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07:32

序论:在您撰写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教师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没有教师的发展,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也谈不上有教育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学历合格率低,专业水准不高,职称结构不合理,教育理念与手段滞后等。笔者认为,改变这种状况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教育科研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注重教师反思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建立教师主体的发展体系;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构建良好的学校内部支持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快师范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高素质高中教师。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和发展,至2008年底,专任教师有47512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从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看,江西省的普通高中教师队伍还不尽如人意。首先,从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学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我们最新统计,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86.6%。在具备合格学历的专任教师中,有相当部分是为“顺应”国家对教师学历达标的要求,通过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实施的“三沟通”教育而突击完成的,其中“学”非所用者不在少数。另据我们调查发现,有48.6%的教师把教师作为养家糊口的职业,仅有9.3%的教师将其作为专业或事业。

本调研.笔者在全省选取了l0个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县市高中学校作为样本.通过座谈和问卷等形式对学校进行现场调查。座谈和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认识;教师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式;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及信息技术情况;教师的学生发展观;教师的课程观及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理念和策略:教师对新型教学方法采用的认识与实施等,以期深入了解全省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一、调查情况与分析

调查采用座谈、问卷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查阅有关教师专业发展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问卷收集数据,然后进行归纳和分析处理。在调查中.采取教师自评的方式填写问卷.问卷内容共包括30个项目,调查对象为10个样本市、县、区的20所城乡高中教师。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法,共发放问卷1021份,收回980份,其中有效问卷953份,占93.34%。

从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来看,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占教师总数的73.8%;在学历结构方面,城镇高中教师本科率达到91.4%,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包括在读研究生和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获得结业证书)重点高中为11.6%;农村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82.5%,硕士研究生学历几乎为零,专科学历比例占l1%,其余为中师学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计算的本、专科学历均包含在职函授或脱产进修等方式获得的学历资格,城镇高中教师中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比例不足55%,农村不到15%。

从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科结构来看,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较小.尤其在农村高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更小,大多数教师现有职称为中级和初级,职称结构很不合理。在学科分布方面,英语、语文、数学三个学科教师数量比例最大,配备较齐全,而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并呈均匀分布态势,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数量很少。甚至短缺。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基本上属于零设置状态。另外个别农村高中学校还存在着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相符的现象。教师中94.7%毕业于师范院校或其他学校,均取得高中教师资格证,在教学基本技能和教育理论方面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从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认识来看,教师自身有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的要求,有自我提高计划的教师占87.5%,在本科学历教师中.39.7%的教师有进一步提高自己学历至研究生层次的愿望,47.8%的教师愿意选择短期培训形式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者则愿意选择函授等形式提高学历。所有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有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不过希望形式能更加灵活方便,并且不流于形式;69.3%的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对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也比较满意。但同时表示压力很大。

从教师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式来看,教师对自身素养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学历提高上,一部分教师还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比如寒暑假期的培训,对教材、教法的讨论,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教师问的合作和自我反思,就自己的教学体验撰写论文与其他老师共同分享等等,但以县或学校为组织主体的区域和校本培训过少.远不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在这方面南昌市做得较好.市里和区域间组织的培训达到年平均8.2次.且已常态化;多数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大都停留在经验总结的水平上,理论性不强,有明确科研意识的教师不足50%。

从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及信息技术情况来看.城镇高中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呈多元化,但以网络和图书馆为主。农村教师主要通过教学参考书获取,较少使用网络和图书馆。被调查教师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方面的能力普遍不高,熟练掌握的比例不足46%,农村教师比例更低,不到30%。城镇高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平均占37%。而农村只占课时的9%,且网络教学条件基本不具备。

从教师的学生发展观、课程观及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理念和策略方面来看,93.3%的教师认为应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把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及学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评价的主要方面,这是对以往学生发展观和评价体系的突破和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注入了理性的养分。但遗憾的是,由于目前学校内外评价机制的滞后和不完善.这种理性的学生观和对学生的评价策略还更多地停留在观念层面。在实践中仍不能很好体现。

从教师对新型教学方法采用的认识与实践来看.近95%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切为了高考,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加班加点,实施题海战术,新型教学方法如合作、探究等方法几乎不用。但可喜的是已有27.6%的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以师生互动、实际操作、情境教学或实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直至问题解决,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另外。农村高中学校教师由于专业意识不强,加上学习环境条件不足,学习或培训机会少,存在部分教师知识水准较低,结构不完整,知识老化,且知识更新比较慢,参加脱产学习和外出课程进修的比例不足10%,教育硕士如凤毛麟角,专业不相符的情况也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底蕴不足.这明显不适应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来看,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教学资源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较弱.79.7%的教师仍然靠教学参考书获取教学资源.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单一.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掌握不够,利用较少;教学方法更新能力不足;反思意识淡薄,反思能力较弱,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有待提高。

从教师的专业情感来看。当前有61.4%的高中教师存在专业情感欠缺。由于高中课程结构、内容、评价、管理等变革大、要求高,教师普遍反映不适应,教学工作繁重,身心疲倦,压力很大.职业倦怠感很强。有l1.4%的教师由于对新课程无法适应,失去信心,产生畏惧心理,存在不良情绪,缺乏职业期望和职业成功感。无法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来看,有28-3%的教师其专业发展意识不强。被调查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不同.既有45~59岁专家型或经验型的老教师,30岁正处于教师职业发展鼎盛期的骨干教师,又有20多岁刚毕业的新手。由于长期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外在于教师主体的发展模式.即“外控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自身在其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淡薄,自主发展的能力低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空间被剥夺.以至于47.8%的教师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意识.专业自主性不够,专业信念缺失或不足,64.7%的教师是在被动接受或适应着教育教学的变革而不是主动去迎接,这直接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速度。

二、思考与建议

教师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没有教师的发展,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也谈不上教育的全面发展。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素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面对这一迫切的现实需求,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建设。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及改善自身专业地位的过程,是外部客观环境的支持与教师自身内部的努力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的结果。一般来说,教师专业发展表现为两种形式: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具体地说.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师范生毕业即获得任教资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教学上足以胜任,更不能说明他是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人员。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周期,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其次,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作为发展中的专业人员,其发展的内涵是多层次多领域的,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了态度的转变、情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过程是教师专业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质量提高的过程。再次,教师专业发展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专业发展首先离不开教师教育制度及教研制度的配合。更为重要的一点,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专业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主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主动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忽视。最后,教师专业发展既包含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又包含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教师专业是一个内在的包含着无数个体的群体组织,只有首先实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目标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1.加强教育科研机制建设,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研究是教师产生新思想、获得支持的最佳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在于教师主体的专业发展。教育科研过程.是教师重新学习的过程。是使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并趋于合理的过程。教育理论与实践表明.高中教师具有从事教育研究的能力基础和优势.知识结构较为完善,同时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关教学情境的知识,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着最真切的体会.能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解决新问题,实践新理论,总结新经验。进行教育研究,教师不仅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还是克服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建立教师教育科研机制,加强教研组建设,做好校本教师培训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选派教师外出短期进修、举行各种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师带徒活动、合作学习、课题研讨、网上论坛等,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尤其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实施校本培训中也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随时调整培训的形式与内容,以真正达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另外要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消除研究的神秘化,使研究民主化,转变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真正使研究成为每一一位教师的职业特征,在教学反思、改进行动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要鼓励和引导教师抓住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讨工作,在研究中发展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欲望,在研究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教师反思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建立教师主体的发展体系

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是对个体观念行为的再加工过程。反思性教学理论认为,反思性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师通过审视、反观自身教育实践,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育实践合理性,从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反思性教学的过程还可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因为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要成为研究者和反思型的实践者.教师不仅要做教育教学的主体,而且要做教育教学研究的客体,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身的教育观念及实践.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对教育现象及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身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而且,教学与反思相结合,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改革教师的生活方式,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诚然,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但同时不能忽视,教师专业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主体性的专业发展。即“内发式”的教师专业发展。离开了教师内在的自身专业发展的积极性这一动力源泉,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学校要建立教师反思与自主发展的推动机制.打造一个“一切为了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的服务型教育管理系统,改变现有的封闭性和强制性管理模式,给教师专业发展以自,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使教师的成长由被动性转向自觉性,由个别性转向群体性。因为“人只有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人才能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可以把个体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提高到自觉的水平。”

3.政府要加大投入.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

由于高中属非义务教育,政府投入少,很多学校在负债运转.尤其农村高中.设备的添置与更新无法满足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政府要加大对高中学校教学设施建设的投人.加快图书资料、网络设备建设和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对农村高中教师队伍建设,要提供倾斜性的培训政策.加大区域间的行动性区域培训和校本培训,缩短专业支持的距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针对数字信息资源匮乏这一问题,学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其周边的图书馆或信息服务中心达成协议.进行合作,即由这些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向学校提供各种网络、数字和图书资源。这不仅可以解决学校资金紧张的困难,也可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既可节约社会资源.又可为师生发展提供获取丰富教学资源的平台。另外,可由地方政府牵头,县域内高中学校结对子,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协作体.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形成资源共享,发挥各县优质教师资源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高中教师专业发展。

4.构建良好的学校内部支持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基于自身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植根于教师职业的应然需要,学校要注重唤醒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自主意识,确立教师在学校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探究、反思教育教学实践。最终促成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使这一目标真正化为行动,除了靠内驱力以外,还要靠外在机制的保障。一要建立人性化的弹性学校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势必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但由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和自主性等特点,要求学校相关规章制度避免“刚”性.体现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辅导或疏导工作。避免因高考压力和实施新课程给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带来不良心理或消极情绪。二要改进教师评价制度。传统的评价是评价者对教师的奖惩性的、终结性的、静态的评价,是外在于教师主体的评价,教师在评价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应对传统的评价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奖惩性评价,实施发展性评价。同时在评价主体上,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由教师自己来评价自身的专业发展情况。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是发展性教师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通过自评、互评,找到问题.明确方向,获得发展的动力。另外,教师评价方案的形成必须结合教师教育教学、教育研究的实际和教师本人的情况,形成个性化的教师评价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每位教师的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以及进修需求,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

第2篇

一、.产生职业倦怠,自主发展专业的积极性不高。

新课改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角色定位、专业发展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使得教师在短时间内感到过度的负荷和角色冲突的不适应,而这种冲突和不适应又使教师产生了过高的职业压力,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职业倦怠的教师常常会满足于现状。同时,他们会用消极、悲观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职业和自身发展。这种不思进取常常会造成教学能力低下,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有一种低个人成就感,无意也无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即使是“偶有为之”,积极性也不高。

二、.知识结构状态与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

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中相对固定的“史实”和“结论”过多,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欠缺。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知识结构具有一种静态的特质,过于固定化,具有这种知识结构的教师,其历史专业知识的获得和更新大都依赖于比较消极的外部给予。一些历史教师,长期以来就是围绕着一本教科书教学,教科书以外的内容知之甚少,更不必说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而在新的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师如果简单依靠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就会出现各种困难和矛盾。

三、.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使得教师无心实施新课改理念。

新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这些理念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有益处的。但是,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发现:这些理念仅仅是口号而已。因为在课改后,仍有许多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学生的成绩也是评价教师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应试教育不改变,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标准不改变,又怎么实施呢?

二、课改后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专业化教师就成为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历史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必须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这个过程艰巨而复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和途径努力。

一、.通过自主学习激励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就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主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新课改后,历史教师必须努力掌握三方面的知识,即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宽广的其他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因为教师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不仅能在新课程教学中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历史教师在研究历史教材和历史读物的同时,还要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积极与其他历史教师或历史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广博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从其他优秀教师的交流中体会与汲取。历史新课标要求教师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旦把这些学习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教师就会从中感受到乐趣,并得到成功的喜悦。

二、.通过教学反思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历史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历史学科中要真正地实施反思性教学,必须养成自觉反思的意识,知晓在教学中反思的内容,并懂得在教学中反思的策略与方法。如:(1)教师采用教学日记的形式,把当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亮点、疑点、难点、盲点、弱点等中的某一点或几点,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深入反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改善的对策及预期可能生成的结果。(2)在同行会诊中反思。当教师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绩,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的经验之后,往往会出现教学水平的停滞不前,其中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师犯经验主义错误、不思进取、教育观念老化,等等。通过同行会诊,教师能找到教学水平下滑的现象的主要症结所在。(3)在学生反馈中反思。通过学生反馈的有效信息,从中获取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信号;通过反思学生,明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目标任务是否完成,学生是否能够获得他们期望的意义。反思性教学拓展了历史教师的发展空间,让历史教师成为研究型学者,从而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三、.通过校本研究带动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作为一门科学,涵盖的内容极其丰富,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教师的教研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要让历史教师了解校本教研的价值所在,帮助他们提高校本教研的意识,树立在校本教研中主动发展的自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校本教研的工作氛围。历史教师在教研组中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集体讨论等活动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同伴有效互助,实现经验共享,使每一位教师都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进步。

校本教研的发展在于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可以把加强校本教研作为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实施多项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校本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强化校本教研能够带动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通过教育部门、学校支持推动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外因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历史教师要实现专业的发展,除了具有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外,各教育部门、学校也必须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在中学,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即只重视语数外,对于史地等学科关注得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偏差。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除了学好语数外,还必须有其他知识的熏陶,其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养的一个有力途径。所以作为教育部门,应该努力为中学的历史教学提供各种保障。

学校是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场所。在以往的教研中,我们都关注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了学校对老师发展的影响。要实现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就要积极支持,努力提供各种可能的条件。首先,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只有大家都意识到历史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历史教学才能走上一个新的起点。其次,学校要努力为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如加强历史教研组建设;组织专题讲座;举办理想课题研究和优质课比赛;构建促进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师培训模式等。所以机制保障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师 专业发展  途径

随着近几年来小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推进,作为教学改革实践者的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但是通过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一些研究表明,目前小学教师教育或发展存在着诸如教育方法单一、发展理论不科学和发展途径较为局限等问题。基于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国情,目前我们的小学语文师资队伍庞大,但是总体素质和教学力量却相对薄弱,师资培训力量不足,现有的教师发展途径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发展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必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发展的必经之路。

教师自主发展指教师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实现教学与科研水平动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小学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而教师寻求自主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发展的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自主实现专业发展提几点看法:

     一、要不断培养教师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教学改革一直把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教学人才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专家认为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目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欠佳,笔者认为,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较低有着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小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作为改革实践者的教师更应该在专业发展中提升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因为对学生进行创新型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本身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教师通识是教师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甚至是一些跨学科知识,尽量能够做到学科结构多样化,并能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多更有效地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二、要实现教师自主

教师自主一般认为就是教师摆脱束缚的自由,它是教师自自主职业发展的一种能力。教师的自我发展提倡自我发展终身化,要求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寻求同事的帮助,以教师和学习者的双重身份不断发展自己,且教师本身应该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教师自主发展在外国受到高度重视,这对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教师的自主学习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教师学习的核心部分是教师作为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受训者或教学专家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从具体的教学经验中发现问题,通过批判性反思,上升到理论高度,然后回归到教学实践对理论进行验证,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我们提倡教师可以通过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来实现教师自主发展,教师可根据所教授的课程成立教学和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成员可以进行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集体反思教学,定期举办教学研讨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构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文化,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从而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

  三、要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相关的学科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研究促进教学并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地创造知识,而不是单纯地传递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知识,同时,对于教师来说,每一个教室都应该是一个不断创新知识的工作场,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教育科学研究团队的成员,教师本身不仅是外部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更应该是研究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难题。

第一,教学研究形式。研究形式多样化,包括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建立科研课题组,或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专长成立教学科研团队等,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定期开展科研交流活动。

第二,教学研究内容。教师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也不同于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鉴于教学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研究更应侧重教学实践研究而非纯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应该有别于其他理论研究,教师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应该是教学活动及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学生与学习,教师与教学,以及教师发展等,研究目的不应该局限于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应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由于教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些教师具有天赋,可能不从事任何科研活动,却是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而另一方面,某些老师可能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价教师,不能一刀切。小学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状态就是能把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理论,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动态、连续、持久并贯穿整个教学生涯的过程,也应是终身学习、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自主发展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教师自主发展进行探讨,希望大家加强对小学教师发展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推动各方面的教学改革,最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师 专业素质 专业发展 途径

随着母语教育全球化时期的到来,语文教师越来越成普遍关注的焦点。语文教师自身的提升将推动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和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满足不同学生成长中的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更好地办好语文教育,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本文从教育反思、及时“充电”与“实战演练”三方面的内因,以及建立学习共同体和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两方面的外因来研究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发动内因

所谓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较系统的文化知识和语文学科本体性知识、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以及语文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方面的素质。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即语文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持续过程。

1.教育反思

首先,不断地反思自身是否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立言”[1],而且要教其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独立思考、质疑和评论的现代公民。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指向对学生终极关怀的培养,而不再是指向急功近利的、目光狭隘的应试教育。

其次,不断反思自身是否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当前语文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语文教师的理论修养问题。语文教师理论修养的缺乏直接制约着语文教育的发展。[2]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是否建立起系统的语文课程观,即反思自己是否学会了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现代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它们融会贯通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再次,不断反思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判断一个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是否得到提升主要是看其语文学科本体知识和能力方面,以及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方面是否得到有机的共同发展。语文教师在高师院校中文系学过的知识与掌握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或落后过时,有的甚至成为其专业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障碍。因此语文教师应反思自己在语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弥补甚至改正。反之,如果一味地满足自身的专业现状,并停滞不前,那是绝对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具有专业素质的语文教师的。只有在不断反思学习中,及时汲取语文学科深层的养料,语文教师才能形成更为有利于自己教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最后,反思自身是否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能力之余,做到加强“外联”。譬如,以班级或兴趣小组为单位展开对当地的地方文化与民俗的涉猎研究,语文教师跟当下的作家、诗人及书法家进行对话,而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教法的研究。

2.及时“充电”

随着语文课改的推进和发展,唯有语文教师做到及时“充电”,完善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更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才能拥有强大的知识背景和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结构。除此之外,还要及时补充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哲学、美学、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等多方位的知识,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拥有深邃的知识储备。

3.“实战演练”

实践出真知,因此语文教师还要经过严格的“实战演练”。教师本着“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理念,从学生真正的需要出发,在原生态的课堂中,将教学反思后所获得的经验、及时充电后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一起深入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与学生展开友好平等的对话,既不迷信权威,又不盲目依赖已有的经验,而是敞开心扉,以好奇和渴望的眼光发现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智慧之花,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这样才能最终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指导者和促进者。通过这样的反复实践,教师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本质之后,才能真正促进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

发动内因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正是在“反思―更新―巩固―再反思―再更新―再巩固”这样一个无限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理论修养、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才更趋于成熟,语文教师才得以从一个层次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二、借助外因

1.建立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

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3]因此,建立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是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还停留在“单打独斗”的状态,并不利于语文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其目的就在于扩大语文教师的活动范围,开拓认识视野,营造一种促进其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良好的外部氛围。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由语文学习者及助学者共同构成的语文学习团体,他们之间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完成语文学习任务。通过不断的相互学习、交流和启发带动,语文教师会做到取长补短、知识共享,不仅在学习知识方面受益匪浅,而且在激发创新灵感方面成绩卓著。语文教师在这种互惠性和互动性的学习共同体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2.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要真正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我们就必须确保其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在提升其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方面处于一种瓶颈状态时,一种新型的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可以给予其必要的促进。它摈弃了传统评价的弊端,作为一种评价理念,其核心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将可以从教师专业结构的几个组成部分(包括激发专业热情、坚定专业信念、完善专业知识和能力、明确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塑造专业服务精神等方面)来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可见发展性教师评价对促进语文教师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三、结语

教育的蓬勃发展需要高水平的教师。由于语文教师担负着造就自由、自立、自主的现代公民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因此关注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发动内因和借助外因二者将不失为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我们仍需继续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有实践意义的可行途径。

第5篇

关键词:教学实践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不断反思、研究、实践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校本教研,对克服教师教育研究脱离实际的弊端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选择教师专业发展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是抓住了校本教研的重要问题,能够使研究更加深入有意义。笔者通过细致搜寻,在各类网站上搜寻到多篇与两个关键词相关的文章。各学者从宏观微观上多层次、多分角度论述相关内容,对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做了深层次的诠释,对本研究剖有启示意义。下面笔者将就部分研究分类别作以文献论述。

白昊(2005)在《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校本教研》一文中,从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深刻视角入手,试图在深化校本教研的理论认识基础上,对校本教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问题上作一番阐述。该文章以“反思性实践”研究成果做为理论基点,从这一新维度进行探索,从而推动理论发展,并对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文章偏于理论研究,因此对时间的指导比较宏观,无法具体实施。并在创新上深度不够,有牵强之嫌。并由于文章研究内容所限,其他如保障机制、阻力因素等许多相关内容未涉及,不够全面。[1]

乔军(2007)在《推进校本教研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文中探讨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的相关问题。文章以校本教研建设为切入点,来探求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围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核心要素,来开展校本教研的研究,并以推进新课程实施为目标,把立足点放在解决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上。[2]

雷自自(2010)在《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一文以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取向为着眼点,用以追寻作为校本基础的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文章以甘肃省兰州市实施校本教研的9所学校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中小学校本教研情况调查问卷,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策略建议。但本研究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使得研究的深度不够,对于如何使校本教研更加有力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不能够形成系统有效的策略。[3]

张庆玲(2007)对高中二、三年级的物理课堂教学为例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以及对校本教研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创新点,以学生反馈机制来保障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从而使教师在活动中的专业成长具有持续性。但文章研究只是初步引入此机制,还有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反馈机制运行过程中的途径与方式的探索、学生反馈机制的监控和评估功能如何实现等等。[4]

龚跃华(2006)在《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文中对此有另一种解读:该文章从教师专业发展这一理论视角入手,试图在深化基本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就校本教研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作一番阐述。作者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深入分析了校本教研事如何让对对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的,最后就如何让建立良好的校本教研支持系统,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建议。但研究更多的是一种理论上的探究,还缺乏明晰的实证研究的支持,又限于篇幅与研究条件,有些地方的论证深度不够不足以支撑全文。[5]

马忠丽(2008)《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互动关系的研究》一文中以兰州市某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并以 llyx 作为案例,在 llyx 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了解的基础上,对如何才能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如何通过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校本教研的质量以提升以及二者实现互动的基点和路径作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访谈了解到llyx在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互动中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取得成就与存在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找出借鉴价值并探索一条在校本教研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可行路径,为我国当前新课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的参考依据。但是限于单个学校的研究,其影响意义有待考究。[6]

由此可见,校本教

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虽然起步不久,但凭籍高速发展的教育时机以及校本理论的滋养,其强盛的生机与活力慢慢展现出来。但通过文献梳理我们也可以看出诸多文章中多偏于理论探究,而实践的操作性构想及建议不多,且可操作性实施困难重重;大部分研究中创新力不足,诸多方面论证深度不够,有牵强之嫌;大部分实证研究由于调查时间及地域有限而无法进行深入调查,不够完备系统。

参考文献:

[1]白昊.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校本教研[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乔军.推进校本教研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雷自自.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张庆玲.完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龚跃华.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马忠丽.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互动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作者简介:

第6篇

>> 对农村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建议 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几点策略 农村学校新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困境与出路 教育信息化对促进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对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思考 对新疆地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的几点思考 推进南疆地区农村学校数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研究 农村学前班美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于促进邢台市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化的几点建议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突破的几点建议 对提升农村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认识 教师的专业情意 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析 校本研修――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关于我国农村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谈谈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浅谈农村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策略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对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几点认识 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认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9).

[4]刘桢.解读古兰经[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5]祖拜热・艾尼瓦尔.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及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李全胜.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第7篇

【关键词】高职学院;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

高职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力量。高职体育教育的研究是基于高职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主要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教师的来源结构和外聘教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既有教师主观的影响因素,又有客观的外部条件的制约。分析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可以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我国高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如何,在国内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是比较缺乏的。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27所高职学院在职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70 份,回收有效问卷235 份,旨在了解高职学院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影响因素,分析高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高职学院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外在途径和内在途径两个方面。外在的途径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机构、教师在职学校、教育模式培训机制。这种途径不是直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而是从宏观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加以调控,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内在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指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如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自主教学研究、终身教学意识等,它源自于教师自身的需要、以及自身对实践的追求。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及方式目前在学术界没有明确提出。在对重庆市高职学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影响专业发展途径的现状:教学观摩、自学、各种教研活动、培训进修、教学竞赛、以教学促进科研、教学反思、攻读更高学位等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教学观摩和自学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原因可能是第一,通过观摩式的交流和学习,教师更容易在具体的教学、评价中得到直观的经验和认识,更能从教学观摩过程中找寻出问题的来源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在此过程中借鉴同行与同事的上课风格来更新本人的教学内容。第二,自学是所有教师都可以通过自身来进行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体育教师已经形成了终身教育学习的思想和氛围。相对于其他方式的途径来讲,自学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比较灵活多样。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除了教学,其职称的评定与体育科研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以教学促科研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体育教师此类人群中缺少专家型教师的领导,缺少提升教师发展的氛围。

2.高职学院体育教师专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主要受到个人、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调查结果显示,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学校条件限制;教师的职业理想受到冲击,个人发展动力不足;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抑制了教师内心蕴含的积极进取意识;科研素质和科研工作环境等。学校领导的思维和态度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也有很大的影响。

(1)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抑制了教师内心的进取意识。选择“学校条件限制”压力的教师达到73.4%,学校条件是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统计的结果来显示,39.9%的体育教师认为学校有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措施,有32.7%的体育教师认为学校措施不落实或没有,还有31.0%的体育教师认识模糊。其中衡量办学的主要因素是可支配的经费多少和教学活动所需的硬件设施。

(2)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成长的动力要素和驱动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的职业理想受到冲击,造成理想缺失。社会现实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职业理想和教育教学行为出现了分化,体育教师个人发展动力不足。

(3)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生涯中的“高原现象”使教师出现发展中的停滞。在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观原因调查中发现,有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工作经验丰富”,有的认为“各方面素质己很强了”,所以忽视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这部分教师主要集中在具有一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教龄十年以上的教师中,他们分别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91%和81.3%。

(4)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大多忙于教学与训练,很少钻研理论知识,重技术,轻理论。调查中显示体育教师科研发展能力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观上,体育教师自身专业态度存在一定问题,这种习惯与在学校学习体育专业时“重教育,轻研究”等观念无不有一定的联系。大部分体育教师不能坚持撰写论文,即使有写也难于发表。同时,在有写论文的体育教师中绝大部分并不是主动撰写论文,而是因为学校的各种评比与论文挂钩。事实上,体育教师科研水平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起步晚缺乏体育科研方面的机构与指导,缺乏学科带头人,或科研氛围不浓。其次教师其家务事繁杂,教学任务繁重,比赛繁忙也影响到科研的发展。

(5)在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个人因素方面,经济条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工资收入不高的青年教师来说出去培训一次对他们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尤其是承担养家育子重担的教师更是这样。

3.结语

(1)体育教师应该注重自我成长,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大自身的知识范围。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和学术研讨活动。促进体育教师知识的更新,提高竞技运动科研能力。了解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与动态,从而在教学中积极采取对策,提高和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出发点是教师,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脱离教师所处的具体社会和学校环境来研究其发展。要推动体育教师发展,学校需要建立有活力的激励机制,加强学术氛围,培养学科带头人,形成一个科学术的体育团队,提高体育教师对工作的兴趣和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鼓励体育教师进行科研和学术出版活动,可以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如建立教师基金或寻求协会、政府多方面的支持,同时学院应该积极转变职能,从管理转向服务,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待遇,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信心。

(3)体育教师肩负着科学、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的艰巨任务,提高全民对学生健康的关注,社会必须意识到树立强身健体的良好社会风尚是体育教师不容忽视的责任,使体育教师专业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参考文献:

[1]由文华,张黎;陕西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