表现形式,对电缆的种类、规格以及基本长度等进行准确说明。信号电缆路径图通常不装设电缆埋设标识和标桩设置等。如果信号设备发生变化,修改工作只能在纸质蓝图上进行,这为电缆信息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题。GPS技术在铁路信号电缆位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综合运用地面监控系统、空间卫星系统和用户接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GPS技术的应用。

3.手持计算机目前,GPS定位仪的精度差别较大,提高定位仪的精度是增强硬件设备的重要手段,因此,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其精度。最后,GPS技术还可以采集电缆埋设的标识信息,准确掌控电缆标桩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信号的采集和导航巡查均在野外作业,手持计算机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非常明显。手持计算机装置以GPS定位配套应用软件为核心,通过地面监控系统、空间卫星系统和用户接收系统可以完全满足电缆标识、标桩位置以及电缆盒的采集、导航要求。

4.信号电缆埋设位置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GPS信号通常与电缆径路图相连接,电缆径路图在运行GPS应用软件之前,通常会经过数据格式转换满足信号管理需求,GPS光标的显示位置设定在电缆径路图表面,通过地理监控系统和空间卫星系统确定准确的地理坐标。在进行电缆标识、标桩以及相和位置的采集工作之前,电缆径路图中的电缆或箱盒不储存任何信息。标桩具有编辑功能,可以准确判定出地面标桩在电子图面上的具置,对当时的GPS地理位置数据进行采集,并显示定位标记,这个标记即电子标桩。与之相应的还有对应的电子标桩,电子标桩在实际工作会依据信号电缆的埋设状况建立档案,促进信号电缆位置信息管理工作。

5.应用效果信号电缆位置信息管理系统综合使用GPS技术后,可以对电缆埋设标识、标桩等位置进行具体掌控,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电子版信号电缆路径图在指导信号电缆业务管理的同时,还能提高信号电缆的安全管理能力。如果新人上岗,不需要专人指导,可以直接通过信号电缆位置信息管理系统了解信号电缆的埋设分布状况。如果信号电缆位置信息发生变化,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对发生变化的信息进行调整,并自动存档、备案。GPS技术在铁路信号电缆位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成功研发出了信号电缆位置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促进了图表位置信息的稳定性、完整性和正确性,使电缆位置信息更加安全可靠。

三、结束语

第7篇

由以上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看出,GPS-RTK技术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方法,仅仅需要几秒钟就可以进行厘米级的定位,因此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地质工程放样。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钻探、槽探等工程,但是由于矿区地势陡峭,复杂,给测量带来严重的不便,因此,运用GPS-RTK技术不仅解决了因为地形原因带来的测量不便问题,还能够提高测量的工作效率,事半功倍的完成地质工程的放样。

2)图根控制测量。通常来讲,运用GPS-RTK技术所得到的坐标数据能够满足图根控制点的精度要求,因此经常运用于矿区的图根控制点布设。这种方法不仅快捷简便,而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3)地形测量。一般情况下,用传统方法进行地形测量时需要1:1000、1:2000、1:5000的比例,所以往往精度差距较大。而采用GPS-RTK技术不仅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数字化的测图还能从很大程度上提高测量地形的工作效率。

4)剖面测量。运用GPS-RTK技术对剖面进行测量时,集测、放、检、算于一体,并且还能够完成土石方的相关计算,简便有效。

5)其他相关应用。虽然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测量方法受到通视和距离等条件的限制,而造成产生设置测站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已经不能够适应较大范围内的地质勘查工作,因此,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GPS-RTK技术,不仅具有智能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还能够进行记录、通讯、导航、计算等工作,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性。

2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优缺点及相对应对措施

1)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优点。综上所述中,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诸多优点,如下:①GPS-RTK技术需要较少的控制点数量和仪器搬站数量,从而使作业速度快、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②GPS-RTK技术实现了厘米级的三维坐标,具有较高的精度,且得到的数据安全可靠。③与传统的地质勘查工作相比,GPS-RTK技术对于环境条件要求低,只要接收卫星信号和电讯数据传输正常,就能够实现快速的定位。④GPS-RTK技术具有强大的测量功能,其自动化和集成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干预便能够完成多种测量功能,这样就减少了人为误差,确保了工作精度。⑤GPS-RTK技术操作简单,具有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只要在设站时进行简单的仪器操作,便能够实现测量结果和工程放样。

2)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缺点和相对应对措施。虽然GPS-RTK技术具有许多优点,能够广泛应用于多种地质勘查工作中,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它也具有一些缺陷,其工作过程也会受到各种问题的限制。接下来,本文将根据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缺点相应的提出一些应对措施。①GPS-RTK技术受到卫星图形的限制。由于受到卫星图形的限制,所以在一段时间内被卫星覆盖时容易产生假植。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主要是通过重测比较法来进行弥补,即在作业前先对1到2个已测的地点进行检核,确定是否产生假值。②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会受到天空环境的影响。一般在中午时,RTK技术容易受到电离层的折射干扰,因此出现初始化时间长等问题,甚至无法进行初始化而无法进行测量。因此,通常情况下放弃在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之间进行作业。③RTK技术的数据链在传输时容易受到高频信号的干扰,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地形起伏较高的山区或是城镇楼房密集的地方。解决这种问题主要是通过将基准站设置在有效半径控制范围内的中央最高点,使其远离磁场较强的地方。④在测量时GPS-RTK技术进行高程转化容易产生异常。我国有些山区的高程异常图存在较大的误差,因而使得GPS在进行高程转换时相当困难,精度也不准确,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在作业时尽量多地测量精度可靠地高程,并适当的缩小作业面积,确保高程测量本身的观测质量。

3结束语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