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顶层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06:51

序论:在您撰写顶层设计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顶层设计论文

第1篇

1.我院的职业有益做法。一是强化思想引领,以主流价值观树立学生高远价值追求。面临校园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冲击,我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与信仰对话”、“三观三热爱”、“忠孝雅诚”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励广大青年励志修身,成长成才。二是注重素质培养,以品牌文化活动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我院注重将文化活动和专业特色相结合,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月、资助文化月、公寓文化节等文化科技活动打造成颇具影响力的校园活动品牌。三是重视能力培养,以社会实践活动促推学生成长成才。我院以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志愿者活动为实践平台,引导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个人成长与社会担当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2.我院的突出问题。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校园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功能重视不足。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我院团委结合省市和学院党委的指示精神制定了校园文化活动方案。但各系部在落实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未将开展活动所需的工作理念、指导思想乃至学科优势、媒体支持等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忽略了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涵养功能。二是对文化活动整体系统性培育不够。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单位设在院团委,从活动的规划、选拔、培育和实践等方面均由团委包办,校园文化活动过多地被视为学生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而要完成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则需要整合教育渠道,将其放置在整体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培养人才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操作,将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校内资源有机整合,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立意的高度,扩大学生的受益面。三是活动项目培育的质量不高。目前,我院对活动项目的培育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战略规划和精心培育,代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活动较少,品牌活动和精品活动缺乏。四是活动中产生资源浪费、疲于应付现象。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管理,存在多个部门重复组织一项活动的现象,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也会导致一段时间内活动过于密集,而各系部执行起来疲于应付,影响活动质量。

二、我院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路径

1.高度重视,全员参与,明晰校园文化活动定位。校园文化活动的准确定位,是校园文化活动制定者结合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经过科学调研而形成清晰的校园文化目标性要求,进而构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活动定位需要学院各部门全员参与,加强优势项目挖掘,发挥地域、学科专业、传统积淀等比较优势,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更应紧扣职业素养教育这一目标,争取学院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经费支持、物质保障上提供有力支撑;争取专业教师的参与、配合与指导,引导更多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为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创造良好条件。

2.顶层设计、分类指导,凸显校园文化活动特色性。谈到“珞珈文化”大家就会想到武汉大学,提及“未名湖畔宜聆教”大家就会想到北京大学,说起“清华园”就会想到清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活动也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学校应在分层、分类指导的原则下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多元化与全方位建设相结合,探索符合我院校园文化特点和学生文化活动规律的文化活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筑行业“祖师”鲁班的历史渊源为依托,打造以求实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具有行业特色的“鲁班文化”。通过研究和挖掘鲁班传统文化,以建筑技能节、“鲁班传人”、“鲁班之星”等系列主题活动教育青年形成“不畏艰辛、刻苦学艺、勇于实践、敬业创新”的时代精神。学院在设计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上也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年龄、思想、心理、学习任务、认识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不仅根据校级、院级、年级、班级分出层次,还根据不同层次的组织团体整合学生活动,体现出各具特色的阶段性,最大程度地锻炼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能力,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覆盖、影响全体青年的作用。

3.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扩大校园文化活动影响力。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体现着文化育人的功能,而文化育人是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价值,学生在组织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因此,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层次就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突出特点,彰显特色,对优势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品牌建设和维护。山东建筑大学的黄河源协会成立于2005年。协会的志愿者们连续9年赴黄河源头,资助沿黄九省的贫困孩子1000多人,并建起全国第一所大学生希望小学———“长燕大学生希望小学”。他们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上万次,黄河源协会曾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大社会责任博客等荣誉,协会发起人王聿珩被评为感动山东优秀人物、山东省道德模范、济南市杰出志愿者、全国大学生优秀人物等。近期,学校又在协会的基础上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励志公益社团,建立企业家、大学生、受助对象三位一体的公益平台,实现大学生助人自助。山东建筑大学的成功经验在于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类型,统筹学年学期不同的阶段特点及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实践活动项目。要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致力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态化和品牌化。好的项目坚持做、持续做,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特点,提炼特色,形成了长效机制,品牌自然就形成了。由此,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要求我们在整体规划、梳理整合、宣传推广上下功夫,使活动品牌在全院师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共同建设和维护品牌的活动中。

4.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推进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运作。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在众多领域内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其实质就是有限资源约束下的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形式对项目的申报、审批、运作、检查和验收等程序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成本、保证工作质量。较优秀的项目在认真审核后脱颖而出,项目执行者在明确的项目目标驱动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资源,策划和组织出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把活动办成精品;在充分尊重各基层团组织创造性的同时,也能较好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育人过程的实践者和实施者。

三、结语

第2篇

1.顶层设计的概念。

顶层设计源于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强调一项大工程的完成,要以一致的理念、协调的功能、统一的结构和标准化的部件,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十二五”规划中,该理念被首次引入改革领域,站在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点对制约我国未来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进行顶层判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再度引发关于诸多领域“顶层设计”的畅想,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所关注的焦点。凝练地讲,顶层设计是从全局的角度,以有效的资源,系统地统筹和规划某项任务,从任务的各个方面、层次、要素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战略性设计。

2.校园文化活动顶层思维。

本文论述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教学的狭义概念的行为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的激励引导、规范约束等功能,既体现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方面,也体现在技能提升、素质拓展等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者,要站在顶层高度,以顶层思维设计校园文化活动,确保每一项校园文化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有方向、有目标、有成效,消除校园文化活动中的自发性、盲目性、随意性和偶然性,便于形成长期的文化积淀,成为团结和凝聚广大青年的重要阵地。

二、威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现状分析

1.我院的有益做法。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以主流价值观树立学生高远价值追求。面临校园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冲击,我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与信仰对话”、“三观三热爱”、“忠孝雅诚”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激励广大青年励志修身,成长成才。二是注重素质培养,以品牌文化活动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我院注重将文化活动和专业特色相结合,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月、资助文化月、公寓文化节等文化科技活动打造成颇具影响力的校园活动品牌。三是重视能力培养,以社会实践活动促推学生成长成才。我院以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志愿者活动为实践平台,引导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个人成长与社会担当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2.我院的突出问题。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校园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功能重视不足。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下,我院团委结合省市和学院党委的指示精神制定了校园文化活动方案。但各系部在落实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未将开展活动所需的工作理念、指导思想乃至学科优势、媒体支持等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忽略了文化活动“润物无声”的涵养功能。二是对文化活动整体系统性培育不够。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单位设在院团委,从活动的规划、选拔、培育和实践等方面均由团委包办,校园文化活动过多地被视为学生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而要完成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则需要整合教育渠道,将其放置在整体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和培养人才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操作,将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校内资源有机整合,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立意的高度,扩大学生的受益面。三是活动项目培育的质量不高。目前,我院对活动项目的培育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战略规划和精心培育,代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活动较少,品牌活动和精品活动缺乏。四是活动中产生资源浪费、疲于应付现象。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管理,存在多个部门重复组织一项活动的现象,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也会导致一段时间内活动过于密集,而各系部执行起来疲于应付,影响活动质量。

三、我院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路径

1.高度重视,全员参与,明晰校园文化活动定位。

校园文化活动的准确定位,是校园文化活动制定者结合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经过科学调研而形成清晰的校园文化目标性要求,进而构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校园文化活动定位需要学院各部门全员参与,加强优势项目挖掘,发挥地域、学科专业、传统积淀等比较优势,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更应紧扣职业素养教育这一目标,争取学院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经费支持、物质保障上提供有力支撑;争取专业教师的参与、配合与指导,引导更多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为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创造良好条件。

2.分层设计、分类指导,凸显校园文化活动特色性。谈

到“珞珈文化”大家就会想到武汉大学,提及“未名湖畔宜聆教”大家就会想到北京大学,说起“清华园”就会想到清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活动也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学校应在分层、分类指导的原则下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多元化与全方位建设相结合,探索符合我院校园文化特点和学生文化活动规律的文化活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筑行业“祖师”鲁班的历史渊源为依托,打造以求实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具有行业特色的“鲁班文化”。通过研究和挖掘鲁班传统文化,以建筑技能节、“鲁班传人”、“鲁班之星”等系列主题活动教育青年形成“不畏艰辛、刻苦学艺、勇于实践、敬业创新”的时代精神。学院在设计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上也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年龄、思想、心理、学习任务、认识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不仅根据校级、院级、年级、班级分出层次,还根据不同层次的组织团体整合学生活动,体现出各具特色的阶段性,最大程度地锻炼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的能力,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覆盖、影响全体青年的作用。

3.打造精品、树立品牌,扩大校园文化活动影响力。

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体现着文化育人的功能,而文化育人是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价值,学生在组织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因此,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层次就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突出特点,彰显特色,对优势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品牌建设和维护。山东建筑大学的黄河源协会成立于2005年。协会的志愿者们连续9年赴黄河源头,资助沿黄九省的贫困孩子1000多人,并建起全国第一所大学生希望小学———“长燕大学生希望小学”。他们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媒体报道上万次,黄河源协会曾获得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十大社会责任博客等荣誉,协会发起人王聿珩被评为感动山东优秀人物、山东省道德模范、济南市杰出志愿者、全国大学生优秀人物等。近期,学校又在协会的基础上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励志公益社团,建立企业家、大学生、受助对象三位一体的公益平台,实现大学生助人自助。山东建筑大学的成功经验在于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类型,统筹学年学期不同的阶段特点及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实践活动项目。要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育人体系致力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态化和品牌化。好的项目坚持做、持续做,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特点,提炼特色,形成了长效机制,品牌自然就形成了。由此,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要求我们在整体规划、梳理整合、宣传推广上下功夫,使活动品牌在全院师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共同建设和维护品牌的活动中。

4.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推进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运作。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在众多领域内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校园文化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其实质就是有限资源约束下的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形式对项目的申报、审批、运作、检查和验收等程序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成本、保证工作质量。较优秀的项目在认真审核后脱颖而出,项目执行者在明确的项目目标驱动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资源,策划和组织出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把活动办成精品;在充分尊重各基层团组织创造性的同时,也能较好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育人过程的实践者和实施者。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 顶层设计 文化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098-02

文化是一所大学存在的价值和全部个性特征的展现。大学存在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只有文化存在了,大学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也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各种人才。而顶层设计正是为大学文化提供战略思路和规划步骤的。因此,大学文化的顶层设计是大学发展的框架和依托。

1 大学文化的现状

“顶层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它强调的是一项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化。就是说,要完成一项大工程,就要以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等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视角出发,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它主要突出强调规划战略的地位,以及实现这一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路径,且有着一些列鲜明的特点和优势。而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大多缺少这种顶层设计的理念,主要表现在:缺乏定位与定位不准、用短期行为代替顶层文化设计、复制模仿别人和盲目跟风等等情况,这种种情形最终导致了今天大学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毕业生就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就业能力和教育质量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社会声誉的每况愈下和大学整体发展的不良境况。

2 大学文化顶层设计的建构

2.1捋清目标与找准定位

大学文化的顶层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大学制定一个适应自己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对策,确定属于自己文化发展的定位。所谓定位是指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职能、国家和社会需要以及师生需求,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参照高等学校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标准,经过纵横向比较和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及同行中的位置,准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并确定自己的服务对象、发展目标及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就像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潘愚元所说的那样:“高等学校定位不只是高低层次的定位,也不只是学科门类的定位,定位的主要依据应当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职能”。因此,大学文化的合理定位,必须走以特色带动整体、以整体提升特色的发展之路,既认真分析社会长远发展对大学文化的需求、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大学文化如何,又充分考虑并详细论证本学校的整体情况,包括学校的优势和短板,现实社会、企事业单位、甚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把社会需要我做什么、怎样做和我能够做什么、我能到何种程度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既满足社会不同阶段的需求又符合自己实际的文化发展定位。当然,大学文化要服务社会,要培养人才,这是大学的任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点:大学绝不是职业培训机构!大学的社会引领作用理应是大学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而,大学的定位及设计要具有前瞻性,要充分考虑大学的文化功能。

2.2建构顶层设计的大学文化体系

2.2.1现代制度的支撑

首先,贯彻依法治校的原则,即要按照法律的原则与规定,构建规范、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其次,建立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再者,重新审视本校的专业设置,切实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系。专业设置要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发挥特长的专业。同时学校必须构建从校园到就业的有效体制,承担起学生从校园到职场包括知识技能、文化素养、求职就业等一些列环节有机衔接的角色,并能为人才的发展做一切合理的铺垫。

2.2.2鲜明的人本文化

人本文化,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这种文化主要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和独立的学术自由。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的一切文化发展措施的设计及目标的完成都是为每位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环境、提供合理的营养,为国家创新性人才的培育搭建一个平台。

同时,人本文化不但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而且是大学文化顶层设计的根本立足点,因为,大学文化首先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它突出强调的是:人的发展、人的尊严、人都自由和幸福、以及人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寻的是:人性的自觉、人性的尊重和人性的充分发展。以人为本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全部内涵。因此,大学一切建设都应该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要求,体现较高的文化品位和人文价值。制度文化设计及实施也应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充分保障大学师生的权利和利益;而顶层文化设计正是根据价值追求多元性和个性发展差异性的特点,在充分尊重每个师生的价值选择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为大学全面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为目的的。

当然,我们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它的存在和发展要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充当某种舆论导向,扮演教化人的角色。因此,大学文化的顶层设计,在充分关注高校师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把这种文化设计置于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大文化氛围之中,跟紧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知识信息传达给社会,影响和感染社会其他人群;并以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风貌对社会文化的建设起示范和引导作用,引领社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2.2.3凸显的地域文化

大学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又称地域文化或区域文化,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民族性和地域特色。成长壮大在某一地域的大学,它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也会深深地打上这个地域的烙印,它的一些列的行为和举动更带有地方色彩。因此,顶层设计的大学文化的构建也不可能完全不顾地域文化的影响,它应是地域文化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呈现与延伸,是生态文化与大学本身历史承载的有机统一。

同样,顶层设计的大学文化,更要和大学自身的历史承载紧

密结合起来。学校本身的历史是一个大学全部文化的一个记载和浓缩,也是大学发展最可宝贵的资源。所以,顶层设计下的大学文化必须是能和历史对话的文化,不但包含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承载着它的希望、追求和命运。

当然,顶层设计的大学文化,还需和学校本身的办学能力相适应,一旦发展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链条就会断裂,平衡将被打破,它的质量和生命也会受到严重的挑战。

2.3多元化文化环境的营造

顶层设计的大学文化应是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大学文化。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大学文化顶层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文化的自由精神和包容精神的具体体现。多元性的大学文化表现为文化的组成和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大学文化发展,应如先生曾经讲过的那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相容,人类大同”,也就是“和而不同”!多元文化有共同遵从的基本原则:基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评判、任何一元文化都服从于个体人的自由选择和个体人的幸福的考虑、以人的进步为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志、致力于人类进步和人的自由和幸福等等。因此,顶层设计下的大学多元文化应具备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博取众长,在不同文化的接触碰撞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展现自己开放的文化形态。常言说得好: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百家争鸣,人类在思想文化领域才会有希望;而只有在思想文化领域大放异彩,人类社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当然,多元化的大学文化强调的是一元指导下的多元并存相长。大学文化的顶层设计会以更加审慎的态度正确处理各种文化间的关系,在继承、整合与创新的基础上,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打造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多样化、高品位、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总之,大学文化顶层设计的目的是为大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提供一套科学的发展理念。然而,由于条件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必然导致大学文化的顶层设计及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但只要大学上下齐心协力,实现其文化的长足发展也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竹立家.改革需要什么样的“顶层设计”[J].人民论坛,2011.

[2]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第4篇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也不会一劳永逸。财富“蛋糕”做大了,“怎么切分”的问题随之而来。解决制约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要深化改革,不可避免地会触动既有利益格局,使得进一步深化改革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这是改革步入“深水区”后风险增加、难度增大的一个新的特征。

近年来,改革继续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前推进。同时由于改革尚不到位,某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苗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遭遇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致使一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难度加大。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着力突破改革瓶颈,既是过去攻坚克难的成功经验,也是继续深化改革的有效方法。

加强“顶层设计”,必须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同基层干部群众的实践探索相结合。政策的生命力总是源于实践。从安徽小岗村村民探索“大包干”到深刻变革农村经济格局的,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改革、经济体制转轨等重大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释放出巨大的经济社会活力,关键在于改革领导者对群众意愿的深度关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基层探索实践经验的及时总结。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大胆探索,重视基层鲜活实践,是确保“顶层设计”符合实际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改革不断深化的智慧之根、活力之源。

“顶层设计”意味着决策者具有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改革攻坚期的“顶层设计”既需要执政为民的情怀、科学合理的谋划,也需要坚定笃行的勇气和决心。根据中央决策部署,今年政府改革确定的重点任务分别涉及财税金融、价格、收入分配、事业单位和政府自身等方面,并将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列入年内重点工作。这种直面难点矛盾、回应民众关切的鲜明态度,扎实稳健、攻坚克难的务实作风,必将有力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为深化改革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第5篇

关键词:多层建筑 结构 稳定性 影响因素

我国政府对住宅建设十分关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近期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居民消费热点,因此,积极开展住房制度改革,推进住宅商品化,为广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十分大。因此农村居民住房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在住宅建筑中多层房屋结构最为适合农村及中小城市的使用。所以多层宅在我国农村新建或正在建造的住宅中占90%以上。

多层房屋结构的广泛使用的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多层房屋结构的稳定性。若这个问题得不到重视那么将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的安全隐患。

一、多层建筑结构的概述

住宅建筑按其层数分为:低层(l~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l0层以上)四类。

从80年代开始至今,是我国多层房屋建筑在设计使用及施工建筑等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阶段,各中等城市以及广大农村都普遍兴起建造以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加筋砌体等多层建筑。

多层住宅为4~6层高的住宅,借助公共楼梯解决垂直交通,其优点在于:①它比低层住宅占地少,比高层住宅建设工期短,一般开工一年内即可竣工;②公摊面积少,无需像高层住宅需要增加公共走道、电梯、高压水泵等方面的投资,物业费也较低,整体的性能价格比高;③结构设计成熟,建材可就地大量工业化、标准化地生产。因此,多层住宅造价较低,售价适中,易于被普通消费者接受。

由于宁波市所辖地区有很多城乡结合地区,因此都存在很大部分的农村自留地。因宁波是石灰岩地质环境、地下溶洞较多的情况,高层建筑对自留地拥有者来说又投资太大,所以宁波的自留地建筑物主要是以3~6层的多层为主。多层建筑在宁波的广泛使用,不但能够改善广大群众的居住水平,而且通过房屋的出租提高群众的收入。所以多层房屋在宁波推广的比较普及。

二、设计对多层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1.多层建筑的基础

多层房屋建筑无地质详勘报告,仅仅依据建设单位口头或笼统参照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设计资料就进行施工图设计;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不进行换土垫层设计,只凭经验处置,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2.多层建筑的砖混结构房屋中构造柱兼作承重柱用

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不但能够提高墙体的坑剪能力,而且构造柱与圈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做法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曲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降低了构造柱的拉结和约束作用,一旦遭遇地震,构造柱位置因应力集中首先破坏。

3.多层建筑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只注意横向框架而忽视纵向框架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水平地震作用应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纵向框架与横向框架同等重要。一些结构设计者对于非抗震设计,没有考虑地震的纵向作用,在实际设计中经常出现梁的支座负筋,跨中纵筋及箍筋的配筋置均不足的现象。

4.多层建筑的悬挑梁的梁高选用过小

设计者往往只注意了对梁的强度和倾覆进行验算,而忽略了对梁挠度的验算。梁高选用过小,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梁的延性减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失去承载力。

5.多层建筑的连续梁按单梁进行设计

这种情况多发在阳台边梁的设计中。由于边梁上的荷重一般较小,没有引起设计者的重视,为图受力分析方便,设计者把实际应为连续梁的边梁按简支梁进行设计,致使边梁在支座处上部负筋配置量过少,加载后梁支座上部受拉区出现竖向裂缝,引起梁上的拦板出现竖向裂缝。

6.多层建筑的楼板设计常见题

板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它将楼面、屋面的荷载传递到墙或梁,楼板的设计问题必将影响梁、墙、柱等构件安全。整个设计考虑不周,容易出现质量隐患。楼板设计中常见如下几个问题。

1)对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足,简单地将双向板作单向板进行计算,使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符,导致一个方向配筋过大,而另一方向仅按构造配筋,造成配筋严重不足,致使板出现裂缝。

2)计算板承受线荷载的弯矩时,常常将该部分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板的配筋计算。但有些设计人员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附以板的总面积。另外,在板的设计中没考虑板上砌墙的影响,在板支承点上部出现了负弯矩,致使板顶出现裂缝。

3)双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双向板计算时应考虑两个方向的弯矩,取各自的有效高度,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有的设计者为图省事或对板受力认识不足,取两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进行配筋计算,致使长跨有效高度偏大,配筋降低,使结构构件存在的质量隐患,甚至出现开明缝的现象。

总之,我们设计工作者应按规范相应的构造要求严格执行,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设计质量的隐患。

三、抗震设计对稳定性的影响

1.抗震措施

当前,在抗震设计中,从概念设计、抗震验算及构造措施等三方面入手,在将抗震与消震(结构延性)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设计地震力与结构延性要求相互影响的双重设计指标和方法,直至进一步通过一些结构措施(隔震措施,消能减震措施)来减震,即减小结构上的地震作用使得建筑在地震中有良好而经济的抗震性能是当代抗震设计规范发展的方向。而且,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在提高结构延性方面的作用己得到普遍的认可。

2.多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理念

我国《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对建筑的抗震设防提出“三水准、两阶段”的要求。“三水准”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对建筑抗震的三个水准设防要求,是通过“两阶段”设计来实现的。第一阶段:第一步采用与第一水准烈度相应的地震动参数,先计算出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与风、重力荷载效应组合,并引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进行构件截面设计,从而满足第一水准的强度要求;第二步是采用同一地震动参数计算出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使其不超过抗震规范所规定的限值;同时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变形能力和塑性耗能,从而自动满足第二水准的变形要求。第二阶段:采用与第三水准相对应的地震动参数,计算出结构(特别是柔弱楼层和抗震薄弱环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使之小于抗震规范的限值,并采用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从而满足第三水准的防倒塌要求。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6篇

问题一:为什么要引入“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作为一种战略思路被引入到改革话语体系中是有其宏观背景和具体情境的。关于当前要进一步深化的改革,其中有三点是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的:第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渐进式的改革已经遭遇挑战。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当前的改革已经涉入“深水”区,之所以要在重点领域推进改革其根本目的固然在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还在于重点领域目前的利益格局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症结,已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越来越突出的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这些问题已经不是“渐进式”和“修补式”措施能够解决得了的。第二,伴随着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诸领域的体制建设和运行模式已经逐渐明朗,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整体布局已经日渐清晰,制度建设积累的结果以及可供借鉴的发展经验都表明,“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深化改革的需要,科学系统的整体设计已经迫在眉睫。第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到今天,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诸领域的体制运行和要素互动已经系统化和网络化,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接下来的改革就越来越像一项系统的“网络工程”,要实现整体的良性运行,必须要有能够贯彻总体战略价值和理念的“蓝图”,能够实现“自上而下”的整体的、系统的、把控全局的设计,用以指导实践,这就是“顶层设计”之所以被引入高端战略构思的主要原因。从中央的视角来看,“顶层设计”意味着一种态度和理念:从态度上讲,“顶层设计”意味着改革势在必行,政府责无旁贷,要担负起“总设计师”的角色;从理念上讲,“顶层设计”意味着科学发展观在治国方略上的具体呈现,那就是在尊重基层创新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改革的蓝图要高瞻远瞩并从全局着眼。

问题二:“顶层设计”到底要设计什么?

尽管我们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揣测国家和政府对改革的基本方略,但关于什么是“顶层设计”,实际上官方文献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这也就导致了在后续的学界讨论中形成了莫衷一是和众说纷纭的局面。实际上,“顶层设计”指的并不是具体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而是在于对设计的全局观和系统观以及科学性的强调,其实质是一种科学的工程设计理念。

在此理念下,“顶层设计”强调来自高端的总控全局的价值观和理念的主导,以及由此产生的针对改革攻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自上而下的总体设计。这一理解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强调全局观和系统观,也即强调设计的“高端性”—政府主导。政府主导改革的合法性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得到证明:历史层面,30年来的改革开放经验表明,政府主导的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而且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方面形成了日趋成熟的体制框架和运行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实层面,改革事关全局,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发达的公民社会的前提下,由政府把控全局,协调各领域利益关系,积极推进各项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和完善是最稳妥也是最现实的选择。同时需要明确的是,“顶层设计”不是“设计顶层”,也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顶层设计”不仅不排斥和忽视基层创新,同时还会将基层创新以及诸层面的互动纳入到设计中。

第二,“顶层设计”理念下,改革的最基本框架和最核心问题在重点领域的推进要通过科学系统地设计来实现,这才是设计的主要内容,其最核心的设计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政治体制改革。也即进一步加快步伐,建立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各项事业的民主政体,使政治体制成为推进各领域发展的“推进器”,全面胜任新时期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角色要求。其次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任务和目标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在人口红利逐渐衰退的前提下,由“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再次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设计要求来自于对长期以来重经济轻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纠正和补偿,以及对上述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深化趋势的一种应对。社会管理体制究其本质是政治体制的延伸,也即如何设计与当前政治体制相匹配的多元参与管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倡导,本身就是“顶层设计”理念的一种体现。最后是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在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其重点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振兴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

上述四个方面的“顶层设计”不仅要体现在理念上,也即要由中央统一认识,在全局层面设计改革的宏观战略和整体蓝图,实现一种“自上而下”的系统设计思路;同时也要具体体现在对四个领域的整体把握和具体的系统设计层面,包括对其目标和核心任务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障碍因素的整体认知和把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策和制度设计、资源整合以及整体过程监控和评估机制的确立。

第7篇

关键词:增大粗集料用量减少细集料用量 骨架密实型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经过近一年的检验,目前尚未发现横向裂缝,表明此级配的应用在解决基层横向裂缝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某改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范围表1

在施工初期,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级配,在改建工程办公室的安排下笔者对此进行了有关试验。可以认为,骨架密实型结构能否形成, 4.75mm筛孔的通过率是关键(4.75mm筛孔为粗细集料的分界点)。4.75mm筛孔通过率大,细集料偏多,则形成悬浮密实结构;4.75mm通过率小,细集料填充不足,则形成骨架空隙结构。因此,关键是确定4.75mm筛孔的通过率。现将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1 集料试验

取代表性集料试样,做筛分、密度等各项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表3。

集料筛分结果汇总 表2

集料密度及空隙率汇总 表3

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石屑等细集料(本文以石屑代表细集料)是以压实状态存在的。为此,笔者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用石子压碎仪测定石屑在不同压力下的压实密度,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在压力达到300KN后石屑的密度变化很小,说明此时石屑状态已达稳定,因此,计算时可采用此时密度作为石屑在混合料中的压实密度(也可用重型击实法测定细集料的最大干密度,与压实法测定数据一致)。

石屑的压实密度 表4

2计算

骨架密实型混合料就是粗集料形成骨架,细集料作为填充料将粗集料形成的空隙填充密实。因此,在满足嵌挤填充的情况下,石屑用量最少的情况为用压实密度稍小的粗石屑填充级配较好的粗集料(其空隙率较小),其用量为0.370×2.045/(0.370×2.045+1.708)=30.7%;石屑用量最大的情况为用压实密度稍大的细石屑填充级配不好的粗集料(其空隙率较大),其用量为0.404×2.122/(0.404×2.122+1.617)=34.6%。

3验证

以4.75mm筛孔为控制点,通过率范围22-38%,定出粗细4种级配,见表5(文中配合比均为10-20mm碎石:5-10mm碎石:石屑);通过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出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结果见表6;制件并分别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强度试验,结果见表7。

四种配合比筛分结果汇总 表5

击实结果汇总(水泥剂量4.5%) 表6

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汇总(水泥剂量4.5%)表7

规范及相关资料表明:在水泥用量、养生条件相同时,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略大于悬浮密实型,而骨架空隙型的最小;劈裂强度的规律为悬浮密实型水稳碎石最大,骨架密实型次之,骨架空隙型最小。对比以上数据可知:①号级配为骨架空隙型,②号级配介于骨架空隙型和骨架密实型之间,③号级配为骨架密实型,④号级配为悬浮密实型。考虑到施工中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离析,适当增加细集料含量有助于减轻离析,因此4.75mm筛孔的通过率28-38%是合适的。

4集料最大粒径问题

集料愈粗,在拌和、运输、摊铺过程中愈容易产生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为减少混合料的离析和避免“烂根”现象,改建工程适当减小了粗集料的最大粒径,最大粒径为26.5mm,施工过程中较少出现离析现象。

5结语

该改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已一年有余,经过一轮寒冬酷暑的考验,目前路面尚未发现横向裂缝,表明此级配的应用在解决路面基层横向裂缝问题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相信它将会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优良级配而得到大量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