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06:47
序论:在您撰写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以及消费等方面都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从而使得一部分的电子商务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导致部分传统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的被淘汰。因此,传统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稳定的发展,需要积极的进行有效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从而实现管理创新与互联技术相结合,才能保持企业竞争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企业管理进行创新,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促使企业管理向信息化、技术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帮助企业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企业资源的整合性和企业决策的有效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成效,对一个企业的管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企业应该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现阶段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有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与过去相比,在管理模式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比较基础性的管理,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掘其功能来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存在明显的形式化现象,技术使用还是比较单一。例如,企业在客户管理上,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来让企业更加清楚地了解客户群体的需求变化,以便让企业的管理能更加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尽管有些企业比较重视互联网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但是在管理上存在缺乏系统性、智能化程度不高、技术方面十分薄弱等系列问题,使这些创新的管理模式没能给中小企业管理带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管理缺乏整合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但是,想要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一定要对企业的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能够共同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决策的准确性。但是,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实力不强,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不能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信息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在管理上没有形成系统。例如,在企业的销售管理中,虽然使用了专业的系统进行业务的管理,但是没有将具体的销售业务情况进行专业的数据的分析,与公司的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企业的管理上缺乏整合性。
(三)中小企业缺乏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影响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越来越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但是,中小企业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储备还存在不足的情况。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企业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这就需要具有很强专业能力的人才。但是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不足、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缺乏创新性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无法有效防止本企业人才的流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例如大数据等这种新型的数据处理方式,在我国兴起比较晚,市场上专业人才短缺。使中小企业在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的招聘上遇到不少的困难。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策略
(一)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调整。要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首先,需要在管理观念上有所改变,要求中心企业管理者不断的学习和了解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把创新的观念融入到企业日常的管理运营的工作中。其次,加强互联网管理体系的建设,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为企业内部员工与企业外部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交流途径,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最后,加大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投入力度,提高企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提升中小企业管理的整合性
企业有意识的把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当中,但是如果只是形式化,或者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进行信息的整合,提升中小企业管理的资源整合性,那么就无法有效的发挥互联网管理的作用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有效性。这就需要企业首先树立企业管理资源整合的观念,把这个观念落实到企业的实际管理中。其次,提升企业管理的系统化水平方面,通过加强系统化的管理,增加企业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使企业各部门的管理内容能进行有效的融合。比如,中小企业在开展在营销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客户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和数据的收集,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分析,了解客户在使用公司服务过程中的态度和使用情况,把客户进行分类,从资金、公司的员工服务等方面进行分析,给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获得更多的潜在顾客。
(三)储备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
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的重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要想对企业管理进行有效的创新,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重视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的储备。在防止人才流失方面,中小企业首先要找出企业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例如,员工的工作压力过大,企业不注重员工自身的发展等。其次,企业可以根据了解到的原因,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可以从薪酬制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等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特别是让专业核心的技术人员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在互联网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储备的方面:首先,中小企业在人才招聘上,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对现有的招聘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更多的渠道让应聘者了解本公司。其次,通过完善公司的激励制度,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最后,企业可以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对企业内部的优秀员工提供培训和深造的机会,来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在企业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方式,对现有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特别是在企业管理模式、企业资源的整合化以及互联网管理专业人才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管理方式的创新,为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海洋.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6).
[2]周雪艳.“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9(4).
关键词:战略管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1战略管理视域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遵循原则
在战略管理背景下,为更好实现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工作,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原则。
1.1合法性原则
在中小企业管理工作以及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中,要保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展开。利用法律法规,对企业工作人员的自身行为以及工作行为等进行约束与规范,防止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出现违规或者违法行为[1]。一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或者违规行为,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发展与企业形象。基于此,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始终遵循合法性原则。
1.2整体性原则
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内部控制需要始终贯穿在其中,内部控制工作与战略管理工作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通过该项工作的展开,促使各个工作人员与各部门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能将完成战略管理目标作为重点与关键。在这一过程中,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对企业的发展作出整体规划,在注重短期利益的同时,能够对长期利益的创造作出科学合理规划,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3针对性原则
从目前战略管理的设定中不难看出,存在一定的预见性特点与规律性特点。但是,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需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与完善,保证战略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从而将中小企业管理的薄弱之处更好缓解。对于各项经济活动的展开,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给予更多关注,不断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从而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
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出,对于战略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错误认识,认为战略管理工作只能应用在大型企业中,中小型企业不需要实行战略管理[2]。虽然有许多中小型企业能够意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仍然存在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长远战略目光有待提升。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中,有许多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战略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仍然认为战略管理工作是大型企业发展中需要展开的工作内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很多是发现市场的空缺与漏洞,在短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金创办起来。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特点。基于此,许多中小型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光不足,这一问题的出现,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未来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第二,机会主义风气较为严重。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许多企业取得相应的成效与进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不足之处与漏洞,那么有许多中小企业将会利用这一漏洞进行自身的发展,只注重眼前利益的创造,对于市场规则以及法律法规等造成忽视[3]。将成功归结于运气与机会,不能真正站在战略管理的角度,看待自身的发展问题。这一情况的产生,使得许多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止步于此,从而走向“衰败”。第三,战略规划内容有待完善。从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有许多中小型企业的战略规划内容不切实际,在战略内容规划过程中,并没有对市场发展情况与自身发展情况进行明确与了解,导致战略规划内容与实际发展存在差异。这一问题的产生,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缺乏一致的工作目标,这对于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会带来严重影响。
3战略管理视域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有效措施
3.1加强对比较优势的发挥
在战略管理背景下,更好实现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工作,需要中小企业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在此期间,需要企业能够对自身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明确自身存在的比较优势,这样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方案。在加强比较优势的发挥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中小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为自身创造一定的发展空间与市场空间,实现自身各项业务的拓展。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拓展人力资源优势,同时明确自身的营销方式等,对企业资源进行充分挖掘。第二,中小企业在对市场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找准自身的战略定位,结合客户需求,对自身产品进行调整与完善,促使企业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竞争地位。
3.2加强技术创新
创新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点与关键,因此,企业可以将技术创新作为重点与关键。通过技术构想,将研究开发与技术组合进行有机结合[4]。当一项新技术出现在市场中时,其生命周期就开始新旧演变。因为社会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因此,各个企业之间开始相互效仿,促使新技术能够在市场中逐渐得到普及,这样逐渐就无法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基于此,为使得中小型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管理工作的创新中,可以加强技术创新工作。在技术创新中,要结合客户需求,同时对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确保技术创新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工作素养与专业能力,这样才能在技术创新中将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
3.3加强管理思维创新
在中小型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中,要加强管理思维的创新,思维对于行动有着决定性作用。保证企业能够具备新型的管理理念,从而将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各环节工作中。在加强管理思维创新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对于国家相关方针政策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能够有正确的解读与认识,同时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对市场发展情况能够有正确认识。明确市场需求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意识与工作理念,从而在企业中创造良好工作氛围。第二,及时摒弃传统工作理念,也就是说将企业以往的小生产意识以及较为单一管理模式,不能将工作只停留在经济效益的创造中。而是需要对企业的客户需求作出分析,同时将提升服务,提升产品质量作为重点,这样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总之,要对管理理念的创新有正确认识,确保企业内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具备较强的管理理念,通过理念的创新,能够对自身的行为与工作进行约束与规范。
3.4加强制度创新
在加强中小型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中,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创新的方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内各项工作的展开,都能够有相应的制度依靠,避免管理混乱或者工作混乱情况的产生。在加强制度创新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在制度创新中,可以在传统管理制度基础上展开,因为,在传统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的一定可取之处。但同样也存在不足,对于其中的不足需要进行调整与完善,使得制度的完善性与合理性得到保障。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工作人员参与到制度建设与完善中,这样工作人员可以说出自身的意见与建议,提升制度的可操作性。第二,在制度创新中,还要加强风险管控制度的创新。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不可避免会面临相应的风险问题[5],一旦风险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并解决,那么不仅影响企业发展,严重情况下会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基于此,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企业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明确其中的风险因素。针对风险因素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与管理制度,从而将风险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将企业风险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风险的发生,同时降低风险发生后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使得中小型企业能够在市场中,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实现中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5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在实现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创新中,可以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的方式。在现如今企业的竞争中,虽然中小型企业涉及的资金与内容相对较少,但是也具备一定的优势,比如生产成本较低、经营战略可灵活变动等[6]。怎样才能将此类优势充分发挥,那就需要在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中,能够加强基础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只有保证每一位人才都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才能在自身岗位中将作用充分发挥。基于此,需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这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对企业员工实际工作情况有正确认识,明确员工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这样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中,也可以保证其合理性[7]。促使企业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培养中,能够使得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并且意识到自身工作重要性,端正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增加对企业的忠诚度。第二,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先进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很大便利。所以,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中,同样也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比如,在对企业人员的管理中,可以利用计算机将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往工作情况、年龄、姓名等信息录入到其中,这样领导者与管理者,只需要到计算机信息库中进行信息的调取即可,从而展开相应的分析工作。在与员工的沟通中,不需要询问基础信息内容,为员工与领导者节省更多时间与精力。第三,加强企业文化管理与建设工作[8]。企业文化会直接影响企业发展,基于此,在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创新中,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在企业中形成良好工作风气,使得企业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员工产生积极影响,实现企业更快进步。
3.6加强内控管理创新
在中小型企业的战略管理创新中,要加强对内控管理的创新,通过内部控制工作的展开,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防止出现资源浪费等情况,所以,在企业中要将内控管理创新作为关键工作。在加强内控管理创新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树立正确的内控意识。中小型企业对于自身运行发展实际情况需要有正确认识,然后制定相应的战略管理方案与目标。从宏观角度促进内部控制能够在企业中得到更好落实,通过事前防控、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的方式,将内部控制工作的价值与作用发挥。与此同时,在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中,需要企业能够战略管理目标融入到其中,确保各个部门与工作人员,明确企业发展目标,朝着目标方向进步。第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中,需要工作人员能够肩负起自身责任,做好企业发展分析工作,促使内部控制能够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
关键词:战略管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战略管理是指某一组织或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总体发展目标与方向,并通过合理选择政策、优化配置资源等方式来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所进行的决策和管理艺术。战略管理的核心内涵就是制定完善战略,企业迈向成功提供有力保障,也是对各方面管理的有效测试。在发展过程中,完善的战略可以促进企业的成功,反之亦然,如果不能制订出科学战略,企业难以获得成功。
一、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第一,管理思维受到局限。从目前情况看,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将时间与精力倾斜于追求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规模上,并没有意识到制订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这种做法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管理者思想过于保守,缺乏创新意识;二是受到管理制度的约束;三是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第二,缺乏战略管理条件。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以下几个难题:一是管理方式不科学,二是财务管理成为薄弱环节,三是不能为培养人才提供有利环境。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战略管理的落地。第三,没有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许多中小企业意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却并没有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这使得战略管理成了表面文章。一是缺少必要的制度平台对战略管理提供支持,战略管理不具备较强的执行力;二是企业薪酬与激励机制不完善,无法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无法实现战略目标。
二、战略管理视域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
战略管理视域下,中小企业应着力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创新。本部分重点围绕战略管理视域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具体如下:
1.重视管理思维的创新
管理思维创新是实现管理突破的重要路径。为实现管理思维的创新,要求企业管理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充分解读国家方针政策,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准确把脉市场需求,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一方面,要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要努力冲出传统小生产意识与单一管理模式的牢笼,不能只将目光停留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层面,而要努力践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同时,也要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将产品或服务质量置于首位,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实力,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2.注重促进制度的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是以先进的制度来实现管理思想、组织形式与技术的创新,从制度上提供保障并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中小企业来说,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先决条件,可以使管理创新变成现实。尤其是近年来,企业发展如果墨守成规,必将会被淘汰出局。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数量多,在遭遇到风险的时候,尽管抗御能力较差,但由于规模较小,可以快速做出调整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生产、服务、经营的特点,另辟蹊径,努力进行改革与创新,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企业制度的创新就成为最关键的环节,可以将企业推至可持续发展之路。
3.注重扎实管理基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生产成本低、管理效率高、经营战略灵活等,但要想稳定地发挥出这些优势,需要以稳定的管理为前提,离开了战略管理基础,优势也会变成劣势,甚至会将企业推至尴尬境地。鉴于此,笔者认为不仅要加强生产经营,还要强调财务人事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努力寻求突破,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成功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采取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立足于企业自身特点进行人才培养与储备,努力为各岗位员工搭建成长平台,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融入工作当中。二是构建起标准化、科学化的生产管理体系。要意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以此为生产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企业要准确把脉市场,根据自己发展优势,开发出功能强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来改变管理模式滞后的现状,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三是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将财务管理视作企业管理的核心,科学计划、调度、分配资金,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以此来降低成本、增强资金运营管理能力。
4.建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为实现战略目标,中小企业应建立起战略目标配套的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充分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内部资源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充分结合中小企业的具体实际,构建起完整的战略管理制度平台,从制度层面给予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以保障。第二,组建科学的战略管理决策体系。具体而言,要通过组建决策团队来提升决策团队的整体素质,为企业储备智囊人才,为战略决策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持;第三,提升管理实施的执行力。具体而言,既要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确保企业的执行力具有基本的前提,也要我注重提升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确保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执行力均得到明显地提升,最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
三、结语
知识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管理者准确掌舵市场航向,以发展性、前瞻性的目光进行全局规划,对生产经营中可能会遇到的阻力产生清醒认识,才能使企业管理水平上升到新层次,在优胜劣汰的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企业要准确定位创新点,勇于开拓进取,革除不合时宜的管理体制与办法,为创新管理提供宽松环境,使企业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刘学东.基于战略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管理现状及创新研究[D].河北大学,2013.
[2]陈勇东.现代企业管理战略管理的创新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1,(5):7-8.
[3]雷毅.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之中,创新能力决定着发展的成就,因此只有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综合型的系统化大型工程,它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和所有领域,当然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而整个市场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总体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代生产技术日益先进,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更加艰难,在企业管理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加强管理创新,不断更加先进的适应时展的管理思想理念,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且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推动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推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
1.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外部问题分析
(1)融资困难是制约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难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遭拒率要比大型企业高得多,贷款难始终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项难题,究其原因,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普遍存在固定资产数额小、产权制度不够明晰、账目透明度不达标、财务制度不够完善等很多不足之处,这就必然导致中小企业的社会信任度难以与大型企业相比的结果①。从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是金融支持不力,虽然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对中小企业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支持政策,比如税收优惠政策的延长、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差异化金融监管等,但是事实上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环境,特别是近年来银行方面普遍加强了信贷管理工作,突出了规避风险为工作要点,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贷款更加艰难。而银行在实施贷款时,在同等的贷款数额上,对于中小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和资金,而对大型企业则要简单一些,贷款成本高使银行必然做出利益选择,更加倾向于大型企业。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当前,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中小企业的数量始终呈现增加趋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WTO规则以自由贸易为目标,这方便了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但是同时,中国政府必须承担减让关税、放弃限制某些国外产品的进口等义务,这就使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随着原来的一些保护性政策的消失,企业只能向增强非关税措施方向寻求保护。另外,欧美国家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风险对我国的中小企业也会造成更大的冲击,欧美市场的消费能力缩减也对很多出口型的中小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3)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较高。国际市场上的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受此影响国内市场的能源与材料价格也持续走高,同时因通货膨胀而引发的物价上涨,也使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国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近年来平均上调了12%,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劳动力成本平均上涨了22%左右。另外,近年来全国各地企业的环保支出费用不断增加,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企业必须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各级政府不断加强环保执法力度,企业生产所排放的污水和废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这些环保措施成为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价格转移能力相对较低,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提价来转移运营成本,这就必然导致企业利润的进一步压缩。还有就是企业承担的税率过高,我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税费占税收比重的60%以上,而且大量的间接税费也隐藏在企业或消费者身上,这就造成谁生产和消费的多谁就交的税多,这种税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②。
2.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部问题分析
(1)中小企业经营者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战略思维。与大型企业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大都缺乏创新精神和战略思维,小富即安的思想导致一味抱着过去的成功不思进取,而忽视了整个市场大环境的发展变化,这就使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更加艰难。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根据内外环境随机应变,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万能管理方式。另外,企业家缺乏创新管理意识,很多企业家认为创新是指生产技术上的创新,没有意识到管理上的创新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法。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家认为,战略思维和创新管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需要的,而中小企业只要有生产经营计划就行了,他们更加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高瞻远瞩的胸怀和长远的战略性思维,有的企业家甚至抱着走到哪儿算哪儿的思想,缺乏战略性眼光直接导致企业应对变化的能力不足,大大降低了企业进行自身调整的主动性。
(2)中小企业的品牌创建能力较低。中小企业的品牌创建能力较低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大多数中小企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最底层,他们大都利用廉价劳动力,满足为大型企业做代加工工作,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也不会高。有的中小企业家即便有品牌创建的意识,但其自身条件并不具备品牌运作能力,因此品牌创建工作只好放弃。
(3)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情况严重。据调查,我国的员工流动率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过高,三成以上的应聘者在工作的4年之内会更换新的工作,有很多人甚至不到两年就换一份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职业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是求职者想要追求新的挑战,再有就是对工作薪酬不够满意。企业培养一名优秀员工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会对企业造成无形的损失。而随着人才的离开,也带走了一定的技术和客户资源,人才流失现象过于严重就会造成企业和员工难以形成双赢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措施分析
1.培养企业家的创新发展精神
管理创新其实是一场心理革命,思想上的转变是进行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企业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领导者,他们对管理创新的认识直接影响着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企业家必须主动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魄力,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环境下,企业家更需要拥有战略眼光,培养创新发展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融资困难、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技术创新和投资风险加大等实际情况时,做到高瞻远瞩,敏锐地看到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发现新的社会需求,开拓新的市场。具备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能够有效组织社会资源,大胆开发社会需要的产品与服务。企业家具备创新发展精神,企业才能加强战略管理,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战略规划的指引下,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优点,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2.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中小企业必须主动寻找新的发展模式,而只有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后,才能进一步实现技术创新、品牌创建等目标。在传统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所有者就是经营者,这有利于企业家直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并且组织结构比较简单,企业所有者亲自管理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岗位分工不明确、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弱点就暴露出来并被放大。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凭借经验进行管理,做出的决策缺乏科学论证,因此出现决策风险的概率更高。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开,有利于明晰企业产权、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增强资本增殖能力、加快企业发展步伐。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聘用适当的经营管理者,并且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使企业所有者更好地掌控企业,通过健全的财务制度可以对企业经理人进行有效监督。在相对独立的财务制度下,企业所有者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考核经理人,企业主可以脱离日常管理工作,而把主要精力用在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控制上。
3.寻求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单纯是产品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商业模式的比拼。据统计,在美国有60%的企业创新是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与盈利方式构成的一个三维模式组成的。通过关注企业经营的某个环节,就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例如:瞄准什么类型的客户、研究市场潜力、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建立什么样的市场营销体系等。中小企业的资源和资金有限,如果在产业链上参与的环节太多,就会导致不可控因素增加,因此一旦确定了发展的切入点,就要集中资源在这一点上做精做强。例如:雷士照明最开始是卖产品,通过对企业进行重新定位之后,公司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2011年该公司推出了“照明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使客户覆盖面延伸到高端工程。雷士照明勇于创新,抓到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突破点,以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其成功在于推出了一套新型商业模式。
4.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和用人机制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人才的匮乏,怎样引进人才并留住人才是中小企业始终面临的一项课题。要想留住人才首先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能够更加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众志成城实现公司制定的发展目标。在企业管理的实践当中,不管是物质方面的激励,还是精神方面的激励,都能对员工产生积极的作用。企业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要千方百计让员工最大程度地与企业融合在一起,实现利益捆绑。物质载体要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激励的作用。另外,实施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思想理念,这种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引导、激励、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是企业中的一种无形的力量。企业员工来自不同地方,他们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思想观念和文化背景,因此企业应该通过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四、结语
一、中小企业管理的现状
1.中小企业管理的不规范性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模式是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即企业的所有者同时是企业的经营者的经营模式,这使经营者能够掌握企业的全程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也是企业所有者的亲友,家族管理模式的特点比较突出。由于中小企业的公司规模不大,大多是小规模的生产,就难以形成大企业那种部门分工明确、权责分明的管理模式,曰常的管理工作也是由企业的所有者一手操办,尽管企业有所谓的经理,但是经理的职权也是有限的,只能在所有者的指挥中执行日常事务。中小企业缺乏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模式,整个企业的管理都是混沌不清,企业的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这种不规范性是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越不规范越落后,最后企业的经营会日渐衰退。
2.企业管理信息化观念落后
企业管理信息化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目前,我国有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都存在管理信息化理念落后的现象,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指导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尤其是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思维变得开放和多样化,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将全部重心放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当中,而信息化管理思想观念却相对落后,不能及时更新,导致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不能做到与时倶进。还有些企业虽然有一定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但是缺少与企业发展实际的联系,导致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只有提高对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才能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发展战略,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自主创新人才匮乏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主要是取决于自主创新人才的缺乏,使得中小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中小企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自主创新仅靠自身的力量显得太过薄弱,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或完善,因而,其创新得不到提升。创新人才不能引进,而原有研发队伍的创新不足,影响了中小企业创新的连续性。创新人员缺乏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心有余而力不足,技术研发能力差,技术成果转化生产力能力低。因此,人才是制约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建议
1. 引进合理的先进企业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
在这个知识飞速更新的时代,只有追随先进的理念、方法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中小企业在大环境改变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自身的提高,要规范企业管理模式,大到决策层级,小到业务部门、执行过程,都要规范化。首先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抓紧规章制度的实施,逐渐形成大企业的权责分明、分工明确的管理模式,其次,在引进先进理念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摒弃不合理、不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管理理念,更新与时倶进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质量。
2. 提升中小企业领导对管理信息化的重视
为了确保中小企业领导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认识,并认识到管理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建立一个规范和完善的企业管理工作。让中小企业领导能够意识到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需要。结合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小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具体状况,进行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当然更要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进行管理思想和科技成果的借鉴,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最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让中小企业领导认识到管理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做到循序渐进,确保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的相互协调。
3. 重视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容易最后转变为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交易,这种私人交易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威胁,因此,家族企业式的管理模式可以釆取,但是需要进行改革创新,既保留这种管理模式的有利性,同时注重人才引进,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企业中占有重要职务的亲友进行知识的更新与培训。
4. 构建合理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过长久经营总结出的经验,在中小企业进行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切合实际,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可以借鉴外国先进的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培养,注重企业的协调度,适时候对企业文化进行评价,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探索进行完善。
[关键词] 民营企业管理创新
我国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已经发展成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的一支队伍。然而,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绝对静止,民营中小企业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规模的扩大, 其创建初期的某些优势可能变成劣势,某些有利条件可能会变成不利条件,某些动力可能变成阻力,若不克服种种不利因素,不排除重重障碍,民营企业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将难以发展。
一、民营中小企业的特征
1.家族式的管理组织,亲缘型的管理机构。在民营中小型企业中,大多以家族为中心,一个家族成员任厂长、经理,其他管理机构则分别由亲戚、朋友兼任,权力高度集中。这种以血缘、亲缘和以家为核心地位的基本特征的历史环境是家族企业制度存在的历史根基。
2.科技含量低,竞争激烈。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零散产业,如商品零售、服务业、修理、加工、化工、机械、养殖、农产品加工、装饰、广告等行业,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少。企业数量多且重复建设,竞争激烈且层次低。许多企业的管理尚停留在经验式、粗放式的管理阶段,随意性大,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3.企业资金短缺,经营的外部条件较差。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其原因:(1)企业家族性本质决定了家族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单一性,单纯的家族所有限制了社会资本的吸纳和利用。(2)由于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很难取得银行贷款,即使取得一些,也是杯水车薪。(3)民营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的指导和专门的法律保护,没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等,严重限制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4.企业经营者整体素质低,文化程度不高。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的业主,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初期自谋职业的社会闲散人员和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一般职工,乡镇企业的管理者大部分是原来的农村干部,这些人大多凭感觉和经验对企业进行经营与管理。
二、民营中小企业管理的创新
1.加强各项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各项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也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加强资金、成本和质量方面的管理。如在资金管理上,要充分利用国家对民营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尽量争取到资金成本较低的资金;在资金的使用上,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加速资金周转,以较少的资金完成较大的营销任务。在成本管理方面,要降低消耗,少投入,多产出。要对产品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方面。在产品质量管理上,要实行产品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与严格的品质保障制度,推行ISO 系列标准。在财务管理方面,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资金使用制度,灵活调度资金,严格物资收发手续和保管制度,推行经营预算与计划管理等。
2.突出优势,合理定位。民营中小企业的优势不仅包括企业的资源、产品、文化或管理方面的优势,还包括有利的社会环境和各种社会关系,更要包括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首先必须弄清自己的优势,再把自己的优势市场与环境结合起来,寻找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细分市场和核心顾客群体。如改革开放之初的乡镇企业,发挥自己规模小、机制灵活、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结合当时我国人民消费水平低的实际,生产价格廉、质量要求不高、面向农村市场的消费品,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当然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优势也在发展变化,企业的战略定位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今天的中小企业还像当初的乡镇企业一样简单模仿,不注重质量,就很难生存了。因而企业应关注自己优势的变化,经常审视自己的战略定位。
[关键词]管理创新;技术;制度;市场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054-01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是于1912年第一个从经济学角度系统地提出“创新”理论,从而为现代社会、现代组织引入了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真正驱动力。创造是指以独特的方式综合各种思想之间建立起独特的联系这样一种能力。能激发创造力的组织,可以不断地开发出做事的新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取得持续发展,必须根本性变革管理理念、内容和方式,运用新的管理理论指导企业管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探索全新的管理方法。如果企业的管理变革仅仅停留在对原有管理方式进行局部的修整,将难以应对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必将为市场所淘汰。众多管理创新成果的成功经验表明,实施管理变革,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具有管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勇气、创新的智慧,能够驾驭创新艺术,能够融会百家之长为我所用,摸索企业管理变革的规律和历史方向。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没有管理的创新,企业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更谈不上竞争优势。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经营者,必须把握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新要求。
一、当前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中墨守成规的观念制约了创新
这种制约主要是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影响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若干层次,而获得适应第一层次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欲望是无限多的。所以,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所分别产生的具体欲望都是无穷无尽的,这成为人们不断追求创造新的满足物以期满足这些无止境欲望的根本原因。而观念就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会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在大脑中涌现并在大脑中游来荡去。人类的创新就是在有利因素的影响中延续。在企业经营中,由于管理人员的观念陈旧,无探索精神而导致创造性思维障碍,如管理中缺乏实验新观念的资源与支持,功能性的“缺乏远见”的思维方式:害怕批评、害怕失败、害怕冒险、抵制变化墨守陈规、对创新采取消极态度及眼罩式思维方式,制约了管理创新的进度,使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沉沦。
2、管理中盲目的创新改变了创新的初衷
在大力提倡管理创新活动中,特别是各单位、各部门、省、国家为鼓励管理创新而开展的优秀创新成果评审活动。极大促进了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但也不乏为创新而创新、为搏名而创新的盲目创新行为。创新是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制约发展的问题和矛盾而做出有效的反应,并藉此创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我们评审的成果中,就发现一些创新成果不切合企业经营实际,而是采用一些华而不实的辞藻、纸上谈兵的文章、故弄玄虚的技法来博取“功名”;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刻意创新,摒弃了传统、移植或嫁接的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拼凑一些看似先进,实则落后或无法运行的方法称之为“创新”等,这些伪创新势必影响我国管理创新活动的顺利发展,改变了管理创新的初衷。
3、管理中配套措施不全使创新成果运行困难造成短命
企业管理要有一定的模式和方法,但不论什么模式或什么方法,根据形势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即所谓“管理无定式”。这是从大的方面讲的,而从本企业来说,由于它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千差万别,因而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可能照搬照抄,必须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对管理方法进行不断创新。 而许多已获奖的优秀成果,由于国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或经营运行过程中的不协调而无相应的配套措施,导致成果运行困难或难以维持而短命。
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
1、思维的创新是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
企业管理思维模式的创新就是企业为了取得整体优化效益,打破陈规陋习,克服旧有思想束缚,树立全新的管理思路。思维创新直接地表现为一种创新性思维活动,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经营的创新,它深刻地影响企业的行为和效益,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需要改变了传统的观念模式,即浓重的小生产意识、经营理念上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组织管理上的“等”、“靠”、“要”意识、管理决策上一人做主的局面。还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建构了全新的思维观念,即着眼世界,振兴民族经济的使命感和机遇感、培育和维护企业形象意识、严格成本观念和全面质量管理观念、确立名牌战略意识、强化危机管理观念、竞争意识,树立以人为本、“顾客即上帝”的现代文明经商观念。
2、企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是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小企业要取得大的发展,必须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社会发展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层出不穷,致使生产力层面和生产关系层面的矛盾不断产生,企业经营也如逆水行舟,要想不被淘汰,必然要加快创新步伐,解决制约因素。而管理创新只有首先瞄准企业中的主要矛盾,排除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才能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获得持续成长。
3、企业管理创新要走民族化和国际化相结合之路
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上百年市场经济的道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环境中,众多企业已形成企业运营、企业管理的一整套成熟、先进、科学的模式,创造了丰富的实践成果。我国企业的实际和企业管理理论的现状,决定了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洋为中用”将是我国企业管理以及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形式。同时,企业管理创新还要充分考虑本土文化的特点,发掘本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不生搬硬套,而要引进、消化、创新、发展,走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之路。
4、企业管理创新必须与技术创新相融合
管理创新的实质是合理组织生产力,技术创新的实质是通过新的技术手段直接发展生产力。尽管两者者侧重点各不相同,在企业管理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都是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没有持续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就难以得到有效利用;没有持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就难以达到持续提高生产力的目标。
5、制度的创新是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保证
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经营观念等规范化设计与安排的创新活动。制度创新是把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又具有引导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功效。它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层次,是管理创新实现的根本保证。企业制度创新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更优的制度安排,调整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使企业具有更高的活动效率。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知识型企业成长与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